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康复个案分析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实习医院: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联系电话:

医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个案评分标准姓名班级实习医院

题目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得分

项目分值内容要求

评分等级

A B C D

撰写格式25 1、标题3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题目简明醒目<20字

2、作者及实习医院署名正确

3、正文小4号字,宋体,加粗,居

中,行间距1.5倍

4、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

下各2.0厘米,左右各2.5厘米,装

订线为0,装订位置为“左”

5、正文:层次清楚、完整

5

5

5

5

5

4

4

4

4

4

3

3

3

3

3

2

2

2

2

2

康复个案内涵40

1、病例介绍临床资料分析

2、康复评定正确

3、康复治疗计划简洁明了,治疗经

过描写详尽

4、康复体会具有分析性并结合参考

文献

5

5

20

10

4

4

16

8

3

3

12

6

2

2

10

4

文字写作25 1、字体清楚,无错别字

2、文字精练,语句通畅

3、重点突出,论点鲜明

4、内容真实,数据正确

5、字数合适(2000字左右)

5

5

5

5

5

4

4

4

4

4

3

3

3

3

3

2

2

2

2

2

其他10

总分100

评语

评审教师评审日期年月日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个案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例偏瘫患者的康复实践,探索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利用仪器治疗,结合被动、主动运动以及作业治疗等综合康复训练手段,以患者积极配合为前提,对患者展开康复治疗,并定期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3个月的住院康复治疗,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能较好的在平衡杠内扶杠行走。结论在病发早期患肢无法活动,肌力低下的患者,通过早期配合治疗师进行主动、被动活动,对加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效果。所以,早期康复的介入会显著减轻康复的难度,提高康复效果。

1.背景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也成为最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之一[1]。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它能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现结合文献,对其早期康复现状报告如下。

2.实验情况

2.1个案基本情况

患者,男,53岁,工人,右利手,家住杭州望江西苑30—802,妻子、儿子体健。此次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收住入院。患者于3月前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当时抬起费劲,不能独立行走,伴言语不能、口角歪斜、口角流涎、饮水呛咳,小便失禁,来我院急诊,行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予以脱水降颅压(甘油果糖);清除自由基(依达拉奉);抗血小板聚集(奥扎格雷、阿司匹林);降纤治疗(东菱迪芙);扩血管、改善脑循环(舒血宁、桂哌齐特)等治疗。病情稳定,但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进一步康复,转入我康复科。通过Brunnstrom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 痉挛分级以及ADL能力等的评定,现考虑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如:肢体主动、被动活动,Bobath、Brunnstrom、PNF技术以及气压回流、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治疗方式)。既往患者检查出高血压3年余,近年规则用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患者检查出2型糖尿病3年,现予以胰岛素治疗(具体不详),血糖控制不详。3年前有“脑梗死”病史,遗留右侧偏瘫,情况较好。

入院查体:T :36.8℃,P :68次/分,BP :117/69mmHg ,R :19次/分,神志清,精神软;双侧瞳孔0.25cm ,对光反射灵敏,运动性失语,吞咽障碍,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颈软;HR63次/分,律齐,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罗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右侧肌张力偏低,腱反射偏低(+),双巴氏征(+),右侧肢体痛觉过敏。Brunnstrom 运动功能分级:右上肢2级,右手1级,右下肢3

级;改良Ashworth 分级右上肢1级,右手0级,右下肢1级;坐位平衡2级,站位平衡0级;改良巴氏指数评分15分。

辅助检查:颅脑MRI 平扫+弥散成像

(2010-9-2)检查结果:左侧基底节区及脑干多

发腔隙性脑梗塞。老年脑改变;心脏超声检查(2010-7-15)检查结果:主动脉根部增宽,左室心肌松弛性减退(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早期);胸部正位片(2010-7-14)检查结果:1、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请结合临床。2、主动脉型心脏改变;上腹部超声检查(包括肝胆胰脾)(2010-7-15)检查结果:胆囊壁多发胆固醇结晶。

入院诊断:1.脑梗死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3.2型糖尿病 4.高血压心脏病。

诊断依据:1、患者,男,53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收住入院;2、既往患者检查出高血压病3年余,2型糖尿病3年,3年前有“脑梗死”病史,遗留右侧偏瘫,可自行行走。3、查体所见;4、辅检所示。

鉴别诊断:(1)脑出血:患者存在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瘫痪,右侧偏身感觉障碍,右侧病理征(+),但头颅MRI 已证实为脑梗死。故此诊断不成立。(2)脑外伤:患者无外伤史、无头颅撞击及跌倒史,故此诊断不成立。

