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学专业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农学专业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农学专业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农学专业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年度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农学专业理论综合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页,第Ⅱ卷8页。两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答案标号,如果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 )生物学部分1.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由有机物组成

B.能使其它生物致病

C.具有细胞结构

D.能复制产生后代2.下列动物中,开始出现真体腔的动物是。

A.蜗虫

B.蚯蚓

C.蛔虫

D.海蛰

3.下列与人体血浆中的K +进入红细胞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4.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 e 、M g

B.C u 、M g 、I

C.I、M g 、F e

D.F e 、M g 、I 5.夏季酷暑时,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

A.盐汽水

B.牛奶

C.纯净水

D.果汁6.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肌糖元

B.磷酸肌酸

C.三磷酸腺苷

D.葡萄糖7.选育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8.下列属于变态发育的生物是。

A.蝇

B.龟

C.蛇

D.鸡

9.水稻某品种茎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占。

A.0

B.25%

C.50%

D.75%

10.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型的RrYY 的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应该是。

A.3:1

B.1:2:1

C.1:1:1:1

D.9:3:3:111.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

A.芽和根的尖端

B.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C.叶片和萌发的种子

D.茎和种子12.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

B)种植部分13.在纬度相差较大的地区之间引种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大豆

D.甘薯14.玉米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脱粒

B.虫害

C.低温

D.串粉

15.利用自然温度,采取一定措施集中生产农作物秧苗的方法称为。

A.露地育苗

B.保温育苗

C.增温育苗

D.集中育苗

16.农作物在采用保温或加温育苗时,在第一阶段的出苗期一般采用促出苗的管理方法。

A.高温高湿

B.适温适湿

C.低温低湿

D.高温低湿

17.在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中,可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性和抗病能力的是。

A.氮

B.磷

C.钾

D.硫

18.土壤胶体对养分的吸附特性可用来衡量。

A.无机胶体

B.阳离子交换量

C.有机胶体

D.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19.棉花黄萎病是为害,造成全株发病的病害。

A.棉花幼苗

B.棉株输导组织

C.棉花叶子

D.棉铃

20.在稻、麦轮作时,磷肥的最佳施用时间是。

A.稻生长前期

B.稻生长后期

C.麦生长前期

D.麦生长后期

21.小麦的一朵花由外稃、内稃、雄蕊、雌蕊和五部分组成。

A.外颖

B.内颖

C.浆片

D.小穗

22.烟草、茶叶、马铃薯等作物缺钾时,应选择施用。

A.氯化钾

B.硫酸钾

C.草木灰

D.生物钾肥

23.植物病毒病的传播主要依靠。

A.气流

B.雨水

C.昆虫

D.种子

24.下列剂型中不能用于喷雾的是。

A.粉剂

B.可湿性粉剂

C.水剂

D.乳油

25.成虫仅有1对完整翅的是。

A.菜粉蝶

B.家蝇

C.蝉

D.金龟甲

26.过磷酸钙不宜直接施于。

A.酸性土壤

B.碱性土壤

C.中性土壤

D.旱田

27.在耕作土壤的剖面中,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是。

A.耕作层

B.犁底层

C.心土层

D.底土层

28.对日长反应最敏感的是。

A.早稻

B.中稻

C.晚稻

D.晚熟早稻

29.下列肥料中不属于有机肥的是。

A.堆肥

B.沤肥

C.固氮菌

D.饼肥

30.水稻杂交种制种田中,不育系上收获的种子是。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杂交种

D.恢复系

C)养殖部分

13.牛的消化系统与猪的最大差异是。

A.复胃

B.瘤胃

C.网胃

D.瓣胃

14.在动物体内是抗体、酶、激素的成分,这是的功能。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5.牛饲料中,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有。

A.蛋白质

B.无氮浸出物

C.粗纤维

D.粗脂肪

16.鸡体内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的器官是。

A.嗉囊

B.腺胃

C.肌胃

D.皱胃

17.在养禽业生产中,商品鸡生产的主要杂交方法是。

A.简单杂交

B.双杂交

C.三元杂交

D.轮回杂交

18.精子的发生部位是。

A.睾丸的直精细管

B.附睾头

C.睾丸的曲精细管

D.构成睾丸曲精细管的支持细胞

19.分泌的消化液可使脂肪乳化。

A.唾液腺

B.胃腺

C.胰

D.肝

20.瘤胃微生物可利用合成菌体蛋白。

A.糖类

B.真脂肪

C.矿物质

D.氨化物

21.幼龄动物缺Ca、P可导致。

A.佝偻病

B.骨软症

C.产后瘫痪

D.夜盲症

22.对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而言,猪所需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色氨酸

