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_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_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_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_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一个附加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

上分析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效应转换。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部分经验事

实,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0递减、/垂直效应0显现。本文

基本结论是,因为劳动力供给中/水平效应0的收益递减特性,中国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

/人口红利0,必须转到以知识、技能等人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效应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二元经济转型

*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0(批准文号06&ZD004-01)资助。本报告执笔人袁富华、汪红驹、张平、刘霞辉。参加讨论的人员:刘树成、张晓晶、张连成、常欣、田新民、仲继垠、黄志钢、吴延兵、林跃勤、王宏淼、张磊、岳清唐、陈昌兵、马岩、张自然、魏枫。

1 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当一国人口增长率降低后,会在一个特定时段内形成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都比较低的情况,这时,该国人口分布呈/中间大,两头小0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带来劳动力丰富、储蓄和投资增长快的有利结果,人们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0或/人口红利0。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0(林毅夫等,1994)大门,劳动力持续的大量供给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劳动力的供给效应对中国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中国人均GDP 超过1000美元,经济突破了贫困陷阱(马尔萨斯陷阱),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口红利0。1

不少国内研究对劳动力要素之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认真审视。在一项有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的研究中,刘树成(2007)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0良性增长局面的出现,与供给面上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及相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关:一方面,中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乡城转移及劳动力低成本带来了物价的低稳水平。蔡等(Cai and Wang,2005)认为,由于改革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生育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的人口转变过程相重合,形成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通过改革在城乡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给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陈东琪(2007)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劳动力结构变化,来自知识劳动占比提高,来自于新知识的贡献,即老一代劳动力减少,新一代劳动力增加,非知识型劳动力加快退休,知识型劳动力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新生产业大军。王诚(2005)认为,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期劳力短缺现象的出现,与劳动力的就业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迁密切相关。袁志刚等(2005)认为,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势必要摆脱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维持产业竞争力的方式,而是应逐步转变到依靠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模式上来。

以上研究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投入间的经验关系,/人口红利0是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们更应看到,不论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经济增长的理论结果均表明,人口扩张和劳动力廉价供给从来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决定性因素。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人口和劳动力不可能长期处于/无限供给0状态。二元经济结构中落后传统经济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

经济发展,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工资上升, /刘易斯转折点0将到来,经济就告别了劳动力/无限供给0状态。就中国而言,1973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综合生育率已经下降到012%以下,未来/人口红利0将逐步耗竭,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刘易斯转折点0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必形成威胁(蔡等,2006、2007)。理论上,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文献中,外生假定的人口和劳动力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该结论被后期研究所推翻,20世纪80年代后的内生增长文献认为突出了创新、人力资本等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Romer,1986,1990;Lucas,1988)。新理论突破了低素质劳动规模效应递减对长期经济持续增长的限制,更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在劳动力几无增长的条件下长期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现实。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中国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推动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和机制性分析,论证了不同的劳动力供给效应的递增或递减效应,并模拟其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从而在理论逻辑和实证上分析当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0时经济增长路径如何转换,其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机制需要如何重新设定。为下面分析的简便,也为更形象地说明劳动力的结构性特征,本文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供给效应概括为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0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垂直效应0两种。其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0是指劳动力规模扩张和就业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垂直效应0指通过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的劳动效率提高。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中一些典型事实的说明;第二部分构造了附加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约束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分解劳动供给的/水平效应0和/垂直效应0,并模拟了两种效应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劳动力/水平效应0递减效应下的经济增长机理和增长路径的转变;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性建议,我们认为应突出以劳动力素质提高为核心的中国/第二次人力资源开发0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一、优势劳动力资源供给推动了中国经济/赶超式0增长

中国近30年的劳动力资源动员和经济增长潜力开发无疑是成功的。体制变革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在将农业部门庞大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工业和服务业等现代部门的同时,也为新知识和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契机,农业部门的效率因此得以稳步提高。从劳动力资源动员机制看: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期普遍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次产业流动提供了条件,而乡镇企业普遍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特征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顺畅通道;另一方面,8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国有企业改制,如用工/合同制0的推行,以及其他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劳动力流动和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提供了环境。正像发展经济学经典模型所预言的那样,在低成本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第二、三次产业的过程中,较之于传统农业部门而言,现代部门的受益可能更大。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日益壮大和国外市场需求预期稳定的条件下,现代部门或许只要提供连续吸纳劳动力的资本和技术就已经足够了,大规模低成本劳动力投入一方面为现代部门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延续,以知识和经验积累、技能提高和技术进步为体现的/干中学0效应,1也逐步在越来越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中产生并积累,由此,劳动力投入质量得以升华并进一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和现代部门的加速扩张。

