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统计技术控制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统计技术控制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统计技术控制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统计技术控制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统计技术控制程序

1、统计技术的选择

1.1各部门应选定适用的统计技术,用于工序质量控制和查找不合格原因、评价及验证工序能力及产品质量特性。

1.2应根据工程规模、质量要求、技术难度及合同规定等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统计技术,并明确数据收集的来源和责任人及信息传递的渠道。

2、常用的统计方法

2.1用于记录、收集和积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粗略分析的调查表。

2.2用于问题分析的直方图、系统图、散布图和排列图等。

2.3用于原因分析的因果图。

2.4砼强度的统计分析方法(JGJ107-87标准中要求统计方法)。

3、统计技术的应用

3.1部门在确定了选用的统计技术后,应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以使其掌握统计方法和数据传递渠道。

3.2质量部负责对使用统计技术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对统计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定,指导部门/项目改进工作。

感谢您的阅读!

(完整版)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1年12月考试工程项目管理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4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2. HSE管理 3.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4. 紧迫情形 5. 进度控制 6. 索赔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已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在第五天检查时,实际进度情况为:A,B,C,D,G工 作已完成,E工作还未开始,H工作进行了一天.试用前锋线记录并用列表比较法分析进度情况 . 2. 某企业要进行一项大工程的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完成以后,发现本企业现有的机械均不能满足需要,故需要作出是购买设备还是向机械出租站租赁的决策.经测算,提供下表资料可供决策. 方案一次投 资 (元)年使用 费 (元) 使用年 限 自购500000 60000 10 租赁——40000 —— 方案残值年复利 率年租金(元) 自购50000 12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6分,共 8 小题,每小题 7 分) 1. 造成进度拖延的原因有哪些? 2. CM和MC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3. 施工承包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应取决于什么因素? 4. 成本指标有哪两个?其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5.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HSE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6.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沟通存在哪些常见的问题? 7. 在矩阵式组织中,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之间的矛盾及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 安装工程一切险的除外情况有哪些? 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24分,共 6 题,每小题 4 分) 1. 参考答案: 劳动力的动态管理指的是根据生产任务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协调,以解决劳务失衡、劳务与生产要求脱节的动态过程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按照要点给分 2. 参考答案: HSE是英文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的缩写.即强调在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视人员的健康、安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按照要点给分 3. 参考答案: 指一项工程从设想、提出到决策,经过设计、施工直到投产使用的全部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以及各主要工作内容之间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 解题方案: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应用统计技术,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管理以及方针目标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正确评价整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统计技术应用的方法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 3.定义 3.1统计技术:所谓统计技术,一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且经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实用技术.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用统计技术可以得出有效的和客观的量化结论。二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的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4.职责 4.品质部: a.负责实施抽样检验及质量损失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负责统计技术过程应用的监控; b. 负责本部门年度目标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并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进行指导和推广 4.2总务部: a.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培训需求信息和员工考勤、工资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 b.负责对、能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3开发部门:负责开发各阶段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4制造部:负责对产能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5财务部:负责对经营指标、资金利用以及管理成本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6 市场部:负责对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7其他部门:负责与本部门KPI及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及统计技术的应用 5.管理程序与内容 5.1统计技术方法的识别和确定 5.1.1本公司主要采用下列统计方法用于数据分析: a. 排列图——适用于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主要原因; b. 因果图——适用于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分析; c. 调查表——适用于不合格品及原因调查、质量分布调查; d. 抽样检验法——适用于产品和过程的监测; e. 控制图——适用于质量控制点质量状况的控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分析与处理; 3.2 各管理处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程序 4.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 数据的来源 4.2.1 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动态; d.相关方(如业主和住户、供应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 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已发现的、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

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业主和住户的满意度; b.服务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息等。 4.3.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 办公室负责政策法规类信息、政府相关部门、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服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2.3 办公室、管理处积极与业主和住户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妥善处理他们的意见,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2.4 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单》报告办公室,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4.3.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3.1 办公室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4.3.3.2 各部门每季度将各种统计表、考核表及其他必要的信息上报公司办公室,对已发生的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3.3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办公室处理。 4.3.3.4 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单》反馈给办公室处理。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2010

