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井工程与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与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与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与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井工程

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学科是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时在清华大学石油系基础上最早创建的学科之一,196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后,1993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CNPC)评选为部级重点学科,“九五”期间是国家“211工程”石油大学重点建设的六个学科之一。1997年该学科所属的油气井工程实验室通过山东省教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挂牌“省级重点实验室”。2001年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验收,2002年经过国家教育部评审,被正式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xx石油大学(xx)油气井工程学科

经过新老几代人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经过“211工程”一期建设,油气井工程学科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造就了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且比较年轻化的学术队伍;建成了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室和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十多项;取得了一大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奖励;培养了近20名博士,200名硕士,发表了30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20部专著或教材;目前年均科研经费达到近1000万元。同时本学科也是国内该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或培训基地。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面,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油气井流体力学及高压射流技术。

主要研究井筒中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多相流体及高压射流的流动规律。通过在油气井筒内复杂流动条件下流体流动规律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洗井技术、射流技术、破岩技术、井控技术,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事故,减低生产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提高油井产能。

该研究方向具有超高压射流实验系统,先进的PIV高速射流实验测试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围压及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井筒,磨料射流实验装置等可进行各种射流实验研究和多相流流动规律研究的装备条件。

2、油气井工程岩石力学。

主要研究内容有:

地层基础参数预测与评价技术,破岩机理及破岩技术,井壁稳定理论与控制技术和完井与油层改造过程的岩石力学问题。该研究方向具有高温高压三轴模拟试验架,高温高压岩石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模拟试验架,岩石声学测试装置,岩石微观测试系统等先进实验装备,而且有一个金刚石钻头研究室,具有金刚石钻头的先进研究手段和生产能力。

3、油气井信息与控制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有:

油气井管柱力学研究,井下过程控制研究和地层信息采集与利用研究。

综合应用基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柱在各种井眼(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中的力学行为,为井眼轨迹控制、直井防斜打快、管柱的优化设计、合理使用及其寿命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方向建有大型管柱动力学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和井下钻柱受力实测装置,开展了防斜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形成了不同底部钻具组合防斜效果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技术及相关软件。建立了针对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钻柱进行摩阻计算、强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分析模型及相关软件。开展了套管损坏与防治技术研究。

4、钻井液、完井液化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

钻井液与完井液体系及处理剂的研制、配方与性能研究,井壁稳定化学力学耦合研究,油气层保护研究及钻井液胶体与界面化学性质研究等。该研究方向具有范90动滤失仪、胶体ZETA电位分析仪等先进测试仪器以及先进的钻井液模拟实验井筒等。

5、固井、完井工程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

注水泥顶替效率、纤维水泥浆体系研究,低密度流体在洗井、冲砂、压井及射孔等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水力压裂设计与评价技术研究,出砂机理与防砂技术研究。

二、研究队伍:

本学科共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教授1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导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者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者1人。

三、研究机构:

油气井工程系

xx钻头研究室

钻井液化学研究室

高压水射流研究中心

四、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

1、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加长喷嘴牙轮钻头, 1997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3、人造硬质材料钻头破岩机理及设计, 1996年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4、无荧光防塌降滤失剂PA-1及低伤害固砂稳定剂, 199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分层地应力剖面建立技术, 1998年山东省计算机优秀应用成果二等奖

6、地应力测量技术及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1999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7、地应力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999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情报一等奖

8、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9、高压旋转水射流处理近井地层增产增注研究,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屋脊失断块油藏和特稠油油藏侧钻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 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油气田开发工程

目录

什么是油田开发

油气田开发从事方向

xx石油大学(xx)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

xx石油大学(xx)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

编辑本段

什么是油田开发

所谓油气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从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气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气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油气田开发工程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其基本内容是在油藏描述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有效的驱油机制及驱动方式,预测未来动态,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油气田的早期评价和开发可行性研究,还可做出若干开发试验的设计(又称先导性试验),为油气田是否全面开发提供依据;②油气田的开发设计与全面开发,其主要内容有进行油气藏描述、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合理划分开发层系、部署井网、确定油气田合理的开发速度及生产水平、采用油气藏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各种开发方案的计算、确定油气田钻采工艺及测井技术、结合地面设施,全面进行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和对比,选择出最佳的开发方案、制订方案实施细则等内容;③方案的局部或全面调整等。

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是个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巨大工程。它主要涉及地质、物探、钻井、采油、油藏、储运、经济、管理、水电和土建部门等。

编辑本段

油气田开发从事方向

油气田开发专业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可能从事油气藏工程、完井与油气井测试、采油气工程、油气藏增产、油气层保护等领域到工程设计、研究与管理工作。

xx石油大学(xx)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是1953年建校时在清华大学石油系基础上创建的学科之一。196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建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目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

