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NBNA)及操作指导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11次2)7~10次3)≤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11次2)7~10次3)≤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3)转向格格声≥60°

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3)转向说话声≥60°

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11次2)7~10次3)≤6次

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3)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3)肘部未达中线

8.前臂弹回: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能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

1)无弹回2)弹回速度慢,>3秒钟

3)双上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

9.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

1)无弹回2)弹回速度慢,>3秒钟

3)双下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

10.guo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guo窝的角度。1)>110℃2)110~90℃3)≤90℃

11.头竖立反应(颈屈、伸肌主动收缩):检查者双手抓握新生儿上臂及胸部,两手上缘在新生儿乳腺水平,拉其从仰卧位到坐位姿势,观察到颈部屈伸肌收缩将头抬起,记录头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的秒数。

1)为无反应或异常2)有头竖立动作3)头和躯干保持平衡1~2秒以上

12.手握持:仰卧位,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观察其抓握的情况。

1)无抓握2)抓握力弱3)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13.牵拉反应:在做手握持基础上得到有力的抓握时,检查者抬高双食指约40厘米,则新生儿会屈曲自己的上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

1)无此反应2)只提起部分身体3)提起全部身体

14.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抓握新生儿前胸,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两个腋下,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观察新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收缩以支持躯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钟。

1)无反应2)不完全或短暂、直立时下肢屈曲或头不能竖立

3)能有力地支撑全部身体、头竖立

15.自动踏步:上面的支持反应得到后,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往前倾,当足接触到硬的平面即可引出自动迈步的动作。放置反应:取其直立位,使新生儿的足背碰到桌子的边缘,该足有迈上桌的动作。

1)无反应2)引出困难3)好,可重复

16.拥抱反射

1)无2)弱,不完全3)好,完全

17.吸吮反射

1)无2)弱3)好,与吞咽同步

18.觉醒度

1)昏迷2)嗜睡3)正常

19.哭

1)无2)微弱或过多3)正常

20.活动度

1)缺或过多2)减小或增多3)正常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操作解释指导

(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

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是一种综合性行为和神经检查法,问世以来,历经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应用,已建立了若干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生们对新生儿不再单纯进行神经反射检查和成熟度评价,而是通过复杂的新生儿行为评定来考察各种影响因素,评判其中枢完整性。鲍秀兰医生根据Breazelton和Amiel-Tison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创立了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eonatal Behaviral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990年报告了全国12城市正常评分范围。NBNA实用有效,简便易学,在我国已被普遍接受。

新生儿行为测定多用于考察某些围产期高危因素如产科用药尤其是产前镇静药及******、母亲饮酒、低出生体重等,目前更注重于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监测和评价。

1.新生儿行为(NBNA)评分的正常范围

1988年全国12城市新生儿714人(男369人,女245人)于生后2~3天、12~14天和26~28天测查3次,共2142人次。结果为90.4%的总分在39~40分,97%在37分以上,无1人在35分以下。地区差别对评分结果无明显影响。此评分只适用于足月儿,早产儿需在纠正年龄达到足月后再测查。

2.NBNA在窒息儿的应用

1989年1月至1990年6月全国13个协作单位对145例足月窒息儿进行研究,发现窒息儿7天时NBNA<35分者,以后的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C)显示预后不良者占44.4%,≥35分者预后不良者占2.1%。12~14天时NBNA≤35分的14例中,11例预后不良,其中5例死亡,6例智能落后。NBNA>35分的115例中,智能落后者仅1.74%。NBNA对新生儿窒息预后评价,7天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9%和82.6%,12~14天时为84.6%和97.6%。

重症窒息儿NBNA特点是行为及主动肌张力扣分最多,应常规动态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对生后7天时NBNA<35分者或出生Apgar评分5分钟≤6分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新生儿期进行NBNA评定及以后的运动发育、认知能力、语言发育和交往能力的训练,1.5岁时智能测定结果显示窒息儿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高于常规育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而窒息儿常规育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行为测定使家长知道小儿从出生开始已有感受外界刺激和产生反应的能力,指导家长通过丰富环境和良好的育儿刺激促进窒息儿的智能发育。