工程项目管理试卷 (工程硕士) 一、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 1. 利害相关者 2. 成本加酬金合同 3.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4. 自由时差 5. 组织设计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 1. 邀请招标一般适合于哪几种情况? 2. 什么叫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简述其特点。 3. 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4. 我国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5. 管理跨度的确定应从哪几个因素考虑? 三、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 1. 某建设项目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均发生在年末。设8% i ,试 c 计算财务净现值(FNPV)和财务净现值率(FNPVR),判断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四、论述题(20分。答题要求:论点突出,论据充分,不少于300字) 试说明项目结构分解WBS的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 利害相关者(Stakeholder):包括项目参与人和其利益受该项目影响(受益或受损)的个人和组织。 2. 成本加酬金合同:以实际成本加上双方商定的酬金来确定合同价格。业主承担着全部工程量和价格风险;承包商不承担风险,一般说获利较小,但能确保获利。 3.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一项工程从设想、提出到决策,经过设计、施工直到投产使用的全部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以及各主要工作内容之间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 4. 自由时差:某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条件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5. 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项目的目标及任务,分解、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准则,划分并明确工程项目系统的不同岗位、层次、部门的权责。 二、简答题 1. 答:专业性强,特别是在经验、技术装备、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不大;工期紧迫;涉及专利保护或保密工程;公开招标后无人投标的。(答对1条给2分) 2. 答: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在项目立项后,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采购任务一次性地发包给一个工程项目承包公司,由其负责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采购的全部工作,最后向业主交出一个达到动用条件的工程项目(4分)。在这种模式中,相当一部分的项目协调和管理工作由总承包商统一承担,有利于承包商的进度和成本控制(2分)。但由于承包商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而增加管理成本,从而导致合同价更高(2分)。 3. 答: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具有开创性;项目管理需要集权领导;项目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答对1条给2分) 4. 答: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2分);市场主体的管理(2分);建筑产品价格管理(2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2分)。 5. 答:管理者所处的层次的高低;被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工作性质;管理者的意识;组织群体的凝聚力。(答对1条给2分) 三、计算题 1. 解: (1) 计算财务净现值(FNPV) FNPV= -4200(P/F, 8%, 1)-4700(P/F, 8%, 2)+1500(P/F, 8%, 3) +2500(P/F, 8%, 4) +2500(P/F, 8%, 5) +2500(P/F, 8%, 6) +2500(P/F, 8%, 7) = -154.14万元<0 (公式正确,2分;结果正确,1分) (2) 计算财务净现值率(FNPVR)

CCC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CCC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技术的应用场合和方法。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合: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 e)目标达成及改进。 3.引用文件 3.1 DXC2-QA-01 《抽样计划表》 3.2 DXC-2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4 DXC-13 《进料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5 DXC-14 《制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6 DXC-15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7 DXC-19 《不合格品控制控制程序》 3.8 DXC-21 《客户满意度调查程序》 3.9 DXC-06 《供应商管理程序》 3.10 DXC-01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4.职责 4.1 各权责部门负责统计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收集、传递、统计、分析、整理、公布、

保存,并确保数据的真实和计算的准确; 4.2 品质部负责对应用统计技术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统计技术应用进行指导 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审查。 5.程序 5.1主要应用的统计技术 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实验计划、查对表、直方图、推移图、抽样计划。 5.2统计技术运用 5.2.1层别法 在日常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时,品质部运用层别法将检验结果归类统计, 记入相应表格中,了解产品总体质量状况;制造过程中,装配部应用层别 法将检验结果归类统计,记入《工程记录表》中,了解总体制程能力和状 况,《工程记录表》副本分发品质部、技术部。 5.2.2柏拉图 每月10日前,装配部对上月《工程记录表》进行统计,填写《工程记录统 计月报表》,用柏拉图描述,了解制程过程中重要的质量问题;品质部对上 月出货检验记录进行统计,填写《ODXC抽检不良分析月报表》,用柏拉图描 述,了解出货产品品质重要质量问题; 5.2.3特性要因图 品质部就柏拉图描述的工程不良率、出货品质状况、客户退货情况中重大 品质问题,用特性要因图分析形成原因,必要时召集技术部、生产部、PMC 一起讨论,并将有关记录及要采取的措施知会相关部门。 5.2.4实验计划 当问题的形成原因确定,需要确定具体的变数时,品质部或研发/技术部运 用实验计划,求证可行方案。找到可行方案后,制定后续改善计划。 5.2.5抽样计划

