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分类标识 法规

垃圾分类标识 法规

垃圾分类标识法规

1.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垃圾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垃圾分类作为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取并纳入法规规定。垃圾分类标识是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垃圾分类标识可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操作方法,进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将深入探讨垃圾分类标识的法规要求和实施情况。

2. 垃圾分类标识的法规要求

在垃圾分类标识的法规要求中,我国城市管理的相关法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法规要求:

2.1 垃圾分类标识的形式和内容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配备相应的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设备和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分类标识应当包含垃圾的种类、投放要求等信息,以便公众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2.2 垃圾分类标识的统一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各地垃圾分类标识应当统一使用图形标识和文字标识相结合的方式,并明确标识的形状、颜色和尺寸等规定,确保标识的可辨识性和便于公众理解和操作。

2.3 垃圾分类标识的设置要求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应当设置在集中收集和转运场所、垃圾分类投放点、收集箱和容器等地方,并应当清晰明确、显著醒目。不同垃圾分类标识之间应当有明显的区分。

2.4 垃圾分类标识的更新和维护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垃圾分类标识应当定期检查、更新和维护,确保标识的清晰可见和有效性。

3. 垃圾分类标识的实施情况

我国各地对于垃圾分类标识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城市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垃圾分类标识系统,并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布置和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一些地方,垃圾分类标识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地区垃圾分类标识的形式和内容不够明确和统一。垃圾分类标识的形状、颜色和尺寸等规定并不一致,导致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时出现一定的困惑。

其次,一些城市垃圾分类标识的设置不规范。标识的设置位置不合理,不够醒目,或者存在被遮挡、被破坏的现象,影响了公众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另外,垃圾分类标识的更新和维护不到位也是一个问题。由于一些地方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垃圾分类标识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缺乏有效的机制和人力资源支持,导致一些标识已经模糊不清,不再起到应有的指引作用。

4. 改进垃圾分类标识的建议

为了改进垃圾分类标识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

4.1 统一标准的制定

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垃圾分类标识形状、颜色和尺寸等标准,确保各地的垃圾分类标识形式和内容一致性。统一标准可以通过制定规范文件等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

4.2 加强标识的设计和布置

在垃圾分类标识的设计和布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可辨识性和醒目性,尽量减少标识的遮挡和破坏。可以考虑采用标识立式和亮色的设计,以增加标识的易识别性和吸引力。

4.3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各地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垃圾分类标识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标识的清晰可见和有效性。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和监测系统,对标识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

4.4 提供公众教育和宣传

垃圾分类标识的质量和效果还需要依靠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理解。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标识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素养。

结论

垃圾分类标识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垃圾分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法规对于垃圾分类标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强统一标准制定、优化设计布置、定期检查维护和加强公众教育宣传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改进垃圾分类标识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14000+字可编辑]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XX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等废弃物的管理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粪便、动物尸骸、居民家庭装饰装修废弃物、绿化垃圾、餐饮垃圾(含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

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以及相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步骤推进,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回收全利用、原生垃圾零填埋。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政策措施,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 第六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再生资源回收目录,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教育、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环境保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计生、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第七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组织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

四色垃圾桶标识(四色垃圾桶标识)

四色垃圾桶标识(四色垃圾桶标 识) 垃圾分类颜色有四种: 红色、蓝色、黄色、绿色1、黄色: 不可回收垃圾: 主要是厨du房垃圾,包括果皮、菜皮、剩饭菜等;2、绿色:可回收垃圾: 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3、红色: 有毒有害垃圾: 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药品、化妆品等。4、蓝色: 可回收垃圾: 纸张、纸箱、塑料瓶、废弃金属、织物等等。 可回收: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纸巾和卫生纸水溶性太强,无法回收。 塑料:

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热水瓶等。 金属物: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不可回收: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骨头、树根、树叶、果皮等食物垃圾。 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其它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 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 玉米粒、坚果壳、果粒、鸡骨头都是餐厨垃圾。 卫生纸: 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陶器、烟盒等。 餐厨垃圾装袋: 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 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 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果壳: 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余垃圾。 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房垃圾”。 尘土: 在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它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房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有毒有害垃圾: 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毒物质或对环境造成实际或潜在危害的废物。 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一些家用电器、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等。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2017年12月27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8年3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和源头 减量及其相关活动。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管理,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家庭装修废弃物、绿化作业垃圾、动物尸体、粪便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 (二)餐厨垃圾,是指餐饮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家庭厨余垃圾以及废弃的蔬菜、瓜果等有机易腐垃圾。 (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前三项以外的生活垃圾。 鼓励单位和个人在有处理条件的区域和场所,在前款规定的基础上对生活垃圾进行更为精准的分类。 第四条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生活垃圾处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的原则,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工作,建立生活 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目标,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处置设施布局并优先安排用地和建设,保障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的资金投入。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组织实 施本条例。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设施、终端处理设施等场所的污染物排放监测,以及有害垃圾贮存、运输、处置过程中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住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可回

垃圾分类标识 法规

垃圾分类标识法规 1.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垃圾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垃圾分类作为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取并纳入法规规定。垃圾分类标识是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垃圾分类标识可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操作方法,进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将深入探讨垃圾分类标识的法规要求和实施情况。 2. 垃圾分类标识的法规要求 在垃圾分类标识的法规要求中,我国城市管理的相关法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法规要求: 2.1 垃圾分类标识的形式和内容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配备相应的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设备和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分类标识应当包含垃圾的种类、投放要求等信息,以便公众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2.2 垃圾分类标识的统一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各地垃圾分类标识应当统一使用图形标识和文字标识相结合的方式,并明确标识的形状、颜色和尺寸等规定,确保标识的可辨识性和便于公众理解和操作。 2.3 垃圾分类标识的设置要求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应当设置在集中收集和转运场所、垃圾分类投放点、收集箱和容器等地方,并应当清晰明确、显著醒目。不同垃圾分类标识之间应当有明显的区分。 2.4 垃圾分类标识的更新和维护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垃圾分类标识应当定期检查、更新和维护,确保标识的清晰可见和有效性。 3. 垃圾分类标识的实施情况 我国各地对于垃圾分类标识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城市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垃圾分类标识系统,并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布置和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一些地方,垃圾分类标识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全文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全文 1 意义和目的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是指在垃圾桶、分类垃圾箱等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上标识的用于引导、提示、规范居民投放垃圾的标志。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促进生 活垃圾减量、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实施,实现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 设。 2 规范要求 2.1 字样统一 标志的字样、字体应统一,以中文为主,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和可读性,确保居民能够 正确理解并执行相关垃圾分类投放要求。 2.2 颜色标准 标志外圈颜色应当按照下列要求确定: (1)有害垃圾:黑色; (2)可回收物:蓝色; (4)其他垃圾:灰色。 2.3 图案设计 标志内部图案应当结合实际,统一、规范,体现各种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分类属性。 (1)有害垃圾:图案应当表达该类垃圾的危害性,如剧毒、易燃等,同时应当注意突出防范保护性质。 (2)可回收物:图案应当表达该类垃圾的重要资源特性,如瓶子、纸张等,以及回收成果的使用新生活的美好前景。 (3)厨余垃圾:图案应当表达该类垃圾的易腐特性,如食品残渣、花草树叶等,以及处理后的有机肥料和能源利用的环保特点。 (4)其他垃圾:图案应当表达该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卫生问题特性,如砖块、木板等建筑材料垃圾,以及对公共场所垃圾箱有损坏等问题。 2.4 尺寸要求

标志应当具有一定的尺寸大小,保证在较远的距离即可清晰识别,同时考虑到具体情况,以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 3 实施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是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在规范标准的制定之后,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加强宣传,统一制作和统一安装在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等相应的分类垃圾设施上。对标志使用效果应当定期进行评估,针对不同问题不断进行优化,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 4 计量单位 本标准所涉及的计量单位为国际单位制。 (见下图) 图示解释: (1)有害垃圾:其中心用一个毒瓶来表示。 (2)可回收物:其中心用一个循环箭头,箭头内部代表不同颜色的可回收物品。