2.2康复目标

短期目标:维持各关节活动度,诱发右侧上、下肢分离运动;早期能达到起立床站立,加强重心转移训练及协调功能训练。

主要部位

右上肢

右手 右下肢 Brunnstrom 分级 2级 1级 3级 临床表现

出现不引起关节活动的随意运动

无任何运动

出现轻度屈髋屈膝

状态

坐位平衡

站位平衡 平衡能力分级 2 0 临床表现

静态坐位平衡

尚未站立

长期目标:提高步行能力,言语功能及ADL能力,回归家庭及社会。

2.3治疗计划

(1)完善血常规+CRP、凝血功能5项、生化类检查(1—38项)、尿常规、粪常规、等相关检查;(2)监测血压;(3)予以氨氯地平片(络活喜)降压;(特充)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阿托伐他汀钙(20mg立普妥)降血脂;阿司匹林、奥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4)康复训练(PT、OT、ST):①早期床上主动、被动运动:包括维持各关节活动度训练,促进右侧上、下肢分离运动训练;②早期床边活动:如床边坐起,床边站立等,训练其坐位平衡和站立平衡;③促进协调能力训练:如指鼻动作的反复训练等;

④重心转移训练:如直立架辅助下站立,重心偏向患侧,实现患侧负重;⑤站立平衡训练:由直立架过渡到双杠,再实现独立站立,逐步提高其站立平衡能力;⑥提高步行能力训练:当患者站立平衡三级,brunnstrom达到4期,肌力达到三级以上时基本可以考虑开始进行步行训练;⑦提高其ADL能力:改善言语障碍(比如进行言语复述训练等)以及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业训练;⑧其他针灸及物理治疗: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气压回流、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⑨综合利用Bobath、Brunnstrom、PNF技术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

2.4康复宣教

脑卒中偏瘫病程长、恢复慢、经济负担重,所以很少能够达到完全康复后才出院,患者出院后如不能继续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往往前功尽弃,出现各种功能减退。因此在住院期间,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懂得继续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掌握自我康复锻炼的方法,并制定出院后家庭随访康复指导计划。出院后康复训练主要为平衡、协调和速度训练,并可借助步行器或拐杖到室外活动,同时还要进行各种日常生活的精细动作训练[2],争取做到生活自理。开展家庭护理,既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又有利于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2.5康复的注意事项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以体位摆放、肌肉按摩及床上训练为主;恢复期则以对患者进行坐、立、行的训练及各种日常生活训练为主。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坠床;避免训练过度或不足;避免着凉感冒,防止关节脱位。病情变化时,如原有病症状加重,感冒发热,气促等应停止训练。同时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并注意检测血压、血糖、心率等。

3.康复训练后疗效评估(见下表):

表一:

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

主要部位右上肢右手右下肢Brunnstrom分

4级2+级4级

临床表现出现一定

的关节活

动度手指可轻微屈

曲,逐步向下一

阶段过度

踝背屈出现,坐

位屈膝大于90

表二:

肌张力评定:

主要部位右上肢右手右下肢

肌张力分级1级0级0级

临床表现关节活动范围

末端有轻微阻

基本正常基本正常

表三:

平衡功能评定:

状态坐位平衡站位平衡

平衡能力分级3级2级

临床表现基本正常自主在平衡杠内扶杠行走,但步频

偏慢,步幅偏小。

表四:

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

说明:此表是用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 )能力的,是康复医学的特色及常用的量表之一。可在治疗前、中、后对患者进行评价。以患者日常实际表现作为评价依据,而不以患者可能具有的能力为准。

评分标准

初评 中评 末评 大便

0=失禁或昏迷

5=偶尔失禁(每周<1次)

10=能控制

10 10 10 小便

0=失禁或昏迷或需由他人导尿

0 5=偶尔失禁(每24小时<1次,每周>1次) 5 10=能控制

10 修饰

0=需帮助

0 0 0 5=独立洗脸、梳头、刷牙、剃须 用厕

0=依赖别人

0 5=需部分帮助 5 5 10=自理 吃饭

0=依赖别人

0 0 5=需部分帮助(夹饭、盛饭、切面包) 5 10=全面自理

转移

(床←→轮椅) 0=完全依赖别人,不能坐

5=需大量帮助(2人)能坐 5 5 10=需少量帮助(1人)或指导

10 15=自理

活动(步行) (在病房及其周围,不包括走远路) 0=不能步行

0 5=在轮椅上独立行动

10=需1人帮助步行(体力或语言指导)

10 10 15=独立步行(可用辅助器)

穿衣

0=依赖

0 0 5=需一半帮助

5 10=自理(系、开钮扣、关、开拉锁和穿鞋)

上楼梯 (上下一段楼梯,用手杖也算)0=不能 0 5=需帮助(体力或语言指导) 5 5 10=自理

洗澡

0=依赖 0 0 0 5=自理

总分

0-20分=极严重功能障碍;25-45分=严重功能

障碍;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轻度功能缺陷;100分=ADL 自理。

15

40

60

通过以上几张表格的数据显示,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坐、站平衡能力及ADL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患者入院时情况相对较稳定,因此康复得以早期介入,这大大提高了康复的效率,尽可能的避免了一些异常模式及并发症的出现,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康复的难度。