主要研究方向: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油气井开发原理与系统工程

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方法

油气田开发信息技术与应用

学科建有渗流物理、现代油藏数值仿真、人工举升、采油化学等实验室,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开发了各类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试井解释分析软件、油藏工程分析以及采油工程设计软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目前,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已成为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编辑本段

xx石油大学(xx)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01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02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

03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04提高采收率与采油化学

05非常规油气能源开采理论与技术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002 (所属一级学科: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 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素养。 3.掌握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开拓 创新精神,具备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油气田开发工程理论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向: 1.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2.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 3.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4.提高采收率与采油化学 5.油气田开发信息技术与应用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 四、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3学分。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方向而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跨一级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大学本科主干专业课1-2门,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门。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备注 必修公共 必修 课 GB0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 2 1 留学生学《中国 概况》GB00017基础外语100 4 1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完整版)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刘吉余主编黎文清主审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地球概述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水圈的循环作用:(1)净化空气和大自然;(2)源源不断的制造淡水供给陆地;(3)通过河流将陆地表面的松散泥沙及溶解物送入海洋。 2.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解面试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3.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密度、压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4.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在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一般为0.98~ 5.2℃,平均为2.5℃。 5.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在内热层中,温度每升高1℃所需加深的深度,以米表示。 6.地磁场由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来表示。 7.固体潮:日月引力可以摄引地壳升降7~15cm,叫固体潮。 第二章、地质作用 8.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9.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力引起的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

11.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或者构造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系指地壳或岩石圈沿地球半径方向或者垂直于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发生的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升降运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的改变、岩石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岩石形成大型平缓弯曲。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沿着大地水准面的切线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主要引起地壳的拉张(大洋中脊的扩张)、挤压(板块的消减、碰撞)、平移甚至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和断裂,地形上则形成山脉和盆地。 12.岩浆作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称为岩浆。当地下平衡破坏或者局部压力降低时,岩浆就会向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侵入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改变着围岩和自身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这种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没有到达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这种作用称为侵入作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直至溢出地面,或者喷到空中,称为喷出作用或者火山作用。喷出地表后大部分挥发组分逸散后的熔融体,称为熔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称为熔岩。 13.变质作用:是指原岩处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

《油气井流体力学》思考题答案

《油气井流体力学》 复习思考题 Chapl: (1)钻井液俗称钻井的血液,写出几个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的主要功用。 1. 从井底清除岩屑并经环空携带至地面 2. 平衡地层压力和地应力,阻止地层流体流入井和维持井眼稳定 3?停止循环时悬浮钻屑和加重材料 4. 清洗、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形成泥饼,保护井壁和储层 5. 向钻头传递水力功率,辅助破岩 6. 与地层黏土和流体配伍,保护油气层 7. 反映井下信息,有助于录井监测和地层评价 (2)钻井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1. 地面管汇:包括地面调节控制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等钻井泵出口至钻柱顶端 的流动通道 2. 钻柱:包括方钻杆、钻杆和井下钻具中的圆管形流动通道及各段管柱之间的接头,还 包括井下动力钻具、各种测量及控制工具等 3. 钻头:主要是钻头流道、水眼及喷嘴 4. 环空:分为钻柱与套管或尾管柱之间的环空、钻柱与裸眼之间的环空 Chap2: (1)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常见的非牛顿流体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与时间无关的非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仅与剪切速率有关,与剪切持续时间无明显关系 一般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纯黏性流体:只要施加很小的力即可流动。根据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通常将这种流体分为假塑性流体和膨胀性流体。假塑性流体的表观黏度随 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膨胀性流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2)黏塑性流体:剪切应力超过一定数值后才开始流动的流体,即具有一定的屈服应力 2. 与时间有关的非牛顿流体:这类非牛顿流体的黏度函数不仅与剪切速率有关,

而且与剪切持续时间有关,大致可分为触变性流体和震凝性流体两类。在一定剪 切速率下,触变性流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时间的增大而减小,而震凝性流体则相 反,在一定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随剪切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3. 黏弹性非牛顿流体:就是具有黏性同时具有弹性的流体。在定常剪切流场中, 这种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或流动,外力消除后,它的形变会随时间的顺延 而恢复或部分恢复。 (2) 实际钻井液的流变曲线有哪些?有何特点?屈服应力?静切力?。 宾汉模式、幕律模式、卡森模式、赫 -巴模式、罗-斯模式、Sisko 模式 (3) 钻井上常用的流变方程及其流变参数的名称、意义? (4) 漏斗粘度计的单位? 秒 (5) 旋转粘度计按转速档位可以分为几类? 有 2 速(300,600rpm)旋转粘度计;6 速(3,6,100,200,300,600rpm)旋转 粘度计,ZNN-D6, Fann 35A ;无级变速旋转粘度计(RV20, Fann 50C);高温高压 流变仪(旋转粘度计)(RV20, Fann 50C) (6) 旋转粘度计的基本方程?该方程对于测量流体的流变参数有何意义? 将切应力方程变形得: 切应力与扭矩的关系: 2 2 rh r 2 r h 筒表面上的剪切应力: M R 12 h 外筒表面上的剪切应力: M 2 R ;h 对上式左右两边同时求导,得: 2 dr r 设距旋转轴r 处,流体质点的角速度为 (r),线速度为u r ,求导得: dr dr

