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

颞下颌关节解剖: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位于颅骨与下颌骨之间,分左右两侧,为人体所有关节中结构最复杂、生理功能最多的全身唯一的双侧联动的绞链关节,具有转动和滑动两种功能。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的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骨髁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所构成。

在颞下颌关节周围有许多韧带,分别是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翼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以及盘锤韧带。其主要作用是悬吊下颌骨和限制下颌运动的范围。

颞下颌关节的血管和神经分布:颞下颌关节的动脉来自关节周围的颈外动脉分支,在关节内外互相吻合成血管网。其中最主要是来自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的分支参与颞下颌关节的血供。颞下颌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是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包括耳颞神经、咬肌神经、颞深神经和翼外肌神经的关节分支。

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下颌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一)开闭口运动开闭口运动是转动和滑动相结合的运动。

(二)前后运动下颌的前伸和后退运动主要是滑动运动。

(三)侧向运动是一种不对称的下颌运动,由翼外肌和颞肌交替收缩完成。一侧的髁突和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向对侧前下内方向作转动运动,对侧髁突以其纵轴作转动运动,两侧髁突有轻微的滑动运动。回复时两侧髁突按原轨迹作相反运动。

颞下颌关节疾病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分类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教科书主要将此疾病分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脱位、关节强直、颌间挛缩、关节炎、关节先天性或发育性疾病、关节外伤与肿瘤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见,发病率在20%~50%之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由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微小创伤、 因素、免疫等多因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的—组疾病总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为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

咀嚼肌紊乱疾病(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包括肌筋膜疼痛、肌炎、肌痉挛、不能分类的局部肌痛以及肌纤维变性挛缩等,以肌筋膜疼痛为多见。肌筋膜疼痛又称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原发性咀嚼肌疼痛,以面部肌筋膜扳机点疼痛为主要特征,并有肌压痛、颞下颌关节运动受限等症状。

结构紊乱疾病又称关节内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主要是指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关节盘与关节窝、关节结节以及髁突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影响下颌运动功能。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包括前移位、前内移位、前外移位、外侧移位、内侧移位以及后移位。结构紊乱疾病还包括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关节囊扩张以及颞下颌关节半脱位等。临床上常见的是可复性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炎性疾病(in flammatory disorders)是指颞下颌关节滑膜以及关节囊出现炎症反应,主要包括急、慢性滑膜炎、关节囊炎,通常伴有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以及关节炎,也可单独出现滑膜炎。关节囊炎与滑膜炎常同时出现,症状相似。

骨关节病(osteoarthrosis)是指颞下颌关节组织发生磨损与变性,并在关节表面形成新骨的非炎症性病变。有原发性骨关节病和继发性骨关节病2种类型。

颞下颌关节脱位

颞下颌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TMJ)是指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根据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方脱位、后方脱位、上方脱位、内侧脱位与外侧脱位。临床上急性前脱位、复发性和陈旧性前脱位多见。后脱位髁突可突出到外耳道鼓室以及茎突外侧,上方脱位髁突进入颅中窝,内侧脱位髁突达关节窝的内侧,外侧脱位髁突移至关节窝的外侧。后脱位、上力脱位以及内外侧脱位主要为外力损伤所致,同时可伴有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或下颌骨骨折以及颅脑损伤,临床上少见。

急性前脱位

[病因] 主要有内源性与外源性2种因素。内源性因素包括打呵欠、唱歌、大笑、大张口进食、长时间大张口进行牙科治疗等。由于开口度过大,使髁突越过关节结节的前方,闭颌肌群同时出现反射性痉挛,髁突固定于关节结节前上方而不能自行回复到闭口的正常位置。

外源性因素是指在开口状态下,下颌受到外力的打击;经口腔气管插管、进行喉镜和食管内镜检查、使用开口器、新生儿使用产钳等,用力不当使下颌开口过大,髁突越过关节结节不能自行回位;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松弛也易发生前脱位;习惯性下颌运动过度,以及下颌快速运动可增加前脱位的危险性。

[临床表现]女性多见,前方脱位以单侧急性前脱位多见。出现脱位时,患者不能闭口,前牙开 ,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后牙早接触。双侧脱位患者语言不清,唾液外流,面下l/3变长。临床检查可见双侧髁突突出于关节结节的前下方,还可见喙突突出于颧骨之下。关节区与咀嚼肌伴疼痛,特别在进行复位时更为明显。

[诊断]急性前脱位很容易诊断,多出现在大张口运动或下颌在张口时受到外伤时,关节囊明显松弛以及肌运动不协调也可出现。下颌不能自行闭合。双侧脱位可出现疼痛,患者试图闭口或经手法复位时疼痛明显,疼痛多位于颞部。 关系紊乱,开闭口在关节窝内均不能扪及髁突。关节x线片示髁突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治疗原则]手法复位不用麻醉时,应向患者解释手法复位的过程,嘱患者精神放松,配合治疗。准备复位后固定的颌间栓结牙弓夹板或弹性颅颌绷带。