目前,患者可以和其家属进行简单的,单词、单句的交流,上肢上举超过90°,手能轻微屈曲,逐步向下一阶段发展,下肢直腿抬高接近75°,踝背屈出现,坐位屈膝大于90°。坐位平衡已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在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平衡,站位平衡基本达到步行训练要求,能在平衡杠内扶杠行走。ADL作业训练效果不佳,抓握功能有待提高,协调能力稍差。其他生理状况如:心率、血压等都较稳定,患者心态良好,情况乐观,基本达到初期康复目的。

4.分析与讨论

4.1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是我国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并且由于疾病所造成的后遗症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各种障碍。目前在院的1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经过医生的积极治疗,治疗师的康复训练,及病员亲属的密切配合,10位患者的病情(语言功能、肢体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均有了明显好转。由此可见,康复的早期介入会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合理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只能起到一定的疗效,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病情的恢复、并发症的预防、心理的安慰起到较理想的改善作用,在医院系统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残存功能。

4.2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施予良肢位的摆放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防止患肢的挛缩和关节畸形;缩短患侧卧位时间,可避免影响静脉和淋巴回流而加重病情;按摩、被动运动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刺激肢体感受器调节新陈代谢及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3]。本例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ADL能力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初步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例如:患者上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从2级提高到了4级,上肢能自主控制,手从1级提高到了2+级,手指能屈曲,开始向3级过渡;下肢从3级提高到了4级,患者负重能力有明显改善能,出现分离运动,踝能背屈。肌张力控制较好,现在肌张力基本正常。除了在医院系统的康复训练外,出院后在家庭或社区继续进行康复锻炼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家庭或社区康复工作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应尽快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康复或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支持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康复训

练,使患者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4.3 脑卒中偏瘫主要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使脊髓运动细胞失去上级中枢的控制,产生肌张力、反射改变。低级原始反射重新出现,产生一系列病理性运动模式,而不是单纯患肢肌力下降。根据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结构和功能重组)理论,Bobath技术通过利用正常的自动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调节肌张力,抑制肌痉挛和病理性运动模式,诱发正确运动。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通过程序化的运动再学习,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继发障碍的发生并减轻其程度。目前此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患者康复治疗中。该例患者在整个系统的康复过程中所运用到的除了上述技术外,治疗师还结合患者的特殊情况(比如: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给患者设计出了一套独特的康复方案,对患者更好的康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联合运用Bobath、Brunnstrom、PNF技术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并结合针灸、理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后遗症,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4]。

【参考文献】

[1]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杨平梅,刘俊明,邸文隶,等.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7):533-534.

[3] 吴大鸿;刘晓娟;吴立新;王明书;;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的影响

[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刘锋,黄应恒;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J];现代康复;2001年07期

脑卒中病例58093

病例一 患者陈亚勤,女,42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年余收住入院,患者于2008-11-18晚8点左右于跳绳时突感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无意识模糊,无呕吐,恶心,后被家人送至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CT查示脑出血,予挂水等保守治疗,后病情平稳,回家自行康复。其间,曾于常州当地康复医院康复一月,目前患者留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进一步康复入住我科。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否认“冠心病”、“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2年余,平时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空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在130/85mmHg,有继发性癫痫病史一年余,服药控制,否认药敏史。体格检查:T36.5℃,P72次/分,R18次/分,BP12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精神状况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耳口鼻无特殊,颈转无敌抗,未及肿大甲状腺,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肺无特殊,腰转无抵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检。 专科检查,神清,听理解可,语利,对答切题,轮椅推入病房。可在一人辅助下步行,浅感觉(左侧)正常,左侧深感觉减退,左侧腱反射亢进,左巴氏征(+),左踝阵挛(+),肌力(MMT):左上肢:肩前屈、外展2级,肩后伸0级,肘屈2级,肘伸1级,腕伸2级,腕屈曲1级;左下肢:髋屈伸3级,膝屈3级,伸4级,踝背伸0级,跖屈2级。肌张力(mA):左屈肘肌1+级,左伸肘肌1级,左腕伸肌1级,左指屈肌1+级,左小腿三头肌1级,关节被动活动度:左踝背伸至0°时受限,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左侧Brunnstrom分级:Ⅲ-Ⅱ-Ⅳ。ADL(MBI):60分(吃饭10分,穿衣5分,大小便各10分,上厕所5分,床椅转移15分,平平地走5分。辅检:头颅MRI: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初步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左侧偏瘫;2、继发性癫痫;3、高血压病。诊断依据:1、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年余入院;2、病史明确;3、辅检支持;4、左巴氏征(+)。鉴别诊断:与脑梗塞相鉴别。 病例二 患者徐建明,男,54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九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27日晚7时许疲劳诱因下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当即有呕心呕吐,二便失禁,于当地医院急查头颅CT示“脑出血”,出血量约38ml,测血压180/130mmhg,于急诊行“去颅瓣减压术”。术后患者昏迷,呼之不应,于当地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切开治

