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关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内容摘要]作为职教的老师都知道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适应目前的新形势和新的要求。然而,怎样对课堂教学改革、度和量又是多少;怎样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为人处事的影响,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待我们及时加以解决。为此,教师除具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一定的基本素养外,还应该增加自我素质的培养,学生老师关系的再思考以及教学的及时反思。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为人处事、误区、反思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应该说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几乎每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等等。但实施到具体的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和这些理念相矛盾实际情况,这时不禁有些茫然;有些困惑;有些误解;是不是还是应该沿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在积极实践的同时必须进行课堂教学上的反思,及时小结,及时调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相信终究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院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走出误区,走向成功。 一、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误区一:课堂上只要有了“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就是改革了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只是作为纯粹的而且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为此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如果在具体操作中不顾教学实际,专为讨论而讨论,并试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形式来渲染“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气氛的话,这就会容易走入误区,歪曲新课程的理念。记得我在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时,就犯过类似的错误。首先我把一个班级划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回家预习下一次课要上的内容,等上课的时候,我从每个小组中抽一个学生上台说课十分钟,另外小组打分,最后一节课,我对学生刚才说课时出现的问题和差错进行讲解。本想这样的话,对于同一知识点,学生可以学五至六遍。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演讲水平。没想到的是学生在说课的时候,只是照着课本上的黑体字念了一遍。而且还为分数的高低争执。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_91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的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互动性很强的新媒体;很多年轻人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都喜欢使用新媒体。“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方便、有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而应该让学生从学习中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目前,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教育中逐渐得到普及,比如,有的高职学校开设了多功能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化渠道。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得到拓展,学习材料也越来越丰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互联网在教学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平台的应用使高职教育变得更加便捷,教学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教材内容比较单一。当前很多高职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教学还是采用单一的大纲教材,这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另外,高职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在互联网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促使教学模式相应地发生转变,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注重实践教育,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为实践教育提供帮助,可以结合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教学策略 1.利用电子教材和网络资源 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丰富教育教学素材,尤其是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借助网络为学生讲解更多有趣的学习素材,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电子课件,将课后习题编辑成电子文档共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多样化的教材建设,针对不同的学科,对教材进行创新。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文学作品;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作品;在理工类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将各种复杂公式的解析用电子课件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 2.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书

项目编号:10344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开题报告书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主持人_ 徐江涛 起止时间__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_ 学校名称_____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_____ _ 通讯地址_ 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一村 邮政编码400037 联系电话_ 65210591 ________ E-mail 填表时间_____ _ 2010 年 11 月________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 制

一、开题会议简况 1.开题时间:2010 年 12 月 23 日 2.开题地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评议专家 施金良(专家组组长)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韩 西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及设备管理处处长冉学农 副教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丛连钢副教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李北平教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4.参加人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亚杭、教务处处长唐继红,学院教务处 相关人员。 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 徐江涛(项目主持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琼荪重庆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组委会秘书 郭思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讲师燕 长轩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讲师陈善 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讲师罗淑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副教授徐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副教授张婧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陆海重庆电子工程职业 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讲师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会昌珠兰示范学校职高部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方案(初稿)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正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为把我校的职业高中办好、办精、办强,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要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有效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的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操作流程) 此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四阶段八步骤”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四个阶段:“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培养能力)”。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布置预习任务 至少提前一天给学生划定各组预习任务,全组学生先各自完成任务,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得出最佳答案,完成老师指定预习任务。 (二)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导入(1—2分钟)。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3)指导学生自学:布置本课任务,教师巡视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自学; (4)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3—5分钟)。 (5)检测自学效果:学生(或小组)上台展示,每组展示完成要让其它组点评和补充(25—30分钟,根据各学科情况,时间可适当浮动); (6)教师精讲点拨(3—5分钟); (7)课堂巩固训练(3—5分钟,根据各学科情况,时间可适当浮动); (8)教学小结提升; (三)注意事项 1、教师备课。备课做到四问:

高职教育分类教学

高职教育分类教学 一、分类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 (一)分类教学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分类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即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特点展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依照学生的特征和差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二)分类教学的指导原则 1.尊重差异原则 学生在性格、气质、智力等发展水平上有着个体差异,在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实施分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求同存异原则 分类教学既承认学生个体在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性,又承认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同一性。在教学中,既要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一刀切”;又要看到部分学生间的共同点,要以共同点作为某类学生之间联合的契合点,实现共同提升和发展。 3.评估为先原则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实施分类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分类”。要做好分类教学,首先要做好评估工作。评估时要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调查研究放在首位,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准确地反映出学生个体差异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归类、整理,为分类提供参考依据和标准。 二、实施分类教学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1.学生特点分明、差异化明显 实施分类教学的高职学院必须由具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构成,这些学生存在着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在整体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也都有明显差别。 2.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素质较高 实施分类教学,要求开设课程数量较多、涉及的学科类型也是纷繁复杂的,雄厚的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分类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 分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分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精心设计更适应某一类学生的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不同的教学重点。分类教学要求教师付出比正常教学更多的劳动。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知识水平、今后发展方向等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据此拟定教学大纲,选用适宜难度的教材,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相关资料,分别设计相应的课堂

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对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文化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进行简述,并提出几项改革措施,以期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改革机制;理论研究;师资队伍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育改革步伐也随之加快。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现今职业教育学校中,大部分只注重专业课教学,忽视了文化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重专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 一、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重要性文化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和学生全面发展有三方面意义:(1)完善知识结构,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专业课以专业知识为主,而文化课以多样的素质教育为主;(2)培养能力,文化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3)丰富学习底蕴,文化课有将各种学习经验融合成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作用,丰富学生底蕴,形成文化知识。

二、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 (一)职业学校发展 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格,职业学校办学实力迎来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文化课是职业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学校的发展前景,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成为职业学校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课程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这也意味着教学课程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学课程的内容是学生接受的知识,因此,学生素质培养的方向及结果来自教学课程的内容,教学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这两点才是教学课程内容的关注重点。所以,教学课程发展是文化课程改革的原因之一。 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文化课程改革的统筹者 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和指导,而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和指导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遵循我国文化课程管理政策,实行课程改革督导检查和课程成果申报评审两项机制,对教学方案、学习标准等及时评估审查;第二,为引导职业学校工作者亲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福建大田湖美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因此抓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抓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工作重点,把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重点,把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从学情、校情出发,提出“三阶段八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于2016年9月新学年开始时,在湖美中学七年段先行先试,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预计2018年,此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全面推行。现就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试行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学校定时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不定期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工作,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解决改革中带来的困惑,探索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有教师独霸课堂,以“灌输”为主。教师对学生一百个不放心,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一百个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学习,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探索实验“三阶段八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这种新模式具有三个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分层优化”。 2、这种新模式具有八个教学环节:(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检测自学效果;(5)教师精讲点拨;(6)分层施教,分类指导;(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五、课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有许多方面需要探索、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有许多经验需要提炼。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个具体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合作时机不恰当、有的学生不会合作、有的合作乱而无序,真正合作的学生少。 2、学生展示不充分。主要表现为有的展示的问题价值低、有的展示的形式单调、有的展示没有重点、有的展示随意性大,真正展示的学生少。 3、教师点拨拓展不力。重点是有的抓不住学生问题的闪光点、有的解决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该点拨时不点拨、有的该拓展时不会拓展,教师的导学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 4、学生的“动”是表面的动。体现为有的学生身动而心未动、有的仍然是被动而非主动、有的课堂只是浅层次的“动”,课堂追求的只是表面的热闹。 5、课堂反馈检测不落实。有的没有检测内容、有的没有检测时间、有的检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检测,课堂检测、堂堂清成为一种空想。 6、课堂开放是“伪”开放。主要表现在有的课堂教师仍然讲的多、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高职学校已成为国家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教育教学模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道尊严、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老套;不求务实,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这种状况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高职学校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改变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标签:能力培养;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所培养出人才能力的高低。加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办出高职教学特色,培养更多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很高的技术能力人才,是当今高职学校面临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具体对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当今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多数仍是传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老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老师在课上一言堂,学生在桌下一团懵。多数老师在教学中只在意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对于学生是否接受是否听懂,老师并不关心,其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的自身含义就已经决定了教学是由教和学两部分构成,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交互动的过程,只有理解教学的真正含义,把握教学的真正内涵,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去真正的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塑造学生,才能够建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一、改传授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教学关系更加和谐。互动式教学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不仅有语言互动、眼神互动,还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习小组中的重要一员。老师还要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平台,及时和学生沟通,分享有益的课外知识,为学生解难答疑,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生生互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课上课下多交流,不仅可以传播有益的知识,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充分、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起组织、引导作用,能及时地退下去,更能适时的站出来。 二、变认知性教学为探索式教学 认知性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老师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形式,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装纳知识的器物,没有人性化的教学,使得学生