垃圾分类投放方法及标识

垃圾分类投放方法及标识 垃圾分类投放方法 一、投放种类、投放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 1、种类 A、废弃电器电子类产品:包括废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视机、空调机等; B、废纸:报纸、书刊杂志、复印纸等纸张,纸板纸箱,纸质包装等; C、废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胶及其制品; D、废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窗玻璃等; E、废金属:易拉罐、罐头盒、奶粉桶、玩具、餐具炊具、剪刀、铁钉、衣架、金属办公用品等; F、废织物:衣物、床单、棉被、鞋、窗帘、毛绒玩具等; G、废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垫、沙发、橱柜、桌椅、门窗等。 2、投放收运 根据可回收物的种类和产生量,设置专门或临时存储空间,实现单独分类、定点投放,由保洁人员定期分类收集去除包装、

清空内部垃圾后打包存储,做到标识明显。与专业回收机构合作,构建集中管理、规范高效的废旧商品回收网络,将可回收垃圾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涉密的废旧文件资料,按照保密规定和要求进行收运处置。电器电子类产品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或经专业技术部门鉴定无法修复的,履行资产处置程序后,交由具备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机构进行环保回收处理。鼓励办公区建立集中处置平台,对废弃电器电子类产品进行统一回收处置,并符合保密规定和要求。 (二)、有害垃圾 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天然环境造成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 1、种类 A、废充电电池和电路板:含汞、镍氢、镍镉的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以及废电路板; B、废灯管:日光灯管、荧光灯管、节能灯、LED灯; C、废涂料溶剂:油漆和溶剂、矿物油、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胶片、相纸、硒鼓墨盒等; D、废家用医护用品:药品及其包装物、水银温度计、水银血压计。 2、投放收运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2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21 城市生活垃圾测定标准 IS .3 . C 1 009 3 9Z 8 6 r黔G/ 105 0 3 B T 9-2 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T e sict n n o mu i p l si w s h cas iai s s l f o i g f nc a d met at i o c e 2 0-42 0 30-4发布 20 -00 0 31-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城市生活垃圾测定标准 G/ 10 5 2 0 B T 9- 0 3 9 前 咭知. 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环境卫生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讨论所、北京野雪文化艺术进展责任有限公司、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广生、裴成虎、吴其伟、吴文伟、邓俊、王昧、野雪、王士利、张立民、姜建生。城市生活垃圾测定标准 G/ 105 20 B T 9 - 0 3 9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适用于有关产品的外包装。2一般规定2. 1 本标准有1个垃圾类别标志,4可以依据实际状况选配使用。标志应按规定的名称、图形符号和颜色使用,英文名称可依据需要取舍,但不应在标志内消失其他在使用时应依据识读距离和设施体积确定标志尺寸,但须保持其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使用过程中标志应保持清楚和完整。 22 . 内容。23 .2 4 . 3标志颇色和字体31标志的奶黄色色标为yoP NT G 7VC, . l(A ON 6 C )浅绿色色标为c0卯7P ND N 57VC, 0 4 (A O G C ) 5红色色标为m10 0P N O 0 y0( A T NG D 2 VC, l R 0 C )黑色色标为kO (A O G AC 6 V )白E 3 lOP NT N B L K C, C 色色标为k, 032标志的中文字体为大黑简体,.英文为A i粗体。rl a 33垃圾容器、.设施宜使用的颜色:可回收物类垃圾容器为蓝色,色标为P T G 7 VC有害类AN ON 6 C, 4垃圾容器为红色,色标为P T NG 0C C,他类垃圾容器颜色为灰色,标为AN O 73 V其色P NT NG 7C, A O 5 7 VC 4 4标志 具 体标志见表1, 城市生活垃圾测定标准 G/ 10 5 2 0 B T 9- 0 3 9表1序号标志名称说明 1

北京垃圾分类基本品类及要求、收集容器及标识标准、投放收集点设置标准、桶站设置标准

附录1 垃圾分类基本品类及要求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品类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厨余垃圾 是指宿舍或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学校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其中,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 在学校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重点分出食堂和宿舍区等产生的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放置前须沥干水分,做到“无玻璃陶瓷、无金属杂物、无塑料橡胶”。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道。有包装物的过期食品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包装物则投放到对应的可回收物或者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2.可回收物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金属、废玻璃等。 可回收物存放时应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应保持平整,立体包装物应清空、清洁后压扁放置,废玻璃制品应轻投轻放,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安全放置。鼓励与规范的垃圾分类服务企业合作,提高回收比例,并按照市场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品类细化可回收物收集容器种类。 3.有害垃圾 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并设置指定的暂存点。投放时应保证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镉镍电池、

