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抓住道德和宗教相关联的部分,讨论的道德和宗教的关系。着力于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和分析,试图发现道德与宗教这

两个人类社会中截然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全文主要从三方面展

开:宗教晚于道德出现,宗教必须顺应道德方能存在,宗教是道德的发

展、延伸和扭曲。

关键词:宗教道德意识形态社会人类

作者:徐乐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三年级

I00814120

一、宗教晚于道德出现

道德是在宗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约束着人类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早在原始社会初期还未形成真正的宗教系统时道德便已经存在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群居中,譬如原始人对于老弱者的优待,对于同类的善待,对于氏族的忠诚,这都是一些基础的道德,是人类群居生活所必须的行为规范,没有道德人类就无法群居,所以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群居之始就存在并贯穿人类发展始终的一种意识形态(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是地球上最典型的群居生物),是最基本的意识形态,现代科学研究甚至发现道德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中,许多动物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道德规范,从世界各地搜集得来的证据显示,不同种类的哺乳类动物都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正义感。牠们很多都有同情心,并且会协助其它不幸的同伴甚至是别的动物。例如:群等级森严,大象、海豚见义勇为,猴子敬老、老鼠有恻隐之心等等,这说明道德很可能是高等动物的一种本能。

而宗教却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是人类对于现实虚幻扭曲的反映,从宗教的起源,本质来看都可以推断出它的历史远远晚于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中的出现,首先宗教的出现需要人类具有一定在智慧并且形成了一定复杂程度的社会组织,其次宗教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是扮演着科学的角色,因为宗教是对于物质世界的一种思考,是人类根据自身能力对于物质世界的种种的一种科学解释和自我麻醉。第三宗教有着自己完善的体系和理论,它

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些都意味着在人类进化的最早期也就是人类群居的初始阶段宗教是无法产生的。所以宗教是在道德出现之后才开始出现在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态中。

二、宗教必须顺应道德方能存在

正是因为宗教的产生和发展远在道德的出现之后,所以,宗教的必须顺应道德方能存在。

道德出现后作为人类群居组织内部广泛认同的一种行为规范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而宗教也是人类的一种意识形态,这意味着从宗教产生的最根本时期就已经在受到道德的影响了,某一人类群体的宗教必然是顺应着这一群体所具有的道德,否则是不可能被广泛认同和接受。首先人类在群居过程中会主动地剔除不符合该群体道德规范的因素这就从物质层面上决定了不符合该群体道德规范的事物无法存在或者不能广泛存在。其次道德作为一种首先出现的意识形态已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从意识层面限制了违反道德的宗教的出现。可能会有人简单的就能举出宗教中违反道德的例子,譬如当代邪教的种种反人类反社会的行径,譬如历史上各种血腥的宗教祭祀和非理性的崇拜,但是笔者要提醒大家,我们不能用今天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去看待历史上的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的道德规范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譬如古代种对于用活人献祭这种野蛮的行为,是存在于雅玛文明中,而即使是在那个时代的雅玛文明中献祭使用的祭品也只是战俘和奴隶,这恰恰是符合当时的道德,雅玛文明奴隶主的道德,他们没有使用自己氏族的成员而是战俘和奴隶这只是因为杀害战俘和奴隶在玛雅文明中并非什么违反道德的行为,至于当代的邪教的种种行为,我们也可以进行解读,之所以这些邪教的信徒会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违反道德和常理的行为主要是因为这一小部分信徒已经建立起了有别于正常社会的道德体系,他们的行为也恰恰是符合该宗教信徒群体内部的宗教。

所以放眼整个人类宗教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见宗教必须是顺应道德方能存在和发展的。

三、宗教是道德的发展、延伸和扭曲

既然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受到道德如此深刻的影响,那么是不是宗教就完全是道德的映射,他们完全是相同的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宗教和道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宗教有着比道德更加严密的体系和更加狭隘的受众,在发展中对道德进行了异化和升华。