脑卒中偏瘫病人手功能的早期康复

脑卒中偏瘫病人手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 Early Stag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H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2 p aralysis due to Cerebral Apoplexy 郭先菊 董焕芬 G uo Xianju,Dong H uanfen(Affiliated Peace Hospital of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Shanxi046000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493(2003)04A-0405-02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且多发的疾病,若病人出现偏瘫、手功能障碍,将极大地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早期对病人实行手功能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1~3]。现将1998年以来对11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6月对116例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病人行早期康复护理,其中男65例,女51例;年龄32岁~79岁,平均50.3岁;出血性卒中36例,缺血性卒中80例;伴有运动性失语者6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36例(占31.03%),初中、高中者42例(占36.21%),中专及以上38例(占3 2.76%)。 1.2 实行手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条件[4] ①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②能正确执行护理人员的指令;③无严重合并症(心、肺、肝、肾)。符合以上条件的缺血性卒中病人入院时即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出血性卒中病人在发病1周后给予康复护理。 1.3 评估方法 1.3.1 偏瘫上肢能力评估法[5] ①在健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②患手拿钱包,健手从包中取出硬币;③患手拿伞;④患手为健手剪指甲;⑤患手系衬衫袖口的钮扣。按规定动作要求逐项完成,按照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定出手能力级别,共分6级,包括废用手(5个动作均不能完成),辅助手C(5个动作只能完成1个),辅助手B(5个动作只能完成2个),辅助手A(5个动作只能完成3个),实用手B(5个动作只能完成4个),实用手A (5个动作均能完成)。 1.3.2 早期康复护理评估 实行早期康复前、康复护理4周后各评估1次,并记录,与实施康复护理前进行比较。 2 护理 2.1 心理指导 在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讲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及目标。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贯穿始终。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激发病人主动训练的积极性。护理人员作为康复训练的指导者与监督者,通过恰当的治疗性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 2.2 康复护理方法2.2.1 冰水刺激[6] 在肌张力低或感觉障碍时,采用冰水刺激,将病人患手放入冰水中,浸泡约3s,可反复3次,间隔数秒钟。 2.2.2 双手上举训练 病人双手叉握,即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处于上方,掌心相对,在坐位或仰卧位时,由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然后放下至腹部,如此反复练习。 2.2.3 腕指关节活动 嘱病人双手合掌,或双手交叉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做腕关节的屈伸、左右扭动、旋转等动作,或护理人员用一手托住病人患侧前臂,使病人上肢保持水平位,肘伸展,另一手与病人合掌,将患手腕关节背屈,并活动指关节,左右扭动。 2.2.4 抑制手指与腕关节痉挛 护理人员用一手握住病人患手四指,另一手控制患手拇指,并将手指及腕关节置于伸展位,痉挛严重时,可将患手拇指向手掌70度方向轻轻向上牵拉,或使用分指板以帮助病人手指伸展及外展。 2.2.5 手的抓握与放松 可从直径较大的杯、球的抓握开始,逐渐过渡到提起铅笔、火柴梗等,每次抓握后要使患手充分松开。 2.2.6 对指训练 患侧前臂旋前位练习拇指和其他指的对指活动,其他指尖要和拇指尖相碰,特别是小指与拇指,训练次数可不限。 2.2.7 诱发手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7] ①伸腕训练,伸腕、屈腕,注意要在不同的屈曲和伸展的范围内训练,也可训练腕关节背伸(手背向后移动)触及物体;②训练旋后;③训练拇指外展和旋转。 2.2.8 强制使用患手训练指导[8] 在病人手功能达到辅助手B以上时,可采用助力式强制使用患手;在手功能达到辅助手A 或实用手B时,可采用主动式强制使用患手。 3 结果 经过早期康复护理的11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其手功能改善程度见表1。 表1 11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手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前后情况比较例废用手辅助手C辅助手B辅助手A实用手B实用手A 康复前335618720 康复后131******** 注:χ2=60.68,P<0.001。 4 讨论 手功能对于生活自理和工作至关重要,而手部精细动作恢复较慢较差,需要进行强化训练。有报告认为上肢的恢复第1个月可50%达高峰[9],以后骤减,可见手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6例病人偏瘫手功能早期康复护理是在脑卒中病人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改善和抑制手痉挛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将康复技术融入早期的护理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手功能早期康复护理,116例病人中废用手由28.4%下降至11.2%,实用手由1.7%增加至15.5%。早期康复护理后仍有13例废用手未改善,除了与病情重有关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病人发病后未及时住院治疗,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手功能锻炼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反应,做好病人的

