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摘要】石油资源是现阶段世界性重要资源,随着石油开采的发展,石油勘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对石油开采中地震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地震资料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地震仪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采集中,促使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影响精度,丰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本文主要探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

【关键词】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影响精度;因素分析

石油地震采集工作在石油勘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地震信号必须利用更加精准的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丰方法,提高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同时提高石油开采过程中井位提取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工作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好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工作,提高石油开采质量。

1 工程概括

本勘探工程位于长岭断陷深层二维工区横跨长岭、乾安、前郭、通榆、农安、双辽等六市县境内。工区西北部地势平坦,主要为农田及盐碱地,地表起伏不大,东部和南部有较大的高岗,全区地面海拔123m-276m。工区内交通方便,有国家级、县级及乡级公路通过。工区内有中石化矿权登记区。工区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23°00′-124°50′北纬43°50′-45°15′。

工区内完钻的深探井都集中在断陷的东部斜坡带的南部伏龙泉构造、双坨子构造、大老爷府构造上,发现了双坨子、大老爷府、伏龙泉3个深层气藏,提交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09×108m3。工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整体上呈东高西低趋势,地面海拔在130m-260m之间。地表主要为农田、草地及盐碱沼泽地,典型的地貌还有林带、沙岗、稻田、村镇和采油区的油田设施等。

2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

2.1 集中式采集法

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整个信号的处理流程为:检波器拾取地震信号,将地面振动信号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再将此信号传输给大线滤波器,滤波之后的信号传送给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再将放大后的信号送高通荣波器及陷波器等进行模拟滤波处理,同时采用大陡度去除假频滤波器,最后将信号送入多路转换开关通过复用转换后完成采样处理。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对于较大的信号可以选择较小的增益放大,然后调整IFP的模拟信号,将所得到的各路信号进行合理的编排,再将编排后的结构送入数字磁带记录。

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地震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我院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和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参照《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有关规定和我院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地震等灾害事故各项准备工作,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本预案,统一部署,紧急处置,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医疗工作正常开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组织机构 1、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党支部书记) 副总指挥:业务副院长 成员:保卫科、后勤科、医务科、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 职责:

(1)统一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医院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食品饮用水、防冻防雨、医疗器械、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指挥部设在院办,电话: 2、疏散组: 组长:保卫科科长 组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 职责:平时负责全院地震等自然灾害培训演练的具体工作,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1)现场指挥,迅速组织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按照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DOC)

安徽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就是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改进,以期得到高质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关的地质信息。 2、数字滤波:用电子计算机整理地震勘探资料时,通过褶积的数学处理过程,在时间域内实现对地震信号的滤波作用,称为数字滤波。(对离散化后的信号进行的滤波,输入输出都是离散信号) 3、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4、数字信号:模拟数据经量化后得到的离散的值。 5、尼奎斯特频率:使离散时间序列x(nΔt)能够确定时间函数x(t)所对应的两倍采样间隔的倒数,即f=1/2Δt. 6、采样定理: 7、吉卜斯现象:由于频率响应不连续,而时域滤波因子取有限长,造成频率特性曲线倾斜和波动的现象。 8、假频:抽样数据产生的频率上的混淆。某一频率的输入信号每个周期的抽样数少于两个时,在系统的的输出端就会被看作是另一频率信号的抽样。抽样频率的一半叫作褶叠频率或尼奎斯特频率fN;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fN+Y,会被看作小于它的频率fN-Y。这两个频率fN+Y和fN-Y相互成为假频。 9、伪门:对连续的滤波因子h(t)用时间采样间隔Δt离散采样后得到h (nΔt)。如果再按h (nΔt)计算出与它相应的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这时在频率特性图形上,除了有同原来的H (ω)对应的'门'外,还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许多门,这些门称为伪门。产生伪门的原因就是由于对h(t)离散采样造成的。 10、地震子波:由于大地滤波作用,使震源发出的尖脉冲经过地层后,变成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延续的波形w(t)。 11、道平衡:指在不同的地震记录道间和同一地震记录道德不同层位中建立振幅平衡,前者称为道间均衡,后者称为道内均衡。 12、几何扩散校正:球面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波前面不断扩大,使振幅随距离呈反比衰减,即Ar=A0/r,是一种几何原因造成的某处能量的减小,与介质无关,叫几何扩散,又叫球面扩散。为了消除球面扩散的影响,只需A0=Ar*r即可,此即为几何扩散校正, 13、反滤波(又称反褶积):为了从与干扰混杂的地震讯息中把有效波提取出来,则必须设法消除由于水层、地层等所形成的滤波作用,按照这种思路所提出的消除干扰的办法称为反滤波,即把有效波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受的种种我们不希望的滤波作用消除掉。 14、校正不足或欠校正:如果动校正采用的速度高于正确速度,计算得到的动校正量偏小,动校正后的同相轴下拉。反之称为校正过量或过校正。 15、动校正:消除由于接受点偏离炮点所引起的时差的过程,又叫正常时差校正。 16、剩余时差:当采用一次波的正常时差公式进行动校正之后,除了一次反射波之外,其他类型的波仍存在一定量的时差,我们将这种进过动校正后残留的时差叫做剩余时差。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22、偏移归位处理就是将CMP点归位到垂直地表的位置上。() 23、最大炮检距应等于产生折射波时的炮检距。()

