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2019 年版)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S22.30 )、多发性肋骨骨折(ICD-10 :S22.40 )伴创伤性气胸(ICD-10 :S27.00 )、创伤性血胸(ICD-10 :S27.10 )、创伤性血气胸(ICD-10 :

S27.20 )。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 :34.04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 病史:多有外伤史。

2. 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 X 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充分镇痛,胸带固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

2.30/S22.40 伴S27.10/20 肋骨骨折/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血胸创伤性血胸/ 创伤性血气胸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w 12小时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

(2)X 线胸片、心电图;

(3)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

骨代谢检查、骨髓瘤相关检查、胸部CT、血气分析、腹部超

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时间。

2.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

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 手术方式:胸腔闭式引流术。

3. 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4. 输血:视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w 9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 线

片等。

2. 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十)出院标准

1. 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

稳。

2. 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

因分析

1. 需要开胸手术,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张力性气胸和进行性血

胸。

2. 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0/S22.40 伴S27.10/20 )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

患者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 门诊号:________ 住院号: ________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W10天

多发伤复合伤区别教学资料

多发伤复合伤区别

1994年全国首届多发伤学术会议上,建议多发伤的定义如下: 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其严重程度则视其ISS值而定,凡ISS>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多发伤实际上就是指的严重多发伤。 应与以下概念区别: ⑴复合伤: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如核爆炸时冲击伤合并辐射、烧伤,机械伤合并化学、生物武器伤等。 ⑵多处伤:同一部位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例如腹部肝脾损伤、小肠多处穿孔、体表多处裂伤等。多处伤伤情不一,轻者不需处理,重者可致死。列为多发伤者不属于多处伤,但战伤统计时,常将多发伤与多处伤合称为多处伤。⑶多系统伤:多个重要生命系统同时发生损伤,严重的创伤仍属多发伤。因多发伤常表现为多系统伤,如严重肺损伤合并大血管伤等。一般不作为专门的分类词应用。 ⑷合并伤:两处以上的损伤,除主要较重的损伤外尚有其他部位较轻的损伤。如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肋骨骨折,肋骨骨折为合并伤。通常不作为分类词应用。 ⑸混合伤:两种以上的机械致伤因素所引起的损伤。如弹片、枪弹、刃器等。 ⑹联合伤:指同一致伤因素所引起的两个相邻部位的连续性损伤。常见的有胸腹联合伤、眶颅联合伤等。从广义上讲,联合伤亦称多发伤。

小结:复合伤由多种致伤因素引起;混合伤为多个机械致伤因素一起;其余为单一因素引起。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时候有些人对复合伤,多发伤的概念的了解还不是很确切!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Trauma Management 孙海晨 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 2001.10 1 总论 1.1 创伤的分类 根据创伤的发生机制,创伤分为钝器伤和锐器伤两大类。 (1) 钝器伤 (Blunt trauma)。典型代表是交通伤,还包括坠落伤、重物砸伤、工业 机械绞榨伤、钝器打击伤等。 (2) 锐器伤 (Penetrating trauma)。典型代表是武器伤,还包括刀伤、刺伤等。 1.2 创伤抢救室 创伤抢救室是抢救危重创伤病人的场所,可以为一个大房间也可由邻近的几个 房间组成。现代创伤抢救室应配备给氧、静脉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所需物 品,各种液体和药品,心电监护仪、除颤机、呼吸机、X线机、B超、全身CT 等仪器设备,血常规、生化、血气等检验仪器。创伤手术室可包括于创伤抢救 室内或与其相邻,应配备全套麻醉监护设备和手术器械。 1.3 创伤伤员的评估与生命支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见附件)。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 2、新鲜骨折;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