手法复位时,患者体位为端坐位,头紧靠在椅背上,下颌 平面应低于手术者的肘关节。脱位时间较长、手法复位困难或需手术复位者,需作局部浸润麻醉或经鼻腔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时应配合肌松药。

复位时,手术者双手拇指缠以纱布,放置在患者两侧的下颌第二磨牙 面上,其余手指固定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切迹之前。嘱患者放松,手术者将患者下颌后部下压并抬高颏部,使髁突向下达关节结节下方(图10-1),然后向后推,使髁突回到关节窝内(图10-2)。髁突回到关节窝内时可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升颌肌群自动收缩,上、下牙闭合,此时易咬伤手术者的手指,故复位后拇指应立即滑向口腔前庭。

复位后要限制下颌运动,用颅颌弹性绷带固定下颌2~3周,开口度不宜超过1.5cm。

思考题:

1、试述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试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定义与分类。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发病时间大概一年多的时间了,下颌关节疼痛,说话、吃东西等都受限制,曾到县医院就医。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大夫开过一些止疼类的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药记不得名字了,但只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大夫说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主要是个人注意一些事项,要养,譬如: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最好吃流食;少说话,不要张大口,打哈欠要用手拖着点儿等等。 我也是这个病今天去看医生那医生告我治不了,要我去专业的口腔医院,我查过一些这样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做一个关节镜手术,做完了就能治愈,如果不做手术不能治愈只能缓解。你还要去医院看,去专业的口腔医院,去做一个关节复位的手术,我明天也去。祝你好运。切忌啊别吃硬的东西,别大张嘴经常用热毛巾热敷一下,会有效果的。你去药店买个烤电的东西,我疼了半年多,现在烤了一阵儿见好多了。还在继续,你也试试。 一种回答: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咀嚼肌酸胀,咀嚼无力,也可并发颞部疼痛,耳鸣,头晕等全身症状。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也可由结构紊乱或器质性破坏引起。功能紊乱的病员也可在后期发展成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出现器质性破坏 二种回答:颞下颌关节(耳朵和下巴之间突出部分)功能紊乱是由于外伤、劳损以及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组织之间的功能失常,常发生于一侧,也可累及两侧。患者常出现单侧或双侧颞下颌关节处慢性疼痛,疼痛可向耳后放射,张口活动受限,并出现局部牵拉性疼痛,颞下颌关节运动时常出现关节脆响,而且

常因嚼硬物、打呵欠、受寒而加重。1.可做翼外肌封闭2,可做针刺疗法3.可做钙离子导入4.可口服镇静及解痉药物5.红外线.超短波.激光.腊疗.按摩及局部热敷等,也有一定疗效6.避免开口过大造成关节扭伤,如打哈欠.大笑:受寒冷刺激后,防止突然进行咀嚼运动,以免引起肌痉挛.关节韧带的损伤:纠正不良咀嚼习惯,如单 侧咀嚼,夜间咬牙:7.治疗间勿进行过度开闭口运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以及实验有无弹响或疼痛的存在:勿咀嚼坚硬食物.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比较烦人,需要治疗 ?指导意见1: ?建议你全身用头孢类抗生素或是阿奇霉素和替硝唑治疗,控制炎症,可以局部热敷,还可以用局部封闭治疗和微波理疗,一般治疗后可以治愈 ?指导意见2: ?建议做理疗按摩和针灸同时进行,针灸一般是十天为一个疗程,三到五个疗程就会有所改变,但是必须要到正规的医院理疗科去做针灸和按摩。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多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1.创伤因素,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对本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2.咬合因素,不少病员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

