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化学平衡状态衡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化学平衡状态衡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化学平衡状态衡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化学平衡状态衡移动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建议用时:45分钟)

A级基础达标

1.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2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

A.0.1 mol·L-1B.0.2 mol·L-1

C.0.05 mol·L-1D.0.15 mol·L-1

B[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假设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此时NH3的浓度为0.2 mol·L-1,但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NH3的浓度达不到0.2 mol·L-1。]

2.对于反应2SO 2(g)+O2(g)2SO3(g),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下列关于平衡状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v正(SO2)=2v逆(O2)

B.n(SO2)∶n(O2)=2∶1

C.c(SO2)的浓度不再变化

D.恒温恒容下的体系压强不变

B[平衡时,各组分的量保持恒定,但不一定为某一比值。]

3.对于反应:N 2O4(g)2NO2(g) ΔH>0,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D[从开始至平衡,由于容器容积增大,密度减小,达平衡后密度不变,A错;反应过程中,反应热不会变化,不是变量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与图像不符,B错;N2O4的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不变,NO2的反应速率应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C错;转化率一定时达到平衡,D对。]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 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时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当v正(B)=2v逆(C)

A.①④⑤⑥B.②③⑥

C.②④⑤⑥D.只有④

A[A为固态,反应正向进行时气体质量增大,逆向进行时气体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不变时平衡,①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变时不一定平衡,②错误;

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不一定平衡,③错误;

B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④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⑤正确;v正(B)=2v逆(C)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⑥正确。]

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 2CO2(g)+S(s)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A项错误;硫是固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B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SO2的转化,所以S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同,反应过程中密度变化,密度不变时,说明已达到平衡,D项正确。]

6.已知可逆反应:A(g)+2B(s)C(s)+D(g) ΔH>0。如图所示为该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

【导学号:97500132】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A [t 1时刻,①加入A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与图象不符;②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与图象相符;③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与图象相符;④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程度不相同,与图象不符;⑤C 为固体,减少C ,对正、逆反应速率无影响,与图象不符。]

7.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B .H 2、I 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

D .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

B [合成氨反应为N 2(g)+3H 2(g)2NH 3(g) ΔH <0,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氨的合成,A 项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H 2(g)+I 2(g)2HI(g),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增大压强,I 2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但平衡不移动,B 项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Fe(SCN)3溶液中存在平衡:Fe 3++3SCN Fe(SCN)3(红色),加入固体KSCN 后,SCN -

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C 项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氯水中存在平衡:Cl 2+H 2O HClO +H ++Cl -

,光照下HClO 会发生分解,从而使溶液中HClO 浓度降低,平衡向生成HClO 的方向移动,所以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D 项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8.(2018·衡水模拟)某温度下,反应2A(g)

B(g) ΔH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 A c B =a ,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 A c B =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则a

B .在该温度恒压条件下再充入少量B 气体,则a =b

C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

D .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a >b

B [A 项,充入B 气体后平衡时压强变大,正向反应程度变大,

c A c B 变小,即a >b ;B 项,充入B 气体,新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等效,

c A c B 不变,即a =b ;C 项,升温,平衡右移,c A c B 变小,即a >b ;D 项,相当于减压,平衡左移,c A c B

变大,即a

9.(2018·陕西部分学校第一学期摸底)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 2合成CH 3OH 的反应为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1,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CO 2(g)+H 2(g) CO(g)+H 2O(g) ΔH 2,温度对

CH 3OH 、CO 的产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97500133】

A .ΔH 1<0,ΔH 2>0

B .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

C .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 3OH 的产率

D .合成CH 3OH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 CH 3OH ·c H 2O c CO 2·c 3H 2

C [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H 3OH 的产率逐渐减小,CO 2(g)+3H 2(g)

CH 3OH(g)+H 2O(g)平衡逆向移动,则ΔH 1<0;CO 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CO 2(g)+H 2(g)CO(g)+H 2O(g)平衡正向移动,则ΔH 2>0,A 项正确,C 项错误;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B 项正确;合成CH 3OH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

c CH 3OH ·c H 2O c CO 2·c 3H 2,D 项正确。]