1Arrow(1962)、Young(1991)倾向于把/干中学0理解为经验或与技术进步有关的生产潜力的开发。这里,我们把/干中学0效应具体理解为由于知识、技能水平及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张平、刘霞辉(2006)分析了/干中学0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规模的数字特征来看,1978)2006年中国GDP规模扩张了12倍,1979)2006年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17%,而2003)2006年1017%的年均增长速度,则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加速扩张期。与总体经济增长比较起来,现代部门扩张的趋势更加强劲:1978)2006年间,第二次产业规模扩张了19倍,第三次产业规模扩张了16倍,并且同时表现出了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近30年来中国经济规模的加速扩张,为就业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参与到生产中来,全社会就业规模因此从1978年的4102亿人扩张到2006年的7164亿人;与此同时,就业结构的现代化演进趋势开始发生。从表1可以看出,1978)2006年间,制度变迁使得中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逆转,一度在城镇就业吸收居于主导地位的国有制经济让位给非国有制经济,城镇非国有经济就业接纳中作用的发挥在1998年改革深化之后更为明显。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的发挥促进了传统部门劳动力的流动,从就业的产业结构看,近30年里农业部门就业比例下降2719%,转移出来的低技能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尤其是更具有劳动密集特点的服务部门接受,就业产业占比的明显变化发生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路径被明确定位以后。就业的产业间转移和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壮大,对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至关重要,1978)2006年间,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就业占比仅下降1314%,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村就业占比明显下降的趋势看,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乡村现代化的加速时期。

表1全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的城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

城镇乡村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城镇国有城镇非国有1978年2317761370151713121278132117 2006年3711621942162512321222177713增减+1314-1314-2719+719+20-5516+5516

变动加速

时期1995年以后

加速上升

1995年以后

加速下降

1992年以后

加速下降

1978)1984年

(以后转为稳定)

1992年以后

加速上升

1998年以后

加速下降

1998年以后

加速上升

数据来源:刘树成(2007);国家统计局,5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6。

全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即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和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流动),在使得劳动力资源潜力得以有效开发的同时,总体经济效率和部门经济效率也相应提高。经济效率的提高来源于/学习0能力的增强,体现于/干中学0、/投中学0过程中的劳动者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生产效率的数字特征来看,近30年间,按可比价计算的全社会增加值产出P劳动力投入比率由1978年的85217元P人上升到2006年的633018元P人,增加了614倍;第一次产业增加值产出P劳动力投入比率由1978年的33516元P人上升到2006年的1063元P人,增加了212倍;第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产出P劳动力投入比率分别由1978年的241612元P 人、177818元P人上升到2006年的1962113元P人、611418元P人,增加了214倍。1992年以后,无论是全社会还是各次产业,增加值产出P劳动力投入比率都进入一个稳步增长时期(参见图1)。

作为产出创造和效率增进的根本性要素,中国劳动力大规模投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赶超0,中国经济也在新世纪初跃出了/贫困循环陷阱0(马尔萨斯陷阱),现享受着/人口红利0推动的城市化高需求、高投入的高增长期,然而正像经济中的任何要素投入一样,单一的劳动力投入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当前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已经遇到逼近峰值的挑战:(1)生育率降低到012%以下,人口的扩张被抑制,/人口红利0也将逐步消失;(2)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特别是/廉价积累0时期已经过去,农村劳动力的最低工资、社保等提高了成本,农民工工资也开始明显上升。在不久的将来,劳动力廉价积累推动的经济增长受到递减效应的/挑战0。

图1 1978)2006年全社会及各次产业增加值产出

P 劳动力投入比率趋势 数据来源:1978)1989年就业数据取自王小鲁、樊纲(2000),1990)2006年就

业数据及其他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2005、2006,2007);可比价按照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减缩得到(1978=1100);比率趋势由产出和就业HP 趋势相除得到。

怎样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中

国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并使其在经

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已到了

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时候。是继

续沿用过去的思路搞劳动力大量

投入,从而要求保证人口出生率不

下降和劳动力总量不断增加;是认

定/人口红利0还能延续一段时期,

现在还能粗放使用劳动力,等资源

耗尽再转型;还是认为中国耗费型

劳动力投入与中国的经济结构一

样已到了不可持续的阶段,需要尽快转型。我们持后一种观点。下面将通过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来显示选择该观点的依据。二、劳动力供给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力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学里不是新课题,在设定市场完善及不存在部门间劳动效率差异的前提下,已有了定型结论。但中国经济与标准结论要求的环境相异,表现出明显的部门间劳动效率差异,这就限制了我们直接使用已有模型和结果。为此,我们从人口变化的角度构造了以下模型。

我们首先假设人口是外生的,采用人口学的一个基本经验假设,即假设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符合Logistic 曲线,然后构造一个附加人力资本投资的二元经济模型来描述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假设该二元经济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构成,农业部门存在过剩劳动力,现代部门的发展逐步吸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农业部门使用低技能的劳动,现代部门使用高技能的劳动。劳动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干中学0和人力资本积累实现。经济增长由劳动力增长和劳动力资源转移、人力资本积累和两部门的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

(一)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

11总人口和劳动力供给

有理由相信,劳动力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规模紧密相关。1为此,我们可以简单假设劳动

力供给机制与人口增长机制具有相似性。与人口增长机制的一个经验方程,Verhulst 方程(即通常所说的Logistic 模型或S 曲线)相类比,

o我们这里把劳动力规模随时间的变化路径表示如下:

L (t )óL (t )=r L ( L -L (t )),r , L >0(1)

1oLogis tic 曲线是人口增长模型中的一般化模型(参见陈彦光、余斌,2006)。

在王小鲁、樊纲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较早注意到了就业规模与提前16年人口出生数量的关系,并试图据此对就业统计中的误差进行修正。如果将王小鲁、樊纲的全社会就业序列与提前16年相对应的人口规模序列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趋势基本一致(参见王小鲁、樊纲,2000,第1章及其附录)。严格说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投入是两个稍有区别的概念,劳动力供给应该包含劳动力投入(就业)和失业等更加广泛的内容,但是,由于失业问题不是本文关注的内容,因此,为便于表述起见,我们将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投入路径视同。