地震资料采集现场规范

地震资勘探现场监督工作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物探监理 北京康胜得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〇年七月 1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地震资料采集监督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行为及对采集质量检查的内容和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地震资料采集监督的全过程。 2 准备工作 2.1 收集监理委托合同、作业承包合同、工程(技术)设计、合同中指定的技术标准和规定、以往的地震剖面及所属工区的其它相关资料。 2.2 熟悉作业合同要求、地质目标、工程(技术)设计要求;熟悉委托方授予现场监督的职责和权力及对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 2.3 踏勘和了解工区地表情况、表层及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地层分布情况、地球物理特征、地震资料品质、干扰波发育情况等)。 2.4 熟悉以往的采集方法及拟定的采集方法,了解采集方法论证的基本内容及过程。 3 作业方资质及招标承诺条件的监督检查 3.1 组织结构健全,技术人员、职民工配备符合合同要求,特殊岗位人员(爆炸员、安全员等)必须具有上岗培训操作证书。 3.2 地震仪器系统(包括勘探仪器、爆炸机、大线、采集站、检波器等)、测量仪器系统(包括全站仪、GPS接收机等)、现场处理机系统符合规定要求,各种机动设备、后勤装备满足合同要求,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书、检验证书齐全。 3.3 技术设计达到招标承诺条件。 3.4 HSE体系健全、官员到位,基地建设、药库设置及管理符合安全规定。 4 作业方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办法的监督检查 4.1 质量保证体系建全,组织机构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及配套政策健全。 4.2野外采集全过程有质量控制网络、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关键点,并能有效进行时实监控。 4.3 各级质量检验按照技术检验标准和要求对各工序质量起到监控作用。 4.4 完成采集项目的技术支持和技术保证措施能起到质量保证作用。 4.5 野外采集工作量能按作业合同规定如期完成。 5 编写和制定监督工作计划 按照公司监理规划、作业承包合同、监理委托合同和工程(技术)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工区特点和作业队伍状况编写和制定监督工作计划。 2

地震资料采集合同

说明 一、起草单位与起草人 二、注意事项 1、本合同适用系统内场景, 发包方和承包方均为中石化系统内单位所发生的地震资料采集业务。 2、本合同的修改。修改本合同不影响甲方实质性权利义务的,应经甲方兼职合同管理员审查同意。修改本合同影响甲方实质性权利义务的,应经甲方专职合同管理员审查同意。 3、具体条款使用说明。 (1)地震资料采集合同示范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条款内容之间是具有关联性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对个别条款做出变动,那么其相对应的条款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要调整双方权利义务的条款内容,在与之相对应的违约责任条款中也要改动相应的内容。 (2)文本中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条款的规定,应结合实际针对地震资料采集的具体情况,选择、引用明确的标准,并把该质量标准详细列明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3)文本中HSE条款对甲方、乙方在安全、环保、健康方面做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引用HSE方面的法规或相关规定执行,或双方另行签订HSE责任书将内容细化,并作为合同的附件双方共同遵守。 ( 4)文本中的价款支付方式和费用的调整,可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和本单位的习惯性做法,在与乙方协商一致后做出调整。 ( 5)违约金的约定在文本中都是以“空格”的形式列出的,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做出约定。 (6)违约责任条款中关于赔偿限额的规定,参考国内同行业在此问题上的惯例,制定出一个客观的、合理的赔偿额度。 (7)文本中有关“时间” 、“期限”的要求,在实际填写中应结合生产实际,按照地震资料采集施工作业的工序、施工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时间和期限。

合同编号: 地震资料采集合同 (系统内) 发包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明确甲、乙双方就地震资料采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定义及解释 i.i二维地震工作量:指地震测线满覆盖长度,单位为千米(Km。 1.2三维地震工作量:指地面水平满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n2)o 1.3覆盖次数:指地下同一反射点或反射面元重复接收次数。 第二条合同标的 2.1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工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工区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工作量: 2.4.1二维地震工程以满覆盖千米为计算单兀,共计Km 。 2 2.4.2三维地震工程以设计满覆盖面积为准,共计Km。 2.4.3特殊点试验:炮(或Kn)。 2.4.4表层调查:小折射---------- 个;微测井------——口 2.5地质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条承包方式 采用总承包的方式。由乙方自行组织设备、工具、材料及人员完成本采集项目的全部工作,按照设计要求取全取准各项资料,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采集作业任务。 第四条价款(费用)与结算方式 4.1二维地震工程资料采集以千米为结算单元, ______________ 元/ Km。 4.2三维地震工程资料采集以满覆盖面积为结算单元,_____________ 元/Km2。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试卷合集

