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江南大学

JIANFGNAN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

目录

摘要 (4)

1 前言 (5)

1.1 课题背景 (5)

1.2 研究意义 (5)

2 中国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 (7)

2.1 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7)

2.2 政策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8)

2.3 心理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10)

3 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15)

3.1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 (15)

3.2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 (17)

4 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问题 (19)

4.1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客观问题 (19)

4.2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主观问题 (21)

5 引导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政策建设 (24)

5.1 宏观调控建设 (24)

5.2 加强投资者教育 (25)

6 总结 (27)

6.1 证券市场功能 (27)

6.2 中国股市现状 (28)

6.3 个人投资者投资基本策略 (29)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的突出特点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在过去的07、08年里,中国的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一次再一次的非“理性”局面使更多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心得平添几分酸楚。为了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但是非理性投资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彻底消除。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投资者本身素质偏低,投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非理性现象。文中主要从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非理性投资现象。木文通过对A股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研究,分析其持仓结构变动的理由,并从中找出符合行为金融理论方面的现象,试图对中国A股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一般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合行为金融理论,对这些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以探究隐藏在投资理念背后的行为动机。

关键词:股票,风险,非理性,指数,投资行为

1 前言

1.1 课题背景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大关,最低下探998.23点。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最高达到了6124.04点,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两年时间,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过500%,涨幅排名世界第一位。

同时,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高达71.44倍和76.15倍,再次刷新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A股开户数节节攀升。其中在2007年4月6日,A股新增开户数为15.39万户,而5月28日,A股开户数上升至38.5万户,增加速度快得惊人,并创出历史最高记录。牛市的赚钱效应不仅吸引了大批新个人投资者入市,在券商营业部和银行里,到处都是新个人投资者忙碌的身影。很多老年人将毕生的血汗钱投入到股票,某些求财心切的“投资者”将房屋汽车也典当质押掉或贷款买入股票,其投资的非理性凸显无遗。股票市场的火爆与许多新个人投资者对股票知识的一无所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浮躁心态下,人人都想获取暴利,都想分享证券市场多少年来难得一次的大牛市。

个人投资者的这种非理性投资行为为后来的证券剧烈波动埋下伏笔。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股指一路狂跌,从6124.04点下跌到1664.93点,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出现了淡化价值判断,在6000点上方依然进行非理性的建仓,而在2000点之下却步入了“对利好麻木,对利空恐慌”的恶劣状态,市场做多信心在股指的不断创新低中逐渐被吞噬,管理层指望通过发行新基金来维护市场稳定的愿望难以实现,投资者信心不足、预期悲观,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亏损绝不止一半,不少亏损幅度高达七八成。

1.2 研究意义

目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己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资本币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研究上,往往局限在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的研究和批判上,强调中国A股股市的特殊性,有其目身的运动规律,虽然承认存在股市运行的一般规律,但总是强调我们是例外,通过对前提条件的不断强化,而削弱了对证券

市场普遍运行规律的深入研究。

文中指出在股票投资时,投资者经常会碰到的几个问题,有群体思维对个人的影响、沉淀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人们一贯抱有愿意赌输而不愿赌赢的想法以及不能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股票投资的经验提出克服办法,目的在于提醒投资人注意对股票市场人们心理层面的重视或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从股权分置改革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近来,出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机构投资者日益在主宰着市场的波动,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对所投资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他们均有很很强的研究实力,包括他们的研究队伍和各种行情分析软件,这些是个人投资者所不能比拟的地方。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于他们,比如购买各种基金共享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收益,而假使自己要继续操作股票的话,克服股票投资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许仅仅是我们比他们更胜一筹的唯一方面了。原因很简单,机构投资者实际控制人也是由人组成,是人就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彼得.林奇的一个观点就是业余投资者完全可以做得比专业投资者更好,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2 中国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

股票一进入市场,就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股票价格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股票的买主多于卖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其价格就会上涨;当它的卖主多于买主,即供给大于需求时,其价格就会下跌。正是由于这一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千变万化。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股票发行公司本身有关的经营范围、业务发展前景、公司的信誉因素外,主要还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心理因素。广大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最关心的无疑是股票的价格,

2.1 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在影响股价变动的市场因素中,经济的周期变动,或称景气的变动,是最重的因素之一。它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是股市的大行情。因此对经济周期变动与股价的关连性是投资者不能忽略的。

经济周期有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般说来,在衰退时期,股票价格逐步下跌,到危机时,股价跌至最低点,在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又逐步上升,到繁荣时,股价上涨至最高点。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公司的产品滞销,促使公司生产减少,利润相应减少,从而导致股息、红利分配也随之不断下降,持股的股东因收益下降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当经济衰退已经到达经济危机时,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瘫痪状况,公司纷纷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形势的悲观而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经济经过最低谷又出现复杂的势头慢慢回升,产品随之会有一定的销量,这时又能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觉得持有这类股票会有收益,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工业生产大增,产品畅销,公司盈利大增,股息、红利增高,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应当看到,经济周期影响股价变动,但两者的变动,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的情况是,不管在周期的哪一阶段,股价的变化总是比实际的周期变动要领先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价已开始下跌,而在复苏之前,股价已经回升。经济未步入高峰期前,股市已经见顶,经济仍处于衰退期间、股市已开始从谷底回升,这是因为股市价格的涨落包含着投资者对经济走热变动的预期和心理反应的因素。

2.2 政策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1.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2.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除货币以外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另一种基本手段。它对股市的影响也相当大。下面从税收、国债二个方面进行论述。

⑴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参予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

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证券投资者进行调节。对证券投资者之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来说,企业从事证券投资所得收益的税率应高于个人证券投资收益的税率,这样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实际投资即生产性投资。税收对股票种类选择也有影响。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户,纳税级别高的投资者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纳税级别低和免税的投资者则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来讲,税征得越多,企业用于发展生产和发放股利的盈余资金越少,投资者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也越少,因而高税率会对股票投资产生消极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也会下降。他们常会这么想,“与其挣的钱让国家拿走,还不如不挣”。相反,低税率或适当的减免税则可以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

印花税率的变动史,几乎就是一部股市指数变动史。印花税率的调整在中国股市的坐标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财政部于2007年5月30日凌晨宣布,由1‰调整为3‰,这直接导致了本轮牛市中令投资者刻骨铭心的“5.30”暴跌。如图2.1,5月30日当天,沪指收跌6.5%,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持续近两个月的大幅震荡,市场开始出现熊市重新来临之论调。2008年4月23日晚,出于对股市腰斩、市场信心崩溃的担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第二天的股市就走出了一波令世人同样目瞪口呆的大涨,两市超过800只非ST股涨停,创出A股市场有涨跌幅限制以来的单日涨幅之最,人称“4.24井喷”。