式中, L 为最大劳动力规模(或峰值规模),r 为劳动力自然增长率,L (t )为t 时期劳动力规模。这个方程的意思是,t 时期劳动力规模L (t )距离经济增长可吸收的最大劳动力规模 L 越远,劳动力增

长速度L (t )óL (t )就越大。随着时间推移,L (t )óL (t )

逐渐趋向于0,此时,劳动力规模存在/峰值0逼近现象。假设初始时刻劳动力数量为L (0),则劳动力增长的曲线为(1)式的解:

L (t )= L 1+K e

-rt (2)其中:K = L

L (0)

-1。用图2

表示。图2 劳动力规模变动趋势 劳动力增长率为:L (t )óL (t )=K r K +e rt (3) 显然,当t y ]时,劳动力供给增长率趋向零。

21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供给

为体现中国的经济特性,我们假设存在一个二元

经济的结构,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假

设初始状态所有劳动力都处于农业部门,初始劳动力

为L (0),同时假设农村和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

同。转型开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现代部门,假

设劳动力流动人口数量为L F ,因此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口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L A t L A t =r L ( L -L t )-L F L A ,L A , L A >0(4)

初始时刻t =0对应的劳动力规模为:L A t |t =

t 0=L A

0=L (0)[ L 。31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流出,进入现代部门。我们假设现代部门的初始劳动力数量为零,最初的城市劳动人口来自农村的劳动力转移,随后,现代部门按照人口增长规律增长,同时接纳传统部门流出的劳动力L F 。那么转型过程中现代部门的劳动力L M t 变化规律可用下式表示:

¤L M t L M t =r L ( L -L t )+L F L M (5)

初始时刻t =t 0对应的劳动力规模为:L M t |t =t 0=0。

(二)二元劳动力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我们就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充当劳动力转移渠道的现代部门(二产、三产)增长趋势进行分析。

11传统农业部门

假定农业部门的就业岗位不需要培训,其劳动力来自人口的自然增长。记上标A 为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增长模型形式为:

Y A t =A A t (L A t )

A A ,A A <1(6)

其中A A t 为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

21现代部门

假设现代部门的劳动是高技能的劳动投入,需要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经验技术,记上标M 为现

代部门,其生产函数为:

Y M t=A M t(uh t L M t)A M,u

¤h t=B(1-u)h t-D h t B>0(8)其中B表示教育部门的技术参数,D表示人力资本的折旧率。人力资本的折旧反映了技能下降、新技术、新知识导致的知识老化、死亡造成的损失等因素。

31人力资本投资转折点与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为了使分析结果简便且有经济学含义,下面重点分析现代部门。劳动和教育时间的分配是经济行为人的微观决策,其最优化配置决定了现代部门的劳动质量均衡水平。根据(7)式,使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时间配置1为:

u=

10

1P Bt1P B

u t>1P(B u)

(9)

假设初始人力资本水平为h0,将上式代入(8),得到人力资本的均衡增长路径:

h t=

h0e-D t0

h0e(B-D)t-11P B

h0e[B(1-u)-D]t t>1P(B u)

(10)

式(9)和(10)说明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态路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力资本投资不划算,经济人将全部非闲暇时间用于工作,因此劳动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必然以水平效应为主。随着生产率提高,当时间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上升,经济人逐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开始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垂直效应逐步发挥作用。但是,考虑到经济人不能将全部时间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必须将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即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时间配置上存在上限,此时经济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时间保持为(1-u)。因此,我们将S h1=1P B称为人力资本投资转折点,将S h2=1P(Bu)称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时间饱和点。

结合(7)、(9)、(10)式,可得到均衡产出的动态路径:

Y M t=

A M t(h0e-D t-1L M)A0

1

B

A M t(h0e(B-D)t-1L M P(tB))A1P B

B u)

A M t(uh0e[B(1-u)-D]t L M)A t>

1

B u

(11)

根据生产函数(7),经济增长率可被分解为:

¤Y M t Y M t =

¤

A M t

A M t

+A

¤L M t

L M t

+

¤h t

h t+

¤u t

u t(12)

其中¤

A M t A M t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

¤L M t

L M t

与劳动力增长相关,我们称之为劳动供给的水平效应;而

¤h t

h t

人力资本增长率,我们称之为劳动供给的垂直效应。¤u t

u t

为劳动时间的配置效应。

1可利用Kuhn-Tuc ker定理推导出。

结合(9)和(10),可得经济增长率的动态路径:

¤Y M t Y M t =

¤A M t

A M t

+A

¤L M t

L M t

-D0

B

¤A M t

A M t

+A

¤L M t

L M t

-

1

t

+(B-D)1P B

¤A M t

A M t

+A

¤L M t

L M t

+[B(1-u)-D]t>1

B u

(13)

均衡产出的增长路径取决于人口增长模型和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初始条件,以及生产函数的各个参数,增长方程包含经济转型过程的丰富内涵。下面我们以S h=1P B为分界点、把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低级劳动力投入阶段和人力资本投资的转型阶段,具体揭示动态方程的含义。结果为以下几个命题。