一、名词解释 1.道均衡:是指在不同或同一地震记录道建立振幅平衡。 2.数字信号:相对于模拟信号,记录瞬间信息的离散的信号。 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有效信号:能为我们所利用的信号就叫有效信号。 3.最小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前部。 4.反射波:在波速突变的分界面上,波的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入射波的一部分被反 射,形成反射波。 折射波:滑行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反过来影响第一种介质,并在第一种介质中激发新的波。这种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 5.共深度点:CDP。地下界面水平时,在共中心点下方的点,界面倾斜时无共深度点。 6.解编:地震数据是按各道同一时刻的样点值成列排放的,解编就是将数据重排成行。 12. 最大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后部。 16.地震波:地震波是在岩石中传播的弹性波。 多次波:在地下经过多次反射接收到的波叫多次波。 17. 切除:地震信号经动校正后被拉伸畸变,目前处理动校正拉伸畸变的方法是切除, 即把拉伸严重部分的记录全部充零。 18. 混合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中部。 自相关:一个时间信号与自身的互相关。 互相关:一个时间信号与另一个时间信号的相关。 21.环境噪音:交流电、人、风吹草动等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对地震波有干扰的信号。 随机噪音:交流电、人、风吹草动等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对地震波有干扰的信号。 22.反射系数:反射振幅与入射振幅的比值。 28.模拟记录:把地面振动情况,以模拟的方式录制在磁带上。 二、简答题 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主要流程?地震资料的现场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简述地震资料数据中有哪些目标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如何分类?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质量控制有哪些?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主要流程:输入→定义观测系统→数据预处理(废炮道、预滤波、反褶积)→野外静校正→速度分析→动校正→剩余静校正→叠加→偏移→显示。 地震资料的现场处理主要有:预处理、登录道头、道编辑、切除初至、抽道集、增益恢复、 设计野外观测系统、实行野外静校正、还可以进行频谱分析、速度分析、水平叠加等(2分)。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包括登录道头、废炮道编辑、切除初至、抽道集(4分)、增益恢复、预滤波、反褶积等. 地震资料数据中目标处理方法有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井孔地震资料处理(4分)、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时间推移地震资料处理等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分类有数据预处理、数据校正、叠加和偏移归位、振幅处理、滤波、分析、正反演、复地震道技术等。(3分)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质量控制包括野外原始资料检查与验收、处理流程及主要参数确定、

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

序号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本科生 实验报告 《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建明 班级: 061154 学号: 指导老师:卞爱飞 小组成员:建明,朴青峰 完成日期: 2018年5月11日

目录 1.一维带通滤 波……………………………………………………………………………………………… (1) 2. 动校正与叠加 (10) 3. 偏移算子点脉冲响应 (14) 4. 叠后数据偏移 (17) 5. 总结 (21)

1.一维带通滤波实验 1.1.实验目的 利用一维频率域滤波方法分析实际地震资料中有效信号与干扰波的时空分布特征,掌握低通、带通、高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SU模块的调用方法,设计频率域滤波器进行有效信号与噪音的分离,对滤波前后地震剖面进行处理效果对比显示,分析一维滤波方法的优缺点。 1.2.基本原理 本实验核心处理模块为sufilter常用的模块调用方法为: sufilter fileout.su [ f=x1,x2,x3,x4 amps=y1,y2,y3,y4 ] & 吧 其中 sufilter 为调用模块名称,filein.su 为输入的 SU 格式时间域多道地震信号文件名,fileout.su 为处理输出的 SU 格式时间域多道地震信号文件名,f 为频率控制点,amps 为对应频率控制点的振幅值,&表示后台运行,[]表示方括号的参数有默认值,可选填。对于标准的频率域带通滤波器,4个控制频点及相应频点振幅谱即可确定一个带通滤波器的形态。 1.3.实验步骤 (1)在当前控制台输入’cd $CWPROOT/demos/nmo’命令进入SU动校正与叠加演示目录,输入命令‘sh pre.sh学号’学号为个人实际学号。 (2)合成演示数据。 (3)原始数据显示。 (4)原始数据增益补偿。 (5)原始数频谱分析。 (6)对比不同频带信号特征。 (7)设计带通滤波器 1.4.实验结果与分析 1.4.1.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的图像如图1-1所示,振幅只有在中间的上半部分比较明显,其他地方振幅基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唐湘蓉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3月- 2015年5月

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认知熟悉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vista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并熟练掌握vista软件运行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处理参数以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 3)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 4)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编写实验报告或生产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总流程 图1 总流程图 1)加载数据 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

