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内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内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内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产品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关键词:中国工业设计;方向;解析,产品,工业设计,消费,创新。

我国产品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是制造大国,在IT计算机及周边所有产品、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等方面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随着贸易竞争的加剧,欧盟、美国、日本等西方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设立了非常多的“软”性贸易限制,如:技术壁垒、反倾销贸易惩罚等。因此,从制造大国向“技术大国”、“专利大国”、“品牌大国”、“创新大国”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和各类之士的共同观点。

国内外无数知名品牌采用外观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策略。如时下深受时尚女性青睐的奇瑞“QQ”汽车、当今苹果ipod的风靡外形、……都是产品外观设计魅力的充分体现。通过产品外观设计创新可以透过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传达品牌价值,加深品牌认同,建立和维系产品识别,提升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市场的产品外观同质化严重,缺少独特的品牌个性特征,难以打动消费者,虽是新产品,但缺少核心竞争力,多的是价格战、侵权战、维权战……以致于外国人看待中国产品是:复制、廉价产品……这种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中国产品的国内外形象。本文接下来重点分析产品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并基于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

一、产品工业设计创新现状研究

从企业经营自身及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产品工业设计的困难境地:

1.经营理念未能及时转变

(1)传统的标准化、批量化、低成本的生产赢利模式导致产品同质化

在传统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技术背景,以降低成本和销售量获得利润最大化的赢利模式,确实让许多厂家赚到了第一桶金,大量“风格统一”的产品不但面对外销市场,而且出口转内销同样受青睐。尽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个性化”“小批量”的产品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但“风格统一”的生产技术观念、设计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商家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理念。

(2)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局限,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发展阶段,有“傍名牌”(如藤与树关系)的心理,只要紧跟知名品牌产品的步伐,就能少投入,多产出。出现产品设计的功能、色彩、造型、甚至商标都与知名品牌极为相似,但价格、质量等关键部分却另有乾坤,目的就是要以次冲好,混淆消费者,从中获利。但是这种行为一旦遇到起诉,他们就采取游击战打一枪换个地方,换个牌子重操旧业,或是一边应诉,一边加紧生产销售,甚至靠拖、赖应对。这种现象目前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普遍,期待制定应对之策。

2.设计的原创性问题

创新是产品设计的灵魂,是市场竞争的卖点。

(1)同类产品功能、造型、色饰、材料等设计大同小异,缺少原创设计创新是有风险的,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讲,降低风险获得更大的利润,依靠部分“拿来主义”和稍做改进的设计策略,以短平快迅速抢占市场的做法还很普遍。这种缺少原创设计的产品在很多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中尤为突出:如灶具、水壶、风扇……往往是同类产品功能、造型、色饰、材料等设计大同小异,缺少原创设计。许多企业在产品的设计、技术的改进、管理等方面投入不足,品牌意识不强,缺少产品设计的长远规划,价格战、成为企业相互竞争常用的武器,所以每年的出口商品交易会,价格战导致外商得利,厂家失利甚至倒闭的现象已非个案。

(2)设计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缺少深思熟虑的原创性设计

有的设计师、设计机构迫于生存相互竞价,为缩短项目周期,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项目论证过程,两三日就仓促提交缺少原创性的设计,出现产品有意无意的雷同现象。甚至有的自由设计师卖设计同类方案稍做修改就“一女多嫁”,导致产品外观在市场上犹如孪生兄弟,引发产权纠纷。

3.设计产权保护

苹果公司总裁斯蒂芬.乔布斯(STEVE JOBS)在一项声明中指出:“为设计我们获得嘉奖的计算机外观设计并使其投放市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我们要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来保护这些设计。”

(1)设计维权制度不完善,影响创新设计的积极性

当设计独特的产品风靡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时,工业设计的作用已无须多言,许多企业开始在新品开发时,依靠产品造型设计提升附加值,依靠知识产权保护设计成果,正当产品畅销时,侵权仿冒产品企业不仅分享成功的果实,而且为正当的维权行动制造障碍,各地区的地方保护、黑恶势力的阻扰,加上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尽完善等因素,许多企业在经历过维权行动之后大有虽胜尤败的感觉。赢了官司、获得的赔偿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持平。执法力度不够挫伤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设计的企业和专利权人的积极性,所以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紧跟畅销品牌产品的设计策略。笔者曾多次遇到自己的设计作品被仿制或抄袭。

(2)产品创新设计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步

据最新统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约占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如下:①一些厂家长期以来依赖OEM的经济模式获利,忽视或无暇顾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外观设计。②我国不尽完善的专利制度以及维权艰难的现状,使得许多企业重视产品外观的设计研发,轻视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笔者在广州某名牌钟表厂调研时总裁谈及产品设计与专利保护身有感触的说:专利是吓人的纸老虎,真的有人仿冒产品,与其依靠正常的渠道维权,不如自己采用非正常手段来得快,效果好。③由于我国外观专利保护的是产品的整体设计,产品的局部设计不受保护,而美国、日本等国二者都保护,所以我们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产品外观设计。然而有些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外观设计时忽视了这种专利保护的差异性,对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采用局部改良设计后生产销售出现:侵权不断,诉讼难判,近似雷同常见的现象。

4.设计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能力脱节,缺少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

设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品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商业行为,尽管设计阶段的成本投入不高,但产品实施量产的过程涉及诸多学科和相关专家以及技术人员,有效的资源整合是产品成功的基础。一个设计师仅凭在校科班所学的理论和部分实践知识,已经难以应对新经济时代,产品信息化、生态化、敏捷化、个性化、商品化、系列化的产品设计特点。所以出现一方面设计公司、生产企业招不到有创新能力和一定实战经验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应届毕业设计师过高的自我评价,缺乏合作的团队精神,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必要的实战经验而求职严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显,有的院校开始召回毕业生“回炉”后再就业。这正是某些知名公司只接受有一年以上工厂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应聘的原因。设计产业在发达国家中已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设计产业结构也趋于合理。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日益显露出其竞争价值。它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力量;许多发达国家是通过提高设计素质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推广力的。而中国现代设计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设计也开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竞争调节逐渐走向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中国设计产业化的总体进程还十分缓慢。

