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真爱陪伴学生成长

用真爱陪伴学生成长

用真爱陪伴学生成长
用真爱陪伴学生成长

用真爱陪伴学生成长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更多的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这其中对物质环境的要求更高,更挑剔。而在学校这个净土上,我们除了改善教学硬件之外,还应该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所以我们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就应该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切实协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难题。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

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但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孩子更渴望理解。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果不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是难以顺利展开工作的。随着社会的持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持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合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持续地发现学生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我的班级中就有一名因为家庭的不健全而存有问题的学生。张某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其父神志有问题,她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因觉得他缺少父母的爱,奶奶和姑姑对她都关爱有加,只要她有要求都一定满足,因而造成她比较任性倔强的性格,加上她所住的地方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而耳濡目染了一些不好的风气和习惯。她情绪波动比较大,对同学时而特别热情,时而特别生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点,不注意女孩

子的自身形象,在楼道里骂脏话,当着全班同学面和老师顶撞,过度重视和男生的关系,认为这是仗义;对学习忽冷忽热,喜欢的科目就学,不喜欢的就不学,心情好时候就多学两天,不好时就不学。

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首先从她自身谈起,指导她如何适时调控自己的心理:学会用心与朋友交流,在与同学交往中遭到拒绝后,学会控制自己,并想想:“我对还是他对?哪里又做得不够好?我应该怎么做才更好一些?”;学会宽容忍让,自我暗示,当遇到不顺时,不意气用事,善用宽容,每天“宽容”一两件事情,日积月累,一年就能宽容上千件事情,不经意间就学会了宽容。另外,我意识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为此,我特地开辟家校联系的路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与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家教的失误,会给孩子的发展酿成苦酒。与她的家人实行沟通后,商议了方案:家庭做表率:家长应减少她和周边不良言语、态度和行为的接触,给孩子准确地引导。时刻让他体会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仍然有很多人在爱着她。学会与孩子沟通:套一句话说:“年龄不是障碍,沟通无处不在”。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呢?了解她,打开心灵的窗户,让孩子的点点滴滴想法为父母所知晓,让父母的点点滴滴烦恼快乐与孩子同分享。

心理问题来源于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也依靠学生。所以心理疏导必须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多重身份——心理问题者、经历者、治疗者,让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在心理疏导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协助他们健康成长。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动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有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实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散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在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上,每一次坚守,每一次无私的倾注,每一份无怨无悔付出都是最豁达、最深沉的爱,都是学生生活中最灿烂的阳光。班级有一个调皮的男孩,课上捣乱,课下打架,没少让任课老师头疼。多少次下课的间隙,放学路上,走廊里,楼梯间,我找他苦口婆心地谈话,发现他的优点,注重他思想上的波动。在给他的一封信中,我这样说: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年少时的我,眼神中有热情,有倔强,有怀疑。看到你们义无反顾地走了弯路,我心恨,看到你们失望无助的泪水,我心痛,不愿看到你们头破血流地回来,只想说,其实我懂你们,我爱你们。正是这份注重让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阳光,是这份关爱让他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逐步的,他变了,从上课的第一次举手发言到期末考试中的班级前十名,从主动承担

班级的值日班长工作到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会,从开口讲粗话不愿和同学交流到课上课下与同学们互相探讨。爱让我和学生们之间没有了距离,让我们的心贴的更近了,学生们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向我倾吐心里话。他们经常会抱怨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不懂他们心里的想法。我笑着对他们说其实爱是相互的,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所以在每年母亲节的时候,我都给每一位学生买一束康乃馨,让他们献给母亲,并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有些孩子无奈地看着花,告诉我:“我没有妈妈,她追求她的幸福生活去了,她根本不管我!”我给这样的学生写了一张字条:永远不要想走进爸爸妈妈的世界,就像你希望有自己的一个空间一样,他们也希望有一个空间。只要知道将你降生在这人世上就是他们对你最大的恩惠,只要真挚的对他们说一句爱你就充足了。而有些孩子看到鲜花却很难过,因为他的妈妈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将她搂在怀里,轻声说:“妈妈在天上看着你呢,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她都看得很清楚,她会一直用这爱的眼神注重着你,期待着你的长大。对着鲜花微笑吧,你会看到妈妈同样微笑的脸庞。在平时的每件小事中,我都注意引导学生懂得去爱,懂得去理解,懂得感恩。当学生需要关心、协助时,老师应即时伸出援助之手协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来说之,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展

