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羲之和王献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一个大的“羲”字,请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字?

2、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词语联想游戏。

羲书法家绍兴人

你能凭着这几个字或词,说出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人物吗?

生:王羲之

师:说说你对王羲之的了解吗?

(指名学生说)

3、揭题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书法泰斗“王羲之”。(板书:王羲之)

二、了解王羲之

1、出示王羲之简介

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

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1)指名学生一条一条地读一读,初步了解王羲之。

(2)教师适当解释。

2、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王羲之的故事

(1)师:王羲之自幼便聪慧过人。直到现在,人们还传颂着他一些有趣的故事。听完故事,说说你收获了什么?

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王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卫夫人流着泪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

书换白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2)学生交流,说说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故事的想法。

聪明刻苦有上进心喜欢白鹅

(3)班内指名交流,学生补充。

3、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师:正是由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最终成了当时极其有名的书法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书法作品吧。

师:王羲之精通各种字体。其中最有名的是《兰亭序》。

传说他的《兰亭序》后为唐太宗李世民经多方寻找,最终葬入他的陵墓。而他的其他书法作品被后来很多书法家临摹、学习。可以说,王羲之对后世书法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了解王献之

1、师:王羲之共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深受他的影响。其中在书法上成就最高的是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

2、出示图片及简介。

3、师:王献之小的时候,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又聪明又调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认识一个幼年时候的王献之吧!

4、说说你的感受。

我认为王献之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5、欣赏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四、了解兰亭书法节及“曲水流殇”。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酒杯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酒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五、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王羲之和王献之。大家还想更多地了解他们吗?

方式一:网上搜索关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内容。

方式二:可以在休息日要爸爸妈妈带你去“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深入王羲之故居,寻找更多的知识吧。

方式三:到书上去看一些有关他们的故事吧!

2、师:老师也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向他们学习,成为爱好书法艺术,钻研书法艺术的人。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来自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语文版必修二《淝水之战》翻译练习

《淝水之战》片段翻译及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将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知,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B ) A.见晋兵部将严整 B.至于青冈,秦兵大败 C.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D.皆以为晋兵将至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C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 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 D.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王献之的故事

篇一:王献之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cn 王献之的故事 作者: 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14年第03期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自幼聪明好学,精通各种书体,也擅长画画儿。篇二:王献之的故事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看完故事我们第你一层理解一般是叹服献之的勤奋毅力,并以此来教导学生。但是从书法的角度我们却更应该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点的比较开始,它们的差异在哪,从专业角度很显然一个点也是有起行收三个过程,也有节奏快慢和自然松弛质感等的区别,像开车一样起步,行路,停车,也有老手新手也就是熟练的区别。熟练相比学车显然是第二步,站在教学角度显然这里不能忽略,也是学书的核心,第三层郗氏不能忽略,从她的评价中我们不禁佩服她的眼力,这就是鉴赏。 有了以上看法,我们不难理解有很多学书者,追求数量,讲究勤奋,实际已是背到道而驰了。这更能使我们理解启功老先生说的,写得与人高可是水平却很差的那个学书例子。因为他忽略了学书的程序,及应解决的核心。 由此可知特别是对学书的孩子,一开始就讲勤奋还不如给他教程让他去发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你像教练一样给与帮助鼓励。因为主体成了他,使他成了发现者,从而使他的兴趣提高生成,在此过程中书法的核心线条有了体会感受,然后是熟练学好是指日可待了,这也是现实中有两种老师,一种跟着你的学生学习不仅水平没提高,兴趣也没了,一种是学生特别喜欢老师水平提高很快。不是学生改变而是教程直击核心,给予学生的是鼓励,发现,和对他优点的强化。,篇三: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爱练字,那个人就是王献之。一天,王献之想写一 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跑 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 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这才知道自己写