图2.1 2007年3月16日-8月17日沪综指日K线图

⑵国债

国债是区别于银行信用的一种财政信用调节工具。国债对股票市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国债本身是构成证券市场上金融资产总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国债的信用程度高、风险水平低,如果国债的发行量较大,会使证券市场风险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国债利率的升降变动,严重影响着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价格。当国债利率水平提高时,投资者就会把资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国债上。因此,国债和股票是竟争性金融资产,当证券市场资金一定或增长有限时,过多的国债势必会影响到股票的发行和交易量,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如图2.2,2007年5月份中宏保险发布的07年5月份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中,2007年5月,A股市场在资金面的推动下继续震荡走高,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收盘4109.55点,上涨6.98%,2007年5月的近三个月累计上涨42.64%。以散户为主导资金

推动型上涨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结构性风险,并在五月底政策调控下有所释放。市场在开始出现回归价值投资的迹象,并伴随间歇性回调继续上扬。5月份中信标普300指数收盘3215.43点,上涨11.19%,最近三个月累计上涨55.37%。

图2.2 国债收益率曲线

2.3 心理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影响金融行为的研究,是继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有效市场理论之后,解释证券价格波动的一种最新理论。很多人认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和实验经济学家Vernon Smith 这一事实,奠定了行为金融学在学界的地位。目前的美国市场已经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公司,如著名的LSV资产管理公司。

股票市场的价格定位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来决定。行为金融学认为,要理解股市价格运动的基础,我们必须转向心理学。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行为金融学认为,股票价格可以分解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心理价格两部分。在某一特定时刻,由投资者的情绪所决定的心理价格成分可能只在总价中占一小部分,也可能占据很大一部分。当投资者极度悲观和恐惧时,心理价格为负数,使股票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从而形成具备极高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当投资者极度乐观和贪婪时,心理价格为正数,使股票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从而形成投机性泡沫。

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对其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些心理倾向对股价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1.从众心理。服从多数是现代社会生活及经济生活的一项准则,在证券市场上,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认为多数的决定是合理的,于是就在自己毫不了解市场行情及股票情

况的状况下,盲目依从他人跟风操作和追涨杀跌,这就是股市中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股价主要起着放大的作用。在牛市阶段,有些个人投资者看见别人购进股票,就轻易地认为股票行情一定看好,唯恐落后,失去获利的机会,在对市场前景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就急忙购进,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涨。而由于买入股票盈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受他人的影响,也不管实际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也不作分析研究,就开始买进股票,推动股价的进一步上涨。随着炒股发财效应的逐渐扩大,入市的个人投资者就越来越多,最后连一些平常对股市和金融都漠不关心的市民都入市了,从而将股价推向一个不合理的高度,形成了一个短期牛市。在牛市向熊市转换阶段,一些较为理智的个人投资者会率先将资金从股市上撤出,引起股价的下跌,其他个人投资者看见别人卖出股票,又认为股市行情一定看跌,深怕自己遭受损失,跟着别人立刻做出售出的决定。随着股票下跌幅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就跟着卖出股票,最后引起股市的暴跌。

银广夏事件:

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也是相应的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在这种优厚的回报之下,投资者纷纷买进银广夏股票。虽然当时也有信息从种种方面反应银广夏业绩的可靠性。但似乎此时大家关注的不是它的业绩,而是更关心自己手中的货币如何变成银广夏股票。整个市场上大肆掀起抢购狂潮,连我们称为最理性的投资者的基金也参与在其中。而且他们买进的愿望似乎更强烈。虽然当初有银广夏“良好”业绩的因素,但是这么多的投资者扎堆买一只股票,这显然不是通过理性分析而得出的买进策略,是一种典型的羊群行为。

2006年银广夏股票曾创下连续15个跌停纪录,并遭到808名股民高达1.8亿元民事赔偿诉讼的银广夏股改方案06年3月15日前顺利过关。06年3月14日,银广夏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相当于对价10股送1.14股的股改对价方案,在13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被流通股股东以87%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投资银广夏的大批投资者虽然赢了官司

却没有赢钱。从图2.3课看到银广夏从疯狂上涨到疯狂下跌的过程。

图2.3 银广夏股价走势图

2.预期心理。预期心理是指个人投资者对未来股价走势以及各种影响股价因素变化的心理预期。在股市低迷时,股价已跌至相当低的水平,大部分都跌至每股净资产以内,但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都无动于衷,持谨慎观望态度,致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而一旦行情翻转,个人投资者在预期心理的作用下,却愿以较高的价格竟相买入股票,果然促使股价一路上扬。相反,在股价的顶部区域,个人投资者都不愿出售,等待股价的进一步上涨,而当股价开始下跌时,又认为股价的下跌空间很大,便纷纷加入抛售队伍。

图2.4 上港集团日K图

由于个人投资者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过于乐观,就可能将股价抬高到空中楼阁的水平,

比如将股价抬高到平均净资产的3倍甚至5倍的水平,使股价明显脱离其内在价值。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与此消息相关的上港集团股价连续涨停,一周内涨幅达到40%以上。如图2.4。

3.偏好心理。偏好心理是指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的股票种类上,总是倾向于某一类或某几种股票,特别是倾向于自己喜欢或经常做的股票。当机构大户偏好某种股票时,由于其购买力强或抛售的数量多,就会造成股票的价格脱离大势,呈现剧烈振荡现象。如沪市某些股票,其每年的税后利润也就0.1元左右,由于一些机构大户的偏好,就将股价拉到接近30元的价格,而一旦大户出货,其价格便大幅下跌,导致一些跟风的个人投资者惨遭损失。

4.博傻心理。在股市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股票交易是傻子与傻子竟技,不怕自己稀里糊涂以高价买进或低价卖出,只要有人比自己更傻,愿意以更高价买走或更低价抛售,自己就能有所盈利,这种心理就是博傻心理。由于博傻心理,许多个人投资者并不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票的投资价值,只要有人买就跟着买,有人卖就跟着卖,造成股价的大幅振荡,市场风险极大。如我国的沪深股市,由于我国个人投资者尚不成熟,追涨杀跌之风甚行,股价常常出现大幅振荡,这就是个人投资者的博傻心理在作怪,只要我买,就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买走我的股票;只要我卖,就会有人在更低的价格出售,使自己能在低价补进。

运用理性的思维和理性工具去判断股份的升跌反而是不理性的.因为股从1元涨到2元,升幅达到100%,涨幅非常高,不能再去追高了.但是股市中非理性的行为往往在一段时期里战胜理性的行为.因为股价越涨,股民就会失去理智,像傻子一样认为股价还会涨.如果买入股票后股价确实上涨了,买者必然要向踏空的股民显耀他多么英明伟大,而这些踏空的股民此时也经不起诱因,开始犯傻追高买入.假如这第一批踏空的股民犯傻追高买入的股票后,股价确实又上升了,这一批也必然要向其他踏空的股民显他们的英明伟大,如此反复,结果犯傻的股民越来越多,股价由于买者增多,继续上涨也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什么股价已经很高仍有股民大胆买入股票的搏傻道理。

