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讲义和答案)

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讲义和答案)

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讲义和答案)
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讲义和答案)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概念):

★注意 1.两同 2.转化率 3.用“”表示。

2.常见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__,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_______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标志:①v正__v逆;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____。

⑵特点

思考3.对可逆反应N2+3H22NH3,若某一时刻,v正(N2)=v逆(NH3)。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举例反应m A(g)+n B(g) p C(g)+q D(g)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

即v(正)=v(逆)

平衡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生成p mol C,

均指v(正)

不一定平衡v(A)∶v(B)∶v(C)∶v(D)=m∶n∶p∶q,v(正)不

一定等于v(逆)

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平衡

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总压强或总体积或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压强m 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平衡

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不一定平衡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颜色

当体系的颜色(反应物或生成物均有颜色)不再变

化时

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只有当m +n ≠p +q 时

平衡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但m +n =p +q 时 不一定平衡 体系的密度 反应物、生成物全为气体,定容时,密度一定

不一定平衡 m +n ≠p +q ,恒温恒压,气体密度一定时

平衡

练习

1.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 2(g)+I 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 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 —I 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 (HI)=w (I 2) ④反应速率v (H 2)=v (I 2)=1

2v (HI) ⑤c (HI)∶c (H 2)∶c (I 2)

=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 2O(g) CO(g)

+H 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 .体系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 .v 正(CO)=v 逆(H 2O)

C .生成n mol CO 的同时生成n mol H 2

D .1 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 —O 键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 、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

1、0.3 mol·L -

1、0.08 mol·L

-1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c 1∶c 2=3∶1

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

D .c 1的取值范围为0 mol ·L -1

4.(2011·天津理综,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 论是 ( )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Δt 1=Δ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5.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等量的N 2和H 2, 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N 2(g)+3H 2(g) 2NH 3(g), 并分别在t 秒时测定其中NH 3的体积分数,绘图如右图所示:

(1)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___。

(2)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AC段的曲线是增函数,CE段曲线是减函数,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1. 化学平衡的移动

⑴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⑵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

⑴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固体及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定值,不因量的多少而改变,所以增加或减少固体及纯液体的量,不会影响平衡状态。)

⑵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

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增大或降低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当:①m+n>p+q时

②m+n

③m+n=p+q时

3.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______的方向移动。

思考1.v正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吗?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此时放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会减小吗?

3.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甲:A(g)+B(g) C(g) ΔH<0 乙:A(s)+B(g) C(g) ΔH<0 丙:A(g)+B(g) 2C(g) ΔH>0

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升温,平衡移动方向分别为(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下同)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加压,平衡移动方向分别为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速率的变化回答采取的措施。

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G =ΔH-TΔS

①ΔG<0,反应能自发进行。

②ΔG=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Δ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S---表示混乱程度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S(g)>S(l)>S(s)。

思考1.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吗?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放热过程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并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过程没有自发进行

的倾向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 ( )

(2)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

练习

1.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g)+O2(g) 2SO3(g),ΔH<0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1)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平衡________移动。

(2)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 mol·L-1 A、0.05 mol·L-1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甲图所示[t0时c(B)未画出,t1时c(B)增大到0.05 mol·L-1]。乙图为t2时刻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时,

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t1=15 s,则t0~t1阶段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

mol·L-1·s-1,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

5.(2013·大纲版全国卷)反应X(g)+Y(g) 2Z(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6.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 I-3(aq) ΔH<0

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五羊P 82 2,3,4,5,6,7,8,9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及计

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____时,生成物______与反应物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__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 p C(g)+q D(g),

K=

★在使用化学平衡常数时应注意:(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

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但非水溶液中,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2)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因此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

应方程式相对应,否则就没有意义。如:2CH3OH(g) CH3OCH3(g)+H2O(g) 3.意义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_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平衡常数作用:(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

K值正反应进平衡时生平衡时反反应物转

行的程度

成物浓度 应物浓度 化率 越大 越大 越高 越小

越小

越大

⑵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例:对于可逆反应a A(g)+b B(g)

c C(g)+

d 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

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c c C ·c d D

c a A ·c b B

=Q ,称为浓度商。关系:

Q ????

?

v 逆=K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 正=v 逆>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 正

⑶判断可逆反应的反应热:

升高温度,若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__反应;若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__反应。 5.转化率==

思考1.对于N 2+3H 2

2NH 3 K 1 2NH 3N 2+3H 2 K 2

试分别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判断其关系

2.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3.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否改变?是什么关系?转化率是否相同?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 )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 )

5.已知可逆反应:M(g)+N(g)

P(g)+Q(g) ΔH >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M)=1 mol·L -

1,c (N)=2.4 mol·L -

1;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为60%,此时N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 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M)=4 mol·L -

1,c (N)=a mol·L -

1;达到平衡后,c (P)=2 mol·L -

1,a =________; 二.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

(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

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以下反应:m A(g)+n B(g)

p C(g)+q D(g),令A 、B 起始物质

的量(mol)分别为a 、b ,达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为mx ,容器容积为V L 。

m A(g) + n B(g)

p C(g) + q D(g)