书法集王献之被称为什么

书法集王献之被称为什么 王献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诗人、画家,那么王献之被称为什么?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王献之被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献之,生于公元344年,字子敬,小名为官奴,祖籍为琅琊临沂即现今山东临沂,出生于会稽山阴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他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父亲更是如雷贯耳,是有“书圣“之称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王羲之并称“二王”。他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同时也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曾经官至中书令,为了和他的族弟王珉区别开来,人们又称呼他为“大令”。因为突出的艺术成就,他和自己的父亲并称为”二王“,他们父子两人又和张芝、钟繇一起被称为”书中四贤”。 献之自小就富有盛名,容貌出众,豁达不羁,虽然终日待在家里,但是言行举止自有一股超凡的气质。他曾经和自己的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当时的名士谢安。两位兄长所谈论的大多是世俗之事,只有他只是随便说了句问候的话。在他们走后,客人问谢安觉得哪个比较出众。谢安说是年龄小的那个。客人问原因,谢安说道,但凡是杰出的人才,话都不会很多。因为只有他话很少,所有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凡之人。 王献之确实是一个非一般的人才。他的书法跟他的父亲一样冠绝天下,但是跟他的父亲又有所不同。他最擅长的应该是行书和草书,

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也很深的功底。而且他并不是局限于学一种风格,而是在采纳了各个书法大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终于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有名的一位大家。 王献之于公元386年逝世,享年四十三岁。 王献之的妻子或许听到王献之这个名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会是一代书法大家的那个王献之,会记得关于他的很多轶事典故。还会想起他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有“书圣”之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虽然这确实是王献之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但是关于他的家庭,人们可能所知甚少,但是这可以说是王献之一生之中最悲伤的事情了。 在王献之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位妻子,分别是:他的表姐,也是东晋重臣郗昙的女儿郗道茂和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三女,新安愍公主司马道福。先来看郗道茂。此女长得十分标致,是一个十足的美人,而且个性又文静温雅,才情兼备,是一个颇具生活情趣的女子。因为她是王献之的表姐,因此他们从小便相互结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对彼此都十分爱慕和欣赏。于是在长大之后,两家人就给他们举办了婚事,这里要指出的是,古代近亲结婚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此不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两个。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又因为王献之并不热衷于做官发财,再加上他的父亲拥有大量的山林庄园,生活十分富足,因此他们两人一直淡泊名利,整日不是游山玩水就是吟诗作画,可谓是一对神仙眷侣。他们后来生了一个女儿王玉润,可惜很快就夭折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直到新安愍公主司马道福的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司马光《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司马光《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 我会继续向王献之学习,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王献之练字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1 今天上午,我读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习书法,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地自满起来。 有一次,他向父亲请教书法的秘诀,父亲把他带到后花园,指着园里的18口大水缸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18口大水缸里,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的水写完就知道了。”从此,王献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勤学苦练,终于成了大书法家。 王献之的成功是靠他自己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得来的,由此联想到自己,我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学的很好,老师也经常夸我。可是后来学的单词越来越多。记得也越来越多,我就不想学了,所以成绩也一直下降。学完这篇文章,我要向王献之学习,在学习上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把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上去。 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在事业上具有顽强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着既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迈进,从而成就美好的理想。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2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最喜

欢练字。他在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正在练字,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身后,伸手握住他手里的毛笔,竟然没有拉动。王羲之认为王献之握笔有力,高兴地对家人说,他将来有大出息。王献之听了也很得意。 又有一次,王献之在宣纸上练字时,不小心将墨汁洒落在宣纸上,大家都觉得可惜。而他不慌不忙的用清水滴在墨汁上,让其稍微变淡后,作起画来。不一会儿,就画出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牛,引得周围的人齐声叫好。那个时候,王献之便有些骄傲起来。练了两年字,王献之把字给母亲看,母亲说有点儿铁画的感觉了。后又练了一年,他又写出一幅字,给母亲看,母亲又说银钩有点感觉了。又过了大半年,他挑了其中最满意的一幅给父亲看,王羲之只在“大”字下加了一点。他又不明所以,便拿给母亲看,母亲说很好,尤其是“太”字下面的一点,最像你父亲的。王献之听后,知道自己的书法水平与父亲还相差得远呢。从那以后,王献之以谦虚,勤奋的态度,每天坚持练习,“十八缸水”让他练就了成功,最终和父亲合称为“二王”。 看完以后,我懂得了坚持就是希望,坚持可以使渺小变伟大。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王献之练字》,有很大的收获。 故事里讲了王献之八九岁的时候,写的字就非常好。有一天,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大”字。正在他写的时候,王献之的哥哥叫他去玩,他就丢下笔出去完了。爸爸看了他写的字不好,就给这个“大”字加了一个点,变成了“太”字。 王献之的妈妈叫他把练得字拿给她看,王献之就把刚才写的字拿给了妈妈看。妈妈看了看,说:“只有‘太’字的那一点像你爸爸写的。”然后,王献之去问爸爸写好字的秘诀。爸爸说:“你把院子里那十八大缸水写完了,你的字就

