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沿线声环境监测与评价

高铁沿线声环境监测与评价

高铁沿线声环境监测与评价
高铁沿线声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综合分析题111

1、量值溯源?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校准和检定。 2、空气污染系数简称污染系数,是某一地区某方位风向频率与该方位风速的比值。某方位下风向受污染的时间与该方位风向频率成正比,而污染浓度与该方位的平均风速成反比。空气污染系数综合了风向和风速的作用,代表了某方位下风向空气污染的程度。 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综合评价技术系指在科学掌握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源排放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区域自然状况、环境管理措施实施等相关信息,科学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的技 术、方法和标准。 5综合分析的目的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 (1)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科学、客观、完整地分析环境质量在时间、空 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提高为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制定环境决策和实施环境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效能。 (2)通过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揭示环境质量变化与各影响环境质量变化因素的相关 性,分析有关环境政策、规划、措施实施的环境效果,为环境污染防治提出重点方向和目标建议。 (3)根据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需要,促进环境监测战略、方针、技术路线和监测技术方法的 完善和发展。 (4)提高环境质量报告和发布信息的科学化、公众化的水平。 6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评价所采用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包括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 评价指标: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 评价等级:按营养状态指数分为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三级: 营养状态指数<30 贫营养 30≤营养状态指数≤50 中营养 营养状态指数>50 富营养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主要包括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分级内容功能区分类: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专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标准分级:标准分级是对应于不同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不同保护对象而建立的评价和环境管理环境空气质量的定量目标。空气质量标准其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类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类标准。 8、我国颁布实施的主要环境保护法律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出5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海洋、放射性、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绪论
·环境的定义:环境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相对于“中心”或“主体”而言,一般可以理解为“中心” 或“主体”周围的地方、条件或事物;自然环境是相对于社会环境而言的,既包括未受或很少受到人类影 响的“原始状态” ,也包括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创造的一些人工条件。 ·环境的理解:1.主体:人类 2.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3.自然因素的总和(不包含社会因素) ·环境要素的定义:人们将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 分叫做环境要素。 ·农业环境定义: 狭义:指以农业生物(农作物、畜禽和水生生物等)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 广义:构成整个环境因素中的与农业相关的部分环境。 ·环境科学定义:是以“人类与环境”这对矛盾为对象,研究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的科学。
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定义:是研究生物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能量流动: 1.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2.营养剂与生态金字塔:利用率仅 10%(生态金字塔/数量生态金字塔/生物量生态金字塔) 3.意义: 1)保持生态结构稳定性 2)能量流动的方向 3)揭示环境中有毒污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 ·生态系统的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替代的过程。 (自然因素 和人为因素) 1.正向演替:食物网越复杂 2.逆向演替:食物网相对简单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反馈机制、抵抗力、恢复力 ·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物物相关、相生相克、互利共生、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限制因子、时 空有宜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大气的定义: 大气是指被地球引力所吸引、 覆盖与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 厚度约 1000~1400km。 ·大气污染的定义:是指某些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其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都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 极限,即超过了空气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给该地区的生物以及其他物品带来直接 或间接的不良影响。 ·分类: 1.颗粒状物质:又可分为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其中有的可以以胶粒状态悬浮于空气中,被称为气溶胶(硫 酸雾、硝酸雾、光化学烟雾、含重金属氧化物的烟尘、粉尘) 2.气体污染物:SO2 O3 H2S Cl2 等 名称 降尘 TSP(总悬浮微粒) PM2.5~10 PM2.5 烟 粒径大小 >100μ m <100μ m 2.5μ m≤x<10μ m <2.5μ m 0.01~1μ m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与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为定义】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下活动中涉及的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 (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部门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 (四)政府部门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 (五)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自行监测。 第四条【责任主体】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

第二章调查 第五条【调查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调查认定环境监测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部门会同环境监测部门调查认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 第六条【监督检查】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第七条【干预记录】对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的行为,监测或运维人员应如实记录。否则造成的弄虚作假后果由该环境监测机构或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负责。 第八条【举报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能提供基本事实线索或相关证明材料的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予以受理并为其保密。 第九条【立案调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人员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接受举报的应及时调查取证,符合立案条件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章处理 第十条【通用罚则】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 —4—

