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

2005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

2005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
2005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事证据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英美证据法对刑事诉讼规定的证明标准是()

A.盖然性占优势B.无合理怀疑

C.循法求实D.内心确信

2.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标志是()

A.客观性B.相关性

C.合法性D.逻辑性

3.物证的基本特征是()

A.客观性、物质性、确定性B.客观性、特定性、确定性

C.特定性、物质性、确定性D.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

4.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证人的规定的是()

A.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应当通知其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侦查人员询问一个案件的几个证人时,应采取个别询问和开调查会相结合的方式C.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D.证人如果有能力并且愿意书写证词的,应当允许

5.下列关于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程序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进行侦查实验,必须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B.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的解剖应当征得死者家属的同意

C.进行勘验、检查必须有见证人在场

D.对被害人的人身检查可以强制进行

6.将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根据()

A.证据的来源不同

B.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

C.证据对于受刑事追诉者的利害关系不同

D.证据对于案件主要事实的客观联系形式和证明作用的强弱不同

7.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情,至关重要的就是把握好间接证据的()

A.连续性B.完整性

C.一致性D.排它性

8.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需要证明的是()

A.预决的事实

B.推定的事实

C.司法人员职务上熟知的事实

D.案件中某些涉及程序法方面的事实

9.下列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收集,不符合

...法律规定的是()A.对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将其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B.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C.犯罪嫌疑人必须接受侦查人员的讯问,不应当允许其自行书写供词

D.犯罪嫌疑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

10.对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

A.12小时B.16小时

C.24小时D.48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下列属于法定证据制度内容的是()

A.法律规定由司法机关主持决斗来裁决纠纷

B.法律预先将各种证据划分为“完全的”和“不完全的”两大类

C.法律规定“被告人自白是全部证据中最好的证据”

D.按照证人的身份确定其证言的优劣

E.私人文书和复制的文件一概具有证明力

12.下列关于我国实事求是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事求是证据制度要求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必须绝对忠实于事实真相B.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对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不预先作出规定

C.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在审查证据时不受法律限制

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要求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必须全面收集证据

E.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是对自由心证制度的否定

13.下列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表现形式的是()

A.被害人指认犯罪分子的陈述

B.被告人关于实施犯罪过程的陈述

C.贪污案件中制作的假账

自考网络培训班(https://www.doczj.com/doc/984857413.html,/zk/kc/)-精品课程在线免费试听

D.被告人在实施犯罪时被当场抓获,当时查获的赃款、赃物

E.现场目击者认出犯罪分子并陈述犯罪过程的证言

14.公诉案件被害人和自诉案件被害人共有的权利是()

A.对不立案决定的申请复议权B.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权

C.参加法庭辩论权D.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权

E.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权

15.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根据若干同案被告人的供述认定案件中的部分事实须满足如下哪些条件()

A.至少有一次主要犯罪事实已有大量其他证据可以证实

B.其他案件的犯罪手段、作案情节与已证实的犯罪案件大体类似

C.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基本一致

D.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始终稳定

E.有被害人的案件必须找到被害人并取得被害人陈述

16.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鉴定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

A.了解案件中的送鉴材料的来源B.要求提供足够的材料

C.申请回避D.坚持个人意见

E.拒绝鉴定

17.下列关于言词原则和直接原则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直接原则是由言词原则派生出来的诉讼原则

B.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互相依存,配套实施

C.言词原则要求一切当事人和证人等提供证词,都必须以言词的方式作口头的陈述D.直接原则是贯彻言词原则的保证

E.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常被合并起来,并称为“言词直接原则”

18.下列关于证据的客观性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刑事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B.证据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独立存在

C.一切言词证据,都是证人对于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的反映现象

D.一切诉讼证据,都是伴随着案情进展而出现的实物、痕迹或反映现象

E.客观性是刑事证据的首要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

1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有权收集证据的是()

A.侦查人员B.检察人员

C.法定代理人D.诉讼代理人

联展自考网(https://www.doczj.com/doc/984857413.html,/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E.辩护律师

20.对全案证据综合审查判断的方法包括()

A.比较印证法B.串联排疑法

C.重新订正法D.重点深入法

E.逻辑推理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

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

22.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

23.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某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其他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己无关的犯罪事实,应视为。