当心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4488844.html, 当心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作者:孟昭群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4期 年近四十岁的小董,昨天起床时突然感到面部左侧酸痛不适,张嘴说话困难,脸不自觉地向左边歪,下颌骨有些变形。他急忙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说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又叫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面部,以咀嚼和张口时关节区有酸胀疼痛感、运动时有弹响声,以及张口运动障碍等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该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喜欢偏侧咀嚼、口腔咬合不好的人发病率较高。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是由以下因素所导致: 创伤因素很多患者都有局部创伤史,如曾经受过外力撞击、过度牵拉、突然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坚硬的食物、咬姿不正确、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不良姿势如手支下颌、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对本症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 咬合因素不少患者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如有些患者有情绪急躁、易怒、精神紧张、容易激动及失眠等精神症状。此外,有的患者有风湿病史,有的发病与受寒有关,关节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等,易引发本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表现主要有局部酸胀或疼痛、弹响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可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关节酸胀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关节弹响在张口活动时出现。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为清脆的單响声或碎裂的连响声。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但也可出现张口过大或张口时下颌偏斜。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耳闷、眼花、眼胀,以及吞咽困难、咀嚼肌酸胀不适等症状。 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很多类型,所以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主要是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目前采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服药和理疗,还可以采用调■、使用■垫治疗、正畸矫正等方法。如果有明显手术适应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也叫颞下颌关节综合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多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愈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1.创伤因素: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对本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2.咬合因素:不少病员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3.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可有一定关系。如有些病员有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容易激动等情况。此外,有的病员有风湿病史,有的发病与受寒有关。 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局部酸胀或疼痛、弹响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可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关节酸胀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弹响在张口活动时出现。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为清脆的单响声或碎裂的连响声。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但也可出现张口过大或张口时下颌偏斜。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诊断根据病史,存在上述主要症状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不困难。辅助诊断常用的方法有:①X线平片(关节薛氏位和髁状突经咽侧位),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改变,如硬化、骨破坏和增生、囊样变等。②关节造影(上腔造影因操作容易而多用、下腔造影国内应用较少),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关节盘诸附着的改变以及软骨面的变化。近年来,不少学者应用关节内窥镜检查,可发现本病的早期改变,如关节盘和滑膜充血、渗血、粘连以及未分化成熟的软骨样组织形成的“关节鼠”等。由于本病有很多类型,治疗方法各异。因此,应作出具体类型的诊断。如翼外肌痉挛、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或关节盘穿也等。 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有: 1.矫正咬合关系由口腔专科检查治疗。 2.封闭疗法可用0.25-0.5%普鲁卡因3~5ml作翼外肌封闭。穿刺点在乙状切迹中点,垂直进针,深度约2.5~3cm,回抽无血时注药。常用于张口过大的病员。 3.氯乙烷喷雾配合按摩,可以缓解咀嚼肌痉挛。喷氯乙烷时要成雾状,间断喷射,配合按摩,防止冻伤。并要注意保护眼、耳,远离火源。 4.针刺疗法取穴:下关、听宫、颊车、合谷、配医风、太阳。 5.超短波、离子导入、电兴奋及磁疗等局部理疗有一定疗效。 