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南充

文化南充

文化南充
文化南充

文化南充

南充市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为让南充因文化而厚重、因文化而生动,南充市着眼于文化惠民乐民、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壮大文化产业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其存在和发展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紧密相联。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它既体现现在人们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多元的文化成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文化被看做是一种人类文明抽象的结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一个复合体。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分布的空间特征和时代性特征,不同民族、地域和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和历史文化。

南充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而南充的文化更是让人们无比的赞赏。

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世称“并迁双固”的陈寿,以其文史兼美的不朽名著《三国志》。

南充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南充市境内三国址较多,诸如万卷楼、张飞庙、谯周墓、王平墓、瓦口关古战场等,为其形成了独立的“三国文化”。为进一步打造“三国文化源”,南充市的人们开展了‘四川·南充三国文化节’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南充“三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三国文化”的发展是适应了现在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塑造“三国文化渊源”雕塑群。用组雕形式向人们直观地展示“三国文化”从史著《三国志》到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的演变渐进过程,加深对“三国文化源头”的印象;并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品读‘三国’有奖征文”、“三国文化与南充有奖征文”、“三国诗歌会”、“三国灯展”等具有三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并注入时尚元素,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来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的提高,使人们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同时也对“三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做出一定的了解。让人们理解三国文化的赋予时代的文化内涵,在活动中,学习和探索求知的广阔天地,使三国文化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普及。三国文化对南充文化发展的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充是中国绸都。南充的丝绸具有五千多年的蚕业历史。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这脍灸人口的诗名,是对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之城”南充的形象写照。中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西汉,南充丝绸成为朝廷贡品;唐宋,南充”顺庆大绸”饮誉京城,畅销丝绸之路;果州之绫,被日本皇室珍为国宝;1915年,南充丝绸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盖群芳而获金奖。南充丝绸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丝和绸曾分别占四川省出口丝、绸的50%、80%,被外商誉为“万能丝”、“万能绸”。南充丝绸具有“享天宝物华之誉,胜苏杭品质之优“的美名。最早对南充丝绸记载的纪传体,南充

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现存最早对南充丝绸记载的记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现存最早对南充丝绸记载的最大类书是清朝陈梦雷、蒋廷锡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现存最早对南充丝绸记载的地方志是东晋史学家常琚所撰写的《华阳国志》;现存最早对南充丝绸记载的政书是唐杜佑撰《通典》。丝绸博物馆中国唯一的一座蚕桑博物馆——“中国蚕丝文化博物馆”在南充潆溪镇建造。每年8月31日-9月4日在丝绸之乡南充举办一年一度文经结合、以文促经的“中国·四川·南充丝绸节”。“南充丝绸节”的开展,促进了人们对过往丝绸文化和丝绸之路的产生好奇心,并且对文化的求知欲,让自己逐步的探索,对丝绸文化历史的不断追求,让自己更加了解它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存续下来和如何逐渐的发展并且长盛不衰的历程。南充的丝绸文化体现了当时朝代对丝绸的高度重视,并且丝绸技术的逐步改善和提高,满足当时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也为当时那些没有什么生活技能的妇女们提供了很好的出路。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和改善。现在在政府的倡导下,“南充丝绸节”的举行促进了丝绸节丝绸工业的兴旺发达,沉淀、萌生了南充的丝绸文化。

南充的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南充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规定每年以立春正月朔日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牌于阆中。阆中(滕王阁、观星楼、汉恒侯祠、万卷楼、张宪祠、李淳风墓、袁天罡墓以及张飞墓)将勾起你的怀古幽幽情思。阆中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更是多姿多彩,该市大力发展旅游,文艺工作者更是不遗余力抢救、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旅游开发中大放异彩。据介绍,文艺工作者多次深入乡村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新收集阆中本土原生态民歌,并进行现场录音、现场记谱、记词,整理成曲谱。为提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老观的知名度,启动了“老观灯戏”地方剧种项目保护实施方案,并初步建立了“老观灯戏资料库”,积极组织专业、业余作者进行原创性挖掘整理,“保宁半夏曲”、“巴蜀刺绣”两项民间民族技艺已申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努力打造阆中民俗文化名片,已初步形成了“阆中民歌”民俗文化品牌。阆中是南充民俗文化的代表。

