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几类()

A.二类

B.三类

C.四类D五类

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

A.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B.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C.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D.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有哪个机构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协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

B.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协商有关部门后

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D.省级卫生主管部门

5.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A.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B.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C.容器或

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D.以上都是

6.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几级()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7.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诊治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几小时内报告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8.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A.生物安全柜

B.防护服

C.口罩

D.通风系统

9.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A.规范操作

B.戴眼罩

C.加强人员培训D改进操作技术

10.运输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A.城市铁路

B.飞机

C.专车

D.轮船

11.下列哪项属于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病原体()

A.SARS冠状病毒

B.类天花病毒

C.天花病毒

D.黄热病毒

12.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设备()

A.防护服

B.面罩

C.口罩

D.空气消毒机

13.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11月12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5年6月1日

14.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A.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

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15.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培养的实验室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进行()

A.BSL-1

B.BLS-2

C.BLS-3

D.BSL-4

16.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的实验操作,其注意点是()

A.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应该使用密闭的卫星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须灭菌的接种环

C.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以上都是

17. 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几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18.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噪声

B.气流量

C.负压

D.风速

19.下列哪个级别的实验室没有要求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

A.BSL-1

B.BLS-2

C.BLS-3

D.BSL-4

20.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

C.75%乙醇浸泡

D.紫外线照射

21.接受感染性物质标本应有几人进行()

A.1

B.2

C.3

D.4

2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送排风系统B三区两缓布局 .C.UPS电源 D.自动闭门系统

23.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

A.严重差错

B.一般差错

C.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

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故

24.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A.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

D.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

A.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B.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

C.保护公众健康

D.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包括()

A.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实验室

B.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教学实验室

C.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实验室

D.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诊断实验室

3.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职责有哪些()

A.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

B.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C.检查、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

D.控制实验室感染

4.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具有有效地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以下哪些职责()

A.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

B.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

C.定期检查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于使用、安全操作

D.定期检查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6.卫生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露事件的报告,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D.进行现场消毒

7.下列哪些实验室安全操作行为或处理不正确()

A.用手对实验室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手套

B.用手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

C.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刺的容器中

D.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更换

8.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被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几类()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9.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A.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B.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C.具有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D. 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三、判断题

1、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记录。()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3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通过公共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

4.一级、二级实验室可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5.医疗卫生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断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中进行

6.医疗机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7.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 )

8.《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所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均可以在二级实验室内操作。( ) 9.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三级和四级实验室不需要批准即可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

10.在实验室内运输感染性物质时,应使用金属的或者塑料材料的二层容器。()

11.为了使实验室空气流通,生物安全柜可以放在与门或窗相对的位置。()

12.开启菌种管先在手里垫一块乙醇浸透的棉花再我握住安瓿,以免扎伤或污染手部。()

13.BLS-2实验室不应采用窗户自然通风,应该处于密闭状态。()

14.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15.在BLS-2实验室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

16.进入BSL-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传防护服,戴上帽子和口罩。()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6.D

7.B

8.D

9.B 10.A 11.A 12.D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A 20.D 21.B 22.D 23.B 24.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

8.AB

9.ABCD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地球化学复习题(推荐文档)

地球化学复习题 绪论 1、地球化学的定义。 答: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的任务。 答:1)地球及其子系统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即元素的分布和分配问题;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地球的历史和演化。5)基础理论和应用的发展。 3、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答:研究思路:以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研究原子(包括元素和同位素)的行为为手段,来认识地球的组成、历史和地球化学作用。工作方法:野外:地质考察+样品采集(代表性、系统性、统计性、严格性)。 室内: --岩矿鉴定 --分析测试:早期容量法、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现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ICPAES、--ICPMS、固体质谱、AAS等。 --元素结合形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化学分析、晶体光学、X射线衍射、拉曼谱、微区分析(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等。 --作用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温度(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压力、pH、Eh、盐度等。 --自然作用的时间参数:同位素测年。 --模拟实验。 --多元统计计算和数学模型。 4、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答:1、基础科学成果的应用.2、地质科学的发展.3、更广泛的数字模拟。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对比元素在地壳、地球和太阳系中分布规律的异同点,并解释其原因。 答:相同点:元素的丰度均随原子系数增大而减小。均符合奇偶定律。 不同点: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地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 K和N a。 原因: 2、研究克拉克值有何地球化学意义。 答:可作为元素集中、分散的标尺。控制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A)影响元素参加地壳中地球化学过程的浓度。B)限定自然界的矿物种类及种属。C) 限制了自然体系的状态。 3、地球各圈层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 答:地壳:①地壳中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是极不均一的。②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地幔:元素分布不均,铁镁含量增高。地核:铁镍含量占绝大部分,其它元素仅占极少部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在地球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地球总体成分的影响不大。 4、陨石研究的意义 答:①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故事(共6篇)