命题11在经济发展的低级劳动力投入阶段,即0

资本的折旧,人力资本水平下降,劳动供给只能通过水平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增长条件是:¤A M t

A M t

+A A

¤L M t

L M t

>A A D。

命题21当经济进入人力资本投资的转型阶段,人力资本加速积累,人力资本的垂直效应成为

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经济增长的条件是:¤

A M t

A M t

+A

¤L M t

L M t

-

1

t

+(B-D)>0。在转型阶段,如果人力

资本投资不足,经济转型可能停滞,经济增长也因此而停滞。

命题31人力资本积累的垂直效应是劳动力供给影响现代部门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唯一因素。

当考虑长期情形,由于lim

t y]¤L M t

L M t

=0,则有:

lim

t y]

¤Y M t

Y M t

=

¤

A M t

A M t

+A(B(1-u)-D)(14)

41刘易斯转折点与经济增长的路径转换

假设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传统农业部门的最低工资为W,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决定了这一最低工资由最低生存费决定,刘易斯转折点描述随着劳动力转移传统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至W以上的转折点,用S L表示。在初期阶段,现代部门的工资也被压低,为简化分析,可以假定现代部门支付制度性工资1为制度性工资系数。显然,只要现代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高于

L MD t=A A(uh)A

1

1-A

(15)

由此得到现代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率为:

¤L M t L M t =

1

1-A

¤A M t

A M t

+A

¤h t

h t-

¤

上式表明,要保证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吸收能力不断扩大,需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城乡劳动市场的制度性障碍对劳动力转移具有负作用。如果经济发展处于人力资本投资转折点之前,即S L

结合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表达式,可以计算出流动人口:

L F P L M =(1-A )-1¤A M t A M t +A [B (1-u )-D ]-r ( L -L (t ))P L (17)

随着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口下降,边际生产率上升,一旦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超过最低工资水平W ,其工资水平就应该由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此时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口下降,工资上升;同时由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仍低于现代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即农业部门的工资仍低于现代部门的工资,农村的部分劳动力仍然向现代部门转移。这一阶段现代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率为:

¤L M t L M t =11-A M ¤A M t A M t

+A ¤u t u t +A ¤h t h t -¤

的变化还受人力资本投资转折点和人力资本投资时间饱和点的影响。理论上存在三种情况:(1)S L

如果其他参数不变,由于工资增长率上涨,跃过刘易斯转折点的第二阶段现代部门劳动增长率比第一阶段下降,结合经济增长率的(13)式,就意味着劳动供给的水平效应下降。随着劳动力继续转移,直到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二元经济的转型过程结束,经济进入命题3描述的内生增长阶段。

以上论述表明,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0成功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如果不出现/刘易斯转折点0,/二元经济0的转型就是不成功的。转折点之后,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0不再成立,与工资上涨对应的是传统和现代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上升,劳动力需求增长率和水平效应下降,垂直效应上升。经济成功转型产生的劳动供给效应转变,在附加了人口和劳动力增长趋缓的外生因素之后,更容易成为现实。

51数值模拟

上述二元经济模型中各个变量的趋势取决于模型的参数和初始条件,由于篇幅限制,我们这里仅给出部分变量的模拟结果。假定参数:A M

=1,h 0=015,B =01003,D =01002, L =100,L 0=015,A M =015,t I (0,2500),可以得到如下人口曲线和经济增长路径:

图3表明,受制于人口增长规律,劳动力供给呈典型的S 型曲线。图4的经济增长趋势线表明,在劳动力投入加速增长时期,经济也表现出加速增长,劳动力增长出现拐点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但即使劳动力增长已经停滞,经济仍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如果不考虑劳动力供给的/垂直效应0,则经济增长也呈典型的S 状。有趣的是,我们得到的增长曲线与刘霞辉(2003)得到的长期增长曲线有类似之处,但因考虑了人力资本的作用,长期增长有了可能。三、通过劳动力资源二次开发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水平效应0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在人口和劳动力增长规律的约束下,由于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成功实施和生育率水平的

图3 劳动力增长趋势 图4 经济增长趋势

下降,劳动力总供给向/峰值0逼近的态势已经形成,

1劳动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隐含了经济增长

路径转换的内在必然性。

11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0递减趋势明显从总体状况看,中国劳动力投入增长率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1979)2006年间中国劳动力投入增长速度表现出了一条类似/倒S 型0路径:1979)1988年间,劳动力投入增长率的递减速度是年均012个百分点,1989)1996年间,劳动力投入增长率的递减速度是年均0118个百分点,1997)2006年间为年均0102个百分点(见图5)。

图5 1979)2006年全社会劳动力增长率路径

数据来源:就业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同图1。

全社会就业增速减缓。与劳动力投入增长路径相对应,全社会就业规模增长趋势分为三个阶段:1988年以前的加速增长阶段;1989)1996年间的减速增长阶段;以及1997年以后总体劳动力规模向峰值的缓慢逼近阶段。1997年以后,中国劳动力规模向/S 型0曲线/顶端0迈进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劳动力投入的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发方式的某种转型,即由以往劳动力投入的规模利用,向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开发方面转型。劳动力投入增长路径转换的这种信息,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的必然性。1根据王金营、蔺丽莉(2006)的谨慎性预测,中国劳动力供给/峰值0将出现在2020年左右,届时劳动力供给规模接近8亿人。