钻井工程设备样本

油气井工程设备与工具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 钻井; 大斜度井; 水平井; 超深井; 钻进技术参数; 钻压; 井底钻具组合; 旋转钻井; 岩石; 岩石的胶结结构; 岩石力学性质; 门限钻压; 岩石的层理构造; 岩石的塑性破坏; 岩石压入硬度、塑性系数; 岩石的研磨性; 岩石可钻性; 机械钻速; 平均机械钻速; PDC钻头冠部高度系数; 井下动力钻具; 导向螺杆钻具; 井斜角、井斜方位角; 随钻测量系统( MWD) ; 闭环钻井;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动机的人为特性; 顶驱( TDS) 。 二、钻头 1.按成因岩石分为哪三类? 2.简述沉积岩的结构, 说明胶结物的类型与岩石强度的关系。 3.简述层理构造对岩石破碎的影响规律。 4.简述平底压头受垂直载荷作用压入岩石时岩石破碎的发展过程? 5.岩石破碎分为哪三个阶段? 为什么钻井过程中钻压要大于门限钻压? 6.石油钻井常见的破碎岩石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7.论述钻井参数对机械钻速的影响规律。 8.简述牙轮钻头的类型? 牙轮钻头按牙齿的固定方式可分为镶齿和铣齿两类; 按轴承类型分为: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按密封类型分为: 橡胶密封和金属密封两类。 9.牙轮钻头储油润滑密封系统的作用? ①为轴承系统提供润滑油; ②防止钻井液进入轴承内腔。 10.钻头喷嘴( 水眼) 的作用? ①钻井液流出钻头射向井底的通道; ②经过调整喷嘴的数量和尺寸, 调节钻头压降, 实现喷射钻井; ③经过合理调节喷嘴的空间位置, 有效清洗牙轮和井底岩粉。

11.何谓牙轮钻头牙齿的公转与自转? 牙轮钻头依靠牙齿破碎岩石, 牙轮钻头工作时, 固定在牙轮上的牙齿随钻头一起绕钻头轴线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 这种运动称作公转。 钻头工作时, 牙齿绕牙轮轴线作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称为自转。 12.牙轮钻头牙齿冲击破碎岩石作用是怎样形成的? 钻头工作时, 牙轮滚动, 牙齿与井底的接触是单齿、双齿交错进行的。单齿接触井底时, 牙轮的中心处于最高位置; 双齿接触井底时则牙齿的中心下降。牙轮在滚动过程中, 牙轮中心的位置不断上下交换, 使钻头沿轴向作上下往复运动, 这就是钻头的纵向振动。钻头的纵向振动使牙齿产生冲击力, 以冲击方式破碎岩石。 在纵向上还有低频率、振幅较大的振动, 这是由于井底不平和有凸台所引起的。钻头在井底的纵向振动, 使钻柱不断压缩与伸张, 下部钻柱把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弹性变形能经过钻头牙齿转化为对地层的冲击作用力用以破碎岩石, 与静载压入力一起形成了钻头对地层岩石的冲击、压碎作用。 13.牙轮钻头的剪切破岩作用是怎样形成的? 有什么作用? 牙轮钻头的剪切作用主要是经过牙轮在井底滚动的同时还产生牙齿对井底的滑动实现的, 产生滑动的原因是由牙轮钻头的超顶、复锥和移轴三种结构特点引起的。 超顶和复锥所引起的切线方向滑动除可在切线方向与冲击、压碎作用共同破碎岩石外, 还能够剪切掉同一齿圈相邻牙齿破碎坑之间的岩石; 移轴则在轴向产生滑动和切削地层的作用, 它能够剪切掉齿圈之间的岩石 14.综述牙轮钻头的特点? 优点: ①冲击和剪切双重作用破岩, 既有牙齿的冲击又有滑动引起的剪切, 破岩效率高。 ②适应地层范围广, 适合在所有地层中钻进。 ③钻头自洗效果好, 不容易泥包。

油气井工程(1)

