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训练 平行四边形动点经典题型

专题训练 平行四边形动点经典题型

专题训练 平行四边形动点经典题型
专题训练 平行四边形动点经典题型

-3,0),(0,的坐标分别是(6),动点P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从点,OB

出发,沿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一动点E,且满足PE=AO.

(1)当点C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

(2)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秒时,求此时四边形ADEC的周长是多少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2,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速度为2cm/s

是平行四PCDA运动多少秒时,四边形P)当点1(.

P的坐标;边形并求此时点

(2)当△ODP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如下图,梯形ABCD中,AD∥BC,AD=24cm,AB=8cm,BC=26cm,∠B=90°,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以3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顶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问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可能是菱形吗为什么PQCD)在某一时刻,四边形2

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已知,矩形、F,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CE,求四边形AECF为菱形,AF的长;

(2)如图2,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AFB和△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

①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②若点P、Q的运动路程分别为a、b(单位:cm,ab≠0),已知A、C、P、Q四点为顶点满足的数量关系式。b与a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

ABCD如图:□、的对角线AC相交于点BDODF在线段BO在线段上从点B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AC=6cmO,BD=12cm,,点E为何值同时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E2cm/s上从点O以的速度运动.(1)若点、F是菱AB为何值时,四边形AECF①当(1).(2)AECF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的条件下,可以是矩形吗为什么形;②四边形AECF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动点问题 知识点: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三角形边上动点 1、(2009年齐齐哈尔市)直线3 6 4 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 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 △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 48 5 S= 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

提示:第(2)问按点P到拐点B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第(3)问是分类讨论:已知三定点O、P、Q ,探究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按已知线段身份不同分类-----①OP为边、OQ为边,②OP为边、OQ为对角线,③OP为对角线、OQ 为边。然后画出各类的图形,根据图形性质求顶点坐标。 2、(2009年衡阳市)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cm,∠ABC=60o. (1)求⊙O的直径; (2)若D是AB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当BD长为多少时,CD与⊙O相切; (3)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以1cm/s的速 度从B点出发沿BC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2 )( (<

专题: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2(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y x O 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二) 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技巧提炼 1、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像和性质 a >0 a <0 图 象 开 口 对 称 轴 顶点坐标 最 值 当x = 时,y 有最 值是 当x = 时,y 有最 值是 增减 性 在对称轴左侧 y 随x 的增大而 y 随x 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 y 随x 的增大而 2、平行四边形模型探究 如图1,点A ()11,x y 、B ()22,x y 、C ()33,x y 是坐标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 A B C x y 图1 图2 如图2,过A 、B 、C 分别作BC 、AC 、AB 的平行线,则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三个。

由已知的三点坐标可根据图形平移的坐标性质,直接写出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和直线l2: 当l1∥l2时k1= k2;当l1⊥l2时k1·k2= -1 4、二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解题思路:(1)先分类(2)再画图(3)后计算 二、精讲精练 1、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B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侧),与y轴正半轴相交于C 点,且OA:OB:OC=1:3:3,△ABC的面积为6,(如图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M、A、B、C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动点P,△BCP面积最大如果存在,求出最大面积,并指出此时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初一数学上册数轴上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精讲

初一数学上册数轴上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精讲 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问题引入: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 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 (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 (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练习: 1.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 (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时,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恰好相等? 例题精讲: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⑵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 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 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 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动点中的相关问题 2、领会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2、几何作图的关键 二、新课 1、情境引入,探究已知三点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1.1、张大伯家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池塘,如图1所示,张大伯打算把池塘在原有的基础上,把面积扩大一倍后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帮张大伯找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图1 图2 1.2、小结方法: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你的依据是什么? 1.3、趁热打铁: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 , B (0,2), 则平行四边形AO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1.4、变式练习: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2),求以A、O、B、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C坐标,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如何求点的位置,你的依据是什么? 1.5、举一返三 1、如图3,在梯形ABCD中,A D∥BC ,在AD边上有一点P从点A到点D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在CB边上有一点Q从点C向点B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已知AD=8,BC=12,若P、Q同时运动,当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时,P 运动多少秒时?

