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二讲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二讲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二讲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二讲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科学认识的结构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价值与科学精神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本来就不能用定义来诠释…故而必须用一种阐明性的叙述来表达。——贝尔纳

1、作为知识的科学:“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

—知识:事实、规律、反映—知识体系:系统性

2、作为认识活动的科学:“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知活动。”

—知识生产—精神活动

“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泡利对上帝说,最终的答案——是“虚妄”的。

3、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门部门,是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一项国际事业。”

—组织化—社会化

“所谓科学,就是国家出钱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

二、科学的特性

?解释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可错性或可变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1、解释性:不但描述现象,而且要揭示现象的本质,制约现象出现的规律。

事实—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深刻性,超越常识

2、精确性—任何定律、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成立

—结论的表述要系统、严格、确切、明晰

3、可检验性:科学陈述的结果必须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区别于哲学与常识蕴含着批

判性。

我们当然只在一个理论体系能为经验所检验的条件下,才承认它是经验的或

科学的。——爱丁顿

4、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就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

5、系统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达出来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6、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和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

—在不同认识主体间交流、讨论

三、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

?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与证实原则密切联系在一起?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

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这个命题才有意义,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后来用“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纳普.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

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他提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

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

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是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的科学哲学理论。

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

看作是普遍命题. 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

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

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

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

?库恩:划界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难题的活动

?费耶阿本德: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区分

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范式即共同体,如科学家共同体、文学家共同体等等。

说白了点,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共同体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标准等等。合理性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从范式以外看到的明

显谬误在范式中却是合理的。这有点像相对主义,但比相对主义高明。范式虽然是

可比的,但是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别。

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原则。代表人物有夏佩尔和普特南。

第二节科学认识的结构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的结构?科学知识的构成

一,科学认识的结构

?科学认识主体?科学认识客体?科学认识中介

1、科学认识主体

?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规定?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规定?价值准则方面的规定

2、科学认识客体

?自身规定?与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

3、科学认识中介

?仪器和工具?符号和语言?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4、科学认识的过程

?“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5、科学认识的本质

?“能动地反映客体”。?“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静态结构: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动态过程:获取科学事实、形成科学定律、提出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A 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的正确描述。它既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也不是科学理论。而是科学理论与客观事实的结合。

‘不管鸟翼是多么的完美,但如果没有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向高空的。事实就是科

学家的空气,你们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苏联生理学家巴普洛夫

## .科学事实分为事实Ⅰ和事实Ⅱ

事实Ⅰ:客体和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等。因而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认识条件有关。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因而既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性能有关,也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

科学实验中的事实已丧失了日常事实的这种直接现实性。科学家从实验中获得的是一些由数据、照片、阴影、曲线等等表达的意义,在实验报告或者论文中这些有意义的“量”和“形状”往往又表现为抽象的命题。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数据所依据的概念及概念框架,你就根本无法给它赋予任何意义。

B ****科学事实的特点

第一,可重复性。科学事实应该可以在不同的观察和实验中重复出现,这是科学事实具有可靠性的保证。

第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任何科学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获得的,不存在独立于所有科学理论的科学事实。

第三,系统性。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系统的反映了客观事实,并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第四,个别性。科学事实是对个别事物的描述,所以形式上应当是单称陈述,这是科学事实与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

第五,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一旦被确认,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一,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

第二,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和依据。

2.科学定律的含义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通常是全称命题。

可分为经验定律和理论定律。

?经验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反映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具有描述性、直接实验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关。具有直接可判定或测量的经验内容。

理论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想象、直觉、灵感等得出的对客体本质的更深刻反映,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它不是直接源于经验概括,其中的抽象概念也不能从经验中导出。

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开普勒在前人的大量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天体运动的三大动律。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长半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比值相等。

科学定律的特征

第一,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经过了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在其适用范围之内是绝对真理;由于人们的实践水平具有历史局限性,这种经验也就

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所以科学定律是相对真理。

第二,科学定律具有简明性特征:科学定律一般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语言来表达,具有简明性。

科学定律的作用

第一,科学定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科学定律是通过科学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二,科学定律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经验定律的提出或发现来完成,科学定律也是明确科学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是科学理论构成的基础。

第三,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经验定律可以解释已知的科学事实和预见未知的科学事实;理论定律可以解释已知的经验定律和预见未知的经验定律。