C.蛋氨酸

D.胱氨酸

23.猪的胎盘类型为。

A.盘状胎盘

B.带状胎盘

C.子叶型胎盘

D.弥散型胎盘

24.主要反映仔畜培育成绩的指标是。

A.总受胎率

B.产仔率

C.仔成活率

D.繁殖率

25.适合腌制的火腿的品种是。

A.太湖猪

B.金华猪

C.杜洛克猪

D.香猪

26.为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要求日龄开料。

A.7

B.10

C.20

D.30~45

27.高产乳牛泌乳高峰期一般在产后。

A.15天

B.2个月

C.3个月

D.45天

28.鸡蛋适宜的孵化温度是。

A.32~35℃

B.35~37℃

C.37~39.5℃

D.39~40℃

29.破壳出雏时,相对湿度以为宜。

A.50%

B.50~55%

C.60~65%

D.70%

30.猪的妊娠期为。

A.114天

B.280天

C.31天

D.150天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每小题叙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选涂“A”,叙述错误的在答题卡上选涂“B”。)

A)生物学部分:

31.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含有乳糖,该糖水解后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3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33.无氧呼吸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4.农田保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有利于光合作用。

35.一般地说,成熟的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

36.人的小肠内主要进行化学性消化。

37.大豆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采核发育成储存养料的子叶。

38.成熟的花粉粒中含有两个精子和一个营养细胞。

39.神经元的细胞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构成灰质。

40.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乙烯。

41.一块水稻田中全部的水稻、青蛙、昆虫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42.水中营养物质较多的现象称为富营养化现象。

B)种植部分:

43.生物肥料除直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外,还可改善植物营养条件。

44.山坡上霜冻危害较山谷为重。

45.大陆性较强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46.植物需磷的临界期都在早期,因此磷肥要早施。

47.如果实际气温高于露点,则表示空气达到饱和状态。

48.土壤容重越小就越坚实。

49.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微生物数量也越多。

50.植物体的长高、增粗主要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51.保肥性强的土壤供肥性也一定强。

52.品种纯度检验时,在田间按行长顺序前进,以向光行走为宜。

53.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由于下表皮具有泡状细胞,所以,在叶片蒸腾失水过多时,叶片向腹面卷曲成筒状。

54.向日葵的叶腹面颜色深,这是因为其上表皮所含的叶绿体多于下表皮所含的叶绿体。

55.皮孔是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56.肉质果实贮藏时应尽量提早呼吸高峰的出现。

57.将洋葱贮藏在高温下不让它通过春化,则能抑制开花,促进营养生长,提高产量。

58.禾本科植物的一个小穗就是一朵花。

59.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常选用胃毒剂。

60.昆虫的触角依次由梗节、柄节、鞭节组成。

C)养殖部分:

43.卵子从成熟卵泡排出之后,沿着输卵管伞部的纵行皱褶下行,进入输卵管壶腹部,在此与获能精子受精。

44.凡是有两个或偶尔有三个以上精子同时与卵子参与受精时,称为多精子受精。

45.胚泡附植的部位在输卵管上。

46.胎膜的主要作用就是与子宫粘膜交换气体、养分及代谢产物。

47.视诊可早期确诊母畜是否妊娠和妊娠的确切时间。

48.诱导发情是指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利用外源激素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环境条件的刺激,促使乏情母畜卵巢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机能性活跃状态,以恢复母畜正常发情和排卵的技术。

49.畜体各种组织器官保持相对的稳定,生产性能也最高的是育成期。

50.系谱选择最不准确,多用于对幼畜的选择。

51.当原有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低劣、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尤其是在生产性能的方向上需要根本改变时,可以采用引入杂交。

52.脂肪是维生素和激素的原料与携带者。

53.木质素在植物性饲料中不是一种营养成分。

54.饲料中的维生素的种类和含量因饲料类别而有很大的差异。

55.在鸡饲料中添加1%的尿素可提高瘦肉率。

56.非必需脂肪酸就是动物体不需要的脂肪酸。

57.粗纤维能作为能源,可能刺激猪的胃肠蠕动,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因此,在猪的日粮中含量越高越好。