设计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在新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设计产业链条由设计政策、设计市场、设计体制、设计研究、设计批评、设计教育、设计实务、设计管理、设计推广等一系列环节结合而成;设计产业化的本质目的是设计价值的认同和提升。其中,设计产业政策是指导和推进设计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老化,学生创新能力缺乏。

十年前艺术类院校1:10~1:15的师生比,便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强调“因人施教”、“师生互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同步提升,是与国际设计教育同步的“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等国的著名设计院校都是“小而精”的办学模式)。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资源配置滞后于扩招规模,课堂上一个老师面对近百学生讲授产品设计,难以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而这种“大规模”“批量化”的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却要设计出赋予“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从近年来设计比赛作品同质化上可见一般,更不用讲实操项目。许多用人单位反馈学生持续创新能力缺乏,学生跳槽频繁。

我国吴吴设计的方向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吴吴设计也不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食品的包装从单一发展到现在的五彩斑斓,品种繁多,更加注重了美观与功能性相结合,设计理念更加人性化;我们手中的书籍从一色的文字发展到现在的读图时代,使我们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领略文学的魅力;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五花八门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眼帘,使你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它们所传递的各种信息;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互联网上畅游,网页设计使我们浏览文字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些都是吴吴设计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精神上的享受,但这其中却有很多作品在滥竽充数,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有一些设计师为此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申奥的成功,带动了中国吴吴设计的新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发展速度过快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有许多作品远离了中

国文化传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那么怎样在传统文化上继承和发展,最后达到“中国设计”的理想境界呢?经济决定了设计的市场,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去引导这一市场,我们在这些项目中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设计本身,因为我们不仅肩负的是我们的作品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国。这也许有些高远,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所用到的资料几乎都是来自国外的案例,例如可口可乐、耐克、肯德基、麦当劳、奔驰、宝马等等,而我们自己的却少的可怜。虽然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和经济因素,但我们好多设计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是中国变化最大的三十年,但其中喜忧参半,向西方学的过多,自己本身的东西太少。纵观现在中国的吴吴设计作品,你会感叹其中的好作品太少了,这其中的根由主要是一些设计师严重缺乏职业道德,抄袭者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设计师队伍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不负责任。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我们许多设计师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向外国学习是必须的,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但不能搞一味的拿来主义,不能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不然的话,这样的作品就会脱离社会,就会变得空洞乏味。目前,中国也有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既具传统文化意识,又具有新时代的意义,例如中国申奥标志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融入了中国的太极、书法、篆刻,别具一格。虽然都使用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但却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体育的完美结合。相反,现在的书籍比古代的装帧设计更加精美,纸张更为多样,颜色愈加多彩,但却丢失了古书当中最适合人体工程学的重点——手感。这两个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注重了传统,使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领略了传统带给我们的美感和享受,后者是我们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不便,使我们更加向往传统,更加迷恋古书的书香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设计作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显突出,这也给当代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正确把握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你所倾心创作的每一件作品,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让消费者认可;其次,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大众和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再次,是要确立起中国设计在世界的地位,让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的同行之间交流、借鉴的时候更多地去考虑我们自己的作品、去考虑作品的效能。向世界学习对于中国的吴吴设计师而言是相当必要的。我们学习外国的吴吴设计,首先是要将外国吴吴设计师的理念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以促进中国吴吴设计的新发展。目前,我们当中的一些设计师几乎完全模仿西方的设计潮流,抛弃了我们自身优良的传统文化,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中不中、洋不洋,成了邯郸学步。所以,如何引导中国的吴吴设计,是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它将关系到我们整个设计行业的形象问题。目前,商品的销售除了品质竞争之外,附加在商品中的美也是一个新的竞争亮点,它是一个品牌植根于消费者心中的常青树。当一项设计能够真正做到这些时,设计的主体双方才能真正认识到赏心悦目给设计师和厂家所带来的好处。对于设计师来说暂不言表,而作为商家只有认识到并且做到这一点时,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在品种繁杂的商品社会里,人们选择购物时,除了一部分已经养成的心理习惯去有目的地购买某个品牌的某种产品外,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被商品的迷人外衣(即赏心悦目)而吸引,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品质联想,也就是视觉传达设计之美的魔力所在。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人配衣裳,马配鞍

等,都体现了赏心悦目在心理上给人们的暗示作用,同样的情况通过包装前后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强烈反差。几乎每年的秋天我都要带着学生去邢台大峡谷进行野外写生,当地环境优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红富士苹果甘甜、清脆、爽口。在当地整批外运只能是2~3元/公斤;经过贴上标签套上包装后,再进入超市货架进行销售便能达到10~15元/公斤,价格成倍提高。经过包装后的苹果显得精致、高档,给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这个小小的实例不得不使我们领悟到赏心悦目的真正魅力,在它的背后蕴藏着无限地商机和效益。同时,她也是一把双刃剑,谁能够熟练地掌握和驾驭它,谁就能够迅速赢得市场,反之,则深受其害。就设计的内涵而言,文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设计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是夯实设计基础的根本问题。有好多设计作品,都是以优秀的文化为源泉的,这些内容的补充要靠我们日月积累,要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不断充实自己,使我们的作品更有特色、更具品味。一件优秀的作品,需要好的创意,而我们当代的年轻设计师,大部分都过早的回避这一问题。当他们接到一项设计任务时,他们往往会搬出大量的参考资料,从中挑选出有用的资料,缺乏创新意识,养成了一些不良工作习惯。诚然,创新是一项极具艰苦的工作,有时可能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严重时可能还会造成暂时的搁浅。但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要树立信心,敢于正视成功和失败;在创作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注意细节,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积极创作出具有较高含金量的作品。一个成功的设计师,针对不同的课题、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受众等都应有所区别,使其设计的作品更加完美、更具中国特色。以上这些细节都是我们吴吴设计师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中国联通、国有四大银行、申奥和2008年奥运会等一系列作品,都能清晰的看到中国设计的特色。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吴吴设计师才正确地引导了中国吴吴设计的方向。始终植根于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外国吴吴设计的先进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开拓进去、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国吴吴设计的新飞跃。

