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之,焉,以,乃,与,而,的用法

fifasheep 发表于2005-6-16 16:17:00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代词。

1)相当于“之”,可译作“他”“它”。如:以俟夫观人风者焉。

2)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么”,“哪里”。如:焉知其奇若此。

3)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可译为“在这(那)里”“对他(它)”“向他(它)”。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助词。

1)句末表陈述,一般不翻译。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句末表疑问语气。如:君何辱讨焉?

3)句中表示舒缓、提顿。如:于是焉河伯欣欣然自喜。

3.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如:盘盘焉。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介词,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1.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如:尔其无忘父之志哉。

2.副词。

1)辅助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竟,却。今其智乃不能及。

3)才,方。如:十年乃成。

连词:于是,就。如: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

1. 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阅读全文(426)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编辑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1、之 之”可以作代词,多为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作动词,是至『往”的意思。之” 作代词、动词时是实词,这里只说明其作虚词时的用法及意义。之”为虚词时常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译为的”。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章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 久之,日似瞑,意暇甚。 怅恨久之。 ④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⑤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以 以”作动词时,是认为”的意思,如皆以美于徐公”。下面着重讲以”作虚词时的用法。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來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按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依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如:屠惧,投以骨。(把 徐喷以烟(用 以衾拥覆。(拿 (2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0

例如:无从致书以观。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 例如:俯身倾耳以请。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于 于”为介词,主要用法有: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从”。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②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同”、至『等。例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点: 一、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8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出现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二、了解虚实多类、一词多用以及同类异词现象。 三、区别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虚词使用的几种现象 1、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2、虚实兼类现象: 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3、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三、常见的18个虚词用法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文言文虚词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一)之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 “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 “用、拿、把、按照 ”。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 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 “以”相当于 “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 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 “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 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 “因”,“因为 ”,“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于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 ,相当于 “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 ,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 “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 ,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 “着”、 “地”等,或不译 。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 “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3. 用作副词。 译为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 表示对象, 译为 对, 对于,向 ”。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 译为 在, 从 ”。 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表示对象, 译为 跟,同 ”。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 表示处所, 译为 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 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 “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文言文虚词用法的判断法

浅谈文言文虚词用法的判断法 ——阜阳市红旗中学刘磊 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不同)的一项”的作答往往仅仅靠对该词语的意思理解来答题,结果出现了很多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对词语用法的判断。比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与“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两个“以”字,都翻译作“因为”,但二者的用法却是不同的,其中第一个“以”字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而第二个“以”字则是介词,表示原因状语。再比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与“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中的两个“之”字,都翻译作“的”,但二者的用法也不相同,其中第一个“之”字是定语后置结构助词,而第二个“之”字则是定语结构助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要领,在此对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的判断法做以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下判断法之前必须做好三件事:对于有活用现象的词语,必须使用活用后的意思;对于有倒装现象的句式,必须调整成现代汉语语序;对于有省略现象的语句,必须补充出省略成分。 一:位置判断法 1:字面位置判断法 (1)用在句子末尾,作语气词(为,与,乎,也),意思语境而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疑问语气,呢) 四海之大,有几人与(疑问语气,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疑问语气,呢) 古之人不余欺也(感叹语气,啊) (2)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也),不翻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语法位置判断法 (1)处于主语位置,作代词(其),意思随语境而定。 其闻道也故先乎吾(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 (2)处于宾语位置,作代词(之),意思随语境而定。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第一人称代词,我) (3)处于谓语位置,作动词(以,因,为,与,之),意思随语境而定。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做)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客何为者(做) 吾与点也(赞同) 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往) (4)处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其:作语气副词,意思岁末语境而定;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语气,一定)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处于宾语与谓语之间(之),起提前宾语作用,不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1.<动> 认为,以为。 《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口技》:“以为妙绝。”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2.<介>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1)可译为“用”、“拿”。 《山市》:“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童趣》:“徐喷以烟”。 《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陈涉世家》:“祭以尉首。”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 《公输》:“成,将以攻宋。”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2).可译为“靠”、“凭”、“凭借”。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可译为“按照”。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3)<介>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童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连>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 一、“之”字的主要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A、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B、揉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C、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或补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或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的”或“得”,有的可不译。例如: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以”字的主要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A、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C、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亦不以城予,亦终不予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登泰山记》) 今以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军,与俱死。(《信陵君窃符救》)

文言文中几个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几个虚词的用法 一、“之”的用法 1.“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2.“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3.“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5)“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二、“为”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高三 2013-01-11 19:37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一、导入: 1、何谓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文言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共六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2、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3、高考的虚词要求 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 其若焉, 何所为, 而且于因乃以则, 之乎者也与。 (1)诵读口诀 (2)识记18个虚词 (3)解读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 “在文中”,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放在语境里理解。 2 “意义”,指找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 3 “用法”,指虚词的语法功能。即结构实词成句(连词、副词、介词、、表现语气(助词、语气词)、充当实词(代词、名词、动词、兼词)。 二、虚词的基本用法 (一)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 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 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 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9、不过早樵而暮归。——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2、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3、溪深而渔肥——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4、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5、起坐而喧哗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九上) 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 18、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九上) 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0、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 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林觉民《与妻书》(九下) 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 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 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并列】——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七上) 2、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下) 4、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5、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递进】——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三)、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七上)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卖油翁》(七上) 3、卒辇而致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 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范晔《强项令》(七下) 5、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范晔《强项令》(七下) 6、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毕沅《岳飞》(七下) 7、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毕沅《岳飞》(七下)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例句含翻译

1.之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曹刿论战》) 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 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 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想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