起始(mol) a

b 0

0 变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 -mx

b -nx

px

qx

则有:①平衡常数:K =(px V )p ·(qx V

)q (a -mx V )m ·(b -nx V )n

②A 的平衡浓度:c 平(A)=a -mx V

(mol·L -

1)。

③A 的转化率:α(A)平=mx a ×100%, α(A)∶α(B)=mx a ∶nx b =mb

na 。

④A 的体积分数:φ(A)=a -mx

a +

b +(p +q -m -n )x ×100%。

⑤平衡与起始压强之比:p (平)p (始)=a +b +(p +q -m -n )x

a +

b 。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ρ(混)=a ·M (A )+b ·M (B )V (g·L -

1)。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 =a ·M (A )+b ·M (B )a +b +(p +q -m -n )x

(g·mol -

1)。

练习

1.温度为T ℃时,在体积为10 L 的真空容器中通入1.00 mol 氢气和1.00 mol 碘蒸气,20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碘蒸气的浓度为0.020 mol·L -1

。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H 2(g)+I 2(g) 2HI(g) ②2H 2(g)+2I 2(g) 4HI(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速率用HI 表示时,v (HI)=0.008 mol·L -1

·min -1

B .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数值相同

C .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化率不同

D .第二个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HI 的方向移动

2.在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H 2(g) CO(g)+H 2O(g),

化学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平衡系列问题 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 (一)在反应速率(v )-时间(t )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 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 V 正、V 逆的变化有两种: V 正、V 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V 正、V 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 (正反应放热) 【总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条件 条件改变 v 正 v 逆 v 正与v 逆关系 } 平衡移 动方向 图示 选项 浓 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 减小生成物浓度 加快 减慢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B C B ; C 压 强 m+n >p+q m+n <p+q m+n =p+q $ 加压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不移动 A A E m+n >p+q m+n <p+q m+n =p+q . 减压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不移动 D D F 温 度 升 温 【 降 温 加快 减慢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A ) D 催化剂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不移动 E

化学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练习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平衡时颜色不变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4.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p C(g)+q 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 后达到平衡。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A.a=2 B.a=1 C.a=3 D.无法确定a的值 6.恒温下,反应a X(g)?b Y(g)+c 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 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 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能力提升] 9.现有m A(s)+n B(g)?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 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反应 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m+nq C.x点的混合物中v正

化学平衡状态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

(3)平衡特点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H2O电解 2H2↑+O2↑为可逆反应( ) 点燃 (2)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3)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 (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 2SO3(g) ΔH=2.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g)+O2(g)催化剂 加热 -Q 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 2 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 0 mol,转化率 100%,反应放出的热量Q kJ。 题组一极端假设,界定范围,突破判断 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mol·L-1、mol·L-1、mol·L-1,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化学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参考word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平衡时颜色不变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 ) 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 4.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p C(g)+q 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后达到平衡。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总)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 一、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涵义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方向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同一体系中不能进行到底。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要注意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对象: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平衡实质:V 正=V 逆 ≠0 (动态平衡) (3)平衡标志: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可用六个字概括——逆、等、定、动、变、同。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3)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不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宏观上看好像是反应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 上看反应并非停止,只不过正反应速率于逆反应速率相等罢了,即V 正=V 逆 ≠0, 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变:化学平衡实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是相对的,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6)同: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达到,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反应是由反应物开始或由生成物开始,是一次投料或多次投料,最后所处的化学平衡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只与条件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1、同一种物质V 正=V 逆 ≠0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包括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分数等)、含量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与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 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讲义和答案)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概念): ★注意 1.两同 2.转化率 3. 用“”表示。 2.常见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__,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_______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标志:①v正__v逆;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____。 ⑵特点 思考3.对可逆反应N2+3H22NH3,若某一时刻,v正(N2)=v逆(NH3)。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举例反应m A(g)+n B(g) p C(g)+q D(g)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 即v(正)=v(逆) 平衡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生成p mol C, 均指v(正) 不一定平衡v(A)∶v(B)∶v(C)∶v(D)=m∶n∶p∶q,v(正)不 一定等于v(逆) 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平衡 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总压强或总体积或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压强m 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平衡 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颜色当体系的颜色(反应物或生成物均有颜色)不再变 化时 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体系的密度反应物、生成物全为气体,定容时,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m+n≠p+q,恒温恒压,气体密度一定时平衡 练习 1.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 键断裂③百分含量w(HI)=w(I2)④反应速率v(H2)=v(I2)=1 2 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 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专题 1. 化学反应速率: ⑴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 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 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 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 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 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 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 为常数; ②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 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 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③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

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2. 化学平衡: ⑴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化学平衡的概念(略); ⑶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等:v正=v逆 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⑷化学平衡的标志:(处于化学平衡时): ①速率标志:v正=v逆≠0;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 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 ⑤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反应速率的变化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反应物的温度升高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增大降低百分数减少,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减小 反应物的催化剂使用百分数剧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增剧增撤去百分数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减剧减 其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 等 有影响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例举反应mA(g)+nB(g)C(g)+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即 V(正)=V(逆) 平衡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 mol C,则V(正)=V(逆) 平衡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 于V(逆) 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因均 指V(逆) 不一定平衡 压强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 ②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 不变) 平衡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