篇一: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干净,然后一排排地整齐地放好。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井边挑来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开心地笑了,他对父亲说:“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 是的,我们不能改变风,改变不了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给自己加重,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 篇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的课前演讲,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女孩,在月台上追赶一张被风吹飞了的纸。热心的人们看见她万分焦急的样子,以为那是一张对她十分重要的纸,便纷纷加入追赶的队伍,可那张纸仿佛要存心捉弄大家,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来,像附了魂一样。 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那张纸乖乖地就范了。那个追到纸的人,得意地将战利品递给女孩。 同样的,在你的周围,是否有人大声叫嚷,让你的耳膜阵阵发聋?是否有人口出脏话,污言秽语,招来人们鄙视的目光?是否有人唏嘘起哄,吹口哨,叫人不可思议,令人费解?当发生这一切的时候,在它们主人的身上其实是丢掉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财富世代相传,它应该在你的身边:她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与关怀;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进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乱抛乱扔时的主动制止;是走廊内的轻声慢步;是宿舍里暖融融的家的感觉。 绿树红花,朗朗的读书声,暖人的话语,整洁的仪表,那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谢谢大家! 篇三:课前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什么是演讲 三、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好处“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说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doc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密度是材料在日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X ) 2.材料孔隙率提高,则密度降低,表观密度也降低。( X ) 3.软化系数越小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好。(X ) 4.大尺寸试件的强度测定值较小尺寸试件偏大。(X ) 5.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X ) 6.建筑石膏可用于潮湿部位,但不能用于水中。(X ) 7.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掺入石膏的bl的是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X 8.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V ) 9.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强度最高,放热量最多。(X) 10.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X ) 1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可以降级使用。(X ) 12.硅酸盐水泥中含氧化钙、氧化镁和过多的硫酸盐,都会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X ) 13.决定水泥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熟料矿物组成及含量、水泥的细度而与加水量(即W/C)无关。(X ) 14.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有Ca(OH) 和C3AH6水化物,它们是引起水泥石腐蚀的主要内在原因。(V ) 2 15.由于火山灰的耐热性差,所以不宜用于蒸气养护。() 16.配制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17.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因此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产生强度。(4) 18.抗渗要求高的工程,可以选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X ) 19.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20.选用税粗骨料时,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粒径愈大愈好。() 21.於用砂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22.细骨料级配的好坏,主要是根据细度模数判断的,中砂级配较好。() 23.级配好的骨料,其空隙率小,比表面大。() 24.相同神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强度越高。() 25.砂率是指砂子占於总重量的比率() 26.对於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用水量的多少。() 27.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於试验,试块尺寸愈小,抗压强度测定值愈小。() 28.水灰比愈小,於强度愈高,质量愈好。() 29.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越高。() 30.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W/C成线性关系。() 30.就磔而言,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二者的W/C相同。() 31.进行磔配合比计算,用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时必须考虑磔内有1 %的含气量。() 32.用假定表观密度法进行玲配合比计算时必须考虑给内有1%的含气量。() 33.无论是普通税还是轻骨料於,其破坏均首先来日于骨料与胶结构粘结的界面。() 34.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泥砂浆的保水性和流动性。() 35.砌筑砂浆的分层度越大,说明该砂浆的流动性也越大。() 36.用于吸水基面的砌筑砂浆,其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标号和水泥用量,与水灰比无关。() 37.用于不吸水基面的砂浆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与水灰比的大小。()