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年5月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活动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研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明确岗位及岗位群,并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一)岗位能力:掌握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能力。 (二)方法能力:掌握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三)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正确

的价值观。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规范操作,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团队合作,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创新能力:即具备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藏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实践使用能力。 三、改革思路 以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资源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改革教学模式,建立“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以岗位为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 四、改革内容 1.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 与岗位方向相结合,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与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层次要求,按照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参照企业车间布局,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广泛与市县内各大企业建立良好的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 革 戴士弘著

2007.4.

本书从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入手,育)的先进观念和微观改革的实践经验。单元教学设计,职教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与测评。 本书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战线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全面论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全书主要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观念,职教课程的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与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

苏志刚 本书内容根据作者的系列讲座整理。 近年来,作者在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做过多次关于这个题目的讲座,全国各地听众反映热烈,纷纷要求文字资料。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机会成文,遗憾地未能满足多数听众的要求,现编写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方便。 讲座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听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应,说明了该问题的普遍性和紧迫性。当前,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正面临新的突破性发展。截至2006 年末,全国已有高职院校1145所,从人数和规模上看,早已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的教学改革已经从宏观(全国、省市地区的布局等)发展到中观(学院、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和微观(每门课程与每位教师)。教改的中观和微观问题已经成为高职业教育改的最紧迫问题。本书全部内容就是针对高职业教育改的中观和微观实际问题的。 书中所举的课程教学实例,都是实际课程,不是为说明某种观点而杜撰的。书中阐述的观点也不是单纯的理论探索,或凭空发发议论,而是经过实践证实有明显效果的。2005年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职院”)在全院以极大的力度,推行了本书所

说的“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 以及“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工作(以下简称“培训及测评” )。宁职院苏志刚院长说:“这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影响最深、效果最明显的一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活动” 。2006 年末,就在培训及测评工作的尾声中,宁职院迎来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评选工作。有了“培训及测评”工作的基础,两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院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和成果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2002 年末开始,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培训及测评工作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在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全面推行两年,取得了教改的明显效果。最早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测评工作的试验也取得成功,至今仍是该院新员工培训的保留项目之一。 随着宁职院教改成功经验的广泛传播,关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系列观念和做法,引起越来越多同行的高度关注。本书的内容,就是以近十年来上述实践经验为背景展开的。 本书内容的主线,是当前教学第一线大家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对涉及到的观念和理论只做了简单提示。事实上,书中介绍的所有工作,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熟悉当代教育理论、认知心理理论的人都可以看出,书中的所有重要观点都是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性学习理论、行动引导教学理论等等为基础的。 全书分成上下两篇,分别对应“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和“职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果研究报告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果研究报告 一、问题解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我校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但是农村初中学校的课堂教学因师资水平薄弱,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依然存在以下问题:课堂虽然不再是“满堂灌”,但依然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课堂问题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假问题”多;师生互动追求形式,学生真正的活动少。这样的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是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机会少,学生在学习上太被动,学习效益低下,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不得不课内损失课外补,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与新课改的目的背道而驰。 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质量提升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破解方略,强化工作落实。学校成立了课堂教学改进研究领导小组,干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教师;教师全员动员,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上研究课、观摩课。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要求,通过汇集教师集体智慧,构建了“251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构建“251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教师的具体特点,构建出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251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51自主互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 “251自主互助”三大模块:课前预习、课中实施、课后拓展。 “251自主互助”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作主”的理念。