24.对被告人反复变化的多次口供究竟相信哪一次,应作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总的原则是坚持,即“查证属实者信,查无实据者否”。

25.进行侦查实验时,应当禁止一切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的行为。

26.要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起诉方所提出的控诉证据,必须达到“”的要求。

27.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证据属于型辩护证据。

28.证人必须是以外的人。

29.刑事诉讼的不同诉讼阶段承担的任务不同,因此各个诉讼阶段的也各不相同。

30.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对于刑事案件中的物证应当开列清单附卷,至少保存年。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勘验、检查笔录

32.视听资料

33.实物证据

34.法律推定

35.诉讼证据的排列组合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物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

37.为什么不宜对强奸案件的被害人多次反复进行询问?

38.如何理解被告人翻供的两重性?

39.简述刑事案件发生后应如何妥善保护好现场。

40.简述“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词义差别。

自考网络培训班(https://www.doczj.com/doc/984857413.html,/zk/kc/)-精品课程在线免费试听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严禁刑讯逼供的原因。

4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某些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证明作用的转化。

联展自考网(https://www.doczj.com/doc/984857413.html,/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

2018年10月自考00370刑事证据学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事证据学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70)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在每小J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定证据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从立法上来看,最早确立自由心证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意大利 3.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 A.由检察院重新收集证据 B.不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C.由法院裁量是否作为定案依据 D.视案件而定是否作为定案依据 4.检查的对象是 A.案件现场 B.犯罪嫌疑人 C.物品 D.尸体 5.如果缺少刑事证明,审判将失去 A.原则和方向 B.标准和动力 C.依据和根基 D.准则和目的 6.传统广义的“大证明”观,将当事人承担的责任称之为 A.证明责任 B. 举证责任 C.收集责任 D.鉴定责任 7.无可争议的、审判人员履行职务都应当知晓的事实是 A.司法认知 B.预决的事实 C.程序事实 D. 众所周知事实 8.被告人能够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是

A.自诉案件 B.公诉案件 C.反诉案件 D.追诉案件 9.当没有相反证据出现时,法律推定推出的事实就成为 A.已知爵实 B.基础事实 C.案件事实 D.法律事实 10.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须通过一系列 A.事实 B.政策 C.判例 D.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有 A,结果无科学性、可靠性 B.以“神灵显示”作为标志 C.与古代实行的弹劾式诉讼制度相适应 D.与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带有一定的科学性 E.适应了奴隶主阶级借助神威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 12.在证据法的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价值包括 A.自由 B.法治 C.秩序 D.公正 E.效率 13.广义证明观的刑事证明主体包括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C.法院 D.当事人 E.证人 14.刑事证明对象的客观方面主要包括 A.时间 B.地点 C.手段 D. 行为 E.后果 15.“谁主张、谁负责”规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A. 主张方举出证据 B. 证明后的实证 C. 证据符合证明程度要求 D.承担责任方承担败诉责任 E.举证责任在于举 16.逮捕需具备的条件包括 A.立案条件 B.证据条件 C.罪贲条件 D.供述条件 E.社会危险条件 17.我国原始证据优先规则适用于 A.物证 B.人证 C.鉴定意见 D.勘验笔录 E.书证 18.非法证据排除的作用有 A.保障宪法性权利 B.阻吓违法取证 C.维护司法纯洁 D.维护司法程序正义 E.避免冤假错案

自考刑事证据学手机版小抄

1.勘验,检查笔录:是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对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的实际状态进行勘检,检查所制作的实况记录。 2.勘验,检查:是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根据报案和有关线索,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观察,勘验或检查,从中发现,提取和固定与犯罪有关的各种痕迹和物品的一种诉讼活动。 3.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或电子计算机存储的资料以及其他科技设备与手段所提供的有关案件的信息。 4.被害人陈述:是指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其遭受侵害的情况及其他案件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叙述和控诉。 5.控诉证据:是指那些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或者应当对其加重处罚的证据。 6.原始证据:是指从直接来源或最初来源获得的第一手证明材料。 7.传来证据:是指离开了第一来源,从其他方面获取的经过了转手,传抄的第二手或第二手以上的证明材料。 8.鉴定结论:是由有关专家对诉讼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检查测定以后,所出具的结论性书面意见,又称“鉴定人的意见”。 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受刑事迫诉的人,就有关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认,辩解和陈述。10.实物证据:凡不是以人的言词,意见为其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实物,痕迹,图形,符号等载体和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状况为表现形式的证据,都是实物证据。