10.(2018·沧州模拟)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 mol·L -1 A 、0.05 mol·L -1 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甲图所示[t 0~t 1时c (B)未画出,t 1时c (B)增大到0.05 mol·L -1]。

乙图为t 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若t 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 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

(2)若t 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 (正)>v (逆),若A 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 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c.增大反应物浓度

(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________v(逆)(填“>”“=”或“<”)。

【解析】(1)根据题意:A、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09∶0.06=3∶2,再根据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可知反应为等体反应,所以方程式为3A(g) 2C(g)+B(g)。故c(B)=(0.05-0.03) mol·L-1=0.02 mol·L-1。

(2)升温,v(正)>v(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ΔH=+100a kJ·mol-1。

(3)t3时,改变条件,v(正)=v(逆)且增大,又因反应为等体反应,故条件为增大压强

或使用催化剂。

(4)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等体反应平衡不移动,v(正)=v(逆)。

【答案】(1)0.02

(2)3A(g)2C(g)+B(g) ΔH=+100a kJ·mol-1

(3)ab (4)=

11.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

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

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 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渐增大;在AB 段,MH 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 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 MH x(s)+

H 2(g)z MH y(s) ΔH1(Ⅰ);在B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几

乎不变。反应(Ⅰ)中z=_______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氢速率v=________mL·g-1·min-1。反应(Ⅰ)的焓变ΔH1(Ⅰ)________0(填“>”“=”或“<”)。

(2)η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

度为T1、T2时,η(T1)________η(T2)(填“>”“=”或“<”)。当反应(Ⅰ)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平衡后反应(Ⅰ)可能处于图中的________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式释放氢气。

【解析】(1)在反应(Ⅰ)中,z MH x(s)+H2(g)z MH y(s),由方程式两边氢原子个数

守恒得zx+2=zy,z=2

y-x

;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

氢速率v=240 mL

2 g×4 min

=30 mL·g-1·min-1。因为T1

(2)结合图像分析知,随着温度升高,反应(Ⅰ)向左移动,H2压强增大,故η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η(T1)>η(T2);当反应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H2,H2压强增大,H/M逐渐增大,由图像可知,气体压强在B点以前是不改变的,故反应(Ⅰ)可能处于图中的c点;该贮氢合金要释放氢气,应该使反应(Ⅰ)左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方式使反应向左移动。

【答案】(1)2

y-x

30 < (2)> c 加热减压

B级专项突破

(2018·成都模拟)工业上采取下列方法消除NO 2污染: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867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冷却使水液化可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B.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缩小容器的体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小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A[选项A,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正确;

选项B,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错误;选项C,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错误;选项D,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错误。]

12.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

反应一:

Ni(粗,s)+4CO(g) 50~80 ℃

Ni(CO)4(g) ΔH<0

反应二:

Ni(CO)4(g) 180~200 ℃

Ni(纯,s)+4CO(g) ΔH>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反应一,适当增大压强,有利于Ni(CO)4的生成

B.提纯过程中,CO气体可循环使用

C.升高温度,反应一的反应速率减小,反应二的反应速率增大

D.对于反应二,在180~200 ℃,温度越高,Ni(CO)4(g)的转化率越高

C[反应一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有利于Ni(CO)4的生成,A正确;反应一以CO为原料,反应二产生CO,故其可以循环使用,B正确;升高温度,反应一和反应二的反应速率都增大,C不正确;反应二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在180~200 ℃,温度越高,反应进行程度越大,Ni(CO)4(g)的转化率越高,D正确。] 13.当温度高于500 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导学号:97500134】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

转化率的关系如图。

根据图中数据分析:

①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②在700 K、起始投料比n H2

n CO2

=1.5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在500 K、起始投料比n H2

n CO2

=2时,达到平衡后H2的浓度为a mol·L-1,则达到平衡时CH3CH2OH的浓度为________。

【解析】(2)①由图中信息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O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②700 K时,当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起始投料比n H2

n CO2

=1.5时,由图像可知二氧化

碳的转化率为20%,由化学方程式:2CO2+6H2500 K

C2H5OH+3H2O,可计算出氢气的转

化率为40%。③设起始时c(CO2)=x mol·L-1,则起始时c(H2)=2x mol·L-1,有

2CO2(g)+6H2(g)500 K

C2H5OH(g)+3H2O(g)