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文书特制)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 摘要:以嘉应大学的空气质量状况为研究对象,在欲监测环境内进行布点和采样;对校园空气中SO2和NOx进行连续检测和分析,采用了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量吸光 度,测定SO 2、NO x 的日均浓度,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以此来判定校园空气 污染指数及污染现状。 结果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校园的一大主要污染源,车辆的行驶也是校园噪声的主要来源,校园的总体空气质量状况总体为良好。 关键词:SO 2 、NOx、校区空气污染指数(API) 1 引言 校园是大学生在在校内学习和活动的外界环境,校园作为一个特定外在环境,其人口密集程度大,所处环境状况复杂,其环境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威胁到这一代人日后的成长发展。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校园环境状况日益恶劣。 而当前关于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天气质量及城市概况交通的空气品质问题分析,关于校园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即使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可掌握校园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展开校园空气污染的预测工作,评价校园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弄清污染源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控制校园区域污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次试验,也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理论分析 2.1.1 空气中SO 2 的测定原理 测定空气中SO 2 常用方法有四氯汞盐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等。本实验采用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首先介绍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4种方法,重点介绍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结果可用于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时间序列上的多变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周期性和环境反应的滞后性等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 ①定位监测: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类型,设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地、 系统地、连续地观测与研究。 ②半定位监测:相对于定位监测而言,通常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位观测站数量有限, 对于一些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相对短期的、不连续的观测和研究,作为对定位观测站的补充。 (2) 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 ①宏观监测:研究地域至少应该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 宏观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②微观监测:研究地域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 类型。 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③重点地区监测:对重点预防防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进行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分布、 面积、治理程度、治理效益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④典型区域监测:如对泥石流、滑坡、崩岗、汛期等进行监测预报。 (3)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①定期监测:在已有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扩充、完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资 源与生态环境变更调查,全面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利用遥感手段,定期监测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监测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并核查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详实性。 ②日常监测:随时监测有关洪水、违法用地、毁林砍伐、毁草开荒、乱占滥用土地等突发事件。 ③专项监测:在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地区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的监测,主要包括黄河 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等。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极大,森林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有

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浅谈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现今,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以及后评价期,均是由环境监测数据来作为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nowadays,the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workisfac ing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environmentalmonitoringi sthroughouttheentir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ystem.t heearlyevaluationperiod,constructionperiod,operationperio dandaftertheevaluationperiod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 smentareallsupportedbyenvironmentalmonitoringdatawhichist hetechnicalbasis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ndhad thestrongsupervisionfunc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而构成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大部分环境监测、环境答理、环境监察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答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部门,负责为环境答理和环境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答理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课设

第一章工程概况 1.流域概况 府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随州市长岗镇大洪山风景区的双门洞。 府河流域地处随州市西南和东北大部分,在地形上属大洪山和桐柏山区的延伸地点,流域最高点为大洪山,海拔1055m。平均海拔200m。流域内山峦叠翠,地势随北和随南较陡峻,随中较平坦。在随州段总体流向南东,河曲发育,右岸丘岗连绵,低峦相间,左岸为一级阶地,宽约1km,前缘陡坎高差一般有3~5m,河床高程为57~60m,谷宽100~200m。府河全流域面积9177km2,干流长270.7km,其中随州境内流域面积5895.5 km2,占全流域面积的64.2%,干流长181km,平均比降0.18%。 府河随州境内的水系呈分叉的树枝形,涢水为主干流,自上而游到下游左岸主要支流有溠水、厥水和漂水,均发源于桐柏山南麓;右岸主要支流有均川、浪河,均发源于大洪山北麓。发育的水系,良好的植被,随州 图1 府河随州市曾都区段水域及断面设置图 城区以上府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31.7%,再加降水量较丰沛,府河流域水资源较丰沛。地理位置图如图1 所示。