11.法律推定:是指对某些情况不明或者确实不可能查清的事项,由法律规定某种程序,来推断该事项的“有”或“无”,即由立法者根据事物间的常态联系通过立法明文规定的推定。 12.证据保全:是指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为了使已经发现和收集到的证据材料,不致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而发生变形,变质,混合,调换或者灭失,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提存,固定并妥为保存的诉讼活动。 13.诉讼证据的排列组合:就是将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根据办案的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形成对所要证明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组相应的证据。 14.刑事诉讼证据:刑事诉讼证据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收集的,或者由辩护律师,自诉人等依法提出的,用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有关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15.刑事证据: 16.补强证据;是指用以增强另一证据证明力的证据。 17.证据能力:又称为证据资格,是指哪些事实和材料则不能成为证据,也就是要解决证据是否可以采信的问题。18.推定:是指在司法证明中,以已知的事实为基础,根据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规律,推导出另一事实的带有假定性质的判断。 19.证据规则:指为了规范证明行为而确立的公安,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在收集证据,判断证据,采用证据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程序性准则。

自考思修历年真题

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C) A. 全部内容 B. 所有要求 C. 本质体现 D. 存在基础 2. 信念是人的(C) A. 认识、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B. 认识、态度和情感的统一 C.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D. 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建设社会主义 C. 发展民主主义 D. 摆脱贫穷落后 4. 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C)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5. 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A) A. 热爱自己的国家 B. 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 D. 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D) A. 创造中华文明 B. 培育爱国情感 C. 抵御外来侵略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 A. 团结统一 B. 集体主义 C. 爱国主义 D. 自强不息 8. 人生观的核心是(A) A. 人生目的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理想 9.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 为(B)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观 D. 人生实践活动 10.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C) A.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B.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 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1.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没有表现出这种特殊性的是(B) A. 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B. 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C.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B) A.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B.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精神 C.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D.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 A. 诚实守信 B. 集体主义 C. 与人为善 D. 为人民服务 14. 在下列选项中,对集体主义原则的错误理解是( B) A.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B. 集体主义原则与小团体主义和本位主义是一致的 C.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D. 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5. 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B) A. 爱国守法的要求 B. 明礼诚信的要求 C. 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 16. 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B)

2018年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 1.证据规则的特点 1)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2)对刑事诉讼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3)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4)是程序性准则 2.确立证据规则的意义 1)有利于司法公正 2)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3)有利于推进庭审方式的改革 4)有利于规范和监督执法行为5是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 3、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由 1)是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维护法制统一的需要 2)维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和保障人权的需要 3)有利于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 4)有利于防止冤假错案 4、确立传闻证据排除的理由 1)传闻证据有可能失真 2)对传闻证据无法在法庭上当面质证,违背了交叉询问规则和直接言词原则 5、确立意见证据排除的理由

1)证人的职责应是将其感知和感觉到的客观事实提供法庭,以便法官对具体案情进行审查和判断 2)一般证人的推断意见其可靠程度低,无助于查明案件真相 6、确立补强证据排除的理由 1)需要补强的证据虚假可能性较大的证据 2)确立补强证据规则有利于克服口供至上的错误观念,也有利于防止刑讯逼供 7、证人证言的意义 1)可能成为指认证据的直接证据 2)证人提供的许多情况有助于侦查破案和证实犯罪 3)可用于验证其他证据的真伪 8、被害人陈述的意义 1)指认犯罪嫌疑人,证实犯罪 2)提供线索,证实犯罪 3)核实案情排除伪证 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意义 1)口供在侦查阶段的意义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自首、坦白、交代其罪行的供述,有助于缩小侦查范围,迅速查明案情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错、漏现象,从中发现新的线索 2)口供在审判阶段的意义在审判阶段,可用被告人的口供同其他证据比对,互相印证,有助于司法机关客观地分析案情,作出正确的结论。被告人的口供经查证属实的,可以用作案情的直接证据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 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D ]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 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 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 C.年幼的人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 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 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B.省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检察院D.省级人民法院 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 A.公安局长B.刑警队长C.派出所所长D.检察长 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 A.鉴定人B.侦查人员C.法医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 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 A.7天以内B.5天以内C.3天以内D.24小时以内 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 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 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 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 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 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 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 A.证据材料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英美证据法中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 ] A.相似事件或类似事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B.当事人的品格通常不得作为认定案情的证据 C.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采性 D.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E.证人对案情所发表的“意见”,一般不得采用为证据 12.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 ]

