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图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图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图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图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图

作者 zjg99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动图,可以做为很多疾病的分析图。与太极一样,春夏秋冬为一个圆运动,生老病死也为一个圆运动,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等等也都是一个圆运动,同样在人体也存在这么一个与自然相应的圆运动图,周而复始的运行着,维持着我们的健康。

这个圆运动以脾与胃为中心点,脾与胃,一个主升一个主降。肝胆相随之,共同来运行水火,阴阳。以达到水火相济,阴阳平行。而疾病的发生,则是因此圆运动的某一处失常,而使整个圆动发生障碍。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于肝,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饮食进入胃,其中营养精微物质通过肾阳的温醺,在脾的运化升清作用下,与肝的疏泄作用上归到肺,在肺中与清气结合化为赤

血传到心,再通过肺的肃降功能,通调水道功能传到肾,而糟魄入膀胱。胃主受纳,主降,糟魄物质则走肠而排出。这是机休整个对食物的新城代谢过程。也就是圆运动过程。

糖尿病的异常与这个圆运动的那些方面有关呢?

第一,糖尿病消瘦快。肌肉,脂肪组织委缩。脾主四肢肌肉,所以与脾关系大。

脾的功能是吸收运化升清精微物质,脾功能失常后,精微物质无法运化,无法给机体利用,所以消瘦。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胰腺的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不足,所以根本原因是胰腺的问题。而在中医里面,《难经·四十二难》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中医大辞典》谓:“散膏,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又说:“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清·叶霖在《难经正义·四十二难》中说“散膏”,“胰,附脾之物,形长方,重约三、四两,横贴胃后,……与胆汁入小肠同路,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其质味甜,或名之甜肉云。”[3]叶氏明确提出“散膏”即“胰腺”。张山雷先生亦认可叶氏之说,其在《难经汇注笺正·卷中·四十二难》说:“谓有散膏半斤,则脾不中虚,膏何可贮,今西国学者,谓胃后有甜肉一条,长约五寸,……所生之汁,如口中津水,则古所谓散膏半斤,盖即指此。”

所以中医中的散膏应就是指胰腺,这样也就是在中医中把胰统称在脾的功能里面。的确,在消化吸收分解食物方面,脾脏没有此功能,而中医中附属脾的胰确是起这个作用。所以第一点,证明了糖尿病与中医中脾不能升的关系最密切。

第二点,饮水多而渴。皮肤病并发症与眼病并发症。

脾不升,则肝肾也不升,水不升,则火在上而热。这为上消,水不上升,则肺无水源,肺火旺,不能降心火,心火也旺,口渴重,常见糖尿病鼻干燥,舌干裂。肺外合皮毛,肺火旺,则皮肤干燥。易并发皮肤病。在上水道不流通,则渐血淤,火性炎上,到头到目则见眼睛方面的并发症。

第三点,多食善饥。

这往往是最初表现,能吃很多,但还是消瘦。脾土不主升,肺金无水源也不能降火下行,接着胃火也重,胃火重,则能多食善饥。胃火重,也会饮水多增。

第四点,尿多,或下肢水种。

脾不升,则肝肾也不升,水不升,则下面水就多,就出现尿多,或者是有些并发症,下肢水肿,也都是下面的水不能升引起。另外火不降,肾中无火,则也无法水精四布。

通过这个圆运动图,就可以了解整个糖尿病的病机,与脾,肺,肾关系最大,这样就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开出各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了。

按照黄元御的理论:肺, 胃, 胆, 心应降, 肾, 脾, 肝应升。如果升降不顺, 会有各种症状,现已知的一些症状如下:

肺: 不降- 大肠不降, 便秘

上逆/热- 哮喘, 发热出汗, 人悲观

胃: 负责浊气下降

不降- 吃不下饭, 腹涨

上逆- 呕吐

心: 不降- 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 火克金, 烦躁,咳嗽,口渴上逆/热- 吐血, 说胡话

胆: 不降- 两胁痛

上逆- 口苦

肾: 不升- 上热下寒

反降/寒- 遗精

肝: 不升- 肝瘀的各种症状, 包括眼睛流血

反降- 左肢冷, 左手脚蜷, 无知觉

脾: 负责清气上升

不升- 吃后病重, 夏天潮湿时病重, 水肿

反降/寒- 泻泄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循行图

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脾经循行图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循循行图