朱宝树(2001)的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增量劳动力供求的城乡结构发生了逆转。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增量劳动力供给的一半以上来自于农村,9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末期以后,将近七成的增量劳动力供给来自于城镇。增量劳动力需求的趋势大致相同,但与增量劳动力供给城乡占比比较起来,90年代以后逆转的速度更快(见表2)。

21劳动力供给的/垂直效应0开始显现

表2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的城乡构成变化(%)1964)19821982)19901990)19931993)1998供给需求供给需求供给需求供给需求净增合计100 100 100 100 100 100100 100 城镇2819371550102863134068158611农村6711621550107236176031151319 数据来源:朱宝树(2001)。

劳动力供给的/垂直效应0可能通过两条途径体现,即存量劳动力的知

识、技能和经验积累,以及增量劳动力

供给所带来的新知识、新技能。实际

上,从劳动力供给增量来看,中国劳动

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正处于进程当中。

随着劳动力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国全社会及现代部门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与体现于技能、知识当中的劳动力者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以全社会劳动投入为例,根据5中国统计年鉴6数据,1978年,每万人新增劳动力投入中,受过本科、专科和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为512人;1988年,每万人新增劳动力投入中,受过本科、专科和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为1297人;1992年,每万人新增劳动力投入中,受过本科、专科和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为3501人;1999年,每万人新增劳动力投入中,受过本科、专科和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为5189人;2005年,每万人新增劳动力投入中,受过本科、专科和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为6815人。上述数据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全社会劳动力素质快速提高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全社会生产效率的稳步上升是一致的。

表3 中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不同测算结果

年份王艳等巴罗等杨国涛王艾青等19804118417651285199198541714194518061561990511351856114711619955151611161427154

20005189*613561517187 数据来源:杨国涛,2006:5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1952)2004年6,5乡

镇经济612月;王艾青、

安立仁(2004);*该数据为1999年数据。 表4 中国25岁及以上人口教育构成

与其他国家对比(%)时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文盲半文盲中国1995218381138192012美国

199446154416812016日本1990201743173316013加拿大1991211462101517110

数据来源:王艾青、

安立仁(2004)。相当多的研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表3列示了几位研究者对于中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估算结果,尽管由于所采用的数据口径不同而导致估算结果

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这些结果却

体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劳动力素质

普遍提高的一致趋势。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成功

地开发了一度沉淀于传统农业部门和国有部门的庞大劳动力资源,并由此把经济送入快速起飞的跑道,那么,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第二次开发对于经济的持续稳

健增长将至关重要。实际上,作为第二

次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更大的可开拓空间。表4是

20世纪90年代中国25岁及以上人口知

识状况与相近时期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

素质状况的简单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即使让大多数劳动力普遍具备初等教育水平,中国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尽管从各自经济利益出发,微观经济主体对知识和技能重要性的观察角度不一样,但是,这种普遍认同的合力却有益于宏观层面/干中学0效应的持续发挥作用。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的选择,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巧妙选择,那么,为了避免这种选择的/收益递减0窘境,中国不得不为未来重新定位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未雨绸缪,在/干中学0中培育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一种确定性选择,这实际上构成中国劳动力资源二次开发的核心。

最近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分析。从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1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构成市场的求职主体,其中5513%的求职者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8%;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0%;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716%。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5115%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617%,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基本一致(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我们认为,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野,中国增量劳动力供给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代际0差异,90年代以来增量劳动力的特点是,他们拥有相对较多的教育、培训机会,而这些机会的提供,为其快速步入熟练劳动力行列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人力资本加速积累时期,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将越来越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关注的核心。

31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机制有待深化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时期,但目前的开发政策不力、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从基础的教育制度看,大学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向大学等学历教育倾斜,职业教育严重滞后。虽然近年来政策上有所调整,如近年来,我国旨在促进就业的中短期社会计划开始制定和实施,比较典型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推行的5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6。该计划的目标任务是:2006)2010年,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年均培训800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培训方式以3)6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技能,且能够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补贴办法是,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劳动者培训补贴资金规模进行安排,与中央财政的补贴资金合并使用,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者,经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代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相应补贴。显然,这个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应急性0计划,与人力资源二次开发的要求相差很远。

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把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到/国策地位0,为了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明确、系统完善和措施到位,往往为技能培训专门立法,以调动全社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迎接产业结构升级,高度重视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企业把行为科学运用于工作场所,产生了所谓/参与性管理培训0模式。根据各个阶段实际情况,政府先后颁布了5人力开发和培训法6(MDTA)、5经济机会法6(EOA)、5综合就业培训法6(CE TA)、5工作培训伙伴法6(JTPA)等多部旨在调动全社会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法律。

目前,中国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学历教育的补充,而在职培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附属,从教育体系、教材、师资等各方面都是拼凑,在经费上更是无法保障。而且,我国有限的劳动力培训资金多头管理现象突出,资金分散和部门利益倾向严重,因为我国财政仍然是培训补贴的重要渠道,这种状态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的滞后对中国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是一大障碍。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就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投入的/水平效应0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垂直效应0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向由知识、技能等要素主导的转变趋势和客观性进行了说明,其政策含义也是明确的。