58.瘦肉型猪,所产脂肪占胴体55%~60%,瘦肉占25%~30%,膘厚2.5~3.5cm。

59.种鸡一般情况下,只利用一年。

60.鸡的孵化期一般是21天。

体育系篮球课程理论考试试卷(a)及答案 (1)

体育系篮球课程理论考试试卷(A) (请将题号与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系别年级班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的篮球规则是由篮球运动的创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2年制定了() 比赛规则。 A、15条; B、14条; C、13条; D、16条。 2、男子篮球于()奥运会上将男子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A、1948年第十四届; B、1952年第十五届; C、1936年第十一届; D、1940年第十二届。 3、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应该依据技术动作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组织教学上,教材教法 和运动负荷安排上,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 A、直观性原则; B、从实际出发原则; C、循渐进原则; D、巩固提高性原则。 4、篮球教学中成绩考核的目的在于()学生掌握篮球理论、技术与技能的实际水 平,促进学生勤学苦练,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内容和要求。 A、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B、合理地准确地评价; C、提高教学质量; D、加强课堂控制。 5、单手或双手反弹传球的击地点应在距离()的地方。 A、接球人三分之一; B、接球人一米左右; C、接球人四分之三; D、接球人三分之二。 6、防守无球队员的选位一般应站在()位置上。 A、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 B、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 C、站在对手与篮之间远离球的一侧; D、站在对手与篮之间偏向有球一侧。 7、当进攻队员掩护时,防守掩护的队员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后撤一步,让同伴及时从 自己和掩护队员之间过去,以便继续防住各自的对手,此配合是()。 A、挤过配合; B、绕过配合; C、穿过配合; D、交换防守配合。 8、制止快攻发动的关健是()。 A、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防守快下队员; C、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D、控制对方的推进和少防多。 9、战术基础配合是()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方法。 A、两人之间; B、四人之间; C、四五人之间; D、两三人之间。 10、快攻战术的三攻二配合中,防守队员平行站位时进攻应用()。 A、从两边线快速运球切入上篮; B、遇到防守时快速跳起远投。 C、快速传递超越防守到篮下攻击; D、从两个防守中间的中路运球突破,然后根据防守的堵位情况分球攻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 11、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年成立,成员国从最初的()个国家 发展到现在的()多个国家。

农学专业测试题

农学专业高考模拟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构成脂类的主要三种元素是() A、N、P、K B、 C、H、O C、C、H、S D、N、P、O 2、人体红细胞中的必需矿质元素是() A、Mn B、C a C、F e D、M g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核苷酸 D、氨基酸 4、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质体 5、以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N B、M O C、Zn D、B 6、以下矿质元素中,进入植物体内不能被再利用的元素是() A、M g B、F e C、K D、P 7、植物叶绿素吸收的可见光谱,主要是() A、红光和绿光 B、红光和蓝紫光 C、黄光和蓝绿光 D、绿光和蓝紫光 8、哺乳动物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大肠 C、小肠 D、食道 9、农田中水稻与稗草之间的关系一般属于() A、种内互助 B、种间竞争 C、种间共生 D、种间寄生 10、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马和羊属于()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高级消费者 11、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 12.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蓝藻 D.病毒13.相对性状是指。 A.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不同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D.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14.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 A.相同基因 B.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显性基因15.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Aabb C.BbDdEe D.MmNnPP 16.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A.太阳 B.植物 C.微生物 D.动物 17.我们吃大豆主要吃它的。 A.子叶 B.胚乳 C.胚根 D.胚芽18.ATP又称三磷酸腺苷,它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9.遗传信息流动中DNA复制为RNA的一步称为。 A.翻泽 B.反转录 C.转录 D.复制 20.沙漠中的仙人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21.RNA中不含有哪一种碱基? 。 A.胞嘧啶(C) B.胸腺嘧啶(T) C.鸟嘌呤(G) D.腺嘌呤(A) 2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维生素 B.矿质 C.蛋白质 D.纤维素 23.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血友病,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中一人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A.50% B.25% C.l2 5% D.6.25%24.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A.氧和酶 B.CO 2 和H 2 O C.氢和ATP D.氧和ADP 25.蘑菇伞盖下面的菌褶上产生一种细胞,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萌发成菌丝,最终形成新的蘑菇,这种生殖方式叫做() A.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 C.孢子生殖 D.出芽生殖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

《普通遗传学》2004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生物类专业2004级本科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 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普通遗传学第十一章 核外遗传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_.