全国至自学考试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全集

全国至自学考试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全集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二)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阅读选择(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二部分:阅读判断(第11-15题,每题2分,共10分) 第三部分:概括段落大意和补全句子(第16-25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四部分:填句补文(第26-30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五部分:填词补文(第31-40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六部分:完型补文(第41-50题,每题分,共15分) 绝密★启用前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二)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015) 第一部分:阅读判断(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B 3、A 4、C 5、B 6、C 7、A 8、A 9、B 10、A 第二部分:阅读选择(第11~15题,每题2分,共10分)

11、D 12、A 13、C 14、B 15、A 第三部分:概括段落大意和补全句子(第16~25题,每题1分,共10分) 16、C 17、D 18、A 19、B 20、F 21、D 22、F 23、E 24、A 25、C 第四部分:填句补文(第26~30题,每题2分,共10分) 26、C 27、E 28、A 29、F 30、B 第五部分:填句补文(第31~40题,每题分,共15分) 31、G 32、I 33、B 34、H 35、A 36、K 37、C 38、E 39、L 40、J 第六部分:完形补文(第41~50题,每题分,共15分) 41、born 42、resulted 43、growth 44、manufacturing 45、moved 46、addition 47、fewer 48、machines 49、unnecessary 50、unemployment 【评分参考】本部分无分和1分的计分。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均不给分;英、美拼写均可接受;大小写错误不扣分。 第七部分:短文写作(第51题,30分) 51.范文(略)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刑事证据学真题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刑事证据学真题 课程代码:0037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标志是() A.客观性B.关联性 C.合法性D.可采性 2.与弹劾式诉讼相适应的证据制度是()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罪从供定证据制度 3.英美证据规则规定的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 A.盖然性占优势B.有合理根据 C.无合理怀疑D.证据确实充分 4.书证的特征主要有() A.物质性、思想性、确定性B.客观性、思想性、确定性 C.物质性、思想性、间接性D.客观性、思想性、特定性 5.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 ...的诉讼权利是() A.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B.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C.参加法庭辩论的权利D.上诉的权利 6.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法定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A.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B.讯问应一律在侦查机关进行 C.对于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其被拘留后的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D.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应当派员在场 7.属于办案人员对证据在诉讼中证明作用的一种判断,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原来的判断可能得到证实也可能被推翻的证据可分为() A.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B.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8.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1

A.鉴定结论B.勘验、检查笔录 C.视听资料D.书证 9.不属于 ...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是() A.有关犯罪事实B.被告人的一贯表现 C.程序法事实D.推定的事实 10.首次在立法中体现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是() A.意大利《宪法》 B.《世界人权宣言》 C.《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诉讼纲要》 D.法国《人权宣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刑事证据定义的核心内容是主要强调刑事证据() A.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B.是确信争议事实是否存在的原因 C.必须依法收集和依法提出 D.应当是事实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E.是认定某一待证事实的方法 12.关于证据证明力的规则主要有()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意见证据排除规则D.最佳证据规则 E.补强证据规则 13.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证人能力或证人资格的证据规则有() A.证人必须按照严格的形式宣誓 B.证人不能与本案的诉讼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 C.当事人有权要求法庭传唤其认为必要的证人出庭作证 D.法庭必要时可以强制证人出庭 E.反对强迫自我归罪 14.鉴定结论的特点包括() 2