(一)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一体的机制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有一个广泛的争论命题是,中国农村劳动力依然很多,政府过多地干预劳动力市场,如最低工资制等会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过快,劳动力转移难以完成。我们认同中国劳动力供给目前还有水平效应,但对劳动力资源过度粗放的使用已经没有了继续维持的基础。我们的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一体性机制,将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0结合在一起,从而改变劳动力粗放开发的机制,可以推进中国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认为,政府应当建立进城打工者的身份转变机制,以此激励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资本累积和开发,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做工仅拼体力,而无法进行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劳动力/浪费开发0的模式,完成/农民0向/市民0转变。这涉及到城市劳动力培训体系、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覆盖等一系列问题的调整和改革。

(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劳动力需求路径

经济理论表明,劳动力选择什么样的技能与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有关,而劳动力需求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技术方式所决定。就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而言,现代部门普遍存在的粗放式投资及劳动力使用模式,使得劳动力素质处于一种比较低的水平上。但是,目前我国偏重于吸收低素质劳动力的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是,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遇到了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强大竞争,而且遇到了发达国家频繁的反倾销阻力;而且,这种经济结构过度耗费资源,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因此,以吸收低素质劳动力为主的粗放式投资及相应经济结构必须转型。通过结构转型,使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进而为劳动投入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好的需求环境。

(三)推进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

劳动力素质的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目前中国劳动力素质开发的状况来看,尽管加强普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共识已经达成,但是,建立什么样的教育培训体系以使得劳动力素质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梯度结构尚缺乏整体性思路。我们认为,作为中国人力资源二次开发的重要体现,劳动力素质提高的策略应该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包括:(1)目前及未来农村基础教育的加强和政府对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政策规划;(2)对于城镇就业人员的岗位培训;(3)对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普通教育、技能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问题,切实关系到劳动力再生产能否适应工业化阶段的人力资本需求的问题。相对于较为规范且仍待着力加强的普通教育而言,中国技能教育的加强和规范有待走的路可能更长。因此,通过劳动力素质开发长远社会计划的制定,以此把劳动力技能提高的短期任务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涵盖政府、企业、个人的且使院校、各类培训机构有机联系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至关重要。这样的计划应该具有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个人资源的整合功能,并切实调动起三方参与的积极性。这个体系的构建,将给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蔡、王德文,2006:5人口红利的获得与丧失6,载5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6,社科文献出版社。

蔡,2007:5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6,社科文献出版社。

陈东琪,2007:5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6,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6月。

陈彦光、余斌,2006:5人口增长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其预测方法6,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第9期。

国家统计局,2005:5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6,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6:5中国统计年鉴6,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7:5中国统计摘要6,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建斌,2005:5美国培训管理者素质技能要求综述及其启示6,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第1期。

刘树成,2007:5继续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分析学术座谈会,7月。

刘霞辉,2003:5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6,5经济研究6第5期。

王艾青、安立仁,2004:5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6,5学术研究6第9期。

王诚,2005:5劳动力供求/拐点0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6,5中国人口科学6第6期。

王金营、蔺丽莉,2006:5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6,5人口学刊6第4期。

王小鲁、樊纲,2000:5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6,经济科学出版社。

徐薇、张鸣鸣,2006:5构建农村劳动力培训长效机制的政策思考6,5经济体制改革6第4期。

袁志刚、封进、张红,2005:5城市劳动力供求与外来劳动力就业政策研究)上海的例证及启示6,5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6第5期。

张平、刘霞辉,2006:5干中学、低成本竞争机制和增长路径转变6,5经济研究6第4期。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5职业供求分析报告6,5中国劳动保障6第3期。

朱宝树,2001:5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的城乡构成6,5人口学刊6第5期。

Arrow,K1,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0,Re view o f Economic Studies,Vol129,(J un.),pp.155)173.

Cai,Fang and Wang De w en,2005,/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0,in:Ross Garnaut and Song Li gang,eds, 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 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 s.

Lewis,William Arthur,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0,Manches 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22(May),139)191.

Lucas,Robert E.,Jr.,1988,/On the M echanics of Econo mic Devel opment0,Journal o f Mone tary Economics,22,1(J uly),3)42.

Romer,Paul 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0,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94,5(October),1002)1037.

Romer,Paul 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0,Journal o f Political Ec onomy,98,,5(October),Part II,S71)S102.

Young,A.,1991,/Learning by Doing and D 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Quarterl y Journal o f Economics0,Vol.106,No.2. (May),pp.369)405.

The Effects of Labor Supply and Economic Growth Path Transition

Research Group

(Insti tute of Economics,CASS)

Abstract: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labor supply effect is described in a dual economy model subject to population increasing and human capi tal inves tmen t conditions.Based on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labor market in Chi na we find the/vertical effect0emerges while the/horizontal effect0is decreasing.The develop ment of China could not depend on/demorgraphic dividends0in the long run due to the decreasing horizontal effect.It.s indi spensable to enhance human capital by knowledge and skill accu mulation to sustain endorgenous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Effects of Labor Supply;Economic Growth;Human Capital;Transition of Dual Economy