2、如图4,抛物线1417 452++-=x y 与直线y =12 1+x 交于A 、 B 点,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3,0).动点P 在线段OC 上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 移动,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 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 秒,MN 的长度为l 个单位,求l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设在(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 与点O ,点C 重合的情况),连接CM ,BN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数轴上动点问题 数轴上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大家对这类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问题引入: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 原点到达点B. (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 (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 (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考点】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1)由于OA=OB,可得点B所对应的数是点A所对应的数的相反数; (2)先求出AB的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 (3)先求出AC的距离,得到点C所对应的数,由KC=KA,得到点K所对应的数. 【解答】解:(1)∵OA=OB,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B所对应的数是1; (2)[1﹣(1)]÷3=3÷3=1.故该点的运动速度每秒为1. (3)1×9=9,9÷2=4.5,∴点C所对应的数为﹣1+9=7, 点K所对应的数为﹣1+4.5=3.故点C所对应的数为7,点K所对应的数为3. 【点评】考查了数轴和路程问题,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本题虽有几题,但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 练习: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含例解答案)33935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 2+bx+c=0中a,b,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b,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 >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总结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坐标----①C为 顶点时,以C为圆心CM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为顶点时,以M 为圆心MC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为顶点时,线段MC的垂直平 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方 法二,先求与BC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二次函数中动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练习)

2018年04月28日187****6232的初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点B(3,0)和点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E的坐标; (2)点C是否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请说明理由; (3)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点R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Q、R,使以Q、R、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R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过点A(﹣3,0),B(﹣2,3),C(0,3),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M(1,m),当MB+MD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 (3)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4)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N,E为直线AC上任意一点,过点E 作EF∥ND交抛物线于点F,以N,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点C的横坐标为2. (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P与A,C不重合),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E,求△ACE面积的最大值; (3)若直线PE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直线AC与y轴交于点Q,点M为直线PE上一动点,则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四边形DMNQ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点H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H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A,C两点,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B(点B在点A右侧).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分析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 2+bx+c=0中a,b,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b,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与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本身就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 >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与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就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坐标----①C为顶点时,以C为圆心CM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为顶点时,以M为圆心MC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为顶点时,线段MC的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 方法二,先求与BC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①特殊四边形为背景; ②点动带线动得出动三角形; ③探究动三角形问题(相似、等腰三角形、面积函数关系式); ④求直线、抛物线解析式; ⑤探究存在性问题时,先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性质探究答案。 二次函数的动态问题(动点)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doc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动点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 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动点中的相关问题 2、领会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2、几何作图的关键 二、新课 1、情境引入,探究已知三点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1.1、张大伯家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池塘,如图 1 所示,张大伯打算把池塘在 原有的基础上,把面积扩大一倍后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帮张大伯找到这 个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B B y C A O A x 图1图2 1.2、小结方法: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你的依据是什么? 1.3、趁热打铁: 如图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1,0) , B( 0, 2),则 平行四边形 AOBC 的顶点 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

1.4、变式练习: 如图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2),求以 A、O、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C 坐标,则点 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如何求点的位置,你的依据是什么? 1.5、举一返三 1、如图 3,在梯形 ABCD 中, AD∥BC, 在 AD边上有一点 P 从点 A 到点 D运动, 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在 CB边上有一点 Q从点 C 向点 B 运动,速度为每秒 2 个 单位,已知 AD=8,BC=12,若 P、Q 同时运动,当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时, P 运动多少秒时 ? A D C B 图 3

初二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学案 (含答案经典)

第十一讲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时间:年月日刘满江老师学生姓名:一、兴趣导入 二、学前测试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2.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AD∥BC;②AD=BC;③OA=OC;④OB=OD