北京自考现代汉字学历年试题

2001年4月北京自考“汉字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哪一组是不规范汉字 A. 答繁符 B. 筆時簡 C. 通房相 D. 音易刊 2. 下列各组汉字笔画为相接关系的是 A. 六川心 B. 八儿小 C. 人山乃 C. 九也车 3. 下列各组汉字部件为相离关系的是 A. 克吊声 B. 名占单 C. 资学溯 D. 考老孝 4. 下列各组汉字结构属于左下右包孕的是 A. 画函凶 B. 区医匹 C. 闹风网 D. 毡翘赵 5. 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同义字? A. 泊臭卡 B. 白埠悼 C. 逮薄蔓 D. 徊刽隘 6. 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 A. 呆凿获 B. 剥削血 C. 吁纤斗 D. 波堤储 7.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 A. 绒线纱 B. 绣纺编 C. 绸绢缎 D. 级约给 8. 哪组字使用频率最低? A. 2500常用字 B. 1000次常用字 C. 7000通用字 D. 1000高频字 9. 首创文学学部首的是下列哪部辞书? A. 《辞源》 B. 《辞海》 C. 《汉语大词典》 D. 《说文解字》 10. 当前语言文字的国际通用性最强的是 A. 阿拉伯字母 B. 斯拉夫字母 C. 拉丁字母 D. 汉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 规范汉字指的是 A. 见于《简化字总表》的简化字 B. 古今通用的传承字 C. 收入《现代汉字通用字表》的字 D. 社会上广为流行的简体字 12. 下列简化字中简化得好的是 A. 战苹态 B. 头专尧 C. 灭尘灶 D. 胶粮议 13. 下列各组部件是不成字部件的有 A. 刀木水 B. 扌氵亻 C. 人日月 D. 大王火

(完整版)自考思修历年真题

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C ) A. 全部内容 B. 所有要求 C. 本质体现 D. 存在基础 2. 信念是人的( C ) A. 认识、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B. 认识、态度和情感的统一 C.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D. 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建设社会主义 C. 发展民主主义 D. 摆脱贫穷落后 4. 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 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 C )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5. 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 A ) A. 热爱自己的国家 B. 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 D. 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 D ) A. 创造中华文明 B. 培育爱国情感 C. 抵御外来侵略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 团结统一 B. 集体主义 C. 爱国主义 D. 自强不息 8. 人生观的核心是( A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理想 9.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 为( B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观 D. 人生实践活动 10.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C ) A.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B.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 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1.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没有表现出这种特殊性的是(B ) A. 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B. 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C.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1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B )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6年7月份)

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事证据学试卷 (课程代码037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标志是【】 A.客观性B.关联性 C.时间性D.合法性 2.与纠问式诉讼相适应的证据制度是【】 A.法定证据制度B.神示证据制度 C.罪从供定的证据制度D.察言观色的证据制度 3.下列规则中,不属于规范采证程序规则的是【】 A.意见证据排除规则B.交叉询问规则 C.当庭认证规则D.疑罪从无规则 4.物证的基本特征是【】 A.客观性、思想性、确定性B.客观性、思想性、间接性 C.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D.客观性、特定性、思想性 5.下列询问证人的程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询问证人一般应当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C.对拒不作证的人可以强制其作证 D.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6.以下关于勘验、检查笔录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勘验、检查笔录属于言词证据 B.勘验、检查笔录不是独立的诉讼证据 C.勘验、检查笔录是对物证的一种固定方式 D.勘验、检查笔录是指文字记录 7.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进行人身检查的对象是【】A.被害人 B. 犯罪嫌疑人 C.证人D.被告人 8.以下关于实物证据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实物证据即物证 B.实物证据一般只能从“静态”上反映案件某一局部的事实 C.实物证据包括鉴定结论 D.实物证据都是间接证据 9.侦查终结时的证明标准是【】 A.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B.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C.犯罪事实清楚,证据之间没有矛盾D.主要犯罪事实基本查清 10.下列关于收集证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集证据是法律赋予司法机关的职责

江苏省自学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

自学考试要有目的的学习,不要盲目的看书!要想有效率的看书,就要有的放矢!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自考是过关性考试,不像高考,今年考过的知识点N年内不会再考,自考的考点,今年会考,明年还会考,研究真题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江苏自考市场营销学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市场营销价值让渡流程中传播价值活动的是 A.定价 B.广告 C.产品制造 D.产品开犮 2.强调满足市场中不同顾客需要的营销哲学是 A.生产导向 B.产品导向 C.推销导向 D.顾客导向 3.在过量需求状态下,企业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拓展新市场 B.降低价格 C.提升价格、开发替代品 D.加大促销力度