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如图2: 图2 原始地震数据显示 2)道均衡 各个道由于炮检距的不同,导致的反射波的振幅的变化,因为在共反射点叠加中,要求每一个叠加道的振幅都应该相等,每一道对叠加所做的贡献是等价的,无特殊情况,一般就以记录图中间的振幅为基准,使近激发点的地震道振幅减少,增加远离激发点的地震道记录的振幅。道均衡流程模块如图3,道均衡结果如图4: 图3 道均衡流程模块

图4 道均衡结果显示3)建立观测系统 图5 观测系统显示4)初至拾取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如图6:

图6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 5)初至切除 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包括直达波和浅层折射波,它们能量强且有一定延续时间,对紧接而来的浅层反射波有干涉和破坏作用。另外,动校正后会引起波形畸变,浅层尤其厉害。对这些强能量初至波和动校正畸变引起的处理办法是“切除”,即将这些波的采样值全部变为零值(充零)。初至切除流程模块如图7,初至切除结果如图8: 图7 初至切除流程模块

浅层地震勘探(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浅层地震勘探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工作目的和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 第三章工区地理情况和经济地理情况 第四章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第五章数据处理 5.1反射波数据处理 5.1.1 原始记录 5.1.2 道均衡 5.1.3 一维滤波 5.1.4 二维滤波 5.1.5 抽道集 5.1.6 速度分析 5.1.7 动校正 5.1.8 水平叠加 5.1.9 混波 5.1.10 时深转换 5.1.11 数据输出 5.2 折射波数据处理 第六章解释推断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报告附图 第一章序言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中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浅震是工程物探中的一种常见勘探方法,此次实习,采用了折射波勘探和反射波勘探,此实习报告完

成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全部过程,并详细叙述了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原理等。由于浅震能量不需要很大,所以震源采用的是人工锤击的方法。数据处理使用VISTA。对折射波勘探而言,使用的相遇时距曲线的解释,方法由于数据处理相对反射波较简单,所以,采用手工为主,计算机为辅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

082-2012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收队验收规程

Q/SHXB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 Q∕SHXB 0082—2012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收队验收规程 2012-03-01发布 2012-03-15实施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发布

Q/SHXB 0082—2012 1 目录 前言 (2) 1总则 (3) 2范围 (3) 3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验收方式 (4) 5验收依据 (4) 6验收程序 (4) 6.1验收申请 (4) 6.2验收程序 (4) 7验收内容及要求 (5) 7.1采集工作量 (5) 7.2技术质量指标 (5) 7.3过程控制资料 (6) 7.4成果资料 (6) 7.5质量保证措施运行资料 (6) 7.6 HSE保证措施运行资料 (7) 7.7其它承诺履行情况 (9) 8验收结论 (9) 8.1合格 (9) 8.2不合格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收队验收书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VSP项目资料采集作业收队验收书 (22) 参考文献 (30)

Q/SHXB 0082—2012 前言 地震勘探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保证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HSE目标的实现,依据行业标准,结合西北油田分公司多年石油物探项目的管理经验,编写了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企业标准《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收队验收规程》,旨在进一步规范化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的收队验收。 本标准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本标准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人:吴云海杜永明刘霞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2

常见的地震资料解释软件

1常见的地震资料解释软件有:Landmark、GeoFrame、Geoeast、news、seisware、SMT、discovery、地质放大镜等 2比较各种软件的优劣: 3地震资料解释大致可以分为3各阶段,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是利用地震资料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信息来反映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接触关系等;岩性解释主要包括地震地层学解释和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主要包括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态监测。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软件 资料处理软件:微机版:vista7.0 比较完整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适合现场处理。广 泛应用在工程地震勘探。 GreenMountain 绿山Mesa 10.02 Expert 三维地震设计软件,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 克浪KeLang 4.0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 Discovery 2006 Discovery--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软件,是美国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产品,无论地质情况简单还是复杂,Discovery都将为您提供一整套非常有效的工具,把地质研究、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开发生产动态管理集成到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中,形成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平台,可以完成各类项目研究工作Discovery是基于Windows的、方便研究人员桌面使用的一体化解释软件。主要有:地震解释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已有的和潜在油气藏的构造和地层。测井解释系统——多井测井曲线分析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和操作测井数据,确定油藏模型。地质解释系统——包括绘图(GeoAtlas和LandNet)、网格制作和曲线制作(IsoMap)、矢量和光栅测井曲线的解释性剖面(X剖面)。Landmark Discovery可解决地震构造解释、岩性油藏圈闭解释、测井分析解释、地质分析解释,同时也可解决综合油藏描述、圈闭研究、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Landmark