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更加广泛也更加松散,道德的约束力是相对较弱的,也相对为更多的人所遵守和接受,而宗教则相反,宗教的信徒是少数的,同时宗教里的教条和教义是需要教徒严格遵守和奉行的,否则在宗教里会有相应的惩罚(既有物质上的也有意识上的譬如违反教义后死后无法到达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所以在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甚至扮演着法律的角色,教会设有宗教审判所,起到了一种强制的社会约束力的作用,这个时候宗教与道德的关系类似于今天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所以宗教是道德的发展和延伸,已经具有了许多和道德没有的意识形态,宗教较之于道德要复杂得多,宗教是一种将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社会意识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从它的四要素可见一斑宗教观念(思想),宗教经验(或感情),宗教行为(或活动)和宗教体制(或组织)。

2、宗教与道德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所涉及的是人与神的关系,道德主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宗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曲折的反映不同,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更真实、更直接。宗教的核心和本质内容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即“神”的观念。这也是宗教和道德最本质的区别。宗教研究的对象是神。而某些类似道德的因素也只是宗教沟通人与神关系的一种手段,

3、宗教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宗教往往通过借助于一系列的禁忌、礼仪以祈求超自然力的恩赐与护佑;道德则不然,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与传统的力量,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不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普通而持久的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 展而发展, 其思想体系与社会各种思想相互交织, 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文化模式, 宗教不仅在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对一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文化的 发展也会注入特定的内容。人类宗教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在不同的 社会历史条件下,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历史发展的标志。据考古学发现, 最初人类的宗教是与人类的文化同时形成的。在原始社会和古代神权制社会中, 整个社会的政治机构和文化形式是与 宗教融为一体的。那时, 宗教和文化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人们几乎可以把宗教与文化等同看待。在原始社会,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被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所主宰, 因此, 当时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宗 教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宗教文化”逐渐演化出多种文化形式, 从而导致了宗教与文化的表面分离, 形成“宗教”与“世俗”两大领域。但宗教与文化最原始的联系至今仍然直接或间接地保留下来。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表 面看, 宗教观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的, 如宗教本身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道德规范、律例守则文 艺形式等, 与社会的其他文化领域形成某种区别。但从整体看, 宗教从本质上讲却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不同的宗教只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 体现了迥异的文化传统。宗教在本质上讲 是不同民族精神文化象征性、神话性和寓意性的表达, 它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内容。可见, 文化是本质性的, 宗教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宗教依赖于文化, 有其具体的文化前提。由于人类文化的丰富性才决定了 世界宗教的多样性, 同样也是由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才形成了各种宗教的接触和融合。因此, 我们应该通 过宗教现象看其文化本质, 而不是相反。第二, 人类宗教的发展是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交织、连接在一起的。宗教不可能离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因为宗教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保留着丰富的人 类思想文化内容。宗教又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形态的文化, 与哲学、道德、法律、科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互相包容, 互相渗透。 宗教之所以会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和作用, 是由于: 1.宗教和文化的产生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 在机制。人与其他动物不同, 人的需要不单纯是生理需要, 而且包括心理需要。现实生活中, 人在追求满 足生存需要、心理需要的过程中,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难免会产生种种不如意, 由此导致恐怖情绪、依 赖情绪、崇拜情绪、祈求情绪, 从而形成宗教情绪、宗教心理、宗教意识。这就是宗教与文化的必然联系。 2.宗教结构的包容性决定了宗教对文化渗透、影响的广泛性。宗教包括教主、教义、教徒及教会组织、教规、教法等复杂内容。由宗教各种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向辐射性, 必将情况不同地涉及到哲学、道德、 艺术、文学、语言、法律、教育、科技、民俗等, 进而影响到政治和经济。3.宗教的内容决定了对文化影 响的双重性。宗教不但可以与世俗文化形成互补关系, 而且对文化史的发展同样具有一定影响。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宗教作为历史较为久远、分布较为普遍、影响较为深广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之一与人类世界是紧密相 联的。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 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 从伦理道德到律例习俗, 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 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还是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都同宗教 有着起初是浑然一体, 尔后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便于探讨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我们先剖 析一下宗教的文化结构。 首先, 从作为宗教世界观的有神论来分析。人类处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交合点中。社会会给 人类带来幸福, 大自然会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资, 与此同时, 大自然也会给人类造成意想不到的灾 难。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 社会还会使人受压抑, 人际关系出现摩擦、冲突。如何调节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的矛盾, 探索完美的人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狭隘, 人类只能借助于想像力或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思维解释人生、解释世界。这种有神论的观念构成了宗教