如:1996年10月初,行情开始发动。当时很多人认为接近年底发生大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当时一些股评家对沪指能否冲破900点报有极大的否定态度。运用理性的思

维和理性工具去判断当时的股市理性的。但是当时的股市却出乎意料地连续猛涨,一大批踏空者叫苦不迭。此时股市中非理性的搏傻行为开始显现,胆大搏傻的第一批股民像傻子一样买入了股票后股价确实上升了,这些其他踏空的股民此时也经不起诱惑,开始犯傻追高买入。结果股价确实又上升了。于是他们也向另外其他踏空还在观望的股民显耀他们多么英明伟大。当时有一句典型的博傻口号即: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类似搏傻追高的情况在2001年发生过。2007年又发生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深度套牢。

2009年2月26日上港集团认购权证狂跌了25.92%;这只仅剩2个交易日、理论价值为零的权证,仍受到市场短线资金高度关注,当日盘中最大升幅曾达8.4%。当日上港集团成交了50.92亿元,上港集团认购权证继续成为当日最活跃的权证,其换手率提高到1261.61%。如图2.5,上港权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12日吞噬8亿真金白银。

图2.5 上港权证最后一月日K线图

3 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3.1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

3.1.1 理性的理论研究

经济学与哲学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学理性有如下三层含义:

1.人是自利性的,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双重才本生,分别是自利性和社会性(,但是,在芝加哥学派看来,人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基于人的自利性基础之上的,所谓的“启蒙了的利己主义”,而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和社会进化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己经像达尔文所说的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了,即使按照突变的规律仍然会不断地产生,也假设它是“凤毛麟角”,而不列入分析的范畴。

2.利益极大化原则,人人追求自己效用的极大化;或者是,在追求“幸福”极大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幸福”减去为追求“幸福”而带来的“痛苦”后,这一效用达到了极大化,这里潜藏的前提是,感性的事物可以量化。

3.每一个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对于第三点,扩展开看,一个人理性与否,不能简单说他是否最大化了效用,如果那样,总能以效用发生改变来进行辩护。理性本身,在于效用结构是否符合选择一致性标准。例如:如果在A、B之间,偏好B,在B、C之间,偏好C,那么,在A、C之间,必然是偏好C而不是A,否则,偏好结构就是不理性的。如果存在这种行为,在群体的市场中,有人拿B来和你交换A,则你必然愿意如价,然后,当有人拿C来和你交换B,你同样愿意加价,最后,当有人继续拿A和你交换C时,你又再一次加价,一圈下来,你手上还是A,但是你贴了3次钱,如此周而复始,再有钱,也会贴光的。因此,具有这种偏好结构的个体将必然被目然选择所淘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是否理性,不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偏好,而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偏好结构。理性是一个有结构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平面”概念。

3.1.2 不确定性下的理性行为

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面临两个以上不确定的决策后果,尤其是在面对伴有负面

结果的可能性时所产生的复杂心理过程。不确定性决策常常涉及多个不确定性的负面结果,因此,个体所知觉到的风险情景也不会是单一的。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复杂程度,往往使得风险决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

要研究人类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就要回答人们对备择方案的选择与偏好的准则是什么。在不确定性决策中,由于备择方案的损益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人们普遍地用期望损益值作为决定偏好的准则。

由于同一笔财富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主观价值,于是便引入了“效用”这一概念,1944年,vonNeumann和Morge12stem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提出了期望效用最大化原理。在这一分析框架下,决策的过程被简化为一个期望的形成和最大化的过程。决策者也就被假定有能力正确地估计相关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合理地选择行为以将其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最大化。

如果决策者的偏好满足一系列公理性假定: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和独立性,那么一个偏好关系总能通过效用函数的期望的最大值来描述。在这里,不确定性决策的准则由期望货币值最大化变为期望效用最大化,偏好也就成了效用的辩友。但是,在他们的模型中,人们面临的不确定性都有己知的客观概率,而在现实中,概率并非是客观己知的。这一依据长期受到质疑。尽管如此,由于期望效用函数在理论上简便易用,它在经济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3.1.3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正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定价模型(CAPM)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基础在于对经济学的根基—理性人假设的怀疑,并结合了心理学的发展,对现代金理沦采取的传统牛顿力学研究模式进行了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线性复杂模型的研究方式。

自CAPM诞生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应用该模型进经验研究和求证EMH的有效性上。但是随着后来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现金融理论模型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不相符合的。表现如下:

1.现代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函数最大化等假设上,而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个人投资者具有倾问于过分自信的心理特征;针对投资者如果接受更大的风险,他们就须得到更高的收益率的补偿,当牵涉到亏损时,投资者会倾向于追求风险,尤其是当出现有可能把他们的亏损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时候,投资者

会不顾这些风险而体现为非理性;而且投资者会有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的偏差,还有减少后悔、推卸责任的心理。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差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

2.加现代金融理论和EMH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投资者。证券市场投资行为是由理性的投资者主宰。某些情况卜,非理性投资者实际上可以获得比理性交易者更高的收益,非理性投资仍然可以影响资产价格。

3.2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

针对经济周期以及牛市和熊市的不同,个人投资者也明显采取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进玫与防御策略之间游走。而个人投资者持仓结构的变动,对二级市场股价的表现也明显地施加了影响。结合机构的投资研究报告,可以比较清晰地梳理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而发现其“价值投资”里面的行为因素。

证券之星在2008年初统计,中国证券市场18-30岁的个人投资者约占40%,中国的股票投资者精力充沛、感觉敏锐、处事果断,因此体现在交易行为上,多倾向于短线操作,对消息敏感、交易频率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较少的投资者,容易受到各种信息噪音的影响而难以形成独立的投资理念,反应到投资行为上,则非理性行为较多,常有“追涨杀跌”的现象,易造成股市“从众”效应放大。

1.短视理性。

股市中投资者总是试图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其中以技术分析为代表,由于其使用图表来直观描述股票价格的运动,并容易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所以一直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拥护。技术分析认为股票价格运动的趋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并以此来预测其未来走势。但是单纯使用技术分析手段进行决策,容易导致系统性偏差,其原因不只是对技术分析是否熟练的问题,而且存在思维方式本身所导致的问题。而机构与庄家正是利用个人投资者对技术分析的过度依赖,通过操纵交易、制造技术假象,引诱个人投资者上当。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有过单纯依赖技术分析决策而导致亏损的惨痛教训。

2.过度自信与盲从

于投资者而言,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或者在实际中运用金融理论中对于股票价值的定价模型,例如红利贴现模型等等。调查显示,投资者主要是通过一些公共的信息来源,例如报纸媒介、与朋友聊天、听专家的股评等方式来获得关于公司的相关信息,再对此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