七年级下Unit5Topic3测试题及答案

仁爱版七年级(下)英语目标教学检测题三 Topic 3,Unit (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Class: Name: Marks: I. 单项选择。(15分) ( ) 1. Look! Linda under the tree. A. dances B. runs C. reading D. is reading a book ( ) 2. —do morning classes begin? —At 8:00 o’clock. A. Which B. How soon C. What time D. How long ( ) 3. —is “Lucky 52” shown on CCTV? — Every week.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many times D. How soon ( ) 4. My friend, Tina, likes . She often goes swimming after school. A. music B. painting C. dancing D. sports ( ) 5. — Thanks a lot for helping me. — A. You are welcome. B. It doesn’t matter. C. No, thank you. D. It’s kind of you. ( ) 6. —is your favorite sportsman? — Liu Xiang. A. How B. When C. Who D. Which ( ) 7. —Tom, it’s getting cold. take a jacket with you? — All right, Mom. A. Why not B. What about C. Would you like D. You have to ( ) 8. —he go to work? — By bus. A. What is B. Where is C. How is D. How does ( ) 9. —sheep do you have? — About thirty.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How old D. How long ( ) 10. Your little sister looks cute in the picture. Thanks for me a photo of . A. bringing; hers B. bringing; her C. bring; her D. bring; hers II. 完形填空。(15分)新课标第一网xk My name is Philip. Now I live in China. 1 Sunday my father often 2 me to the

《地球化学》练习题2剖析

恩《地球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答案)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 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 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 6.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 7.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 8.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 1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 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 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答案) 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自然界体系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答案)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 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 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 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13.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14.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15.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敲响语文课堂第一锤 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少不了引人入境的前奏;一场扣人心弦的晚会,少不了妙语连珠的开幕词;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也需要丰富多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他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单调,给学生以新意,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极强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都想向同学或老师展示自己的能力,让人信服。 具体做法: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小主持人主持,由学生轮流到台上演讲。提前一天准备,尽量脱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训练的内容可为:“开心一刻”“佳作赏析”“一周新闻联播”“名人名言”等内容。例: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为搜集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或积累关于情谊的名言警句;《和时间赛跑》一课的三分钟口语练习的内容可为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课前三分钟是学生自我积累的展示,是自我能力的表现。每位学生都为了自己的台上的表现积极准备,博览群书。即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又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可通过课前三分钟口语练习、讲故事、看图片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例,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采用了利用三分钟口语练习这个前奏导入课题。新课前,小主持人主持:今天我们来简单介绍你读过的中外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小主持人话音一落,几个同学依次介绍了自己读过的名著名篇,其语言流畅,内容简练,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间已到三分钟,小主持人对本次口语练习做了简要的小结。这时,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经典的作品,还有许多外国的名著名篇。这些名著名篇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去感受这篇名著的魅力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例,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的课前导语可这样设计:课上教师出示鲁迅的图片,让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鲁迅的资料,与班内的同学资源共享。学生介绍完之后,教师结合图片补充介绍: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它是我们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教师板书课题。 例,一位教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导语设计为: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解答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与难题解答1 简答题 1 测定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表观密度时,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为何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不是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解答: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所谓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材料内的孔隙。而直接将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放入水中,部分水进入材料的开口孔隙中,故,所测得的体积已不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正确的做法是将材料表面涂蜡将其密封,然后方能用排水法测定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2相同组成材料的性能为何不一定是相同的 解答:例如同是二氧化硅成分组成的材料,蛋白石是无定型二氧化硅,石英是结晶型二氧化硅。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性质不同。 3 孔隙率越大,材料的抗冻性是否越差 解答:材料的孔隙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两种,材料的孔隙率则是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之和。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是因其孔隙中的水结冰所致。进入孔隙的水越多,材料的抗冻性越差。水较难进入材料的闭口孔隙中。若材料的孔隙主要是闭口孔隙,即使材料的孔隙率大,进入材料内部的水分也不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材料的抗冻性不会差。 名词解释 1 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2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填空题 1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空气中吸收水分_的性质。 2 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冻融循环次数_来表示。 3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亲水性_。