二产品是设计师情感的表现设计师在产品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就像艺术家通过作品发泄自身的情绪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设计的过程可以称之为艺术表现的过程。现代艺术哲学认为,艺术家内心有某种感情或情绪,于是便通过画布、色彩、书面文字、砖石和灰泥等创造出一件艺术品,以便把它们释放或宣泄出来。与之相类似的是,设计师将自己的情绪通过各种形态、色彩等造型语言表现在产品之上。结果,产品不仅仅是真实呈现物,而是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这里要强调的是,产品的形式与情感并不是分离的,从“经验”的层次上来说,只有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同它们唤起的感情结合在一起时,产品才具有审美价值。宇宙中只有一种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就是所有事物的不断的发展和变革,设计也是如此。这个时代处于由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之中,面临着信息与观念的重构和整合。“设计”,一个处于科学和艺术的边缘地带,其发展必然受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和新观念的冲击;设计的形态、领域和内容也与时巨变。在世纪之交,人类由对设计变革端倪的探究,发展到对人类的未来生存方式进行思考和展望。情感设计学探索人的情感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它首先指出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并从设计心理学出发,不仅深刻地分析了如何把情感融入产品设计,同时阐明了通过这种融入可以达到美感与可用性的统一,使“有魅力的

物品更好用”。

三设计中的心理因素引人注意是产品造型设计的首位因素。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识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从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产品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产品的形态、色彩以及声音等条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开的。在人们的视觉认知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刺激物和人的主观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产品的造型形态、色彩等,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刺激,而这些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设计师对产品造型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产品文化内涵和现代消费时尚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成功的产品不仅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而且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因此,产品设计要想让消费者记住,就必须体现产品鲜明个性特性,简洁明了的形象,同时还要反映产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才能让消费者永久记忆。以往的设计或许更多的与设计师的灵机一动相关,而现在的设计,设计的分工更加明确,设计的流程更加科学,同时人机工程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色彩学、功能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理论的成熟,也为设计得到满意的解决之道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总之,产品设计要深入地研究消费者心理,了解、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要处处体现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产品设计与艺术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自然的可以将艺术表现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也就是将情感引入设计中来。其实,艺术与设计一直以来就关系密切,只是在结合的程度上有所差异。美国著名的审美心理学专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就设计的艺术性曾指出:“事实上,不管是一把钥匙,还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的正面,或者是一幅由瓦都于1700年左右所绘的表现生命哲学的画,它们之间的艺术性,只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从最简单的装饰品,到成熟的艺术品,是一个连续上升的等级。”意大利的设计师们更是将艺术表现在产品设计中运用到极至。看一看Memphis设计的家具,其中无不带有一种“比起功能来说更多感情色彩、比起商业来说更加艺术性的元素”。Memphis的设计大师们用不同寻常的方法结合形状、材料和鲜艳的色彩,所依据的设计旨在让人惊讶和激发想象的漫游。产品的艺术设计为设计开辟了一个给为广阔和自由的天地。产品的艺术性也随之成为优良设计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当然,也不会因为强调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就忽略了产品的功利属性。其实,艺术属性和功利属性的结合存在于一切艺术领域中,而不仅仅是现代设计。在产品的艺术化设计中,功利属性和艺术属性的相互关系是运动变化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艺术属性应该服从于功利属性。这就要求设计活动在遵循技术原则的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遵循艺术原则。设计师不能仅仅考虑个人的情感因素,这是设计师与艺术家的显著区别。四受众面对和使用产品时的情绪和感受我们说产品具有情感,并不意味着情感来自于产品本身。一方面,设计师自身的审美观点在产品中得以表现,另一方面,大众在面对和使用产品时会产生对美丑的直接反应与喜爱偏好的感受。审美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待事物的情绪和感受是一个审美心理感应的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分为两个层次:内在的心理感应和外在的心理感应。内在的心理感应具有公共

性,在这个层次上,大众对待同一事物的感受基本上是一致的。大部分人可以非常准确的将具有不同情感意义的产品辨别出来(严肃或严谨的、柔和或休闲的)。外在的审美心理感应就比较复杂。它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1社会潮流在设计的流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种新颖有创意的设计产品上市,它或许是一种新式发型;或许是一新型工业产品;也可能是一款时装。当由于种种原因得到受众的认可,人们纷纷愿意拥有它或使用它的时候,潮流便出现了,这种流行趋势将直接影响人们对产品的喜好程度。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同一类产品中,有时可能波及各个领域的其他产品。

2文化背景我们居住的文化环境影响我们个人的和社会的价值观,因此会导致大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这种由文化影响的外在审美心理感应具有社会的相对性。因为大众对这些东西的交流和理解要基于某种法则,而这种法则又是由社会的人确定的。色彩是最廉价和有效提高产品个性化、人性化设计及附加值的手段了,色彩有数之不尽的相貌、表达不完的情感内容、极其丰富的特性内容,并且不同色彩的运用会对产品的质感、质量、美感、感性价值产生巨大差异。据我的一位专业老师讲苹果电脑的色彩设计就请了世界上最一流的色彩专家和食品专家等共同来设计其产品色彩。相信苹果电脑的成功一定有这方面的原因了。

另外,造型和色彩也是使产品具备精神、文化、情感等高级价值的最关键因素了。因此我们的产品应充分把色彩设计和造型完善结合,争取在第一感性方面就紧抓住每一个消费者的心,我们也争取在这方面做到——使我们的产品看上去的感性价值远远大于标签上的价值。人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就工业产品设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顾客为本”。因此,本文从消费者需求满足角度出发,首先分析需要、欲望与需求的关系,然后对消费者需求是工业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根本考虑因素和消费者需求满足是成功人性化设计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以消费者满足为导向的一些设计原则。对于人来说,物的物质效用功能的创造(即产品技术功能的创造),其实质是延伸了人的器官,其意义是帮助人完成各种动作(包括一部分思维活动),以减轻体力或脑力的负担。因此,以技术为主体的产品设计,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最基本需求的设计行为。把由产品化设计的产品纳入“人—机(产品)—环境”系统中进行考察,我们就能发现,产品化设计是一种非优化设计。在“人—机(产品)—环境”系统中,产品与其它2个要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产品与人、产品与社会环境及产品与自然环境。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也就构成了产品的设计环境。设计环境对产品的设计起着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对产品设计起着导向与定位的作用。人对产品设计的制约,包括生理与心理两大方面。人的生理对产品设计的制约,反映在《人机工程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成果中;人的心理对产品设计的制约,则反映在《工程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形态符号学》等学科中。