在行为金融DHS模型中,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过分偏爱两种判断偏差。然而价格由有信息的投资者决定。投资者通常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开信息的价值,甚至忘记自身信息方面的先天劣势。

3.恐高症和短线操作

个人投资者的恐高症和短线操作也是市场的通病。在实战中,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能从巨额亏损中得到教训,一看亏损都会积极止损。这样做又容易走向反面,出现了频繁割肉出局。这样又养成了短线操盘的习惯。由于个人投资者投资方式不当,收入低,心里承受着亏不起的巨大压力,心态一般不太好,加上仓位较重必然会一遇到行情回调就会择路而逃。这样自然会出现恐高症,短线操作频繁。

4.信息干扰

信息干扰过多,忽视了独立自主地判断行情和完成买卖操作。个人投资者可以参考别人的观点,了解大众在想些什么,但更应该在乎自己对市场的感受。这种来自直觉的感受往往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每个人都会对情作出判断,而结果往往不会相同。打听的消息越多,越会犹豫不决。在股市里,判断的信息越多,干扰会越大,操盘时越会不知所措、越会犹豫不决,看到机会也不敢下手。这也是信息的阻塞现象在股票投资中的最好体现。

5.无原则买卖

我国个人投资者大多风险与收益管理的观念淡薄而利益最大化动机强烈,其投资心理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明显,不能及时获利了结及止损出局是个人投资者的通病,也是亏损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个人投资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所谓的计划来进行,更多的是根据情绪或者流言来买卖股票。如,在因股价波动而买卖股票的行为方面,九成以上个人投资者会在股票上涨幅度达30%之内抛出,八成以上的投资者会在股票下跌幅度在20%以内抛出,与预定止盈位或5—10%的止损点无关。另一方面,参考点也在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大盘指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即使在熊市中,当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的回报率大于指数的回报率,投资者的情绪相应较高,甚至可能加大逆市操作力度,反而加大了损失的概率。

4 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问题

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主观方面的和客观方面的。

4.1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客观问题

1.制度缺陷

根据对沪市异常波动情况的统计分析,政策是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的首要因素,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人投资者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作为公司大股东的缺位使得国有股代理人几乎是在没有真实财产所有者的监督下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大股东利益缺位、小股东无力监督”的股权结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经营效率低下,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此外,这种畸形的股权结构还直接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个人股的取得是通过高溢价高成本购买的,上市公司历年现金分红比例又极低,个人无法靠长期投资取得回报,只能寄希望于从炒作中谋取差价利润,因此市场投机炒作之风盛行。而近期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非流通股东拥有绝对话语权,流通股东难以获得预期补偿,故只能“用脚投票”,拉动股市重心下移。

2.股市不成熟、个人投资者不成熟

我国股市运行时间短、发育不成熟,完善股市管理和规范股市运行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近两年新增个人投资者大量涌现,如图3.1和图3.2所示可见投资者大量涌入的程度,他们进入股市的心理准备不足,对股市知识掌握不够,自身的风险承受力较差,面对风起云涌的股市行情,他们很难做到独立思考,与众不同。

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大量热钱源源不断地涌入股市,由于新入市的个股投资者大多缺乏股票投资知识和经验,因而他们往往会把日常买菜的经验运用于股市,捡便宜货买,这是一季度垃圾股狂涨、鸡犬升天的原因。截止2007年4月A股股票帐户开户人数仍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新股民的队伍仍在不断壮大,这将给股市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散户和新股民更倾向于买卖低价股即便宜货,使得围绕低价股的主题投资更容易获得市场响应;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新增股民多属于跟风盘,筹码锁定性差,因而会出现买卖成交量大,市场震荡加剧的局面。

截止2007年05月28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0027.36万户,一举突破一亿户

大关。而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周一收盘,该一亿个账户共计持有的深沪两市总流通市值为64380亿元,折合每个账户持股市值约为64380元。

此外,据我们的粗略测算显示,国内总人口可以支撑的深沪两市总开户数仅为10828万户左右,即当前一亿户左右的总开户数水平,保守估计已逼近国内可支撑的上限。

图3.1 2004-2007年场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统计表

图3.2 07年5月以来每日开户情况

投资者结构分析.doc

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一部:概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基金持有者(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在市场操作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作下较为合理的解释,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基金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证券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买卖的投资者。一般的就是指以自然人身份从事买卖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 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投资者。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证券投资机构化的趋势。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市场份额70年代为30%,90年代初已发展到70%,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力量。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仍然偏小。截至1997年底,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开户数占总开户数比例不到1%。为了改变这种投资者结构失衡的状况,我国正采取措施,在完善立法的前提下,逐步培育和规范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证券投资基金支撑市场和稳定市场的作用,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投资管理专业化

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研究、投资理财方式等方面都配备有专门部门,由证券投资专家进行管理。1997年以来,国内的主要证券经营机构,都先后成立了自己的证券研究所。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有限而高度分散,同时绝大部分都是小户投资者,缺乏足够时间去搜集信息、分析行情、判断走势,也缺少足够的资料数据去分析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因此,从理论上讲,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对理性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投资结构组合化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入市资金越多,承受的风险就越大。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会进行合理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庞大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和多方位的市场研究,也为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提供了可能。个人投资者由于自身的条件所限,难以进行投资组合,相对来说,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投资行为规范化 机构投资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投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监管,相对来说,也就较为规范。一方面,为了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资金安全,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投资机构本身通过自律管理,从各个方面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自己在社会上的信誉。

证券投资学习心得

证券投资学习心得 经过了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分析的学习,让我对证券投资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说用来投资证券或者是分析走势,那是远远不够的。以下是我对证劵投资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看法,以及一些建议和评价: 一、理论上的收获 证券投资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手段,也逐渐的成为一种理财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作为现代社会新生代的我们,更应该去主动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知识,不过这种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实际的参与,因为理论只有实际操作化,才能验证其可行性,同时在实践中在总结出符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理论。 学习证劵投资我体会到了:证券投资在如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占有巨大的经济地位,并且仍旧不断地扩大着它的影响力,作为中国现代主流人群的我们,要想能够跟得上国家的经济的势趋,增强自己的证券投资知识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证券投资学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学习证劵投资,让我明白了证劵和股票的含义:经过这个学期对证券投资的学习,我对证券投资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证券,证券的分类,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融资结构、资源配置、发行方式、发展前景等;了解了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定义及它们的运作方式。 证券是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通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方当事人有权按照证券记载的内容获得相应权益的凭证。股票,国债,市政债券,基金证券,票据,提单,保险单,存款单等都是证券。而投资是为获得可能的不确定性的未来值做出的确定的现值牺牲。 证券投资的定义: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者是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得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得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学习证劵投资,我了解到了证券投资的种类:证券投资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各种不同的证券投资的性质、目的和运行过程不尽相同。 1.股权证券投资与债权证券投资。股权证券投资的对象是股权证券;债权证券投资的对象是债权证券。 2.直接证券投资与间接证券投资。证券直接投资指投资者直接到证券市场上去购买证券。证券间接投资指投资者购买金融机构本身所发行的证券,而这种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证券交易以谋利的。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指购买长期债券或股票,并长期持有。短期投资指购买短期债券或购买长期债券、股票但短期内又转手卖出。4.固定收入投资和不定收入投资。固定收入投资指投资购买收入固定的证券;不定收入投资则指投资购买收入不固定的证券。 学习证劵投资,让我明白了证劵投资分析的意义:证券投资分析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投资机会和投资对象的选择合理性;2.有利于提高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高风险;4.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分析水平;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研究分析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作者:————————————————————————————————日期: 2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异化;投资策略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3-021 引言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在同质预期的假设下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基于现在可获得的信息获得超过均衡的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fama,1970)。然而,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异象,表现出与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相悖的情形,如: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等。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对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2 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分析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欲望、信仰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方面,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在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下,并不总是遵循贝叶斯规则,从而产生一种启发式的认知捷径,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

