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如教师职业资格要求“门槛”低;教学分离,学用脱节;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教师的专业意识、改进教师认证资格管理制度。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策略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剖析

1.教师职业资格要求“门槛”低。首先,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学历要求低,这将难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动力,如小学教师资格证申请仅需要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他专科以上学历;中学教师资格证申请仅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及其他专科以上学历即可,而许多发达国家要求申请教师资格证者学历起点必须在大学本科以上,且具有学士及其以上学位。其次,教学实习要求低。从20世纪末,我国师范类高校扩招后,师范类学生实习岗位凸显不足,以河南郑州某高校师范类学生为例,教育实习一般为4~6周,而且多数实习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实习不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在当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方面要求相当严格。如德国的教师资格获取,首先要在高校完成3~5年的专业教学及教育科学与实践类课程,修业年限期满后,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实习教师资格并担任2年实习教师后,还要参加一次国家考试并结合实习校方评价决定是否获得教师资格。最后,设定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要求标准低。在我国,师范类学校毕业生只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及格,普通话测评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就可以在毕业时申请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通常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的短期培训后,通过笔试、试讲与普通话测评就能申请教师资格证,而在资格认证中,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师德等条件却从未涉及,更没有就能力标准和具体测试办法做出专业化规定。

2.教学分离,学用脱节。首先,“准教师”培养。我国的教师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承担,但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定却长期落后于时代发展,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讲授,对于教育教学技能与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则凸显不足,从而使得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发展不均衡。其次,岗前教育。岗前教育是“准教师”向职业教师转变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中小学甚至高校教师岗前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以河南、山东、贵州3个地方的新教师岗前教育为例,首先,新教师的岗前教育未设定合理的培训目标,通常的岗前培训往往注重于形式,仅仅用3~5天的时间让新教师了解下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管理条例后,就匆匆上岗,而对于促进“准教师”向职业教师发展的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培养接近空白。最后,继续教育。根据国家政策,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职后教师继续教育,而限于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和条件,使得在职培训无论在理论水平还是学术研究上都难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后培养往往最终流于形式。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伴随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逐渐变成各国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国家还对教师教育的内容、措施、机构、教师资格的认定与管理制度作了明確规定。虽然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各界专业化意识不强 首先是政府层面,政府一直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专业人员来看待,政府发展教育的方式往往只局限于保证对学校硬件的投入及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上,而很少将投入放在教师的培训上。其次是社会层面,人们往往用医生的专业化标准来衡量教师。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是未能充分意识到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最后是学校和教师层面,教师在职前受到的培训十分有限。入职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身,都只是把教师当做一门职业。据相关研究者表示,许多教师对教师工作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这些缺乏专业化发展的意识严重阻碍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教师资格认定简单化 从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来,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在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方面有所欠缺。据相关研究者表明,在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仅在教师的学历、普通话水平等方面做了规定,而没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出规定。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核心标准,时至今日仍没有对教育教学能力的准确衡量标准。 (三)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决定了对教师自身各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教师的教师培训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师范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对教师的培养片面注重理论知识,而对教师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却培训得较少。在职后教育阶段,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师过多关注学历的提高,而忽视自身专业技能的加强。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思想,教师只能通过不断培训来跟进时代。但许多教师在进修时只想获得文凭,培训基本都是流于形式。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社会各界专业化发展的意识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通过这次继续教育学习,我受益匪浅,教师的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结合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应该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 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 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 / 7

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1 .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4.自我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三年多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参与改革的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教师观念和行为要有切实的转变。 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教室中的权威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最终,要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把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全部砝码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但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运行状况而言,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巨大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 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应对哪些挑战?从当前改革的迫切性和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分析,新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和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新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措施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枫溪区蔡陇小学麦柔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积极与深厚,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催生教育智慧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首先,读书学习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系统整合、灵活调度,跨学科的或人文、或自然、或社会、或经济等知识丰富广博,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走到哪里,中心都随之转移到哪里。而且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知识的天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读书学习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读书学习就像歌手练声、枪手打靶,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的河流才能潺潺不断,才能提高生命的强度。 接着,读书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精气。