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 [经典基础题] 题组1勒夏特列原理的广泛应用 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500 ℃时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答案 D 解析A、B两项,改变条件平衡均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越低,NH3%越高,采取500 ℃,主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问题;D项,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相当于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答案 B 解析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题组2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答案 C 解析A项中,若反应物是固体,增加其用量对平衡移动无影响;B项中,若气体体积反应前后相等,或无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都不会移动;D项,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4.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NO2N2O4是放热反应 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1、本质: V正 = V逆 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 mA(g) + nB(g) = pC(g) + qD(g) 本质:v A耗 = v A生 v B耗 = v B生 v C耗 = v C生 v D耗 = v D生 v A耗﹕ v B生 = m﹕n …… 现象:1、A、B、C、D的浓度不再改变 2、A、B、C、D的分子数不再改变。 3、A、B、C、D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4、A、B、C、D的转化率或生成率不再改变 5、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6、若某物质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引申:mA(g) + nB(g) = pC(g) + qD(g) + Q 对 m+n ≠ p+q 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改变 2、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3、若为恒容体系,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体积、密度不再改变 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 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

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 例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⑦ B.②⑤⑦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⑦ 元素推断: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 B<C<D<E<F。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 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高三化学曹艳艳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以及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2、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体系中所 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新课学习: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因素改变了反应速率,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通过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用下图表示: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与反思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与反思 1 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化学实验人手,观察并体验勒夏特列原理的真谛。从数学图像出发,理解并掌握勒夏特列原理。通过教学设计,形成一个从感性(实验、图像)上升到理性(原理、规律),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对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的综合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或学生对认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讨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正确结论和初步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的拓展应用。另外,通过每一部分的温馨提示,解决学生可能产生或碰到的疑难问题,克服学习障碍,保证知识的延续性。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第—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对速率与时间的函数图像有了初步的概念与应用。另外,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价值,使学生对问题提出一科学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有了深刻体会,这为第二节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本节课是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并掌握了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概念,对平衡特征有了深入讨论与具体应用。本节课作为第二课时,意在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培养多角度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第三节中的工业生产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3)结合图像深入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3.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认识到勒夏特列原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通过速率与时间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和结果。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九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课时练习(二十九)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 1.在1 L 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 .c (N 2)∶c (H 2)∶c (NH 3)=1∶3∶2 B .1个N≡N 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生成 C .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v 正(N 2)=2v 逆(NH 3) 解析:选B c (N 2)∶c (H 2)∶c (NH 3)=1∶3∶2,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一定为平衡状态,A 错误;1个N≡N 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B 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 ρ=m V ,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C 错误;v 正(N 2)=2v 逆(NH 3)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未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 2.对于可逆反应:A(g)+B(s)C(s)+D(g) ΔH >0。如图 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 1时 刻改变条件:①加入A ;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 C ,符合图示条件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解析:选A 加入A ,因为A 为气体,因此加入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 正>v 逆,故①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只加快反应速率,故②正确;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因此加压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③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④错误;C 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⑤错误。 3.(2020·黑龙江四校联考)将等物质的量的X 、Y 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 ΔH <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 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减小 B .增大压强(缩小容器容积),Z 的浓度不变 C .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氦气,Y 的浓度不变 D .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 ,X 的体积分数增大 解析:选C 该反应的ΔH <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 的体积分数增大,A 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由于容器的容积缩小,故Z 的浓度增大,B 错误;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反应混合物

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状态和移动

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状态和移动 化学平稳状态的判定和化学平稳移动是两大常考点,而后者考题更多,范畴更广。关键是要把握平稳的特点,明白平稳状态的一等六定;熟悉地把握条件对化学平稳的阻碍及条件,以及勒沙特列原理。 化学平稳状态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稳状态的标志是( AC )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刻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2.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以下各关系中能讲明反应已达到平稳状态的是( C ) A. 3υ正(N2)=υ正(H2) B.υ正(N2)=υ逆(NH3) C. 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稳的标志是( C ) A.单位时刻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刻变化 C.单位时刻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刻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稳的标志是(AC ) A. 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刻生成a mol X,同时生成3a mol Y C. 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 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稳状态的标志是( AC )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刻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化学平稳移动 1.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Q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稳,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超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超全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 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 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分析如下:

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5)在恒容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态物质的浓度时,必然会引起压强的改变,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物质的转化率、体积分数变化时,应灵活分析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若用α表示物质的转化率,φ表示气体的体积分数,则: ①对于A(g)+B(g)C(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加入一定量的A,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B)增大而α(A)减小,φ(B)减小而φ(A)增大。 ②对于aA(g)bB(g)或aA(g)bB(g)+cC(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加入一定量的A,平衡移动的方向、A的转化率变化,可分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