证券投资学学习心得

证券投资学学习心得 大学学习了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感觉受益颇多。现谈谈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下面是证券投资学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证券投资学学习心得篇一大学是一个相对来说空余时间较多的时期,很多的学生都会将这些时间浪费在游戏和无聊当中,很少能把时间留给改留的地方。在理财方面也一样,我认识的很多同学从来不对自己身上的钱财有所计划,有所安排,只知道有钱的时候尽量花,没钱的时候向家里要钱,或者先“艰苦奋斗”一阵子。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特别是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如何能改变这个不良习惯,学习证券投资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经过这个学期对证券投资的学习,我对证券投资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证券,证券的分类,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融资结构、资源配置、发行方式、发展前景等;了解了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定义及它们的运作方式。并能更清楚更直观的从发展前景及当前数据对它们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从而做出我们这些初学者的判断。这其中包括对各种证券投资的收益性、流通性、风险性、流通行、价格的波动性和伸缩性的分析、评价和预期以及宏观经济、政治事件、法律规范、军事冲突、传统文化、自然条件、市场波动等各种因素对证券市场价格的的影响。在股票方面,我学会了市盈

率、发行价、股票面值、股票市价等的计算,并对股票的价格指数有所了解;在债券方面,学会了对债券的终值、现值、股利贴现估价,市盈率估价等的计算;在基金方面也了解了一些价值分析技巧。而以上这些都是进行证券投资必备的基础知识,若要想要更深层次的发展还必须有进一步的学习——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学习。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大学生活是相对比较自由的,空闲的。对于一些对证券投资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就应该去尝试投资,真正感受投资的魅力。若实在是没本钱,我们可以进行网络上流行的虚拟投资,从而以实战来丰富和提升自己。那么在真正的投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要进行哪些因素的分析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自己的投资对象。然后对这家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公司的当前运营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潜力。这些分析包括行业竞争力的分析、财务状况的分析、高层管理能力的分析、现金流量的分析、市盈率模型的分析、资产基准模型分析和市场模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估,从而制定投资的大致方向。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投资了,投资对于我们来说一般都是短期的行为,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技术分析。在这过程中常用到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第一,k线理论,了解k线的含义,通过单根k线或多跟k线组合来预断股市近期走向。

《证券投资分析》作业答案

《证券投资分析》平时作业(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整合:是指企业收购后,两家企业在营运、组织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融合。 2.股票收购:是指公司不以现金为媒介完成对目标公司的收内, 而是收购者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其特点是不需支付大量现金, 不影响收购公司的现金状况,目标公司的股东不会失去股权,只是从目标公司转 移到收购公司,但通常情况下,会失去控制权。 3.反购并:面对敌意的购并行为,作为目标的大公司自然不愿束手待毙,对潜在的和现实的 购并进行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抵御。反购并的策略主要集中在法律、管理和股票交易三个方面。 4.公开原则:是要求证券市场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要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信 息披露的主体不仅包括证券发行人、证券交易者,还包括证券监管者;要保障市 场的透明度,除了证券发行人需要公开影响证券价格的该企业情况的详细说明外, 监管者还应当公开有关监管程序、监管身份、对证券市场违规处罚等。 5.证券发行核准制度:又称为“准则制”或“实质审查制”,是指发行人发行证 券,不仅要公开全部的,可以供投资人判断的材料,还要符合证券发行的实质性 条件,证券主管机关有权依照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对发行人提出的申请 以及有关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发行人得到批准以后,才可以发行证券。 6.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其它人员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泄露内幕信息,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证券建 议的行为。 7.虚假陈述:是指行为人对证券发行、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事实、性质、前景、 法律等事项作出不实、严重误导或有重大遗漏的陈述或者诱导,致使投资者在不

证券投资实训心得体会_证券投资实习个人总结(2)

证券投资实训心得体会_证券投资实习个人总结(2) 证券投资实训心得体会四为期三天的《证券投资学》课程网络培训结束了。虽然只有三天的时间,但是各位老师精彩的演讲使我受益匪浅。我希望今后能够多组织一些这样的培训,能够多些机会和兄弟高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证券投资学》我有一点体会,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这门课程的定位。我所教授的这门课程是我们应用数学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学生们选修它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把它作为炒股的课程,比较感兴趣;一种是为了混学分;还有一种就是为了应付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考试。(我们专业的学生考经济类研究生的比较多) 因为是专业选修课,所以课时很有限,只有48学时。这48学时只能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讲解,大部分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而且因为这门课程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法律制度、政策规范、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这些学科我们专业都要求学生或必修或选修,所以有些交叉的内容就可以和其他老师沟通一下,避免重复讲解。比如这门课程需要用的统计学和计量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不用深入讲解,因为学生都已经学过,只要直接拿来用即可。

其次,是重点和难点。对于我们理科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本门课程的重点为:证券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市场,包括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证券投资价值分析;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和板块分析、公司分析;技术分析,包括图形分析、指标分析。 难点主要集中在: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的运行原理;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债券的投资价值的计算;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技术分析中的图形分析,尤其是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均线理论、MACD、KDJ等主要指标的运用。 因为我们的学生毕竟不是经济类专业出身,所以牵涉到的经济学内容还是要强化的,另外我们学生都是学数学专业的,所以对于计算和模型处理应该会有一定的优势,只是经济学专业背景有些欠缺而已。 最后就是实践这一环节。这门课程我们还有12学时的实践时间。但是因为课时的有限以及实验室设备的缺乏,这块实践环节几乎就是虚设,学生只能上机处理一些计量方面的问题,根本无法进行与证券有关的一些实际操作。而且因为经费和其他一些条件的制约,学生也无法去证券公司或者其他一些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实践,这样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的感性认识上,这实在是一大遗憾。 通过这次培训,我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尽量使学生能对这门课程有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训心得体会五以前对证券完全不了解,看股市行