“251自主互助”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 “251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251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是指两个任务,五个环节,一个问题。 “二”是指课前预习包括知识回顾和自主预习两个任务,知识回顾指对前面学过的且与本课题要学习的内容相联系的知识进行回顾,自主预习是课前指导学生展开自学,那些通过自学基本上能够掌握、需要记忆的知识利用课前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自学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是终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应搭理提高预习自学的效果地位,而这正是我们的课堂所忽视的。?坚信预习绝对有效果: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自习时间一律不准上课和讲评。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支配度。?正确处理好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的关系,逐步过渡到将预习自学纳入正课环节。?“功夫用在课外”。“251”课堂模式必须有预习提纲,必须有目标设计,必须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必须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即新模式要求把课备大、备精、备熟、备活。?把学生预习自学成效纳入评课标准。 “五”是指课中具体实施步骤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目标点击 学生自主看书,理解教材,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也可以把目标直接展示给学生。其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 2、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明确用哪些方法学习。 3、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即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目标及检测学习效果的形式。(例:提问、活页作业纸默写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劲松职高《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实训课教学模式》阶段汇报(弱化课题,强化教学改革;弱化我个人的作用,强化内涵发展需要)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这所有着34年建校历史的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学校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职实训课教学模式》这一课题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 一、研究背景 我校1983年建校,是北京市第一所独立设校的职业高中。2014年通过三部委验收,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不够.随着中职生源质量的持续滑坡,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家长学历层次较低,对学生期望不高,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此场合不宜这样表述)但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仅有一技之长的员工已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代企业员工的核心职业素养,也是决定其职业生涯层次的关键因素。这两方面的能力恰是中职技能型人才的短板,导致他们发展的后劲儿不足,学校的教育培养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学校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育人质量,适应学校及专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2015年9月,郭延峰校长将普通中学“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带到劲松职高。寒假里,他组织教师自主学习了99页的关于“翻转课堂"的理论文章。开学后,先后组织了15次关于“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学习、建课培训,利用周二大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全校116名老师全部完成学校规定的建课任务,共推出30节“翻转课堂”组内研究课。 从理论学习到培训研讨,再到教学实践,这些都是在教与学方式上进行的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学校的实训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异,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研究(一)

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研究(一) 摘要]文章从国内外高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高职教学理论的发展动因,指出我国高职教学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介绍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搞好教学工作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要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是关键;而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更是关键的关键。我们有必要了解世界高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情况,提出应对这种趋势的策略方法。 一、世界高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高职教学理念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现将一些主要动态介绍如下:1.高中后生计教育教学理念。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RVE)在1995年为联邦政府提出了“关于生计的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建议”,提出高中后生计教育教学理念。(1)职业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旨在使今日的学生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各种理念。(2)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要求的具体技能,而要关注到行业的或职业的各个方面,应着眼于广义的行业或职业范围。 (3)教育的目标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岗位技能的课程。(4)教学计划的安排基于保证学生能向更高层次教育继续学习。(5)要加强应用物理、应用数学、应用交际等课程,并且课程要超越职业具体领域,应包括“敬业”等职业所需素质的所有方面。(6)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它不仅是指实习、参观等形式,而是指一种更为深入、广泛、内容全面的教学规划,并且它与学校课程内容紧密结合。2.法国制定短期技术学院教学大纲的理念。(1)教学中既要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又要重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接受的不是一种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多科性、综合性的教育。以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技术发展及一系列职业。(2)专业基础理论是技术革新的源泉,与其让学生获得某些具体技术知识,不如培养学生从无限的知识系统中汲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3)专业技术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目的不是使学生学会某些具体的工艺知识和技能,不是获得解决某些问题的现成药方,而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技术应用能力。 3.改革教学内容的理念。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因而大会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强调以下理念。(1)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大会工作文件强调培养“接受再培训的能力”。(2)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3)培养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未来非工资就业将大量增加,自立就业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带来教育内容的改革。(4)加强社会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 4.改革教学内容采取的相应对策。欧盟于1996年发布了一份关于教育与培训的白皮书,专门考察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和提出相应的对策。白皮书指出:信息社会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工作性质,迫使人们不仅要能适应新的技术工具,还要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工作环境。社会中的种种变化带来不确定性,甚至使有些人的就业处于困境。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1)要对普通文化课作重新评价。因为它是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基础;它有助于增强学生掌握关键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创造的能力。它也是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因素。(2)教育与培训所培养的工作技能与知识,要能使学生具有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即长期就业的可能性。(3)在获取技能与知识的灵活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新的多样化的技能认可方法。