3 科学假说

1)含义:“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

假定性的猜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结构:?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见和预言

3)特点:科学性、猜测性(假定性)、试探性

例证

大爆炸宇宙说

要素名称

事实基础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

背景理论(包括推理规则)广义相对论和高能粒子物理学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我们的宇宙是150亿年前的一个原始火球急剧膨胀的产物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氦元素的丰度、3K微波背景辐射

方法论意义

—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恩格斯

4.科学理论

1)含义:“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本质的系

统说明,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

2)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逻辑结论“演绎型逻辑体系”

3)特征:客观真理性、逻辑完备性、全面系统性、科学预见性

第一,客观真理性: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因而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全面系统性:科学理论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单元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第三,逻辑完备性:科学理论中的范畴和规律是一个个依次推导出来的,有前后一贯的内在联系,具有演绎的逻辑结构、逻辑上的无矛盾性和完备性的特点。

第四,科学预见性:科学理论不但能解释已知事实,而且还能预见未知事实。因为它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通过推导得出的逻辑理论能提供新的知识。

总结:“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科学理论作为构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地、辩证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

一、科学价值二、科学精神

一、科学价值

1、科学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2、科学的“价值中立说”与“价值负荷说”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部关系中产生的”。它“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马克思

1、科学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科学的内在价值:“由于其对真理的追求而对人认识世界的需求的满足,这是一种对

人的智力上的追求之满足。”

科学的外在价值:“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或意义。”

物质价值,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价值,即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其方法、思想及精神对人类思维

方式、行为规范及文化事业的影响。

2、“价值中立说”与“价值负荷说”

“价值中立说”:“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是互不相关的,即科学与价值无涉。”

“价值负荷说”:“科学本身以及科学的应用都无法回避价值的问题,甚至科学具有

伦理意义。因此,科学本身就有善恶之分。”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精神的文化意义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1)含义:“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2)构成: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有条件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

1942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科学家应该遵循的四项规范或必须具备的“精神气质”,包括普遍性,即科学的评判标准是事先确定的,不受非科学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共有性,认为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合作的产物,归科学共同体所有;无私利性,即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推动科学发展,而不是获取个人私利;最后,有理性的怀疑性,即科学家要敢于对科学发现提出质疑。当然,默顿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

2、科学精神的文化意义

?科学精神有利于人们养成客观公正的心智习惯。

?科学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人们形成诉诸理性的思考方式。

?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及科学评价中对普遍主义的追求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民主意识。

?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样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

思考

认识科学有哪几个视角?

科学有哪些特征?如何根据这些特征把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区分开?

科学认识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它们在科学认识中起什么作用?科学知识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

谈谈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汇资料全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重要知识点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单的 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 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阻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纸刀、园林剪等;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不费力杠杠——订书机、跷跷板、天平】 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 (1)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2)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左边【2×2=4】【右边1×4=4】左边【2×1+1×1=3】右边【1×3=3】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 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小杆秤三点:提绳——支点;秤盘——阻力点;秤砣——用力点】 7、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 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当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称: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既能省力,又能的方向。不能省力。变力的方向。

我们身边的科学

我们身边的科学 人们常常用“蔚蓝“来形容大海的颜色。大海果真是蓝色的吗?其实不然,当我们把海水放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时会发现海水是无色的。既然海水本身是无色的,那么人们看到的大海为什么总是呈蔚蓝色呢? 原来,大海的颜色是由海面反射光和来自海水内部的回射光的颜色而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太阳光线实际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可见光组成的,这七种光线波长各不相同。科学研究发现,海水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和散射是有选择性的,不同深度的海水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因此,海水对蓝光和绿光吸收得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处越有更多的蓝光被折回到水面上来。所以,人们看到的大海便是蓝蓝的一片。 由于世界各个海区的深度相差很大,大海中的悬浮物资.漂浮生物及气候条件。环境状况不一,因此海水对光的反射也有差异,大海的颜色看上去也不都是蔚蓝色的,一般情况下,深海大洋呈深蓝色,边缘近海呈浅蓝色,如果影响海水变色的其它因素强于海水散射所产生的蓝色时,海水看上去就不再是蓝色了。例如,由于黄河将黄土高原上的泥土泛入渤海,渤海海水看上去发黄;红海海水中有大量的红色藻类衍生物而呈红色;黑海由于堆积了大量污泥,使海水发黑,每当刮风海面就掀起黑色的浪花。 其实在我们身边诸如此类的科学还有很多,比如圆珠笔原来叫原子笔,“原子笔“的由来觉得很滑稽,竟于原子弹挂上了钩,可它深

