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

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

《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所谓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上经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接近自动化的认知活动方式。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等。所谓品质是指行为、作风上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本质。学习品质是指与学习有关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学方面的本质。包括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等。培养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教育和训练,促使其成长。本课题通过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操作步骤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现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意义:

我校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验,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开发了学生个体潜能,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修养,完善了学生人格,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以后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使参加课题实验的相关人员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课题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就是:

1.终身学习的需要。

教会学生学习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未来的强者是会不断汲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的人。因此,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为重要。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乐学善学,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古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教会学生学习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教学目标。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和情感系统,智慧系统和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就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过程中,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探索,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等方面整体优化,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的实施就是要促使参加课课实验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方面有明显的提高,逐渐成为教育科研和实践的带头人。

二、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验,优化班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科学学习,最终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使参加课题实验的相关人员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方面有明显提高,逐步成为我校教改的带头人,进而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子目标:

①培养上课习惯。

②培养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

③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④培养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⑤培养动脑钻研的习惯。

⑥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

⑦培养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

三、研究对象、研究步骤:

本研究课题把初一年级、初二年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先通过测验量化各自情况,然后再展开实验。阶段实验结束后再进行测试,比较测试情况,及时修正实验方案,指导下一阶段课题研究。

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步:确立课题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8月。

全面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设计编制调查(测试)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并回收调查(测试)问卷。

1.强化培训,加强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怎么开展,一般有哪些步骤、具有哪些研究方法,应该积累哪些过程资料。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我们首先加强课题研究理论的学习。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抄写在业务学习笔记上。通过学习,为学校的课题研究作了理论上的指导。

2.调查分析,摸清并掌握情况

先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观察所得对学生的有关学习习惯进行分析,接着随机抽了初一、初二6个班的学生,按照事先拟定的问卷提纲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得出结论,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

3.建立机制、成立了课题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研究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工作;所有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都是课题组成员。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坚持完成“五个一”,即每年一份研究计划、每学期一堂研究课、每学期每人一篇交流材料、每月两次集体研讨活动。每学期一次阶段性小结。

4.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研究方案,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

第二步:实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在调查(测试)基础上,对回收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整理个案分析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和相关论文,编写各学科学习指导纲要和学习指导用书。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对象有步骤地进行有关学习心理辅导,并及时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修正实施方案,制定新的实验措施等。

1.提供课题研究资源,奠定认知基础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一个量变(认知)——质变(形成)——新的量变的过程(巩固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的不同,学习习惯培养的重点及方法也不同,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各学科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

2.确立课题研究重点,明确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与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相关的内容,包括各学科学法指导研究,预复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上课习惯的培养研究,作业习惯的培养研究,读书和提问习惯的培养研究,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学习兴趣的维持研究和意志品质的训练研究等。其中各学科学法指导研究,预复

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上课习惯的培养研究,学习兴趣的维持研究为本课题研究重点,各学科学法指导研究,意志品质的训练研究作为本课题拟突破的难点。

3.加强过程管理,深化课题研究

为了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研究水平,学校课题组加强了过程管理,全面督导课题的实施。

(1)查学习笔记和研究记录。通过检查,了解到各小组的学习笔记和研究记录,促使教师不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是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

(2)结合学校评教评学活动,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情况。研究教师通过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3)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研讨活动。课题组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经验,探讨方法、解决困惑。

4.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成果

课题组每学期进行了阶段性小结,每位教师都撰写上交了一篇以上的总计103

篇的经验论文。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

5.评选学习标兵、树立学习榜样

为了配合学校课题研究,学校评选了一批学习标兵。旨在树立学习榜样,使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6.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科研实效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不走过场,人人都能参与,以便取得实效,学校制定了校本研训考核方案,把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考核的范畴,由教师申报,课题组审核、评分,公布。

第三步:阶段性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

选点进行指导性实验,完成结题鉴定,总结研究成果并予以推广。

主要做的工作有:整理资料,展示研究研究成果。

我们目前整理的过程资料有:实验报告、课题分组、个案分析研究集、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研究小论文集等。

四、主要研究成果:

本课题形成了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实践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实验报告。

2、初中生学习指导纲要。

3、初中生学习指导校本教材。

4、个案分析研究集。

5、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研究小论文集。

并且培养了学生如下良好习惯:

1.使学生养成了上课好习惯。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憩收心。教师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使学生养成了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没有搞小动作的机会。

3.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教师要求学生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抹,算式要规范、美观。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应注意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养成了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的学习应该是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使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学的时候就应该快速、有效的专心学习,玩的时候就应该开开心心、“忘乎所以”的玩耍。

5.使学生养成了动脑钻研的习惯。要学好知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此,教师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6.使学生养成了与人合作的习惯。现在孩子多独生子女培养合作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唤起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学生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课

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思想教育,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地听,不嘲笑同学的错误等。

7.使学生养成了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现代社会讲求工作效率,它是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动作缓慢的现象。从小培养学生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五、通过本课题的实验和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得到以下结论:

1.开展《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是落实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正确举措,是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责任感的充分体现,是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因此,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2.从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个个都有很强的求知欲,都希望自己有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成功。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合作交流的愿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去培养。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支持的,迫切希望的。因此,开展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是具备的,实施是可行的。

3.从研究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活动、积极主动进行研究性探索活动的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氛围。

六、问题及思考:

1.因为目前独生子女占多数,单亲家庭比例上升,再有学校的升学压力,学生厌学情绪增多,如何确保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必须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2.课题研究的成果较难以体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能从学生的平时表现或学业成绩上看出,而且一旦哪个环节松懈,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课题研究的成果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体现,而学习习惯评价方案制定难度大,实施起来工作量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以提高研究效益。

4.从研究中我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5.从我们所构建的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还有待完善,需进一步充实、完善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将不懈追求,深化研究,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