脑卒中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康复训练 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在不影响临床抢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护理、按摩、被动运动(切忌粗暴)及卧床时肢体应置于抗痉挛的体位等措施来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痉挛、变形(如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等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发生,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恢复期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 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 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步行训练: 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扶拐步行步态有三种: ①手拐先前伸着地,患足迈出,然后健足跟上。 ②手拐先前伸看地,健足迈出,然后患足跟上。 ③患足和手拐同时向前,然后健足再跟上)→徒手步行。 ⑸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89244216.html,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治疗 作者:卢金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该病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传统的偏瘫康复治疗包括肢体的功能训练、针灸、推拿、电刺激治疗等,近年来一些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其中运动想象训练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康复技术,它既可以发挥脑卒中患者的主观能動性,又操作较方便,是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之一。现就运动想象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1 运动想象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作用 运动想象训练可明显地促进运动员对新技巧的学习,研究表明运动想象训练可提高篮球罚球、游泳起跳、标枪投掷、武术、跳高、体操等项目的运动成绩,对于学习这些运动技能具有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运动想象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运动想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作为激活运动网络的一种手段,它适用于脑卒中的任何阶段。脑卒中后当患者大脑皮质或传导束受到损伤,出现运动障碍时,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可实现大脑的可塑性,从而运动功能得以恢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脑卒中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的应用及传统康复治疗等多种方法。目前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哪种康复疗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其他的康复疗法,临床中多结合不同疗法的优点和患者的状况,综合多种疗法,提供早期、足量、任务具体的、多感觉刺激的康复干预。 2 康复训练方式 2.1运动疗法 是通过人体主动、被动肌肉和关节运动,达到防治疾病、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所应用的治疗方法。运动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促进正常运动而抑制异常运动,对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患者的残疾都有重要意义。采取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相较于常规单纯的药物治疗,在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恢复等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提高手臂运动的活动,对手臂运动的活动有持久的影响,能明显促进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早期一般是保持良好的功能位,重视患侧的刺激、床上运动训练,恢复期训练一般包括转移动作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和实用步行训练、平衡共济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运动疗法的训练项目选择应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与讨论 题目: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组数组员专业 上课时间班级 康复患者的疾病情 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居住地临床诊断王某某女51 会计重庆市脑出血后遗症 病人入院康复评定结果 主诉: 2012年8月3日晚在家做家务,突感头晕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急送往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出血。经15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于8月17日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结果如下: 患者现已意识清醒,精神状况稍差,右侧偏瘫,伴Broca失语。 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迟缓、无随意运动;上肢二级:开始出现痉挛、联合运动及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下肢三级,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20分,其中大便能控制10分,小便偶尔失禁5分,转移需要大量帮助5分,其余均不得分。 感觉功能评定:患侧(右)浅感觉较健侧减退,对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 关键肌肌力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肌群肌力2级,后伸肌群肌力1级,外展肌群肌力1级,内收肌群肌力2级;肘关节:屈曲肌群肌力2级,伸展肌群肌力0级;髋关

节:屈曲肌群肌力2级,外展肌群肌力2级,内收肌群肌力1级, 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在关节活动大部分范围时出现阻力,但仍能较容易被移动,上肢以屈肌痉挛为主,下肢以伸肌痉挛为主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坐位平衡Ⅰ级,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可以保持平衡;不能独立站立;上下肢协调性较差。 认知评定:MMSE评分10分 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主要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1、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低下,基本不能抗重力,关节活动受限,上肢屈肌开始出现痉挛,下肢伸肌痉挛,不能站立、行走,平衡能力差。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上肢二级,下肢三级。 2、ADL障碍: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除大便能控制、小便偶尔失禁、转移需大部分帮助外,其余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Barthel指数评分20分。 3、认知障碍:以记忆和计算能力减退为主,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降,MMSE评分10分。 4、言语障碍:能理解他人说话的意思,表达不流利,复述差,Broca失语。

脑卒中康复操作规范

脑卒中康复操作规范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脑卒中一级康复流程图

一级康复(早期康复)二级康复(恢复期康复)三级康复(后期康复-社区康复) 三级康复流程 1.总流程 2.住院康复医疗流程(1、2级康复) 3.社区康复医疗流程(3级康复)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程序 第一阶段早期康复 神经内科病房或康复病房 Team:神经科医师,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 功能评定 运动疗法 主要是以床旁治疗为主(正确姿势、被动活动、翻身、坐骑,站立,移动训练等) 言语训练 早期康复软瘫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瘫痪,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会出现联合反应,集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期主要康复问题 一侧肢体瘫痪 肌张力、肌力低下 躯干控制差 平衡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障碍 高级脑功能障碍(言语、认知、心理) 吞咽障碍

并发症 一级康复治疗目标 改善对躯干和近端关节的控制能力,达到床上翻身、卧坐转移、坐位静态平衡。 保护关节保持肩胛、肘、腕、手和髋、膝、踝的活动范围 采用兴奋性促进手法提高瘫痪肌的张力和力量 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加强非受累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和自理防止各种并发症和二次损伤的产生 常用运动治疗方法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加强健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和肌力训练 躯干控制和转换 脑卒中的康复 一、概述 脑卒中(stroke)亦称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accident,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它包括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cerebralthrombosis)、脑栓塞(cerebralembolism)和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stroke)。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0/10万,年死亡率为80/10万~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40%为重度残疾,脑卒中复发率达40%。 WHO提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可调控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②可改变的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吸烟等;③不可改变的因素,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康复个案分析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实习医院: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联系电话: 医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个案评分标准 姓名班级实习医院 题目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个案得分