3.新生儿行为在其他高危儿中的应用

新生儿行为也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高危新生儿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小于胎龄儿等的监测与评价中。小于胎龄儿视听刺激反应、睡眠觉醒状态的维持、状态控制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能力和自发运动形成能力均低下,新生儿期进步缓慢。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定向能力测查成功次数普遍较正常儿少,精力不易集中。生后1年内追踪调查发现,小于胎龄儿6个月、12个月时Bayley智能评分与新生儿期行为测定有明显相关性,故新生儿期行为测定可预测预后,有利于早期干预。还有学者通过新生儿期行为检查,研究脑性瘫痪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早期发现,从而做到早期干预。有研究表明,在高危儿中,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和原始反射中的拥抱反射是最具动态变化的指标,也是最易受疾病影响、最敏感的指标,而其余项目变化较小,故尤其可通过对敏感项目群的观察,了解疾病的影响程度和估计预后,不仅仅是评价总分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doc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NBNA)及操作指导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11次2)7~10次3)≤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11次2)7~10次3)≤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3)转向格格声≥60° 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3)转向说话声≥60° 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11次2)7~10次3)≤6次 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3)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3)肘部未达中线

(打印版)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姓名:性别:测查日期:年月日 大运动:社交行为: 身高:厘米体重:公斤出生日期:年月日精细运动:全量表分: 头围:厘米实足年龄:年月日适应能力:智龄: 语言:发育商: 项目/月龄 1 2 3 4 5 6 大运动1□拉腕坐起头竖直片 刻(2秒) 7□拉腕坐起头竖直 短时(5秒) 13□俯卧抬头45° 21□俯卧抬头 90° 29□轻拉腕部即坐起 35□仰卧翻身8□俯卧头抬离床面 14□抱直头稳(10 秒) 22□扶腋可站片 刻2-3秒 30□独立头身前顷5秒 精细运动2□触碰手掌握握拳9□拨浪鼓留握片刻15□两手握一起 3-4秒23□摇动并注视 拨浪鼓 31□抓住近处玩具2.5cm 36□会撕纸 16开16□拨浪鼓留握 0.5分钟 37□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3□眼跟红球过中线 10□立刻注意大玩 具 17□眼跟红球 180° 24□偶然注意小 丸1~2次32□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 积木 38□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4□听声音有反应 25□找到声源 (一侧即可) 39□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5□自发细小喉音11□发a、o、e等母 音 18□笑出声 26□高声 叫(高兴或不 满时) 33□对人及物发声40□叫名字转头 27□伊语作 声(无音节无 意) 社交行为6□眼跟踪走动的人12□逗引时有反应19□灵敏模样 28□认亲人34□见食物兴奋 41□自喂饼干(咀嚼)20□见人会笑42□会躲猫猫

项目/月龄7 8 9 10 11 12 大运动43□独坐自如10分钟51□双手扶物可站 立5秒 58□会爬65□拉栏站起 72□扶物蹲下取物(要 站起) 80□独站稳10秒 59□拉双手会走三部 以上 66□扶栏可走3 步以上 73□独站片刻81□牵一手可走2步以上 精细运动44□把弄到小丸52□拇它指捏小丸 60□拇食指捏小丸 67□指食指动作 熟练 74□打开包积木的纸 82□试把小丸投小瓶45□自己取一积木,再 取一块 53□试图取第三块 积木 83□会掌握笔留笔道 适应能力46□积木换手 54□持续用手追逐 玩具 61□从杯中取出积木 68□拿掉扣积木 杯玩积木 75□积木放入杯中 84□盖瓶盖(不需拧紧)47□伸手够远处玩具 (欠身取) 55□有意识地摇铃62□积木对敲 69□寻找盒内东 西 76□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48□发da-da、ma-ma 无所指 56□模仿声音(弄舌 或咳嗽) 63□会欢迎,再见 70□模仿发语 声 (爸爸/妈 妈/拿/走) 77□有意识地发一个字 音(拿/走/姨/奶/鸡/ 等,不求音准) 85□叫妈妈爸爸有所指 86□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49□对镜有游戏反应57□懂得成人面部 表情 64□表示不要(摇头或 推开) 71□懂得常见物 及人名称会表 示 (注视) 78□懂得“不”87□穿衣知配合 项目/月龄15 18 21 24 27 30 大运动88独走自如96扔球无方向(手举过 肩,一臂远)103脚尖走(散步)111双足跳离地 面(同时并离地2 次以上) 118独自上楼3级以上126独脚站2秒104扶墙上楼(熟练 三级以上) 119独自下楼3级以上 精细动作89自发乱画97模仿画道道(方向不 限)105玻璃丝穿过扣眼 (线过0.5cm) 112穿扣后拉过 线 120模仿画竖道127模仿搭桥(示范) 90从瓶中拿到小丸128穿扣子3~5个 适应能力91翻书二次98积木搭高四块(1/3)106积木搭高7~8块113一页页翻书3 页121认识大小(2/3)129知道1与许多(多和1 个) 92盖上圆盒(盖严) 99正放圆积木入型板 (不教)107倒放圆积木入型 板 114式样板放准 三块(不教) 122正确放置倒放型板130知道红色(出示红黄蓝 绿) 语言93会指眼、耳鼻、口 手(3/5)100懂得三个投向108回答简单问题115说两句以上 儿歌 123说8~10个字的句子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公 园) 131说出图片10样(10/18) 94说3~5个字(除爸妈)101说十个字(除爸妈)109说3~5个字句子 (主谓语) 116问“这是什 么?” 社交行为95会脱袜子102白天会控制大小 便110开口表示个人需 要 117说常见物用 途(碗笔板凳球3 124脱单衣或裤(不解 扣) 132来回倒水不洒(倒两次)