结论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更关心情感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而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这便要求设计师们把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作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并努力在产品设计中表现出来。产品设计毕竟不是完全意义的艺术创作,不能完全是设计师自身情绪的宣泄。我的观点是,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群体的审美心理因素,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在此前提之下,提倡设计师将自身个性和风格融入进去。毕竟,设计师还担当着引导时尚潮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吴吴设计史》,中国青年出

版社 2.高中羽,《重整元点》,三联书店

关于中国工业设计现状、不足与优势分析

关于中国工业设计现状、不足与优势分析 摘要:笔者试图论述改革教育,重视工业设计的定位和功能,走全面、和谐、良性的发展道路;中国工业没有经历历史上的工业革命,设计和西方相比比较被动,工业设计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 关键词:现状优势资源信息化 一、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外已有很长历史。“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而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百年里,中国丧失了三次经济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中国是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起步就比别人晚,丧失重大机遇,更是给中国经济现代化雪上加霜。 虽然国内外平地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由于中国平地机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发展缓慢,其技

术水平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平地机产品的技术主要来自国外,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对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也仅仅是实现部分国产化这样一 个较低的层次上。近年的发展,也是通过综合集成、类比设计或移植国外一般成熟技术,通过二次开发设计出的产品,多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在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 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期间遇到的困难险阻和社会的关怀与慰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不仅是一个不断壮大的国家,而且还是团结和谐的国家,从这点上看,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与曾强,中国未来的工业设计前景也会有所辉煌。 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的不足和优势 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使我国经济自几年前的过热状态冷却之后,一直未能走出低谷。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根本性和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这种低谷中的中徘徊状态将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改变。于是企业经济的壮大,国民平均收入的提高等一系列影响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而关系到工业设计事业成长的问题,将继续存在。所有这些都将限制企业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需求。民众消费观念与工业设计普及率的影响也很重要,民众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工业设计的广泛普及是培植优良工业设计的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随着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在加强交流合作的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问题也逐步的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以海尔集团的成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战略为案例,就中国家电企业今后应采取何种技术创新战略给出一点建议。 标签:技术创新战略;家电企业;海尔集团 1 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依据 1.1 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 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 1 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 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 ,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 和企业2分别带来v1 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

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曙光。综观工业设计在我国近年的发展,既有令人兴奋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相当多的人开始重视并投身其中,给我国的工业产品带来了新面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认识,及对行业的规范管理。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工业设计在设计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和执著的工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和工业设计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在真正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面临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这些危机表现在: (1)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充斥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端产品,这些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经常遭到国外企业的反倾销投诉。 (2)很多工业企业在面对国内外众多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时毫无办法,面对产品的销路不畅感叹市场疲软,而事实上他们所说的疲软是根本不存在的。疲软的只是他们陈旧的产品和观念,而不是市场。 (3)我们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国产工业产品,真正适合我们消费者需要的具有独创性设计的还非常少见,商店里销售的多数产品与国外进口产品外观接近或相似,而模具质量还相对较差。某些品牌的汽车甚至因为抄袭德国著名品牌的设计而被起诉。 (4)企业重技术轻设计,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产品核心技术先进就能够有很好的销路,但技术再先进如果它没有经过工业设计的过程,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能被人使用的商品。科技以人为本,工业设计就是沟通技术与人的桥梁,不经过工业设计的产品,技术再先进也很难被市场了解和认同。 (5)很多企业愿意花费数千万元去做广告宣传,却不愿意投资几万元给工业设计师去开发一件可能会为企业赢得巨大效益的产品。有的企业只重视包装装潢和企业的外部形象,而没有认识到企业形象的根本就是它的产品。 (6)目前国家相关产业管理部门虽然提出了要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但是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够,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国家人事部的职称评定目录中还没有工业设计师这个职称。 应该说以上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在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变得更为突出,今后我们的企业要想在保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就必然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否具有独立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将成为体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解决这些危机将成为我国发展工业设计的最大机遇。虽然问题众多,但是我们可以预计中国产品依靠工业设计、先进技术、优良品质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时期很快就会到来。 二、工业设计改革发展探讨 1.提高专业设计人才综合素质 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设计这类行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改革,可是这些还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和工业设计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状况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能仅仅要掌握设计的基本的理论,还要掌握加工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市场洞察力,以及大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当前设计教育业的发展关系到将来我们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业界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

原创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链》创新

原创设计 与 工业设计《产业链》 创新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

古罗马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乱。” 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

“视”与“听”

“原创设计”所涉及的相关点很多,系统性也强。 随着心理学、符号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材料、技术、工艺、结构、生产流程、工业工程、形态、细节、色彩、人因、语意、品位、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等等因素的探索和考虑, 致使产品的制造方式、流通方式、使用方式或服务方式的改变,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循环链”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原创设计”必须将设计活动范围从“造型设计”向前推到“原理研究”、“样机实验研究”。 其工作过程可以表述为: 原理研究---样机实验---细节设计---生产转化---成果推广,一个完整的、全程序的原创设计“链”。 “原理研究”与“样机实验研究”是原创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原创”的来源和开发,这也是我国设计产业化所急需的向“深度”、“广度”、“职业化”发展的方向。

从一个“原理”到一件成熟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设计师是打破学科壁垒的人,是社会的“润滑剂”,是将技术、原理推广、扩延、应用的人。 技术创新是一方面,而应用这些技术创新则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叫做“创造性应用”。再高的技术也需要被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说技术是“蒲公英”,那么设计师就是将技术带到各个角落的“风”。