浅层区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方法

浅层区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方法 为了满足我国地质工作的要求,做好地震勘探采集工作是必要的,这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状况展开分析,落实好地震勘探采集工作的相关策略。受到地形特征、地震勘探技术、施工地表特殊性的影响,浅层地震勘探采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适合设备的采用,保证资料采集设计方案的优化,从而满足当下地震勘探工作的要求,保证资料采集体系的健全,提升其资料采集的准确性。 标签:复杂地区;浅层地震勘探;采集方法;浅层地表层性质;地层介质传播 1 采集仪器准备工作及观测系统应用工作 (1)在物理勘探过程中,地震勘探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进行弹性波的激发,在传播过程中,弹性波穿过地层介质,从而发生一系列的折射、反射及投射状况,再进行专业仪器的使用,记录好这些振动,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及研究,得到地质界面、地质形态等构造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进行岩石或者矿床等性质的分析。这种地震勘探方法比较流行于非金属矿产、沉淀型能源矿产等的采集,文章以复杂地区的煤田地震勘探为例子,进行浅层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的深入分析。 在实践过程中,地震勘探工作需要选用好适当的仪器,在地震勘探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勘探目标,进行相关采集仪器的使用,确保這些仪器设备的良好性能性。在浅层地震勘探过程中,需要进行中小型采集仪器系统的使用,要保证系统的良好性能。在浅层地震勘探采集过程中,系统采集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分布式采集数字传输模式及集中式模拟传输模式,这两种模式具备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其性能参数指标也存在差异。 目前来说,我国的煤田地震勘探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缺乏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应用,缺乏国产的先进仪器。在实践过程中,多使用国外的先进仪器,这些仪器普遍是大中型仪器,比如428XL系统。在实践过程中,国产的轻便分布式采集系统也能得到应用,这种分布式采集系统具备以下特点,其采集信号保真度比较高,系统输入的噪声比较小,具备良好的采样率,具备良好的施工环境适用性。 (2)为了满足地质勘探工作的要求,需要做好浅层区的地震勘探采集工作,需要实现观测系统的强化,做好二位地震观测的相关工作。在二位地震观测应用中,比较常见的是多覆盖观测系统,这种观测系统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进行应用。在工程实践中,如果勘探深度比较大,具备较多的仪器道数,就需要进行端点放炮的使用,如果勘探深度比较浅,为了有效提升浅层的覆盖率,必须进行中间放炮的模式开展。在实践过程中,要保证中间放炮观测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协调,需要针对地下地层的相关工作环境,进行该系统的具备选择及应用。

地震资料格式说明

§3 资料处理流程说明: 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解编 预处理(建立工区,切除,振幅处理等) 一次静校正 一、二维数字滤波 抽道集 高精度速度分析 剩余静校正高精度动校正 水平迭加 滤波、反滤波 (倾斜相干加强) 迭后偏移 一维数字滤波 振幅均衡、输出 在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情况选择模块,组合流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处理过程中,应首先根据野外电子观测班报和测量电子班报建立工区基本参数文件(由建立工区模块完成),若无测量结果,可根据模块提示完成建立工区基本参数文件的工作。本系统适合于有或无测量资料的情况;同时也适合于变观资料处理。文件格式参见相关模块说明。 §4 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 4.1 SEG-Y 记录格式(标准) (1)卷头: 3600字节

(a)ASCII 区域: 3200字节(40条记录 x 80 字节/每条记录)。 (b)二进制数区域: 400字节(3201~3600)。 3213~3214 字节—每个记录的数据道数(每炮道数或总道数)。 3217~3218 字节—采样间隔(μs)。 3221~3222 字节—样点数/每道(道长)。 3225~3226 字节—数据样值格式码1-浮点; 3255~3256 字节—计量系统:1-米, 2-英尺。 3261~3262*字节—文件中的道数(总道数)。 3269~3270*字节—数据域(性质):0-时域,1-振幅,2-相位谱“ * “ 号字为非标准定义。 (2)道记录块: (a)道头字区: 含: 60个字/4字节整或120个字/2字节整, 共240个字节,按二进制格式存放。 ·SEG—Y格式道头说明: 字号(4字节) 字号(2字节) 字节号内容说明 1 1— 2 1—4 一条测线中的道顺序号,如果一条测线有若干卷 磁带,顺序号连续递增。 2 3—4 5—8 在本卷磁带中的道顺序号。每卷磁带的道顺序号 从l开始。 3 5—6 9—12 * 原始的野外记录号(炮号)。 4 7—8 13—16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的道号。 5 9—10 17—20 测线内炮点桩号(在同一个地面点有多于一个 记录时使用)。 6 11—12 21—24 CMP号(或CDP号)。(弯线=共反射面元号) 7 13—14 25—28 在CMP道集中的道号(在每个CMP道集中道号从 1开始)。 8—1 15 29—30* 道识别码: l=地震数据; 4=爆炸信号; 7=计时信号; 2=死道; 5=井口道;8=水断信号; 3=无效道(空道);6=扫描道;9…N=选择使用 (N=32767) 8—2 16 31—32 构成该道的垂直叠加道数(1是一道;2是两道相 加;…) 9—l 17 33—34 构成该道的水平叠加道数(1是一道; 2是两道叠 加;…) 9—2 18 35—36 数据类型:1=生产; 2=试验 10 19—20 37—40 从炮点到接收点的距离(如果排列与激发前进方 向相反取负值) (分米)。