起始/

(mol·L-1): x 2x 0 0 转化/

(mol·L-1): 0.6x 1.8x 0.3x0.9x 平衡/

(mol·L-1): 0.4x 0.2x 0.3x 0.9x 0.2x=a mol·L-1,则0.3x=1.5a mol·L-1。

【答案】(1)2CO2+6H2500 K

C2H5OH+3H2O

(2)①正反应(或右) ②40%③1.5a mol·L-1

14.(2018·绵阳二模)合成氨工业涉及固体燃料的气化,需要研究CO2与CO之间的转化。

为了弄清其规律,让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2CO(g) ΔH,测得压强、温度对CO的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p1、p2、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欲提高C与CO2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

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900 ℃、1.013 MPa时,1 mol CO2与足量碳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V,CO2的

转化率为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将(2)中平衡体系温度降至640 ℃,压强降至0.101 3 MPa,重新达到平衡后CO2的

体积分数为50%。条件改变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________。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________。

【解析】(1)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减小,故p1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K a=K b<K c。(2)根据题图,900 ℃、1.013 MPa时,CO的体积分数为80%。设达到平衡时CO2转化了x mol,则

平衡时CO2为(1-x) mol,CO为2x mol,2x

1-x+2x ×100%=80%,解得x=

2

3

,故CO2的

转化率为23 mol÷1 mol×100%≈66.7%。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2CO c CO 2=? ????43V 213V

=16

3V

??????或K p =0.8p 20.2p =3.2×1.013 MPa=3.241 6 MPa 。(3)降低温度并降低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重新达到平衡时,相比(2)中平衡体系,CO 2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 (正)<v (逆)。

【答案】 (1)p 1<p 2<p 3 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K a =K b <K c (2)66.7% 163V

(或3.241 6 MPa) (3)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v (正)<v (逆)

15.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 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 2(s)+2I 2(g)TaI 4(g)+S 2(g) ΔH >0 (Ⅰ),如图1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 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 2粉末和少量I 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 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 2晶体,则温度T 1________T 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图1

(2)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 2(g) CH 3OH(g)。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反应ΔH ________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 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未提纯的TaS 2粉末变成纯净TaS 2晶体,要经过两步转化:

①TaS2+2I2===TaI4+S2,②TaI4+S2===TaS2+2I2,即反应(Ⅰ)先在温度T2端正向进行,后在温度T1端逆向进行,反应(Ⅰ)的ΔH大于0,因此温度T1小于T2,该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I2。(2)从图2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变小,故ΔH<0,综合温度、压强对CO转化率的影响来看,在题给压强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大,不必再增大压强。

【答案】(1)< I2

(2)<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1)制氢气原理如下:

①CH 4(g)+H2O(g) CO(g)+3H2(g)

ΔH=+206.4 kJ·mol-1②CO(g)+H 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

(2)利用(1)中产生的H2进行合成氨的反应。图1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

(3)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1 图2

【解析】(1)反应①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使平衡右移,但反应速率减小,d错;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限度,即不能改变H2百分含量,c错;增大水蒸气浓度虽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且使平衡右移,但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却减小了,b错;升高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右移,H2百分含量增大,a对。

(2)由图1可以看出,当N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NH3的平衡体积分数最大,为42%。设平衡时转化的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由三段式:

N 2(g)+3H 2(g) 2NH 3(g)

n (起始)/(mol): 1 3 0

n (转化)/(mol): x 3x 2x

n (平衡)/(mol): 1-x 3-3x 2x 2x 1-x +3-3x +2x

×100%=42%,解得x ≈0.59,则平衡时N 2的体积分数为1-x 1-x +3-3x +2x

×100%≈14.5%。(3)作图时要注意开始时NH 3物质的量不断增多,是因为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未达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此时再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H 3的物质的量减小。

