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章节: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题: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3)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时:1课时

主备人:王晓梅审核人:日期

【考查重点】:

(考点3):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2、流水作用:在、地区表现明显。

(1)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在河流的游,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有:瀑布、沟谷、等。

如:我国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长江虎跳峡、三峡;云贵高原的地貌。

(2)流水沉积作用:主要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常见的流水沉积(堆积)为主形成的地貌有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和河口,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以及河流流出山口时形成的。

3、风力作用:在、地区表现明显。

(1)风力侵蚀作用: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2)风力沉积作用:风速减小后导致风沙堆积,形成、等风积地貌。

黄土高原的形成也是风力作用所致,所以黄土高原又被称为是“风吹来的高原”。

4、冰川作用: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主要地貌有:冰斗、角峰、U型谷。

5、地形(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山岳地区相对高度较大,地形崎岖,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为主,然后才是;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和地带,在其他地区密度较低;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2)高原地区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状;山区的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也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一、选择题

1.(2011年苏州学业水平测试)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A.高山和谷地 B.断层和裂谷 C.背斜和向斜 D.山岭和山谷

2.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2011年盐城学业水平测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的形成与下图中

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

A B C D

4.下图地质构造上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

5.关于山岳对交通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山区,通常先造铁路,再修公路 B.山区相对高度大,不能发展铁路运输C.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D.在山岳地区修建道路要选择直线

6.(2011年扬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铁路

公路

河流 聚落

山脉 湖泊

图1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

D.为了通过更多山村

(2011年盐城学业水平测试)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

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

7、塔里木盆地聚落主要分布在 ( )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

8.该地区聚落规模较小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冲积扇面积小

B .水源供给不足

C .交通落后

D .人均

耕地少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9—10题。

9.该版面景观表示( )

A .桂林山水

B .长江三峡

C .杭州西湖

D .九寨沟风光

10.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二、判断题

11.(2011年海安学业水平测试)山岭一定是背斜构造,山谷一定是向斜构造。()

12.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13.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三、综合题

14.读下图,思考: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判断理由。

属于向斜的是,判断理

由。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3)A和B处岩层发生破裂并有明显的位移,所以是,A处属于山。

(4)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资源应在处。

(5)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

【冲A训练】

读峰林、峰丛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风化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

16.图中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褶曲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①地貌的名称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一般分布

在 。

(2)上图中②地貌的名称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一般分布在 地

区,它会带来危害的有 。

在图中画出风向,并说出治理措施: 。

(3)上图中④地貌是由 作用形成的,它一般分布在 。

(4)⑤图地貌名称为 ,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它是 作用形成

的。

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是

。⑤

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18、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为,判断的依据是;

在地形上是,形成的原因是。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为,如果在此处钻探,可能会找到____ 。

(3)如要开挖隧道应选择图中的处,理由。

(4)图中D处在地质构造上为,如我国五岳中的__ 山。

【分析】A处和D处从地貌上看都是谷地,但它们的成因不同,其中汾河谷地是断层构造地貌。抓住图中断层处作相对下沉运动的岩块,即可确定汾河谷地应该在D处。第(4)、(5)小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应用。

【答案】(1)背斜断层(2)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3)D (4)A 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又能引导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事故。背斜岩层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量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5)A 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

(4)山口处流水堆积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扇顶粗,边缘细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特 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的民工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②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③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④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⑤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②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②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①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③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讲授过程】: 情景创设 地球上地貌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读第一节P27的四幅图,看看分别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地貌类型? 归纳引入:地球有四大圈层,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提问: 1、阅P26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并说明岩石圈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结合2-1-1图) 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 一、岩石圈 快速阅读一、二两部分内容,试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案

2.2.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读课本35-36页文字部分和图2-2-2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2、通过动画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理解大气的保温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对大气环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格陵兰岛冰川融化”视频。教师提问全球气候变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相关?设疑导入。 〈二〉预习交流 多媒体显示: 1、低层大气成分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其中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固体杂质各有什么作用? 2、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请举例说明。 3、根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大气可分为几层?各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 教师板书:大气——组成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并展示预习情况

教师点拨: 、屏幕显示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并点拨重点掌握臭氧、二氧化碳、水汽1 的作用;、点拨“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的读法。2 教师板书:结构大气——〈三〉合作探究探究一 多媒体显示: 大气结构总结表格

特点与人类的 关系天气现气温垂气流运动状况直变化象 对流层平流层大高层气 学生活动:小组内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并展示讨论的成果。 教师点拨:对流层中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上冷下热——对 流运动,并且多固体杂质和水汽,所以天气现象多变。 抢答:展示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过渡:对流层及平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大气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哪 里?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能量源泉,让我们来了解太阳辐射的一些特性。 1 : 知识补偿太阳辐射指导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探究二 多媒体显示:大气削弱作用动画; 1、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哪三种形式?、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分别吸收了太阳辐射的哪部分能2 量?? 3、为什么多云的白天通常气温较低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小组讨论完成探究二。教师点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被吸收得很少,绝