督脉、任脉、带脉、冲脉循行图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用药框架

(一)五象概论:

1.中土,象:缓解,温和,中正庸和。味甘,气香,挺香的香气。代表药物,甘草。

2.乙木,象:柔润升发,草木萌发,阳光温和,雨露飘摇。味酸,气臊,对照冲的一个味。代表药物,当归。

3.丁火,象:充足丰满,清透无形,气凝神闲,有镇静、稳重之势。味苦,气焦,烧糊了那个味。代表药物,朱砂。

4.辛金,象:清爽,清透,敛降。味辛,气腥。代表药物,麦冬。

5.癸水,象:珍藏,蛰藏。味咸,气腐,腐朽的腐味。代表药物,补骨脂。

(二)一气周流

戊己调停,乙木生发,辛金敛降,离中火,坎中水,火主炎上,其象为开散,水主润下,天气为珍藏。

(三)五象对应药物及其药象

1,中土

中土药:甘草,白术,人参,大枣,蜂蜜,甘遂,茯苓。

中土之己土药:生姜,干姜,苍术。

中土之戊土药:白寇,黄连,半夏。

甘草,象:缓解,温和,中正,清透,坐镇中州,主掌全局。人参,象:柔润,直补五脏之精。

白术,象:获益中土,略转枢轴。

大枣,蜂蜜,象:柔润,滋补中焦阴精。

生姜,干姜,苍术,象:偏于升发,推散湿气

白蔻,黄连,半夏,象:偏于敛降,收湿气化

茯苓,象:平庸,平和,泻湿。

甘遂,象:峻猛化湿、消痰

2,乙木

乙木药:当归,乌梅,钢铁侠水杯,阿胶,川芎,龙胆草,白芍,麻黄,桂枝,柴胡,细辛,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

乌梅,阿胶,象:直补乙木之阴精,雨露飘摇。

川芎,象:升发乙木。

细辛,象:从底下往外散。

桂枝,象:临近体表的角度往上往外升达。

麻黄,象:直接散到体表。

柴胡,象:从脏腑之间的角度开端疏导,往外散。

龙胆草,白芍,象:清土中之木。

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象:破乙己路有形郁结,活血。3,辛金

辛金药:麦冬,百合,山药,天麻,川椒,黄芪,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巴豆

麦冬,象:清透清润,敛降辛金。

百合,山药,天麻,象:柔润,气息清透,敛降,获益辛金本气。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象:沉降,潜降,降落。辛金戊土不降惹起的发烧,石膏是优秀的退烧的药。

麻黄汤,象:麻黄与杏仁,一升一降,互相合作。

五味子,象:敛肺补肾,从辛金直接转换到癸水,少用敛降,多用补肾。

麻杏石甘汤,退烧用的方子,象:麻黄升乙木,甘草培土坐镇中州,杏仁石膏敛降辛金。

白虎汤,象:知母沉降戊土辛金,杏仁敛降破气消痞,百合、麦冬润泽敛降。实用于有形和无形联结的淤结。

黄芪,象:其气清透。补肺气结果显著。

沉降无形之气,从石膏角度启程。沉降有形之气,从大黄、厚朴、巴豆角度上路。

4,癸水

癸水药:补骨脂,盐,猪苓,泽泻,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首乌,巴戟天,芦巴子,肉桂,附子

补骨脂,象:珍藏。盐炒用。

枸杞子,象:珍藏,润泽,收肾气、补肾气,阴阳双补。

菟丝子,象:珍藏,跟补骨脂相比,相对弱一些,从土生水。巴戟天,象:润泽,味厚重,珍藏肾气的一同,有稍微的疏导作用。

芦巴子,象:珍藏中含有一股升发之气。

熟地、首乌,象:滋腻,敛固,沉降。脉涩、虚,肾气折损厉害时用。

附子、肉桂,象:生发元阳,使一气由癸水阳根中生发。

猪苓,泽泻,象:淡渗利水。

万一一一己纯粹的肾气虚,不曾邪气,就用补骨脂、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芦巴子,用盐制一下,结果更好。