【答案】 (1)a (2)14.5%

(3)如图

C 级 能力提升

16.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 和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 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60 s ,以X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 -1·s -1

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

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 >0

A [ 2X(g)+Y(g) Z(g)

起始/(mol) 1 1 0

转化/(mol) 0.6 0.3 0.3

平衡/(mol) 0.4 0.7 0.3

v (X)=0.6 mol 10 L×60 s

=0.001 mol·L -1·s -1,A 项正确;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化学平衡逆向移动,Z 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12

,B 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物质Y 的转化率增大,C 项不正确;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D 项不正确。]

17.(1)工业上可用天然气为原料来制取合成氨的原料气氢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取氢气的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如表所示数

据。

时间/min CH4/(mol) H2O/(mol) CO/(mol) H2/(mol)

0 0.40 1.00 0 0

5 a0.80 c0.60

7 0.20 b0.20 d

10 0.21 0.81 0.19 0.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表中数据,判断5 min时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前5 min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H4)=________。

②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7~10 min,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减少CH4的物质的量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充入H2

(2)氨的催化氧化:4NH 3(g)+5O2(g)4NO(g)+6H2O(g)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在1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g)和5 mol O2(g),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c(NO)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T0温度下,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

【解析】(1)①根据反应CH 4(g)+H2O(g)CO(g)+3H2(g),结合表中数据 5 min 时H2为0.60 mol,可知CO为0.20 mol,即c=0.20,则a=0.20,7 min时各物质的物

质的量与5 min时相同,所以5 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v(CH4)=0.40-0.20 mol 2 L×5 min

=0.02 mol·L-1·min-1。②该温度下平衡时,c(CH4)=0.10 mol·L-1,c(H2O)=0.40

mol·L-1,c(CO)=0.10 mol·L-1,c(H2)=0.30 mol·L-1,则K=c CO·c3H2

c CH4·c H2O

=0.067 5。③10 min时,只有CO的物质的量减少,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增加,所以原因只能是充入氢气,使平衡逆向移动,选D。(2)由题给图像可知,NO的浓度达到最大后,随温度升高,NO的浓度又逐渐减小,所以该反应的ΔH<0,T0时,c(NO)=3.0 mol·L

-1,则反应消耗的n(NH

3)=3.0 mol,NH3的转化率为3.0 mol

4 mol

×100%=75%。

【答案】(1)①是0.02 mol·L-1·min-1②0.067 5 ③D (2)<75%

1.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

[已知反应2NO 2(红棕色)N2O4(无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NO 2N2O4是放热反应

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A[加CaO放热,加NH 4Cl吸热,温度高颜色深,说明2NO2N2O4的

ΔH<0。]

2.(2018·绵阳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体或液体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根据图象知,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达到平衡后,生成1.8 mol X,生成1.2 mol Y,消耗1.8 mol Z,则化学方程式为3Z3X+2Y,A错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

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始终比Ⅰ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B错误;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不受压强的变化影响,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应是不变的反应,所以X为固体或液体,C正确;容器Ⅱ是恒压容器,若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其体积增大,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D错误。]

3.将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 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8 mol,如果此时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0.8 mol B.0.4 mol

C.小于0.4 mol D.大于0.4 mol,小于0.8 mol

C[已知:

]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仪器甲乙丙中,分别依次加入下列各选项中所对应的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浓盐酸、高锰酸钾、浓硫酸,制取纯净的氯气

B.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制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硫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检验溶液X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D.稀硫酸、碳酸钠、次氯酸钠,验证硫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的1H?NMR上有4个峰

B.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活泼,被KMnO4

氧化而断裂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元素只被氧化

B.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

C.其它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D.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 3+H 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1molKClO 3参加反应就有2mol 电子转移

B .ClO 2是还原产物

C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KCl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5.Bodensteins 研究反应H 2(g)+I 2(g)2HI(g) △H <0 ,温度为T 时,在两个体积均为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w (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物质 t/min 0 20 40 60 80 100 Ⅰ