2015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5鲁教版地理第二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0,<0,人口总量分别增加不变减少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影响、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上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措施:计划生育 ②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高。人口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素质较低。措施:计划生育。延迟退休,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打击非法胎儿鉴定。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迁移与流动 ① 15-16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②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③欧洲由迁出区→迁入区。美国仍然是主要的迁入国。拉美由迁入区→迁出区。中东等石油国家成为迁入区。

④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批人口. 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对迁入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节省了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对交通、城市、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压力,易自生排外情绪。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商业发达)、南亚和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北美五大湖地区(工业和金融业发达) 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人口分布,降水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③水资源和土壤(人口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显著)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政治⑤文化⑥科技 7、为什么非洲自然增长率高,欧洲自然生长率低? ①非洲:经济、科技、医疗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高,成为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②欧洲:经济发达,科技、医疗先进,人口死亡率很低。生活条件优越,有不愿生育的观念,使得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成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1、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标志: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4、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 ②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小于70%,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点(Word版)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2、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构造、化石(仅沉积岩中有);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 (1)突破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2)环节名称: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4、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5、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相撞,大陆--大陆:山脉 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屿,大洋处形成海沟。 板块张裂,裂谷、大洋中脊(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重要例子: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地中海逐渐缩小)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6、概念辨析: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7、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峡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沟谷发育

流水沉积: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入海口) 8、风力作用: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新疆魔鬼城 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成因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㈡经度和纬度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④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⑤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②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二、地形图的判读 ★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几条等高线的重合处,常用“”符㈢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 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 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 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如图1.3-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 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㈣等高线的应用 ⒈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⑴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 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 坡度缓。 ⑵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中,等高线疏密一致 ①若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②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⒉相关计算 ①估算山顶的海拔: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H顶﹤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等高距 ②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均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确定值;任一点不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范围值. ③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值是H低,最上部等高线值是H高,该图等高距是d,该地区的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 ④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⑴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 ⑵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从海拔高处流向低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凸向海拔高处,故根据等高线突出方向可判断地势高低,进而判断出河流的流向。 ⑶河流与地势高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已知河流流向也可判定地势的高低。 4.水库大坝的建设:如图1.3-30 ⑴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 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⑵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 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5.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图1.3-30 km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学案 第一课时

【寄语: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就要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让我们期待着!】 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1期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学案(第一课时)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2、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由岩石组成,是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3、2-1-2图:1)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固、液、气都可以通过;横波和纵波在地面以下33千米处速度突然开始增大,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作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大幅度减小,这个不连续面叫做古登堡界面,作为地幔和地核得分界面。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补充: 岩浆岩分为侵入型和喷出型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玄武岩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意义 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 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时间:2011、10、27 编辑: 高玉晓 类型 成因 举例 岩浆岩 冷却凝固 玄武岩、花岗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 力作用) 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板岩、大理岩、片麻岩 1)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冷却凝固 岩浆岩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特点 常含有化石 2)裸露岩石 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风、流水、冰川、海浪 沉积岩 高温高压 3)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浆 变质岩 冷却凝固 岩浆岩 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成岩 沉积岩 变 质 作 用 变质作 用 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重 熔再生重熔再生 重熔 再生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特 点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与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得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就是引起人口迁移得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得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1、自然环境因素:就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与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得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得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得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得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得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得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得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得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特定地区得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得情况下,所能承受得最大人口数量,就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就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与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得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得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得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得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得地理国情,坚定不移得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得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得比重上升与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得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得比重。 4、城市化得新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原因: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向乡村迁移;乡村地区与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日益方便快捷。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郊区化。郊区化原因:城市中心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复习课一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除极点外,均为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长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相等(2万千米)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㈡经度和纬度 纬度经度 划分方法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 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由0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0,00经线以 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分布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愈大 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两条正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 代号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纬线经线 ①0°南北半球分界线; ②23°26′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③66°34′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 ④90°极点①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①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0°--160°E是东半球 160°E—180°--20°W是西半球 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经纬网地球仪俯视图上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 两极 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 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 纬线是横线,经线与纬线垂直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纬度km。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高中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组成学案教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和地表形态 编写:陆其勇审稿:刘龙华 考试要求 考点2. 岩石圈的组成和物质循环 考点3.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组成 教学要求 ②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并分析区别其成因 教学过程 1、阅读教材,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古登堡 界面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岩石圈包括部分和。 (3)在右图方框内填写相关内容。 2、读“地壳结构示意图”(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各处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大洋地壳较。 (2)地壳上下分层:上层叫_____层,该层在大洋内部缺失,呈___________分布状态;下层叫_______层,呈 ______ 分布状态。 二、岩石圈的组成 1、自学教材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填写下表: 29 练习巩固 )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 D.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分类重要特征成因典型岩石 岩浆岩 质地较坚硬 常具有气孔 沉积岩 变质岩常具有变晶结构