一、名词解释: 1、母性影响 2、细胞质遗传 3、核外遗传 4、植物雄性不育 5、核不育型 二、填空题 : 1、以条斑玉米 ijij 与正常绿色玉米 (IjIj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条斑(Ijij ,再与绿色玉米 IjIj 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系” 配套中的“三系” 是指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不育系。雄性的育性是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S (rf rf是控制系基因型, N (RfRf 是控制系的基因型。 3、植物的雄性不育系自交表现为 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后代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 4、细胞核基因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基因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 5、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 ______,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往往 ____________。 6、各种细胞器基因组主要包括有 __________基因组和 _________基因组。 7、属母性影响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后代表现型是由决定的,在代表现出孟德尔比例。 8、属持久母性影响的锥实螺F1代的外壳旋向表型与

正反交均为旋,F3代左右旋比例为。 三、选择题: 1、玉米条纹叶的性状受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共同控制。今以 IjIj (绿为母本,与ijij (条纹杂交, F2 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 A 、 3绿色:1条纹或白化 B 、 1绿色:2条纹:1白化 C 、全是条纹 D 、绿色:条纹:白化是随机的 2、高等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有:( A、质粒 B、线粒体 C、质体 D、噬菌体 3、下列那种叙述不是细胞质遗传所特有的( A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 B 、 F1代的正反交结果不同 C 、细胞质遗传属母性遗传因此也称母性影响 D 、不能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4、下列有关 C 质基因叙说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细胞质质基因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并能转录 mRNA ,最后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 、细胞质基因也能发生突变,并能把产生的变异传给后代,能引起核基因突变的因素, 也能诱发细胞质基因突变。 C 、细胞质基因在细胞分裂时的分配是随机的,在子代的分布是不均等的。 D 、细胞质基因通过雄配子传递。 5、当放毒型草履虫(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虫(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长,后代的情况为(

(完整版)大学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理论课试题 C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C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C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B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A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B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A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C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A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B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A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C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C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1.(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2.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3.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 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4.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5.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6.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7.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8.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9.*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霜冻害冷害高温害p74)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度 活动积温: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温室效应:主要由CO2\CH4\N2O等气体含量增加引起。 *酸雨;ph小与5.6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江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 (改错)在作物生产上有效积温一般毕活动激吻更能反映作物温度的需求 2简述水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 (略)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 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14.在估算异花授粉植物广义遗传率时,可以用来估计性状环境方差的是()。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 (选择题 16 题,判断题 4 题,问答题 75 题,共 95 题) 一、选择题 1. 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 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 年代 B.50 年代 C.70 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有 9 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 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 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 3 个猪配套系和13 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 ) 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 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

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 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A.快食性米粉丝 B.方便米饭 C.方便面 D.方便糊 E.粉丝 F.米粉丝 G.月饼、饼干和营养配餐等。 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A.抗氧化B.易溶解C.易吸收 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 2.8 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 30℃~40℃的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 A.110℃~130℃ B.135℃~150℃ C.180℃~250℃ D.200℃~250℃ 16. 气调包装用的气体通常为不同比例的组合气体。作为气调包装中生物抑制因素,降低肉pH值,抑制厌氧菌繁殖,在短期内使肉呈鲜红色,但可使贮藏期大大缩短,或作为惰性气体, 起到混合气体缓冲或平稳气体的作用。这些气体是分别(ABC) A .O2,B .CO 2C .N2 D .H2 O 一、判断题 1. 加热、浓缩、干燥、浸出、压榨、过滤、蒸馏是农产品加工物理机械加工技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普通遗传学》2004试题参考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A)参考答案 适用专业年级: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三、解释下列各对名词(每小题4分,共16分) 1. 不完全显性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2. 同义突变: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当DNA分子上碱基发生替换后产生新的密码子仍然编码原来的氨基酸,从而不会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种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3. 外源DNA先吸附在感受态细菌细胞上,细胞膜上的核酸酶把一条单链切出后,使另一条单链进入细胞,并通过部分联会置换受体对应染色体区段,稳定的整合到受体DNA中的这一过程就是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致育因子F因子通过菌株细胞结合,单向的从雄性供体细胞转移到雌性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这一过程就是结合。(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转移到受体[receptor]的重组过程)。 4. 倒位杂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是倒位染色体,另一条是正常染色体,这样的个体称为倒位杂合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答:性状的变异有连续的和不连续的两种,表现不连续的变异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特征: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系统控制,遗传关系复杂(0.5分);呈连续性变异(0.5分);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环境影响(0.5分);主要是生产、生长性状(0.5分);在群体的水平用生物统计的方法研究数量性状(0.5分)。 质量性状特征:遗传基础是少数主基因控制的,遗传关系较简单(0.5分);呈不连续变异(0.5分);质量性状的表现对环境不敏感(0.5分);主要是品种特征外貌特征等性状(0.5分);在家庭的水平通过系谱分析、概率论方法研究质量性状(0.5分)。 2. 答:雄性不育性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指植株在形成花粉或雄配子时,由于自身或环境的原因不能形成正常的雄配子或不能形成雄配子现象(2分)。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性有三种遗传类型:核不育型是由核基因决定的不育类型(1分);细胞质不育型是由细胞质因子控制的不育类型(1分);核质互作不育型是由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1分)。 3. 简述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答:(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这是因为:性母细胞(2n)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雌雄配子(n),然后雌雄配子(n)通过受精结合又形成子一代染色体数目与亲本数