地震资料格式说明

地震资料格式说明

————————————————————————————————作者:————————————————————————————————日期:

§3 资料处理流程说明: 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解编 预处理 (建立工区,切除,振幅处理等) 一次静校正 一、二维数字滤波 抽道集 高精度速度分析 剩余静校正高精度动校正 水平迭加 滤波、反滤波 (倾斜相干加强) 迭后偏移 一维数字滤波 振幅均衡、输出 在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情况选择模块,组合流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处理过程中,应首先根据野外电子观测班报和测量电子班报建立工区基本参数文件(由建立工区模块完成),若无测量结果,可根据模块提示完成建立工区基本参数文件的工作。本系统适合于有或无测量资料的情况;同时也适合于变观资料处理。文件格式参见相关模块说明。 §4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 4.1 SEG-Y 记录格式(标准) (1)卷头: 3600字节

(a)ASCII 区域: 3200字节(40条记录 x 80字节/每条 记录)。 (b)二进制数区域: 400字节(3201~3600)。 3213~3214 字节—每个记录的数据道数(每炮道数或总道数)。 3217~3218 字节—采样间隔(μs)。 3221~3222 字节—样点数/每道(道长)。 3225~3226字节—数据样值格式码1-浮点; 3255~3256 字节—计量系统:1-米, 2-英尺。 3261~3262*字节—文件中的道数(总道数)。 3269~3270*字节—数据域(性质):0-时域,1-振幅,2-相位谱 “ * “ 号字为非标准定义。 (2)道记录块: (a)道头字区: 含: 60个字/4字节整或120个字/2字节整, 共240个字节,按二进制格式存放。 ·SEG—Y格式道头说明: 字号(4字节) 字号(2字节) 字节号内容说明 1 1— 2 1—4一条测线中的道顺序号,如果一条测线有 若干卷磁带,顺序号连续递增。 2 3—4 5—8 在本卷磁带中的道顺序号。每卷磁带的道 顺序号从l开始。 3 5—6 9—12 * 原始的野外记录号(炮号)。 4 7—8 13—16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的道号。 59—10 17—20 测线内炮点桩号(在同一个地面点有多于 一个记录时使用)。 6 11—12 21—24 CMP号(或CDP号)。(弯线=共反射面元号) 7 13—14 25—28 在CMP道集中的道号(在每个CMP道集 中道号从1开始)。 8—1 15 29—30* 道识别码: l=地震数据; 4=爆炸信号; 7=计时信号; 2=死道; 5=井口道;8=水断信号; 3=无效道(空道);6=扫描道;9…N =选择使用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 【摘要】石油资源是现阶段世界性重要资源,随着石油开采的发展,石油勘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对石油开采中地震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地震资料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地震仪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采集中,促使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影响精度,丰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本文主要探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 【关键词】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影响精度;因素分析 石油地震采集工作在石油勘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地震信号必须利用更加精准的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丰方法,提高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同时提高石油开采过程中井位提取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工作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好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影响精度的因素分析工作,提高石油开采质量。 1 工程概括 本勘探工程位于长岭断陷深层二维工区横跨长岭、乾安、前郭、通榆、农安、双辽等六市县境内。工区西北部地势平坦,主要为农田及盐碱地,地表起伏不大,东部和南部有较大的高岗,全区地面海拔123m-276m。工区内交通方便,有国家级、县级及乡级公路通过。工区内有中石化矿权登记区。工区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23°00′-124°50′北纬43°50′-45°15′。 工区内完钻的深探井都集中在断陷的东部斜坡带的南部伏龙泉构造、双坨子构造、大老爷府构造上,发现了双坨子、大老爷府、伏龙泉3个深层气藏,提交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09×108m3。工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整体上呈东高西低趋势,地面海拔在130m-260m之间。地表主要为农田、草地及盐碱沼泽地,典型的地貌还有林带、沙岗、稻田、村镇和采油区的油田设施等。 2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 2.1 集中式采集法 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整个信号的处理流程为:检波器拾取地震信号,将地面振动信号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再将此信号传输给大线滤波器,滤波之后的信号传送给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再将放大后的信号送高通荣波器及陷波器等进行模拟滤波处理,同时采用大陡度去除假频滤波器,最后将信号送入多路转换开关通过复用转换后完成采样处理。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对于较大的信号可以选择较小的增益放大,然后调整IFP的模拟信号,将所得到的各路信号进行合理的编排,再将编排后的结构送入数字磁带记录。