受美国大.中.小学学生的欢迎,并很快在国内推广开来,不久,世界其他国家也用上了原子笔。今天我们所用的圆珠笔就是由原子笔演变而来的。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诗人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同时,也在记录着身边的科学现象。唐代诗人张继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在品析诗意的同时,我不禁要问:枫桥与寒山寺相隔数里,这钟声又怎么能传到呢?也许你会以为那是夜深人静的缘故,实际上不尽然。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传播的速度就会减慢。白天地面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声音传播时靠近地面比较快,在高空就慢些。 有人问我什么叫科学,我一时没能答上来,翻阅字典得知科学乃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虽然得到了解释,可我们仍然不是很明白。但从前面的例子中我有了自已的见解,科学就是结人们有用的技术和知识.反映人们对未来社会建设的思维和设想。 总之,在这奇妙的世界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

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 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

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二年级作文身边的科学7篇

二年级作文身边的科学7篇 只要你留心,科学无处不在。 星期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做一个科学实验。我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实验,我要做一个鸡蛋会浮起来的科学实验。 准备一个杯子,再准备一个鸡蛋和一些盐。先往杯子里放上水,放上鸡蛋,再加上盐。真奇怪,这个时候鸡蛋虽然没有浮起来。我一想,就一勺一勺地往杯子里加盐。 加了好几大勺,我发现鸡蛋开始慢慢地浮起来了。渐渐地,鸡蛋就像坐电梯一样,慢慢升到了水面。 为什么鸡蛋会从盐水里浮起来呢?因为水加了盐以后,盐水的密度就变大,密度大浮力就大,浮力大就能把鸡蛋托起来了。 科学实验真好玩,我还要试一次。 篇二:身边的科学 下了几天雪,终于出太阳了。我和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突然,妈妈问我:“为什么冬天的太阳能从南边的窗户照进来?夏天的太阳为什么却从北边的窗户照进来呢?” 我一听,马上想起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讲的故事,我就把书上的知识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说:“我们来做这个实验吧。” 我们用电灯当太阳,用皮球当地球。当“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时候,有时“太阳”光直射“地球”的北边,有时候“太阳”直射“地球”的南边。妈妈告诉我,我们住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边的时候,是我们的夏天,太阳就能从北边的窗户照进来。太阳直射南边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冬天,太阳就会从南边的窗户照进来。 看来,只要我们留心,身边到处都是学问呀!多看书的好处真大呀! 篇三:身边的科学 有一天,爸爸买来了许多盆枝繁叶茂的植物放在家里,摆满了整个客厅。我看了疑惑不解,就问爸爸:“爸爸,你买这么多植物干什么呀?”爸爸说:“因为植物可以帮我们 制造许多氧气,让我们呼吸更多新鲜的空气。”我听了爸爸的话,还是有点儿半信半疑,爸爸看了,就说:“那我们就来做个实验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章知识要点汇总 1.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手背最敏感)]、触觉[触觉感受器,(指尖最敏感)]、痛觉(痛觉感受器)。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2.皮肤感觉的形成:低温、高温、触压、损伤等刺激→冷觉、热觉、触觉、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3.嗅觉的形成:气味→鼻腔→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末梢、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4.味觉的形成:食物→味觉感受器(味觉神经末梢、味细胞、味蕾)→味神经→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味觉)。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 5.听觉的形成: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放大)→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鼓膜、听小骨受损引起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引起神经性耳聋。 6.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的光线→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7.“时间长了,腥臭味或香味就闻不出了。”这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表现了嗅觉的适应性。 8.四大基本味道:酸(舌两侧靠中间最敏感)、甜(舌尖最敏感)、苦(舌根最敏感)、咸(舌两侧靠前最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9.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10.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可用于测距离) 1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速度不同。同一温度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越快。15℃时,空气中声速是340米/秒。 12.耳朵贴在长铁管(内充满水)的一端可以听到三次敲击声,依次是铁管、水、空气传来的。(为什么?) 13.耳可分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的半规管、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为什么有的人晕船、晕车、航空病?)。咽鼓管有何用处?(课本第11页) 14.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做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15.我们把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1赫=1次/秒。“90赫”的意义是物体每秒振动90次。 16.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 17.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有关。 18.声音尖细刺耳或低沉描述的是音调,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响度,闻其声知其人描述的是音色。 19.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65赫到1100赫。 20.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赫到20000赫。低于20赫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二)科学认识的起点 (三)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的模式理论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 渗透着理论 系统性 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2、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定律的特征: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 ?简明性特征 科学定律的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基本要素:事实基础、理论背景、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 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惠威尔:”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做不出知识的进展的.” 没有大胆的猜测是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 科学性 假定性 易变性