2.气象气候 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 15.7℃,极端最高气温41.4℃(1959 年 8 月 21 日),极端最低气温-16.3℃(1969 年 1 月 31 日和 1977 年 1 月30 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44 小时,无霜期232 天。年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14m/s,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和西北风。 该流域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均在1200mm 以上,水资源丰富。流域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随州城区府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77.6mm,4-10 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2.9%,6、 7、8 三个月的降雨占全年的46.5%。年际变化2-3 倍左右。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摘要:水环境监测主要是指通过对水体采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一系列的方法,对水体中所存在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组成所进行的鉴定分析与动态监测, 依靠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水环境质量作出系统的评价判断。随着人们对于水环境安 全的日益重视,对于水环境监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水环境监测管理,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掌握水资源质量与污染情况,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 的重要内容,这对于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促进水环境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环境监测。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水环境监测是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重要的手段和技术前提,通过对水中污染物 的监测分析,寻找污染源,并进行水污染程度分级,对保障人们用水安全有着重 要的意义。 1 水环境监测发展 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滞后于西方国家,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以及水污染给我 国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南方水 资源相对充足,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用水紧张。合理用水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有 着很高的依赖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设完成了各大江、大河和 湖波等水源区的监测网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详尽的技术规范,在监测点布置、水样采集和运输等工作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一些重要的水源地,自动 化水环境监测系统也已经开始运行发挥作用。 2 水环境监测现状 2.1 不满足环境预警相关要求。通过水环境的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质的自动监控,在高科技的协助之下让监测信息技术整合得以实现,同时将水文和气 象特征对环境的利用空间和承载能力进行科学预警,如此一来便需要保证管理能 够实现高效运行。但由于现在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系统不是非常完善,加上部门责 任义务不明确,使得在监测范围之内所形成的信息并不科学。 2.2 无法适应监测分析形式以及水环境情况。目前,在进行水资源监测时,其监测标准里面还并无对废水监测的分析方式进行逐项的规定,同时也没有满足监 测分析标准化最低的要求。现如今,在污水排放和水环境质量相关要求里面对近 百余项污染物展开了控制,然而现在的分析方式并不配套。在国家重点控制的水 污染物中欠缺快速、简单的分析方式,导致应急监测不能对污染事故进行及时的 分析和判断。 2.3 不统一的监测体系管理。环境监测把同一生态流域由多个部门进行管辖,进而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再加上水资源管理人员太过重视辖区范围内的利益, 而对全流域利益欠缺考虑,并未深人流域管理概念。使区域控制和流域控制实现 有机结合,还需要确保水资源的监管系统具备长期性,按照不同河段、流域以及 不同水利工程影响经济的程度来对流域内管理任务和权限进行统一,并尽可能做 到权利、责任、利益的统一。 2.4 较少的水环境评价和监测指标。水环境监测开展的依据便是水污染的排放标准和水环境的质量标准,它的标准限值和监测项目是监测体系建立的导向和依据。现如今,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标准项目包括饮用水水源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以 及基本项目。事实上,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标准项目在全国渠道、水库、运河、湖

环境监测中心四举措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XXX环境监测中心四举措提高环境监测数据 质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印发后,河北省秦皇岛环境监测中心迅速行动,深化文件学习,强化质量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全方位好把监测数据质量关。 一是组织深入学习。先后于2017年10月20日、12月15日两次组织全体职工对中央两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集中深入学习,将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一个人,让文件精神入脑入心,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一人,用以增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巩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二是开展自查自纠。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制定了《河北省秦皇岛环境监测中心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案》。根据方案安排,于2017年11月19日——29日在全体监测人员中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通过组织动员、自查自纠、整改提高、总结验收等四个阶段,进一步查找、纠正了监测数据质量中存在的自身问题。 三是强化检查监督。采取日常监测质量抽查和监督检查,强化日常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密防范和打击数据不全、不准、不真、不实行为,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三是组织培训考核。在中心内组织开展实验室基础知识业务培训工作和上岗证考核工作。对实验室用水的要求,检测用试剂的要求,有效数字及有效数字的运算及保留,误差的种类、来源和消除以及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等方面对分析人员进行了环境监测基本常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监测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基础知识,新上划的技术人员取得了上岗证。对于提高中心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提升监测数据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强化措施保障。2017年12月4日出台了《河北省秦皇岛环境监测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的要求。同时对我中心《数据上报制度》《仪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进行了完善修订,确保中心每项环境监测工作都在制度和规范的“笼子”约束中运行。

综合应用一:基于遥感的自然生态环境监测

遥感应用实习报告 班级: 小组: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零一七年一月

遥感应用实习是《遥感原理与应用》与《遥感图像处理》课后进行的实践教学,是进一步理解、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理论的重要实践环节。遥感信息是测绘、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价等诸方面应用的主要数据源。各个部门对遥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遥感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实习要求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遥感图像的含义、遥感图像的表达及对遥感图像的基本操作,能独立设计或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目的驱动的专题操作。因此,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并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不得马虎敷衍。希望通过本次实习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的: 1.掌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会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遥感影像的处理操作,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的一般流程和步骤方法; 3.能够基于所学的遥感原理及其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解决实际工程的应用问题,能够进行方案设计、处理并分析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有效的结论; 4.通过提高部分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5.通过实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实习地点 固定教室2教304。 三、时间内容和时间安排