油气井工程专业综合一 《流体力学》课程考试大纲(75分)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流动的基本特征; (2)掌握研究流体运动的一些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程分析一些基本运动,掌握流体静止和运动状态下基本力学参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4)能够运用基本公式和图表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能够对简单的串联管路、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进行分析计算; (5)正确理解因次分析和相似原理对实验的指导意义。 二、考试范围内容 (1)流体及流体物理性质:流体及流动分类、连续介质模型、流体物理性质、液体的表面张力及毛细管现象。 (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力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平衡、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上、曲面上的总压力 (3)流体运动学基础: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速度场、加速度、流线与迹线、流体微团运动方式分析 (4)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输运公式、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定解条件、积分方程的应用 (5)理想流体运动:欧拉方程、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6)粘性流体层流运动:流态、应力与应变、牛顿内摩擦定理、粘性流体层流运动基本方程组及其应用、因次分析与相似原理、圆管内粘性流体层流运动分析 (7)粘性流体湍流运动:湍流特征、时间平均化运算、雷诺方程、雷诺应力 (8)一维圆管流动:水头损失及计算、串联及并联和分支管路水力计算、水击压力 (9)非牛顿流体流动:非牛顿流体定义,流变曲线概念,非牛顿流体分类 三、参考书 (1)汪志明,《流体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工程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1、课程基本要求 1. 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2. 掌握各种平面力系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并能计算平面任意力 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各种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应用 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 3. 掌握滑动摩擦的概念,能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的物体系统 平衡问题。 4. 了解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其平衡方程的应用。 5. 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能求 点的运动轨迹,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相关问题。 6. 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 7. 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 成定理和牵引运动为平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8.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 投影法求解有关速度的问题 9. 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基本假设和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要求 掌握。 10.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重点是轴力,轴力图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强 度条件及其应用,要求熟练掌握。 11. 掌握剪切、挤压的概念及其强度条件。 12. 熟练掌握扭转剪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13. 掌握静矩、惯性矩和平行移轴公式。 14. 掌握内力图、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是重点,要求熟练掌握。 15.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强度理论是重点,要求熟练掌 握。 16. 掌握四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17. 掌握单位荷载法求解简单钢架的位移计算。 18. 掌握用力法解简单超静定问题。 19. 掌握基本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20. 掌握能量法求解简单的冲击问题。 二、考试范围内容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与反约束力,物体的受

《油气井工程设备与工具》复习资料及答案

《油气井工程设备与工具》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钻进技术参数指钻进过程中可控制的参数。以下不属于钻进技术参数的是:( C )。 A.钻压 B.转速 C.井深 D.流量 2.钻进过程中的钻压是指:( A)。 A.钻进时施加于钻头的沿井眼前进方向上的力 B.钻进时钻柱的总重 C.钻进时钻柱的浮重 D.大钩的钩载 3.钻井过程中平均机械钻速是指:( B)。 A.单位时间的进尺量 B.某一统计井段内,进尺量与纯钻时间的比值 C.钻头的旋转速度 D. 某一统计井段内,进尺量与辅助钻进时间的比值 4.在钻井施工中完钻是指:(C)。 A.指完成井眼的全部施工所需的时间 B.指下入导管或各层套管后第二次开始钻进的统称 C.指全井钻进阶段的结束 D.一开到完钻的全部时间 5.下列参数中哪一参数不是由单、多点测斜仪测量的?( D )。 A.井斜角 B.井斜方位角 C.工具面方位角 D.测段长度 6.目前无线随钻测斜仪最常用的无线遥测数据传输方式为:(C )。 A.电磁波 B.钻井液压力脉冲 C. 声波 D.地震波 7.导向螺杆钻具的弯角与造斜率的关系是:( B ) A.弯角越小,造斜率越高 B.弯角越大,造斜率越高 C.二者没关系 D.以上都不对 8.以下各项中,属于涡轮钻具优点的选项是:( D )。

A.转速低,适用于现有牙轮钻头 B.长度短(5~10m),适合打定向井、水平井 C.转速不受输出扭矩的影响,具有很好的过载能力 D.转速高(400rpm以上),较适合于TSP钻头、金刚石钻头 9.当螺杆钻具结构参数确定后,决定螺杆钻具工作转速的因素是:( A )。 A. 排量 B.钻压 C.扭矩 D.泵压 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随钻测量系统主要测量信息的选项是:( B )。 A.定向数据 B.泥浆密度 C.地层特性 D.钻井参数 11.已形成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称作:( B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玄武岩 D.岩浆岩 12.以下各项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A )。 A.板岩 B.页岩 C.玄武岩 D.砾岩 13.下列常见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类型的有:( C )。 A.花岗岩 B.片麻岩 C.页岩 D.安山岩 14.按岩石的塑性系数大小可以将岩石分为6级,其中塑性岩石塑性系数的值是:( C)。 A.Kn=1 B.1﹤Kn﹤6 C.Kn≧6 D.以上都不是 15.岩石力学性质是岩石在受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包括岩石的变形特性、强度特性、表面特性,以下各项中表征岩石表面特征的指标是:(B ) A.弹性、塑性 B.硬度、研磨性 C.抗压强度 D. 抗剪强 16.以下岩石力学性质中,表征岩石表面特性的的指标为:( D )。 A.弹塑性 B.抗压强度 C.泊松比 D.研磨性 17.岩石的变形特性包括弹性、塑性和脆性,表现有三种破坏形式,以下是岩石不同变性特征的变形曲线,其中属于塑性岩石变形曲线的是:( C )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油气井工程设备与工具第三阶段作业答案模板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石油工程专业 《油气井工程设备与工具》第三阶段作业答案 第1题中国钻机标准规定钻机的主参数指标为: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中国钻机新标准规定名义钻井深度L为主参数。( 原因: 第一, L 直接表明了钻机的最大钻井深度; 第二, L影响和决定其它参数的大小; 符合中国以钻机钻井深度定型命名的习惯。) 第2题钻机型号为ZJ70LDB钻机, 其最大钻井深度为: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ZJ70LDB: 表示名义钻井深度7000米, L链条并车、 DB交流变 频电驱转盘。 第3题钻机的三大工作机组包括: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钻机的三大工作机组包括: 绞车、转盘、钻井泵。其相应的负 载特点决定了钻机对驱动设备性能的要求。 第4题下列哪一设备不是构成钻机起升系统的设备: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起升系统由钻井绞车、辅助刹车、游动系统( 钢丝绳、天车、 游动滑车及大钩) 和井架一系列设备组成。 第5题顶部驱动系统主要由哪三大部分组成?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顶部驱动系统主要由动力及水龙头总成、导轨总成、管子处理 装置总成构成。