开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用爱陪伴学生成长

用爱陪伴学生成长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不无道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赋予学生诚挚、公正、无私的爱,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万次的说教。只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相信:每一只“丑小鸭”最终都会变成“天鹅”。 一、偏爱后进生,促其不断进步 “爱”是一种情感的需要,更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关键。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我们班有一名男生,他尊敬老师、个性聪明又踏实、参加班级劳动任劳任怨。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学习,成绩总在班级的后几名,太让人可惜了。为了鼓励他,我找他谈过几次话,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提出他的不足,同时也提出了我对他的期望,但是没什么效果。心急的我批评了他。可是,每一次批评,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毫无反应。有一天,他没来上课,我马上打电话了解情况。接电话的是他的姑姑,在电话中我知道了缘由,由于家庭困难,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的关心与照顾少之又少,他一直跟着姑姑生活。但他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干农活,今天姑姑病了,他就缺课在家里帮忙。我感到很心酸,怪不得他平时虽然勤奋,但是用不到学习上,原来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他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找出原因之后,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谈心到用励志的事例来引导他,并主动帮他补习功课,从基础抓起,课余还陪他一起打球。我的“偏爱”,慢慢唤起了他学习的热情,他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地被“点燃”起来,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他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魏书生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这件事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育者,爱的触动更胜于苍白无力的说教。我们应该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爱洒向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对后进生不放弃、不歧视,帮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无穷的力量。 二、严爱优等生,助其品学兼优 谁都喜爱优等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更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是,他们的小缺点如果不及时改正,就会导致问题不断,影响他们成为更优秀、更全面的人才。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爱或偏袒他们,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不但学习成绩要好,更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的人。 班里有位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为人自私,对班集体事务淡漠,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和他有距离感。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一时苦无对策。有一天放学后,有同学来办公室找我投诉,说他没有完成清洁任务就走了。第二天,我严肃批评了他,并按照班规,处罚他打扫一个星期的班级卫生。后来,他主动找到我,反思了自己的错误,还主动报名参加两周后的校运会。校运会上,他获得了年级1500米长跑的冠军,我看到了同学们为他加油、和他击掌庆祝的场面。 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对于整天被人夸赞的学生,只有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克服,才能真正做到品学兼优。

用心关爱学生,让孩子健康成长-文档

用心关爱学生,让孩子健康成长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孩子。”老师要像父母,关爱每一个孩子,哪怕是问题学生,有疾病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像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一样,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感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更好地做人、做事、生活、学习。 记得期中考试的讲评课后,我布置学生把期中试卷更正好,并请家长查阅签字。第二天,班长收好试卷交给我,我着重查看了几个成绩退步的学生试卷。突然,我的眼睛停在了一张试卷上,试卷的分数有改动。接着往下看,几处扣分的地方已经明显改动,鲜红的叉叉已经淡淡地退去。我仔细一看名字,是他:班长。我的心猛地一震。怎么可能是他,一向踏实认真的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胡乱预测,只好把他叫到办公室。我害怕伤到他,以询问的口吻问:“试卷的分数是怎么回事?”只见他低着头不敢看我,漠不做声。我又说:“你说实话,老师不会批评你的。”他犹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声音说:“是我自己改的。这次只得85 分,自己感到很丢人没法向父母交代。”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安慰他:“老师知道你是个要强的孩子,对自己的成绩要求很高,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你是班长,大家都以你为榜样,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在老师的眼中你