儿童活动水平评定量表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孤独量表CLS 容纳他人量表(AO) 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父母用量表 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教师用量表 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C(儿童) 缺陷感量表(FIS)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男性用表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女性用表 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 人格诊断问卷(PDQ)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 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 自我描述问卷(SDQ) 瑞文标准推理测试 自尊调查表(SEI)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 内-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LCS) 婚姻调适测定(LW)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羞怯量表(S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个人评价问卷(PEI) 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 人际信任量表(IT)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职业兴趣问卷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 考试焦虑量表 阴性症状量表(SANS) SCL-90项症状清单 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 阳性症状量表(SAPS) 人格障碍筛查问卷(CCMD) 4-8个月婴儿气质量表 1-3岁幼儿气质问卷 3-7岁儿童气质量表 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瑞文高级推理测试 躁狂量表(BRMS) 抑郁状态问卷(DSI) 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A(成年人)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应付方式问卷 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情绪-社会孤独问卷(ESLI)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S) 老年抑郁量表(TGDS) 家庭功能评定(FAD) 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 缺血指数量表(HIS) 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 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大体评定量表(GAS) 生活满意度指数(LSIB) 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孤独量表(UCLA) 情商EQ(QSEQ) 防御方式问卷(DSQ) A型行为量表(TABP) 霍兰德职业测试量表(HOLLAND) 大学生心理调查量表(UPI) 戒断评定(JDZZ) 强迫行为检查量表(CACR) 多相人格调查量表(MMPI)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 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 家庭环境量表(FES-CV)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多动症筛查量表(ADHD) 儿童活动水平评定量表(WPARS)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教师(RUTTER)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 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提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睥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可以帮助儿童的想象。总之,言语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 的面部表情等等

儿童心理评估量表

瑞文测验、儿童孤独症量表、多动症量表、儿童气质量表、儿童行为量表、 DDST或 DST智力筛查量表: (1)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编制者 William K.Frankerburg等,1967年公开发表。 (3)适用范围 0~6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 15分钟左右。 (5)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大项。(6)测验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7)评价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基础。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GESELL智力诊断量表: (1)测验目的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诊断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 (2)编制者由美国心理学家A.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做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3)适用范围0~5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约30分钟。 (5)量表构成量表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