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二分之一; 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 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 4、凝血四项;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X线片; 7、脊柱X线片; 8、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扫描; 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中医分期治疗。 1、早期:指伤后1~2周内。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导滞。可内服消肿止痛胶囊。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治宜行气导滞,通腑祛瘀。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作者: ————————————————————————————————日期: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1.行开胸探查+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201); 2.行胸腔闭式引流+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403); 3.保守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刺激性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胸部CT、肋骨三维成像。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 1.行开胸探查+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201); 2.行胸腔闭式引流+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403); 3.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2.3\S22.4伴S27.2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 (4)胸部CT、肋骨三维成像。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输血前检查、血型、肺功能、血气分析、腹部B超、腹部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 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

最新骨科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 (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编码:S22.3/S22.4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 骨折分类 (1)少数(≤2)肋一处骨折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 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 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 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胸部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 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复位或外固定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3)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补益气血,滋补肝肾。 3. 中药外治 4. 其他疗法 5. 并发症防治 6. 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多发伤复合伤区别

1994年全国首届多发伤学术会议上,建议多发伤的定义如下: 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其严重程度则视其ISS值而定,凡ISS>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多发伤实际上就是指的严重多发伤。 应与以下概念区别: ⑴复合伤: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如核爆炸时冲击伤合并辐射、烧伤,机械伤合并化学、生物武器伤等。 ⑵多处伤:同一部位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例如腹部肝脾损伤、小肠多处穿孔、体表多处裂伤等。多处伤伤情不一,轻者不需处理,重者可致死。列为多发伤者不属于多处伤,但战伤统计时,常将多发伤与多处伤合称为多处伤。 ⑶多系统伤:多个重要生命系统同时发生损伤,严重的创伤仍属多发伤。因多发伤常表现为多系统伤,如严重肺损伤合并大血管伤等。一般不作为专门的分类词应用。 ⑷合并伤:两处以上的损伤,除主要较重的损伤外尚有其他部位较轻的损伤。如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肋骨骨折,肋骨骨折为合并伤。通常不作为分类词应用。