交AC于点H,则的值为() ∴= 三、方法培养: 知识要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内角和为______,外角和___________,邻角______,对角__________ 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叫 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推广: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例1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AB=12,BC=21,AD=16.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的面积是梯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 (2)四边形PQCD 能为平行四边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四边形PQCD 能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考点:等腰梯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直角梯形。 专题:动点型。 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表示线段的长度,再利用:S 梯形ABPQ =S 梯形PQDC ,列方程求解; (2)只要能满足DQ=PC 即可,由此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3)当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时,作PE ⊥BC ,DF ⊥BC ,垂足为E 、F ,需要满足QE=CF , 由此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1)由已知得:AQ=t ,QD=16﹣t ,BP=2t ,PC=21﹣2t , 依题意,得 12)22116(21 12)2(2 1?-+-=?+t t t t 解得 ; (2)能;当四边形PQDC 为平行四边形时, DQ=PC ,即16﹣t=21﹣2t 解得t=5; (3)不能 作QE ⊥BC ,DF ⊥BC ,垂足为E 、F , 当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时,PE=CF , 即t ﹣2t=21﹣16 解得t=﹣5,不合实际. 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计算面积的方法,根据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的问题.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AB=12,BC=21,AD=16.动点P 从点 B 出发,沿射线B C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A 出发,在线段A D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设△D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CDQ 是平行四边形? (3)分别求出当t 为何值时,①PD=PQ ,②DQ=PQ . 考点:直角梯形;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答:(1)解: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BC=21,AB=12,AD=16, 依题意AQ=t ,BP=2t ,则DQ=16﹣t ,PC=21﹣2t , 过点P 作PE ⊥AD 于E , 则四边形ADPE 是矩形,PE=AB=12, ∴S △DPQ =DQ ?AB=(16﹣t )×12=﹣6t+96. (2)当四边形PCDQ 是平行四边形时,PC=DQ ,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图 B 图 B 图动点问题 题型方法归纳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三角形边上动点 1(2009年齐齐哈尔市)直线3 64 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3)当48 5 S =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 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 提示:第(2)问按点P 到拐点B 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第(3)问是分类讨论:已知三定点O 、P 、Q ,探究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按已知线段身份不同分类-----①OP 为边、OQ 为边,②OP 为边、OQ 为对角线,③OP 为对角线、OQ 为边。然后画出各类的图形,根据图形性质求顶点坐标。 2.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BC=2cm , ∠ABC=60o. (1)求⊙O 的直径; (2)若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 ,当BD 长为多少时,CD 与⊙O 相切; (3)若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B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 以1cm/s 的速度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20)((<

2016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例1 2015年成都市中考第28题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 4,求a的值; (3)设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1 备用图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5成都28”,拖动点E在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EC⊥AC时,△ACE的面积最大.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按钮“第(3)题”,拖动点H在y轴正半轴运动,观察点Q和Q′,可以看到点Q和点Q′都可以落在抛物线上. 思路点拨 1.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AD于F,那么△AEF与△CEF是共底的两个三角形. 2.以AD为分类标准讨论矩形,当AD为边时,AD与QP平行且相等,对角线AP=QD;当AD为对角线时,AD与PQ互相平分且相等. 满分解答 (1)由y=ax2-2ax-3a=a(x+1)(x-3),得A(-1, 0). 由CD=4AC,得x D=4.所以D(4, 5a). 由A(-1, 0)、D(4, 5a),得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 (2)如图1,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AD于F. 设E(x, ax2-2ax-3a),F(x, ax+a),那么EF=y E-y F=ax2-3ax-4a. 由S△ACE=S△AEF-S△CEF=11 ()() 22 E A E C E F x x EF x x ---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中考压轴题)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例 1 2012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 如图1,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联结PQ.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_______,PD=_______;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 (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图1 图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福州21”,拖动左图中的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PQ的中点M的运动路径是一条线段.拖动右图中的点Q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Q//AB时,四边形PDBQ为菱形. 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2福州21”,拖动点Q向上运动,可以体验到,PQ的中点M 的运动路径是一条线段.点击动画按钮的左部,Q的速度变成1.07,可以体验到,当PQ//AB 时,四边形PDBQ为菱形.点击动画按钮的中部,Q的速度变成1. 思路点拨 1.菱形PDBQ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点P在∠ABC的平分线上,PQ//AB.先求出点P 运动的时间t,再根据PQ//AB,对应线段成比例求CQ的长,从而求出点Q的速度.2.探究点M的路径,可以先取两个极端值画线段,再验证这条线段是不是点M的路径. 满分解答 (1)QB=8-2t,PD=4 3 t. (2)如图3,作∠ABC的平分线交CA于P,过点P作PQ//AB交 BC于Q,那么四边形PDBQ是菱形. 过点P作PE⊥AB,垂足为E,那么BE=BC=8. 在Rt△ABC中,AC=6,BC=8,所以AB=