第6题钻机设置自动送钻系统的目的是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钻机设置自动送钻系统的目的是使钻头钻压保持恒定。 第7题下列设备中哪一项不是泥浆固相控制设备?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钻井液净化设备又称为固相控制系统, 由振动筛、除砂器、旋泥器等设备构成。 第8题转盘钻井时, 钻井液( 泥浆) 循环的正确次序是: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钻井液的循环设备包含了其它其它系统的一系列设备, 主要包括: 泥浆罐、泥浆泵、软管、水龙头、管柱、导流管等, 其循环流程为: 泥浆罐→泥浆泵→地面管汇→立管→水龙头→钻柱→钻头→环空→井口→振动筛 第9题交流变频电动钻机比直流电动钻机更加安全可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交流变频电动钻机比直流电动钻机更加安全可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交流变频电动机不需要电流换向电刷, 工作时不会产生工作火花。 第10题顶部驱动装置的英文缩写为: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0.5 此题得分: 0.5 批注: 顶驱钻井系统( 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 缩写为: TDS) 是安装于井架内部空间、由游车悬持的顶部驱动装置, 是一套能够在钻

油气田开发工程发展史

#1油气田开发工程发展史---转载 flyingdragon 3/19 13:12:17 油气田开发工程发展史 在20世纪初,油气田开发工程所能依据的理论、方法和采用的手段还十分有限,油气田基本上是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对油气层及其中能量的研究和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初级水平上。20世纪40年代以来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油气田开发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是由于对油气藏进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也由于开采和测试手段有了彻底的更新。因此,对油气藏进行总体解剖和研究成为可能,进而又可从整体上进行规划、部署和开发。目前,油气田开发事业已发展成为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建设起来的综合工业部门,成为整个石油工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自从近代美国于1859年开始采油以来,油田开发事业已经历了140多年的发展过程,油气田开发工程随着油田的开发和开采而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分析100多年油田开采和开发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开始采油到1930年前后。这一阶段大约经历了70来年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也不可能把油田看成一个整体,而是一块一块地进行开采。在这个阶段里,石油工业处于开始的阶段,油田数目少,油层浅,面积小,在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的条件下,加上油田的不同区域是归不同的资本家所有,所以不可能把油田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在这一期间,钻井生产几乎是惟一的开发手段。因此,当时的石油科技工作者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井网密度的问题。20世纪的20年代前后,美苏等国的石油科技工作者,曾发表了大量的关于井网密度对油层和油井产率等影响方面的文献和著作。在美国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B?柯脱列尔等人提出的。他们主张用密井网来进行油田的开发,认为井网越密,也就是整个油田上的井数越多,虽然平均每口井的总产油量下降了,但单位面积上的产油量增加了,因而整个油田的产量将会增加。这种理论在美国油田开发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占上风的。1925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保护和合理使用油藏”的讨论会,前苏联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与前述观点不同的论点。M.B.阿勃拉莫维奇在他的“合理开发油田原则”的报告中,主张建立一种有根据的合理开发油藏的理论,并确定油田上合理的井数。 应当指出,在井网密度的研究方面,虽然有错误意见,但也创立了一些研究方法,如根据油井平均产油率、当前产油率、油井初产量和开发速度等实际生产数据,来研究它们与井网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这一阶段除了研究井网密度方面的问题外,对于计算原油储量和油井初产量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二、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1930年至1940年前后。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有的国家开始把油田看着一个整体来进行开发。1933年,前苏联举行了全苏第一届石油工作者会议,会上著名学者古勃金等指出有许多油田开发工作者“好像不是在开采整个油层和整个油田,而是像管理机器设备那样,像对待孤立的对象那样开采油井。”在这一时期,美国著名学者M.马斯凯特在其1937年所出版的一本著作中也指出,要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必须研究影响开采过程的因素。 随着所开发油田数目的增多,人们发现了油藏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从而创立了油藏驱动能量的学说。一些学者开始把地下流体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油田开发中来。例如A. C.列宾荪研究了依靠气体的膨胀压力或边水压力,将流体从孔隙介质中驱出的情况,并导出了许多有关排油和布井等方面的计算公式。M.马斯凯特也提出应根据油层压力、岩心渗透率和油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来预算油井的产量等。B. M.巴磊歇夫等从1938年至1942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他们的试验证明:①如果以环形井排沿圆形油田任一等高线钻了足够数量的井,那么这些井会截住所有从含油边缘地区流来的液流;②在水压驱动油藏上,当井网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井数,如果回压不变,油藏的累积产油量也不会提高。