万一肾精消费的太过了,能够妥当运用一些熟地、首乌这么地道润泽的药,能够润泽敛降。

5,丁火

丁火药:朱砂、龙骨、牡蛎、栀子

丹砂,象:凝神,养神色。

朱砂,象:安心境

龙骨、牡蛎,象:镇重潜降,敛镇心神。

栀子,象:清理三焦相火,尤清上焦相火。

辑自:https://www.doczj.com/doc/992152030.html,/741700025

----------------------------------------------------------------------------------------------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循行图

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脾经循行图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循循行图

督脉、任脉、带脉、冲脉循行图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十二时辰与人体脏腑气血变化

子时,指夜里11-1点,这一时刻本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中医认为: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

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因此,保证夜里11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丑时,指夜里1-3点,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保证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就是说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些了,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寅时,指夜里3-5点,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谁的开端呢?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卯时,指早晨5-7点,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而冒地而出。

辰时,指上午7-9点,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必须和重要,这就好象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巳时,指上午9-11点,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

午时,指上午11-13点,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一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午”在月份应五月。

未时,指下午13-15点,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申时,指下午15-17点,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应七月。

酉时,指下午17-19点,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

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5-7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戌时,指晚上19-21点,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界面,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

亥时,指晚上21-23点,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中医理论-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等等,这里所说的“气”,实际上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中医所说气的基本含义。确切地说,人体的气是指推动人体生命运行的能量,它有很强的活力,能在人体内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说它“无形”。气在体内运行不息,从而推动和调控着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进行。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气是生命的表征。 气是由精化生的。人体之气由三部分组成,即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亦称“天气”)。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人体的一身之气;天,在此应含有先天之气的“天”及天气之“天”两层意思;谷气,则是水谷之气的简称。 人体之气的生成,需要通过多个脏腑,特别是肾、脾、胃、肺三脏功能的综合作用。如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先天之精藏于肾,故有“先天之气在肾”之说。先天之气的生成,与肾主藏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称肾为“生气之根”。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饮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始能化生水谷之精,因而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的纳运功能关系十分密切。《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就是对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所以,脾被称为“生气之源”。自然界的清气,不仅要依靠肺的呼吸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同时,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宗气”,聚积在胸中以后,也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才能布散到周身上下,以发挥其生理效应。因此,肺被称为“生气之主”。 总之,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源要充足,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原料,这就需要先天禀赋充足、后天饮食营养丰富,以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源源不断;二是肺、脾(胃)、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且配合协调,才能保障气的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接着,我们讲第五个原则——调和气血。从气血基本病理机制、气血失调这个角度看,气血失调以后,调整气血的原则是什么呢? 第一讲气病的治疗原则。我们在病机中讲过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脱、气闭。我们前面讲过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虚者补之、滞者疏之、陷者升之、逆者降之、脱者固之、闭者开之。至于这个原则,具体还有好多处理方法,将来同学们在《方剂学》和《中药学》以及在临床课进一步学习。这些就是逆其证的性质而治,都属于正治。 第二、血病的治疗原则,我们讲过基本病理机制:虚、脱、瘀、寒、热、出血。它的原则:虚者补之,脱者固之、血脱就固脱,瘀者行之,活血化瘀,寒者温之,热者凉之。同样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特殊提到的出血,止之。止血,中医学有一条原则,习惯上叫“见血休治血”。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要根据辨证论治,确定出血的阴阳寒热虚实而治,而不是一味地单纯止血。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出血性疾患的时候,要进一步来学习出血性疾病的治疗规律。特别是注意止血,正确地把握应用止血的药物、止血的方法。这是单纯气病、单纯血病。一般情况下,都是气血同病。气血同病怎么治疗呢?一、气病治血,有气病而治血病。气病治血,所以,中医说“治气不治血,非其治也”。 二、血病治气。因血病而治气,也必须治气。所以,还有一句话,“治