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6)评价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贝利测试量表:(1)测验目的旨在测量儿童当时的心理发展状况(2)编制者贝利(N. Bayley)等1933年发表该量表,1969年出版修订本(3)适用范围2-30个月的婴儿(4)测验时间约45分钟(5)量表构成本量表有三个分量表:①智能量表,包括感知一运动项目,如辨别形状、搭积木、放置形状板等共163个项目。②运动量表,主要属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项目,如俯卧抬头、坐、站、走、翻身、跑等共81项。③社会行为,主要记录每个月龄儿童的个性特征,如做测验时的情绪反应和合作行为。(6)评价从测验编制技术的角度看,贝利量表是被公认为最好的婴儿测验,它具有科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心理学实验上,常用它作智力前后变化的对比。然而,该量表应该主要用来测量当时的发展状况,而不是预测将来的能力水平,或者说用婴儿的测验分数作出长远的预测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0-6岁儿童神经心理测验:(1)测验目的旨在测量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发育程度,可以筛选出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为其进一步鉴定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2)编制者黄惠玲,2000年。(3)适用范围0~6岁幼儿。(4)测验方式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 由美国儿科医生T.B.布莱泽顿等人于 1973 年制定的第一个检 查新生儿行为表现的量表。又称布莱泽顿量表。适用于出生后第一天到满月的婴儿,有27个检查新生儿对环境刺激的行为的反应的项目。所检查的行为特点包括:①习惯化,即新生儿对光、声等刺激物的反应因重复刺激而减量的速度。②定向,指新生儿对刺激物注视、倾听以及反馈的时间和程度。③运动的成熟性,指新生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协调和控制活动的程度和组织性。④变异性,指新生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的觉醒和睡眠状态、肤色的变化、活动及高度兴奋过程的变化速度和大小。 ⑤自我安静能力,即新生儿在烦躁、哭闹时自我安静下来的速度和程度。 ⑥社交往来行为,即新生儿对人微笑和发音的情况。该量表除有27个检查行为的项目外,还有20个检查反射和运动的项目,如巴宾斯基反射、颈肢反射、莫罗反射等。1978年 F.D.霍罗维茨等人将其修订为“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堪萨斯”,新量表比原来的量表更为完善,不仅记录新生儿出现的最好反应,也记录其最典型的反应。 自1973 年Breazelton 的新生儿行为评价评分问世以来,新生儿行为检查已得到长足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国内鲍秀兰等根据国外使用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创立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量表(NBNA)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将NBNA 的一般简况及我们近10 年来的应用情况结合国内资料介绍如下。 1 NBNA简况 我国的20 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内容分为5 个部分,即行为能力(6 项) 、被动肌张力(4 项) 、主动肌张力(4 项) 、原始反射(3 项) 和一般估价(3 项) (各项具体内容从略) 。每一项评分有3 个分度:即0 、1 和2 分。满分为40 分。NBNA 实施必须规范化,要严格按程序操作,现将有关 重点事项简述如下。 测查室温在22~27 ℃,如温度达不到时,可用加热器使局部范围温度达上述要求。测查应在新生儿两次喂奶间进行,即在喂奶后1 h 睡眠状态中开始。先测光和格格声反应减弱项目;然后打开小儿包被,脱去衣服,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及围巾征和窝角;拉成坐位,观察竖头能力,扶起观察直立支持、踏步和放置反应;随后包裹新生儿,观察视、听定向反应。如果新生儿吃奶很好,不必测试吸吮反射,自动通过,一般检查可在10 min 内完成。检查后立即评分并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觉醒时间很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很容易疲劳,当小儿疲劳时可表现为烦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 1、我们家庭成员都总是互相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A 是 B否 2、家庭成员总是把自己的感情藏在心里,不向其他家庭成员透露。 A 是 B否 3、家中经常吵。 A 是 B否 4、在家中我们很少自己单独活动。 A 是 B否 5、家庭成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尽力而为的。 A 是 B否 6、我们家经常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 A 是 B否 7、大多数周末和晚上家庭成员都是在家中度过,而不外出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 A 是 B否 8、我们都认为不管有多大困难,子女应该首先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 A 是 B否 9、家中较大的活动都是经过仔细安排的。 A 是 B否 10、家中人很少强求其他家庭成员遵守家规。 A 是 B否 11、在家里我们感到很无聊。 A 是 B否 12、在家里我们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A 是 B否 13、家庭成员彼此之间很少公开发怒。 A 是 B否 14、我们都非常鼓励家里人具有独立精神。 A 是 B否 15、为了有好的前途,家庭成员都花了几乎所有的精力。