教师悠游于书籍之中,聆听古圣先哲教诲,欣赏宇宙的真谛和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不同角度追问、挖掘自我,不断提升“已成的我”,在书香四溢中经营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味、气质和精神境界。 最后,读书学习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才华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读书学习,能够让教师易于感知这个世界,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能在各种情境中做出独到的判断。读书学习,能于无形中提升教师的锐气、灵气、慧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催生职业智慧。 二、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探究的园地、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课堂不是“产品加工厂”,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课堂是一名教师或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发展、提高各自的生命质量。 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带进课堂的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这段共同的旅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学生需要,有效地加工、整合教材,对教材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二是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现

幼师专业论文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途径 容摘要: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还相当迟缓和艰巨,在职业素养、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涵、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重点分析找出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可以通过幼儿教师自身努力,职业学校教育和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展望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关键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发展途径。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随着《纲要》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幼儿教师自我完善、专业成长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另外,随着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多,专业人才的选拔和优秀教师的培养也更加迫切。这一切,都要求更优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幼儿教育的改革,满足发展的需要。“专业发展”实质上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幼儿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及至成熟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从“普通人”变成“幼儿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但“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幼儿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突出幼儿教师在的,自身的,自主、自觉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但是幼儿教师又具有其他阶段教师不同的的专业特性。因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职业教育在幼师专业中属于前期的教师教育。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学习时间短,又缺少实践经验,这就导致了幼师人才综合素质偏低。因此职前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幼儿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学校、教师在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要迅速转换成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评价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应该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 二、现状分析 作为一所乡镇小学,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学校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课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少,虽然学科内教师存在差距,但语、数、英、术科学科各有专业水平比较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积极推进优秀教师群体建设,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打造乐于奉献、不断追求、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以本方案为核心,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 四、实施策略 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文化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全体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1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撰写1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摘抄或以其他方式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抓备课: 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积极倡导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③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倡导教师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作为“引领学生”、“发展学生”和“成就学生”的重要角色人——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这就要求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提升专业水平,以期能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作为教师团体中的重要“一员”,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面临着个人与团队的“融合”,面临着专业与辅业的“结合”。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繁重、复杂和艰辛,决定了教师要比其它许多行业的人员承担更为繁多和沉重的压力。特别在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师往往带着“激情”和“憧憬”步入校园,却遭遇诸多的“羁绊”和“挫折”,究其原因,归结如下。 1.不缺“学历”缺“学力”。 社会的变革让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学历程度也是“水涨船高”,步入中小学的教师已经趋向于本科起点、研究生伴随,所以大部分的中小学目前招收的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对口”教师,教师的“学历”足以满足目前的学生“知识层面”的需求,但问题是“高学历”不代表“高学力”。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面对活生生的、个性的学生,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自身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的缺失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还停留于“初级”阶段,教师的“学力”就显的薄弱和贫乏,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不缺“个性”缺“定性”。 人的个性在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的覆盖下,已经得到彰显,甚至澎湃,特别是青年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性张扬”,作为新教师也不例外。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踏上社会后就有了更多的责任,“个性”也是在社会、家长、学生认同范畴下的自觉,比如“赤膊上课”、“男教师带耳钉”、“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等就不符合教师的言行自觉,这些新教师往往能“谨遵之”,可是面对外界的喧嚣、诱惑和校园的宁静、平淡,很多新教师开始的激情会消减,对教育的态度会下降,对学生的关心会冷却,自然“定性”就会缺失。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分析目前我国特教教师素质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诊断分析;指出特教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试图从教师自身角度分析总结出我国特教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和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专业成熟的途径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背景 近些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既关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又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条件准入、培养培训、教师管理、落实待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养体系,到2020年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这些年,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自闭症、脑瘫以及多重障碍类型的增加,个体差异大,对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条件 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在知识和技能、专业的服务理念、连续的培训、专业自治等方面达到专业水平。 (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所面临的儿童都是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就更加需要有 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在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专门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术。这需要长久的爱心、耐心、恒心和毅力。他们必须在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毅力磨炼等方面为特殊儿童树立榜样,并且要从小事上启发学生。另外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手语、盲文、行为矫正等来帮助特殊儿童,便于与他们沟通,保证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状况保持良好。 (二)专业服务理念。 我国有学者曾经明确指出:“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服 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必然有专业性的服务理念和精神。这就需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案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案 南天学校符建忠 一、指导思想: 结合各个学科教研实际情况,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提升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有效教学为落脚点,结合本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教学教研工作,求本、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达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目的。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研组长担任组员。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四、具体发展要求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胜任型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上岗未满三年青年教师,必须拜师。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1节汇报课,并学会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积极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4000字。 4、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二篇,并纳入教师常规工作检查。 (二)中年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30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3、提交研究课题。研究的指向应该是指向解决学科教育实际的问题。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摘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焦点话题。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出,指出我国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对教师专业化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展望,如强化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的教师培训,未来教师专业化研究更加注重教师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同时更加关注教师自身专业的主体发展与自主成长等。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生活体验;能力本位;教师主体发展 一、我国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演变必然要求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做深层次的探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教师专业化发展受教师能力为本位意识欠缺的影响 20世纪初,出现过两次关于师范教育的讨论,主要在于“两种师范”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重难点、职能可代替、教育专业知识作用及师范学校是否允许单独成立等五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问题那个时候还没有提出来,但是教师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就目前来看,师范生对于教师自身能力为本位的意识较为淡漠,而师范教育对其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同时也没有提供特殊环境的支持能力,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之间缺乏整合,没有形成教师能力本位的基本意识理念,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换,制约了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重在“科学化”,缺少人文关怀与“生活体验” 如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式,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长期以来重在“科学化”问题,注重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强调教师对于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强调教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教师的自身“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忽视了教师对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把握。使得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没有教师切身的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这样的教育理论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效果欠佳。 3.教师专业地位偏低,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确定了教师在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同时采取许多措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经济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其他行业比较,教师待遇依然相对较差,地位不是很高。因而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大,无法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转行从事别的职业,考研离开教师岗位等跳槽现象较为严重。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认识 及自身专业水平分析和发展规划 随着人类文明飞越式的发展进程,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价值有着更为理性,客观的认识,对教育的期望正逐渐升高、膨胀。由此,对老师是的价值有了深层的认识,继而对教师的期望和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不单是教育界所关注的话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以往对我“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的概念是模糊的,认识是浅显粗略的,通过这次网络培训让我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 总体来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两个相通的概念。"教师专业性的过程"是其两者强调的共同体。 细化说来,二者又有些许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关注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教师专业化”的三个发展方向。所以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已成必然趋势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变革与挑战已经是21世纪的代名词,各行各业的都在一片改革声中崛起,创新。教育界的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世界范围内的大变革已经掀起的惊天巨浪,各国都在不断的互相学习,交流,借鉴成提功的经验。与此同时,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中最受关注的因素。教师即是教育改革的前沿实施者,也是改革中改进和提高的先锋。同时,教育改革的契机,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间。因此,不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指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具体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课程、教学、学校的“文化震荡”。在这震荡中明白教师是这个舞台的“领舞者”。变革为教师提供发展成长的阳光和水、为其专业发展创造实践活动,践行实践智慧,让教师们跃上时代的新舞台。可以说课程改革也为教师设置了“最近发展区”,让教师“跳一跳”收获成长的“果实”。教师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契机。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集中体现。推行素质教育关健在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不提高教师素质。“素质教育取决于教育素质,教育素质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取决于教师专业化的程