2、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层叫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B .上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C .下层叫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D .下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3、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 A .硅、镁???? B .铝、硅?? C .氧、硅???? D .钠、氧 4、有关岩浆岩的叙述( ) A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B .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 C .花岗岩属岩浆岩,它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 D .玄武岩属岩浆岩,气孔很少 5、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 .大理岩、玄武岩 B .砂岩、页岩 C .石英岩、板岩 D .砾岩、石灰岩 6、下列四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 A .大理石、质岩、 板岩、 石灰岩 B .石灰岩、片岩、 砾岩、 页岩 C .砂岩、 砾岩、 石灰岩、页岩 D .石英岩、石灰岩、砾岩、 片岩 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发生改变,由此而形成的岩石( ) A .石灰岩、玄武岩 B .页岩、石灰岩 C .大理岩、板岩 D .砂岩、花岗岩 8、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 A .岩浆岩和沉积岩???? B .岩浆岩和变质岩 C .沉积岩和变质岩???? D .变质岩和沉积岩 9、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E 是 F 是 判断理由 。 (2)图中分界面A 是 B 是 (3)在界面A 上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 ; 在界面B 上波速变化:横波 、纵波 。 (4)图中圈层C 是 D 是 H 是 (5)岩浆主要发源于 层,岩石圈是指 层以上(或由 和 组成)的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米)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特 点 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 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造成人才外流等 对迁入地: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水圈与水循环 【课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水圈与水循环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3、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4、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5、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阅读本单元序言部分的图文,设计出地球圈层构成的知识框架,并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一、岩石圈

试解释下列现象: 1、 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但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8848.13 米。 2、 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万年来,渤海的轮廓并 没有太大的变化。 3、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二、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一)内力作用的“足迹”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 外部圈层包括 、 和 内部圈层包括 、 和 岩石圈 岩石圈由 岩、 岩和 岩组成 范围包括 和 地壳分为 层和 层 地球圈层 岩 石圈与地表形态 内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流水地貌有 风力地貌有 外力作用地貌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的分布和变化。第二,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形高低不同。第三,主要通过外力作用说明地形形态的再变化。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学时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并学会分析常见地形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内力或外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2.能力目标: 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2、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难点: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2、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对于实际现象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问:内力作用包括哪几种? 问:外力作用包括哪几种?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青藏高原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的古河道,火山喷发的场景,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桂林山水,天涯海角等。(也可多运用本地比较突出、典型的地貌例子来引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面貌?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 、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但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8848.13 米。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万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3、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二、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 (一)内力作用的“足迹”

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运用大气垂直分层图说明各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能够根据示意图,说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在地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3)能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运用所学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学会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大气环境的兴趣,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绘图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本课充分运用“设计情境---引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总结结论”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情境、协作、意义建构”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 课堂展示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以张家口市烟雾防霜冻的新闻引入新课。 落实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情反馈:明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三)新知导学 自主预习和预习自测答案进行交流。 (四)重难探究 ★探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导引 1.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哪一层 中?为什么? 问题导引 2.为什么大型的远程运输飞机多在平流层 中飞行? 设计意图:加深对对流层和平流层特征及与人 类关系的理解。 学生先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然后找学生到讲台 完成填图和连线,重点是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气 流运动方向,展示答案,老师进行评价。

2016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详解

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考点提示】 1.岩石圈的组成、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对地表的影响;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考点知识整合】 知识点1: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从地心到地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有何不同? 知识点2: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浆岩怎么形成的?花岗岩和玄武岩有何不同? (2)沉积岩怎么形成的?有哪两个典型特征? (3)变质岩怎么形成的? (4)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知识点3:板块构造学说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 (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处: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处: ③板块的张裂处: 思考:①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②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是: 。 ③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④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 。 (3)板块的边界有哪两种类型? 知识点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3)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总结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②断层与地貌 断层 断层线:常发育成 ; 断层面:常发育成 (华山北坡) 两侧岩块 相对上升:常形成 ,例如: 相对下降:常形成 ,例如:

总结:如何判断断层? ③应用:、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修建隧道宜选择构造;在 盆地中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 【巩固练习】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 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4.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汇编

复习课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除极点外,均为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长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相等(2万千米)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㈡经度和纬度 纬度经度 划分方法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 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由0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0,00经线以 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分布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愈大 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两条正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 代号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㈢经纬网中重要的经纬线 纬线经线 ①0°南北半球分界线; ②23°26′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③66°34′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 ④90°极点①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①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0°--160°E是东半球 160°E—180°--20°W是西半球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经纬网地球仪俯视图上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 两极 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 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 纬线是横线,经线与纬线垂直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纬度km。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 N S 120°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