当前我国投资理财行为分析

当前我国投资行为分析 摘要:家庭投资理财有多种行为,例如:选择、组合、调整等行为,它们可以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下面我们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些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然后对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使我们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

证券投资行为中的统计模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f10246966.html, 证券投资行为中的统计模型分析 作者:周加颖 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13期 【摘要】证券投资是一种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投资产品,降低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是每 一位投资者的目标。所以,投资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本文针对证券投资行为分析中的问题,对统计模型分析法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证券;统计学;模型 证券投资自进入我国以后一度掀起了投资热潮,如今低迷的股市也并未冷却投资者的捞金欲望。影响证券价格走势的因素有很多,投资者进行技术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的唯一途径,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分析方法是统计模型分析,以下将对此进行相关阐述。 一、证券投资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分析分为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两种,以投资周期论,各有优缺点。 基本分析应用简单,适合长期投资成熟和预测精确度要求较低的投资领域,对短期投资作用不大。技术分析专业性强,有一定难度,适合短期投资。在证券投资业内有“长看基本”、“中看政策”、“短看技术”的说法,这也是每一位证券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统计模型分析的基本概述与分类 一般情况下,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统称为统计模型分析,是统计数学中的分析方法,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信息业、金融业、市场分析等多各领域早已广泛应用。 1.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被称为回归分析。自变量少的被称为一元回归分析,反之则称为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还有线性与非线性区别,因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关系。 2.类聚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是分析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聚类分析主要以相似为基础,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为目标 3.判别分析是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又被成为“分辨法”。判别分析进行的条件是分类已经确定,根据研究对象的各种特征值判别其类型的归属。判别分析是一种分析确定某以样本应该归属何类的方法,原理是用研究对象的数据确定判别样本函数中的特点系数,并计算出判别指标。 三、证券投资中的统计模型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总结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总结 在这学期证券投资分析专模课程中,通过老师课堂上课与机房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们学会了从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等基本面方面分析个股,并学习了K线组合理论、趋势线、轨道线等理论。并及时将老师课上教授的分析知识运用于上机操作,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对于枯燥的数据,曲线我们会有个很直观的感受。 每次上课时我都会看着投影仔细听老师的讲解,把一些要点记录下来。对于证券软件中的各种指标与曲线有了一些了解,看K线、均线、外盘与内盘的变化、股票的压力线,支撑点等。其实抄股票不等于赌博,它是需要很多科学知识。当然其中也有运气的因素,正如老师讲的“七分技术,三分运气”。抄股票主要是“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是很重要的,是关于上市公司的行业及行业地位,产品的供求关系,财务状况等。基本面状况好的上市公司才有上涨的潜力,动力。一个基本面很好的公司的股票价格也有起伏,那么就应该依据技术分析来决定买入和卖出的价位。做股票可以是炒底和追涨两种。同时也要注意仓位控制,不要一下子就把资金全部押上去,万一套住了就没有补救的机会。技术分析中我觉得“价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分析一个股票是否要涨了,看看他的交易量是否放大是很准的,交易量放大股价往往就要上涨了。技术分析还有很多方法,如W底,M头,切线法,均线法,黄金分割线,指标法等。 证券投资分析确实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股市可以有很多指标来反映市场的变化,但是仅仅是一两个指标是无法准确的判断市场的走势变化的,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数据与信息,这些不仅仅局限与通过股票软件得出来的,还要通过网络媒体等了解到得外部市场政策的变化。这门课程需要尽心尽力的去研究才会有好的回报。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异化;投资策略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3-02 1 引言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在同质预期的假设下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基于现在可获得的信息获得超过均衡的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fama,1970)。然而,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异象,表现出与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相悖的情形,如: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等。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对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 2 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分析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欲望、信仰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方面,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在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下,并不总是遵循贝叶斯规则,从而产生一种启发式的认知捷径,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等。这一过程会导致启发式偏差。另一方面,人们所面对的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表述方式、信息的呈现顺序不同也会对人们的判断带来影响,如对比效应、晕轮效应等,从而产生框定依赖。这一过程会导致框定偏差。

证券投资心得(总结文件)

证券投资分析心得 一直以来,对股票就充满了好奇,近些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炒股热”席卷了全国。而在听完证券投资分析的讲座之后,我的收益颇多的,树立正确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打破了我对证券原有的理解,以往我以为证券就是股票,然而通过学习,我发现原来股票只是证券之一。证券还包括债券、基金以及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 通过老师对证券投资知识的讲解与结合自身的投资经验为我们展示各种分析,注重讨论学习和应用实践。给我们分享了,证券投资需要通过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各种投资分析方法。 研究证券的根本目的在于进行证券投资。只有对各种证券及其运行规律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证券投资才能顺利进行。证券投资是一个复杂过程,其中有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具体操作问题。由于投机与投资结伴而行,收益与风险形影相随,投资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体地说,证券投资是经济主体以其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获得收益的投资行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股票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内容。 俗话说得好“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进入股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股票投资分析能力,在股市里瞎转悠,肯定碰得头破血流,成为赔钱的那的人。而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就要求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去进行分析了解,如从宏观分析中去了解宏观经济走向和相关政策。对国际与国内局势进行分析,了解一些行业发展趋势状况。再而对公司基本面分析与公司发展潜力分析。最后还有对投资者心理分析,因为每个股票市场参与者都有着自己的投资风格,也有着各自的投资心理。人们的心理起伏状况会受到股市信息的影响,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的判断。很好的掌握投资者心理,能为自己在股市驰骋提供一些导向。 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我们需牢记五条风险控制原则。一要控制资金投入比例。二是适可而止的投资原则。在市场整体趋势向好之际,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忘记了风险而随意追高。三是准确把握股票的买点,买股票是为赚钱,但也会让投资者发生亏损。为了避免资金发生大的损失,我投资者需要学习如何卖股票。四是分散投资,规避市场非系统性风险。最后则是保持良好心态,要知道心态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市场瞬息万变,时刻获得最新的消息并

证券心理分析

摘要: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是否是理性的,关系到中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现实紧迫性。关键词:个人投资者,行为金融学,分析 一、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现状 大量个人投资者充当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特色,我国很多证券投资者入市并不是看重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而是企图从中获取超额回报。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为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而获利,这类人群多是为赚钱买卖差价进行短线操作;只有少数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公司分红收益;而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很少,即使有分红的公司所分红利也是大大低于投资者的预期,所以仅有少部分的投资者把手里的闲置资金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把股市看成是一个长期投资场所。更多的投资者是短线投资、投机,而没有把股票作为长期的投资,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诱发了这部分人的赌博心理,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由于证券投资者容