评审教师评审日期年月日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个案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例偏瘫患者的康复实践,探索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利用仪器治疗,结合被动、主动运动以及作业治疗等综合康复训练手段,以患者积极配合为前提,对患者展开康复治疗,并定期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3个月的住院康复治疗,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能较好的在平衡杠内扶杠行走。结论在病发早期患肢无法活动,肌力低下的患者,通过早期配合治疗师进行主动、被动活动,对加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效果。所以,早期康复的介入会显著减轻康复的难度,提高康复效果。 1.背景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150/1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也成为最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之一[1]。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少医学学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康复介入越早,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它能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现结合文献,对其早期康复现状报告如下。 2.实验情况 2.1个案基本情况 患者,男,53岁,工人,右利手,家住杭州望江西苑30—802,妻子、儿子体健。此次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收住入院。患者于3月前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当时抬起费劲,不能独立行走,伴言语不能、口角歪斜、口角流涎、饮水呛咳,小便失禁,来我院急诊,行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予以脱水降颅压(甘油果糖);清除自由基(依达拉奉);抗血小板聚集(奥扎格雷、阿司匹林);降纤治疗(东菱迪芙);扩血管、改善脑循环(舒血宁、桂哌齐特)等治疗。病情稳定,但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进一步康复,转入我康复科。通过Brunnstrom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以及ADL能力等的评定,现考虑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如:肢体主动、被动活动,Bobath、Brunnstrom、PNF技术以及气压回流、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治疗方式)。既往患者检查出高血压3年余,近年规则用药(具体不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是对脑卒中患者所存留的或丧失的功能进行识别和测定,以鉴别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判断其严重程度,估计功能恢复的潜在能力,以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同时监测患者的功能变化,以判断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的疾病结局做出合理的评价。因此,脑卒中康复评定的组成部分有两个方面,一是识别问题所在,二是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按照WHO通过的国际功能分类(ICF)的定义,由于损伤‐活动受限‐参与的局限性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之间虽然有因果关系却并无程度上平行存在的关系,因此,必须从三个不同水平按不同需要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阶段性的评定对患者的康复有指导意义,可以随时判定康复医疗的效果,修订康复计划。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患者的康复后果,同时有利于控制康复医疗的质量。 在脑卒中的康复评定(特别在进行临床研究)时,按照WHO脑卒中康复的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有几点需要注意: 1 、时间的起点 应把发作的当天作为起点。其他时间可以作为辅助,但绝不能代替发病当天作为评定的起点,例如:绝不能把进入医疗单位或康复机构的时间作为唯一的记录时间。 2 、脑卒中的次数除特殊要求外,为了研究而评定应仅限于第

一次发作者。对于复发病例,应另行记录,并说明既往发病的情况。对一般临床工作,则不论发作次数,均应在恰当记录后予以评定。 3 、病侧的说明 对完全性脑卒中病侧的说明应以脑的损伤侧为准,而不是以外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侧(如左侧或右侧偏瘫)来描述。 4 、影像学资料 用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类研究时,应使用同一种影像学技术,即CT或MRI。而只为临床诊断时,则任何影像学资料均可。 5 、记录 除记录人口学资料外,还应当记录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废用、误用的情况。 6 、观察的时间间隔 为了便于比较性研究,建议的最小间隔为发病当天和第28天。长期观察应记录3、6、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仅为临床需要则不受以上限制。 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表

【TMS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促进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有效研究

【TMS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促进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的有效研究 英国Barker 等于1985 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经颅磁刺激仪并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启动了TMS 基础与诊疗研究。TMS 是利用脉冲磁场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感应电流、激活神经元、引起轴突内的微观变化,导致电生理和功能的改变,既可引起暂时的大脑功能的兴奋或抑制,也可引起长时程皮质可塑性调节的最终效应。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是一连串持续作用于大脑局部的TMS 脉冲,刺激强度不变,刺激频率每秒l~20 次或更高。rTMS 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无痛的治疗手段,可以促进大脑可塑性的改变,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然而,国内在rTMS 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的报道很少,本文综述介绍rTMS 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rTMS 的应用基础1rTMS 在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康复是建立在脑中枢可塑性的基础上,包括突触连接的改变以及各种结构兴奋性的改变,主要涉及病灶残存细胞和周边结构以及非受累侧半球的神经细胞群。正常状态下两侧大脑半球通过交互性半球间抑制(reciprocal