治疗的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并防止张口过大等。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自疗注意事项: 1.消除一切不利的精神心理因素,如改善神经衰弱症状,此病预后良好,要增强信心,并适当用镇静安眠药。 2.避免开口过大造成关节扭伤,如打哈欠.大笑。受寒冷刺激后,防止突然进行咀嚼运动,以免引起肌痉挛.关节韧带的损伤。纠正不良咀嚼习惯,如单侧咀嚼,夜间咬牙。 3.应每日进行张口练习,如张口受限时。消除有害刺激,如治疗牙周炎,拔除阻生智齿,修复缺牙,矫正错合等。改变单侧咀嚼习惯,忌食硬物,治疗夜间磨牙等。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生活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 鉴别诊断由于很多其他疾病也常常出现上述三个主要症状,因此必须与以下诸疾病作鉴别: 1.肿瘤颌面深部肿瘤也可引起开口困难或牙关紧闭,因为肿瘤在深部不易被查出,而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甚至进行了不恰当的治疗,失去了肿瘤早期根治的良机。因此,当有开口困难,特别是同时伴发育脑神经症状或其他症状者,应考虑是否有以下部位的肿瘤:①颞下颌关节良性或恶性性肿瘤,特别是髁状突软骨肉瘤。②颞下窝肿瘤。③翼腭窝肿瘤。④上颌窦后壁癌。⑤腮腺恶性肿瘤。⑥鼻咽癌等。 2.颞下颌关节炎①急性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acute suppurative arthritis of temporomandibulor joint),关节区可见红肿,压痛明显,尤其不能上下对,稍用力即可引起关节区剧痛。②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常常伴有全身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尤以四肢小关节最常受累,晚期可发生关节强直。 3.耳源性疾病外耳道疖和中耳炎症也常放射到关节区疼痛并影响开口和咀嚼,仔细进行耳科检查当不难鉴别。 4.颈椎病可引起颈、肩、背、耳后区以及面侧部疼痛,容易误诊。但疼痛与开口和咀嚼无关,而常常与颈部活动和与姿势有关。有的可有手的感染和运动异常。X线片可协助诊断颈椎有无骨质变化,以资鉴别。 5.茎突过长症除了吞咽时咽部疼痛和感觉异常外,常常在开口、咀嚼时可引起髁状突后区疼痛以及关节后区,耳后区和颈部牵涉痛。X线片检查,容易确诊。 6.癔病性牙关紧闭(hysterical trismus)癔病性牙关紧闭如和全身其他肌痉挛或抽搐症状伴发,则诊断比较容易。此病多发于女青年,既往有癔病史,有独特的性格特征,一般在发病有精神因素,然后突然发生开口困难或牙关紧闭。此病用语言暗示或间接暗示(用其他治疗法结合语言暗示)常能奏效。 7.破伤风牙关节紧闭(totanic trismus)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肌阵发性痉挛和紧张性收缩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由于初期病症可表现为开口困难或牙关紧闭而来口腔科就诊,应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作鉴别,以免延误早期治疗的时机。破伤风牙关紧闭一般都有外伤史。痉挛通常从咀嚼肌开始,先是咀嚼肌少许紧张,即病员感到开口受限;继之出现强直性痉挛呈牙关紧闭;同时还因表情肌的紧缩使面部表情特殊,形成“苦笑”面容并可伴有面肌抽搐。 补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1)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为X线最常见征象,本组病例约占70.6%。多存在于二、三期的患者。正常颞下颌关节间隙为2 mm,应该平行等宽且两侧对称。在神经肌肉功能、关节内结构(主要是关节盘移位)紊乱时,或伴有关节骨质改变,髁状突及关节结节、关节窝形态的改建、破坏、骨质增生等均可以造成间隙异常。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需认识到以下几点:①双侧关节间隙改变可以不对称。②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或者消失,髁状突后移状态者最为多见[4]。③关节间隙普遍增宽,髁状突呈下移位状态者,还应与关节积液、积血鉴别。 2)颞下颌关节面改变提示关节盘损伤变性、关节滑膜炎或关节囊炎,在病理三期上均可出现,不同时期均可发生关节腔周围的炎性渗出,关节面增生、破坏,造成关节面异常影像改变。3)髁突及关节窝骨质改变是本病典型征象,也是诊断、预后的关键。文献报道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12.2%有骨质改变[5],X线检出者大多为三期患者。早期病理改变为骨细胞消失、骨陷窝空虚、骨纹理结构粗糙、骨小梁微裂,当髁突及关节窝表面软骨组织破坏后,继续发展可使骨皮质变薄、断裂,发生骨破坏。有时部分骨皮质增厚、小梁变粗发生随腔纤维化或骨缘唇样增生。颞下颌关节骨质改变有几个特点:①为慢性迁延疾病,所以骨改变出现吸收、侵蚀、囊变、破坏与硬化、钙化、增生、变形等,表现为多样性。②髁状突前斜面为功能负重区,早期骨破坏常发生于此。③关节窝及髁突骨赘形成、变平或硬化的退变,可提示关节盘脱位或穿孔。④骨质改变同样可以见于颞下颌关节炎,两者需要鉴别诊断。⑤髁状突短小为髁状突长期创伤、磨耗形成,需与先天性髁状突发育不良鉴别。⑥关节窝形态改变为慢性病变损伤修复形成,这种异常需要和特异性关节炎及颞骨畸形鉴别。 4)髁状突运动度变化:包括关节结节高度、斜度、关节窝深度及宽度,以及髁突形态不对称,兼有生理功能改变,导致髁状突动度加大或受限。该变化在不同病理时期均可出现,单纯的运动度变化可提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期(功能紊乱期)。本组病例提示髁状突运动度变化在X线测量中与临床症状并不符合,说明X线髁状突动度测量并不准确,文献报道这和不同人之间髁状突水平角、垂直角差异较大有关[6],另外投照角度及患者运动体位区别也是主要因素。髁状突动度测量可以通过加照矫正许氏位更准确的观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核心提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患者提问:在全部张开嘴的情况下会觉得下颌(挂钩)的位置疼痛,如果用力咬紧牙齿也会觉得疼痛,这个是怎么回事? 专家解答:根据你的描述,最可能的诊断就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多为张口过度关节韧带受到损伤所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是一个慢性病症,类似于腰扭伤,目前多主张保守治疗,一般为物理疗法为主,最简单的办法是坚持局部热敷。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所以不必要过分忧虑,调节好心情最重要。解放军451医院颌面美容整形外科李谆认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主要表现为颞颌关节运动障碍,在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出现关节区以及关节四周肌群的疼痛、弹响和杂音等主要症状。