血不治气,非其治也。”这两句话合到一起,正确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根据阴阳之间的关系,前面讲阴阳,强调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疾病乃起。但是,强调阳气和阴气的关系,意思是强调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什么意思呢?阳气和阴气,这两者相比较,始终规定阳气是占主导地位的。那么气为阳、血为阴。同样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强调气为主,血为次。所以,调整气血,中医理论有一个基本原则——气血俱要。气和血两者都非常重要。这两者关系强调什么呢?治气在治血之先。将来学习《方剂学》当归补血汤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血脱益气,为什么强调治气呢?就是根据“气血俱要,治气在治血之先。”李中梓在《医宗必读》里面还有一句话,说“阴阳并需,滋阴在养阴之上”。这两句话,体现一个共同的思想:强调阳气的作用。这也是辨证的,同时又规定了某一方为主。 调整脏腑。我们讲脏腑病机、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正确地处理脏腑的阴阳失调,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系统,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体。所以调整脏腑,脏腑功能失调,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整体观点来考察。最基本的: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首先要考虑这个点,首先来调整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这是第一条原则。 第二条原则,任何一脏发病,我们讲脏腑病机的时候,重在强调,一旦某一脏有病,按照它自身规律,应该怎么发展;按照脏腑之间的关系,它应该怎么发展。所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第二个重要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 人体五脏六腑中何为脏何为腑呢? 脏包括肺、肝、心、脾、肾五脏. 腑包括大肠、胆、小肠、胃、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地五个腑,但是有六腑是怎 么回事呢?因为将人体地胸腔和腹腔分为下焦、中焦、上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b5E2R。 下面是一张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从图中你可以清楚地看见各个器官地位置.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是人体地生命主宰. 《内经》认为,心有三大主要生理功能: 其一,主血脉.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p1Ean。 其二,主神明.“神明”指人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功能正常,就表现神志清晰、对外界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地症状.中医认为,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地物质基础.临床上接受心脏移植地人,其性格、爱好、兴趣、爱憎都有倾向于授予脏器者倾向,足以说明心脏是人地主宰.DXDiT。 其三,开窍于舌.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地特定联系.透过舌质地淡红、淡白、紫暗,可知血地亏损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紧密相连.《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RTCrp。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中医认为肺为国之宰相.肺有四大生理功能: 其一,主气司呼吸.全身气机(即气地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地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地重要物质.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地是“调息”,只有配合腹式呼吸才能达到真正地功效.5PCzV。 其二,主宣发、肃降.“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吸收地水谷精华宣发至全身;“肃降”可吸入清气,把吸入地清气和脾转输来地水谷精华向下布散.jLBHr。 其三,通调水道.由于肺地宣肃作用,可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通过呼吸,化山水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这样使水液内外上下畅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取治肺之法.xHAQX。 其四,朝百脉.即人体地“百脉”之血都聚会于肺.经过气体交换以后.又朝向百脉,而使血液正常运行.也就是说,肺朝百脉可辅助心脏维持正常地血液循环.LDAYt。 宰相之谓贴切至极.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中医认为肝为刚脏,性如将军. 肝有四大生理功能: 其一,主藏血,可储藏血液,调节血量,而防止出血和保持一定地循环血量.如人在发怒时,易出现咳血或吐血.这是因为怒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使肝藏血功能失职,

【免费下载】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 04:00-血压更低,全身器官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 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07:00-经络走胃经,吃五谷杂粮,不易吃荤菜,荷尔蒙肾上腺分泌高潮,体温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加强。 08:00-肝脏内的毒素会排出,不宜饮酒,以免增强肝脏负担,胃到脾经。 09:00-脾经人体活动力提升,痛感最低。 10:00-精力充沛,记忆力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脾经走到心经。 11:00-经络走心经,心脏易工作,不易疲劳。 12:00-全身总动员的时候,此时不宜立即进食,可延后点,对酒精比较敏感,心经到小肠经。 13:00-经络走小肠经,所以午餐应吃的营养,肝脏休息。 14:00-此刻是人体的最低点,反应迟钝,精神迟钝,小肠到膀胱经。 15:00-精神好转,器官敏锐,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00-从膀胱经走到肾经。 17:00-走到肾经工作效率最高。 18:00-体能下降,肾经走到心包经阶段。 19:00-经络走到心包经,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 20:00-当天的食物和营养储备充足,反映灵敏,心包经走到三焦经。 21:00-经络走到三焦经,记忆力增强。 22:00-体温下降,体质下降,身体器官处于第二低潮,三焦经到胆经。