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他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 “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您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面对我面前这个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孩子,我面带微笑, 轻声地对他说:“这次的事老师就不追究了,也替你保守秘密, 不会让班上的任何同学知道的,也不会让你父母知道的。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错误,在老师心里,你仍是个好孩子,仍然是我们的 班长。”他使劲地点了点头。 记得《孩子为何失败》书中写道: “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太多的学校,教学管理是建立在恐吓、惩罚的基础上的。教师的指导或命令会让大多数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受到摧残。因为我们的行为使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害怕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害怕无法取悦别人,害怕犯错、失败,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别人的嘲笑。所以他们不敢冒险、体验、尝试困难和不熟悉的事物,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次的失败就会让孩子如此的害怕,可悲!可叹!可怜!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作为教师不但要欣赏他们水晶般的心灵,而且更要保护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是啊,我们只有俯下身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才能真正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天,课堂上他格外认真。后来的日子里,他的表现一直很好,对我也格外喜欢了,对学习也更有兴趣了,有什么心里话都找我说,就这样课堂外的我成了他的好朋友,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从孩子渴望上课的期望中,让我明白了:是微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是尊重,让我的课堂有了人情味;是理解,让我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期末考试中他考了全班第一名。看到他开心幸福的样子,我感到孩子是那么天真,是那么可爱。 通过这件事我有如下思考: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是他们学习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多给孩子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老师

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演讲稿—— 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题的时候,下面几

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课。”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初中三年英语专业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

(完整版)和学生一起成长

和学生一起成长 “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他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我们的学生是有思想的灵动主体。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走进学生心田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的开始。 上面两段话是来自于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的摘选。我想,从我国古代圣人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的教育家李希贵他们都提出了教育的本源问题,“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有效之路。 一、教学上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深入课堂,研究教法和学生,走出一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研之路。 “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让师生情感的火花燃烧起来,研究使我们的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 —1—

习比教授他们学习什么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李希贵” 当今社会赋予未来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然而很多学生在要求和期望中感到非常的吃力。其实,我们学生的很大压力是来自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课堂效率的低下夹生,导致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加班加点弥补,这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此,在今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我们学生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传授给他们方法和思想,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着教和学。因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正所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比如某一个知识点是问还是讲?如果讲出来学生也听过去了,但一问他们神经就绷紧了,会睁大眼睛思考。此外,提什么问题固然重要,找谁回答也同样重要,找的学生要回答得出来,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效率。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上的这些细节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的基础深入钻研,在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使教学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逐渐地让知识融为能力。走进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融入学生的成长,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2—

让亲情和关爱陪伴学生成长

让亲情和关爱陪伴学生成长 刘万林 为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号召,家访活动紧锣密鼓的在我校展开了。作为班主任的我,通过此次“访万家”活动,受益匪浅。 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寄予的厚望。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欣慰的感觉: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有很多很多。 一、通过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学生及家长始终如一的信任老师,在信任的基础上,有些什么消息,老师都可以从家长或学生的口中准确地知道。这样,一方面老师可以时刻提醒家长平时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以免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师针对家中的要发生大事,有的放矢地做好事前的铺垫和事后的处理工作,避免了孩子过大的感情波动。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要对学生的在校的情况作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多夸奖,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感到自豪,增强学习的信心。不能对过失大加评论,更不能在家长面前对学生进行告状式谈话,要善意的提示家长,教会家长用心管理学生。家访工作常“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家长就能正确的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如果在家访时,当着学生的面指责其过错,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形成逆反心理,对以后的管理带来不便。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

用理智的爱润泽心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用理智的爱润泽心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的作用。可有人戏言:现在找个工作都需要持证上岗,只有家长这一工作是无证上岗的;现在的孩子是看着说明书养大的……确实如此,现在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别人说什么好就做什么,说该怎样就怎样。一家子围着孩子转,无一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都想着把最好的一切都奉送到孩子面前。 有句名言说:爱子女是母鸡都会的事,但教育孩子却专属于人类。对于多数中国家长来说,基于人类本能的温情之爱那是没的说,但从教育出发的克制性的理智之爱却相对缺乏。而家庭又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爱国情怀引领思想成长 或许有人会认为爱国是一句口号,但我想爱国主义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绝对不能成为一句空话。有国才有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也是根植于我们心中的信念。爱孩子就要给他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爱孩子就要使孩子免受战乱之苦、远离动荡不安的生活。尽管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