4.市场营销调研流程的首要环节是 A.确定营销调研主题 B.制定营销调研方案 C.收集市场信息资料 D.提出营销调研报告 5.某食品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增加了现有市场对现有A产品的购买量,这属于密集型成长战略中的 A.市场渗透 B.产品开发 C.市场开发 D.多角化成长 6.个人收入中扣除各项应缴税款和非税支出后的实际收入是 A.家庭收入 B.个人可支配收入 C.人均国民收入 D.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7.营销人员根据审美观念的不同开展恰当的营销活动,这种影响其营销决策的宏观环境因素属于 A.自然环境 B.政治与法律环境 C.科学技术环境 D.社会与文化环境 8.MT公司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形象战略使顾客对其产生差异化的认知,该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途径属于 A.产品差异化 B.服务差异化 C.形象差异化 D.渠道差异化 9.某手机制造商在产品创新方面紧跟市场领导者,但在广告及价格方面又与领导者保持一定的差异,这种市场跟随者战略属于 A.距离跟随 B.紧密跟随 C.选择跟随 D.补缺跟随 10.下列属于无差异营销策略优点的是 A.有利于分散企业的风险 B.降低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细小市场的顾客需求得到满足 D.可以获得成本上的经济性 11.某企业按使用程度把消费者分为首次购买者、经常购买者、潜在购买者和非

2011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证据的首要属性和最本质特征是() A.客观性B.关联性 C.合法性D.可采性 2.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证据制度是()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 C.罪从供定证据制度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3.下列证据中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 C.书证D.视听资料 4.在侦查阶段,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享有的权利是() A.证据调查权 B.证据保全申请权 C.为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权 D.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权 5.某公安机关法医王某在下班途中目睹了甲伤害乙的经过,那么() A.王某应当作鉴定人B.王某应当作证人 C.王某既可以作鉴定人,又可以作证人D.王某既不能作鉴定人,又不能作证人 6.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时的证明标准是() A.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B.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C.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7.鉴定人享有的诉讼权利是() A.有权要求保密B.有权申请回避 C.有权要求提供足够的材料D.有权了解全部案情 8.对于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12小时B.24小时 第 1 页

C.36小时D.48小时 9.下列关于视听资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以录音、录像为载体的证据都是视听资料 B.视听资料的内容,应当是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的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信息 C.视听资料的记录与存储均产生于诉讼过程之中 D.视听资料是用来固定、保全证据的手段 10.下列证据中,既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A.被告人认罪的陈述B.证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 C.赃物的复制品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按照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据规则,一般情况下不具有 ...可采性的有() A.相似事实或类似事件B.当事人的品格 C.犯罪前科D.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材料 E.传闻证据 12.关于规范采证程序的规则主要有() A.最佳证据规则B.补强证据规则 C.证据开示规则D.交叉询问规则 E.疑罪从无规则 13.物证的意义包括() A.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借助物证直接查获犯罪分子 B.某些物证可以指明侦查方向 C.物证可用以验证言词证据的真伪 D.物证是制服罪犯和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手段 E.物证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14.下列证据中属于视听资料的有() A.犯罪分子从商店盗窃的录音带 B.某银行监视系统拍摄的有关犯罪经过的资料 C.在诉讼中使用的飞机“黑匣子”记录的情况 D.侦查中收缴的淫秽光盘 E.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像 15.证据排列组合的主要方法包括() 第 2 页

最新刑事证据学 自考 笔记

绪论:刑事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 1、证据问题是各类诉讼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仲裁、调解以及纪律检查、各种奖惩中核心问题。 2、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司法公正的保证。 3、证据学:诉讼证据学,又称证据法学,它是以各类诉讼中的 证据位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4、刑事证据学是以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证据制度的规定 (二)刑事诉讼实践中运用证据的实践经验 (三)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刑事证据制度 (四)当今各国的刑事证据制度 (五)辨析各式各样的刑事证据理论 5、刑事证据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犯罪侦查学,法医学 6、对于刑事证据学的研究,必须切实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 7、刑事证据学的研究方法 (一)精通法律规范,弄清基本原理(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弄清疑点、难点上多下功夫 (三)博览群书,参照比较(四)抓住重点,兼顾其他第一章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属性 1、证据:即证明之根据。 2、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争议案情的已知事实与表现其内容的