浅谈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成果类型: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单位: 职务: 姓名:张洁平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各种培训中,“教师专业化”这一名词不断出现并被强调。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人也认为中小学教师所教知识较浅,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误认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同时,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也较低,很多教师仅仅把自己定位于“教书匠”角色,这与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专业要求有一定距离,离“专业的教育家”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差距更大。因此,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对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几点认识: 一、何为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身心素质的持续成长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 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 二、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目的也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那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 (一)以新课程改革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新课改,教师们更新了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庄河二中王丽敏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1.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对现代教育科学中的全新理念,重要思想方法理解和 驾驭有困难 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是数学专业功底的具体体现。它能拓宽学生 的数学视野,主动用较高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迅速把握某个具体内容的 核心和数学本质的能力。 良好的数学专业功底是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如果教师的数学素养得不 到及时更新,对相应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欠缺,对为数不少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 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那么,数学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有另类问题,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可能一时难以应变,只能用“查查 看”,“课后研讨”等话语抵挡,至少让人感觉不够流畅,教学便达不到游刃有余的 境界,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虽有领悟,但理解并不算透彻,所以在实践中很难真实 的体现这种育人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行为会产生影响,但因为理解水平有限,认识层次不够深入,好的教育思想不能真正得到内化,往往只改变了一段时间的教育 行为,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对于初中数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精准与否,将直接影响 教学深度和效果,以“方程”为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方程建模与化归,准确把握方程思想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 提炼过程,是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一种过程。方程的学习从一 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接触非常现实的问题,学习建模过程,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而解方程的设计

要点在于再现化归的思想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凭经验,教学设计过于自主化,忽视了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推敲,导致课堂干瘪无味,经不起琢磨,缺乏精髓。 新课程标准是成功教学的指挥棒,如果不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核 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的经 验”,“空间与图形”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建立统计直觉;统计教育价值的核心在于逐步养成尊重事实、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理解和把握随机现象的能力,中小学阶段统计教学应该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建立统计直观”,那么,进行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实施将会大打折扣!因为学校有很多教学常规,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细细咀嚼,对先进的理论往往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致使教学低效。 2.终身学习意识较强,面对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自身的筛选能力相对欠缺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本无字书”。倘若我们留意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我们一定不会满足于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习,用自己的头脑武装学习,用自己的心灵体悟学习。这,就是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大家倡导的生活教育的永恒魅力!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里,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建立一种对话型、合作型、活动型的教学活动,进而将学校和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的共同体和发展的 共同体。 “要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想法,安排整体学习计划。”无论是 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对每个学习的个体而言,就需要有主宰学习的意识,有调控学习的技术,更要有改进学习的科学方法。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做计划,善于从问题中锻炼思维的能力,这是我 们平时应该做到并需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也做到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根据考试系统自动生成其中10道,难度系数:轻易 4道;适中: 12 道;较难:4道) 1、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A )难度系统:容易 A. 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 B. 专门化——非专门化——专业化 A. 专业化——专门化——非专门化 B. 非专门化——专业化——专门化 2、凯尔·桑德斯指出传统上最古老而典型的三大专业是(B )。难度系统:较难 A. 牧师、医生和教师 B.牧师、医生和律师 C. 医生、教师和律师 D. 牧师、医生和教师 3、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至今教师教育行成了哪几个层次( B )难度系统:适中 A、初师、中师、师专、本科 B、中师、师专、本科 C、幼儿、小学、中学 D、以上都不对 4、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 B )难度系统:适中 A、素质情操和自我情操 B、理智的情操和道德的情操 C、A和B D、以上都不准确 5、教师的专业理想包括( C )难度系统:适中 A、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B、职业道德精神 C、A和B D、以上都不正确 6、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 D ) 难度系统:容易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7、优秀教师的前提是( A )难度系统:容易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8、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C )难度系统:适中 A、专业准备期 B、专业形成期 C、专业成长期 D、专业更新期 9、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第六个阶段是( D )难度系统:适中 A、专业形成期 B、专业成长期 C、专业更新期 D、专业成熟期 10、我国优秀教师的阶段性成长规律中“站住脚”阶段是( A )难度系统:容易 A、到第3年左右,是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 B、到了第5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C、在第5至8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D、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 11、( A )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和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难度系统:适中 A、教学反思 B、教学实践 C、课堂教学 D、校本培训 12、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要害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A )难度系统:适中 A、在职教育 B、教学实践 C、校本培训 D、教学反思 13、( A )教师专业发展的“降压阀”和“转换钮”。难度系统:适中

2021年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欧阳光明(2021.03.07)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认识的提高,我认为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的认识才能科学的指导实践。换句话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发展最具积极性的因素。反思是总结、是批判、是追求。只有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寻找自身的缺失与遗憾。从目前实践看,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而且,现代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与专业化的标准是非常一致的。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因为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仍然没有多大的长进,教学方法老一套,老经验,一用几十年,他们是经验主义者,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不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只是一味的“灌”。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只是一味的争课时,加班加点。他们不去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只是一味强调教材的变化太快……我们现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为了迎接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批判性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做出价值判断以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连续历程。