略论宗教的道德与承担

略论宗教的道德与承担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力量,从其产生时起,就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东西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形成了东西方宗教在道德与承担的分别。而当科学倡明的今天,宗教应当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宗教;价值取向;道德担当 一、东西方宗教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世界上的宗教文化,主要分东方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东方宗教文化主要有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儒家文化指孔教文化,创始者为孔子;佛教文化从印度传来,创始者为释迦牟尼;道教文化也称道家文化,创始者为老子。虽然神本身是神秘的、完美的、超越的,但东方宗教中的神,与希腊罗马神话中人格化的神有明显的不同。在东方人看来,神就是神,神在天上,高贵脱俗,是人生存的最高理想状态;人就是人,人在地上,平凡现实。但东方宗教中的人,是神或宗教关怀的中心,其宗教的最终目的指向人的发展和幸福而非神的权威和尊严。东方宗教注重人在崇拜中汲取智慧,并追求生命质量的提升。比如,“佛”让人大彻大悟,“道”让人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属性,“儒”教人如何安身立命。东方宗教也注重人在共处中获得智慧,各种宗教可以和平共处,甚至可以把不同宗教的神供奉在一起。可见,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占主流的儒家文化与道教和佛教等文化是和谐交融的。西方宗教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或两希文化(古希腊、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是上帝文化,在基督教看来,上帝是神秘的,是宇宙间的唯一真神。他至高无上,全知、全能、全在、全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生命的给予者、道德的审判者、人类疾苦的拯救者。一句话,是世界之根本,尤其是人的根本。两希文化也是神的文化,这个神既有超越人的部分,又有人本的部分,既有人的善良、真爱、正义等美好的一面,也有人的狭隘、自私、残暴、虚荣等丑的一面。就是说,两希文化中的神与人,是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的层面之上。但不管怎么说,西方宗教文化的神是唯我独尊的,不容“异端”的。这与东方宗教文化能够形成以儒家占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明显的差别。 从东西方宗教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构造来看,两者的人格取向也有明显冲突。东方宗教文化是以道家思想、儒家伦理和中国佛教经学等为基础构建的,是一种以几千年封建农民社会为主体的农业文化,又是以祖先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制度文化。西方宗教文化则是以古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为基础而发展建立的,是以平民为主体的商业海洋文化。因此,东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传统,而西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则是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决定了东西方人格特质构造和价值取向的整体差异。东方宗教文化讲人的内敛,以自然之和谐为真,以人际之和谐为善,以天人之和谐为美,寻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追求精神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与体验,并注重行为的节俭、封闭、悠闲,万事“和”为贵,追求“天人合一”之境。西方宗教文化讲人的个性张扬,人与人在社会中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注重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体验,追求自我之享乐。因此,西方宗教文化是“竞”的取向,东方宗教文化是“和”的取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一、什么是道德 一种,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 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 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

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 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