易产生羊群效应,使这种市场短期行为具有很强的蔓延性,从而极大地加重了投资者孤注一掷的心理,一旦认为找到了机会,就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顾,冒险参与高风险的证券投资活动。高比例的企图赚取短期收益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这也是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剧烈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投资者入市动机上分析,就已经预示着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短期行为比较明显。 调查显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以中低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主,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工资收入,参与证券市场的时间普遍较短,证券投资意愿很强,希望通过财产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使自己的收入多元化,但投资经验相对缺乏,股市投入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较大,这充分说明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很弱,投资者对投资股市的行情有强烈的依赖性。而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知识来自于非正规教育,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股评专家的讲解以及报刊、杂志的文章等获得,在做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综述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 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讲”。这一假讲认为:金融产品的价格中差不多包含了所有的公共信息。有效市场假讲,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这一差不多前提。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对能够对一切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然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讲相悖的现象。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讲”存在

着内在缺陷,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它否定了传统金融学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对宽敞的期货投资者而言,能够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 一、羊群行为 人类由于其社会性而存在一个特不普遍的现象:经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于互相阻碍,因此他们往往具有类似或者相近的思想。所谓羊群行为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阻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并不一定是羊群行为,羊群行为强调对其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阻碍,并对他的投资决策结果造成阻碍。 比如讲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上,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期货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

依据对其他投资者行为的推断来进行决策,这就形成了羊群行为。在我国期货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跟主力持仓做的投资行为,或者在同一个期货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往往持有同方向的期货合约。 由于羊群行为在期货市场中的广泛存在,期货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幸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如此投资者能够采取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短线交易,以赢取过度反应向真实反应的价值回归过程的利润。另外,期货交易是一个“零和游戏”。假如除去手续费等费用,期货交易严格讲来是一个“负和游戏”,在如此的一个市场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人认为价格应该上涨的时候,价格往往会出现转机。 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期货交易者,就应该勇于做市场中的“少数人”,依据自己的推断和分析,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二、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

证券投资分析及学习心得体会

证券投资分析及学习心得体会 “证券投资”作为理财领域的一部分被人们了解接受并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作为一位初学者,对证券投资虽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经过学习,我对证券投资有了些许了解。在证券投资中,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最终摸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且顺应当前局势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所以在此就对证券投资学的一些理论和认识作一些自我的阐述。 1.证券(Securities)亦称有价证券,是证明持券人具有商品所有权或表示财产所有权、收益请求权以及债权,并凭此,有权取得一定收入的各种凭证。证券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有价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商品证券是证明有领取商品权利和凭证,如提货单、运货单、仓库栈单和房地产证书等。货币证券是指商业上的支付工具,可以用来代替货币使用,是对货币具有索取权的一种有价证券,如支票、本票、汇票及商业票据等。资本证券是能按期从发行者处领取收益的权益性凭证,它表示财产所有权、收益请求权或债权,如股票、国库券、公司债券凭证等。狭义的有价证券则指包括股票和债券两大类的资本证券。 2.证券投资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收益、风险和时间。收益,任何证券投资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获取一定的收益,一般而言,证券投资的收益包括利息、股息等经常收益和由证券价格的涨跌所带来的资本得利两个部分。风险,要获取一定的收益,就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一般而言,收益与风险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但并不是每一个追求高风险的投资者就一定能取得高收益。时间,任何证券投资都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取得收益。一般而言,投资期限越长,收益就越高,但风险也越大。 3.证券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分为准备、了解、分析、决策与管理四个阶段。证券投资准备主要包括资金准备和心理准备。投资者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可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的来源、数额等。同时,由于市场变幻莫测,收益与风险并存,投资者还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必须了解各种证券的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整个证券市场的状况及投资环境,包括证券的性质、期限、收益高低、风险大小,证券市场的组织机制,券商的职能部门和作用,证券投资的程序、方式、费用,有关证券投资的法律、法规和税收情况等。投资者在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情况后,还必须对证券的真实价值、上市价格和价格涨跌趋势进行认真的分析,以确定投资于何种证券及投资的时机。通过以上阶段和步骤,投资者已经可以作出投资决策,购买合适的证券并决定各种证券的购买量。作出证券投资决策后还必须进行严密的证券投资管理,即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所持证券的种类和数量,保持证券的最有效组合。 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投资机会和投资对象的选择合理性;2.有利于提高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高风险;4.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分析水平;5.科学的证券投资分析是投资者获得投资成功的关键。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分为两种,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是指证券投资人员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等基本原理,对决定证券价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分布,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是以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为分析对象,运用

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一) 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学投资理性有如下三层含义: 1.人是自利性的,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双重才本生,分别是自利性和社会性。换句话说,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己经像达尔文所说的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了,即使按照突变的规律仍然会不断地产生,也假设它是“凤毛麟角”,而不列入分析的范畴。 2.利益最大化原则,人人追求自己效用的最大化;或者是,在追求“幸福”最大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幸福”减去为追求“幸福”而带来的“痛苦”后,这一效用达到了极大化。 3.每一个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对于第三点,扩展开看,一个人理性与否,不能简单说他是否最大化了效用,如果那样,总能以效用发生改变来进行辩护。理性本身,在于效用结构是否符合选择一致性标准。例如:如果在A、B之间,偏好B,在B、C之间,偏好C,那么,在A、C之间,必然是偏好C而不是A,否则,偏好结构就是不理性的。如果存在这种行为,在群体的市场中,有人拿B来和你交换A,则你必然愿意如价,然后,当有人拿C来和你交换B,你同样愿意加价,最后,当有人继续拿A和你交换C 时,你又再一次加价,一圈下来,你手上还是A,但是你贴了3次钱,如此周而复始,再有钱,也会贴光的。因此,具有这种偏好结构的个体将必然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是否理性,不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偏好,而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偏好结构。理性是一个有结构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平面”概念。 2、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理性行为 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面临两个以上不确定的决策后果,尤其是在面对伴有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时所产生的复杂心理过程。不确定性决策常常涉及多个不确定性的负面结果,因此,个体所知觉到的风险情景也不会是单一的。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复杂程度,往往使得风险决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 要研究人类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就要回答人们对备择方案的选择与偏好的准则是什么。在不确定性决策中,由于备择方案的损益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人们普遍地用期望损益值作为决定偏好的准则。 (二)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 1、投资者刚进入股票市场时,投资者往往求助于他人。因为对股票市场不了解投资者处于无知的状态,在无知的状态下,与其随机行动,还不如顺从经验,这是理性的推断过程。如果知识充分,顺从经验绝不是理性的。所以,在无知的情况下,投资者依赖于最初获取的信息来源,以及前人的知识积累。随着购买行为的发生,投资者开始对自己的期望进行调整,开始主动学习。之后,重新编辑、合成、简化以后形成自己的行动依赖框架。框架是描述决策问题的形式。由于许多框架是模糊的,投资者会因为情境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这种现象被称为框架依赖。 决策依赖框架有: (1)从众行为。根据投资人决策依赖路径建立的不同,从众行为又分为三种:一种是跟随机构投资者,在决策依赖上,这要是从报纸上获取消息。第 二种是跟随所谓的权威人士,经验丰富者。第三种是跟随市场其他投资 者的行为。 (2)政策扭曲的行为。有些投资者是盯住国家政策的市场性的,每次投资都是依赖对国家政策的准确判断。而政策的误导会扭曲市场,导致投资人 只瞄定政策。 (3)特立独行主义行为。这主要是用于形容那些游离于普通投资大众之外的投资者,他们我行我素,完全由自己拿主意。如号称国内第一私募阳光基金的开拓者,赤子之心公司总经理赵丹阳2008年1月2日宣布,将对旗下五只信托基金全部清盘,这是国内首次有机构选择主动清盘。消息一公开,