科学假说的来源 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猜测性说明。 当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对其对象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时,会提出新假说。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时会提出假定性说明。 建立科学假说的原则 解释性原则(能解释全部事实) 对应原则(不能与已检验的科学理论矛盾) 可预测性原则 科学假说的检验 ⑴逻辑分析——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 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 ⑵实践检验——对假说中演绎出的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对照。 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说的真伪。 ⑶证实与证伪 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 检验中的复杂性 不能完全证实——确证 在逻辑上,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 实践研究中不能一出现反例就否定假说 (实践是可错的、辅助性假说易谬) 所以,证实与证伪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⑷判决性实验 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主要方式,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 4、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的结构 基本概念——思维的基本单位、逻辑起点 基本原理或定律——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 科学推论——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来的结论。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客观真理性——最本质的特征 要求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全面系统性 从事物的全部现象及其所有联系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与规律。 逻辑完备性 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附答案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附答案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许海峰) 3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 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省一等奖】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 对于一所村级教学点的学生来讲,见识非常有限,加之班级学生只有12人,学习氛围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接近生活又激起兴奋点,导入环节是个难题,考虑到摇篮是农村孩子熟悉的,他们也很感兴趣,教学时,以此为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但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能要引导和提示。 设计思路 以生本课堂模式为蓝本,尝试开展乐活课堂教学活动,将生字词纳入前置作业进行自学,将重点难点以质疑解疑的形式呈现,学文仿造助攻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拓展环节进行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感情升华,最后采用一咏三叹的导读结束课堂。整堂课努力创设情境,努力实现儿童引领,以疑为主,以读为主的乐活课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内容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感受祖先摇篮的美好。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节说句子。 2.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前置作业: 1、借助工具书,熟读“祖掏逗蔷薇逮忆”7个生字,发现构字规律,弄清“浓绿、苍苍茫茫”词语意思。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通过家校微信群了解野蔷薇、绿蝈蝈、原始森林、原始人的生活。 3、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难点)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看图导入质疑课题】 同学们,我先请大家一张图,要求: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谈话: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那儿温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参考第一单元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基础训练 1. D 2. B 3. D 4. A 5. B 6. B 7. D 8. C 9. C10. D11. 12. B13. 14.B 15.时间人口xx粮仓 得出结论人口激增xx扩大粮仓丰实 体现特征社会xx 导致因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16.问题一:(1)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问题二: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问题三:同意胡曾的观点。理由是: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也是导致隋朝在农民起义被*的原因。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动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可从地理因素(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经济发展因素(农业发展、商业贸易、交通成本等)等去考虑。

第2课贞观之治 基础训练 1. B 2. D 3. C 4. A 5. C 6. C 7. A 8. C 9. D10. B11. B12. A 13.划线为错误,括号为准确: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李渊);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姚崇(魏征);魏征(杜如晦) 14.问题一:唐太宗理解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民生的思想。材料三说明唐太宗把魏征作为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广开言路的开明思想。 问题三:反映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2拓展与探究 文物专家是根据铜镜背面的铸字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因为贞观时期是627—649年,不会存有“贞观29年”之说。 第3课开元xx 基础训练 1. D 2. D 3. A 4. B 5. A 6. D 7. B 8. A 9. A10. D 11. D12. C13.B14. C15. B 16.问题一:xx前期。 问题二:稻米、粟米。问题三:提示:经济发展繁荣、人口增加、城市交通发达。 17.问题一:唐朝的xxxx。