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周艳娜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054000 一、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不健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教育忽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有的放矢.多数专业比较宽泛,培养面较广.如果没有相对明确的专业方向,缺乏明晰的专业定位,易导致专业课程开设缺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难以深入的问题,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产生偏离. 2.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班级授课制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受传统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3.追求短期就业率,毕业生与企业要求脱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通过各项课程考试,拿到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后一般都能顺利毕业,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外,更为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劳动品质、合作交往等关键能力或素养.但这些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往往被忽略,或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企业抱怨招不到好员工,学校学生则抱怨企业太挑剔.我国职教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

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导读

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导读戴士弘教授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专家,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改造传统课程教学、如何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并且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篇) 目前,职业院校对课程进行评价,通常要靠督导或同行听课打分。听课打分表上的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教学符合计划进度、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课堂管理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等等。这种常规的评价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方式不合理,二是评价内容不合理。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设立新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第二条,是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突出“能力目标”;第三条,是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 传统大学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可以开出理论和实践分离的课程。但职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职业教育课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不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种做法无视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中,形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当前职业教育院校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的盲目传授和盲目积累。职业教育课程必须首先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知识目标仅仅是第二位的目标。今天职业教育院校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企业人,而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所以,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就有以下几项: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高职院校所

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报告

“小组合作化学习、学科特色化建设” xx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报告 xx在xx“343”新课堂教学要求和xx“133”区域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以“注重实效”为出发点,着眼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符合我校特点、适应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从2012年3月启动以来,已实施推进近一年,形成了初步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发现了一定问题,下面将一年来工作做一整理回顾,形成阶段性报告。 一、课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不少新模式,杜郎口10+35、兖州一中35+10循环、昌乐二中271、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各家模式虽有不同,但实质相同,即改变学习方式,调动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探索、自主合作、实现成功的乐园,真正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如何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科学素养,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基于以上背景,我校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核心,以构建xx“343”新课堂教学模式为背景,以xx“133”区域课改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研究目标 1、深入贯彻xx两条课堂教学原则,倡导课堂教学改革的动态性,长期性,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陈出新。 2、加强培训,健全校本研训制度,落实校本研训方案,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一体化研训思路。 3、以各教研组、备课组为主要单元,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特别是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0-07-13T17:04:18.62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3月第3期作者:朱新力 [导读] 本论文分析了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成人中专教师,河南商丘 476005) 中图分类号: F7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 03-027-02 摘要: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分析了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有效性;教学管理;课堂要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教师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没有多少实质的变化。 一、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中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只注意“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人或事;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有的中职学校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常常是“虎头蛇尾”,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对中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即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中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再次,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而言之,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中职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三、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 (一)从深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起点。 有位职教人士曾经感慨:“其实最有条件去实现开放教育的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能开放;最有理由去实施素质教育的也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能推行。”这在某程度上道出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组成结构来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大多未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职教与普教的区别,但忘记了中职教育本身也是教育,很多与普教存在着的共性之处没有很好地加以借鉴。现在看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惟有这个的新起点,课堂的教学时空才能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师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费在识记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请进来”和“走出去”才是理所当然;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结合,职业能力才可能是结构性而非点式、线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