证券投资分析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证券投资分析模拟试题 及参考答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证券投资分析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A、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B、生产的产品同种但不同质,即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异,产品的差异性是指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着实际或想象的差异;C、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生产者可以树立自己产品的信誉,从而对其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D、没有一个企业能影响产品的价格。2、属于证券经营机构的业务有____。A、承销 B、经纪 C、自营D、基金管理3、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A、行业的经济结构 B、技术进步 C、政府政策 D、社会习惯的改变4、按计息的方式分类,债券可分为 ____。A、附息债券 B、贴现债券 C、单利债券 D、复利债券5、债券的理论价格的决定因素有____。A、债券期值 B、期限 C、利率水平 D、票面价值6、反转突破形态有____。A、圆弧形态 B、喇叭形 C、旗形 D、三角形7、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有____。A、主营业务利润率 B、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C、资产收益率D、存货周转率8、证券经营机构在股票交易中的禁止性行为有____。A、欺诈客户的行为 B、透支交易行为 C、内幕交易行为 D、操纵市场行为9、市场行为的内容包括____。A、市场的价格 B、信息 C、成交量D、达到这些价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时间10、公司竞争地位分析,包括____。A、公司的盈利能力 B、企业经营效率C、技术水平 D、项目储备及新产品开发11、同步指标有____。A、股票价格指数 B、失业率 C、国民生产总值 D、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12、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____。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汇率 D、公开市场业务13、技术分析的类别主要包括____。A、指标派 B、切线派 C、K线

证券投资心得体会

证券投资试验体会 证券投资的一学期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或许收获的东西,比起有些同学还是算很少的吧。不过我觉得只要努力了,去尝试的做了所有的步骤,有所得,就算足够。 理论课上,我们具体的学习了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了解了证券市场的一些内容,并且学习了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以及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在随后的实验课上,老师让我们在模拟炒股的软件上自己操作体会,慢慢的也做到了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在模拟软件上,我注册了一个帐号,可用资金是500000元,因为对行情并不怎么熟悉,只是对老师讲的比较好的股票和看起来走势较好的股票进行了一定量的委托购买,虽然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环境,虚拟的资金,但是毕竟还是希望做好的想法,于是在之后的时间里,竟然也开始提高了对股票走势的关注度。 最开始学习证券投资学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不太看重,感觉它讲的很枯燥,可能也并不实用,可是经历了网络模拟交易后,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用它来指导实践,股市肯定不会是单靠运气来盲目支持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分析能力和理论知识。因为对理论知识的生疏,在刚开始进行模拟交易时,技术分析一点都不懂,每次都是一边看着书上的知识,一边对着电脑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尽管这样但还是不懂的如何去运用,也不懂其中的一些投资技巧。在逐步的学习中,我慢慢懂得通过阳线及阴线的形态去选择股票,再结合当天的成交量,来判断是否有升的可能。不知不觉间,竟然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 在购买的记录中,我买入了万科A的股票。最开始买的时候因为大致上看了一下,好像是有点盈利的,在7号左右那几天,它的涨跌都不是很大,振幅也就在5%左右,技术评分也比较强。另外看了一下新闻之类的,了解到2009年4月份万科公司实现销售面积59.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52.7亿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23.7%和22.0%。2009年1-4月份公司累计销售面积212.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74.9亿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30.4%和21.4%。说明它的发展业绩一直都还是处于增长趋势。另外,它是深市的第一权重股,是控盘股之一,也是房地产板块的龙头股票,所以它是有持有价值的。

证券投资分析习题-1

一、名词解释 1.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又称股票行市。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它仅仅是一种投资的凭证。股票之所以具有价格,是因为股票能够给它的持有者带来定期的股息收入。 2.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以股价的动态和规律性为主要对象,通过图表或技术指标的记录,研究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映,以推测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 3. 基本面分析:是以证券的内在价值为依据,着重于对影响证券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 素的分析,以此决定投资购买何种证券及何时购买。 4.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投资者运用持有的现金买卖有价证券获得收益的行为。 5.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一基本公式进行编制。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是各项资产,右方为负债和股东权益。资产表示公司所拥有的财产,负债和股东权益表示公司资金的来源和每一种来源提供了多少金额的资金。 由于公司所拥有的各项财产都是由债权人和股东提供的,因此,债权人和股东所享有的权利必须和公司的全部资产相等。 6.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因各种因素影响使整个证券市场发生波动而造成的风险,政治的、经济的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系统风险的来源,这类风险与所有的证券存在着系统性风险。 7.市盈率:市盈率表示投资者为获取每1元的盈余,必须付出多少代价,也称为投资回报年数,即现在付出的投资代价,需要经过多少年,才能收回。其计算公式为: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盈余,一般而言,市盈率越低越好。市盈率越低,表示投资价值越高。8.股票板块:股票板块股票市场的“板块”效应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现象,被投资者广泛应用于整个证券市场,它是指股票按某一共同特征而被人为地分类在一起,而这一特征往往是被股市庄家用来进行炒做的题材。 9.相对强弱指标:相对强弱指标是根据股价涨跌幅度变动来分析一段时间内股市多空双方相对强弱趋势的技术指标。 10. MACD指标:由快的移动平均线减去慢的移动平均线形成的双移动平均线。当MACD 以大角度变化,表示快的移动平均线和慢的移动平均线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开,代表了一个市场大趋势的转变。当MACD从负数转向正数时,是买入信号。当MACD从正数转向负数,是卖出信号。 11.羊群效应:是指对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金融学上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12.换手率:换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股在市场内交易转手买卖的频率,等于周转率。这是表明股票流通性的标志,其计算公式:换手率=(一定时间内的交易量/发行总股本)x100% 13.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两条移动平均线在上升的市价线下方相交叉,形成多头排列,即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形成交叉。 14.行业的PEST分析:是指对行业所处的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行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15.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来自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的大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