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最终能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关注时事,让孩子明白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为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的卓越贡献。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使之成为孩子的信仰,让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孩子永远的追求。 二、榜样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 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因此父母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将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个人成长。在孩子身上,任何一个优点都有父母的传承,任何一个缺点都可能是父母的影子,以无声的行为取代有声的说教,相信效果会好出几倍。 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相信每位家长都会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孩子也把大人的话给记在心上了。但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家长见路口没有车,就带着孩子闯红灯,这时孩子就会很困惑地问家长:“你不是说红灯停、绿灯行吗?你怎么就闯红灯呢?”是啊,你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你自己趁没人的时候闯红灯,如此怎么可能期待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呢!家长都没有做好,你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好呢?如果家长言行不一,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他不知道应该选择看到的还是听到的。反之如果家长能带着孩子耐心地等绿灯,我想不用你告诉他这一交通规则,他自己也会做到的。

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荀子有云:“学不可以已。”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的好,必须先生先好学。”所以我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记得初登讲台时,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谁能给我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参照,甚至照搬。于是,我一切都死搬教参,照本宣科,感觉教学也就是这么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也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终于,在学校领导和帮带师傅的引导指点下,我明白了,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九年制五-九年级语文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我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与名师为友,让我这个教育新兵,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语文教学的前沿风光。我还经常与同行切磋,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但我的借鉴决不是照单全收,更不是亦步亦趋、机械模仿。我的借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东西,让我自己少走弯路,更快进步。我发现,随着不断地学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说我已经迈进了语文教学的门槛,但我真实地领略到了语文之美,感觉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我不断告诫自己要用心地对待工作:上课前要用心,——用心钻研,用心备课;上课时更要用心,——用心讲解,用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要

亲子朗读(让我们一起成长)

创 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 作者: 别如克* 亲子朗读<让我们一起成 长> (父):清晨 我用自行车驮着你 走向学习知识的殿堂, 无论刮风,无论下雨 我愿意 永远用肩膀为你遮挡…… (女):傍晚 您接我回家 回到我们温馨的小屋 您给我做饭煲汤…… 我偶尔为您捶一次背 您便感动得湿了眼眶 (父):春天 我带你走进鲜花草地森林 大自然会告诉你 我对你的希望 生机勃勃,斗志昂扬 不屈不挠,健康成长 (女):夏天 您带我去游泳 选择室外,可以沐浴骄阳 还记得您多次带我游向深水 锻炼我的意志----拼搏坚强 (父):秋天 我们骑车远行 领略金色季节的无限风光 到处硕果累累 那是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 凝结而成的希望 (女):冬天 您追着我 把手套围巾给我戴上 还总是不忘嘱咐一句 上课注意听讲 (父女)合: 就这样 我们度过了八个春秋冬夏 在爱的维护中 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父): 今天,你在我的羽翼下 茁壮的成长, 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爱, 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女):明天,我将奔赴人生的考场, 运用我所学到的知识, 像奥运健儿一样,为祖国争光。 未来为我伸出了双手, 我将努力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 (父): 你给我的快乐和骄傲 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女): 您给我的保护和幸福 是任何人都不能给予(ji yu )的 (父):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亲爱的女儿 我要感谢你 你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爱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爱 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女): 亲爱的爸爸 我要感谢您 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我愿意付出我所有的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合: 已经这样 我们走过了八个春秋冬夏还要这样 我们要走过更多的春秋冬夏在爱中 走过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家庭教育)浅谈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浅谈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徐州市姚庄小学李淑荣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生活,渗透着日常生活的常态化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需要家长们耐心和坚持。孩子成长的道路很漫长而且很不平坦,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我虽是一名教育工作着,但我还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我品尝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过得健康快乐,能取得成功。相信这也是天下每一位父母的心愿。 关键词:自信、自立、自强、习惯、沟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我虽是一名教育工作着,但我还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我品尝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觉得我是成功的、快乐的。今天就对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 一、父母要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 现在有很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你,或者为了贪图轻松,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带,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由父母和爷爷奶奶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爷爷奶奶往往比较溺爱,对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论是否合理都会加以满足,这样长期下去,就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动不动就发脾气你的坏习惯,作为父母一定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二、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自身素质,自身言谈举止对孩子性格、品德发展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是孩子的一生。要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和熏陶孩子,平时勤俭节约,为孩子示范非常重要。家长应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用水,如何孝敬长辈等,以自己良好的节约举止、行为为表率,去感染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要轻易许诺孩子什么,既然答应孩子的事情要一定做到,如做不到要说声对不起。还有,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指手画脚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要正面引导,让他知道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要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苗头,及时发现,尽早纠正。只有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三、教育孩子自立、自强和自信 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十分溺爱孩子。爱子之心我们能理解。但是,过度的溺爱就会使孩子非常自私、不会交往、心理承受能力下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敢面对,不知如何解决,这就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如: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在自己完成不了的,我在和他一起做,平时还要以鼓励为主,鼓励他去同学交友,和同学一起相处等,在学习上我从来不去要去他做什么,他每天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是他就跑过来问我,我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再仔细的读题,自己思考说说想怎样解1决,我在他说的过程中及时引导点播,他很快就说妈妈我知道了,一会就做出来了,看 1