基于遥感的自然生态环境监测 目录 基于遥感的自然生态环境监测.............................................................................. (1) 目录 (1) 摘要 (2) 背景 (3) 1数据获取 (4) 1.1自定义坐标系 (4) 1.2正射纠正 (4) 2预处理 (4) 2.1图像配准 (4) 2.2图像融合 (4) 3生态因子生成 (4) 3.1大气校正 (4) 3.2植被坡度计算 (4) 3.3土壤指数计算 (5) 3.4坡度计算 (5) 3.5自然生态因子归一化 (5) 4生态环境评价 (5) 5总结 (6)

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分析

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分析 1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的主要因素 1.1工作技术不过关不少检测单位对于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关心,没有意识到工作技术的重要性,不定时为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和教育,做不到精益求精,准确无误。1.2贪图安逸,工作作风不硬环境监测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检测人员到污水、垃圾中取样,一旦监测工作人员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往往会检测不到位,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不精确。1.3检测仪器和环境监测标准较为落后检测单位没有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导致检测仪器的精密度大大下降,检测所得的数据达不到检测项目的要求,而且满足高需求的检测项目。另外,全球环境污染水平不断提高,一般来说环境检测标准也应该随之而提高,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检测标准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根本就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要求。 1.4部分地区行政干扰部分地区存在强烈的保护主义,行政干扰程度十分高,导致无法测出当地政府的真实环境数据。1.5政府官员不廉洁,以权谋私有些官员干部被企业收买,擅自更改监测数据,向上级提供不真实数据。尽管这是极少数现象,但对于环境检测队伍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2.1认识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是全球各国都迫切解决的普遍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严重。而在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就是监测数据。只有向有关部门提供准确无误的环境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过,才能对当地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继而开展高质量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部门才可以根据这一份环境监测报告向有关的污染企业、污染部门提出执法意见。显而易见,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2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根据上文提到的几个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的因素,作者总结出几个方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2.2.1提高监测队伍的责任心和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认识环境监测队伍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支先锋队,他们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检测数据和资料,因此其地位十分重要。检测单位要提高监测工作人