学习宗教学的意义与感悟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神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含义、研究问题、地位)研究宗教的学科便是宗教学。 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现代社会,日渐“信仰真空”的人们,精神上不能没有一个支撑点,不然就成了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而宗教能够发挥这个功能,让人有所寄托,以人类的福祉为己任,把更多的爱带给其他人。 在人类早期社会,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某些宗教分离出来,但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起到其独特的社会作用。 在当代,随着人类理性的渗透、现代科技的进步,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已大大减弱,但是,它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 特别是宗教文化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大都是以超然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现世理想社会的诉求。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道德的信仰化是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它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比如,宗教的“因果报应论”既有助于提高人对于他人恶行的情感忍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人对于自己丑恶事物的情感节制能力,宗教文化借助宗教道德的信仰化来诉求理想愿景,具有使人减少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仇视,憧憬理想社会的功能。对于个人而言,崇高的、包含有终极指向的道德信仰,可以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对于社会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臻于和谐完美之境。 1、我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作指导是维系我们坚定社会主义路线的最基本的准则。有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唯物观,坚持科学的脚步,相信科学的力量,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思想,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做出正确准备,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才智。 2、同时它能满足大学生宗教文化知识和信仰需求,有利于我们了解宗教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哲学思想、优秀且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这种多样性往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相同的。 使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了解宗教学涉及的教义、民族历史等内容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宗教与道德

宗教与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宗教是以幻想的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现实世界中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道德是调整人们的行为以适应一定社会体系中的人际关系的规范。离开社会经济关系这个基础,宗教和道德就都失去其存在的客观根据。道德伦理比宗教更接近于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调整彼此的活动与行为,道德规范便由之而产生。宗教为道德增加了神圣性和超越性,使道德更具有威慑力和普适力。道德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反映,人的道德行为也就受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于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需要时,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否则就会受到谴责。 各种宗教教义体系及神学唯心主义把道德和宗教道德等同起来,他们往往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主要的道德规范都说成是源于神启的"宗教道德"。其实,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构成一切道德规范的客观基础,道德规范是人际社会关系的反映。但是,人在观念中可以表现为感性的人,也可以异化为非感性的神。世俗道德是以感性的人与人的世俗关系为基础,调整人们的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宗教道德是以感性的人与非感性的神之间的宗教关系为直接根据,使人的行为适合于人与神关系要求的规范和准则。各种宗教体系中的道德都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涉及人与神关系的行为规范;二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宗教中神的神性是社会的人赋予的,人与神的宗教关系实质上依赖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宗教中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本质上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社会道德,是把世俗道德神圣化。 宗教与道德同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宗教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影响,既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通过宗教神话和宗教礼仪来强化道德的社会影响力。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宗教为自己的阶级利益服务,用神和天命的安排来神化现在的统治秩序和人与人的阶级关系,用来世的天堂使被统治阶级安于现实的苦难。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的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宗教对道德的影响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即把统治阶级的道德神圣化和成为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宗教外衣。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具有与以往阶级社会不同的特点。经过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国的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中的封建剥削制度被革除;天主教、基督教中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使得这两个宗教成为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