⑸混合伤:两种以上的机械致伤因素所引起的损伤。如弹片、枪弹、刃器等。 ⑹联合伤:指同一致伤因素所引起的两个相邻部位的连续性损伤。常见的有胸腹联合伤、眶颅联合伤等。从广义上讲,联合伤亦称多发伤。 小结:复合伤由多种致伤因素引起;混合伤为多个机械致伤因素一起;其余为单一因素引起。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时候有些人对复合伤,多发伤的概念的了解还不是很确切!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Trauma Management 孙海晨 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 2001.10 1 总论 1.1 创伤的分类 根据创伤的发生机制,创伤分为钝器伤和锐器伤两大类。 (1) 钝器伤(Blunt trauma)。典型代表是交通伤,还包括坠落伤、重物砸伤、工业机械绞榨伤、钝器打击伤等。 (2) 锐器伤(Penetrating trauma)。典型代表是武器伤,还包括刀伤、刺伤等。 1.2 创伤抢救室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M47.1↑G99.2*) 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或有椎管占位。 2.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腰椎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腰椎正侧位片。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医院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及表单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行开胸探查+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行开胸探查+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 2.3\S22.4伴S27.2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 (4)胸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血气分析、腹部B超、骨髓瘤相关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体会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7-06T14:44:04.2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作者:姜桂玉陶小燕张婷婷 [导读] 肋骨骨折是指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与胸部,出现肋骨向内或向外的折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部疼痛。 姜桂玉陶小燕张婷婷 (德江县人民医院;贵州铜仁 565200) 【摘要】:目的:讨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82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情况稳定后均出院。结论:所以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体会 肋骨骨折是指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与胸部,出现肋骨向内或向外的折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部疼痛。但是大部分患者肋骨骨折时都会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气胸,会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肺水肿等,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研究护理干预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82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82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3例,年龄19至71岁,平均年龄为(4 2.6±4.2)岁,其中高空坠伤的患者为29例,交通事故伤的患者为35例,遭受重物打击的为1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1.2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呼吸困难等。(3)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患者[2]。 1.3护理方法 1.3.1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神智、脉搏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的通知主治医生。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绀、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并且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气管移位、缺氧、气肿等症状,如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1.3.2呼吸护理,护理人员应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窒息的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咳嗽,促进患者排痰和肺扩张,及时的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和雾化治疗,帮助患者排出痰液。由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需要及时的恢复胸膜腔的负压及密闭性,所以应及时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予以相应的吸氧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帮助患者翻身,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3.3体温及血容量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液体补充,并且要调节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时的检测患者的体温,如患者体温异常,应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治疗。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呼吸以及排痰,促进肺功能的恢复[3]。 1.3.4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引流管情况,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如出现积气或积血情况,应及时的将气和血引出,避免患者出现胸腔感染的情况。在更换水瓶或移动患者时,护理人员应将引流管关闭,避免空气的进入,如果引流瓶出现破裂或者连接处出现脱落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关闭引流管,并尽快的更换引流装置。如果引流管的在胸膜腔内出现脱落,护理人员应迅速的用手将伤口捏住,通知主治医生,同时进行伤口消毒,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措施。 1.3.5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引流装置在无菌的状态,保证患者皮肤切口处的干燥,应每天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然后将无菌纱布覆盖至患者的伤口上,如患者的伤口出现渗漏的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的更换纱布,确保伤口的清洁。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定时更换引流瓶,在更换过程中也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3.6体位护理,由于引流管需要重力来引流,所以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半坐卧位与病床上,定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要进行深呼吸及咳嗽等,帮助胸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定时检查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剩余量,并进行记录。 1.3.7饮食护理,患者在拔管后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饮水,多吃些维生素高、水分高、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禁止食用辛辣、寒凉等刺激性食物,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可以让患者逐渐食用一些钙量较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告知患者一定要加大饮水量,增加排尿量。 1.3.8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前一天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应注意休息,切不可劳累,及时用药,加强营养的摄入,加速身体的恢复。告知抽烟饮酒的患者要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伤口的影响。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伤口均愈合良好,呼吸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渗液、血液等均被身体自行吸收,情况稳定后均出院。并且在随后的随访中,所有患者均为出现复发情况,恢复良好。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肋骨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导致肋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事故,并且在肋骨骨折发生后,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就会因窒息、失血过多而导致死亡[5],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而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参考文献 [1] 刘静. 优质护理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6):102-103. [2] 成丽娅,赵冬雨,王烈梅,等.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优质护理[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6):685-686. [3] 袁冰华,董润泽.76 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急救护理体会[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24(3):623-624. [4] 包章丽,林秀群,胡华清.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入院急救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266-267.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牟定县中医医院骨伤科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西医临床路径 (2015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西医诊断为腰椎骨折、胸椎骨折的 患者。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西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如下)。 单纯胸腰椎骨折是指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外伤性胸椎或腰椎骨折。多见于T10~L2。前柱在压力下崩溃,后柱受到牵张,中柱作为活动枢纽,椎体后缘的高度保持不变。临床以屈曲型较为多见,单纯胸腰椎骨折分为三类:I类为单纯椎体前方楔形变,压缩不超过50%,中柱与后柱均完好。II类是椎体楔形变伴椎后韧带复合结构破裂,并有棘突间距离加宽、关节突骨折或半脱位。Ⅲ类为前、中、后三柱均破裂,椎体后壁虽不受压缩,但椎体后上缘骨折,折片旋转进入椎管,侧位X线照片上可见到此折片位于上椎与骨折椎的椎弓根之间。 1、疾病诊断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 (3)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4)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4周内。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 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 早期:血瘀气滞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中期:营血不调证肿痛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后期:气血两虚证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 2、新鲜骨折;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30%; 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 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受伤部位压痛明显,或触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阳性。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2.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①主诉:胸痛、气促、咳嗽、呼吸困难; ②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或CT可观察骨折情况并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或其他病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类 1.少数(≤2)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少数肋骨。局部肿痛,压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少见并发气、血胸者。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常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肋骨多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多处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表现为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常可出现连枷胸。 (三)骨折分期和证候分型 1.早期:伤后2~3周内 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损伤早期,胸胁部肿、痛并见,气促,呼吸困难。或胸胁满闷、胀痛,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拒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