选择题 1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B_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2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A_。 A 吸水性 B 吸湿性 C 耐水性 D 渗透性 判断题 1 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错 2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对 3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错 分析题 1 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解答: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 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解答: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仁爱英语七年下册Unit5 Topic3 同步练习

Unit5 Topic3Section A 一、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It is Tuesday today, so it’s W__________ tomorrow. 2. They are having a g_____ class. They are looking at a map. Do you like having a computer s____ class? --- Yes, because I like using computers very much. 4. We have a math class on F______ morning. 5. –Do you like h______ ? –Yes, I can learn about the past. 二、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次 1. 这节是物理课,下节是生物课。 This class is physics and ____ ____ _____is biology. 2. 星期四我们有体育课。 We have a . class _____ _______. 3. 你们一周上几节美术课? ____ ____ ____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week? 4. 上午的课几点结束? What ____ are morning classes _____? 5.汤姆正在和同学们谈论他最喜欢的课。 Tom ____ _____ ____ his favorite class _____his classmates. 三、句型转换 ’s Wednesday today. _____ _____is it today? (对划线部分进行提问) twins are having a Chinese lesson.(对划线部分进行提问) ____ _____ _____the twins having? class are they having?(根据问句回答) _____ _____ ______ a music class. has six English lessons every week. (对划线部分进行提问) ____ ____ English lessons ____ Tony have every week? like Tuesday because we have a . class on that day. (对划线部分进行提问)____ ____ you like Tuesday? Section B 一、根据汉语提示填空 1.Bob is_______ ____ (从事,致力于)biology problems. 2.I like history very much because it’s___________(有趣). 3.My teacher often tells us to _____ ______ ______(互相帮助). 4.---Do you like math? ---No, I think it’s _______(难的) and ________(无聊的).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地球化学找矿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球化学找矿具有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擅于寻找隐伏矿体和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2.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物质主要是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和生物。 3.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化学指标(或物质组成)。 4.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地球表层系统物质与人类生存关系。 5.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与实验研究。 6.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7.克拉克值在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单位通常是ppm(或10-6)。 8.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影响地壳各部分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富集而形成矿床。 9.戈尔德施密特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元素分为亲铁元素、亲硫(亲铜)元素、亲氧(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10.元素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和生物-生物化学迁移。 11.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成晕元素主要呈液相迁移,迁移方式主要有渗透迁移和扩散迁移两种。 12.影响元素沉淀的原因主要有PH变化、Eh变化、胶体吸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 13.地壳中天然矿物按阴离子分类,常见有含氧化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自然元素。 14.地球化学异常包括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 15.地球化学省实质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6.地壳元素的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又称为克拉克值。 17.地壳中元素的非矿物赋存形式包括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类质同象结构混入物、胶体或离子吸附和与有机质结合。