高三农学综合试题

高三农学综合试题 农学专业综合试题〔三〕 高三年级 注意事项:本卷满分3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根系: 等压线: 组织: 羽化: 世代; 连锁遗传规律: 植物组织培养: 农作物布局: 复种: 农业防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气压随海拔高度升高而〔〕. A.升高 B.减少 C.不变 D.升高或减少 2.对农业生产有指标和临界意义的温度称为〔〕. A.最适温度 B.农业界限温度 C. 三基点温度 D. 有效温度 3. 果实食用品质最佳的时期是〔〕. A. 呼吸高峰出现前 B.呼吸高峰出现时 C.呼吸高峰过后 D.成熟后 4. 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A.等于光补偿点 B.高于光补偿点 C.低于光补偿点 D.与光照强度无关 5.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根尖 B.茎尖 C.叶片 D.花 6.植物感受光周期的主要器官是〔〕. A.茎尖 B.叶片 C.花朵 D.根尖 7.〔〕是日中性植物. A.辣椒 B.大麦 C.高粱 D.棉花 8.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初期生长缓慢 B.中期生长较快 C.后期生长较慢 D.各个时期生长速度相同 9.具有根瘤和菌根的植物根与微生物的关系是〔〕. A.寄生 B.竞争 C.腐生 D.共生 10.菜豆的茎属于〔〕. A.直立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攀缘茎 11.下列昆虫中,生殖方式为多胚生殖的是〔〕. A、绿盲蝽 B、家蚕 C、棉蚜 D、内寄生蜂 13. 蝽象的变态类型是〔〕A.全变态B.渐变态C.半变态D.过渐变态性 14. 蚜虫对〔〕反映敏感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15. 下列昆虫不属于鳞翅目的是〔〕A.玉米螟B.黏虫C.小地老虎D.吹蚧绵 16. 下列病虫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法的是〔〕 A.捕杀法 B.轮作倒茬 C.消除杂草 D.晒种 17. 普通玉米体内含有“丁布”,玉米螟幼虫取食后大量死亡,这在植物抗虫性上属于〔〕 . A 、昆虫的不选择性 B 、寄主植物耐害性 C 、寄主植物抗生性 D 、寄主植物避害性 18. 采物病虫害调查采用〔〕形式记载A.文字B.表格C.图片D.公式19、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灭菌一般用〔〕方法.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浸泡灭菌 D、擦拭灭菌 20、食用菌母种栽培一般选〔〕培养基. A、马铃薯培养基 B、麦粒培养基 C、木屑麸皮培养基 D、棉籽壳培养基 21、玉米有20条染色体.则其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10条 B、20条 C、30条 D、40条

体育专项课(足球)理论试卷(含答案)