垃圾分类概念术语及标识标语

概念术语 一、垃圾减量分类的定义 垃圾减量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采用合理措施减少固体废物量,如防止过度包装、净菜进城、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垃圾分类是指按垃圾的不同成份、属性、利用价值以与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处置方式,分成属性不同的假如干种类。 二、垃圾分类类别 居民小区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酒楼、宾馆、饭堂等餐饮场所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机场、码头、火车站〔地铁〕站、公交场站〔候车亭〕、公园、旅游景区、加油站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区域、学校等场所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三类。可回收物可进一步细分为纸X类、饮料瓶罐类、其他塑料类。市民可在分成上述四类的根底上进展细分。 1.可回收物: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电子废弃物类等。 纸类:报纸、纸箱、图书、杂志、药盒、广告纸、办公用纸、洗净的牛奶盒等利乐包装、洗净的饮料盒、纸杯等。

塑料类:塑料饮料瓶、塑料油桶、塑料盒、塑料餐盒、泡沫塑料、洗净的酸奶瓶、牙刷、塑料拖鞋、塑料玩具等。 金属类:易拉罐、罐头盒、金属厨具、金属餐具。 玻璃类:玻璃瓶罐、平板玻璃、镜子等。 织物类:布娃娃、书包、桌布、衣服、窗帘等。

电子废弃物类:电视机、电脑、空调、电风扇、洗衣机、冰箱、DVD机等。 2.餐厨(厨余)垃圾: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饭剩菜、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等易腐的垃圾。居民家庭产生的为厨余垃圾,酒楼、宾馆、饭堂等餐饮场所产生的为餐厨垃圾。 3.有害垃圾:指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害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药品等。

垃圾分类新国标标识

垃圾分类新国标标识 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垃圾分类成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规范,我国制定了垃圾分类新国标标识。本文将从标识的意义、标识的设计原则、标识的具体要求以及标识的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标识的意义 垃圾分类新国标标识的推出,对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标识的使用可以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使居民更加方便地辨认不同类型的垃圾。其次,标识的推广可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最后,标识的实施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便于统计和分析垃圾分类的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和措施。 三、标识的设计原则 垃圾分类新国标标识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标识的直观性和易懂性。首先,标识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图形,使人一目了然。其次,标识的颜色应鲜明明确,以便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再次,标识的形状应统一规范,便于居民熟悉和识别。最后,标识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人们能够方便地操作和使用。 四、标识的具体要求 垃圾分类新国标标识具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以确保标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标识应包含垃圾的分类名称,例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以便于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其次,标识应包含相应的图形符号,以帮助不识字的居民理解和使用。再次,标识应标注相应的投放要求和注意事项,例如“可回收物需清洁干燥”、“有害垃圾需分类投放”等,以规范居民的行为。最后,标识应具备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标准

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标准 生活垃圾怎么分类?不规范行为怎么处理? 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环保相关文件汇总,包括多个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范垃圾管理,值得关注。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将进入法治新时代,强制垃圾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江西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介绍,《条例》共10章69条,主要包括建设配套设施、规范投放行为、严格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设定行政处罚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山东省 《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3月1日正式实施,山东省将进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各地要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健全垃圾分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全省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善垃圾管理配套政策标准,推动源头减量,构建全程分类收运处体系。 其中,设区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要实现有效覆盖,各县(市)至少有1个镇(街)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省里将建立垃圾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同时,稳步推进垃圾焚烧等处理设施建设,新建3个垃圾焚烧项目,新增处理能力2400吨/日,同步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或整治。 河南省 《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开始施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怎么分类,违者如何处罚等问题。 《办法》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明确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几类。市、县级人民政府城市生活垃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统一规范各类垃圾收集容器的图文标识、颜色等。 《办法》禁止垃圾分类投放后混合收集、运输和处理。禁止单位和个人将厨余垃圾及其加工物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禁止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利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厨余饲喂畜禽。 《办法》对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作了全面规定。依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废弃物产生;农贸市场、商超推行净菜上市;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旅馆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快递、电子商务等企业应当主动提供和使用绿色包装;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交易等方式,促进闲置物品再使用。 对不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办法》也明确了处罚细则。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主体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交由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的,由城市生活垃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破坏、阻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正常运行的,由城市生活垃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管理规范【模板】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一、背景情况和起草过程 1、背景情况 为加快构建符合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综合管理新模式、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城市管理标准体系,落实《2016年上海市标准化工作要点》所确定的“着力加强社会治理领域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新优势”的重点工作中关于“会同安全生产、卫生、司法行政、绿化市容、水务海洋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领域出台相关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标准化工作要求,2016年初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编制工作,并于2019年1月正式发布。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将规范中涉及四分类垃圾定义与《条例》完全匹配,同时结合《条例》实施之后生活垃圾分类前段收集实践经验,进一步调整、优化细分类标志标识,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正式提出《规范》修订申请。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度第四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沪市监标技〔2019〕544号)的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管理规范》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由上海市市容环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和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修订。 2、主要起草过程 2019年12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的修订计划。