盘点中国企业创新现状

工人日报/2006年/10月/26日/第006版 科技时空 为全面了解中国企业创新状况,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进行了企业创新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已经从思想上开始普遍重视创新,但因为筹资困难和技术人才短缺等种种因素制约,也使得企业在自主创新成果上还不尽如人意—— 盘点中国企业创新现状 本报记者马兰 尽管企业已经从思想上开始普遍重视创新,但“创新收入仅占中国企业总收入一成”、“中国企业研发经费仅三分之一用于创新”,国家统计局近日推出的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报告,还是多少让中国企业感受到了自主创新的不易。 这份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报告指出,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确立的“十一五”规划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据介绍,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创新状况和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有一个全面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国家统计局于今年9月进行了这次企业创新专项调查。 调查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对象,挑选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哈尔滨、合肥等40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每个城市选择了40家企业,涉及制造业、建筑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称,这些地区企业的创新情况代表着中国企业创新的基本方向。 思想上普遍重视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从主观认识上看,中国企业开始普遍重视创新。超过一半的企业“非常重视”创新,近四成“比较重视”创新,重视程度“一般”或“不太重视”的只有不到一成。 企业普遍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创新比低价位扩张更重要。当问及“什么是目前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时,调查结果显示,约六成的企业选择“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明显高于选择“独特的设计”、“低价位”和“品牌”等的企业比重。 创新现状不容乐观 与思想上的普遍重视不同,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仅三分之一用于创新。企业研发经费主要用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完善,仅三分之一用于属于创新范畴的新产品开发和基础研究。 根据这项调查,企业研发经费的33%用于“改进工艺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1%用于“以完善现有技术、拓展产品用途为目的的开发研究”,24%用于“完全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估计3年内能实现商业化)”,9%用于“基础研究(至少3年内不实现商业化)”,3%用于其他。 调查同时显示,内部筹资是企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75%以上的创新经费来自企业内部筹资,而贷款只有12%,政府资金、合作伙伴资金、资本市场资金合计不到5%。 “企业研发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筹集,社会对于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认为。 另外调查也表明,创新收入仅占一成。目前我国企业收入70%来源于现有传统产品及服务,20%来源于对现有产品及服务的延伸或改善,只有10%来源于创新。“尽管创新已经带来多方面的

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对中国工业设计现状的一个比喻 如果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我们一直在为客户护养宠物,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宠物,也没有为客户缔造新的宠物。对于护养的工作,我们又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很多时候,我们也 没有能力去拥有或者缔造宠物。 护养宠物:中国大部分的产品设计师一直在按照客户提出的想法和要求进行着产品的设计, 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着价值。这是事实也是这个时代中国工业设计所 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这种设计的价值和影响力远远不是设计的全部。 不得不做的护养工作:即使委托设计的价值远不是设计价值的全部,但是出于设计公司的生存现状,出于客户自身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我们却必须去做,并且努力去做好委托式产品设 计的工作,这是设计的一个基础工作。 缺乏护养的专业性:我们一味的想要把宠物打扮的更漂亮,但是却很少在意宠物的感受,在意宠物的健康,在意宠物自身的特点。就像做一个产品设计,我们除了对产品自身的造型有 更高的追求,但是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可实现性、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定 位以及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更深层次的探寻。因此,我们对产品设计的把握能力也就存在 了一定的难度。这个和中国现有的教育形式是有一定关系的,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也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个现状。 缔造新的宠物: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不断的为客户缔造新的宠物。而我们在新产品的自主设计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中国工业设计公司的组织构成:中国多数的设计公司包括业务员,ID设计人员和结构设计人员三个部分。其中ID人员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于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我们除了对造 型有更高的理解,对于电子,材料,工艺,市场的分析等力量显的薄弱,约束了创新思维的 嗅觉。团队的整合优势因为没有完善的资源流程而发挥不出最强的力量。 (2)中国客户对产品设计的理解认知程度:中国更多的企业划好了一条道路让设计师沿着已 经有的路子进行产品设计,约束了设计师的主动性,而国际性的大公司在中国相对数量不多, 对产品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的公司更是鲜见。出于设计公司的生存状况,经常使大家力不从心,这是制约我们的设计师缔造新宠物的一个枷锁。 (3)设计理论和设计的现实环境脱节:设计是一个前沿性的创新工作,不仅要求设计师在设 计的流行趋势和设计的方法上有前瞻性的理解,也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对现有的加工工艺、材料以及新型的加工工艺、材料,电子技术的应用与拓展,新型的技术应用,产品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工业设计教育不能与现实环境紧密联系,往往制约了设计师能力的提高,阻碍了设计的发展,这是设计在中