工程项目管理费计算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费计算方法 建筑工程管理费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两部分;想知工程项目管理费计算方法吗?现在,小编给大家的整理相关资料。 建筑工程管理费是怎么计算 1.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 2.办公费 办公费是指企业管理办公用的文具、纸张、账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 烧水和集体取暖(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用煤等费用。 工程项目管理费计算方法 3.差旅交通费 差旅交通费是指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养路费及牌照费。 4.固定资产使用费 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 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6.工程: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十八世纪,欧洲创造了“工程”一词,其本来含义是兵器制造、军事目的的各项劳作,后扩展到许多领域,如建筑屋宇、制造机器、架桥修路等。

建筑工程综合费率怎么计算 (1)确定组合定额子目:一般都是一个工程量清单项目对应定额上好几个子目。 (2)计算定额子目工程量:就是算算工程量清单项目对应的定额上好几个子目的工程量。 (3)测算人材机消耗量: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或项目当地的消耗定额。 (4)确定人材机单价: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资源供求状况确定,并考虑调价系数。 (5)计算清单项目的工程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Σ计价工程量×(Σ人工消耗量×人工单价+Σ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Σ台班消耗量×台班单价) (6)计算清单项目的管理费和利润 管理费=直接工程费×管理费费率 利润=(直接工程费+管理费)×利润率 (7)计算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建筑工程综合费率怎么计算 综合单价=(直接工程费+管理费+利润)/清单工程量 (8)核定综合费率 综合费率=(综合单价-直接工程费/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 可见综合费率=(管理费+利润)/清单工程量(非全费用) 要是再加上规费和税金,那综合费率=(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清单工程量(全费用) 个人承包50万以下工程管理费怎么算 1、个人承包工程项目的费用计算看与你的甲方谈判的结果:定好数额的单价或总额承包,管理费就已经包括到里面了。 2、如果甲乙双方谈判的单价中不包括管理费:国家建设部及各省、部都有专门定额,其中有一本叫费用定额的,里面会专门说管理费怎么计取的。

(完整版)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进行适当收集和分析,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来自检验检测活动及其他质量活动数据统计、分析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采用了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规定的术语。 4.职责 4.1各相关科室收集相关信息,提供本科室质量目标数据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并定时上报质量负责人。 4.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管理。 4.3办公室负责对外数据的收集、统计、汇总、上报。 4.4所长负责对数据分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 5.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5.1.1用户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 5.1.2服务满足政府和用户需求的符合性; 5.1.3服务、过程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2数据的收集 5.2.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质量目标完成结果、内外部审核

情况、管理评审的输出、上级部门检查的结果及反馈、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2.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检验检测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3可以采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5.3.1对用户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等,一般采用调查表、统计表等方法。 5.3.2对质量目标的完成结果、服务情况、供方情况等,在受控状态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调查表、统计表等找出过程的发展趋势。 5.4对数据分析的要求 5.4.1正确运用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5.4.2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5.4.3根据评价的结果,寻找改进的机会。 5.5数据分析结果的处理 5.5.1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应传递给所长,由其组织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寻找改进的机会,组织实施质量改进。 5.5.2数据分析的结果、质量改进的情况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相关文件 6.1接受安全监察管理程序; 6.2内部审核程序; 6.3不符合控制程序; 6.4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等。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1目的 为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准确判定工序能力和产品特性的波动情况,提高有关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确保产品在形成过程中满足控制和验证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有关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过程对各项统计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3 引用标准和文件 a 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第三版 b GB/LB01.01-2001《质量手册》第二版 4职责 4.1 品保部是应用统计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统计技术的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4.2 办公室负责统计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都了解有关如变差、过程能力、能力指数等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会正确的应用。 4.3 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应用需求计划的申报和统计技术的具体应用。 5 管理程序 结合我公司实际,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统计技术工具,并在控