科学知识大全

科学知识大全(审精)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这是经典宇宙学中的一个著名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种种猜测.古代的人们曾经认为星星是镶嵌在一个透明球面上的.中国最古老的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的基本观点是天圆地方.托勒政的地心宇宙体系和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宇宙体系中都包括恒星天球的内容.中世纪的思想家尼古拉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牛顿把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作为他的理论的基本原理.他还推断:星星的数目必定是无限的,而且相当均匀地分布在空间.观测上,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和约翰·赫歇耳父子宣布至少某些可观测星云是与银河系具有相同尺度和结构的由分立的恒星组成的系统.这些星系居于整个宇宙之中.19世纪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可观测宇宙必须是静态、无限的和均匀的.而对静态、无限、均匀的宇宙的一个著名反对意见即夜黑问题,也称奥伯斯佯谬.这个样谬是说,若恒星发出的光不变且都相同,而空间又是欧几里得的(平直的),则在此种宇宙中整个天空的亮度看起来是均匀的,且与太阳一般亮.因为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观看天空,视线都会碰到一个星星.这一点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几何论证说明:现考虑进入人眼的一束细长的锥形光线.虽然恒星表面的视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锥体的截面积(或恒星的数目)随距离平方而增加,则集中在锥体内的光与它从什么地方发出没有关系,因而整个天空就要亮得像太阳一样,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如何才能消除观测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呢? 奥伯斯的推导基于以下的宇宙学观点: 1.宇宙物质是均匀分布的. 2.宇宙是静态的. 3.宇宙是无限的. 4.宇宙存在的时间已经无限长.为了避免夜晚的天空像太阳那么亮的结论,我们必须重新考察上述观点.一个平均密度随观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以零为极限的等级式宇宙模型可以消除佯谬,但要付出失去均匀性的代价.但迄今为止的观测结果是:宇宙物质在大尺度空间内的分布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这个观点称为宇宙学原理,是现代宇宙学理论所必须依据的公理.上述第一点符合宇宙学原理,应予保留.这样等级式宇宙模型应该放弃.由于奥伯斯假定恒星发光不变,这一点今天看来最成问题.如果假定恒星并不是永远那么亮,而是在有限的过去才开始发光,由于远处恒星的光线尚未到达我们这儿,这也可以避免整个天空像太阳那么亮的结论.这使我们面临着是什么首次使恒星发光的问题.如此看来一个具有有限过去的宇宙可避免奥伯斯样谬.此时宇宙在时间上有个开端.另外一个有足够大膨胀速率的宇宙也能避免奥伯斯佯谬,即使它具有无限的过去.因为根据量子理论的观点,光子的能量正比于其频率.远距离高速追行光源的光线将产生非常大的红移,因而其能量将相应减小,使其总和保持有限,甚至可忽略不计.由于观测上尚无放弃宇宙学原理的理由,第一条观点应该 接受,而第二、第四条应该重新考虑.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就为研究宇宙的整体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宇宙的整体性质由引力场方程决定.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首先获得了引力场方程的一个宇宙解,但它是动态的而不可能是静态的:宇宙要么是膨胀的,要么是收缩的.观测上,哈勃发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许海峰) 3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 24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25为什么兔子不用喝水?(因为兔子的主食青菜里有大量水份,足够身体的需要了,如果肠里的水一多,就会患肠胃炎。但兔子体内缺水时,也是可以喝水的) 26什么是流星?(指太空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的光迹)27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张衡) 28电池的发明人是谁?(伏特) 29维苏威火山在哪里?(意大利) 30第1个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 31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山东泰山市) 32亚马逊河在哪里?(巴西) 33伊洛瓦底江在哪里?(缅甸) 34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35鱼类的祖先叫什么?(文昌鱼) 36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狼蜘) 37世界上会发光的动物叫什么?(电鳐和电鳗) 38巧克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可可树上果实里的种子成的) 39为什么叶片里有“筋”(“筋”可以让叶收到阳光,让根部吸收水分给叶)40人有多少块肌肉?(一共有600多块肌肉) 41木头都会浮在水上吗?(不,有一种“钢铁树”不会浮在水上) 42法国的首都是什么?(巴黎) 43英国的首都是什么?答案:伦敦。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很多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实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实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5、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因为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防碍作用最大。 6、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因为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7、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8、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

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9、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因为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逐步地被烧干, 10、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11、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因为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12、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能够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持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持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持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持续变化,气球所以摆。 13、刮风时为什么会发出"嗖嗖"的声响 强劲的风一旦碰上电线或树枝这种细长的东西时,就发出"嗖嗖"的声响.细长的鞭子在空中猛烈抖动,鞭子这种棒状物的后面就形成了空气的漩涡,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风吹树枝的道理与挥鞭子一样.在呈锐角的地方或缝隙的后面,