(创新管理)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鉴赏

(创新管理)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鉴赏

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鉴赏 于全球经济壹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求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企业摆脱困境和培植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下面我们选取了国内外几家典型企业,展示他们的技术创新模式,以飨读者。 格力集团——多方位信息化发展模式 珠海格力集团是壹家以工业为主导、综合发展的集团公司。形成了工业、商贸、房地产三大产业支柱,是珠海特区目前规模最大的企业之—。 格力集团充分认识到处于信息时代必须抓住机遇,适时变革,及时把信息转化为企业资源,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活动。早于90年代初,当大多数企业仍是手工记账时,格力集团就先行要求各企业采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企业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查询和分析。这些年来,集团公司成立了专门的IT部门,负责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协调和建设。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管理 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以及员工关联素质的培训。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已具壹定的规模,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格力电器股份XX公司邀请著名的安达信咨询公司做顾问,对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进行策划,且投入巨资,购买了世界壹流的应用软件厂商BAAN公司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格力电器引入CAD、CAM、CAPP等系统,提高公司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使公司能够每年不断地推出上百种的优质新产品。格力罗西尼表业XX公司的产品销售遍布全国,通过公司的计算机远程通讯系统;能够和全国各地的分部进行远程数据传输,使总部能够方便、及时地掌握各分公司每天详细的销售情况,以利于销售策略的调整及生产的合理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及模式分析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及模式分析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企业运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实现了将原料的形态改变为更有价值的形态。工业设计师通过对人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一切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知,进行产品的功能、性能、形式、价格、使用环境的定位,结合材料、技术、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成本等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在企业生产管理中保证设计质量实现的前提下,使产品既是企业的产品、市场中的商品,又是老百姓的用品,达到顾客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完美统一。 二、企业形象设计 企业识别系统由统一的企业理念、规范的企业行为及一致的视觉形象所构成。即通过CIS设计,使企业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可以鲜明地显示企业的个性,是企业力量和信心的体现。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对内有凝聚力,对外可使消费者产生信赖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发展目标。 三、设计管理 (一)设计目标的管理。 在工业设计中,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而设计目标是设计部门根据设计战略要求组织各项设计活动预期取得的成果。在明确设计目标过程中,设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设计目标进行管理有利于设计战略的部署与实施,提高设计业绩,为企业的经营效率提供保障。同时,设计目标管理还有助于展现设计管理人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设计程序的管理。 设计程序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设计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确保工业设计进度。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进行工业设计时候,受产品的结构类型、设计工艺、所需资金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设计流程都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工业设计中,就必须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合理、有效地进行设计程序管理。 (三)设计质量的管理。 一个产品的设计其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赢得更好的购买力,而质量是设计产品取得这一效益的关键所在。在工业设计中,设计质量的管理始终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只有确保设计每一个环境、每一个工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质量。在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需要依靠明确的设计程

七位中国顶级工业设计大师访谈

七位中国顶级工业设计大师访谈 就算去掉“Apple”标识,你仍能一眼看出它属于苹果家族。工业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将设计融入产品,成为品牌的烙印。中国设计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借“昆山杯”首届中国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启动的契机,记者采访了大赛主要评委,这些权威专家为我们解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到底路有多远? 如果把苹果的Logo拿掉,许多人仍然能够从它的细节等各方面认出它来,而大多数IT 产品如果把Logo拿走,你还能认得这是谁的产品吗? 当“MadeinChina”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候,无数中国人欢呼雀跃。但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以实现技术和品牌的提升,完成从“中国制造”

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而“中国设计”已成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同时,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正是大力发展我国工业设计的好时机。国际金融危机恰恰是中国IT产业通过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来推动自主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契机,很多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关的促进政策,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如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已率先行动,发展设计产业,建立设计园区。 昆山开发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中心,将来更要成为笔记本电脑核心零部件生产中心、上游技术研发中心和下游品牌销售中心,最终打造一个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展示交易和产业文化为一体,全国最大、全球一流的计算机产业基地,成为名符其实的“笔记本电脑之乡”。 为此,昆山举办首届“昆山杯”中国笔记本电脑设计大赛,本次大赛的联席主席、昆山市委常委、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顾剑玉说道:“我们希望借助此次大赛,能够扩大昆山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一批优秀的笔记本电脑人才到昆山来发展,为昆山笔记本电脑的未来发展集聚人才和技术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昆山市政府决定举办首届中国笔记本电脑工业设计大赛。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本次大赛的评委,他们中既有工业设计界专家,也有产业界人士,他们的讲述,让我们真正了解目前“中国设计”还面临的几大问题。

2016年中国工业设计机构发展模式分析及前景展望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重点园区分析 一、广东工业设计城 广东工业设计城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是在顺德工业设计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之城,设计城采取“省区共建、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设计城规划面积为2.8平公里,规划建成3个基地(广东省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基地、国家级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服务基地),打造6个服务平台(交易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人才引进及培训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品牌推介平台),实施9个重点项目(顺德工业设计园、国家工业设计实验室、国际工业设计交流中心、设计广场、设计酒店、工业设计资讯中心、工业设计学院、设计博物馆和设计创新体验馆)。设计城采取以存量土地为主,以工业用地功能置换和旧工业区改造升级为主的方式建设,旨在打造工业设计产业化供应链,为当地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助推器作用,成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广东工业设计城是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串联工业设计产业链的上下游,并为其提供高端增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目前已入驻来自国内外103家工业设计公司,入园设计师1200人,成交工业设计成果近万例。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核心业务主要以产品设计为特色,以广东制造业市场为对象,立足于珠三角产业升级和优化大背景,为广东乃至全国制造产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 二、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 北京DRC(Design Resource Cooperation)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以下简称DRC基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科技园,在北京工业设计存进中心与西城区人民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北京DRC基地于2005年6月创立。 目前,DRC基地核心区面积为8000平米,协作园区面积为50000平米,辐射区5.64 平方公里。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是北京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西城区文化创业产业园区。以设计资源协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促进设计产业发展为主导,以设计人才培养、搭建服务平台和设计企业孵化为重点,提供用户体验实验、静态影像、3D打印、CNC手板加工、快速印刷、新材料等技术、设备资源,以及工商注册、企业年审、投融资、市场推广等服务。 10年来,DRC基地先后培育出洛可可、视觉中国、致翔创新等一批国内工业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公司”称号。目前,以DRC为核心的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50余家。多数企业的设计产品荣获过红星奖、红点、IF等国内外大奖。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三、宁波和丰创意广场

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鉴赏

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鉴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求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企业摆脱困境和培植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下面我们选取了国内外几家典型企业,展示他们的技术创新模式,以飨读者。 格力集团——多方位信息化发展模式 珠海格力集团是一家以工业为主导、综合发展的集团公司。形成了工业、商贸、房地产三大产业支柱,是珠海特区目前规模最大的企业之—。 格力集团充分认识到处于信息时代必须抓住机遇,适时变革,及时把信息转化为企业资源,以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早在90年代初,当大多数企业还是手工记账时,格力集团就先行要求各企业采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企业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查询和分析。这些年来,集团公司成立了专门的IT部门,负责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协调和建设。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管理 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以及员工相关素质的培训。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已具一定的规模,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邀请着名的安达信咨询公司做顾问,对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进行策划,并投入巨资,购买了世界一流的应用软件厂商BAAN公司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格力电器引入CAD、CAM、CAPP等系统,提高公司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使公司能够每年不断地推出上百种的优质新产品。格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售遍布全国,通过公司的计算机远