中考数学复习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复习动点问题的 解题技巧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在运动中分析在静态中求解 动态几何问题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热点题型.这类试题以运动的点、线段、变化的角、图形的面积为基本条件,给出一个或多个变量,要求确定变量与其他量之间的关系,或变量在一定条件为定值时,进行相关的几何计算和综合解答,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根据点的运动和图形的变化过程,对其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求解,本文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谈谈此类问题的思路突破与解题反思,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题目如图1,已知点A(2,0),B(0,4),∠AOB的平分线交AB于点C,一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y轴向点B作匀速运动,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交x轴于点Q,作点P、Q关于直线OC 的对称点M、N.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0

有最大值若有,写出S的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一、探求解题思路 1.利用基础知识轻松求解 由题意不难发现第1问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多种方法,考生可自行选择解法, 简解1 可通过作辅助线,过点C作CF上x轴于点F,CE⊥y轴于点E,由题意,易知四边形OECF为正方形,设正方形边长为x.由比例式求出 点C的坐标(4 3 , 4 3 ). 简解2 由点A、B的坐标可得直线AB的解析式y=-2x+4;由OC是∠AOB的平分线可得直线OC的解析式y=x;联立方程组轻松解得点C的坐 标(4 3 , 4 3 ). 关于求点M、N的坐标,是对相似及对称性的考查,根据相似可得P(0, 2t),Q(t,0),根据对称性可得M(2t,0),N(0,t).这样,第1问轻松获解. 2.动静结合找界点,分类讨论细演算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动点专题

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ADE≌△CDF;: (2)①当t为______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 ②当t为______s时,以A、F、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2.在菱形ABCD中,∠B=60°,点E在射线BC上运动,∠EAF=60°,点F在射线CD上(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1),求证:EC+CF=AB;(2)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线段EC、CF、AB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射线CD于点N,连接MD、AN.(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AM的值为______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 ②当AM的值为______时,四边形AMDN是菱形. (第4题) 4.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6.如图,已知菱形ABCD 中,∠ABC=60°,AB=8,过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P (不与 B 、D 重合)分别向直线AB 、AD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 (1)BD 的长是______; (2)连接PC ,当PE+PF+PC 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 的长是______. 8.如图,已知矩形ABCD ,AD=4,CD=10,P 是AB 上一动点,M 、N 、E 分别是PD 、 PC 、CD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PMEN 是平行四边形; (2)请直接写出当AP 为何值时,四边形PMEN 是菱形; (3)四边形PMEN 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求出AP 的长;若不可能,请说 明理由. 5.如图所示,在?ABCD 中,AC ⊥BC ,AC=BC=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向终点C 移动,过点P 分别作PM ∥AB ,PN ∥AD ,连结AM ,设AP=x ,△AMP 的面积为y . (1)四边形PMCN 是不是菱形,请说明理由. (2)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7.如图,矩形ABCD 中,点P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O 为BD 的中点,PO 的延长线交BC 于Q 。 (1)求证:OP=OQ ; (2)若AD=8厘米,AB=6厘米,P 从点A 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D 运动(不与D 重合)。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t 表示PD 的长;并求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 (第7题) (第8题)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动点题解题三步骤,初三数学动点解题思路

双动点问题 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热门问题,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一类问题.其中的 数学模型隐藏在变化的运动背后,很多同学容易被这类问题的已知条件迷惑,虽练习很多仍然“闻动色变”,实在爱不起来.但如果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运动过程中不变的规律,这一类问题又会让人感觉精彩绝伦,回味无穷。本文就动点问题中如何找到双动点类型中的运动轨迹与大家分享. 动点题有时不止一个点在动,如果有两个动点,其中一个随着另一个的运动而运动,题目往往研究第二个动点的一些规律,比如最大最小值,经过的路径长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第二个动点的运动轨迹. 一、直线型运动 1.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cm,动点D从点B出发,沿射线BC方向移动,以AD为边作等边△ADE。如图①,在点D从点B开始移动至点C的过程中,求点E移动的路径长. 分析:要求点E移动的路径长,首先要确定点E的运动轨迹。连结CE,如图②,