教师征文 我与学生共成长

我与学生共成长 小纪镇第二小学孙翠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也有人说,教师是落红,化作了春泥,呵护了红花。还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耗尽了生命,吐出了希望。这些都是赞美老师的句子。但我觉得这些赞美声应该分一半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孩子们,教师和孩子们是共同成长的。 一、与学生共成长是师生关系的一种改善 刚走出校门的我,带着五彩斑斓的梦,走进这圣洁的港湾。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听着老教师们一声声温暖亲切的教导,很快的,我便全身心地融入到他们中间。 任教一年级,每天上课不是丢课本的就是打打闹闹、捣乱,不好好听,怪喊怪叫的。要不就下位,玩东西。我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上课效果还不好。校领导找我谈话,委婉地说要多学习组织教学,多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笨哪,怎么连这些小屁孩都镇不住。我记得当初我的领导告诉我,要沉下心来,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多去听一下老教师的常态课,向成功的前辈学习,用心揣摩,用心发现。 刚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性格太柔和,不够威严。所以,我决定施展一下自己的魄力,要用严厉的态度树立威信。我

开始板着脸,学生稍有过失就训斥批评,课堂有了小声音我脸一沉,立刻指着学生狠批一番。学生带了小零食、小玩具,我毫不客气地全部没收,一节课没有上好,我罚学生全班留校。这样一番重拳出击,课堂安静了,我自鸣得意。可是,学生却把我当作母老虎,避之唯恐不及。 在第一次公开课领导听完课后问我:“小孙,你是不是平时对他们太严厉,批评太多了。低年级的孩子都很活泼好动,怎么课堂上孩子们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点都不像这个阶段的孩子呢?”他的这番提醒让我回顾起学生确实都躲着我,完全没有师生之间的亲昵与信任感。完了,我沮丧地想:失败了,自己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我翻开桌上已盖灰尘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在洛衫机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创造这一奇迹的雷夫先生到底有何魔力?关键就是一个字:爱!在书中,雷夫先生对学生和对教育的那份热爱随处可找。他用心地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他的爱,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变得爱学习,会学习。是他的爱,使孩子们自愿早到学校和老师一起读书学习,是他的爱,使孩子们爱上了学习、爱上了阅读,是他的爱创造了这间教室的奇迹!回顾我的语文课堂,孩子们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是不是没有顾虑和恐惧?学语文对于孩子

让我们一起成长

让我们一起成长 如果需要一东西来陪伴你成长,你会选择什么? 也许是那雅俗共赏的艺术 也许是那居安思危的金融 也许是那悬壶济世的华佗 …… 我们都做过梦,也是是那文学艺术,也许是爱情,也许是那穿越时空的旅行。 我的梦是什么?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平静,充实的生活。2013年,因为梦,我选择了教师,成为了千万教师队伍中平凡的一位。从此,我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因为如此,我拥有了第二个家--校园。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将在这里和他们一起成长。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学习的社区,是学习的村落,是提供其所有成员继续学习和成长的组织,在这个社区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是学习者,教师是这个开放型社区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习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发展! shi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首先要懂得爱学生,这是作为好老师的关键。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爱,我们在学会如何爱学