制计划中标注,有关部门按其应用主要采用统计技术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 5.2 统计技术应用范围:对确定过程、控制过程和验证过程能力的部门开展统计技术。 5.3 统计技术的控制要求 为准确地应用统计技术,确保应用效果,应按下述步骤选用适用的统计技术。 5.3.1 确定需求,编制计划。 5.3.1.1有关部门根据应用统计技术的实际需要提出年度采用统计技术的需求计划,报品保部。 5.3.1.2品保部会同技术部对各应用统计技术部门提出的需求计划进行审查,并编制出全年统计技术应用计划,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发给提出部门实施。 5.3.1.3品保部组织评审统计技术应用计划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5.3.1.4新产品开发先期质量策划阶段,技术部需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工具,并纳入控制计划和检验指导文件及作业指导文件中,具体实施按《SPC的实施程序》执行。 5.3.2 组织实施,分类指导。 5.3.2.1批准后的统计技术应用计划,由统计技术应用部门负责人提出该计划在本部门的应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3.2.2办公室要根据有关部门需求和培训计划对确定采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具体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后,有关的管理、执行和

工程项目管理计算与综合

1.背景: 某办公楼的招标人于某年10月8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A、B、C、D、E等5家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其中说明,10月12—18日9至16时在该招标人总工办领取招标文件,11月8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5家承包商均接受邀请,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承包商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遂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10分钟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承包商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有B、C、D、E等4家承包商投标,并宣读该4家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本系统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l人,外系统技术专家1人、经济专家l人。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要求B、D两个投标人分别对其施工方案作详细说明,并对若干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其提出具体、可靠的实施措施。作为评标委员的招标人代表希望承包商B再适当考虑一下降低报价的可能性。 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综合评标标准,4个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B、D、C、E,故评标委员会确定承包商B为中标人。承包商B为外地企业,招标人于11月10日将中标通知书以挂号方式寄出,承包商B于11月14日收到中标通知书。 由于从报价情况来看,4个投标人的报价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D、c、B、E,因此,11月16 日/至l2月11日招标人又与承包商B就合同价格进行了多次谈判,结果承包商B将价格降到略低于承包商C的报价水平,最终双方于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1、从招标投标的性质看,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从所介绍的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的招标投标程序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逐一说明原因。 答:在本案例中,要约邀请是招标人的投标邀请书,要约是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承诺是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 2:答:在该项目招标投标程序中在以下几方面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分述如下: (1)招标人不应仅宣布4家承包商参加投标。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拆封、宣读。这一规定是比较模糊的,仅按字面理解,已撤回的投标文件也应当宣读,但这显然与有关撤回投标文件的规定的初衷不符。中大网校按国际惯例,虽然承包商A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已撤回投标文件,但仍应作为投标人宣读其名称,但不宣读其投标文件的其他内容。

【精心整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计算题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算题专题讲解 时间管理 关键路径法(重点)、完工概率(难点)?关键路径法:上下午都可能考核,涉及到:ES、EF、LS、LF计算;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 ?完工概率:考核基础是三点估算法,标准差,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考核活动完成的概率,要求掌握标注差的公式以及对应的概率。 关键路径法(CMP)

ES、EF、LS、LF的概念: 1)最早开始时间(ES):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最早结束时间(EF):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算 3)最迟结束时间(LF):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最迟开始时间(LS):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算 需要注意的几点: 1、关键路径上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晚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等于最晚结束时间 2、总时差=本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一本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 3、白由时差=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一本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如果有多个紧后活动,则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是这些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早者) 含义:某个工作(活动)的总时差是该工作的开工允许延误的时间,在该进时间内,不影响项目的工期。 计算公式: 使用正推法计算最早开始日期(ES),最早结束日期(EF), 使用逆推法计算最迟开始日期(LS),最迟结束日期(LF),