易证△ABD≌△ACE,得∠B=∠ACE=60°,因为∠ACB=60°,所以∠ECF=60°=∠B,所以EC∥AB,故在点D从点B开始移动至点C的过程中,点E的运动轨迹是过点C且平行于AB的一条线段,确定了轨迹,再确定起始与终止位置就可求出路径长. 答案:4 2.已知AB=10,P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CP和△PDB,连接CD,设CD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G移动的路径长是_____.

分析:延长AC、BD相交于点E, 因为∠A=∠DPB=60°,所以PD∥EA, 同理PC∥EB,所以四边形CPDE是平行四边形,连结EP,所以EP、CD互相平分,

八年级数学 四边形动点问题及难题

动点问题及四边形难题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 是菱形,点A 的坐标为(-3,4), 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 交y 轴于点M ,AB 边交y 轴于点H .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连接BM ,如图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C 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匀速运动,设△PMB 的面积为S (S ≠0),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2.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 中,OC AB ∥,以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80)(810)(04)A B C ,, ,,,,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BD 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在线段OA 上移动,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 的面积是梯形COAB 面积的 27 ? (3)动点P 从点O 出发,沿折线OABD 的路线移动过程中,设OPD △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4. 如图,已知AD 与BC 相交于E ,∠1=∠2=∠3,BD =CD ,∠ADB =90°,CH ⊥AB 于H ,CH 交AD 于F. (1)求证:CD ∥AB ; (2)求证:△BDE ≌△ACE ; (3)若O 为AB 中点,求证:OF =1 2 BE. 5、如图1―4―2l ,在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中,∠DAB =60°,E 是异于A 、D 两点的动点,F 是CD 上的动点,满足A E +CF=a ,说明:不论E 、F 怎样移动,三角形BEF 总是正三角形.

动点问题与平行四边形(1)

基本图形一: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A 的坐标为(1,1),点B 的坐标为(5,1),点D 的坐标为(2,4),则点C 的坐标为( ) 基本图形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0,-2),点C 在x 轴上,点D 在抛物线2 1026y x x =-+上,求C,D 的坐标. 基本图形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3,1),点C 的坐标为(6,6),在直角坐标系中再找一点D ,使得以A,B,C,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

例一: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4,OC=3,若抛物线经过O,A两点,且顶点在BC边上,对称轴交BE于点F,点D,E的坐标分别为(3,0),(0,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猜想△EDB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点M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点N在x轴上,请问是否存在以点A,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0,6)。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ABCD,在线段OP延长线上取点E,使PE=AO,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C运动到线段OB的中点时,求t的值及点E的坐标。 (2)当点C在线段OB上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 (3)在线段PE上取点F,使PF=1,过点F作MN⊥PE,截取FM=2,FN=1,且点M,N分别在一,四象限,在运动过程中,设平行四边形PCOD的面积为S。 ①当点M,N中有一点落在四边形ADEC的边上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 ②若点M,N中恰好只有一个点落在四边形ADEC的内部(不包括边界)时,直接写出S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复习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最新整理)

在运动中分析 在静态中求解 动态几何问题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热点题型.这类试题以运动的点、线段、变化的 角、图形的面积为基本条件,给出一个或多个变量,要求确定变量与其他量之间的关系, 或变量在一定条件为定值时,进行相关的几何计算和综合解答,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根 据点的运动和图形的变化过程,对其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求解,本文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谈谈 此类问题的思路突破与解题反思,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题目 如图 1,已知点 A(2,0),B(0,4),∠AOB 的平分线交 AB 于点 C ,一动点 P 从 O 点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y 轴向点 B 作匀速运动,过点 P 且平行于 AB 的直线交x 轴于点Q ,作点 P 、Q 关于直线 OC 的对称点M 、N .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t(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