美国宗教文化与政治

美国的宗教文化与政治 作者:王滨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刊名: 成功(教育版) 英文刊名:SUCCESS 年,卷(期):2008,""(6)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段琦美国宗教变--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宗教 1994 2.于可当代基督新教 199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涛.Wang Tao试析宗教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5,13(4) 作为一个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美国国内的宗教色彩却是十分浓厚的,宗教文化在美国社会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力,不仅在国内政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对美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决策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学位论文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2007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西方文化由欧洲向美洲扩散的结果。在这一文化扩散的过程中,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受到西方基督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并在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产生了各不相同的表现。在政治领域,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以西方宗教文化的名义为美国人的侵略行为张目,并为美国领土扩张提供所谓“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的理论武器,使得美国在19世纪的领土扩张和对外侵略得以顺利进行。在哲学领域,西方宗教文化培养了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超验唯心主义思想和19世纪美国人独立自主的民主和自由意识。在文学领域,西方宗教文化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提供了精神支柱和表现素材。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通过宣传平等、博爱的基督教思想和观念来倡导由浪漫主义思潮衍生出来的民主、自由的西方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并为美国文学摆脱欧洲文学模式的羁绊和束缚以及独立美国文学的产生做出了贡献。在艺术领域,西方宗教文化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艺术文化的兴起提供了载体和表现舞台,为美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本论文的写作是在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对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考察,其目的在于对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渊源、形成、发展和表现做出回顾与评价,认识西方宗教文化与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 在序言部分,本文首先对本课题研究中的基本理论与概念进行了简要梳理和限定,然后简要评述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既有国内外学者对西方宗教文化与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关系研究现状的综述和展望,也有对国内外西方文化史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大体分析。此外,序言部分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其中第一章首先通过近代西方宗教文化的演变历程的回顾,综合对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的萌芽、在法国的表现和在英国的发展所进行的考察、评述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形成和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兴起的历史原因,美国宗教文化特点的形成、浪漫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兴起与表现、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对美国的影响,美国浪漫主义思潮在美国政治、哲学、文学和艺术上的表现;第二章从西方宗教文化的视角考察了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欧洲文化渊源、美国本土意识和表现意识等方面内容,得出清教主义及其信条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思想源泉和宗教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表现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等结论。第三章以西方宗教文化的视角对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政治、哲学和艺术思潮进行了考察,对西方宗教文化在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政治、哲学和艺术思潮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定位和一定程度的归纳总结。第四章通过对宗教和政治、哲学、文学及艺术思潮关系的历史省察,认识了西方思想文化史中宗教影响的巨大作用。除此之外,该章还从西方文化扩散的角度解释了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对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对西方文化扩散的原因、动力、特点、途径和后果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3.期刊论文倪钢.NI Gang论信息技术对宗教文化的影响——以对美国OFC的分析为例-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23(8) 由于人类社会进入了因特网时代,考察"信息技术对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个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方面看,这种考察有助于理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技术文化"问题;从实践方面看,这种考察有助于理解网上宗教社区(OFC)这类社会现实.本文首先对网上宗教社区进行了社会学和哲学视角的探讨,给出了OFC定义,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网上宗教社区的三种影响,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信息技术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4.期刊论文王振忠.Wang Zhenzhong方言、宗教文化与晚清地方社会——以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榕腔"文献为中心-社会科学2009,""(6) 方言与一地的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区域社会研究中.利用方言文献,可以极大程度地把握地方文化的脉动.通过研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的大批榕腔文献,可知,由19世纪西方传教士形成的榕腔文献,与经本土世俗文人之手产生者颇有不同.相比之下,传教士记录的榕腔文献似乎更有章法.榕腔文献的大批产生,反映出传教士改造中国社会的强烈企图.榕腔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透过此类方言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福州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作者希望通过此一研究,使得方言文献得到历史学界应有的重视. 5.学位论文朱秀蕾美国宗教组织“伊斯兰民族”个案研究2005 黑人穆斯林是美国伊斯兰教信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许多美国黑人来说,伊斯兰教是他们实现种族平等,找回民族根源,选择不同于基督教的宗教文化手段。“伊斯兰民族”是美国黑人穆斯林社群中最具影响的宗教团体。20世纪初,风起云涌的黑人运动成为美国黑人伊斯兰宗教运动的先声,涌现出了一批启蒙思想家。1913年建立的“摩尔人科学圣殿”是“伊斯兰民族”的雏形。1930年,“伊斯兰民族”正式诞生。该组织早期基本思想是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法尔德—伊莱贾信仰”。创立人法尔德及其后继者伊莱贾在政治与宗教方面的实践将“伊斯兰民族”推向了美国黑人伊斯兰宗教运动的巅峰。20世纪60年代,泛非主义和正统伊斯兰教的传播让“伊斯兰民族”的领袖马尔库姆·艾克斯对原有的“法尔德—伊莱贾信仰”开始动摇。他本人在思想上的转变让“伊斯兰民族”开始面对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普世主义的矛盾,也为“伊斯兰民族”在70年代的分裂埋下了伏笔。80年代,美国黑人的政治诉求和精神世界得到相对满足,“伊斯兰民族”必然面临的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矛盾进一步凸显。 6.期刊论文吉平郊美国宗教文化的内容及影响——简介《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出版参考2008,""(19) 在美国,公民宗教是美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文明的核心,是维系美国存在的根基. 美国学者总结出美国宗教文化的六个内容,第一,神秘;第二,教义,即相信美国是世界上唯-按上帝旨意建立的国家.第三,礼仪,即圣诞节、感恩节等;第四,道德;第五,个人信仰经历;第六,社会机构. 7.期刊论文杨虹美国宗教文化的多样性探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1)