人体经络走向和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 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 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 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 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 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 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4小时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 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 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 位。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 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 04:00-血压更低,胸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 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07:00-经络走胃经,吃五谷杂粮,不易吃荤菜,荷尔蒙肾上腺分泌高潮,体温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加强。 08:00-肝脏内的毒素会排出,不宜饮酒,以免增强肝脏负担,胃到脾经。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学说相结合,共同构成人体生理功能的理论基础。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血、津液三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在功能活动方面,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又是互相制约的。它们之间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常反映在生理、病理、辨证论治等各个方面。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的生成,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都有赖于肺、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二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推动;气属阳;“气为血之帅”。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滋润;血属阴;“血为气之母”。 所以《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一)、气为血之帅,是指血在其生成及运行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气。 气能生血①血液的主要成分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由 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再由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由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气盛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弱。故在治疗血虚病症时,应配伍补气药。 气能行血②血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如有赖于A心气的推动,B肺气的敷布,C肝气的疏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 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瘀血阻滞。行气或补气、行气、降气B活血化瘀药,还常配以A故在治疗瘀血时,不但要用.之品,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气能摄血③ 血液能在血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主要是依赖气的固摄功能。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常可导致各种出血,称为“气不摄血”。 临床上治疗因气虚导致的出血病症,常配伍补气药。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对于气虚引起的出血,治疗

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

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 摘自《从树木到森林-经络实质研究述》一书 作者唐甦“气血”的含义 在中医学中,“气血”的概念是基础理论之一。尤其是“气”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相关“气”的名称有300多种,但“气”的实质含义无非是4个方面。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和状态下,“气”的实质含义有非常准确的诠释,不能混淆,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同状态条件下,“气”的实质要理解为能量,或水谷经脾胃化成的精细颗粒(水谷之精华),或精微颗粒蒸腾汽化成的水“气”,或大自然中存在的呼吸之“气”。以下逐一加以分析: 一、能量之“气” 能量之“气”主要反映的是脏腑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与生理机能状态相关联的父母之“精气(元气)”分不开,又可称为“脏腑之气”。“宗气”为胸中积聚之“气”,又为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是由肺部吸入的自然之“气”,与水谷之精华结合而成,反应肺部的生理机能,同样具有能量之“气”的含义。

为什么要将能量之“气”解释为“元气”、“宗气”、“脏腑之气”呢?这里有个新概念的分类问题,“气”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中医学概念,必须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给人以便于理解的诠释。 “气”的部分含义,就是现代生物物理学中的物理因子,就是能量的概念,这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有了能量概念的加入,我们才能将以前单纯用“气”来描述,让现代人云山雾罩,转变成通过实际测量而能够对机体脏腑的机能状态定性定量的分析。从现代生物物理学理论角度分析,“气”就是动能的代名词。 我们要诠释中医学中“气”的理论,首先要有“气”是运动的理念,任何“气”的名词、“气”的含义的描述,都与其运动状态分不开。从对中医“气”的实质来分析,“气”是物质的,“气”是运动的。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属性,运动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物质基础的运动或功能表现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功能运动的生命物质也是不存在的。既无物质,又无功能的生命过程更是不存在。“气”是物质基础上产生的物质运动的认识,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气”是运动的物质,则:“气” = 运动× 物质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E=1/2·V2·m E是能量,是对物质动能的描述。V2是速度的平方,M=质量。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 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 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所以耳鸣了,或者容易骨折,就要想到是不是肾虚了;眼花了,或者总爱抽筋,就要考虑是不是肝弱了;鼻 子不通,皮肤总起痘疹,通常与肺有关;嘴唇肿痛,体瘦无肉,多是脾经淤阻;而舌头的形态,可显出心脏和心 脑血管的问题,如舌尖赤红为心火太旺,舌头歪向一侧是脑中风的先兆。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太阴肺经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的巨大,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所以使用方便,不需辨证。还有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再有个特效穴一一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人体经络示意图

51人体经络示意图 人体经络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神秘而又高深莫测,因此学习和运用都有困难,在此用通俗的比喻显示人体经络示意图,以期便于理解人体经络。 无源之水是不可能长久的,河水之所以能够千年万年川流不息,就是因为有源头,而人体经络的源头就是存在于人体肾脏的先天元气。它保护人体不受病邪侵害,温煦人体脏腑,肢节,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没有了元气,那么人体的气血就会停止活动,生命就因此而终结。 河流上的大水库——脾胃,气血生化之源 大型的水库在河流上的租用举足轻重,他能调节水流的流量,为干枯的河道提供充足的水源。人体的脾胃通过对食物的运化,为经络这条“大河道”提供营养人体的气血。因此气血是否充足,是由脾胃的功能所决定。