0.5mol I 2、0.5mol H 2 w(HI)/% 0 50 68 76 80 80 Ⅱ x mol HI w(HI)/% 100 91

84 81 80 80 研究发现上述反应中:v 正=k a ?w(H 2)?w(I 2),v 逆=k b ?w 2(HI),其中k a 、k b 为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T 时,该反应a b

k k =64 B .容器I 中在前20 min 的平均速率v(HI)=0.025 mol?L -1?min -1

C .若起始时,向容器I 中加入物质的量均为0.1 mol 的H 2、I 2、HI ,反应逆向进行

D .无论x 为何值,两容器中达平衡时w(HI)%均相同

6.常温下,用0.1000-1mol L ?NaOH 溶液滴定20.00mL 某未知浓度的CH 3CO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已知在点③处恰好中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点①②③三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 .该温度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51.810-?

C .点①③处溶液中均有c(H +)=c(CH 3COOH)+c(O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7.以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关于以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最多有10个原子共平面B.物质b的分子式为C10H14

C.物质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物质d与物质c互为同分异构体

8.工业上利用电化学方法将SO2废气二次利用,制备保险粉(Na2S2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Ⅱ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通电后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电极Ⅰ方向移动,电极Ⅱ区溶液pH增大

C.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2SO2+2e﹣═S2O42﹣

D.若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H+转移0.1mol,则处理标准状况下SO2废气2.24L

9.化学与生产、实验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CO2

10.下列有关酸碱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准备工作: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测液和标准液洗涤对应滴定管

B.量取 15.00mL 待测液:在 25 mL 滴定管中装入待测液,调整初始读数为 10.00mL后,将

剩余待测液放入锥形瓶

C.判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突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D.读数:读蓝线粗细线交界处所对应的刻度,末读数减去初读数即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11.氮化碳(C3N4)的硬度大于金刚石,则氮化碳中

A.只有共价键B.可能存在离子

C.可能存在N≡N D.存在极性分子

12.有机物M、N之间可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N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M、N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

13.关于①②③三种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8H8

C.它们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一定不共面

D.③的二氯代物有4种

14.W、X、Y、Z为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W元素形成的单质密度最小,且W与X、Y、Z都能形成共价化合物,Y、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溶于水显碱性,Z、W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0,可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结构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碳元素

B.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C.W与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D.含Z的某种含氧酸盐可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杀菌消毒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的甘油时,可生成绛蓝色沉淀

B.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为了看到色斑,必须通过氨熏

C.氯化钻浓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D.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火柴头中含氯元素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月后,发现B中的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较为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

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铜与________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写出铜生锈产生铜绿[Cu2(OH)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推测铜和铁,________更易生锈。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化合物W是一种药物的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系统命名为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

(3)反应⑥所需试剂为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6)化合物M是D的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下列条件的M共有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1mol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4L(标准状态下);

②0.5molM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108gAg固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__(写出其中一种)。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C2H5OH和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 2(g)+CO(g) △H=QkJ·mol-1。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Word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的浓度C(A)A转化率C的含量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 化 1C(A)增大 2C(A)减小 3C(C)增大 4C(C)减小 5温度升高 6温度降低 7压强增大 8压强减小 9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2NH3(g) 来合成 氨气;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 时间t/min02468 条件a c(H2)/10-2mol·L-1 2.00 1.50 1.100.800.80 条件b c(H2)/10-2mol·L-1 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下同),△H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平衡常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11min后达到新的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 <0 m+n>p+q 反应速率和时间图如图所示 ,t 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的解题技能 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H 0 mA(g)+nB(g) pC(g) ①y 是A 的浓度,△H 0,m+n p ②y 是C 的含量, △H 0,m+n p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及其他知识总结