法律与道德 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一、?什么是道德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 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 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

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 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 与联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一、什么是道德 一种,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 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 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

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 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一、什么就是道德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她人的一种准则。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就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就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就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瞧,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与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瞧,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就是便利与效率, 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就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与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内容不同。法律就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您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您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1、法律就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她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就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就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法律的实施,本身就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就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与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就是法律的评价标准与推动力量,就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就是一种“恶法”,就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与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教学资料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抓住道德和宗教相关联的部分,讨论的道德和宗教的关系。 着力于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和分析,试图发现道德与宗 教这两个人类社会中截然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全文主要从三 方面展开:宗教晚于道德出现,宗教必须顺应道德方能存在,宗教是 道德的发展、延伸和扭曲。 关键词:宗教道德意识形态社会人类 作者:徐乐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三年级 I00814120 一、宗教晚于道德出现 道德是在宗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约束着人类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早在原始社会初期还未形成真正的宗教系统时道德便已经存在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群居中,譬如原始人对于老弱者的优待,对于同类的善待,对于氏族的忠诚,这都是一些基础的道德,是人类群居生活所必须的行为规范,没有道德人类就无法群居,所以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群居之始就存在并贯穿人类发展始终的一种意识形态(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是地球上最典型的群居生物),是最基本的意识形态,现代科学研究甚至发现道德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中,许多动物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道德规范,从世界各地搜集得来的证据显示,不同种类的哺乳类动物都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正义感。牠们很多都有同情心,并且会协助其它不幸的同伴甚至是别的动物。例如:群等级森严,大象、海豚见义勇为,猴子敬老、老鼠有恻隐之心等等,这说明道德很可能是高等动物的一种本能。 而宗教却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是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宗教和道德寓意

[摘要]文章旨在用伦理批评与原型批评相接合的方法, 探寻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创作意旨。笔者把为追求理想和爱情而献身的盖茨比与耶稣·基督受难和复活的象征意义作比较, 发现他们有惊人相似之处, 认为作者借此希望盖茨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和传统道德能复生。他又藉尼克·卡罗威这个“身在其中又在其外”的叙述者之口, 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与反思, 批判了以汤姆·布坎南为代表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精神荒芜、道德沦丧、虚伪与残暴, 对盖茨比给予无限同情。 [关键词]伦理批评; 原型批评; 美国精神; 传统道德; 复活 F.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F.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以下简称菲氏) , 美国小说家, 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一个商人家庭。1920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 一举成名。1925年, 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 这部作品凝聚着菲氏的巨大心血和内心伤痛, 是菲氏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体现。菲茨杰拉德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以及他的“美国梦”的破灭,被誉为当代最深刻的一部美国小说, 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成了“爵士乐时代”( Jazz Age)的发言人和“迷惘一代”( Lost Generation) 的代表作家之一。 美国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于1917年4月6日宣布参战) 而元气未伤, 进入了历史上为期十年的繁荣时期。这是一个浮华享乐的年代, 又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普遍感到迷惘失落的年代, 战争让人们少精神依托, 而沉醉于物质追求和享乐,“所有神祗都已统统死光, 所有的战都已统统打完, 所有的信念都已统统完蛋”〔1〕。菲茨杰拉德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会纵容, 最绚丽的时代”〔1 〕, 并将之命名为“爵士乐时代”, 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1〕。 菲氏在小说中描绘了美国“爵士乐时代”一幅幅逼真的社会画面, 生动展现那时美国社会物质繁荣, 而精神荒芜和道德沦丧。小说开端, 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尼克·卡罗威( Nick Carraway) , 粉墨登场, 向读者讲述自己的性格和家庭背景, 婉言自称聪明理智、诚实正直、擅长文笔、坚守传统道德。他有一双沉思而又理性的眼睛, 在小说后半部分中他发出如此感慨:“我现在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 对生活的变幻无穷和多姿多彩, 既感到陶醉又感到厌恶”〔2〕。 菲氏在小说中塑造了主人公杰伊·盖茨比( Jay Gatsby) , 少年时自称“上帝之子”。尼克称他是个不寻常人物, 年轻浪漫, 对未来充满幻想。盖茨比原名詹姆斯·盖兹( James Gatz) ,“父母是终日操劳、一事无成的庄稼人。在他的思想里从来没有真正承认他们是自己的父母。??他是上帝之子??他必须为他的主效命, 致力于追求一种博大的、世俗的、虚饰的美”〔2〕。十七岁更名改姓杰伊·盖茨比, 在英语里听起来像“上帝的男孩”, 开始了寻求事业成功的梦想之路, 最后却死于汤姆与黛西的阴谋。 1 原型与圣经的阐释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 尤其是“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在批评实践中, 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 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3〕。弗莱认为原型就是文学意象, 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 通常是一个意象, 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 并可以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3〕。弗莱把一部作品构织成一个由意象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层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的零乱的提示去发掘出作品的真正含义〔3〕。弗莱从前人的理论得到启发, 根据自然界里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规律, 提出四种文学类型或叙事模式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或者神话英雄的出生、死亡和再生相似: 春天与喜剧对应, 夏天与传奇对应,秋天与悲剧对应, 冬天与讽刺对应〔3〕。从小说对盖茨比的经历叙述中, 我们可以找到神话批评中的部分原型模式与耶稣·基督的经历有相似之处。

