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课件公平席位分配(可编辑)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课件公平席位分配(可编辑)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课件公平席位分配(可编辑)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课件公平席位分配(可编辑)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课件公平席位分配(可编辑)

2.1席位分配问题 * * 某校有200名学生,甲系100名,乙系60名,丙系

40名,若学生代表会议设20个席位,问三系各有多少个席位, 按惯例分配席位

方案,即按人数比例分配原则表示某单位的席位数表示某单位的人数表示总人数表示总席位数 1 问题的提出 20个席位的分配结果 20/100 ?20 4 30/100 ?20 6 50/100 ?20 10 分配方案 40/200 40 丙 60/200 60 乙 100/200 100 甲席位数所占比例人数系别现丙系有6名学生分别转到甲、乙系各3名。 17.0%?20 3.4 31.5%?20 6.3

51.5 %?20 10.3 分配方案 34/200 17.0% 34 丙 63/200 31.5% 63 乙

103/200 51.5% 103 甲席位数所占比例人数系别 10 6 4 10 6 4 现象1 丙系虽少了6人,但席位仍为4个。(不公平~) 为了在表决提案时可能出现10:10的平局,再设一个席位。 21个席位的分配结果 17.0%?21 3.570 31.5%?21 6.615

51.5 %?21 10.815 分配方案 34/200 17.0% 34 丙 63/200 31.5% 63 乙

103/200 51.5% 103 甲席位数所占比例人数系别 11 7 3 现象2 总席位增加

一席,丙系反而减少一席。(不公平~) 惯例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完取整数的名额后,剩下的名额按惯例分给小数部分较大者。存在不公平现象,能否给出更公平的分配席位的方案, 2 建模分析目标:建立公平的分配方案。反映公平分配的数量指标可用每席位代表的人数来衡量。 34/4 8.5 63/6 10.5 103/10

10.3 每席位代表的人数 4 6 10 席位数好 34 丙差 63 乙中 103 甲公平程度人数系别 40/4 10 60/6 10 100/10 10 每席位代表的人数 4 40 丙 6 60 乙 10 100 甲席位数人数系别 34/3 11.33 63/7 9 103/11 9.36 每席位代表的人数 3 7 11 席位数差 34 丙好 63 乙中 103 甲公平程度人数系别

一般地,每席位代表的人数席位数 B A 人数单位当席位分配公平但通常不一定相等,席位分配的不公平程度用以下标准来判断。此值越小分配越趋于公平,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衡量标准。 100 10 1000 D 102-100 2 102 10 1020 C 10 10 100 B 12-10 2 12 10 120 A 绝对不公平标准每席位代表的人数席位数n 人数p 单位 C,D的不公平程度大为改善~ 2) 相对不公平表示每个席位代表的人数,总人数一定时,此值越大,代表的人数就越多,分配的席位就越少。则A吃亏,或对A 是不公平的。定义“相对不公平”对A 的相对不公平值; 同理,可定义对B 的相对不公平值为: 对B 的相对不公平值; 建立了衡量分配不公平程度的数量指标制定席位分配方案的原则是使它们的尽可能的小。 3 建模若A、B两方已占有席位数为用相对不公平值讨论当席位增加1 个时,应该给A 还是B 方。不失一般性,有下面三种情形。情形1 说明即使给A 单位增加1席,仍对A 不公平,所增这一席必须给A单位。情形2 说明当对A 不公平时,给A 单位增加1席,对B 又不公平。计算对B 的相对不公平值情形3 说明当对A 不公平时,给B 单位增加1席,对A 不公平。计算对A 的相对不公平值则这一席位给A 单位,否则给B 单位。结论:当(*)成立时,增加的一个席位应分配给A 单位,反之,应分配给 B 单位。记则增加的一个席位应分配给Q 值较大的一方。这样的分配席位的方法称为Q值方法。若A、B两方已占有席位数为 4 推广有m 方分配席位的情况设方人数为,已占有个席位,当总席位增加1 席时,计算则1 席应分给Q值最大的一方。从开始,即每方至少应得到以1 席,(如果有一方1 席也分不到,则把它排除在外。)

数学模型第四版(姜启源)作业对于6.4节蛛网模型讨论下列问题:

对于6.4节蛛网模型讨论下列问题: (1)因为一个时段上市的商品不能立即售完,其数量也会影响到下一时段的价格,所以第k+1时段的价格1+k y 由第k+1和第k 时段的数 量1+k x 和k x 决定。如果设1+k x 仍只取决于k y ,给出稳定平衡的条件,并 与6.4的结果进行比较。 (2)若除了1+k y 由1+k x 和k x 决定之外,1+k x 也由前两个时段的价格k y 和 1-k y 决定,试分析稳定平衡的条件是否还会放宽。 解:(1) 设1+k y 由1+k x 和k x 的平均值决定,即价格函数表示为: )2 (11k k k x x f y +=++ 则 0),2 (0101>-+-=-++ααx x x y y k k k 0),(001>-=-+ββy y x x k k 消去y, 得到 012)1(22x x x x k k k +=++++αβαβαβ ,k=1,2,…. 该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022=++αβαβλλ 与6.4节中 )2 (11-++=k k k y y g x 时的特征方程一样, 所以0<αβ<2, 即为0p 点的稳定条件。