油气井工程设备与工具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一.掌握油气井工程常用术语? 1.钻井的概念:利用机械设备,从地面至目的层钻一井眼的工程。 2.井:以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 3.井的类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 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4500m)、深井(4500~6000m) 和超深井(>6000m);按井眼轴线形状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4.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 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 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 5.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水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 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补充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6.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 定范围内的井。 7.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距离,钻达 目标的井。 8.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 井(可含一口直井)。 9.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0.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11.大斜度井:最大井斜角在60°~86°的定向井。 12.水平井:井斜角接近或等于90°,并保持这种角度钻完一定长度的水平段的定向井。 13.井口:井的开口端。 14.井底:井的底端。 15.裸眼:未下套管部分的井段。 16.井深:从转盘补心面至井底的深度。 17.井壁:井眼的圆柱形表面。 18.环空:井中下有管柱时,井壁与管柱或管柱与管柱之间的圆环形截面的柱状空间。 19.井眼轴线:井眼的中心线。 20.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及 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返高以及人工井底等。 21.井场:钻井施工必需的作业场地。 22.小鼠洞:位于井口的正前方,用于预先放置钻杆单根的洞,以加快接单根操作。 23.(大)鼠洞:当不使用方钻杆而从大钩上卸下时,用于放置方钻杆和水龙头的洞,位于钻台左前方井架大腿与井口的连线上。 24.钻台:装于井架底座上,作为钻工作业的场所。 25.钻进:使用一定的破岩工具,不断地破碎井底岩石,加深井眼的过程。 26.钻进参数:是指钻进过程中可控制的参数,主要包括钻压、转速、钻井液性能、流量、泵压及其他水力参数。 27.转速:指钻头的旋转速度,通常以转每分钟(rpm)为单位。 28.流量(排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排出口的液体量。通常以升每秒(l/s)为单位。 29.钻压:钻进时施加于钻头上的沿井眼前进方向上的力。 30.机械钻速(ROP—Rate of penetration):钻头在单位时间内钻进的长度。通常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肈腿薇螅芀莄薃螄羀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xzCK7。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LbauT。 15、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 16、岩心收获率——岩心长与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即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取心长度X100%。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复习资料

第1讲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方法 现在油气井技术发展趋势:1.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趋势2.向综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趋势。3.继续向提高油田采收率方向发展,向少井高产、不堵塞、不污染油层方向发展。4. 继续向难开采油气藏方向发展,提高难开采油气层的采收率。 第2讲大位移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定义: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且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的井。大位移井的主要用途:(1)用大位移井开发海上油气田从钻井平台上钻大位移井,可减少布井数量,减少平台数量,减少井投资。(2)用大位移井开发近海油气田(3)开发不同类型的油气田。几个不相连的小断块油气田;几个油气田不在同一深度,方位也不一样,可采用多目标三维大位移井开发。(4)用大位移井代替海底井(5)保护环境。可在环境保护要求低的地区用大位移井开发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的油气田。大位移井的主要特点:一是水平位移大,能较大范围地控制含油面积,开发相同面积的油田可以大量减少陆地及海上钻井的平台数量;二是钻穿油层的井段长,可以使油藏的泄油面积增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1)减小钻柱的摩阻摩扭技术(2)钻柱设计技术(3)轨道设计技术(4)测量与轨迹控制技术(5)井眼的清洗技术(6)井壁稳定技术(7)固井完井技术 第3讲欠平衡钻进技术 欠平衡压力钻井:指在钻井过程中泥浆柱作用在井底的压力(包括泥浆柱的静液压力和循环压降),低于地层孔隙压力。欠平衡压力钻井的关键技术:1.压差的合理确定(地层条件)2.井筒内压力分布特征及计算3.欠平衡条件的产生4.欠平衡钻井的井控技术5.产出流体的地面处理技术。2、油层伤害的主要形式:(1)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和地层里的粘土发生水化反应,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堵塞孔隙后道。(2)泥浆滤液和地层流体起化学反应,产生水锁、乳化、润湿反转和固相沉淀,从而堵塞孔隙喉道。(3)泥浆固相直接堵塞孔隙喉道。压差对机械钻速的影响:(1)压差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压差越大,岩石的强度越大,越难破碎。(2)压差对井底清洗效果的影响。压差增大容易产生压持效应,影响机械钻速。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1、减轻地层伤害,解放油气层,提高油气井产能。对于低渗油气藏,压力衰竭的油气藏,这一优势更为突出。2、有利于识别评价油气藏。钻进过程中井内泥浆柱的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这有利于识别和准确评价油气藏。3、明显提高机械钻速。欠平衡压力钻井比超平衡压力钻井井底岩石容易破碎,而且井底易清洗,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同时减轻了钻头磨损,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4、减少或避免压差卡钻和井漏事故的发生。 第4讲深井超深井 基本概念:深井:井深在4500—6000米的直井。超深井:井深在6000—9000米的直井。特超深井:井深超过9000米的直井特点:裸眼井段长,要钻穿多套地层压力系统;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井温梯度和压力梯度高;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钻机负荷大。提高深井超深井机械钻速的措施:1、运用井下动力钻具2、使用顶部驱动系统3、使用欠平衡压力钻井4、使用井下液体增压器5、用水射流钻井装置6、水力参数设计深井超深井钻井液:1、深井超深井钻井液应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考研复试经验