开始节点ES为0时:总时差= LS –ES 或LF ‐ EF;工期=EF-ES 或LF-LS;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 ‐此活动的EF 开始节点ES为1时:总时差= LS – ES 或LF ‐ EF;工期=EF-ES+1或LF-LS+1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 ‐此活动的EF ‐1 活动排序网络图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1 目的 为了解和改善过程,通过对过程能力的分析、评估使其有量化资料,为设计、制造过程的改进,选择材料,操作人员及作业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做统计过程控制(P P K、C P K、CmK 、PPM)的所 有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SPC:指统计过程控制。 CpK: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有关过程的指数,计算时需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PpK: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类似于C P K的指数,但计算时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C a:过程准确度。指从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其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间偏差的程度。 C p:过程精密度。指从生产过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一般样本在50个以上)所计算出来的样本标准差(σ × ),以推定实际群体的标准差(σ)用3个标准差(3σ)与规格容许差比较。 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个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Cmk:设备能力指数:是反映机械设备在受控条件下,当其人/料/法不变时的生产能力大小。 4 职责 质量部负责统计过程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5 PPM、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 1.质量水准PPM的过程能力计算及评值方法: 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的数据为计数值时,制造过程能力的计算及等级评价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不良品数 PPM = × 1000000 检验总数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A PPM ≦ 233 制造过程能力足够。 B 233 < PPM ≦ 577 制造过程能力尚可;视过程控制特性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 C 577 < PPM ≦ 1350 制造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措施。2.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Ca = (x-U) / (T / 2)×100% 注: U = 规格中心值 T = 公差 = SU - SL = 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σ=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群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x =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B)Cp = T / 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 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SU-x)/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CPL(下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x-SL)/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Z1 = 3Cp(1+Ca)……根据Z1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1%; Z2 = 3Cp(1-Ca)……根据Z2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2% 不合格率P% = P1% + P2% 注:σ = R / d2( R 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 当n = 4时,d 2 = 2.059;当n = 5时,d 2 = 2.3267) C)Cpk = (1-∣Ca∣)× Cp 当Ca = 0时,Cpk = Cp。 D)Cpk = Min(CPU,CPL) = Min{(SU -x)/ 3σ,(x-SL)/ 3σ}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Ca值处理方法等级说明 A ∣Ca∣≦ 12.5% 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的规定并达到规格 (公差)要求须继续维持。 Ca值当U与 的差越小时, Ca值也越小, 也就是产品质 量越接近规格 (公差)要求 的水准。 B 12.5% < ∣Ca∣≦ 25% 有必要尽可能将其改进为A级。 C 25% < ∣Ca∣≦ 50% 作业员可能看错规格(公差)不按操作规定或需检查规格及作业规范。

《工程项目管理》复习资料--计算题部分

A 1、某工程分4段,按甲、乙、丙、丁4个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有关施工参数见 (2)、试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3)、根据上述工序逻辑关系,绘制相应单代号网络图。 解: (1)、计算流水步距 累加数列: 甲 2 5 9 13 乙 3 5 8 12 丙 2 6 8 12 丁 4 9 11 12 错位相减: 2 5 9 1 3 0 - 0 3 5 8 12 2 2 4 5 -12 则K 甲乙 =5 3 5 8 12 0 - 0 2 6 8 12 3 3 2 4 -12 则K 乙丙 =4 2 6 8 12 0 - 0 4 9 11 12 2 2 -1 1 -12 则K 丙丁 =2 计算工期 工期=K 甲乙+K 乙丙 +K 乙丙 +T 丁 =5+4+2+12=23

2、某施工企业投标某工程并中标,签定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对施工企业竣工日期的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额度都非常大,故此,本工程的施工项目部重新拟定了一个施工计划如下表,并绘制对应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试画出双代号网络图,并计算网络时间参数。 解 3、已知某工程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如下图所示,箭线上方为工序符号,上方括号内为该工序每天所需钢筋数量(T/天),箭线下方数字为工序持续时间(天),数据见图。 试(1)、指出该施工网络计划图中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作出正确的网络图。 (2)、计算网络时间参数及各节点时间参数(ET LT ) (3)、绘制双代号早时标网络图 (4)、绘制钢筋的资源曲线 (5)、若钢筋每天资源供应量只有16T ,据资源曲线,要不要调整网络计划?需要调整的话,如何调整?(不用计算,只需说出调整的基本思路即可) 解: (1)错误的地方有: 一、B 、C 工作编号都是(2,3); 二、编号④排在编号③之前; 三、④、③之间应用箭线。 正确的网络图表示如下:

房地产开发项目费用统计表

1、开发产品成本核算应视开发产品的具体情况,按制造成本法设置成本 项目。 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下列六项: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2)前期工程费 3)基础设施费 4)建筑安装工程费 5)配套设施费 6)开发间接费 2、各成本项目的开支范围如下: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指为取得土地开发 使用权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征用费:支付的土地岀让金、土地转让费、土地效益金、土地开发费,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补偿合作方地价、合作项目建房转入分给合作方的房屋成本和相应税金等。 (2)拆迁补偿费:有关地上、地下建筑物或附着物的拆迁补偿支岀,安置及动迁支岀,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等;拆迁旧建筑物回收的残值应估价入帐,分别冲减有关成本。 (3)市政配套费:指向政府部门交纳的大市政配套费,征用生地向当地市政公司交纳的红线外道路、水、电、气、热、通讯等的建造费、管线铺设费等。

(4)其他:如土地开发权批复费、土地面积丈量测绘费等。 前期工程费 指在取得土地开发权之后、项目开发前期的筹建、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等前期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整体性批报建费:项目报建时按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交纳的报批费。 女山人防工程建设费、规划管理费、新材料基金(或墙改专项基 金)、教师住宅基金(或中小学教师住宅补贴费)、拆迁管理费、招投标管理费等。 (2)规划设计费:项目立项后的总体规划设计、单体设计费、管线设计费、 造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含支付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调研费),制图、晒图费,规划设计模型制作费,方案评审费。 (3)勘测丈量费:水文、地质、文物和地基勘察费,沉降观测费,日照测试费、拨地钉桩验线费、复线费、定线费、放线费、建筑面积丈量费等。 (4)“三通一平”费:接通红线外施工用临时给排水(含地下排水管、沟开挖铺设费用)、供电、道路(含按规定应交的占道费、道路挖掘费)等设施的设计、建 造、装饰和进行场地平整发生的费用(包括开工前垃圾清运费)等。

《工程项目管理》习题三

工程项目管理 一、单选 1.施工项目经理部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等单位的关系属于( B ) A.部关系 B.近外层关系 C.远外层关系 D.外部关系 2.以下不属于项目具有的特征是( C ) A.特定性 B.有特定寿命周期 C.可逆性 D.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性 3.施工项目组织中的核心问题是( D ) A.组织机构 B.权力 C.沟通 D.责任制 4.监理人员在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监理中,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 场跟班的监督活动称为 ( B ) A.全程监理 B.旁站监理 C.关键监理 D.全站监理 5.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D ) A.对项目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进行论证 B.对项目进行技术上的研究论证 C.对项目进行经济上的技术论证 D.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方案 6.旁站监理应编写( D ) A.监理大纲 B.监理细则 C.监理规划 D.监理日记 7.需对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完毕后做出评价的是( C )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8.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以在受委托的项目从事( B ) A.工程总承包业务 B.监理业务 C.施工业务 D.项目管理业务 9.项目经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 A ) A.贯彻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B.自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 C.自行选择施工作业队伍 D.自行进行人才培养 10.全等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是( C ) A.各专业队在同一施工段流水节拍固定 B.各专业队在施工段可间歇作业 C.各专业队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D.专业队数等于施工段 11.最传统的、直观的进度计划编制方法是( C ) A.单代号网络图 B.双代号网络图 C.横道图 D.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核准:审核:制定: xxxx年xx月xx日发行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文件修订履历