该症状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1)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主要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协调、功能亢进和痉挛,实际上是关节外疾患。关节的结构和组织正常,以开口度异常和开口型异常以及受累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关节结构紊乱类:是关节紊乱综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类。为关节盘、髁状突和关节窝之间的正常结构紊乱,以在开口运动中各种不同时期的弹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开口度、开口型异常。 (3)关节器质性改变类:通过X线片、造影和关节内窥镜等检查可发现关节骨、软骨和关节盘有器质性改变,除了出现以上两类的症状外,关节运动时可闻连续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病因复杂 此病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临床上,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员,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2)咬合关系:患者多有 关系明显紊乱的情况,如 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 、深覆 ,多数后牙缺失, 面过度磨耗等。 (3)关节负荷过重: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使颞颌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病因病理病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多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1.创伤因素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对本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2.咬合因素不少病员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3.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可有一定关系。如有些病员有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容易激动等情况。此外,有的病员有风湿病史,有的发病与受寒有关。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局部酸胀或疼痛、弹响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可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关节酸胀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弹响在张口活动时出现。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为清脆的单响声或碎裂的连响声。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但也可出现张口过大或张口时下颌偏斜。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编辑本段诊断 根据病史,存在上述主要症状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不困难。辅助诊断常用的方法有:①X线平片(关节薛氏位和髁状突经咽侧位),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改变,如硬化、骨破坏和增生、囊样变等。②关节造影(上腔造影因操作容易而多用、下腔造影国内应用较少),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关节盘诸附着的改变以及软骨面的变化。近年来,不少学者应用关节内窥镜检查,可发现本病的早期改变,如关节盘和滑膜充血、渗血、粘连以及未分化成熟的软骨样组织形成的“关节鼠”等。由于本病有很多类型,治疗方法各异。因此,应作出具体类型的诊断。如翼外肌痉挛、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或关节盘穿也等。 编辑本段治疗 具体的治疗措施有:

11.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重点

第十一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颞下颌关节病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引起关节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等一组疾病的总称。颞下颌关节是全身惟一的左右联动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语言、吞咽、表情等。其解剖结构既稳定又灵活。由颞骨的颞骨关节面、下颌骨的髁突、二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四周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组成。骨关节病多见于45岁左右的成年人。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 临床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dysfunction)阶段、结构紊乱(structural)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organic destroy)阶段。 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 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厘米,开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则会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等。 如关节盘脱出、破裂已成为运动中的障碍物,在开口运动时,髁突要做一个特殊动作,绕过关节盘的障碍后才能完成大开运动,则出现关节绞锁(locking)症状。 (2)疼痛: 主要表现为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一般无自发痛。 如关节有器质性破坏或肌痉挛时,相应的关节区和肌组织会有压痛。 (3)关节弹响和杂音: 正常颞颌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的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 ①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卡”的声音;——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②破碎声: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声音; ——关节盘穿孔、破裂、移位 ③磨擦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磨擦音。 ——骨关节病、软骨面粗糙 (4)此外,还常伴有许多其它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语言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二、颞下颌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condyle) 下颌骨髁状突运动时如超越正常限度,脱出关节凹而不能自行回复照位,即为颞下颌关节脱位。 三、颞下颌关节强直(ankylos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由于疾病、损伤、外科手术等因素导致长期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

恼人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金剑“我只是使劲咬了一大口苹果,没想到从此咀嚼食物时,下颌关节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且嘴巴张大到一定角度,还会隐隐作痛。”张先生郁闷地抱怨道。医生说,他这是得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还说像他这样的病人门诊中很多见,发病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人是因为打哈欠张嘴太大,有的人是因为咬了硬的东西,还有的因为不停地咀嚼口香糖……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多种病的统称颞下颌关节是面部的唯一关节,其结构和运动都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语言、吞咽和表情等动作都有赖于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参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很高,是除了龋齿、牙周病和牙列不齐之外的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国内相关统计显示,该病人群患病率约为28%~40%,女性高发。其实它不是一个单一疾病,是多种不同病种的统称。2002年我国统一了分类标准,分为4类: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关节炎症性疾病、骨关节病。临床上常见前面两类。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开口和咬食物时耳前区或关节周围的肌肉疼痛,有的还伴有开口过大或张不开口,张口时有“咔,咔”或“咔叭”等声音。这些发病诱因,你有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复杂,日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单侧咀嚼:颞下颌关节是负重关节,每次咀嚼,尤其是咬硬物都可以理解为是一次轻微的磨损,长期单侧咀嚼势必加重一侧关节的负荷,引起关节软骨退变和单侧咀嚼肌负担加重。 2.喜欢张大口:经常张大口会导致关节周围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如伴随其他诱因,则容易引发关节内关节盘可复性移位,甚至慢慢转变为不可复移位。比如爱唱歌的人,尤其是美声唱法爱好者和歌唱家,由于经常张大嘴,比其他人更易出现颞下颌关节脱臼,继而发生关节紊乱。 3.牙齿咬合不良和正畸史:牙齿咬合不良,例如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上,容易连累位于“后方”的关节出现磨损,继发此病。因此,牙列不齐和不正确的正畸治疗,有可能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诱因。此外,长期缺牙或拔牙超过半年没有镶牙,相邻的牙会齿出现严重移位,导致颞下颌关节构造发生变化,也会出现其功能紊乱。 4.紧咬牙、叩齿力度不当:临床发现80%以上的患者有经常紧咬牙的问题。长期做这个动作,咀嚼肌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影响正常张闭口和咀嚼,继而诱发此病。此外,一些人喜欢用“叩齿”来护齿,但如果用力不当,同样会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5.精神压力大:精神紧张,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耸肩和紧咬牙,这样肩膀脖子和咀嚼肌都会紧张,长期如此,就可能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6.颈椎姿势不良:现代人经常面对电脑,整天低头。很多研究证明,在头前伸的情况下,舌骨周围的肌肉会牵拉下颌骨,从而影响下颌的运动轨迹,干扰关节正常活动。 7.外伤:如打拳击、打篮球时,下巴遭到撞击后导致关节受伤。有些病人仅仅是脸颊部肌肉挨了一拳,也会被打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还有就是咬手指、长期单侧托腮以及做瑜伽时用下巴顶在地上等,都有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受到外力损伤。自限性疾病,治疗切忌过度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由于临床症状多样,发病原因多样,治疗方法更是多样。迄今为止,本病的治疗还是非常棘手。临床资料表明,大部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有一定的自限性,有少部分患者病情久治不愈,还有极少数病例甚至越治越重。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所以一旦患病,病人不必过分忧虑,调节好心情是最重要。目前许多临床观察都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全身因素或系统性疾病参与,大部分病人可以自愈。比如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然医生已用尽了自己掌握的所有疗法,包括手术治疗,但是其颞下颌关节区、咀嚼肌群区仍然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和开口受限。有的患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宁愿忍着,也不愿再做治疗了。有趣的是,多少年后,这些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不但没有加重,反而好了。而患者只是按照医生嘱咐的注意事项做,并没有再做其他治疗。可见该病确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研究还显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许多症状体征并不会造成进行性病损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弹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治疗教育和简单的对症处理后就可以消除一些不适症状。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治疗效果,与医生的经验和水平有很大关系。