interhemi-spheric inhibition,rIHI) 达到并维持功能平衡状态,表现为一侧半球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l) 区对另一侧半球Ml 区的抑制。 脑卒中后不仅会造成患侧皮质兴奋性的改变,还会影响大脑两半球主要运动区间经胼胝体的抑制通路的平衡。半球间竞争模型显示,患侧半球兴奋性的降低不仅是由于病灶局部造成的,非受累侧半球对患侧半球的过度抑制进一步降低了患侧半球的兴奋性。这种持续的非受累侧半球高兴奋性,可能是脑卒中后期影响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指出,在运动功能康复的过程中,通过抑制非受累侧半球皮质兴奋性或易化患侧半球皮质兴奋性可以使半球间 抑制平衡正常化。rTMS 应用于脑卒中后的功能重组正是基于这个原理。2rTMS 频率的划分 rTMS 的参数很多,包括刺激频率、强度、脉冲总数、部位、刺激间歇及持续时间、次数、疗程等。其中,频率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基于生物学效应将其分为 2 种刺激模式:低频刺激(≤1 Hz) 和高频刺激(>1 Hz)。低频刺激降低受刺激结构的兴奋性,因此可作用于脑卒中非受累侧皮质;高频刺激提高受刺激结构的兴奋性,可作用于脑卒中患侧皮质。而且Matz 等研究表明,非受累侧的低频rTMS 对于改善运动功能有效;非受累侧低频rTMS 治疗的风险低,患者的耐受性好。因此,脑卒中后的rTMS 治疗大多采用非受累侧的低

脑卒中康复诊疗规范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规范 一、康复住院标准 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 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 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 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 4、 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二、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 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 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 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社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4、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治疗; 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社经阻滞(或溶解)治疗、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或行为心理治疗;

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护理研究2009年3月第23卷第3期下旬版(总第281期)?759? 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Nursingprogressonearlyrehabilitationofextremitiesfunctions forcerebralapoplexypatients 倪俭.陈丽霞 NiJian,ChenLixia (NursingCollegeofNanj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Jiangsu210046China) 摘要:脑卒中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为特点,随着现代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本文对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Abstract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cerebralapoplexyarehighdiseaseinei-denee,highdisabilityrateandhighmortality.Withthedevelopmentofrood—ernclinicalfirst—aidmedicine,themortalityofcerebralapoplexypatientshasdecreaseddramatically.Howeverthedisabilityrateofthemstillshowsup—grade.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ofextremitiesfunctioncouldpromotetherecoveryoflimbmotorfunctionofcerebralapoplexypatientsanddecreasetheirdisabilityrate.Thisarticlereviewedthebeginningtimeofearlyrehabilitationtrainingofextremitiesfunctionandconcretenursinginterventions. Keywordscerebralapoplexy;extremitiesfunction;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09.004文章编号:1009—6493(2009)3C一0759—02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脑血管痉挛、闭塞弯曲状态,脚掌下垫枕或托足板,使踝关节保持90。,足尖向上。 或破裂,造成急性脑局部循环障碍,导致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2.1.1.2半卧位半卧位对于偏瘫病人属于不提倡的体位,主损害和脑高级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要是半卧位时屈颈程度较大.易引起紧张性反射,导致上肢屈肌致残率、高死亡率为特点,随着现代l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下肢伸肌的易化,同时髋关节处于外旋位,促进足内翻的形成。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早期肢体功能需要半卧位时,时间不易太长。 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2.1.1.3患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健侧下肢放在 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能早日重返社会,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属的经济负担n。]。现将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l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介入的时间 现代康复医学强调的早期康复扭转了以往重治疗轻康复,只注重生命抢救,忽略功能恢复以及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等错误观念。有研究证明,随着康复开始时问的推迟,康复疗效呈递减趋势[4]。大量研究表明,脑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5]。脑卒中病人,在病情基本稳定时。应进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一般来说。发病3d即可进行被动功能训练。研究证明,人体大关节在静止运动3周以上,关节就可挛缩变形[6]。患侧肢体的早期被动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轻痉挛及失用性萎缩,防止发生肌肉韧带挛缩,预防关节僵直引起的活动受限。“九五”攻关课题组的研究认为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发生后14d以内介入,可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最有效地预防并发症L7J。大量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开始越早,功能恢复可能性越大,预后也就越好,并主张只要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体征不再有进展,48h后即可开始进行早期运动疗法叫]。 2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具体的护理措施 2.1体位护理脑卒中早期的体位护理对于抑制肌肉痉挛、减少并发症、早期诱发分离运动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创造了条件,是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9]。2.1.1卧位护理 2.1.1.1仰卧位瘫痪侧肩胛下垫一小枕,使其保持肩关节上抬。髋关节下垫枕使其保持上抬,膝关节下垫枕,使其向内呈稍患侧下肢前面,用枕头支撑,脚掌下垫枕或托足板,使踝关节保持90。。 2.1.1.4健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患侧上肢下垫枕。放松前伸,高度应高于心脏,踝关节保持90。。 2.1.2坐位护理正确的坐位是在病人前置一桌子,将患侧上肢放于桌面,肘关节微屈,手掌心向下,手指伸直身体前倾,脊柱伸展,这样可以抑制躯干缩短,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在背部放一软枕,使身体重心在臀部,而不是骶尾部。病人膝关节屈曲成90。,使足与小腿保持垂直位。椅子不可太高,应使双脚整个脚掌着地。 2.1.3站位护理护理人员应站在病人的患侧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引导病人向患侧转移,健侧手指紧扣患侧手指。抱于胸前,双足稍分开。 2.2功能康复训练护理Brunnstrom康复训练技术是瑞典康复学家Brunnstrom创立的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现代康复技术。Brunnstrom康复护理训练能加强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代偿和重组的产生,极大发挥“脑的可塑性”,尤其采用分期的方式,通过系统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可抑制和控制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降低异常肌张力引起的肌痉挛,打破异常的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改善肌群问的相互平衡协调功能,逐渐出现分离的、精细的和可以控制的肢体功能活动u…。 2.2.1软瘫期(BrunnstromI期~Ⅱ期)康复护理2.2.1.1翻身训练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开始先作双髋向两侧摆动,然后带动躯干向左右移动,注意转动躯干时,健手应握住患手随躯干配合头的转动同时翻转。一般2h翻身1次,患 万方数据