2020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未能召开《规范》相关技术内容讨论会,但标准编制组仍紧抓任务重点,针对《条例》内容,将《规范》中相关内容做了精心梳理和修改。2020年7月,由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函,向向市房管部门、部分社区、部分环卫企业以及全市16个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进行了意见征求。8月21日,上海市市容环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第三会议室召开了《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专家讨论会。与会专家组和代表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对标准内容进行逐条讨论。 三、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本标准分为5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本章明确了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及适用范围,包括了全市分流垃圾和分类垃圾,可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流、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等作业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章罗列了标准正文所引用的一系列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章界定了分流垃圾和分类垃圾的定义,根据其产生、收集、转运的渠道进行分别定义,给出了与本标准直接相关的8个术语的定义,以利于对本标准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3.1给出了分流垃圾定义,并列举了分流垃圾所包括的装修垃圾、大件垃圾、餐厨垃圾。 3.2根据2018年1月1日发布实施的《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市府57号令)相关内容,给出了装修垃圾定义。 3.3根据《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5,给出了大件垃圾定义,

校园垃圾分类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垃圾分类类别以及标识、垃圾收集、垃圾收运、垃圾处理、校园垃圾的管理、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宣传。 本标准适用于校园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95—2019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3.定义与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可回收物 是垃圾中的有用垃圾、这类垃圾包含了饮料瓶、纸板箱、废旧衣服、适合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旧塑料、废纸、废旧玻璃、废旧金属等各种废弃物。 3.2有害垃圾 指的是节能灯、废旧电池、废旧药品等废弃物,这些垃圾如果投放不当容易对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的危害。 3.3厨余垃圾 又称“湿垃圾”,包含了粮食、豆类、蔬菜瓜果等垃圾,这类垃圾一般都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可以土壤施肥。 3.4其他垃圾 又称“干垃圾”,指的是餐巾纸、卫生间用纸、尿不湿、陶瓷瓦片等,这些垃圾不仅不能堆肥、不能化解,还会占用大量耕地。 4.校园垃圾分类类别以及标识 4.1校园垃圾分类类别 校园垃圾分类主要由4个大类标志和10个小类标志组成,类别构成见表1 表1 标志的类别构成

4.2校园垃圾分类标识 校园垃圾分类标志图标,见表2 表2校园垃圾分类标志大类用图标表示 序号图形符号含义 1 可回收物 2 有害垃圾 3 厨余垃圾 4 其他垃圾 5.1校园的垃圾桶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在垃圾桶的两边上分别贴上日常垃圾的分类情况,哪些属于可回收的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引导同学们将垃圾分类放,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微博贡献。 5.2在宿舍园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个宿舍的成员们有意识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的单独放一边等待同学来收,不可回收的及时送垃圾中转站。 5.3据调查快递站门口是快递箱的集中地,往往都有到处乱堆的现象,故倡导广大同学拆完包裹后将快递箱放到可回收箱内;同时在快递站门口设立快递箱回收桶,方便同学们将快递箱放入其内,定期将快递箱统一回收。 5.4在食堂内设置专门菜汤残羹收纳处,便于剩菜剩饭的统一回收。 6.垃圾收运 6.1 垃圾前端收集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0.07.03 •【字号】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九九号 •【施行日期】2020.09.01 •【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 正文 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一九九号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19年12月31日通过,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6月23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7月3日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20年6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分类投放 第三章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第四章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 第五章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源头减量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房屋装饰装修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按照《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和本市其他相关规定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