生的同时,也在促使学生学会爱。因此,对待孩子,我们要全面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关怀他们,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信任孩子,善待孩子的缺点,尊重孩子的隐私,对孩子多一分信任,少一分质疑。学会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幽默去融洽和学生的感情,用勉励去点燃学生的自信。我记得那是我刚参加工作,初当班主任,班上有个孩子叫程仙堂,个子比较高,因此我把他分在后面,可是成绩越来越差。每天喜欢吃垃圾食品,不吃早饭,以至于时常呕吐。当时的我,并不了解他家情况,也没有找他谈话,只是一味的吓止不要吃垃圾食品,怪他不好好学习。最后,没有办法,我找到了他家,原来他父母离异,奶奶离世,父亲外出打工,哥哥在镇上读初中,跟着爷爷在家,而爷爷忙着干活挣钱,很少做早饭,给他零花钱买东西填饱肚子。程仙堂自己眼睛天生有问题,导致视力不好。顿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是我对他不够关心、不够了解,才导致今天的局面。为了弥补,为了减少自己的内疚,我给他远在外地动工的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了他孩子的情况,并叮嘱他多和孩子聊天,多了解孩子,多请倾听孩子;去他家和他爷爷进行了交谈,他让尽力给孩子做饭,少吃垃圾食品以及吃垃圾食品的危害。学校尽力给申请贫困补贴。经过家长、学校、以及程仙堂三面共同的努力,程仙堂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并一直保持在前三名,我想这就是爱的作用吧!后来,他爷爷去世了,爸爸要外出打工,只能交给姑姑照顾。因此,他要转学了,再转学之前他这样写道:“老师,你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转眼间,做教师已经几年了,看着一批批学生长大了、毕业了,心里不由感慨万千。在这些年里,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在成长。是学生让我不断感悟到教育的真谛,是学生让我知道了爱心与耐心的重要性,是学生教会了我如何善待孩子、善待生命,也是学生让我深深体会到工作中自己的多重角色,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学生的益友。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首歌,歌里有天真,有欢乐,有忧愁,也有自己淡淡的悲伤。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浅显的纯真的感受,有时他们甚至会有我们不曾经历的痛苦和无奈,这让我们在教育他们的同时,还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 身教胜过言教,当你以积极地姿态站在那里,你的学生决不会懈怠;当你主动将一切承担起来,你的学生不会无动于衷;当你勇敢地承认错误,面对失败,他们一定会更加爱你!你就是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他们随时都在面对你、关注你、模仿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也是一样,就看你怎样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处中,学生就让我学会了幽默机智。当学习、生活遇到挫折时,当人际关系出现僵局时,幽默能缓解紧张、减轻焦虑、摆脱困境。在幽默中,我们共同快乐着,共同成长着。

在我和我的学生相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着、吸取着、分析着、聪明着、适应着、快乐着、幸福着。课堂上,一起和学生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看见学生期许的目光,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为他们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会觉得很幸福;课间时,一起回忆过去、畅谈现在、展望将来,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学生会大声说:“老师好!”,即使他们已经不做我学生了,即使他们已经长得很高很高了,还是会对我纯真地笑,我会觉得很幸福;毕业了,当我和学生一起留下合影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幸福;他们走入社会了,有所作为了,成家立业了,我会觉得很幸福。我知道,我浅薄的知识因为有了学生而碰撞激荡,我渺小的身影因为有了学生而忙碌活跃,我平凡的人生因为有了学生而丰富动人。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教育梦演讲稿:用爱陪伴孩子成长-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的教育梦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看见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课,觉得老师的工作是多么神圣,多么令人向往!那时,我就种下了长大后要当老师的这颗梦想的种子。初中毕业时,我考进了綦江师范学校,终于圆了我的教师梦。 当我走向神圣的讲台,看着台下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那时,让我明白:要当好一名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于是,我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的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潜心钻研业务,用心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新课程教育理念。 然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告诉我,要当好一名老师,要教好每一个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老师对学生的爱在哪里呢?我想,老师的爱无时地刻不蕴含在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当有学生生病的时候,我会赶紧打电话通知家长接回家看医生;当有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时候,我会认真分析原因,用适当的方法去指导、点拨;当有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会从尊重学生角度,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班有一个女孩陈姝杉,生性活泼好动、玩儿性十足,课堂上随便讲话,乱动、玩儿小东西特别严重,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生气过,对她也严厉的批评教育过,可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尝试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课堂上,发现她只要稍有听我讲课的那么一会儿的状态,我就及时在班上表扬:“看,陈姝杉听得多专心哪!”“瞧,现在的陈姝杉都不玩小东西了,在专心听课呢!”课下,我耐心地训练她端正的坐姿;帮她整理课桌、书包;为她系好红领巾,给她扎蓬乱的头发……慢慢地,孩子在点滴进步。现在的她上课状态好多了,不好动了,不玩小东西了,而且还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回答问题了。 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这是为人师的成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不容易!一定要有爱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坚持用爱心去陪伴孩子,去放飞教育的梦想,和孩