2.中期:伤后4~8周 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损伤中期,胸胁瘀血未尽,筋骨未坚,胸胁刺痛,夜间隐痛、胀痛,夜寐不安。舌暗红,苔薄,脉弦而涩。 3.后期:伤后8周以上 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损伤后期,胸胁部隐隐作痛。或伴面色少华,头晕心悸,呼吸气短,舌淡,苔白,脉虚细;或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淡红,苔少,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肋骨一处骨折,无明显移位,一般不需整复;多数肋骨折,成角、移位较多者选择进行复位。肋骨骨折患者往往疼痛剧烈,病人呼吸困难,影响咳嗽排痰,易并发血气胸、肺部感染等。因此,肋骨骨折治疗重点在于固定制动、消肿止痛,预防血气胸并发症的发生。 (一)外固定 1.胶布固定法(见附图1) 适用于少数肋骨一处骨折,皮肤过敏者禁用,此法不能敷贴伤药治疗。 常用半环式胶布固定术,患者正坐,两臂外展或上举,用宽约6~7厘米胶布数条,在呼气末即胸廓最小时,由后至前紧贴于骨折侧的胸壁上,胶布两端均超过中线约10厘米,第一条胶布贴在骨折下2肋,然后向上作叠瓦状式固定,互相重叠约1/2,一直至跨越骨折部上、下各两肋骨为止,固定时间3~4周。 2.绷带纸板固定法(见附图2) 适用于肋骨一处骨折或多处骨折但无连枷胸者,皮肤过敏患者可用。 据肋骨骨折区域,准备长方形纸板,软硬度适中,高度超过骨折区上下2肋,宽度超过胸部前后中线5cm,修剪四角整齐并塑形,边缘粘贴胶布以保护皮肤,患者坐位,于骨折处敷贴伤药,棉垫保护,再将纸板贴紧骨折区,用宽绷带环胸包扎固定,时间3~4周。 3.肋骨固定带、胸部支具固定法(见附图3) 适用于肋骨一处骨折或多处骨折但无连枷胸者,包括普通多头带、弹力固定带、弹力钢片固定带等,具有操作简便、舒适有效和不易松动的特点。 患者坐位,于骨折处敷贴伤药,棉垫保护,以骨折区为中心,多头带环胸包绕,各接头分别打结包扎固定。目前多选择成品肋骨固定带,一般为搭扣式弹力固定带,对于多根肋骨骨折、损伤严重者,可选用带钢片支撑的弹力固定带,固定时间3~4周。 4.胸壁牵引固定法(见附图4) 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引起浮动胸壁,连枷胸患者。