程通讯系统;可以与全国各地的分部进行远程数据传输,使总部可以方便、及时地掌握各分公司每天详细的销售情况,以利于销售策略的调整及生产的合理安排。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质量,促进销售,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格力积极推进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近年来格力的各大企业纷纷上网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发送电子邮件,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例如格力磁电有限公司通过耳联网开拓海外市场,与外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此外,格力早在1996年就注册了自己的域名,建立了格力网站。 未名集团——月光、影子? 和代工战略模式 北大未名集团是—家拥有33个医药品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类新药9个,下属7个参股、控股子公司的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产业集团。2002年,北大未名集团通过收购北人高科,成功借壳上市。 未名集团在生物工程、金融工程、创新理论三大战略指导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利用一个产品启动一个市场,利用—个市场发展一个企业,利用一个企业创建一个基地,利用一个基地推动一个产业”这一发展我国生物工程产业的总体思路,并积极创建北京北大生物城、深圳北大生物谷、厦门北大生物园三大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未名集团根据中国生物工程产业的现状提出了从研发到生产、市场过程的独特的三大战略:月光战略、影子战略和代工战略,对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创新很有启发意义。

企业创新现状透视

企业创新现状透视 最近中美贸易之争波及中兴,一时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喊冤者有之,鸣不平者有之,哀其不幸亦有之,不同的视角,大家莫衷一是,在这里我不想触及政治,我只想从此事件发生中帮大家解读一下中国的企业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囧境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反思一:应用创新代替不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才是应用创新的原点。中国式智慧我们没有技术原创但是我们通过应用创新走在了前面,但是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5G网络技术应用创新我们是走在前面,但是却有可能败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和系统创新,中国式智造会随时夭折。 反思二:技术创新不够反应我们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为了建设新中国我们曾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有拿来主义的魄力。在那个年代,一穷二白没有基础为了发展拿来没错,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囫囵吞枣的拿来不做消化,注定要受制于人。中国每年专利申请排名很靠前,但是实用新型占很大一部分,真正技术原创创新还是比较少,尤其是作基础研究创新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基础研究创新型人才远没有得到重视。 反思三:有创新但是不系统,不成体系。为什么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好多创新型人才在国内没有用武之地,非得出走国外,究其原因:国内缺少创新相关配套体系,这样有创新但是上下不配套,创新被闲置浪费,没办法好多创新型人才被迫出走。 反思四:急功近利。好多企业在创新方面耐不住寂寞,抗不住利

益的诱惑。 反思五:政策不配套,激励效应不明显。粥少僧多,管理不善,好多奖励创新和鼓励创新的政策被撒了胡椒面或被套取或挪做他用;或者更有甚者被一些假创新套利。 反思六:剽窃创新或者造假成本太低。从未被超越,只有被模仿。监管不到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企业打假成本太高。有时假李逵还会干死真李逵。 。。。。。。。 过剩经济时代,企业靠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的成本优势将很快被快速增长的人力成本、原材料、房租、土地等淹没,失去成本优势将举步维艰,要想走出经营的困境,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中兴事件不是一个孤案,更不是个案。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全球化程度很高,通过几十年走出去,引进来消化吸收,中国在通信技术集成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面,但是我们的成功不是站在自己人的肩膀上,而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稍有不慎我们将万劫不复。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中国企业家今日之成功,未必明日依旧会成功,唯有戒骄戒躁,拿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才能走出目前困局,靠创新重新赢得真正的尊重和永续成功。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及趋势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及趋势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企业在通过对市场的需求方面可以对产品的设计方向进行了解,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总体实力。目前我国工业出口总额为全球第一,但是自主品牌的占比较低,这也是在另一个角度对工业设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 (一)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由教育界兴起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浪潮。为了提高这一行业的总体水平,20世纪70年代,由5名青年教师组成的学习团队奔赴欧洲、日本等地学习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随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在1987年正式成立,工业设计的多元化理念也逐渐在全国扩大影响力,多数院校纷纷设计相关学科,并且在1986年成立了第一家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目前,我国具规模的工业设计服务专业公司超过2000家,部分设计公司已从外观造型的各方面设计,发展为能够将内在功能、外观元素及情感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标志着我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实现了从初步发展阶段向成熟发展阶段转变,并在随后产品流动环节中将品牌策划设计融入其中,真正实现了系统化的综合设计服务发展趋势。 (二)工业设计产业链的结构 工业设计的成功取决于产业链的完善,在人类历史上,全部的事实都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们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当中,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形成到完善,这也造就了文化产业对工业设计的支持达到了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当中。在美国的工业设计发展当中,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gdp的31%,并且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也使得工业设计成为了贸易增长的关键点。而作为工业设计的下游产业链,制造与零售随着工业设计的不断发展而进行加强。由于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因此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就必然会提高制造技术,加强企业竞争力,使得工业设计所制造出来的产品被市场所接受。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当中,工业设计产业由单纯的推动制造业而转变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工业设计的市场规模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工业设计行业的重点扶持,使其得到了健康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一带,涌现出了大量的高水平工业设计企业,通过上海这一发达城市的带动,受到了世界先进理念与时尚理念的冲击,快速建立了属于中国特色的设计发展模式。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设计产业圈积累了大量的国内外客户,将工业设计的产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为目前多个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总公司位于深圳的嘉兰图设计公司,创建于2000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陆续在北京、沈阳、顺德、成都、荆州等地建立了分公司,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工业设备设计领域更是获得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长期为联想、格力、美的、siemens等公司提供设计咨询服务。另外,国内比较著名的设计公司还有浪尖、浩汉等,这些公司比较显著的特点都是以原创设计为理念,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以专业结构、模型设计群为基础,带动了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特点 (一)高创新性 在世界范围内,工业设计具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强调以产品设计为重点。在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初期,大多数设计公司都会借鉴已经成型的产品,通过修改于完善完成设计,而在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行业当中,将创新性设计作为了主要设计理念。 (二)高知识性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