化学平衡及其他知识总结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不存在程度问题 ——化学平衡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的规律,如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情况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当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个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的特征:(三大特征)亦可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动”:V 正=V 逆≠0,动态平衡(简称“等”) “定”:外界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浓度不再改变)(简称“定”)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而建立新平衡(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V 正≠V 逆 结果——速率、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 方向:V 正>V 逆 向右移动;V 正<V 逆,向左;V 正=V 逆,原平衡不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之亦然。 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所有的平衡问题都是由速率问题解释的) 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化学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不能改变这种改变) ——勒沙特列原理(亦称平衡移动原理)适合于一切平衡体系。 化学平衡:2NO 2 N 2O 4 电离平衡:NH 3·H 2O NH 4+ +OH — 水解平衡:AlO 2- +2H 2O Al(OH)3+OH — 溶解平衡:NaCl Na ++Cl — 其 它: 平衡理论知识网络图 改变条件)( ) (:固定值因固体和纯液体浓度为改变固全或纯液体的量因浓度不变气体如容积不变时充入惰性速率不变速率改变逆 正程度相同=V V 浓度改变压强 应对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使用催化剂逆正程度不同V V 温度压强 浓度平衡不移动平衡移动溶解 结晶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条件、结果。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掌握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改变,使v正和v逆不再相等,原平衡被破坏,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重新相等,即v正'=v逆',此时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应注意此时v正'≠v正,v逆'≠v逆。 V正=V逆改变条件 V正=V逆 一段时间后 V正=V逆 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正、V逆发生改变,导致V正≠V逆。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要点诠释: ①新平衡时:V′正=V′逆,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与原平衡不同。 ③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就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 (1)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个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个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2)注意理解“减弱”的含义: 定性的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能够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平衡移动的结果能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升高温度时,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等。 定量的角度,平衡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3)这种“减弱”并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更不会“超越”这种变化。如:原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的体系压强将介于p~2p之间。又如:若某化学平衡体系原温度为50℃,现升温到100℃(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体系温度变为50℃~100℃。 2、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3、推广:该原理适用于很多平衡体系:如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 考点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化学平衡图像题汇总

专题强化训练 巧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解析】选A。在0~50 min内,pH=2和pH=7时反应物R都完全反应,降解率都为100%,A正确;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的酸碱性及起始浓度均有关系,因此根据图中曲线所示,由于起始浓度不同,故不能判断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酸碱性的直接关系,B、C错误;pH=10时,在20~25 min之间,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错误。 2.(2015·武汉模拟)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所示的是

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解析】选D。图象中有三个量,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m+n>p+q。 【加固训练】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 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 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提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1、速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 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 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 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2019高考热点训练_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限时训练 征服高考化学计算题之化学平衡一 1.(全国1). 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2)F. 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4(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 kJ·mol?1 2NO2(g)=N2O4(g) ΔH 2=?55.3 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t=62 min时,测得体系中p O2=2.9 kPa,则此时的=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全国2). 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 C(s)+O2(g)=CO2(g) ΔH=-394 kJ·mol?1 C(s)+1/2O2(g)=CO(g) ΔH=-111 kJ·mol?1

高考:化学平衡常数的几种考查形式

化学平衡常数的几种考查形式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邮编 新教材中增加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实施新课标的省几乎年年都考,现将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与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几种形式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例如:mA(g) + nB(g) pC(g) + qD(g), K =c p(C)·c q(D) c m(A)·c n(B)(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 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可逆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如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 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c p(C)·c q(D) c m(A)·c n(B),Q c叫该反应的浓度 熵。若Q c>K,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K,反应向正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具体应用举例分析 1. 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的判断 化学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即可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 【例题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 CO(g) 1 2N2(g)+ CO2(g);△H =-373.4kJ/mol,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2 D B C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 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 .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则A的转化率为() A.67%B.50%C.25%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 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试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 .反应开始时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反应开始时10s ,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2.( 广东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 2NH 3(g), 673K ,30MPa 下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 B .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 (t 1时刻) 和点 e (t 2时刻) 处n(N 2)不一样 D .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t 1时刻,n(H 2)比上图中d 点的值大 3.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 4.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5.现有可逆反应A (g )+2B (g )nC (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3 6.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7.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 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 mol·L —1 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8.右图表示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ΔH =-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 0~t 6中 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 . t 0~t 1 B . t 2~t 3 C . t 3~t 4 D . t 5~t 6 n 2· · · · · a b c d e NH H 2 1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平衡