(2)设 )2 (11k k k x x f y +=++ )2 (11-++=k k k y y g x , 则有 0),2 (0101>-+-=-++ααx x x y y k k k 0),2 (0101>-+=--+ββy y y x x k k k 消去y,得到 0123)1(424x x x x x k k k k +=++++++αβαβαβαβ 该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02423=+++αβαβλαβλλ 令λ=x ,αβ=a , 即求解三次方程 0a 2ax ax 4x 23=+++ 的根 在matlab 中输入以下代码求解方程的根x : syms x a solve(4*x^3+a*x^2+2*a*x+a==0,x) 解得 1x = (36*a^2 - 216*a - a^3 + 24*3^(1/2)*(-a^2*(a - 27))^(1/2))^(1/3)/12 - a/12 + (a*(a - 24))/(12*(36*a^2 - 216*a - a^3 + 24*3^(1/2)*(-a^2*(a - 27))^(1/2))^(1/3)); 2x = -(2*a*(36*a^2 - 216*a - a^3 + 24*3^(1/2)*(-a^2*(a - 27))^(1/2))^(1/3) - 3^(1/2)*a*24*i - 3^(1/2)*(36*a^2 - 216*a - a^3 + 24*3^(1/2)*(-a^2*(a - 27))^(1/2))^(2/3)*i - 24*a + 3^(1/2)*a^2*i +

数学模型第四版课后答案姜启源版

《数学模型》作业答案 第二章(1)(2012年12月21日) 1. 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 宿舍,333人住在B 宿舍,432人住在C 宿舍.学生们 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下列办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 (1). 按比例分配取整数的名额后,剩下的名额按惯例分给小数部分较大者; (2). §1中的Q 值方法; (3).d ’Hondt 方法:将A 、B 、C 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n=1,2,3,……相除,其商数如下表: 将所得商数从大到小取前10个(10为席位数),在数字下标以横线,表中A 、B 、C 行有横线的数分别为2,3,5,这就是3个宿舍分配的席位.你能解释这种方法的道理吗? 如果委员会从10个人增至15人,用以上3种方法再分配名额,将3种方法两次分配的结果列表比较. 解:先考虑N=10的分配方案, ,432 ,333 ,235321===p p p ∑==3 1 .1000i i p 方法一(按比例分配) ,35.23 1 11== ∑=i i p N p q ,33.33 1 22== ∑=i i p N p q 32.43 1 33== ∑=i i p N p q 分配结果为: 4 ,3 ,3321===n n n 方法二(Q 值方法) 9个席位的分配结果(可用按比例分配)为: 4 ,3 ,2321===n n n

第10个席位:计算Q 值为 ,17.92043223521=?=Q ,75.92404333322=?=Q 2.9331544322 3=?=Q 3Q 最大,第10个席位应给C.分配结果为 5 ,3 ,2321===n n n 方法三(d ’Hondt 方法) 此方法的分配结果为:5 ,3 ,2321===n n n 此方法的道理是:记i p 和i n 为各宿舍的人数和席位(i=1,2,3代表A 、B 、C 宿舍). i i n p 是每席位代表的人数,取,,2,1Λ=i n 从而得到的i i n p 中选较大者,可使对所有的,i i i n p 尽量接近. 再考虑15=N 的分配方案,类似地可得名额分配结果.现将3种方法两次分配的结果列表如下: 2. 试用微积分方法,建立录像带记数器读数n 与转过时间的数学模型. 解: 设录像带记数器读数为n 时,录像带转过时间为t.其模型的假设见课本. 考虑t 到t t ?+时间内录像带缠绕在右轮盘上的长度,可得,2)(kdn wkn r vdt π+=两边积分,得 ?? +=n t dn wkn r k vdt 0 )(2π )22 2 n wk k(r n πvt +=∴ .2 22n v k w n v rk t ππ+=∴ 《数学模型》作业解答 第三章1(2008年10月14日)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课件

第一章建立数学模型1.1 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1.2 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1.3 数学建模示例 1.4 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1.5 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分类1.6 怎样学习数学建模

1.1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 我们常见的模型 玩具、照片、飞机、火箭模型… …~ 实物模型水箱中的舰艇、风洞中的飞机… …~ 物理模型地图、电路图、分子结构图… …~ 符号模型 模型是为了一定目的,对客观事物的一部分 进行简缩、抽象、提炼出来的原型的替代物 模型集中反映了原型中人们需要的那一部分特征

你碰到过的数学模型——“航行问题” 用x 表示船速,y 表示水速,列出方程: 75050)(750 30)(=?-=?+y x y x 答:船速每小时20千米/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船从甲到乙顺水航行需30小时,从乙到甲逆水航行需50小时,问船的速度是多少? x =20y =5求解