谈谈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

谈谈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却侧重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往往忽略了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失误。有的老师也知道说话能力是重要的,但在考试中难于体现和训练方法难以把握,造成对学生说话训练的不足。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采用了以下的每节语文课上课前,让二位学生上讲台练习说话。如果组织得好,这种练习是有很大益处的。它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最重要的,另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扩大阅读面、留心观察生活(这是说话内容的来源)等等。而且一节课抽出几分钟又不是什么大难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基于学生的写作素材贫乏,我是这样起步: 第一步,个别学生可以朗读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也可以讲故事。对其要求分两个层级:一是读准多音字、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二是读准节奏,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气和感情,训练良好的语感。这个层次较高,可结合教师指导示范、学生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二步,良好的语感初步形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说准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得于心,应于口,用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展开了即兴介绍目前事物,即兴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即兴发表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看法等。这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成了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说话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步,说得优美。这是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目标。美,也就是语文表达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刚刚开始说话训练时,学生有的两眼盯着地板,有的望着天花板,有的全身摇摆,有的甚至背对同学。连最起码的自然的说话姿势都做不好,更谈不上什么体态美。经过长期的锻炼、熏陶,学生的说话姿势自然了,有的还表现了较优美的体态:比如说话时能配合较自然贴切的手势,有的还能眉目传情。通过以上几步的长期训练,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它使教学双方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那?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 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 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 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导热性 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 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 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 答: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 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答: 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 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 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材料安装工程常用材.. 2 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2)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由地表的各类岩石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后破坏后补水流、冰川或风力搬运至不同地主,再经逐层沉积并在覆盖层的压力作用或天然矿物胶结剂的胶结作用下,重新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例如,页岩、菱镁矿,石灰岩等。3) 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有的各类岩石在地层的压力或温度作用下,原岩石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新岩石。例如,大理石、片麻岩等。 2比较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的性质和用途,并分析它们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答:这几种石材性质不同的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差别:花岗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和云母,它呈全晶质结构。花岗岩表观密度大,抗压强度高,抗冻性好,刻水率小,耐磨性好,耐久性高,但耐火性差。它常用于基础、甲坝、桥墩、台阶、路面、墙石和勒脚及纪念性建筑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 3,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但常含有白云石、菱镁矿、石英、蛋白石等, 因此,石灰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致密程度以及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石灰岩来源广,硬

仁爱英语九年级unit5topic1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Unit 5 Topic 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20分) I .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n .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 )6.A.Mou nt Ali. B.West Lake. C.Mazu Temple. ( )7.A.Yes, I am. B.No, I don '. C.On ly a little. ( )8.A.Yes, it is. B.No, it isn '. C.Yes, it lies in An hui ( )9.A.Mount Sun Moon. B.Sun Moon Lake. C.S un Moo n River. ( )10.A.No, I haven '. B.Yes, I do. C.Yes, I am. 川.听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及问题读一遍。(5分) ( )11.A.Over 5,000 years. B.About 5,000 years. C.Less than 4,000 years. ( )12.A.In the library. B.At home. C.In the office. ( )13.A.The Foggy City. B.The Mou nt City. C.The Foggy City and the Mou nt City ( )14. A.Yes, he does. B.No, he doesn ' C.We don 'tk now. ( )15.A.People don 'love the beautiful seenery. B.lt ' worth seeing. C. You 'e welcome to go there. IV .听短文,判断正(T)误(F)。短文读两遍。(5分) ( )16.1 went to Haikou to spe nd my summer holiday last year. ( )17.There are a lot of ships in Haikou. ( )18.It ' warm and rains a lot in Haikou. ( )19.The number of Haikou 'population is about 1,000,000. ( )20.I would like to go there again this year.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运用(55分) I .单项选择。(10分) ( )1. — I went to return the book to Jack, but I couldn 'tfind him. —He ______ the library. You can find him there. A. has bee n to B.has gone to C.has left D.we nt to ( )2.People that lived in the mountains didn ' have wells in the past, so they had to _____________ water from a stream far away. A. bring B.fetch C.take D.give ( )3.We visited Jokhang Temple and Potala Palace, and also saw many _________ people and

地球化学复习题汇总

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 韩吟文马振东等 P 1:地球化学基本问题) P 5:克拉克值,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几个发展阶段) P31:元素丰度,表示单位元素在地壳平均化学丰度―――确定方法,克拉克值, P37:元素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意义 P68:类质同象和固溶作用 P81:元素的赋存状态――1,5种 P88: 元素迁移 P 123: 相律 P169: 衰变定律 P181: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痕量元素=微量元素) 复习内容及答案汇总 一、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学科特点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P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相关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在地球化学发展历史中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过程,随后基于克拉克、戈尔施密特、维尔纳茨基、费尔斯曼等科学家的出色工作,地球化学由分散的资料描述逐渐发展为有系统理论和独立研究方法的学科。目前地球化学已发展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相邻学科相互渗透与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地球科学研究内容,在地质作用过程定量化研究中已不可或缺。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学科特点是:(1)通过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元素相互组合和赋存状态变化等追索地球演化历史;(2)利用热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解释自然体系化学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探讨自然作用的机制;(3)将地球化学问题置于地球和其子系统(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中进行分析,以个系统的组成和状态约束作用过程的特征和元素的行为。 围绕原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基本问题:(1)研究地球和动质体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2)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研究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研究元素和同位素迁移历史和地球的组成、演化历史、地球化学作用过程。 二、简述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使许多地质难题迎刃而解,其可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课前三分钟方案