法定形式的统一。 3、刑事诉讼证据: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公安、司法机关依 法收集的,或者由辩护律师、自诉人等依法 提出的,用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发生,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有关案件实 施情况的一切事实。 这一定义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刑事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二,刑事诉讼证据依法收集和依法提出。 第三,刑事诉讼证据应当是事实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4、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受到实践的限制,受到条件的制约, 受到法律的约束 5、实践是检验证据真实性的最终标准。 6、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7、刑事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刑事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 实。反之,任何想象、猜测、分析、估计、推断、梦呓、卜以及来源不清的道听途说等并非客观存在的事实,都不能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 8、客观性是刑事诉讼证据的首要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 9、如何正确理解证据的客观性 (1)一切诉讼证据,都是伴随着案情进展而出现的实物、痕迹和反映现象。这些实物、痕迹和反映现象都是客观存 在的,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最新全国年4月自考刑事证据学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事证据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中最早被重视起来的是 A.客观性 B.相关性 C.科学性 D.合法性 2.按照《唐律》的规定,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是 A.“察言观色” B.“罪从供定” C.“众证定罪” D.“疑罪听赎” 3.《证据法》上的程序公正所具有的内容或标准中并不包括 A.当事人平等参与 B.直接言词原则 C.最高的证明标准 D.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4.下列有关自由评价原则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刑事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律预先规定 B.我国刑事证据的证明力交由法官进行评价与判断 C.自由评价原则在我国历来广为接受 D.自由评价原则在我国难于适用 5.根据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对于警察的讯问,犯罪嫌疑人无权 A.保持沉默 B.作有利于自己的陈述 C.作不利于自己的陈述 D.要求警方公开所有已经掌握的证据 6.根据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非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询问证人的场所不应在 A.案发现场 B.证人单位 C.证人住处 D.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 7.下列属于实体法事实的是 A.万能钥匙常用于盗窃的事实 B.被告人的行为动机非常复杂的事实 C.案件应由甲地进行管辖的事实 D.乙法官应该回避的事实 8.下列不属于司法认知的是 A.常识性事实 B.自然规律 C.国内法律的规定 D.元旦的日期 9.有关刑事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为同一概念 B.后者包含前者 C.二者并不交叉 D.前者包含后者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详细

相信能就一定能 公务员制度试题01848 一、单项选择题 1.任职培训的对象是( ) A.新录用的处在试用期间的公务员 B.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C.从事某项专门业务的公务员 D.所有公务员 2.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产阶级( ) A.专制统治的需要 B.封建统治的需要 C.政党政治的需要 D.民主政治的需要 3.公务员培训需求的问题分析法也称为( ) A.全面分析法 B.绩效差距分析法 C.民意测验法 D.问卷调查法 4.公务员与所在机关的法律关系是( ) A.合作共赢关系 B.权利义务关系 C.命令服从关系 D.相互依存关系 5.保持操行义务的重点是要求公务员( ) A.知廉耻 B.知进取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6.各国公务员级别的确立,既考虑职位的因素,又考虑( ) A.职级的因素 B.职务的因素 C.岗位的因素 D.品位的因素 7.决定公务员培训方向的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学用一致原则 C.按需施教原则 D.讲求实效原则 8.公务员职位的主体是( ) A.综合管理类职位 B.专业技术类职位 C.行政执法类职位 D.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9.对公务员处分程度最轻的是( ) A.警告 B.记过 C.降级 D.撤职 10.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形成于( )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1.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包括( ) A.知识测验、智力测验和技能测验 B.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和体能测验 C.技能测验、体能测验和知识测验 D.体能测验、知识测验和智力测验 12.负责审批县级政府各部门拟录用人员名单的机关是( ) A.县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B.设区的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C.省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D.中央政府公务员主管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单纯性免职的情形是( ) A.转任职位任职的 B.晋升或降低职务的 C.退休的 D.受刑事处罚的 14.考核者由于特别看重被考核人的某项特性,从而影响他对被考核人的其他方面作出客观 的评定,这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因素属于( ) A.从众心理 B.趋中误差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刑事证据学真题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刑事证据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可以免除强制到庭作证义务的人是 A.被告人的堂兄 B.被告人的表姐 C.被告人的儿子 D.被告人的同胞姐姐 2.属于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新增的证人保护措施的是 A.强制证人作证 B.不公开真实姓名等个人信息 C.允许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 D.对证人住宅采取监视措施 3.不属于法定讯问地点的是 A.案发现场 B.看守所 C.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 D.犯罪嫌疑人提出的地点 4.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 A.出示相关证据 B.告知如实供述义务 C.讯问是否有犯罪行为 D.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 5.对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进行合法性审查判断的内容不包括