航行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作出简化假设(船速、水速为常数); ?用符号表示有关量(x, y表示船速和水速); ?用物理定律(匀速运动的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列出数学式子(二元一次方程); ?求解得到数学解答(x=20, y=5); ?回答原问题(船速每小时20千米/小时)。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 和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 对于一个现实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的, 根据其内在规律,作出必要的简化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包括表述、求解、解释、检验等)数学模型 数学 建模

数学模型姜启源第四版答案

数学模型姜启源第四版答案 【篇一:姜启源数学模型课后答案(3版)】 t>第二章(1)(2008年9月16日) 1.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宿舍,333人住在b宿舍,432人住在c宿舍.学生们 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下列办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1). 按比例分配取整数的名额后,剩下的名额按惯例分给小数部分 较大者; (2). 1中的q值方法; (3).d’hondt方法:将a、b、c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n=1,2,3,??相除,其商数如下表: 将所得商数从大到小取前10个(10为席位数),在数字下标以横线,表中a、b、c行有横线的数分别为2,3,5,这就是3个宿舍 分配的席位.你能解释这种方法的道理吗? 如果委员会从10个人增至15人,用以上3种方法再分配名额,将 3种方法两次分配的结果列表比较. 解:先考虑n=10的分配方案, 3 p1?235,p2?333,p3?432, ?pi?1000. i?1 方法一(按比例分配) q1? p1n 3 ?2.35,q2? p2n 3 ?3.33, q3? p3n 3 ?4.32 ? i?1 pi ? i?1 pi

i?1 pi 分配结果为: n1?3, n2?3, n3?4 方法二(q值方法) 9个席位的分配结果(可用按比例分配)为: n1?2,n2?3, n3?4 第10个席位:计算q值为 q1? 235 2 2?3 ?9204.17, q2? 333 2 3?4 ?9240.75, q3? 432 2 4?5 ?9331.2 q3最大,第10个席位应给c.分配结果为 n1?2,n2?3,n3?5 方法三(d’hondt方法) 此方法的分配结果为:n1?2,n2?3,n3?5 此方法的道理是:记pi和ni为各宿舍的人数和席位(i=1,2,3代表a、b、c宿舍). pini pini pini 是 每席位代表的人数,取ni?1,2,?,从而得到的近. 中选较大者,可使对所有的i,尽量接 再考虑n?15的分配方案,类似地可得名额分配结果.现将3种方法两次分配的结果列表如下: 2.试用微积分方法,建立录像带记数器读数n与转过时间的数学模型. 解:设录像带记数器读数为n时,录像带转过时间为t.其模型的假设见课本. 考虑t到t??t时间内录像带缠绕在右轮盘上的长度,可得 vdt?(r?wkn)2?kdn,两边积分,得 ?vdt?2?k?(r?wkn)dn t

姜启源版《数学模型》第四章习题第题

姜启源版《数学模型》第四章习题第7题 一、问题重述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割后出售。从钢管厂进货时得到的原料钢管的长度都是1850mm现有一客户需要15根290mm 28根315mm 21根350mn和30根455mn的钢管。为了简化生产过程,规定所使用的切割模式的种类不能超过4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1/10增加费用,使用频率次之的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2/10 增加费用,依次类推,且每种切割模式下的切割次数不能太多(一根钢管最多生产5根产品)。此外,为了减少余料浪费,每种切割模式下的余料不能超过100mm 为了使总费用最小,应如何下料? 二、基本假设 1、假设所研究的每根钢管的长度均为1850mm勺钢管。 2、假设每次切割都准确无误。 3、假设切割费用短时间内不会波动为固定值。 5、假设钢管余料价值为0。 6假设一切运作基本正常不会产生意外事件。 四、模型建立 根据题目要求,不妨假设叫左勺王%,于是得到目标函数: 4 min M X i 1 0.1i i 1

需求量的约束: 每一种切法不能超过限制1850,余料不超过100(即产品加起来不小于1750) 极限情况下,根数的范围: D j le n j j 1 1850 一根原料钢管最多生产5根产品: 4 r j 5,i 1,2,3,4 j 1 钢管根数和切割方法都为非负整数: r ij Z ,x i Z 五、模型求解 model : !数学模型132页题7; sets : !定义4种切割模式,每种模式用 x(i)根管材; qiegemoshi/m1..m4/:x; !定义四种长度,每种有需求 ; cha ngdu/cd1..cd4/:le n,dema nd; !定义切法矩阵,行为模式,列为需要的长度类型 ; lin ks(qiegemoshi,cha ngdu):r; en dsets !目标函数,每种切割模式按切割频率增加 10%的费用; min = @sum(qiegemoshi(i):x(i)*(1+i*0.1)); !假设4种切法,一种比一种切得少 ; @for (qiegemoshi(i)|i#lt#4:x(i)>=x(i+1)); !需求量的约束; @for (changdu(j): 约束条件如下: x-i x 2 x 3 x 4 (4.1 ) D j ,j 1,2,3, 4 (4.2 ) 4 1750 r ij le n j j 1 1850,i 123,4 (4.3) D j 1850 len j (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