英语课前3分钟演讲课程方案 韩长艳 一、实施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教育的要求,英语口语表达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前3分钟的演讲,是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容易操作且很有实效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 “课前3分钟演讲”是指上本节课内容前的三分钟,在这三分钟内进行听说能力的有序训练,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英语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三、组织方法 上课铃响后,新课开始前每天由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讲英语故事或表演英语儿歌,按名单顺序依次轮换。学生说完,全体学生说出听到的内容,可以是单词或一句话或故事大意,并且按ABC等级评分记录,教师指导评价。 学生提前准备英语小故事或儿歌,发到班级邮箱,老师整理好后学生打印,作为课外阅读补充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其他学生理解演讲内容,学习课外知识。 四、注意事项 注意的几点:(1)全体学生不留例外,不因听课而留遗漏。(2)天天进行,节节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3)训练内容及形式随年 级升高而加深。紧扣教材安排,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有准备的演讲到无准备 的演讲,一律实行脱稿上台。

五、指导评价 教师临场指导要及时公正。主要从以下方面选取一二点概括评价:1、内容评价。对内容新颖、突出重点、特点,富有教育意义的演讲,当场表扬。对内容单一肤浅的演讲及时提出修改意见。2、对表情评价。对敢于在大众场合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要赞扬;对真情不能畅快流露的学生及时引导。3、表达的评价。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者給予表扬,对腼腆羞涩的学生不能挖苦,应给予恰当的引导。4、对仪表的评价。从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给予点评,找出优点,表扬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讲解学习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 第一章 第二章水溶液的物理化学基础 1.常规水质分析给出的某个水样的分析结果如下(浓度单位:mg/L): Ca2+=93.9;Mg2+=22.9;Na+=19.1;HCO3-=334;SO42-=85.0;Cl-=9.0;pH=7.2。求: (1)各离子的体积摩尔浓度(M)、质量摩尔浓度(m)和毫克当量浓度(meq/L)。 (2)该水样的离子强度是多少? (3)利用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HCO3-的活度系数。 2.假定CO32-的活度为a CO32- =0.34?10-5,碳酸钙离解的平衡常数为4.27?10-9,第1题中的水样25℃时CaCO3饱和指数是多少?CaCO3在该水样中的饱和状态如何? 3.假定某个水样的离子活度等于浓度,其NO3-,HS-,SO42-和NH4+都等于10-4M。反应式如下: H+ + NO3- + HS- = SO42- + NH4+ 问:25℃和pH为8时,该水样中硝酸盐能否氧化硫化物? 4.A、B两个水样实测值如下(mg/L): 组分Ca2+Mg2+Cl-SO42-HCO3-NO3- A水样706 51 881 310 204 4 5.请判断下列分析结果(mg/L)的可靠性,并说明原因。 组分Na+K+Ca2+Mg2+Cl-SO42-HCO3-CO32-pH A水样50 6 60 18 71 96 183 6 6.5 B水样10 20 70 13 36 48 214 4 8.8 6.某水样分析结果如下: 离子Na+Ca2+Mg2+SO42-Cl-CO32-HCO3-含量(mg/l) 8748 156 228 928 6720 336 1.320 试计算Ca2+的活度(25℃)。 4344 含量(mg/l)117 7 109 24 171 238 183 48 试问: (1)离子强度是多少? (2)根据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SO42-的活度系数? (3)石膏的饱和指数与饱和率是多少? (4)使该水样淡化或浓集多少倍才能使之与石膏处于平衡状态? 8.已知温度为298.15K(25℃),压力为105Pa(1atm)时,∑S=10-1mol/l。试作硫体系的Eh-pH图(或pE-pH图)。 9.简述水分子的结构。 10.试用水分子结构理论解释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1.温、压条件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12.分别简述气、固、液体的溶解特点。