公司简介ppt(公司简介,ppt)

公司简介ppt(公司简介,ppt) 2.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奈特把永不停息的个人奋斗和商业伦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 3. 永不停息是耐克的公司文化。 4. 营销战略创新的动力来自文化理念的创新 5. 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 6. 耐克凭着自己的企业精神最终在美国市场打败阿迪达斯,但当锐步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于80年代初冒出来之后,耐克公司以生产男士体育为重点的文化显得有些鼠目寸光。耐克公司竟未能预见软皮areobic鞋的重要性这类鞋深受女性的青睐。 7. 体育精神和商业精神构筑了耐克,锻炼了奈特的精明和强干 8. 进一步改革创新、实施营销新策略 9. 跨文化问题是每一个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中都要遇到的问题。10.德国的阿迪达斯是耐克和锐步在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 11.欧美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使一些欧洲对美国货深恶痛绝。 12.在美国,奈特相信本公司的经理能干得很出色,因为他知道他们理解耐克这块牌子的意义。那就是: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这就是传奇总裁阐述的耐克集体文化的丰富内涵。 13.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惯不同,公司在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时就应当十分重视这个总是像秋元这样的吸烟者往往把体育运动理解成为一种非常柔和的消遣方式,比如高乐夫球。 14.耐克能够凭其强调的文化动力跑赢得国际竞争这场比赛 第二篇:ppt简介内容 ppt简介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 参照原ppt,增加港区二科实验室以及一科小白楼内容。 医学隔离楼520平方米;现场检疫查验平台21000平方米,检疫处理区3000平方米;在港区码头旁配备价值90万元门道式放射性检测仪1台;建设具备实时

(文言文阅读题)《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及翻译

《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谢安,字安石。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善行书。少有重名。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 简文帝疾笃,崩,温入赴山陵①,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

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②,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学之。 (选自《晋书谢安传》,有删改) 注:①山陵:皇帝的陵墓。②户限:门槛。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生平,欢笑竟日竟:从头至尾B.安从容就席,坐定就:靠近,趋向 C.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虞:忧患D.已别有旨旨:皇上的旨意 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安常棋劣于玄多于南亩之农夫B.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不觉屐齿之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矫情镇物如此其皆出于此乎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天下第一行书,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我们所见到的一些被称为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唐代以后的摹本,然而这些唐人的摹本,也不失难得的珍品,“神龙本

兰亭”便是其中之一。这卷《兰亭序》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据说是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传说唐太宗派人用几近骗取的手段得到了真迹《兰亭序》,奉为至宝,命朝中善书者摹拓数本,广赐王公大臣。最后,深爱羲之书法的唐太宗将真迹带入了昭陵,留给后世无尽的遗憾。