A 是 B否 16、我们很少外出听讲座、看电影或去博物馆以及看展览。 A 是 B否 17、家庭成员常外出到朋友家玩去并在一起吃饭。 A 是 B否 18、家庭成员都认为做事应顺应社会风气。 A 是 B否 19、一般来说,我们大家都注意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A 是 B否 20、家中很少有固定的生活规律和家规。 A 是 B否 21、家庭成员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做家里的事情。 A 是 B否 22、在家里诉苦很容易使家里人厌烦。 A 是 B否 23、有时家庭成员发怒时摔东西。 A 是 B否 24、家庭成员都独立思考问题。 A 是 B否 25、家庭成员都认为使生活水平提高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A 是 B否 26、我们都认为学会新的知识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 A 是 B否 27、家中没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A 是 B否 28、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经常帮助周围的老年人和残疾人。 A 是 B否 29、在我们家里,当需要某种东西时却常常找不到。 A 是 B否 30、在我们家里吃饭和睡觉时间都是一成不变的。 A 是 B否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提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睥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可以帮助儿童的想象。总之,言语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的 面部表情等等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整理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一、90项症状清单(SCL-90) 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FS-CA) 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四、长处和困难问卷(SDQ) 五、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六、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 七、匹兹堡睡眼质量指数(PSQI) 一、生活事件量表( LES) 二、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三、中学生应激量表(SSMSS) 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 五、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 WFCS) 六、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七,应付方式问卷(CSQ) 八、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九、青少年杜会支持量表 十、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十一、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十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 十三、青少年上网成定自评量表 十四、中学生网络成有诊断量表

十五、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问卷 十六、自杀态度问卷(SAQ) 十七、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 一、老年精神评定量表( PAS) 二、抑郁自评量表(SDS) 三、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四、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 五、抑郁体验问卷(DEQ) 六、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七、焦虑自评量表(SAS) 八、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九、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 一、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 SⅡ-CV) 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三、安全感量表(SQ) 四、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 五、分离体验量表第2版(DES-Ⅱ) 六、人际信任量表(ITS) 七、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八、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 九、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十、UCLA孤独量表

PEP-3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解析

PEP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 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实际年龄:发展年龄: 教育训练纲要: ------------------------------------------------------------------------------------------------------------------------- ------------------------------------------------------------------------------------------------------------------------- ------------------------------------------------------------------------------------------------------------------------- ------------------------------------------------------------------------------------------------------------------------- ------------------------------------------------------------------------------------------------------------------------- 受试者合作程度:评估员:评估日期:

PEP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总结 儿童姓名:评估日期:评估员:_____________ 家庭养育环境及家长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讲课人:李磊) 一、感知觉发育 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刺激在儿童与其环境联系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因此视感知的发展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见表2-2-1。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分贝。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应早期发现儿童先天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并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 表1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 月龄视感知发展听感知发展 1月2月4月6月9月12月短暂注视 目光跟随物体移动90° 目光跟随物体移动180° 目光跟随落地物体 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 偏爱注视小物品 对铃声有反应 区别笛声和铃声 听悦耳声音时微笑 对母亲语音有反应 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 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 反 应可以控制 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新生儿口部动作;物体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大腿、前臂、躯干则比较迟钝。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运动发育 运动(motor)在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儿童运动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着如下规律: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由美国耶鲁大学的A.格塞尔及其同事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 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作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1974年修订版的测试对象为从出生至5岁、重点是3岁以下的幼儿,测试时间约30分钟。 格塞尔早期用电影记录并分析了幼儿的日常行为反应,发现了幼儿发展程序的规律。他认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是有次序地逐步成熟和由简易分化到精细分化。幼儿的行为在抵达某一阶段时会显示出特殊的飞跃式进展,幼儿的新行为在成熟程序上具有代表性,并反映其在生长发育上已抵达新的阶段。格塞尔称这些年龄阶段为枢纽年龄,并把测定枢纽年龄列为量表的重点检查项目和诊断标准。格塞尔量表确定,1岁内以每4周为一个阶段,而以4周、16周、28周、40周、52周作为枢纽年龄,1~3岁间则以3~6月为一个阶段,以18月、24月、36月为枢纽年龄。其检查内容分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格塞尔认为,所观察到的发展现象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序。这一理论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0-6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_______ 体重:________ 大运动:_________ 精细动作:________ 适应能力: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 社交行为:__________ 智龄:__________ 头围:_______ 实足年龄:________ 全量表分:_________发育商:___________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是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把弄、拇食指对捏、提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开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