河道——经络 河道就是河水的通路,人体的经络正式运行气血至脏腑、肢节的主要通道。 河水——气血 河水在流经的地域滋润万物,养护生命。而人体经络中的气血同样会滋养所流经的人体肢节与脏腑。 河流上的小水库——人体经络上的穴位 河流上的小水库可以调控河流中的水量,在干旱枯水的时节,可以补充河道中的流水。人体经络上的穴位也同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人体经络中的气血衰微时,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百病丛生。此时如果增补元气,加强脾胃功能,虽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费时较长,不能解决眼前救急的问题,启动经络上的穴位,补充并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河流周围环境——五脏六腑、四肢 河流周围的生态环境要维持正常与平衡,那么河流的运行必须是正常的,河流中的河水必须是充足的,河道必须是畅通的,如果生态环境出了问题,那么河流的运行就出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全面治理整条河流。人体的元气充沛,气血充足,经络畅通,那么人体脏腑四

人体经络运行时间表

经络(五脏六腑)运行时间表 人体有12条经络,一天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满天飞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的,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经络、脏腑与时辰的关系。 23:00-1:00 子时:胆经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此时辰应睡觉。 1:00-3:00 丑时:肝经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此时辰应睡觉。 3:00-5:00 寅时:肺经 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此时辰应深度睡眠 5:00-7:00 卯时:大肠经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此时是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此时辰应排便。 7:00-9:00

一天当中各时段的经络气血运行时间表

一天当中各时段的经络气血运行时间表十二时,代计时单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 子时相当于晚上11时至次日1时,丑时相当于1-3时,其余依次类推。此外,又把子时称为夜半或午夜、子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巳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申时称晡时或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 人正常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时钟。而人体有12条经络,依顺序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等,气血会依时间游走各经络,这些经络如果出问题会导至气血循环不顺畅,引发身体各病症。 子时(午夜11点~1点) 子时是气血进入胆经最旺的时刻,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胆经的盛衰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临场的应变,有重大的影响。如果胆经出问题,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不聪、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胆怯易惊、忧愁易思、神智痴呆等的症状或黄疸性造成肝炎、胆石症、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丑时(凌晨1点~3点) 丑时是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和眼睛也有关系。如果肝经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不舒、胃口不佳、口苦想吐、腹胀腹痛、黑斑、眼袋、黑眼圈、头晕目眩等症状甚至因肝气郁结导致的精神官能症、慢性肝炎、胆囊炎等。

寅时(凌晨3点~5点) 寅时气血是肺经的时辰,是气血由阴转而阳的关键时辰,应注意肺经的保养及身体及空气温度的调节。如果有问题就会出现发热怕寒、鼻塞流涕、头痛、气喘胸闷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卯时(早晨5点~7点) 卯时是大肠经气血流注于此的时刻,如果能于此时正常排便对身体是有帮助的。大肠运送排泄废物,如果饮食失调、误食不净食物,或其它脏腑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如果大肠经有问题就易出现口干舌燥、腹胀腹痛、便便稀烂、肛门灼热、便浓血等症状,或肠胃炎、盲肠炎、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肠肿瘤等。 辰时(上午7点到9点) 当辰时是气血流注胃经,此时吃进的食物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胃是消化食物转化全身营养的枢纽,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是病毒入侵,都会伤害到肠胃而出现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等症状,导至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消化不良等。 巳时(上午9点~11点) 巳时是气血流注于脾经时候,也是气血最旺的时期。不论补气补血或补阳补阴,都要顾及脾胃,避免伤胃败脾,此时不宜食用过于燥热的食物。如果脾脏虚若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皮下出血、腹胀易打嗝的症状。导至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午时(中午11点到1点) 午时是心经气血充盈的时辰,应该调养休息。心主血脉和神志,如果血脉运行有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4小时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04:00-血压更低,胸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人体气血不足的八大表现

人体气血不足的八大表 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人体气血不足的八大表现 (2013-03-10 23:41:01) 标签:分类: 原文地址:作者: 气和血都是生命的载体,共同滋润身体。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气和血可以在人体的一些细节中发现出来,只要分辨出这些小细节就能认清各个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预知疾病、保持健康。 1.看眼睛,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 小孩子都有一双清澈的眼睛。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白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如果眼白有血丝,多为肺部和大肠有热;眼袋很大则说明脾虚。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2.看头发,头发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 头发变白是肝血肾气衰落的表现,但有些青少年短时间内出现白发,且伴有脾气不好、容易发火,多是因为肝郁血热。如果伴有睡眠不足、腰膝无力、耳鸣,则是肾气不足的信号。如果出现大量脱落,而且头发越来越稀疏,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问题。头发油腻,则说明脾肺不和,脾的气太过,肺的气又虚,就会出现头油过多的现象。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易干枯。