JEL Classification:E240,J630,O530

(责任编辑:晓喻)(校对:晓鸥)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如企业利润增速低迷,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出口需求疲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等等。但总体上看,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 一、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就业吸纳人员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并且这几年来服务业所容纳的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服务在加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员,这也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预计在2015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总体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较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物价温和回升 从物价方面来看,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的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从服务价格来看,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工资逐步上涨,使得一部分生活服务品的价格上涨。从食品价格来看,大部分的粮食都增产,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蔬菜、肉类的价格会微涨,这可能与劳动力工资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从资源产品方面来看,近几年的资源性产品在不断地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出现高物价的局面,这与国家实行的节能减排,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纵观全国的房地产业,房价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房价实现了小幅度上涨。 三、国民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速 纵观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潜力还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浅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式

浅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式 摘要:我国的经济对世界的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的经济受全球的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全球经济形式走向不稳定,我国将继续实施以稳健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融紧缩政策,实现稳中求进,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形式,调控 正文 一.当前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方面 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复苏态势,经济格局的变化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上看,2012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这将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国内方面 、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长周期”。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企业自主投资较强,制造业增长较快也将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企业设备升级等投资需求势头不减,国内较高的储蓄率对拉动内需仍有很大空间,我国经济将长期处在一个增长通道中。 金融危机正在倒逼中国经济从“出口”转到“内需”上来。2012年,我国将充分利用本轮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降速的有利时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上,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强制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退出与调整,同时倾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及产品崛起,尽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这一转型进程中,一批出口型企业、高能耗型以及部分高成本房地产企业,将会遭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1世纪中国经济的总规模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来研究和评价中国经济,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结构中的竞争力,制造业优势的不断强化将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是,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发展快速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无法在全国各区域均等分布,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 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状态。一些经济学家还用所谓奥肯定律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价格稳定成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扁你,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做生产的人均收入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即便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2010年中国GDP预计可增长10.3%,复苏迹象明显.但在投资刺激和出口回归正常后,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可能难以继续保持之前两位数增长,预期增长9%左右.综合不同货币调整力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居民可分配收入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依据预测和政策模拟的结果,本人对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国民收入支出结构,抑制通胀。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结构调整抑制通胀 【问题】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防通胀、稳增长”已成各方共识,与之相对应,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或成明年政策基调。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很可能不变,但通胀目标率或将被务实地上调到4%。有专家以为,相比之下,经济增长的目标容易达到,但通胀率能否控制在4%以内,还有一些不确定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意味着政策面在保增长、防通胀和结构调整之间的配置权重需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在2010年初,有专家指出,既有的经济数据已经确认国民经济活动快速回到正常水平,经济温度相对发达经济体明显扩大,并认为美联储在中期内加息的概率微小,建议国内政策不能坐等美国的调整,国内外不同的经济周期要求中国刺激性的政策应提前加快退出。 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房地产部门出现明显过热迹象,鉴于中美政策的脱钩明显滞后于经济基本面的脱钩,有专家认为,2010年的物价上涨将不会在年中出现市场所预期的放缓,政策退出临着赶不上通胀形势发展的风险。 2010年4月份,政策当局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中央财政刺激的力度也有所收紧,经济过热迹象几近消失,有专家从5月份开始判断经济进入微型滞涨格局,并强调经济增长的下滑只是边际意义上,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不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相比之下,物价上涨是更值得关注的经济风险。 在美联储退出第二轮数量宽松政策前后,有专家认为,中国政策面非但不应该跟进国外同行的放松政策,反而面临更加有力收紧的必要,并强调指出,过去经济周期显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来自通胀加速,当前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还有较大的空间。 那么,2011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国内的政策会如何调整?潜在的政策风险点是什么?有专家在这里尝试给出个人的预判。 2011年,外部经济环境有望有所改善。中国经济在增长方面,增长率可能由2010年的10%左右下降到一位数,到9%左右。这仍是相当理想的水平。在人口结构、资源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有所下降,相应的目标增长率也应有所下调。中国的消费将迎来一个长时期的较快增长,投资增速会相应有所回落,而2011年的净出口增速预计也趋缓。总体来看,消费的增加不足以弥补投资和净出口的下降幅度,经济增速因此将有所下降,但在结构上,国民经济会更加平衡地增长。 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2011年的通胀率可能在今年基础上进一步走高。由于2010年物价前低后高,2011年上半年的CPI翘尾因素影响较大,加之物价上涨的惯性因素,2011年上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将比较大。有专家预计,2011年通胀的外部环境也会有所恶化。今年下半年,综合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经超过危机前的高位,金价也创下历史新高,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继续实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增加。另外,美国的通胀率将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抬升,预计通货紧缩的风险得以解除,实体经济也会更有起色,这也会增加国内的通胀压力。2011年的通胀率有可能在4-5%之间。在中国的通胀史中,这是一个温和的通胀期。 在政策面,当前货币政策收紧、财政政策结构性调整的格局还将在2011年得以保持。已经物价在今年7月份后出现加速上涨后,近来政策面快速形成合力,出台了产业、货币金融、财政、行政等一揽子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由于物价上涨压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些政策会继续执行,以保持对物价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房地产领域的严厉调控政策也将会在明年继续。近几十年来的危机史一再证明,资产价格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爆发的主要策源地。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5-8-2 0:0中国财政·邹立文【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打破了“土地”、“消费”和“就业”等日本“神话”,经济进入衰退期。为此,1992-1997财年日本政府实施了价值约60万亿日元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以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之移动电话和卡拉OK消费的推动,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迹象,实际GDP增长由1995财年的3%上升到了1996财年的4.4%。然而,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桥本内阁错误地估计形势、并急于出台了包括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措施在内的“财政重建”政策,重创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1997财年为 -0.4%,而1998财年更为严峻,为-1.9%。1997年7月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日本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又严重挫伤了日本国民的信心。出口乏力、内需不足,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曾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实施的经济政策 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日本政府(桥本内阁和小渊内阁)相应采取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旨在尽快摆脱衰退,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综合经济方案” .“综合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4月24日草拟、并在同年6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一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含金量”超过16万亿日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合计达12万亿日元。该方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等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处理银行呆坏账。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7.7万亿日元用于环境、新能源、信息通讯、社会福利、城区再建、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另外,政府还放松住房信贷合作金库的贷款环境,促进私人住房投资增长。二是推动所谓的“私人融资便利”,促进私人部门采用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三是减税,特别和持续性的所得税和地方居住税减免额将达4万亿日元。这样,每个独立纳税人将减少纳税29000日元,每个受赡养者将减少纳税14500日元。四是通过自由化、培育风险投资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500亿日元的“紧急就业发展项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金融大爆炸”、促进土地和证券市场流通(2.3万亿日元)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个富于弹性和创造性的经济结构。 (二)“紧急经济方案” .“紧急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11月16日决定、并在同年12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三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7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减税额,直接政策“含金量”达27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方案。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和低利率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扩大公共投资、创造需求政策的“含金量”总计约17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是,扩大公共投资,1999财年公共投资额达44.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政策方面,减税总量超过9万亿日元。其中,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5%降至50%,公司所得税有效税率降为40%,同时,还出台了旨在鼓励购买住房的税收优惠措施。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在1998年11月和1999年2月两次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坚持维持零利率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三)“经济再生政策措施”。“经济再生政策措施”是在1999年11月11日起草的,政策所含投资约17万亿日元(加上婴幼保健项目,达18万亿日元)。其政策目的是,将日本现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经济的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 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率先回升 (3) 2.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价格上涨。 (4) 二.大类资产配置: (5) 三、对所选择行业股票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6) 四、针对华神集团进行技术分析: (7) 1 华神集团具体情况介绍: (7) 2 华神集团财务状况分析: (7) 3 趋势分析 (8) (1)综合能力 (8) (2)成长能力; (8) (3)盈利能力 (9) 4 股票价格走势分析 (9)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判断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的综合表现,看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情况。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能简简单单地就事论事,依赖某个经济指标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政治因素,地域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走向,中国的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 我们在媒体的报道中已经看到了很多报道,比如投资的过快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地盲目开发或者土地开发的问题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粮食开始增产,货币供给的增长幅度在明显的减缓,物价的涨幅现在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些确实从宏观上看已经见到了明显的成效。现在的微观方面也见到一些成效,但是要根本解决微观方面的问题,有待于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率先回升 从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看,总体形势比较好,到目前为止已经恢复到了2008年初的水平。