中国企业创新认识的四大误区

尊敬的企业家朋友们:多年来,我因工作之便奔走于中美两国之间,在日常交流中,我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家对企业创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而亲见的种种鲜活案例,也帮助了我对创新理论的研究。正如大家所知,国内的大企业如海尔、TCL等都曾做了许多尝试以求突破它们的停滞状态。他们常用的方法包括重组、收购、开发新产品线、多元化,但目前看来好像都不成功。那么原因到底在哪里?我想,在讨论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正视中国企业中经常存在的一些误区,这也是我在这封信中要讲述的主题,希望这封信能够给各位企业家带来一些启迪。第一个误区:产品创新,科技领先就一定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诚如诸位所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专利作为衡量创新产出水平的指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家也通常采用专利数量来衡量企业创新能力。但现实是中国的专利数量不断攀升,而企业能从专利中获取的利润却少之又少。比如,“2006年1月到10月,上海的专利申请总量已接近2.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高达9000多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1.6%,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专利能转化生产、推向市场的只有不到10%。”事实就是如此,只有很少的专利能给公司带来财富,大部分的专利都不能为公司产生价值。公司要寻求发展,也不是单纯提升专利数量就可以实现的。另外,也有一些企业确实使科技专利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创造出了有着很高使用价值的新产品,并且已在投入市场之后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随着竞争对手的跟进,其净利润却总是很快下降。开发新产品所带来的优势总是不能持久。有时候,企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不得不频繁地进行研发。但这不仅会增加创新的成本,而且在同一环节经常进行创新活动会造成回报递减,由此所获的净利润率也逐渐降低。可见,产品创新也并不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发展。比如,在 创业板 上市 的以SUB闪存盘起家的朗科科技,在1999年曾研发出全球第一款USB闪存盘,可以说在技术和产品方面都走在了时代最前沿,但很快朗科科技的主营业务就受到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冲击,也受到国内同行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为了摆脱困境,在2011年,朗科科技推出“云优盘”概念产品,但无奈国内移动存储行业已经呈现饱和状态,产品利润不断走低,整个移动存储行业都已前景堪忧。因此,即便在技术比拼、产品比拼中,朗科科技可以获胜,它仍然无法拥有乐观的前景。朗科科技于2010年初上市以后,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亿元,同比下降18.07%;净利润2021万元,同比下降49.07%,就证明了这一U盘开启者所面临的困境。最终,在今年的4月1日,朗科科技宣布临时停牌。可见,科技只能提供商业创新机会,好的产品也只能帮助企业实现短期效益,要使企业保持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既不能依赖于科技,也不能依赖于产品。中国企业更绝无可能单纯凭借科技上的突破实现突围。当然,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并非没有价值,我只是要说,它只能是你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应是主导。第二个误区:单纯信奉价值链理论,陷入“MADE IN CHINA”的工业革命旧思维!如果有人问,如何增加企业利润?我相信,回答会五花八门,但基本不会脱离以下答案——在科技上创新、研发新产品、优化流程、降低成本……而这些答案事实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源自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企业家们都深受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影响。事实上时至今日,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也仍然是我们分析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但是,波特价值链有一个弊端,就是它是以产品为中心建构起来的理论。一旦价值的缔造不再完全依附于产品,以这一理论为依据来制定策略就难免出现问题。上面我提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都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其根本原因也在这里。无论是科技专利还是新产品,都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价值链模型下的创新,它们的失败也说明了这一理论在当今市场条件下的局限性。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联想,在PC市场上曾经风光无限的联想近些年却徘徊在亏损的边缘,虽然这与联想并购IBM电脑业务消化不良有关,但主要原因是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PC行业整体上被逐步边缘化,所以才有不久前联想CEO杨元庆疾呼:“谁跟不上时代步伐,谁就是下一个柯达。”联想是中国 制造业 的骄傲,但是长期坚持产品导向,以至错过了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机遇,当时虽然办了也

浅谈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曙光。综观工业设计在我国近年的发展,既有令人兴奋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相当多的人开始重视并投身其中,给我国的工业产品带来了新面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认识,及对行业的规范管理。 一、工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工业设计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可以说,近年来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从模式方面来看,第一是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比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是专门的从事创意产业发展、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和开展交流合作、各项展览会议和专业培训的机构。第二是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如北京旭启工业设计公司、上海广辰工业设计公司等,云集设计高手,专业提供各类创意设计。第三是院校和企业设计部门模式,主要从事本部门的科技转化。从地域方面分析,目前在广东、上海,北京,深圳及浙江地区工业设计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有向全国各地发展的趋势,从从业人员方面来看,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为近年从个大高校毕业的,数量每年都在巨增,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人员分布也理所当然的和行业分布呈相辅相成关系,创意设计人才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较发达区域。总体来说,工业设计行业在我国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这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促进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我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工业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 1.外部环境与市场因素。任何一个行业的兴起都是和外部的环境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大量的代工生产和仿制也使相当一部分企业逐渐丧失创新设计能力。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在循环走引进—模仿—生产的道路,并且有好多核心技术都是从国外购买的,设计水平也和有原始技术的厂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尽管大多数产品都仿制的比较相似,但含金量是远远不够的。 2.设计人才的缺乏,培训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与日俱增,可是真正有较高水平的设计师相当匮乏,当前有相当多的年轻设计师只是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他们缺乏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缺乏对材料加工的相关知识,缺乏应用新技术的技巧和知识。他们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胜任工作,可是目前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培训机制,导致部分设计师长期只是停留在很表面的阶段,不能很深入的进行正直的设计。 3.设计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有相当多的设计公司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有一部分设计公司不是专注于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是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优秀的设计服务,而是大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项目周期短、资金投入严重短缺、资深设计师缺乏,可想而知将设计出什么样的产品来,并且有部分设计公司夸大其辞,针对部分客户不是很了解产品加工的相关知识,蒙客户骗客户现象严重,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工业设计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改革发展探讨 1.加大力度改革设计教育,提高专业设计人才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