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评价,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优点、缺点和专业发展中所欠缺的能力,促使教师的自我进修和自我专业发展。一般来说,教师评价有两个目的:一是形成性目的,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自己 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和需求,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二是总结性目的,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和聘任的主要依据。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允许教师民主地参与评价,注重教师的自评和互评,引导教师将自我发展的目标与评价目标相结合, 帮助教师建立理想的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三﹑坚持实践导向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戬浜学校杨美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然而,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管理性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仅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缺少对学生适应现在社会的素质的关心,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不高。于是,应试教育模式成为根深蒂固的模式教育。现行的教育机制,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使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数的分配,对学生发展评价等始终如一的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进行。于是,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考试指挥棒相应的学科内容,如何使学生对考题做出灵活得应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教师自己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暇考虑教育教学科学方法的改进,即使有所改进,也是为了应试的目的,无暇顾及也无力开展真正的科学教研。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研并未取得突破性的突破和进展,有的甚至以教学科研之名大搞应试教育之实。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教师不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程度的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了整个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专业自主发展有三个途径:①通过系统的自学:②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③在教室里检验己有的理论。最后一条途径尤为重要,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应该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实践业己显示它是有前途的方式,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大多数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掌握了研究技巧,那么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改善。 实际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得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教学方面存在问题及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教学、教研工作方面 1.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研氛围不浓。 我校绝大部分学科都做到了专职专任,但有几个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是改科任教,近年来还有部分新教师含校聘教师入职,个别教师的不专业导致了教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从整体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角色转变迟缓,教学效率不高。 虽然在上级教委和区教研室的要求和指导下,我校一直在尝试、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在教师中积极推行、倡导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不同,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和接受也不同,可以说,我们的课改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目前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学围绕教转,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宰者,基本上还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思维。 3.过于注重培优,而忽视辅差。 为了中考多出成绩,出好成绩,在九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做到关注全体,而是过于偏重对优秀生的培养,忽视了对临界生和学困生的辅导,从而导致了优生

更优,而差生更差,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现象。 4.学生方面 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打工子女,家长对学习不够重视,家庭的学习氛围不浓,导致这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习惯于“强迫性学习”,没有切实有效地学习方法。 (二)课改方面 一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中尚未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大多教师还是比较喜欢“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上课时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思考少、发言少、讨论少,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二是教师思想观念滞后,对课堂教学改革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和质疑想法。教师观念滞后,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敏锐的思维、缺少敢为人先的勇气,这确实是阻碍学校教学改革进行、教学质量提高、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三是教师对教学研究和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我校有固定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间,但从具体执行的情况来看,还开展得不够好。有的教师抱着“要我参加”的应付态度,缺少相互交流与合作,还没有发挥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许多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和功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教科研意识。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通过这次的培训,通过对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学习,让我对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其中包括教师专业化的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动因等等各个方面,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提出,首要的动力来自社会发展,而不是教育体系内部对传统教育制度或行为的理性自觉。外部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使人们越发认识到教育的价值,进而认识到教师的价值。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次,教师专业化产生有它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三点: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的时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不但提出了量的要求,更提出了质的的要求。因此,传统“一次性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关键在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所以,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认为,千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两半部分,前半部分接受教育,后半部分从事职业活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教育应贯彻于人的一生。在现代,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他在青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能享用一生。因此,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吸取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后来,人们开始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发展等等社会问题和青少年成长问题与教育联系起来,把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教育,希望教育界承担起更多的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真实写照。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等等。因此,教师专业化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再次,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由上可见,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已经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教师专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何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一个大家公认的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但是,根据以上有关专业化的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