2.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价格上涨。 应对危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长期的通胀压力在持续积累,不能掉以轻心。 全球经济复苏长度、难度可能超过预期。希腊危机只是冰山一角。“欧猪五国”,其他大经济体,如英、美等国,它们的财政赤字占CDP的比重相当高,是长期性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大问题。财政整顿与刺激增长矛盾,全球复苏进程可能放缓。 大量流动性注入将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危机和重大调整,后果之一是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加剧。中国需要关注广义价格,除了CPI ,还要关注PPI、资产价格等。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出现两个重要变化: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形成和快速发展,在商品市场旁边站起了一个资产市场;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使一定程度的“过剩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短缺经济”,由于供不应求引发的物价上涨已经少见。由此引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过量货币在进入商品市场的同时,也大量进入资产市场;由主要追逐供不应求的商品转为追逐需求稳定、但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的物品,如石油、铁矿石、黄金、房地产和农产品。一旦 全球经济走稳回升,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不可避免。历史经验表明,农产品价格上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宏观经济学两大政策的效果习题答案

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结: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绘图说明)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 7.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选择题 1.B 不妨考虑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2.C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形 3.A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的情形 4.A 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利率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5.D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6.C 挤出效应发生机制 7.D 收入水平的决定 8.B 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9.B 平衡预算乘数,乘数论 10.B e↑ ,i↑,y↑,t↑,g不变,所以BS=t-g ↑ 11. C 12.C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大学近年来关于就业弹性的估算,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能够创造约58万个和100 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如果2017年第二产业增速能够保持在 6.0%,第三产业增速保持在7.5%,则分别可以创造约350万和750万个工 作岗位,总计可以创造约11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决定了2017年 中国GDP增速应保持在6.5%左右。 第二,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筑底的趋势,2017年实现 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这同时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2016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出九大底部特征:第一,实际GDP增速企稳为 6.7%;第二,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第三,从 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第四,企业效益 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第五,就业稳定向好,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第六,价格指数回升,核 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第七,景气指数和微观主体信心指 数回升;第八,贸易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第九,各 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风险、 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2017年实现6.5%左右 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按照2016年GDP增长6.7%计算,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5%,以实 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因此,2017年保持6.5%左 右的经济增长,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中期目标具有兼容性。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