环境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

第八章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 监测数据报出的位数,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都是十分重要的。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记录测试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1、大气监测数据(以mg/m3计) ⑴降尘(吨/月·平方公里)取小数点后一位;硫酸盐化速率(SO 3 mg/100cm2 碱片·日)、CO取小数点后二位;SO 2、NO X 、TSP、光化学氧化剂取小数点后三位。 ⑵其它用比色法分析的项目取小数点后三位。 ⑶气温(℃)、风速(m/s)、气压(hPa)取小数点后一位;湿度(%)保留整数位。 2、环境水质监测数据(以mg/l计)。 ⑴重量法分析项目:悬浮物测值<1000时取整数位,测值>1000时取三位有效数字。 ⑵容量法分析项目:溶解氧、总硬度取小数点后一位;高锰酸盐指数测值>10 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二位;COD cr 、BOD 5 测值>100时取三位 有效数字,100>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二位。 ⑶分光光度法分析项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六价铬、总铬、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等取小数点后三位;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总氮、石油类、凯氏氮取小数点后二位。 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项目:铅、铁、镍、锰等取小数点后二位,石墨炉法测定时取小数点后四位;锌、镉取小数点后三位,镉用石墨炉法测定时取小数点后五位;钙、镁、钠、钾等取小数点后果二位。 ⑸冷原子吸收法测汞取小数点后四位,冷原子荧光法测汞取小数点后五位。 ⑹气相色谱法分析项目(以μg/l计):DDT、六六六等取小数点后二位。 ⑺硫酸盐、氯化物测值取三位有效数字。 ⑻其它分析项目:盐度(%)、pH、氟化物(电极法)、电导率(μs/cm×100)、透明度(m)等取小数点后二位;水温和气温(℃)、水深(m)、气压(hPa)等取小数点后一位。 1、降水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在土木行业的应用 摘要:人类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城市文明一路走来,发展到现在的生态文明,始终与建筑发生密切关系。土木工程作为建筑设计最直接的表达,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山洞石窟还是现代文明中的大厦高楼,均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而对于追求生态建筑的现代人而言,环境在建筑中的考虑比重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监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发重要起来。 关键词:环境监测土木工程环境监测应用绿色施工 Abstract: From the fishing and hunting, nomadic civilizati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long the way, the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rchitecture. As the most direct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ivil engineering both ancient cave grottoes and building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ivil engineering. For the pursui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of modern people,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portion is not ignore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 word: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 Green construction 正文: 环境监测,就是相关部门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对影响环境质量和发展趋势的因素进行测试、监视,从而实现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调查环境背景、研究制定监测方案、合理设置监测地点、样品采集及送检、对样品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等环节,它是了解环境质量水平、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科学依据和重要保证。简言之,环境监测就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环境监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监测,选择更加绿色环保的土木工程施工方式,使人与建筑更加和谐的相处。 例如现如今已成为快速生活标志之一的有轨交通,其建筑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均需要应用到环境监测的技术。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对策研究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27T09:59:36.34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3期作者:梁晶晶 [导读] 目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城市化建设力度在不断增强 摘要:目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城市化建设力度在不断增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规范、严谨、完善的质量管理可以起到保障监测工作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的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关键词: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对策研究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以来,环境受到较大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碍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但是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尤为重要,是环境监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反映环境改善情况。为此,我国政府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监测的可靠性,加大了数据监测监管力度,介绍了提升环境数据监测质量的有效方法,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1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是监测环境管理效果的基础,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与环境监测水平联系十分紧密,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服务的整体质量。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政府部门已针对污染气体、污染垃圾等超标物质排放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基础处罚严重违反规定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环境监测效率。 2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 首先,客观原因。对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而言,其生产工艺通常比较复杂,污染物的排放难以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由此造成监测数据产生一定误差。除此之外,许多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入,导致国内环境监测数据普遍偏低。其次,主观原因。一些环境监测人员工作责任感不高,并且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不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排放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可能会对一些关键性污染源进行隐瞒,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做好环境监测宣传工作,并且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导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近两年国家生态环境部方法变更进入快速更新阶段,一年中方法变更达上百个。方法的变更随之而来的是仪器设备的更替、更换,以及对相应方法的学习掌握情况,但不少环境监测站不能及时执行现行有效标准,导致出具的数据不具备法律效应。一是对最新标准的发现存在延迟,不能及时下发最新的标准方法、规范造成现行有效标准的执行延后,影响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二是新方法的实施对人员的要求提出新的挑战。相关监测人员对新方法的认识掌握能力,以及新仪器的操作使用情况都存在疑虑,因此造成现行有效标准的执行延后现象较多。 3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对策 3.1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联合监管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重视环境监测机制的建设工作,通过科学的机制,提高监测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统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形成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应构建合理灵活的反馈机制,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馈与改进。此外,应明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责,完善其政府监管职能,建立联合监管体系。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应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增加检查频次,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着力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 3.2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配备和使用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实验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完好率。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技术管理档案,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质量。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严格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使用到许多精密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等有一定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空调、除湿机以及通风设备的配备,确保室内环境整洁,满足这些仪器设备的工作要求,以免因实验室环境问题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3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体系运行 检验检测机构应提高最高管理者、管理层、质量监督员、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审核等关键岗位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强化其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管理层面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确保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应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完善的、符合机构自身要求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依。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体系文件和相关规章制度执行,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加强监督管理,提升人员对工作严谨性的关注,让有关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应将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3.4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现场监测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监测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评价三个方面。目前对于实验室及数据处理的质量管理相对重视,而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相对困难,为确保环境监测现场采集样品所具代表性,强调现场监测的规范性,首先要判断所监测的环境与点位布设的合理性,选取准确的监测方法以及保存样品的条件,调试及校准好现场采样设备,在此基础上规范采样步骤。在现场环境监测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需融入质量管理。同时现场监测人员必须是持有环境监测上岗证,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5加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真实反映污染防治效果、准确体现排污量的环境信息。加强数据审核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客观、真实的最关键和最基础的环节。为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2015年12月环保部印发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强调了监测数据的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因此,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的环境质量管理手段,加强数据审核,强化样品的分析和记录,保证监测数据质量,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有了蓬勃发展,城市工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经济发展的代价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 英文名称: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适用专业: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时:32 学分:2.0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多种理论与方法相综合的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它融合了系统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对生态环境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评价以以上学科理论作为支持。 本课程主要讲述生态监测基本概念、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生态监测计划的设计、生态评价基础、生态风险评价、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等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的科学原理、监测技术的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培养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概念、意义、及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熟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要,掌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主要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模式,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应熟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层次聚类分析应用-环境科学论文-工业论文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层次聚类分析应用-环境科学论文-工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层次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能有效识别环境监测数据集中的隐藏关系。文章主要介绍了层次聚类分析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以热图形式优化层次聚类分析可视化结果,并对热图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层次聚类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热图;应用 引言