淝水之战翻译

《淝水之战》 【参考译文】 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秦王苻坚(氐族所建前秦国的皇帝)颁布诏令大举入侵(东晋),百姓每十个 年轻人中抽调一人当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财产的民间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们羽林郎的职务。诏书中又说:“(胜利后)朝廷任命东晋 孝武帝司马昌明任尚书左仆射,谢安任吏部尚书,桓冲任侍中;依情势看,我国出 征凯旋还师,为时不远,可以事先(派定东晋皇帝和大臣归降后的官职)为他们修 建府第。”民间富家子弟前来效命的有三万多人马,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 都统。这时,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坚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慕容垂、姚苌以及民 间富家子弟支持他(这样做)。阳平公苻融对苻坚说:“鲜卑(指慕容垂),羌虏(指姚苌),是我们的仇敌(此二人之国都被苻坚所灭,他们虽然臣服于秦,但心 怀仇怨),总想着发生变故来实现他们复仇的志向,他们所陈述的策略,怎么可以 听从呢!。良家少年都是富贵子弟,不懂军事,只是说些谄媚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 意罢了。”如果陛下轻信并重用他们,轻率采取重大行动,我担心既不能成功,又 会有后患,后悔就来不及了!”苻坚不听他的劝谏。 八月,戊午日这天,符坚派遣阳平公符融统领张蚝、慕容垂等的二十五万步兵 骑兵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担任龙骧将军,统领益州、梁州各方面的军事。符 坚对姚苌说:“过去我担任龙骧将军而开创基业,从来不轻易把这个职位授给别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将军窦冲说:“君王说话都不是开玩笑,这是不祥的征兆啊!”符坚沉默不语。 东晋下诏任命尚书仆射谢石(谢安之弟)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州、兖州的刺史谢玄(谢安侄儿)担任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 等各部总共八万人马抵御苻坚;派龙骧将军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增援寿阳。谢琰,是 谢安的儿子。 慕容楷、慕容绍(两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对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太过 分了,叔父建立复兴的大业,就在这次行动了!”慕容垂说:“对。要不是你们, 我与谁一块成就大事呢!” 甲子日,符坚从长安出兵,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鼓遥遥相望,前 后长达千里。九月,符坚到达项城,凉州的军队才到达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 而下,幽州、冀州的军队到达彭城,东西相连长达万里,水陆大军一齐进发,运输 船只多达万艘。阳平公符融等率兵三十万,先到达颍口。 这时,前秦兵力已经很强盛,东晋朝廷上下震惊恐慌。谢玄进来,向谢安问计,谢安神色平静,回答说:“朝廷已经另有打算。”然后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说 什么,就让张玄再次去询问。谢安于是命令车驾山林别墅去游赏,亲朋全都来了, 谢安与张玄下围棋用别墅作赌注。谢安的棋艺通在张玄之下,这天,张玄(对前秦 大兵犯境)有畏惧情绪,即使谢安成了他的敌手而不能取胜。谢安(下完棋后)于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 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坚曰:

“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耳!” 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于是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 (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注】①岁镇守斗:岁,木星;镇,土星;斗,星宿名。斗宿的分野在吴地(东晋占据吴地,吴即东晋)。《汉书·天文志》:“岁星所在,国不可伐。”下文“福德在吴”也是此意。 7.对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臣辑睦辑:和睦 B.以待其衅衅:罪过 C.吾虽未为令主令:敬辞

王献之练字教案

王献之练字教案 一、欣赏墨迹,走近献之 “同学们,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王献之。你知道王献之是谁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了解了王献之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后,在典雅音乐的渲染下欣赏王献之的墨迹,激发学生对王献之的钦佩之情。能写这样一手漂亮的字真是让人羡慕,王献之是怎样练就一手好字并流传千古的呢?难道他是天才,还是他有什么秘诀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王献之练字》。板书课题:王献之练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认读,检查识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理解品读课文 1.主人公王献之在练字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先来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王献之心理的语句。你能从中看到怎样的王献之?。再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再现故事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同人看到小献之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字后是怎么夸奖他

的呢?提示学生:假如你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假如你是一位书生,假如你是献之的同龄人,你会如何夸奖他?假如你就是小献之,听到这样的夸奖,心里会怎样想呢? 然后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王献之自满的原因。 2.引导学生在2、3自然段中边读边悟还从哪看出王献之很自满?抓住“满以为、兴冲冲”两个词语通过感情朗读再度体会王献之的自满。 3.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此时的王献之有什么心理的变化?体会“惭愧”仅仅一个”点”却看出了献之与父亲的差距,献之很惭愧,首先通过做动作理解“惭愧”。然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到王献之身边,王献之回到书房问父亲有什么秘诀。他会怎么问父亲呢?引导学生在“问道”前面加上一个词表达王献之此时的心情,例如“好奇地”“急切地”“疑惑地”,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出相应的语气。 比较句子,感受刻苦 小献之急切地向父亲讨教写字的秘诀,可见他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让我们也来做一个好学的孩子,请同学们帮小献之找找“秘诀”。 引导学生比较句子,感受父亲的专注、刻苦。

书法家故事

故事之一《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故事之二《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故事之三《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柳公权故事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古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