油气田开发工程进入复试的人数:(招生人数—保送人数)*1.2左右=进入复试人数。 以2013年考研为例: 计划招生119,保送33人。第一批进入复试人数120人(生源好,人数略多),第二批985调剂生(很少)。最终录取98人。 首先要说明的是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复试包含两部分:笔试和面试。 总成绩(百分制并取整)=(初试总成绩÷5)×60%+复试笔试成绩×30%+(复试面试成绩÷2)×10%+附加分。 从成绩构成上看,面试成绩似乎并不重要,其实不然。面试的表现能够影响老师对你的直接评价,在一个面试小组中如果表现较差,也是很危险的。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复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笔试: 所有考生采用同一种试卷,考试范围包括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渗流力学、油层物理、石油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和专业英语等六门课程,内容为以上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卷面分值为150分(最后记入总分时折算成100分) 参考书及考试范围:参考当年的油气田开发工程综合Ⅰ和综合Ⅱ考研大纲。 综合二自2009年开设以来,2009—2012年的复试一直比较常规,每门课程考查的都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以及简单的推导题,内容比较基础,都是重点同时出题比初试灵活。2013年的复试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采油工程和渗

流力学上,采油工程全部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而且是不定项选择。渗流力学给出了一个模型,进行公式推导,考查我们的理解和建模能力。2013年复试的笔试部分当年得分都很低。13年发生了重大变化是否说明13年以前的复试题不具备参考价值?答案是否定的。13年的开发地质、油层物理和油藏工程等考查的还是基础的知识,和之前的并没有多大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首相要做到的是认真掌握2009—2012年的复试题,重点永远都是重点,不会刻意回避重点的。同时大家也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专业英语一般考查的就是翻译能力,不会去考查什么题型(当然12年泄题事件例外),13年考查的就是几段翻译和抽油机各部位的英语,比如驴头、游梁等。英语只要掌握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核心几章的内容足以对付复试的笔试和面试。 2、面试: 主要包括专业外语和专业综合素质测试。面试成绩为各复试小组平均分取平后的成绩。面试的成绩不会有大的差别,听说每个人的成绩控制在80—100。如果初试时找的导师比较靠谱,给你了非常肯定的答复,面试时只要表现的不是很差,问题都不大。但如果初试时名词出在不利位置,导师也没给肯定答复。这时面试就很重要了。如果面试表现的不好会给老师们留下不好的直观印象。 整个面试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进入面试房间,抽一个纸条上面是一段专业英语。拿到纸条后,到教室的后面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当你抽纸条时,上一个同学的面试开始了。所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或生油气母岩)。 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 3.岩性标准层:是指且有岩石特征明显、岩性稳定、厚度大小、分布广泛等区域性对比标志的岩层。 4.沉积旋回:(或称韵律)是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相似性的岩石有地重复出现。 5、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埋臧深度而有规律的增加,现将尝试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上那些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在沉积盆地中,如果发现了且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这种沉积盆地就可视为含油气盆地。 7、油气藏:在地下岩层的运移过程中,当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形态阻止油气进一步运移时,油气就会在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8、异常地层压力:在正常压实条件下,作用于隙流体内的压力即为静水柱的压力。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9、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10、断点组合::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应该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其所断开的地质层位应该相同或沿某一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沿走向方向各区段的断距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块内地层的产状变化应有一定的规律;区域大断裂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 11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一各场所。 12、石油:是储存于地下岩石空隙(孔、洞、缝)中的、天然生成的、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 的可燃有机矿产。 13、油气田:指受单一局构造、地层岩性因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臧、气臧、油气臧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受某一局部或地层性因素控制的范围内只有油臧,称为油田;只有气臧,称为气田。 14、孔隙结构:就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连通的关系,是影响储集岩渗透能力的主要因素。 15、折算压力:折算压力系指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可利用静水压力公式导出。为了对比油臧上各井头的大小,应将所有的井都折算到同一个基准面上。 16、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氧化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7、油气初次运移:从指油气自烃源岩向储集层或运载层中的运移。 18、储集单元: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这种在剖面上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集体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称为念念单元。 19、压力系数指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压力系数>1.2------高压油藏 20、可采储量:是指从油气地质储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按其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分为七类(预测储量是内蕴经济的,不划分经济可采储量。 21、滚动勘探开发:是指对于复式油气聚集带(区)或复杂油气田,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全面投入开发阶段,在采取整体控制的基础上,勘探一块,开采一块,评价勘探与油田开发紧密结合、交叉进行的一套工作方法。 1、岩浆——指地内深处高温、高压、富含挥发组分的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岩——指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石油工业概论_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为石油大学本科生全面了解石油工业而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完整系统地介绍石油工业的工艺流程、技术进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目的在于要使学生深刻认识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牢固树立起“学石油、懂石油、热爱石油事业”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同时进一步浓厚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文化特色。