课前三分钟口算训练的重要性教学文案

课前三分钟口算训练 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加强口算能力的意义和培养 一、加强口算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1.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研究证明,口算与笔算之间呈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算术四则计算内在规律决定的必然结果。如果对多位数笔算进行分析,便可发现,其基本运算部分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几道乃至几十道基本口算题。倘若其中任何一道口算出现错误,整道笔算也就错了。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笔算过程就是笔录口算的过程。学生的口算能力越高,其笔算能力也会相应越高。 实践也表明,对于估算与简算,口算也起着与笔算一样相同的作用。因此,口算能力不但是计算能力的重要部分,而且直接制约着笔算、估算和简算等各种计算能力的发展。加强口算教学,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好基础,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必由之路。 2.加强口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与记忆能力。 (1)观察能力。 口算有一定的速度要求,训练学生迅速地根据题目的数字特点,从而选择合理灵活的解题方法,能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注意能力。 如口算的听算练习,由于需要注意的高度集中,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注意的集中性。而当进行口算的集中练习等情形时,不少学生由于感到较为枯燥等原因,容易出现分心现象,这时则可加强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培养。 (3)记忆能力。

口算是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因而学生在口算时,必须记住计算的中间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完成整个口算过程。所以,口算是培养学生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听算形式的练习,其作用尤为明显。 3.加强口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途径 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上。研究表明,口算时又快又对的学生,能迅速地再现计算时所需的基本知识,且其知识已经条理化,并善于缩短运算的环节和推理过程,简捷地得到结果。这说明,口算能力不只是体现学生对计算法则等数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而且更加体现了学生在思维概括能力上的差异。加强口算教学,提高口算能力,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 二、当前口算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不少教师对口算教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口算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刻领会《新大纲》的有关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占考试比重不高的口算刻意淡化,如只是在考试前才集中抓一下,忽视《新大纲》“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的教学要求,造成学生口算能力普遍低下,错误率高的不良后果。 2.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 当前口算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病是,部分教师认为口算简单易教,不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 3.对口算速度的教学要求不重视。 主要表现为没有遵循“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这一教学原则。如有的教师满足于计算正确,不注意速度要求;有的教师则求快,而忽视正确率,认为速度快

UNIT-5topic1-3练习题Word版

UNIT 5topic1-3分部练习 Ⅰ.单项选择。(10分) ( )1.The Browns usually drive to the park on Sundays. But today they go to the park _____ . A.on feet B.on foot C.by foot D.on the foot ( )2.Bob often _____ his _____ after supper. A.do; homework B.does; homework C.begin; homework D.begins; homework ( )3.The boy likes playing _____ basketball very much. A.a B. an C.the D./ ( )4.—_____ does he meet his friends?_____ a month. A.How often; Twice B.How long; Twice C.When; Two D.What t ime; Two ( )5.—What do you usually do _____ weekdays after school? I usually play footbal l. A.in B.at C.on D.for ( )6.Mr. King sometimes _____ the subway home. A.take B.taking C.takes D.to take ( )7.—What does Fang Yan do in her free time? —She often goes _____. A.swimming B.swim C.to swim D.swims ( )8.—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o to bed? _____ about a quarter to ten. A.For B.At C.In D.On ( )9.Zhao Lin _____ to Beijing by train often. He usually goes by plane. A.isn?t go B.doesn?t go C.doesn?t goes D.don?t go ( )10.Sam _____ walks to school. He always go to school by bike. A.sometimes B.often C.never D.seldom Ⅱ.情景交际。(5分) 根据对话的情景,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句子填在画线处。其中有两项是多余的。 A:Hi, Wang Li!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on weekdays? B:I always get up at about six o?clock. A:11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12 But sometimes I go to school by bus. A:By the way, where does your mother wor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