古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作者为宋朝诗人叶梦得。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前言】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词作。上片怀古,描写八公山地形,追述淝水之战。“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勾画出了谢氏子弟少年英武的形象以及东晋军队的威武雄姿。“沸浪骇奔鲸”形容前秦军轰然崩溃,如洪汇鲸奔。下片由古思今.用笔曲折深妙,逸出常境。八公山下,断崖荒草,云涛吞吐,历史上的英豪一去不返,再也无处寻觅了,既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又婉转地表示了对主和派的不满。接着又正话反说,以否定谢氏叔侄、否定自己,来诉说心中强烈的愤懑之情。结拍三句,以谢安自况,写出词人空怀抱负,却受到猜忌,不为重用的痛苦境遇。全词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慷慨苍凉,声情激烈。 【注释】 1、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

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2、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3、长淮: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4、孤城:指寿阳城。 5、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6、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7、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8、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oRG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9、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10、转盼:转眼之间。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12、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13、劳生:碌碌的人生。 14、怆:伤感。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资料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资料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东晋领土包括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北方各少数民族也纷纷建立起政权。氐族人建立起了前秦国。前秦先后灭前燕、代、前梁等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公元373年,前秦大军又攻取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势力逐渐扩大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因此,前秦皇帝苻坚想要一举扫平在南方偏安一隅的东晋,统一南北。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率领60万步兵、27万骑兵、3万羽林郎南下。同时,他又派梓潼太守裴元略率领7万水军从巴蜀顺流而下,直逼建康。面对强敌压境东晋统治者赞同主战派丞相谢安的主张,决定奋起抵抗。谢安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实力较强的"北府兵"沿淮河而上,迎击前秦军。另外,他又命胡彬率5千水军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又让桓冲担任江州刺史,率10万大军控制长江中游地区。10月18日,苻坚的弟弟苻融率领先头部队攻取寿阳,俘虏驻守寿阳守将徐元喜。同时,前秦军慕容垂率部攻取了郧城今湖北郧县。胡彬只得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后续大军。苻融又率兵攻打硖石,很快攻占洛涧在今安徽淮南

东,截断胡彬退路。胡彬被围困硖石,粮草不济,硖石告急。胡彬写的求救信也落入前秦军之手。苻坚大军留守项城,亲自率领8千骑兵赶赴寿阳。苻坚到达寿阳,派原驻守襄阳的东晋将领朱序赴晋营劝降。朱序到达晋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将前秦军的具体情况告知了谢石。谢石原认为前秦军兵力雄厚,准备坚守不出,等待敌军疲惫后伺机反攻。得知前秦军实情,他转守为攻,决定主动迎击。11月,谢玄派刘牢之带领5千精兵偷袭洛涧,拉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前秦将领梁成率军列阵迎击。刘牢之派一部分军队迂回前秦军后方,并亲自率军强渡洛水攻入前秦军阵营,大败前秦军。前秦军主将梁成、梁云战败被杀。谢石率军水陆并进,抵达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的八公山安营扎寨,与寿阳的前秦军对峙。前秦军紧邻淝西岸列阵,晋军无法渡河。谢玄派人用激将法使前秦军后撤。此时,前秦大军士气低落,后撤失去控制中阵脚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抢渡淝水猛攻前秦军。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士兵信以为真争相而逃。苻融想控制局面,不想在乱军中被杀。前秦军前锋失去主帅彻底崩溃,后续部队也随之溃散。晋军乘胜追击,前秦军溃逃中人马相踏死的尸体满山遍野。苻坚也负伤独自逃回烙阳。谢玄用激将法让前秦军后撤,为什么前秦军主将苻融会同意?由于前秦军紧逼淝水的西岸列队布阵,晋军没有办法渡河,只好隔河对峙。谢玄就派人去前秦军营见苻融,实施激将法。使者对他说"将军

书法小故事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 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故事之一《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綉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故事之二《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故事之三《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故事之四《身残志坚的书法大师》 前面介绍的三位书法家,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事迹。这几位书法家都有相同的美德:身残志坚,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勤奋不巳,堪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表率。他们的名字早已为国内外所知晓,那就是:邓散木、林散之、费新我三位老人。三老之中,邓老已于一九六三年去逝。费老、林老都已有八十多

关于王羲之书法故事5篇

关于王羲之书法故事5篇 王羲之书法故事一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 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 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 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 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 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 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 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 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 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 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 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 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 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书法故事二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基本简介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 原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淝水之战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肥水之战》译文

《肥水之战》译文 [八年秋七月,]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仇,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