本课程注重介绍石油基本知识和相关工艺流程。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应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石油的生产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了解各有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意识地学习更多的石油专业知识;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应了解石油天然气及其生产的最基本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强化石油文化特色。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对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对油气及其产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对油气地质学、油气勘探工程、油气藏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开采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加工工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4.对石油工业经营管理、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了解。 5.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所了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绪论 1.石油工业与国家的强大 1学时 薪柴时代与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石油时代; 2.石油工业概论课程体系的建立 1学时 建立的出发点;内容体系;特点 第一章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本章重点难点:掌握石油工业的特点;了解石油工业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联系 1. 薪柴时代的石油手工业 1学时 石油名字的由来;从煮卤熬盐谈古代钻采运输业;从战争武器谈古代炼制业 2.煤炭时代的石油工业 1学时 现代石油工业第一井的诞生;美国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俄国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英波石油公司 3.石油时代的来临 1学时 电的发明对石油工业的影响;世界大战对石油工业的推动;美国霸主地位与石油工业 4. 石油时代的风云 1学时 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危机与国际能源机构的成立;美国石油霸权;俄国兴衰与石油 第二章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 本章重点难点:了解烃的结构;建立石油与精细化工产品的关系。 1. 油气的性质 1学时 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原油的性质;天然气的性质 2. 油气炼制产品 1学时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题

矿物: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固态者还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它们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中产生,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其中绝大部分岩石是多矿物集合体,少部分是单矿物集合体。 标志层:是地层剖面中的一些特殊层位。具有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厚度不大,分布比较稳定等特点。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成分的熔融体。 化石: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活动遗迹。 褶皱: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 平行不整合: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要素基本一致。在上升过程中地层没有发生明显的褶皱或倾斜,只是露出水面造成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直至该区重新下沉,接受新的沉积。 褶曲:是褶皱一系列弯曲中的单个弯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 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残留难分辨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地层的外部层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地质年代符号:震旦(Z),寒武(?),奥陶(O),志留(S),泥盆(D),石炭(C),二叠(T),三叠(P),侏罗(J),白垩(K),第三系(R),第四系(Q)。 岩石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按照岩浆中SiO2的含量,将岩浆划为:超基性岩浆(岩)<45%,基性岩浆(岩)45%~52%,中性岩浆(岩)52%~65%,酸性岩浆(岩)SiO2>65%。 生物学地层对比方法: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百分统计法。 地壳是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石构成。 碎屑岩按照粒径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 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在岩石地层学中,常用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①岩性法:根据岩性特征划分地层②利用标志层划分对比:首先是研究地层剖面中稳定沉积层的分布规律。弄清其分布范围,在没有标志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有某个特征的多个单元层的自然组合作为复合标志层③根据地层结构划分对比:沉积旋回反映了地壳运动、古地理环境及沉积作用的规律性变化,所以沉积旋回是划分和而建立地层单位的重要依据。同一沉积区或构造区同一时期形成的沉积旋回性质形同或相近,所以沉积旋回是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④接触关系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一段沉积间断时间较长的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或灰质铝岩、铁质岩,它们常常有标志层的作用,称为地层划分的极好界限⑤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可从不同侧面反映地下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及其中所含的流体。在油气勘探中较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地震、测井。地球化学分析主要是对岩层中的某些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及它们的同位素作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然后根据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及不同层位的比例关系划分地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