地震资料解释

第五章:地震资料解释 用地震资料解释地下的地质问题,是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 §5.1地震反射信息的构造解释 序:构造油气藏的类型见P183,构造解释就是用地震资料识别解释构造油气藏。 一、地震时间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对应关系 1.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的对应关系 (1)二者往往一致 只要有波阻抗,就有反射,所以地质上的层面,断层面,侵入接触面,不整合面,流体分界面,都有地震反射同相轴与之对应。 (2)二者不完全一致 例1:古老的地层,长期的构造运动和地层压力作用,使相邻的两套地层可能有相近的波阻扰,这种地质层面没有反射。 例2:有些地层界面,虽然两侧物性差异很大,但界面太短或太粗糙,地震上没有明显的反射,如珊瑚礁只有零星反射。 例3:同一岩性的地层,无层面又无岩性面,但由于含流体成份不同而形成反射界面产生反射波,但却不是地质界面。 例4:声波、面波、干扰波没有对应的地质界面。 2.地震的反射同相轴有地质年代意义 地质上主要以不整合面划分地质年代,这样的不整合面、层面有对应的反射同相轴,所以同相轴也就有了年代意义:上新下老。(北海模型)3.地震反射同相轴形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熊粉书P52) 一般情况下反射同相轴的形状反映构造的形态,但有速度陷阱。 R 012

下拉 021021 4.地震反射与岩性有关 介质的岩性、反射系数、速度、密度、吸收等对地震波的波形有影响,对振幅、频率影响较大。反过来说不同的波形、不同的振幅、不同的频率反映不同的岩性。 总之: 现代的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极相似,因为地震剖面是地质剖面对地震波的响应。地下的构造特点,岩性特点决定了地震时间剖面的特点,二者有联系但又不完全一一对应,必须去伪存真,找出地质上有用的东西,这就要进行解释。 二、时间剖面的对比 (一)反射波的识别标志(北海模型) 1.波的对比 在时间剖面上,反射层是以同相轴的形式出现的,追踪反射层就变成 了对同相轴的追踪,只有同一个界面的反射波才能反映构造的形态,追踪 .. 同一个界面的反射波的同相轴叫做波的对比 ...................。 2.波形相似 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其上覆层的性质、深度、岩性、产状等,在一定 的范围内变化不大,在相邻的记录道上有相似性,因而导致同一个界面的 ...... 反射波相似 .....。主要有三个相似特点,也叫反射波对比的三大标志。 3.反射波对比的三大标志 (1)强振幅标志 反射波振幅比干扰波振幅明显强 ..............,因为各种野外方法、处理方法都在加强一次波。

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3.3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一、地震勘探需要一整套仪器,包括检波器、专用电缆、地震仪器车 检波器将地面接收到的机械振动转化为时间函数的电信号,通过专用电缆送到仪器车,由仪器记录在磁带上,得到地震原始记录。 二、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 1.高灵敏度和大动态范围 人工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地面引起的振动位移非常小(微米级),来自浅、中、深地层反射波的能量相差很大(几十万——几百万倍)所以地震仪要有高灵敏度和大的动态范围(二进制数位多) 2.宽频带和可选择的滤波器 为记录不同频谱范围的地震信号,所以记录仪频带要宽并且可选择。 3.仪器固有振动延续时间小 为对接踵而至的地震脉冲有良好的分辨力,要求仪器固有振动延续时间尽量小。4.仪器各道有良好的一致性 为了识别各种类型的波和提高工作效率,地震勘探通常在一条测线上的许多点(几百——上千)同时观测,这要求仪器各道有良好的一致性。 地震道——把对应于每个观测点的地震检波器、电缆、放大系统、记录系统所构成的信号传输记录通道称之为地震道。如仪器有24、48、96、256、1048、1200×16=9200道。 三、地震检波器 地震检器的作用是将地面机械振动转化成电信号。垂直检波器只接收垂直分量(主要是纵波成分)。水平检波器只接收水平分量(主要是横波成分)。3分量检波器。4分量检波器 四、地震数据记录系统简介P86图6.3—19框图 1.前置放大器和模拟滤波器 对弱信号放大。通过高截止和低截止滤波器限制波的频带。 2.多路采样开关

将多道连续信号离散为时间序列,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接通不同的地震道,将采样信号送唯一的一个输出道记录下来。 先记第1道的第1个采样值,第2道的第1个采样值,…………,第N 道的第1个采样值。 再记第1道的第2个采样值,第2道的第2个采样值,…………,第N 道的第2个采样值。 ……………… 最后记第1道的第m 个采样值,第2道的第m 个采样值,…………,第N 道的第m 个采样值。 3.瞬时增益放大器 k A A 20?= A ——记录下的振幅采样值 A 0——检波器收到的真振幅采样值 K ——可变参数,浅层k 小, 深层k 大,因为地震数据动态范围大。 ×0.3 ×0.5 ×1 ×2 ×3 4.模数转换器 5.磁带记录器。 6.数据显示 波形加变面积显示。P88图6.3-20a