2011-2012学年体育专项课(足球)理论试卷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足球运动的起源地是中国,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是(英国)。 2.规则规定,角旗杆的高度不低于(1.5米)米。 3.在足球比赛中判断球出界和进门的标准是(球的3/2整体出界或过门线)。 4.踢球是足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主要有助跑、(支撑脚站位)、 摆动腿的摆动、(击球部位)、击球后的随摆五个环节组成。 5.在足球比赛中,停球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控球)、运球、过人和(射 门)做准备。 6.整体防守战术按形式分为(人盯人防守)、(区域人盯人防守)、混合盯人 防守。 7.列举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阵型有,(四三三)、三五二、(四四二)、(四 五一)。 8.国际足球比赛的场地长为(100---110米),宽为64---75米。 9.一场比赛中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人。如果任何一队少于(7)人则 比赛不得开始。 10.在对方半场内,队员较球和(防守球员)更接近对方球门线时,该队员 处于越位位置。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正确√错误×) 1.中点开球,只要裁判员鸣哨后即为比赛开始。(错) 2.在裁判员判罚任意球后,防守队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退出9.15米的距 离。(错) 3.场上队员与守门员互换位置。裁判员发现后不必停止比赛,待死球时再警 告有关队员。(错) 4.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由于受外界影响使球受到干扰,裁判员应该立即停止 比赛,在球受干扰的地点坠球恢复比赛。(错) 5.在互踢点球决胜负时,球进入比赛并击中门柱弹回时,主踢队员补射入网, 算胜一球。(错) 6.攻方射门时,当时球正在飞行中,裁判员鸣哨结束比赛,但在哨声中球也 随之入网,进球有效。(错) 7.共有十个队参加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比赛共九轮,四十五场球。(对) 8.守门员开球门球时,借顺风直接将球踢入对方球门,应判胜一球。(错) 9.踢角球时,球击中裁判员或球门柱弹回场内,踢角球队员将球直接踢入对 方球门,进球无效。(对) 10.在所有的比赛当中,替补队员名单必须在比赛开始之前交给裁判员。未被 提名的替补队员不得参加比赛。(对) 11.比赛开始前双方队长挑边即可已选择开球也可以选择场地。(错) 12.踢球门球时,球出罚球区比赛才算重新开始,否则应重踢球门球。(对) 13.裁判员鸣哨吹判后,发现是错判,不可以改判。(错) 14.中点开球时,进攻队员将球直接踢入对方球门,进球无效。(对) 15.攻方队员在对方罚球区附近罚任意球,裁判员鸣哨后发现守方队员进入

(完整版)中职农学专业综合试卷

2018-5.10-NX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5.10 农学专业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3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从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1.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温带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 A昼夜低温 B昼高夜低 C 昼夜高温 D 恒温 2.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 高温 B 养分 C 低温 D 光照 3. 植物胚乳的发育过程中,其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 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无丝分裂 D 增殖 4. 甜菜为了适应贮藏大量的糖分其根发生了变态,其变态类型是() A 块根 B 肉质直根 C 呼吸根 D 寄生根 5. 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是() A 种子 B 叶 C 果实 D 根 6.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种子,打破其休眠的方法是() A 赤霉素 B 机械方法 C 浓硫酸 D浸种7. 判断旱地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和确定灌水量的重要依据是() A 萎蔫系数 B 田间持水量 C 土壤水分含量 D 土壤墒情 8. 下列宜耕期长的土壤是() A 砂质土 B 壤土 C 粘土 D二合土 9.南方黄壤土如不改良可直接种植() A 小麦 B 茶树 C 水稻 D 玉米 10. 基、种、追肥都适用的P肥是() A 重过磷酸钙 B 钙镁磷肥 C 尿素 D 过磷酸钙 11.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A CO 2 B ATP C H 2 O D C 6 H 6 O 6 12. 下列描述我国气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季风气候明显 B 大陆性气候强 C 气候类型多样 D 气象灾害较少 13.昆虫分布广泛,绝大多昆虫的繁殖方式是() A 多胚生殖 B 卵胎生 C 两性生殖 D 孤雌生殖 14. 稻螟虫属于() A 鳞翅目 B 鞘翅目 C 半翅目 D 直翅目 15. 病虫防治的发展是() A 生物防治 B 化学防治 C 农业防治 D 物理防治 16. 下列哪种昆虫是寡食性,同时又具有趋化性的是() A 小地老虎 B菜粉蝶 C三化螟 D 蝼蛄 17. 下列症状不是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的是() A 坏死 B 腐烂 C 畸形 D粉状物 18.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表现有四种,即免疫、抗病、耐病和() A 抗扩展 B 感病 C 避病 D 抗侵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