传统的道德信仰,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关系

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的发展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不过,并非任何一种曲折都与前进呈正相关性,更不是曲折本身就意味着进步。人类历史上曾遭受过重大的挫折,经历过漫长的道德黑暗期。如,欧洲曾放弃了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而接受基督教,中世纪四五百年的宗教统治造成了漫漫的道德黑夜;近现代在全盘否定基督教,以个人主义的实用信仰来代替价值信仰后,又导致了新的精神荒芜,迄今仍让人看不到道德精神复苏的迹象。因此在宗教信仰与道德信仰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就离不开真正洞悉历史必然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当下的中国,克服倒退性、萎缩性的道德信仰危机,消极的宗教信仰,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任何道德都是特定时代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在阶级关系还存在的时代里,受制于领导集团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道德信仰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为道德信仰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不论是从道德的超越时空的全人类性或普世性上看,还是从其时代性和阶级性上看,道德都是利益的反映,体现了一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声明自己的理论具有阶级性。它之所以有敢于标明自己理论阶级性的政治勇气,是因为它的无私性,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学说,是关于劳苦大众自我解放的学说。合理的道德对社会和个体都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价值和意义。以此为根据道德的信仰化便是道德存在的特有方式,个体合理的道德信仰便既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条件又是个体生命价值提升的重要前提和主要标志,社会合理的道德信仰是人类文明的表征。第二,马克思主义确保了道德信仰的科学性。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对社会邪恶的道德控诉即价值批判。然而,单纯的道德呐喊,其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和不能持久的。道德化的批判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才是真正有力的。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唯有建立在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方是可能的。道德信仰作为对终极目标的虔敬之情,本身就具有非理智性和非逻辑性的一面,如果缺乏正确的哲学世界观的引导,难免陷入盲目性、蒙昧性乃至反理性的宗教信仰泥潭。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强大指导力量不仅来源于其道德的力量,更来源于其科学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辩证法精神,确保了其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为指导,使我们能够正确揭示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性根基,使社会主义道德既由于有其现实的社会存在基础而避免流于抽象与空乏的永恒道德的梦呓,又由于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人文根基和道德发展的总趋势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使我们能够第一次正确而全面地估价道德对社会和个体的功能和意义,免却滑入唯道德论和非道德论之两极;同时,使个体在确立自己的道德信仰时能够自觉地投身到人民群众的道德生活实践中去,避免过去所难以避免的独善其身的狭隘性和唯心主义的心性修炼路径。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抓住道德和宗教相关联的部分,讨论的道德和宗教的关系。着力于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和分析,试图发现道德与宗教这 两个人类社会中截然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全文主要从三方面展 开:宗教晚于道德出现,宗教必须顺应道德方能存在,宗教是道德的发 展、延伸和扭曲。 关键词:宗教道德意识形态社会人类 作者:徐乐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三年级 I00814120 一、宗教晚于道德出现 道德是在宗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约束着人类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早在原始社会初期还未形成真正的宗教系统时道德便已经存在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群居中,譬如原始人对于老弱者的优待,对于同类的善待,对于氏族的忠诚,这都是一些基础的道德,是人类群居生活所必须的行为规范,没有道德人类就无法群居,所以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群居之始就存在并贯穿人类发展始终的一种意识形态(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是地球上最典型的群居生物),是最基本的意识形态,现代科学研究甚至发现道德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中,许多动物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道德规范,从世界各地搜集得来的证据显示,不同种类的哺乳类动物都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正义感。牠们很多都有同情心,并且会协助其它不幸的同伴甚至是别的动物。例如:群等级森严,大象、海豚见义勇为,猴子敬老、老鼠有恻隐之心等等,这说明道德很可能是高等动物的一种本能。 而宗教却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是人类对于现实虚幻扭曲的反映,从宗教的起源,本质来看都可以推断出它的历史远远晚于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中的出现,首先宗教的出现需要人类具有一定在智慧并且形成了一定复杂程度的社会组织,其次宗教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是扮演着科学的角色,因为宗教是对于物质世界的一种思考,是人类根据自身能力对于物质世界的种种的一种科学解释和自我麻醉。第三宗教有着自己完善的体系和理论,它