颞下颌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位置图 颞下颌关节炎,这是下颌与耳连接处的关节的病症,也是常见的疼痛源。将手指放在两边的耳道前,张大嘴,就能听到类似裂开的声音。颞下颌关节炎的症状是很常见的。包括局部关节疼痛、耳部疼痛、头痛、噪声和咀嚼时的疼痛,而且伴随各种肌肉的疼痛。张开嘴的程度有限,有时吞咽食物也有困难。 致病原因 牙齿不正 下颌难以轻松的上下活动可能是由于牙齿位置“不正”(牙科医生称为咬合不好)造成的。所以治疗方法是使牙齿能做正确的咬合。如果牙齿不能正确的合在一起,就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炎。但这不是绝对的,许多人虽然有较好的咬合却患上了颞下颌关节炎,而许多人虽然牙齿位置不正却没有颞下颌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炎图册(2张) 肌肉失衡 另一种导致TMJ的原因是肌肉失衡。进行咬合的矫正有助于病情缓解,使用镜子和生物反馈也能够缓解症状。 肌肉失衡的原因有可能是嘴张开时偏向一侧。正确的张嘴、闭嘴方法或咬合、咀嚼方法是让下颌沿中线的方向上升和下降,而不是强偏于左侧或者右侧。在TMJ 中,患者张嘴时偏向一侧,而不是沿中线的方向,这时可能会听到一种摩擦音或称为捻发音。这种声音是由于关节膨胀、或者薄膜磨损产生的,说明牵引下颌的肌肉机能不合适,下颌的运动不平衡。如果是由此导致的肌肉失衡,就需要进行咬合的矫正。 肌肉失衡也可能有其它原因。通常患有TMJ的患者在紧张时会咬合用力或咬牙,就像有些人在紧张时会摩拳擦掌和手心出汗。越感到不舒适,他们的咬合越紧;咬合越紧,疼痛越严重;疼痛越严重,越感到焦虑,神经越紧张,反过来使咬合更紧,形成恶性循环。TMJ的患者还有在睡眠中磨牙的现象。 病情分类 颞下颌关节炎(arthriti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可分为感染性、外伤性、退行性及类风湿性四类。 诊断要点 (1)感染性关节炎:局部症状以红、肿、痛及关节运动障碍为主。亦可有全身症状,特别是血源性感染发生的败血症。 (2)外伤性关节炎:有外伤史如挫伤、拔阻生牙、咬硬物等。关节区有剧痛及下颌区运动受障碍,有压痛、咀嚼痛。 (3)退行性关节炎:下颌运动时关节区疼痛,开口受限,多发生于40-50岁的女性。X线摄片可见髁状突关节面有侵蚀,骨质破坏。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 颞下颌关节解剖: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位于颅骨与下颌骨之间,分左右两侧,为人体所有关节中结构最复杂、生理功能最多的全身唯一的双侧联动的绞链关节,具有转动和滑动两种功能。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的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骨髁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所构成。 在颞下颌关节周围有许多韧带,分别是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翼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以及盘锤韧带。其主要作用是悬吊下颌骨和限制下颌运动的范围。 颞下颌关节的血管和神经分布:颞下颌关节的动脉来自关节周围的颈外动脉分支,在关节内外互相吻合成血管网。其中最主要是来自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的分支参与颞下颌关节的血供。颞下颌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是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包括耳颞神经、咬肌神经、颞深神经和翼外肌神经的关节分支。 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下颌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一)开闭口运动开闭口运动是转动和滑动相结合的运动。 (二)前后运动下颌的前伸和后退运动主要是滑动运动。 (三)侧向运动是一种不对称的下颌运动,由翼外肌和颞肌交替收缩完成。一侧的髁突和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向对侧前下内方向作转动运动,对侧髁突以其纵轴作转动运动,两侧髁突有轻微的滑动运动。回复时两侧髁突按原轨迹作相反运动。 颞下颌关节疾病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分类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教科书主要将此疾病分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脱位、关节强直、颌间挛缩、关节炎、关节先天性或发育性疾病、关节外伤与肿瘤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见,发病率在20%~50%之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由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微小创伤、 因素、免疫等多因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的—组疾病总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为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 咀嚼肌紊乱疾病(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包括肌筋膜疼痛、肌炎、肌痉挛、不能分类的局部肌痛以及肌纤维变性挛缩等,以肌筋膜疼痛为多见。肌筋膜疼痛又称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原发性咀嚼肌疼痛,以面部肌筋膜扳机点疼痛为主要特征,并有肌压痛、颞下颌关节运动受限等症状。 结构紊乱疾病又称关节内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主要是指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关节盘与关节窝、关节结节以及髁突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影响下颌运动功能。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包括前移位、前内移位、前外移位、外侧移位、内侧移位以及后移位。结构紊乱疾病还包括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关节囊扩张以及颞下颌关节半脱位等。临床上常见的是可复性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炎性疾病(in flammatory disorders)是指颞下颌关节滑膜以及关节囊出现炎症反应,主要包括急、慢性滑膜炎、关节囊炎,通常伴有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以及关节炎,也可单独出现滑膜炎。关节囊炎与滑膜炎常同时出现,症状相似。 骨关节病(osteoarthrosis)是指颞下颌关节组织发生磨损与变性,并在关节表面形成新骨的非炎症性病变。有原发性骨关节病和继发性骨关节病2种类型。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为常见,X线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确诊提供影像学支持。本文搜集典型34例X线检查阳性的病例,就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34例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19~54岁,平均39岁。病程4月~20年不等。双侧发病21例。临床表现32例有颞下颌关节活动弹响或破碎音,25例开闭口关节酸痛,14例下颌僵硬活动受限,6例伴有耳内耳周痛,3例有颈肩痛,4例下颌欠对称,2例伴有习惯性下颌脱位。 1.2方法全部病例初诊常规拍摄颞下颌关节张闭口许氏位,并加照健侧对比。投照条件:管电压65 kV,管电流100 mA,曝光时间0.3 s。必要时行体层摄影或髁状突经咽、经颌位片。 2结果 2.1颞下颌关节关节间隙改变共24例其中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或者消失,髁状突后移状态者14例。关节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髁状突呈前移位状态5例。关节间隙普遍变窄,髁状突呈上移位状态3例。关节间隙普遍增宽,髁状突呈下移位状态2例。 2.2颞下颌关节面改变18例其中关节面模糊8例,X线表现为颞下颌关节面显示不清晰。关节面破坏10例,X线显示关节面毛糙不规则,负重区域不光滑。 2.3髁状突骨质改变共15例其中髁状突硬化10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散在斑点样钙化。髁状突骨质增生6例,X线表现为髁突前缘唇样增生。髁状突前斜面破坏6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缘消失,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侵蚀和破坏。髁状突囊样变4例,X线表现为皮质下小囊性低密度区,可有硬化边。髁状突短小2例。 2.4关节窝改变共11例其中关节结节硬化7例。关节窝硬化3例。关节窝浅平宽大1例,呈典型的鸭舌帽型。 2.5髁状突运动度变化10例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9例,X线表现为张口许氏位髁状突运动度相对减小。颞下颌关节可复性半脱位1例,影像显示张口位髁突明显前移位至前结节前,关节处于半脱位,闭口位置恢复。 3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在哪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又称颞颌关节,下颌关节,颌关节或颅下颌关节。该关节无论解剖形态或生理功能均可称为全身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其位于双侧耳屏(外耳道前方结节状的突起)前方,是全身唯一的左右两边一起动的关节,通过转动和滑动参与人们的咀嚼和吞咽活动,还参与言语和表情活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什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简称TMD),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并非指某种单一疾病,而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又有相同或相似发病因素及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常见表现有:下颌(俗称下巴,颌面部唯一能动的部分)运动(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异常、双侧耳前区疼痛、下颌运动时关节弹响以及头痛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哪些类型?TMD 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国内、外有许多种分类,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分类标准为1997 年全国第二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 征专题研讨会上提出的4 类以及若干型。①咀嚼肌紊乱疾病类;②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③炎性疾病类;④骨关节病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关系?TMD 与颞下颌关节脱位同属于颞下颌关节疾病,但二者并