地震记录格式说明

§4 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 4.1 SEG-Y 记录格式(标准) (1)卷头: 3600字节 (a)ASCII 区域: 3200字节(40条记录x 80 字节/每条记录)。 (b)二进制数区域: 400字节(3201~3600)。 3213~3214 字节—每个记录的数据道数(每炮道数或总道数)。 3217~3218 字节—采样间隔(μs)。 3221~3222 字节—样点数/每道(道长)。 3225~3226 字节—数据样值格式码1-浮点; 3255~3256 字节—计量系统:1-米,2-英尺。 3261~3262*字节—文件中的道数(总道数)。 3269~3270*字节—数据域(性质):0-时域,1-振幅,2-相位谱 “ * “ 号字为非标准定义。 (2)道记录块: (a)道头字区: 含: 60个字/4字节整或120个字/2字节整,共240 个字节,按二进制格式存放。 ·SEG—Y格式道头说明: 字号(4字节) 字号(2字节) 字节号内容说明 1 1— 2 1—4 一条测线中的道顺序号,如果一条测线有若干卷 磁带,顺序号连续递增。 2 3—4 5—8 在本卷磁带中的道顺序号。每卷磁带的道顺序号 从l开始。 3 5—6 9—12 * 原始的野外记录号(炮号)。 4 7—8 13—16 在原始野外记录中的道号。 5 9—10 17—20 测线内炮点桩号(在同一个地面点有多于一个 记录时使用)。 6 11—12 21—24 CMP号(或CDP号)。(弯线=共反射面元号) 7 13—14 25—28 在CMP道集中的道号(在每个CMP道集中道号 从1开始)。 8—1 15 29—30* 道识别码: l=地震数据;4=爆炸信号;7=计时信号; 2=死道;5=井口道;8=水断信号; 3=无效道(空道);6=扫描道;9…N=选择使 用(N=32767) 8—2 16 31—32 构成该道的垂直叠加道数(1是一道;2是两道相 加;…)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曲则全,枉则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本文由360惜度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1.什么是地震勘探的资料采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返回地面的地震波携带着很多与地层性质有关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知道地下地层的高低起伏情况,它们是硬地层还是软地层,其厚度如何,孔隙中所含的是石油、是天然气或是水,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这些信息呢?很明显,要得到这些陆续从地下返回的地震波并将其展示出来绝非易事,这首先需要到野外将这些信息采集回来,也就是野外地震资料采集。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地震资料采集包括测量→钻浅井孔埋炸药(在使用炸药震源时)→埋检波器→布置电缆线至仪器车几个工序。测量的任务是定好测线及爆炸点和接收点的位置。钻井的任务是准备好可下入炸药的浅井,埋炸药就是向井中放入炸药,以在爆炸后产生出地震波。地震波遇岩层界面反射回来被检波器接收并传到仪器车,仪器车将检波器传来的信号记录下来,这就获得了用以研究地下油气埋藏情况的地震记录。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主要讲的是怎样产生和怎样接收地震波并将其展示出来。首先,让我们看一看采集地震波的主要设备及方法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经历由发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采集设备的进步上。因为在设备发展过程中,也贯穿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只有设备发展了,才能使各种先进方法得以实现。早期的地震仪器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大且笨重,用照相的方法将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用多条线记录在相纸上,这些线时而杂乱无章,时而又呈一条条一起向上跳(称波峰)和一起向下跌(称波谷)的曲线,这些线组成了光点地震记录。在记录上,人们只能惟一地利用地震信号的反射时间,由手工画图以推断地下简单的构造形态。运用这种方法,我国曾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和大庆油田。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中国地震采集设备引入了电子计算机,当时制造的模拟磁带地震接收仪虽然应用时间不长,但它的可重复性观测为多次覆盖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多次覆盖就是对地下同一地段由只进行一次观测的单次观测技术变为进行多次重复性观测的多次观测技术。这项技术革命 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 质量及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发现了华北的任丘油田和渤海湾等油田。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使用数字记录接收仪,采集方法上除继续延用多次覆盖技术外还开发了提高勘探准确性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此期间,除扩大了渤海湾油田的储量外,还发现了新疆塔里木的大气田。现在,采集设备开始采用遥控、遥测、多道(现已发展到千道以上)地震仪。采集方法除采用三维地震及更高覆盖次数观测的方法外还开发了能更好地解决复杂构造等地质问题的高分辨率和横波地震勘探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