【十年高考】2006-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平衡 天津卷.2015.T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 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S>0、△H<0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A选项两条都满足,结合Na与H2O反应的实验常识,选项正确; B项,饱和Na2SO4溶液使蛋白质溶液聚沉,是物理变化,浓硝酸使蛋白质溶液变性而产生沉淀,是化学变化,故原理不一样;C项,控制变量后,结合常识,二氧化锰对双氧水的催化能力较强,故错误;D项,NH4+可以跟Mg(OH)2溶解出的OH-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进而促进了Mg(OH)2的溶解,故正确。 天津卷.2015.T12.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 (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 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答案】D 【解析】A项,根据题意,在此平衡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反应又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说明此平衡为等效平衡,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等效平衡的原理,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应相等,因此m=2,选项正确; B项,平衡常数的变化只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此反应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故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选项正确;C项,平衡转化率等于变化量跟起始量之比,根据三段式原理,X与Y的变化量是1:2关系,而题目中给定的X与Y 起始量也是1:2关系,因此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选项正确,; D项,根据三段式,结合第一次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10%,可以计算出c(Z)=0.15 mol·L-1,两次平衡为等效平衡,因此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也为0.15 mol·L-1 ,选项错误。 四川卷.2015.T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中化学09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一、几大影响因素对应的基本v-t图像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 2.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知识梳理

由曲线可知:当升高温度时,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即υ吸>υ放,故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υ正和υ逆 <υ放,故化学平降低,但吸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即υ 吸 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举例反应:mA(g)+n(B)p(C),m+n>p] 由曲线可知,当增大压强后,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 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增大的倍 数大于'υ逆增大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减小压强后,υ正和υ 均减小,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逆 减小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减小的倍数大于'υ逆减小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气体反应来说: *若容器恒温恒容,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虽然容器中的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或者说: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总压强没有改变),故无论是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均不改变。 *若容器恒温恒压,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为了保持压强一定,容器的体积一定增大,从而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说:相当于减小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压强),故靴和她均减小,且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 题含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B.Br2(g)+H2 2HBr C.N2O4 2NO2 D.6NO+4NH3 5N 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 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 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 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 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 A.67%B.50%C.25%D.5% - 6 -

化学平衡图象专题

化学平衡图象专题 1.牢固掌握相关的概念与原理,尤其要注意: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讲,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在速度—时间图、转化率—时间图、反应物的含量—浓度图等上如何体现。要能够画出相关的变化图象。 2.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实行分析: (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相关的原理挂钩。 (2)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3)抓住变化趋势,分清正、逆反应,吸、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v(吸)>v(放),在速率一时间图上,要注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例如,升高温度时,v(吸)大增,v(放)小增;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突变,v(逆)渐变。 (4)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一时间图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相关原理实行推理判断。 3.对于化学平衡的相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实行分析: (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看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一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4.几种平衡图像 对于反应mA(气)+nB(气)pC(气)+qD(气);△H<0 ⑴转化率-时间 ⑵含量-时间图 ⑶转化率-温度-压强图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加入催化剂

(完整版)高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高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高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化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 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n1/n2=V1/V2 (4)计算模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ax/m)100% (C)= 100% (3)化学平衡计算的关键是准确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的计算步骤,通常是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起始时或平衡时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相关的转换,分别求出其他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概括为:建立解题模式、确立平衡状态方程。说明: ①反应起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能同时存在; ②由于起始浓度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的物质起始浓度不一定是化学

计量数比,若反应物起始浓度呈现计量数比,则隐含反应物转化率相等,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的条件。 ③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一定成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化学知识点栏目。

高三专题复习_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 1.在A (g )+B (g )=C (g )+D (g )的反应体系中,C 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 与P ,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 2.如图所示,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H <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 3的体积φ(SO 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 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 (g )+B (g ) 2C (g )(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 下图中的( ) 4.对于可逆反应:A 2(g)+3B 2(g) 2AB 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 确的是( ) 5.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 大 6.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 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 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7.右图表示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 是() A.t0~t1B.t2~t3C.t3~t4 D.t5~t6 8.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 比n x/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为() A.2X+Y3Z B.3X+2Y2Z C.X+3Y Z D.3X+Y Z 9.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 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 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10.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