我们一起成长

德育故事 我们一起成长 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杨莹从一个刚刚师范毕业的青涩学生,到如今已是一个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教师。这期间的变化,只有自己一路走来,才会有深刻的感悟。回想这些年走过的日子:成功的不成功的、快乐的不快乐的……很多往事变得模糊,但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给我带来的欢喜和忧愁却是难以忘记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幸福大于烦恼的。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编写着我们之间最动人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中,我体验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同时也找到了一些更好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教育思想上成熟了许多。 自从二年级接手这个班,这个孩子就特别引人注意,他很聪明,但又很调皮,性格也很倔强。虽然上课不是很专心,但考试打八、九十分不成问题。最大的毛病就是爱打架,打架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去“管”别人,因为处理不当就打起来。他每天都会去办公室几次,向老师告状。经过与他谈话,了解到在家里因为爸爸对他打骂比较多,这应该也是引起他喜欢打架的原因之一。后来,经过多次与他谈心,他与同学的相处方式有所改变。 上个学期,他的情况变得更糟。我从同学口中得知,他晚上不回家过夜,一个人在外面留宿。但他每天按时上、下学,所以老师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跟他家长联系。他爸爸竟然用很平淡的语气告诉我,他已经不是一、两次不回家了,是经常的事了。他们没有告诉老师,是不想给老师添麻烦。他不回家的原因就是他犯了错误以后,爸爸批评或者打他,然后说要他出去,他就真的出去不回家。刚开始一、两次爸爸妈妈还去找他,后来他们也不去找了。我问他晚上不回家去哪了,他说有时去网吧,有时在街上走走,然后找个小宾馆,在大堂沙发上睡,有时在小区的传达室看电视。听了之后,我非常惊讶。惊讶于他这么小的年纪胆子这么大,可以经常不回家;也惊讶于他的家长,对他这样不负责任。之后,我多次找这个孩子谈心,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从小把他丢给爷爷奶奶,不管他,等他读书了,才把他接来。他觉得爸爸妈妈小时候不管他,现在也没权力管他,加上爸爸经常打他,所以他非常反感。然后与他妈妈也谈过几次,他妈妈也意识到以前对他的