1.目的:用于进料检验、制程能力、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统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以此分析问题来进 行对策,用以稳定质量及降低不良率的发生,以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由进料、制程管制至产品出货以及客户满意度,供应商考核均适用。 3.权责:品管部及相关单位。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抽样检验: 5.1.1.材料、半成品、成品之进出货检验,依据GB/T2828.1-2012 II级水平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允 收水平依据各物料之检验规范。 5.1.2.制程管制依据SIP或相关规范执行。 5.2.质量数据来源: 5.2.1.品管人员依据平时所作检验,测试或量测记录填入检验表中。 5.2.2.品管部门每月汇总各项检验表资料,运用统计手法统计分析各项质量数据,并于每周召开 品质会议上提报。 5.2.3.经统计分析后,如有质量问题时,由品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检讨,拟定各项质量预防措施, 并由品管单位追踪结案。 5.2.4.每月品管单位召开质量会议,作为质量目标及质量计划检讨或修订。 a)品管检验记录。 b)制程能力分析(如Cpk、管制图等)记录。 c)客户满意度评价记录。 d)生产记录。 e)设备校正、保养、维修等记录。 f)供应商评鉴记录。 g)订单审查及修改记录等。 5.2.4品管检验记录之分析,应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如管制图、柏拉图、鱼骨图等),结果做成[品 质月报] 5.2.5客户所关注(如客户投诉、退货、原因调查等事件)有关资料的分析,应及时将分析结果依书 面形式向客户报告。 5.2.6与公司目标有关数据的分析,应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成情况]。 5.2.7业务部依《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 成情况]以了解客户满意状况。

质量目标及统计技术应用管理程序

JINFENG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CO.LTD ., PROGRAM FILE P4.2.3-04 V1.0质量目标的管理和统计技术运用管理程序 2006/10/25发布2006/11/01正式实施中国高仕(东莞)文具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程序是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质量管理体系”中的“4.2文件要求”第三条“4.2.3文件控制”之各项要素并结合金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而成。 本程序主要起草及解释部门: 本程序拟制(起草)人: 本程序审核人: 本程序标准化: 本程序批准人:

1、目的 应用有效的分析方法,确定适宜的统计技术,基于逻辑分析结果权衡经验和直觉作出决定并采取措施,来分析控制工序过程的产品品质和查找不合格品发生原因,确保工序及产品质量有效地控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及质量的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塑胶、电子制品的流量形成的各有气过程及流量管理体系的各流程中进行统计技术分析工作均属之。 3、定义 3.1层别法:将各相关数据按其来源,性质,期限范围等进行收货分类,加以层别,为其他统计技 术提供,原始依据 3.2柏拉图:根据收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现象分别进行系统分类,计算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 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以所占的比例,依大小顺序排列,加上累计百分值以找出主要项目的图形. 3.3因果图:也叫鱼骨图,用于找出质量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直观明了地确定因果关系. 3.4调查表(检查表):也叫调查表,是收集数据规范化的内容,可直观显示出某段期限内,某项产 品不同质量所占每项的频次. 4、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对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选择,应用与评价,并负责各项检查点和工序序点,采 用统计技术抽样值做好质量统计技术应用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及统计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公布。 4.2 各部门及生产部质量统计人员要按有关要求负责实施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并做好本岗位 质量统计分析工作。并负责提供相关统计分析和原始数据,及时执行相应的改善措施。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适用的质量统计技术,并对质量统计技术的运用进行审批。 5、作业内容 5.1统计技术管理流程(附图) 5.2统计技术需求管制: 品质部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流程及制造工艺及行业特点,建立与维持“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以鉴别指出监督控制或验证各处控制情况所需使用的统计技术和相应的资料来源和应用管理方案。 5.3 统计技术的要求。 5.3.1 品质部根据车间各部门工序检验员的品质分析统计结果确定统计技术、监控、查找过程 品质因素或规律。 5.3.2 各部门的统计员对其主管产品或业务进行管理,并进行产品产量责任废品量的审核(重