最全面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070612(精华版)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 三年级:上册 1、植物的页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蜗牛具有头、嘴、眼睛、触角、腹、尾。 3、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上肢、下肢)。 4、青少年怎样保证正常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早餐,注 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 的睡眠。 5、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6、液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米饭中甜的部分是淀粉分解而成的。 7、糙米比精米有更多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下册: 植物种子中能发育成小芽的部分就是胚芽。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物质的混合。混合后各种物质都保持它们的特性,并且 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合后生成新的物质。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混 2、石头、水、空气的比较:石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的形状会随着装它的容器形 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水的体积不会变化。空气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它会自动充满任何容器。 和气体。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 3、流动的空气就是风。流动慢成微风,流动快就会刮大风。地球上的空气大约1/5 是氧气(21%),4/5 是氮气(78%),还有1%左右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等。洁净 的空气是无色味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约1000 千米左右。 4、凤仙花的身体有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一年生植物。 5、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除了桑叶可养蚕,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只不过茧较薄,产卵少。 6、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跟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而跟物体的比重(密度)与形状 有关,比重大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下沉;比重小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上浮;比重接近水的 物体容易出现悬浮水中的现象。比重大于水的物体,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也可以 使物体上浮。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或借助其它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7、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下去,在盐水中会上浮。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些。 8、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 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人的正常体温37 度,酒精沸腾78 度,水结冰0 度。 四年级上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包括动植物。 2、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磨碎(研磨)。 3、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4、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5、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用N表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5、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6、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7、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8、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

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9、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10、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11、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12、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摆。 13、刮风时为什么会发出"嗖嗖"的声响 强劲的风一旦碰上电线或树枝这种细长的东西时,就发出"嗖嗖"的声响,细长的鞭子在空中猛烈抖动,鞭子这种棒状物的后面就形成了空气的漩涡,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风吹树枝的道理与挥鞭子一样,在呈锐角的地方或缝隙的后面,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章 1、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章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身边的科学现象

身边的科学现象 ——我的小发现 金祥荣 我们身边有许多科学现象,平时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们。 ——题记 摔不碎的蛋壳 一天,我在厨房帮阿姨做饭时,突然一个空盒子从架子上滚落下来,正好掉在一半凸面向上的蛋壳上。我想蛋壳肯定碎了,不料它却完好无损。我非常疑惑,蛋壳不是很脆弱的吗?怎么这次连一条裂纹也没有呢?我决定要自己弄清楚。 我做了个实验:把蛋壳凸面向上放在桌上,让铅笔对准蛋壳,在离蛋壳5 至10厘米的空中自然落下,蛋壳完好无损;再把蛋壳反过来,凹面向上,下面垫个小杯子后重复原来的过程,蛋壳就被轻而易举地戳破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凸曲面能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使它能受得住较大的压力。蛋壳之所以坚固,完全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凸出的。各种穹顶和拱门之所以很坚固,也是由于同样的道理。电灯泡看起来好像很脆弱,实际上却极坚固。这同蛋壳的道理一样。直径10厘米的灯泡所受的压力,在75千克以上,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曲折飘飞的纸片 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烧不沸的水滴 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爆炸的杯子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13岁的我热得口干舌燥,心想:“要是有杯冰水喝就好了,厨房里应该有水。”走进厨房,果然不出我所料,桌子上放着满满一壶水。我高兴极了,马上把水倒进杯子。一股热气冒出杯口,原来,这是壶开水! 怎样才能让开水迅速凉下来呢?无知的我把水放进冰箱,心想:“待会儿就能喝到冰水了。” 过了几秒钟,只听“砰”地一声,水沿着冰箱缝徐徐流出。我被吓了一大跳,迅速打开冰箱门,冰箱里的水泼洒下来,杯子碎片劈哩啪啦落了一地。我顿时愣住了,好好的杯子怎么会爆呢?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杯子爆炸的原因,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因为杯子里装的开水使杯子内部受热膨胀,冰箱里的温度又使杯子外部受冷收缩,就这样,杯子内部不断膨胀,外部还是凉的,迟迟不膨胀,杯子就爆了。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多能够扩展知识面的科学现象,你发现了几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