定期的环境监测会积累庞大而复杂的化学数据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数据集中的内在关系。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多变量相互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包括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其中聚类分析不仅用于环境管理研究,而且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聚类分析可识别变量间的隐藏关系,仅用一小部分因子表示,且没有损失太多数据信息,有利于研究者快速掌握环境介质污染状况,判别各介质中潜在的污染来源[1]。 1聚类分析方法介绍 聚类分析也称集群分析、分类分析或数值分类,其基本思想是按照所研究的样品或变量之间存在相似性或不相似性,以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变量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作为划分类型的依据,将数据分为若干类别,使类别内样品(或变量)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差异尽可能大。通常用距离来度量样品之间的相似性,用相似性系数来度量变量之间的相似性,结果以聚类树状图显示。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分析,按聚类的方法可分为层次聚类法、非层次聚类法等。其中,常用

的是层次聚类法,也称系统聚类法,其实质是根据变量或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从最相似的对象开始,逐步聚成一类[2]。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聚类分析也可分为样本聚类(Q型聚类)和变量聚类(R型聚类)。该文将主要介绍层次聚类分析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2层次聚类分析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层次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可有效降低原始监测数据集的维度,简化数据的复杂程度,以监测点位、时间、指标和污染评价结果等为对象进行聚类分析,便于分析各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及指标间的相关性。适用于不同环境介质监测过程获得的数据。近年来,层次聚类分析作为传统多元统计方法,常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分析[3]。对地表水体的监测点位和时间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可得到若干点位集群和时间集群,监测点位和时间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可作为采样断面和频率优化的重要依据,可有效降低采样成本[4][5]。除分析监测数据集的时空变化特征外,层次聚类分析也用于监测指标的统计分析,便于判别污染来源。秦文婧等对柳江煤矿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中的离子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离子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对策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对策 摘要:做好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环境问题却成了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以及国家有关文件指示和民心所向,环境监测成为环境保护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做好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记录、回传、分析、反馈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对于当前的环境监测情况而言,环境监测技术比较匮乏,缺乏灵活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当下国家环境监测数据的方法展开分析,抓住监测数据的核心层面,为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献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质量;对策 随着全世界和每位公民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时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亟不可待。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不断出台新的环保政策,结合法律法规,以环境监测为主,通过真实、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来衡量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以此来跟踪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各个部门需要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来改善环境监测质量,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 一、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是当下环境保护工作中最直观、最高效的部分。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1]。同时,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一方面为环保部门提高切实可行的管理基础,另一方面为环保部门的监督提供方便,同时提高生产单位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直

接决定着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环保工作的可行性,同样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底线和基础。 二、当前环境数据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 (一)监测仪器数据回传 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主要通过在工厂或者自然保护区安装监测仪器,对区域内的大气、漂浮物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监测仪器将数据回传,以此来达到环境数据的监测工作。例如,化工企业的烟气排放,噪音粉尘对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指示,在化工企业安装环境监测仪。环境监测仪通过分时段对工厂内部的大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当污染物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监测仪会发出报警,提示生产单位,做好污染物跟踪工作。环境数据监测仪也存在着相应的缺陷。在监测过程中,监测仪需要直接与污染物进行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污染物中复杂的成分,会对监测仪造成腐蚀或者其他的破坏,使得监测仪性能降低,监测数据失准,导致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环保数据监测作用。 (二)回传数据客观分析 回传数据的客观分析,是对数据监测工作的补充。当前的数据分析,主要以数据标准为依据,通过对时段区域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比对。当回传的数据,在特定时间内超标的情况下,需要对该污染企业追责。回传数据的分析,是需要人工和智能共同参与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人员的失责,专业性人才的缺失,都会影响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同样,人员对数据分析设备缺乏操作能力,也会使监测数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