3.看耳朵,耳朵是人体的缩影,几乎所有脏器的变化都能从耳朵上表现出来,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肾。 人常说“耳朵大有福”,耳朵厚大的人,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说明心气虚;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 4.看手,手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 气血充足则手总是温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则都是气血不足。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一般为气血充沛,体质强壮;如果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为精力欠佳,疲劳乏力。手掌软细薄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人指甲上都有个半月形的“小月亮”,正常情况下,除了小指应都有半月形。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气血不足。 5.看皮肤,主要看光泽、弹性和皱纹。 皮肤与肺的关系密切,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肺的气血充足。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此外,面色也是气血的“晴雨表”。面色苍白代表肾气不足,面色萎黄是肝气不足。 6.看牙齿,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成人牙齿稀疏、牙齿松动、齿根外露等,多为肾气亏乏。 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扬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当你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越来越容易塞牙,就要留意身体的状况。 7.听声音,人的声音也是气血的代表。

经络

黄帝内经》记载,经络具有“行气血,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当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按摩经络能保健康,当疾病来临时,按摩经络寻经取“穴”按穴取“药”就能救自己脱离苦海。 推拿按摩是手法的运用作用于人体肌表,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用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去除病痛保健身体的方法。人体经络贯通与人体的表里、上下、脏腑;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是精液传输分布的网络。经络好比城市里四通八达的公路一样,不能於阻。一旦运行不畅,人体气血运行变慢,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疲劳,疼痛与病变。祖国医学典籍认为,推拿能调节阴阳平衡,疏通气血经络,活血化瘀,强身壮骨,调整脏腑,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使人体局部组织内循环系统畅通,血流丰富,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人体内部代谢废物的排出,增强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提高工作能力。 推拿按摩易学易懂,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易与推广,病人好接受,对人体产生效果快,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条件限制。经络推拿的原理是什么呢? 一,调整经络系统,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枝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具有使气血通达全身,濡养组织器官之功能。人体是依赖它运行气血,发挥营内工外作用,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气血失调,百病皆生。经络推拿作用与体表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调整精气,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 二,调整阴阳,人体为对立统一的整体,祖国中医以阴阳观念解释人体内部变化,当病邪作用与人体时,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造成阴阳失调,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症虚实,营卫不和,气血失荣。因此运用推拿手法,升清降浊,寒热清理,调和营卫,调理气血都属于调整阴阳范围。 三,调节脏腑机能,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句名言,“并存于体内而症显于外。”推拿按摩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刺激体表一些穴位对内脏功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使内脏活动发生改变脏腑器官得到调节。 四,促进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构成的基本物质,是人体活动的基础。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它的功能,人体若发生不适都与气血有关,若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将发生异常。 五,调整筋骨,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推拿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活血化瘀,通畅气血舒筋活络,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痉挛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调和人体五行,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常用五行特性分析人体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推拿按摩按五行的归属,通过补虚泄实,调整脏腑机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正气存内,邪