多发伤

近年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以及日益发达的交通事业,高处坠落以及交通事故引起的多发伤患者日益增多. 据统计,战时多发伤的发生率为4.8%—18%,有时甚至高达70%。平时多发伤由车祸、爆炸、高处坠落、塌方等所致。据美国1000次汽车撞车事故的1678例伤员统计,多发伤占65%;意大利一次炸药爆炸事故中,多发伤占72%;一组高空坠落伤统计,凡从5楼坠下的伤员全部为多发伤,各部位创伤的发生率以头部、四肢最多,其次为胸部、腹部损伤。 我们今天查的这个多发伤病人就有硬膜下血肿、左侧肋骨骨折、胸骨骨折、气胸、右跟骨骨折,还有原来的基础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综合上诉原因导致的创伤性休克、心律失常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个患者的情况着重学习下多发伤的急症护理 首先谁来讲一下多发伤的定义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尽管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有下列情况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可确定为多发伤。 1.头颅伤颅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干挫裂伤等)。 2.颈部伤颈椎部如颈椎损伤、大血管损伤等。 3.胸部伤可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多发性多段肋骨骨折、心包损伤、血气胸、肺挫裂伤、大血管损伤、气管损伤、膈肌破裂等。 4.腹部伤腹腔大出血或内脏器官破裂(如肝破裂、脾破裂、肾破裂等)。 5.骨盆等多处骨折由于骨折88可能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骨盆骨折伴休克、四肢骨折伴休克、椎体骨折伴神经系统损伤等。 6.软组织伤四肢或全身广泛撕裂伤。 一般来说,对生命不构成严重威胁的伤情如单纯的四肢骨折不伴休克或单纯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不属多发伤范畴。 严重的多发伤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就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的特点.急诊室作为多发伤患者的第一站,是挽救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有效,及时,主动的护理配合,对于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当伤员送到急诊室时应快速全面的粗略检查,注意病人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及出血情况,排除病人有无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征象。心搏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神志昏迷着,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观察与记录。 紧急救护应牢记VIPCO程序 那么VIPCO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V通气——给氧、清除气道异物、纠正舌后坠、经口或鼻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气管切开I输液抗休克——建立静脉通道1~3条、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小剂量碱性药物 P心肺脑复苏——呼吸心跳骤停时行CPR、必要时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 C控制出血——一压二捏三上钳四吻合、二捏后快速输血补液抗休克,再行进一步治疗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2015 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 M47.1 fG99.2*) 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固定术 (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 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 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 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 ,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 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 或有椎管占位。 2. 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M47.1血99.2*要椎骨折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 天。 1.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 c 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 天。 1. 麻醉方式:椎管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 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 植骨固定术 3. 手术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 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腰椎正侧位片。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急救与护理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急救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3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死亡,其余全部成功获救。结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ibs first aid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hemopneumothorax fractur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in 2010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33 cases of rib fracture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hemopneumothorax. Results 1 case died,the rest all successfully rescued. Conclusion Rib fracture first aid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hemopneumothorax is raise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Key words:Rib fracture;Hemopneumothorax;Emergency nursing 肋骨骨折是胸部創伤中最常见的损伤,而其合并血气胸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1],病情轻重不一,变化复杂,若抢救不及时,可因失血性休克、窒息、呼衰而死亡。本文就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3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15~71岁;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20例;交通事故伤26例,劳动损伤7例;单纯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28例,肺挫伤2例,复合伤3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由3~4人同时将患者平托置于抢救床上,给予半坐卧位,制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氧气吸入2~4 L/min,立即给予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协助医生快速检查、处理。 1.2.1开放性血气胸者立即用无菌纱布在患者呼气末封闭胸壁伤口,再用绷带包扎固定,当病情基本稳定后,尽早作清创缝合,安放胸腔闭式引流。血气胸者一次性引流不得超过800ml以防血压骤降出现纵膈摆动,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跳骤停[2]。 1.2.2张力性气胸者立即用粗针头从伤侧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刺入排气,连接于水封瓶,但粗针头应及时更换成胸腔引流管引流。 1.2.3闭合性气胸者,如少量气胸(X线显示肺压缩在15%以下)可卧床休息,严密观察下待其自行吸收;中等量以上者(肺压缩在15%~60%)应做胸膜腔穿刺或行闭式引流[3]胸腔引流管可放置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24 h后若无气

创伤性血气胸临床路径

创伤性血气胸临床路径 一、创伤性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血气胸(ICD-10:S27.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 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开胸探查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7.100 创伤性血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 (4)胸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血气分析、腹部B超、腹部CT及肋骨三维重建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呋辛静脉滴注: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50-10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 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位后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稳定性差,复位后桡骨长度、生理角度等仍有持续丢失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