A.制作的主体是否合法 B.是否进行鉴定 C.是否有见证人在场 D.是否签名或盖章 6.关于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表述错误的是 A.属于主观证据 B.一般发生在诉讼开始之前 C.易被使用人篡改 D.通常可以生动地再现案情 7.“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是在 A.拘留时 B.立案阶段 C.逮捕时 D.审判阶段 8.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域外发展无关的是 A.银盘理论 B.内心确信 C.毒树之果 D.米兰达警告 9.在大陆法系国家中,通常的意见证据规则是将鉴定人与 A.证人并列 B.被害人并列 C.专家并列 D.侦查人员并列

10.“证据”作为证据法上的术语最早出现于 A.1600年 B.1700年 C.1800年 D.1900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属于特征物证的有 A.手印 B.足迹 C.工具痕迹 D.犯罪工具 E.尸体和活体上创伤 12.刑事证明对象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 A.时间 B.地点 C.故意 D.过失 E.后果 13.根据诉讼法规定,原始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用作定案根据必须当庭 A.出示 B.经当事人质证 C.经勘验人辨认 D.经证人辨认

自考英语二历年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二)试卷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0 points, 1 point each) 从下列各句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 .Students should_____their own interests as well as do their schoolwork. A. persuade B .pursue C. persist D.proceed 2. I'd like to remind you that there is no_____on the part of suspects to answer questions. A. obligation B.evidence C.transaction D.motivation 3. He blamed his poor performance_____jet lag. A.to B .for C.on D.at 4 .We_____knowledge from our families,schools,jobs,and the mass media. A.request B.require C.inquire D.acquire 5. Not until recently_____that Thompson had ben telling the truth all along. A.I realized B.did I realize C.I did realize D.realized I 6. I don’t need any help at the moment,but I_____your offer. A.appreciate B.admire C.enjoy D.like 7 .The sad condition of women working as house servants around the world received much media_____early this year. A .importance B. attention C.significance D.popularity 8 .She has no hostility to us, _____can be judged from her eyes. A. that B.and C.hence D.as 9 .When you're_____ a crisis, it often helps to talk to someone. A.going through B.going in for C.going after D.going over 10.Decision on whether the message is right or wrong should at least come after _____what the message is. A.putting out B.turning out C.working out D.running out II. Cloze Test (10 points,1 point each) 下列短文中有十个空白,每个空白有四个选项。根据上下文要求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People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are observing "No Tobacco Day". It is the day 11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ppeals to people to stop using tobacco products. WHO hopes if people stop smoking cigarettes or 12 tobacco for one day, they will stop permanently. Health experts have warned for years that smoking can lead to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other 13 .WHO says diseases linked to smoking kill 14 2,500,000 persons each year. Still, many people find it 15 stopping smoking. One reason is nicotine, a substance found in cigarettes. Nicotine is a drug. Its effects are 16 those of cocaine and heroin. "No Tobacco Day" is intended for smokers and 17 who earn money from tobacco sales. So businesses are urged to stop selling tobacco products for twenty-four hours. 18 are urged not to carry advertisements for cigarettes. WHO has approved plans to help reach its 19 of a "smoke-free" world. They urge governments to take action to help 20 make money by growing other crops. They also call for improved public information campaigns about the risks of smok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