五行与人体各器官对应关系

五行与人体各器官对应关系 肾,五行属水,主管人体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物质,是人体的根本。 肝,五行属木,主管人体营养质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是人体的化工厂。 心.五行属火,主管人体血液循环,并把含有较多氧和的血身各处。 脾,五行属土,主管人体营养吸收并把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肺和心液输送到全身。肺,五行属金,主管人体氧气的吸入和二氧碳的排出,并把富氧血送到心脏 以“金.木、水、火、土”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一个自然规律,它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分属于五行中其中的一类,并依从看相生相克的发展原理。 一、自然界(大宇宙)相生一滋养、助长 J水生木:万木靠水来滋养 2、木生火:五行中只有木能着火 3、火生土:火燃烧后变成了灰烬 4、土生金:土壤里蕴藏着矿石和金属 5、金生水:金属熔化变成液体(水) 自然界中万物都会有它的救星,必然也会有它的克星,否则在宇宙中某物就会泛滥成灾或会消声灭绝。下面讲相克: 相克 --- 抑制、减弱 1>水克火:水可以灭火 2、火克金:火可以熔化金属 3、金克木:金属制成的刀或锯可以伐木 4、木克土:树大土松,树大根深 5、土克水:水来土掩 自然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运用到人体这个小宇宙上也能深刻描述人体各器官之间的相关性。 二、人体(小宇宙) 人体各器官怎样归为五行呢?下面列麦来说明:先讲五脏、五腑怎样归为五行呢?肾主水,肝主木,心主火,脾主土,肺主金。五脏五腑为了归五行,只讲五腑,因为六腑中的一腑属于“三焦”这个“三焦”已经包含在五腑之中,五脏五腑是相表里的,肾于膀胱相表里,肝胆相照,肝胆相表里,新跟小肠相表里,脾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自然界的五行有相生相克,五脏五腑归为五行同样也会有相生相克,下面讲相生: 1、肾强肝就强。肾功能好,排毒功能就好,减轻了肝的解毒负担,肝自然就强壮。 2、肝强心就强。肝功能好,解毒功能强,血液品质就好,减轻了心的负担,心功能自然强壮。 3、心强胃就强。心功能强壮.供血能力就强,血液循环就好,胃肠的粘膜纽织层的血液循环就好,胃肠功能自然强。 4、胃强肺就强。胃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脾的运转就正常,大肠的排泄自然就通畅,肺功能自然就强壮。 5、肺强肾就孩。肺功能好,大肠排泄功能好,城轻了肾的排毒负担,膀胱运转正常,肾功能自然日益增强。 相克: 1.肾弱心就弱。肾功能差,排毒能力差,血液品质就差,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心功能就会衰弱。 2、心弱肺就弱。心功能差,血液的携氧能力就差,肺的气体交换就差,肺功能自然减弱。 3、肺弱肝就弱。肺功能差,大肠排泄就不通畅,体内存留太多的毒素,增加了肝脏的解毒负担,肝

人体气血运行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 附图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 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 胃经当令。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气血》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讲解

“气血”与健康的关系 气血,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1、气的概念: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极强的能量的活动力,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因此也代表五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气的作用主要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 2、血的概念:血即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血的功能有两方面。 其一,即调养脏腑形体经络和骨窍。血盛则形健,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 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不足则精神恍惚、心悸不安。 气血来源于脏腑,运行于经络,是妇女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四大险区,处处考验血气的虚实平衡。除了健康之外,血液还关乎美貌,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化妆品,能像血液这样体贴肌肤。它了解肌肤细胞的需要,提供的是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的营养大全,而且顺便帮皮肤做了清洁。如此看,只有血足才可以有皮肤红润,才可以有青春美貌。 妇女若气血调畅,则五脏安和,冲任通盛,经孕正常。然妇女以血为本,血随气行,由于经、孕、产、乳的关系,容易耗血伤气,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冲任,发生妇科疾病。

气血失调,不但是妇产科疾病的成因,有时也是妇产科疾病的结果,因此,调理气血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人的体型胖瘦取决于气血,气虚则胖,血虚则瘦。不胖不瘦的代表他做到气血不虚、人们当然也会健康长寿。 对于极胖和极瘦之人来说,平衡气血总的思路就六个字:胖补气,瘦补血。气血平衡身体内的各种不适感就会自动消失。气不足的原因有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体型十分胖的,一般身体较虚弱,动不动就感冒,而且经常胸闷气短、头晕健忘,胸闷气短,容易误认为是心脏功能出现了毛病。推荐一式三招补气法。一式就是牢记气虚补气这个大方向,三招就是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胖人养生先应清心。清心有很多方法,推荐方法:站桩法。静静地在一个地方站上半小时,什么都不要想。第二招就是喝粥,暑热应喝绿豆粥,受风寒应喝姜粥。第三招是艾灸每天用艾条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气海穴和膻中穴。 瘦人补血:晚上泡脚 气血-气血之间的关系 一,气对血的作用 1.气能生血:是指在血的生成过程中,气化作用非常重要。营气和津液都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为营气和津液;再从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血液,都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生血功能亦强;气虚,化生血的功能也弱,还可导致血虚。临床治疗血虚证时,常配合补气的药物,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