14、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 1、我们家庭成员都总就是互相给予最大得帮助与支持。 A 就是 3、家中经常吵。 A 就是 4、在家中我们很少自己单独活动。 A 就是 5、家庭成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就是尽力而为得。 A 就是 6、我们家经常谈论政治与社会问题。 A 就是 7、大多数周末与晚上家庭成员都就是在家中度过,而不外出参加社交与娱乐活 动。 A 就是 8、我们都认为不管有多大困难,子女应该有先满足老人得各种需求。 A 就是 9、家中较大得活动都就是经过仔细安排得。 A 就是 10.家中人很少强求其她家庭成员遵守家规。 A 就是 A 就是 A 就是 B 否 我们都非常鼓励家里人具有独立精神。 A 就是 B 否 15.为了有好得前途,家庭成员都花了几乎所有得精力。 B 否 2、家庭成员总就是把自己得感情藏在心里,不向其她家庭成员透露。 A 就是 11. A 就是 B 否 在家里我们感到很无聊。 12、 在家里我们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13、 家庭成员彼此之间很少公开发怒。

A 就是 B 否 A 就是 B 否 A 就是 B 否 16 、 我们很少外出听讲座、瞧电影或去博物馆以及瞧展览。 A 就是 17、 家庭成员常外出到朋友家玩去并在一起吃饭。 A 就是 18、 家庭成员都认为做事应顺应社会风乞。 A 就是 19 、 一般来说,我们大家都注意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A 就是 20、 家中很少有固定得生活规律与家规。 A 就是 21、 家庭成员愿意花很大得精力做家里得事情。 A 就是 22 、 在家里诉苦很容易使家里人厌烦。 A 就是 23、 有时家庭成员发怒时摔东西。 A 就是 24、 家庭成员都独立思考问题。 A 就是 25 、 家庭成员都认为使生活水平提高比其她任何事情都重要。 A 就是 26、 我们都认为学会新得知识比其她任何事都重要。 A 就是 27、 家中没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A 就是 28、 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经常帮助周團得老年人与残疾人。 A 就是 29、 在我们家里,当需要某种东西时却常常找不到。 30、 在我们家里吃饭与睡觉时间都就是一成不变得。

NBNA评分表

NBNA评分表 姓名:性别:年龄: 注:本检查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孕周纠正至40周时评估20项NBNA总分40分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3次测定,以一周内新生儿获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内≤37分者需长期随访。

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包括27项行为能力和20项神经反射 1、 NBNA检查要求:要求在光线半暗、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应先将欲测试的新生儿放在上述环境中30分钟后测试,在两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1号电池两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球(直径6-8cm)1个,秒表1个,检查人员经过2周训练,每人至少检测过20个新生儿并经过鉴定合格方可达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见表)。 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方法及评分标准,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共6项(1-6项)检查对外界环境和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评分:0分为≥11次,1分6-10次,2分≤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睡眠状态,距其25-28cm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盒。最多重复12次,观察评分同(1)。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外(约10cm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评分:0分为头和眼球不转向声源;1分为头和眼球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角;2分为转向格格声≥60°角。 (4)生物性视、听定向反应(对说话人的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cm,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移向左右两侧,移动时连续发生,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评分方法同(3)。 (5)非生物视定向能力(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cm。观察评分同(3)。 (6)安慰:是指哭闹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评分:0分为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1分为哭吵停止非常困难;2分为较容易停止哭闹。 第二部分:被动肌张力共4项(7-11项)必须在觉醒状态下检查,受检新生儿