工程项目管理-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小结

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计算(总结) 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首先严格弄清各时间参数的基本概念。本人感觉,在7个(包括Tp,时间参数)主要的时间参数中,最容易出错或者混淆的是LFi-j与FFi-j。因此,主要对这两个参数求解的方法作总结。 一,前提是按照工艺或者组织要求已正确的表达了确定的逻辑关系二,已经知道各工作的持续时间D i-j 三,LF i-j与FF i-j的求法小结 1. 根据书本ES i-j的求法,正确地求出其值,然后再求出相应的EF i-j。 2. 求出所有工作的EF i-j后即可求出T p=max{EF i-n},后面会用到此值。 3. (1)根据书本知识介绍可知,接下来需要求LF i-j,只要求得此值, LS i-j则可很容易求得(LS i-j = LF i-j - D i-j); (2)求得LS i-j,则可很容易求出TF i-j = LF i-j - EF i-j = LS i-j - ES i-j; 因此,正确求出LF i-j是问题的关键之一。 4. LF i-j的求法 (1)工作i-n是以终点节点(用n表示)为箭头节点的工作时(书本用i-j表示,本人觉得这时用i-n表示更好),即i-n没有紧后工作:LF i-n = T p (显然此时,TF i-n = T p - EF i-n) (2)当i-j有紧后工作时, LF i-j=min{LF j-k - D j-k} = min{LS j-k} 即工作i-j有紧后工作时,其最迟完成时间(LF i-j)为其诸紧后工

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j-k)中的最小值(此为个人理解所得)。 5. FF i-j的求法(几乎全为书本没有知识) (1)根据TF i-j与FF i-j的基本概念可知,二者恒满足0 ≤FF i-j ≤TF i-j; 所以,若求得TF i-j = 0,则FF i-j =0(不用求,必如此) (2)当工作i-n是以终点节点(用n表示)为箭头节点的时(即工作i-n没有紧后工作), FF i-n =T p - EF i-n 又此时TF i-n = T p - EF i-n,所以工作i-n的FF i-n = TF i-n (3)当i-j还有紧后工作时, FF i-j =ES j-k - EF i-j (仅此一点为书本知识) 若有多个紧后工作,FF i-j = min {ES j-k}- EF i-j 注:此公式在课本例题中并没有提及,P108示例中,根据FF1-3的结果显然可知,FF1-3 = min {ES8-9, ES3-7, ES5-6} - EF1-3,依此求得。四,个人小结 1.当工作i-j有紧前工作时,ES i-j取其诸EF h-i之中最大者; ES i-j =max{EF h-i} 2.T p为诸EF i-n之中最大者,即T p=max{EF i-n}; 3. (1)当工作i-n无紧后工作时,LF i-n = T p; TF i-n = T p - EF i-n = FF i-n; (2)当工作i-j有紧后工作时,LF i-j = min{LF j-k - D j-k} = min{LS j-k} 4. 工作i-j(有紧后工作的工作),FF i-j = min{ES j-k}- EF i-j。 口诀:两大两小末相等,早取大来迟取小(自己理解吧)。

IATF数据分析与统计过程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与统计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产品、QMS绩效等方面分析及持续改进活动的控制。 3.定义 3.1变差:指产品质量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产品质量的波动。 3.2控制(稳定性):指过程的统计稳定,也就是在过程中造成产品质量变差或波动的原因仅包括普通原因,没有特殊原因。 3.3过程能力:指在受控或稳定的状态下过程产生变差的大小,一般用6σ表示。 3.4统计过程控制:使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 3.5要求:明示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6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组织与产品符合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销售部负责组织与满意度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质量部负责组织与QMS绩效和有效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采购部负责组织与供应商绩效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生产部负责组织与产品制造、设备管理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

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综合部负责组织与公司经营、风险与机遇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技术部、新能源事业部负责组织与设计开发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 4.2各部门依据确定的统计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 4.3质量部负责持续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必要时组织成立项目评价小组负责对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状况及成果进行评价,并将批准的持续改进验证成果纳入体系文件;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的策划、协调、验证工作,并负责批准持续改进计划; 4.5 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持续改进计划并负责实施。 5.0 工作程序 5.1 数据分析 5.1.1数据收集 公司确定数据收集内容,这些数据可通过监视测量结果、体系运行记录、或来自顾客、供方、行业的信息获得。各部门按职责应在以下方面收集数据:a)公司经营业绩 —产值、产量; —交付准时率、市场份额、销售回款 —质量成本、内部故障、外部故障; b)顾客要求符合性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 —准时交付率统计与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