责任,让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责任,让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爱,是世界最美的字眼,爱,使人陶醉、令人倾倒。有句话说的好,“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练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中心灵殷切的守望……” “爱”与“责任”相伴,更令人浮想联翩。我头脑中不禁浮现出名人的经典话语: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陶行知更是告诫我们要“爱满天下”……有的教师更是像阿基米德一样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用爱做支点,用责任做杠杆,就能感化所有的学生。” 看到“爱”“责任”这样的词眼,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电视、报纸上看到的那些“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他们不是带着疾病苦战在教育的第一线,就是将父母给予的神圣生命祭奠了教育的热土。前些日子听说过这样一个报告会,一个老师为了学生们能获得优异成绩,成天为学生奉献“爱心”,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相比可谓毫不逊色。她将自己年幼的孩子独自关锁在家中不闻不问,导致孩子生病不能及时治疗而落下了终身遗憾。在事迹报告会上她说得声泪俱下…… 每每看到、听到这样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迹时,我就感到汗颜。我就想,为什么我就没这么伟大,没这么崇高呢?从听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的歌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到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如水,陶行知那句“爱满天下”一直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可又总是像水中的月亮那样可望而不可及。我只能这样说:“对学生,我做不到爱你,但我能做到善待你,做到对你负责。” 作为教师,身处教育的岗位,我一直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认真地与繁琐、与幼稚、与意想不到打交道,努力地磨砺出自己的耐心、坚韧与机敏;尽己所能地教育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让他们在流动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几次精彩的表现,有几本爱看的书,有几个可以说话的朋友,有几个值得记住的人,有一点自已的爱好,还有一份洒脱的心境。因为一种职业的责任,在爱恨交织中完成着对孩子们的引导与影响,也反思着、完善着自己的人格与思想。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既有那些聪明乖巧的学生,有必然会有那些顽皮捣蛋的所谓问题学生。他们常常叫我们头痛、忧虑、愤怒,甚至大发雷霆……这顽石、这堡垒,搅得我们日日不得安宁,时时都提心吊胆。其实,有时我们不必强求孩子出类拨萃,保持一颗平常心,善待每一个学生,高分数求不来,可德性可以塑造。魏书生说的精辟:“人是矛盾的结合体。学生的差异,只是在于他们当时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而已。”作为教师,既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每个学生就像夜空中的群星,亮晶晶的闪耀着希望的光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善待他们的缺点,细心的擦掉这星星上面的灰尘。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一个姓薛的男孩。这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孩子,可是却有些小偷小摸的毛病。记得当时班上经常有学生向我反映,这天这个放在铅笔盒里的一块钱失踪了,那天那个书包里的两块钱不翼而飞了。为此,我很苦恼,花了好多时间去查却一无所获。更有一次,在我们政治学习时,当时徐老师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的70多块钱也失窃了。理所当然,这个嫌疑也落在了我们班学生的身上。我和徐老师经过仔细排查,通过目击证人的举报,发现那位小薛同学曾进入过办公室,有重大嫌疑。可是找到他,他怎么也不承认。没办法,我和徐老师放学后送他到家,跟他妈妈一说这事,他妈妈当时就火了,顺手操起一把菜刀就向小薛砸了过去。我和徐老师一时没反映过来,确实也吓了一大跳。幸好砸在背上也没受伤。当时小薛也吓坏了,“哇”的一声眼泪就下来了。在菜刀的恐吓下,他乖乖地把藏在鞋子里的钱拿了出来。可是班上丢的钱他却还是一口咬定了没拿。既然没证据,我也就没办法治他的罪了。这事也就算过去了。

(德育论文)让爱伴随学生成长

让爱伴随学生成长 枞阳县会宫中学王大军 不知不觉到会宫中学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同时也当了十二年的班主任,这十二年里有苦有乐,感慨最多的还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竭诚尽力,扮演好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我这十年的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对班主任工作有着自己的体会。 记得2005年刚刚来的会宫中学的时候,刚刚从大学走出来的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方法。就是觉得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一味的严,导致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效果甚微。自己身心俱疲,学生学得担惊受怕,生怕自己做错了一点事。学习与生活自然很难很难放的开。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摸索与学习,逐渐的也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现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爱。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要与其多交流。逐渐的走进他们的心理,多聆听他们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多平时想不通的问题自然就很容易想通了。比起当初大声呵斥效果要好很多!比如这届有个学生叫李××的,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学校通知我:我们班加一个插班生。根据我的了解该生是上一届留级下来的。我个人一般对这种情况都是比较反感的,认为这类学生肯定是上届的问题生。果不其然,李××进班后屡屡请假,平均每周要请两到三次假,让人感觉很不正常,并还拿出病历证明其有肾病。我一度相信他,但几乎看不到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半学期后就电话联系其父亲。李××父亲说他在上海检查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并同时了解的该同学家庭属于重组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新的生活。除了经济上的资助外,对李××几乎就没有尽到任何监护责任。此事引起了我的警觉!这类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其中有次周末晚上找不到他人了直到第二天,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朱××。我立即联系了他的父亲并将情况说到更严重一点(否则他不问),其父亲连夜从上海赶回在横埠在会宫的路口守候。果不其然,他和朱××在网吧待了2天。随后李××父亲狠狠要打他。见到这种情况我及时的制止了他。并在李××面前谈了要用爱去教育孩子。此时我在李××的眼中看到了信任及希望。他父亲也因此比较感动,后期对李××的态度好了很多。在我的同意下给他配了手机并经常与他交流。后期李××态度转变了很多。在后期与他不断的交流谈心下。李××的学习、生活态度转变的较大。如不出意外李××明年高考不会太差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学校不仅仅是教人文化知识的地方,更是净化人心灵的地方。学生在学校待的三年里与班主任的接触比父母待的还要多,我们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育人!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甚至比教他们文化知识更重要!在十七八岁的他们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