宗教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宗教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陈嘉明(1952-),男,福建闽侯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西方哲学。本文为陈嘉明教授归纳总结。 1 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观出自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虽然他们对启蒙的宗教批判持有不同的态度。基于相同的理性主义的立场,他们提出了目标一致的建立道德性宗教的主张,但在对宗教的性质的解释上却有所不同。康德将宗教看作是出自道德的需要,“上帝”是为了实现至善而设定的“公设”;黑格尔则把宗教看作与哲学一样都是纯粹的“思”,其目标是把握真理,“上帝”即是一种真理。他们的宗教哲学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忽视了宗教最本真的意义在于它作为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特别是基督教,它是构成西方文化的源泉之一。不过众所周知,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是,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成为激烈的思想批判的场所,这一领域的思想交锋甚至涉及宗教的去留问题,特别是在启蒙运动中,对宗教的激烈批判使这样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宗教,宗教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假如需要宗教,应当是什么性质的宗教?作为启蒙时期的

重要思想家,康德与黑格尔也投身其中,提出了基于理性主义立场的思考。他们有关宗教的性质、作用与地位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构成了宗教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2 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观既是出自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因此要了解他们的宗教哲学,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们对于启蒙的思想立场。 康德对启蒙运动持有的是一种热情赞许的态度,盛赞启蒙运动是“一件大好事”,声称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他本人也积极投身于这场运动,致力于对民智的启蒙。他还于1784年写出《什么是启蒙》的文章,专门就启蒙的性质、必要性、重点与条件等问题,以他特有的洞见能力作出了精到的论述。 在康德看来,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类不成熟状态表现在:依赖书本而不自己进行理解,依赖牧师来决定自己的精神生活,依赖医生来决定自己的饮食。凡此种种,总之是自己不去思想,不能思想。 在他看来,人类在宗教方面的现状,尤其属于最不成熟、最为有害的一种状态,因此他批判的锋芒,主要是对准宗教及其教会组织。他认定当时的时代乃是处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