0-6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 0-6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 _______ 体重: ________ 大运动: _________ 精细动作: ________ 适应能力: 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 社交行为: __________ 智龄: __________ 头围: _______ 实足年龄: ________ 全量表分: _________发育商: ___________ 项目/月龄 1 2 3 4 5 7□拉腕坐起头竖直短 13□俯卧抬头45 °21□轻拉腕部即坐起29□轻拉腕部即坐起大运动 1 □拉腕坐起头竖直片刻时 8□俯卧头抬离床面14□抱直头稳22□扶腋可站片刻30□独坐头身前倾 精细动作 2 □触碰手掌紧握拳9□拨浪鼓留握片刻15□两手握一 起23□摇动并注意拨浪 31 □抓住近处玩 具 16□拨浪鼓留 握0.5 分鼓 适应能力3 □眼跟红球过中线 10□立刻注意大玩具17□眼跟红球180 ° 24□偶然注意小丸32 □拿住一积木注视 另 4 □听声音有反应25□找到声源一积木 语言 5 □自发细小喉音 R 11□发 a.o.e 等母音 R 18□笑出声 R 26□高声叫 R 33 □对人及物发 声R 27□伊语做声 R 社交行为 6 □眼跟踪走动的人12□逗引时有反应19□灵敏模样 28□认亲人34□见食物兴奋R 20□见人会笑R 项目/月龄7 8 9 10 11 大运动43 □独坐自如51□双手扶物可站立 58□会爬65□拉栏可起72□扶物蹲下取物 59□拉双手会走66□扶栏可走73□独站片刻 精细动作44□把弄到小丸52□拇它指捏小丸 60□拇食指捏小丸67□拇食指动作熟练74 □打开包积木的 纸 45□自己连续取积木两个53□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46□积木换手54□持续用手追逐玩具61□从杯中取出积木 68□拿掉扣积木杯玩 75□积木放入杯中 适应能力玩具 47□伸手够远处玩具语言 48 □发 dada 、mama 指 社交行为 49□对镜有游戏反应 50□能认生人 R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特殊儿童的心理评估 一、什么是特殊儿童的心理评估? 1.评估的定义 测量:是决定特殊儿童能力表现或成就水平的过程。 测验:是在标准化情境中用来评估儿童的知识、技能或人格等方面的任务或一系列任务。 常模: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即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它是心理测评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时的参照分数标准。 2.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评估的作用:鉴别、安置,为当前个体做适应其能力水 平的个别计划。 2.评估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符合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 二、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类型 1.教育前评估---诊断性评估 2.教育后评估---阶段性评估(过程评估、终结评估)。 三、教育性评估内容及相关工具 1.身体检查与医学诊断 2.心理与教育测验 2.1智力测验: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特定的标准化得量表,对被试施加刺激,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测量其智力的高低。 (一)比纳—西蒙量表(智龄)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Binet)和西蒙(Simon)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纳—西蒙量表。这套测验由30个从易到难的题目组成,涵盖记忆、注意、理解和推理能力等方面,后经修订题目数量增加到59个。测验者根据测题的难易将它们按年龄分组。测验结果用智龄表示,也就是说它测量的是某一儿童的智力相当于那个年龄阶段的水平,最后

通过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对来衡量儿童智力水平的高低。 (二)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Tolman)对比纳—西蒙量表进行了修订,在1916年发表了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39个)是新增的。斯坦福—比纳量表经过1937年、1960年、1972年、1982年、1986年等多次修订后,成为当代应用最广也最具权威的智力测验之一。适用的范围从2岁到成人,另外,还增编了测验复本,施测时可以交替使用。与比纳—西蒙量表相比,斯坦福—比纳量表的最大改变是将原来表示智力高低的心理年龄用比率智商来表示。比率智商就是指个人的智力年龄(MA)与其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比值。即 智力年龄(MA) 智商(IQ)= ———————— ×100 实足年龄(CA) 例:以儿童的智龄为8.5,实际年龄为7,那么他的智商就是8.5÷7×100=121(小数点后可忽略不计) 注意:智龄只能表示智力的绝对高低,而不能比较实际年龄不同的儿童的智商高低,智商则能表示智力的相对高低。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离差智商) 在比率智商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缺点,人们发现,比率智商是假定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成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实际上当年龄增长到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包括成人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幼儿智力量表。其中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共有12个分测验:5个言语测验,5个操作测验,两个备用测验。适用于6-16岁的儿童。 离差智商(计算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智力分布看做是常态(正态)分布,而某个儿童智力的高低是由其与同龄人智力分布的离差大小而决定的。 IQ=100+15Z (平均分数100,标准分数15) ▲有关统计概念的解释 ①正态分布: 靠近平均数分布的频数最多,离开均数越远,分布的数据越少,左右两侧基本对称,这种中间多、两侧逐渐减少的基本对称的分布,称为正态分布。 ②平均数μ=(x1+x2=x3+…..xn)/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