脑卒中康复方案

脑卒中康复方案 一、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 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康复安排 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18、19、20、21、22可由各单位自行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要领.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要领 作者:韦明兰(作者单位:广西罗城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广西罗城546400) 关键词:偏瘫;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是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大多在一瞬间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侧肢体的瘫痪,长年习惯的平衡、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遭到了破坏,因此,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均陷入极端困难的状态。据观察,中风存活患者经积极的康复训练,其中90%可恢复步行和生活能力,未进行康复训练者,生活自理能力则相应低下[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肢体康复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训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不适当的康复训练可能会引起肢体误用综合征,使功能康复延迟。为使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减少或避免不合理的运动及训练,我科从2008年8月~2009年5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训练要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对我科2008年8月~2009年5月5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训练,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31例,脑梗死26例。其中男37例,女20例,年龄45~85岁,均为首次发病,发病即入院或半周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经过14~50 d的康复训练,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2训练要领 2 1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前要耐心给患者及家属宣教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效果及肢体康复训练是药物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早期的训练才能恢复残余功能,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计划,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大力支持,康复训练才能顺利完成。 2 2 保持正确的良肢位摆放[2]: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偏瘫急性期大部分患侧肢体呈弛缓状态,此阶段不仅不能运动,还会导致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由于长时间异常体位造成关节挛缩。良肢位的摆放对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是预防众多并发症,提高康 复疗效的重要措施。 22 1 仰卧位方法:头部放在枕头上,稍偏向健侧,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者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用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者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侧

电脑中频配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电脑中频配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 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电脑中频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将40例首次发病的新发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20例和运动疗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组20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评定,比治疗前均有进步,但后组比前组效果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得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运动疗法、电脑中频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感觉、运动功能改善均有效,但两者配合的治疗效果最佳。对手精细功能的改善有待提高。 【关键词】电脑中频;运动疗法;手功能康复疗效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约600万人,每年新发病在150万人以上,大约75%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重多的后遗症中,以偏瘫发生率最高,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患者的手在后期往往因肌肉痉挛,形成一个屈曲的半握拳姿势,因此,手功能的康复一直是患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脑卒中

患者最难解决的问题。手功能康复的主要技巧是掌握好活动的力度,早期被动运动要求轻柔、缓慢,以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为宜,从而达到防止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肌肉的牵伸效果。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共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40例,分两组进行治疗,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经我科治疗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Brunnstrom分级均为1级)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运动疗法)和观察组(电脑中频配合运动疗法)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岁。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2.5岁。 2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运动疗法 2.1被动运动:适应于患者手不能做任何活动 2.1.1手腕运动: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手腕并固定,另一手手掌放于患者手掌下,手指伸展将患者手指伸展,做背屈、尺偏、桡偏、旋转运动 2.1.2拇指内收、外展、旋转运动 2.1.3掌指关节、指关节运动:治疗师固定患者各关节近端,另一手牵拉关节远端,并做屈、伸动作。 做以上运动时要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想象每一个动作并参与 2.2主动运动:适用于患者的手及手指能做一些活动,但不灵活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 文章目录*一、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二、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三、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1、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床上训练: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2、脑卒中的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具体包括:血栓性脑梗塞、栓塞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3、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中风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

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分三种类型。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1、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降低人群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改善和消除危险因素旨在降低无症状人群脑卒中的发生率或推迟患者的发病年龄。目前除了年龄、性别、种族和家庭遗传等危险因素不可干预外,已明确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并且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上升与高血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舒张压降低5~6mmhg,即可使脑卒中减少42%。 2、糖尿病:糖尿病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使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增加3.6倍,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危险也随之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的血糖水平以及疾病控制程度有关。通过饮食或药物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是预防的关键。 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1、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