非同一概念,因此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出现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复位后应当绑带包扎限制下颌张口运动1~2 周,如不限制下颌运动或限制时间过短,随后有可能会继发TMD,而TMD 中、后期患者也易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率有多少?TMD 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外发病率统计为28% -88% 之间,我国尚缺乏系统性调查数据。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指出,我国该病患者就诊率逐年增高预示着我国TMD 的发病率并不比国外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无性别、年龄等差异?TMD 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但其患病就诊人群多为20- 30 岁的青、中年,且可能由于女性耐受力可能比较差,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么?在TMD 的多种致病因素中,精神心理因素以及牙合因素(①上下颌牙或牙体的替代物闭合的动作或过程;②上下颌牙或牙体的替代物在切面或咀嚼面之间的静态接触关系)尤为重要。临床上就诊患者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易激动以及失眠等精神症状。 口颌系统检查也常常能发现牙合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牙合、深覆牙合、多数后牙缺失及牙合面过度磨耗等牙牙合系统异常。 有时上述两种发病因素经治疗消除后TMD 症状可缓解或

颞下颌关节讲解

5颞下颌关节MahmoodF.mafee 胚胎学 颞下颌关节(TMJ)由下颌髁状突、关节窝、关节结节及关节盘组成。关节窝及关节结节为颞骨鳞部的一部分。颞骨鳞部为膜内成骨,它有单一的骨化中心,约形成于胚胎七、八周,位于颞骨颧突根部区域。1腮器对于下颌骨、耳、颜面及颈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腮弓软骨即Meckel软骨于妊娠41天左右即可辨认,它自发育的听软骨囊延伸至第一腮弓或下颌弓,左右两侧在腹侧愈合(图5.1)。1 Meckel软骨背侧逐渐分离,形成锤骨及砧骨原基,随后骨化为锤骨头、颈、砧骨体及砧骨短头。腹侧由骨化过程中的下颌骨覆盖。经过二次膜内成骨,下颌骨最终形成。Meckel软骨中间部分消失,然而它的鞘持续存在形成锤骨前韧带及蝶下颌韧带。1 下颌弓中胚层成分形成咀嚼肌(翼内肌、翼外肌、咬肌及颞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下颌舌骨肌及二腹肌前腹;它们皆由下颌神经支配即第一弓的支配神经。1 下颌骨的骨化开始于胚胎六周左右,位于颏孔附近。下颌头出现一锥形物,即髁状软骨?。这归因于各部分生长高度不同。关节盘与第一腮弓在胚胎学上起源于相同的间叶成分,它也参与翼外肌的形成。 解剖学 颞下颌关节是一动滑膜关节,它能进行滑动及旋转。1-3 它的运动依靠于正常位置的髁状突,并涉及到关节结节、颞骨下颌窝(关节窝)前部以上及下颌髁状突以下部分(图5.2)。关节结节是指关节结节前外侧的骨性突起(图5.2)。它比真正的关节结节突出的更加明显?。关节表面覆以纤维软骨,它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及少量软骨细胞。1 由纤维 图 5.1面颈部图解矢状剖面,显示下颌骨Meckel软骨及舌骨。 组织构成的关节盘将关节分为上下两部分(图 5.3)。1-3 关节盘内软骨成分罕见。软骨细胞常见于病理情况下,软骨为化生组织。颞骨的鼓骨前面将其称为鼓板(图5.2a,b)。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鼓环认为鼓骨的半环部分,它形成外耳道的大部分。耳科医生将鼓骨的内面视为鼓环(沟),鼓膜即位于此。颞骨鳞部直接位于鼓板前面,构成颞下颌关节的上部。关节窝是一凹性结构,而关节结节是一凸起结构(图5.2,a,b,5.3)。关节窝被颞骨颧突的前后根所限制。它在前后、内外方向都是凹面。关节窝向前与关节结节分界不清(图5.2,5.3),但常被人为的描述成是分离的。1 下颌髁状突位于关节下部。髁状突的外极非常显著,许多情况下常延伸至关节窝以外。髁状突后方常由外耳道软骨及骨组织支持。髁状突关节面的内下有一三角形压迹,即髁状凹?。这一压迹为翼外肌肌腱附着的地方。髁状突、关节窝及关节结节表面覆以纤维结缔组织。1-3 纤维结缔组织以下为透明软骨。3 纤维软骨在其关节面有一层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纤维软骨表面部分覆以滑液。2 显微镜下可以将颞骨与髁状突之间分为若干层。从关节腔到骨,可以分为⑴致密纤维结缔组织;⑵未分化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层);⑶中间层(纤维母-软骨母细胞); ⑷软骨;⑸致密骨;及⑹松质骨。关节盘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