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灯戏、川北歌舞、川北杂技等具有南充特色的文化。特别是川北大木偶,川北大木偶源于民间,服务民间,融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刻于一体,剧目丰富,表演别致。新中国成立前,演出剧目以因果报应,才子佳人,升官发财的世俗题材为主。解放后,整理、移植了《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幽王回宫》、《出岐山》等剧目。新中国诞生以后,“福祥班”民间木偶艺人结束了流浪生涯,组建了仪陇木偶剧团,1987年更名为南充木偶剧团。在三个世纪的岁月里,川北大木偶在造型、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兼收并蓄,取各家之长,融各家之巧,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被国内、国际公认为世界稀有的木偶艺术。特别是1983年以来,对川北大木偶进行了系统地拯救、提高、发展,剧作家们改编了《美人鱼》,创作了《玉莲花》、《巫山神女》、《小铃铛漫游记》等剧本,充分发挥了川北大木偶的独特造型效果和表演技艺。川北大木偶享有广泛的国内国际影响。1953、1975年,仪陇木偶剧团两次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调演,在怀仁堂等剧场为中央领导和各国驻华使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89年9月,在全国第二届艺术节上,川北大木偶又以新的风姿晋京在主会场演出,观众为之倾倒。几十年来,从事川北大木偶艺术的演职员走遍

巴山蜀水以及汀、黔、秦、滇的部分城镇,行程近百万公里,观众达晨万人次以上。80年代以来,川北大木偶开始走向世界。1987年,受国家文化部派遣,南充木偶剧团出访前苏联、芬兰,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图拉、赫尔辛基、波里、拉赫底等六个城市访问演出,获得极大成功。1988年,南充木偶剧团又以“中国大木偶剧团”的名义出访新加坡,在加东丽宫戏剧院连演12场,场场爆满。1990年,又赴印度、荷兰参加国际木偶艺术节,展示了绰约的风姿,无论是造型、还是表演都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的,独特的木偶艺术”。

一次精彩的借船出海造就了“嘉陵江流域文化”。川北灯戏被列为“非遗”珍稀剧种,多次登上国际大舞台,被誉为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川北灯戏是南充独有地方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民间表演艺术。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果州之北30里有龙门”。2000年8月,国家邮政局首度发行南充龙门镇“鲤鱼跃龙门”小型张纪念邮票,承认龙门镇为民间传说“鲤鱼跃龙门”的源头。在本届国际园博会上,我市展园和布展设计以嘉陵江“母亲河”为灵魂,以嘉陵江流域文化为统揽,以明清风格的仿古牌坊、长廊和象形水池等为元素,表现了“鲤鱼跃龙门”的主题。在代表“龙门”的仿古牌坊正面和背面,南充文化名人何剑青撰写了4副楹联。正面是:“天地正气凝铸了旖旎之境,古今贤良承传着忠义之邦。”“查五千年文明浩史,开汉功归何氏?问六百里锦绣嘉陵,河山美属谁家?”;背面是:“状元及第赖千磨,龙门风光凭一跃”、“群星耀史空兵帅溢香师徒君子,百卉繁大野父子宰相兄弟状元”。这4副楹联,精炼地概括了南充的悠久历史和地灵人杰,彰显了南充的魅力。

嘉陵江流域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特色等,打响了“南充,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南充市政府部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打造以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为代表的“四大主题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南充,“软实力”硬崛起。凭借文化的影响力,用‘大文化’推动‘大南充’实现大发展。”

打造精品,彰显“文化南充”魅力。

嘉陵江介绍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1](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2])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3],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1])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 [1],[4-5]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6] 中文名 嘉陵江 外文名 Jialing River 别称 阆水 所属水系 长江支流 发源地 陕西省凤县秦岭代王山 流经地区 陕西、甘肃、四川、重庆 河口 重庆朝天门 河流长度 1345千米[3] 干流流域面积 3.92万平方千米 经度坐标 东经103度26分59秒(源头)[3] 纬度坐标 北纬33度05分38秒(源头)[3] 海拔高程 4070米[3] 目录 . 1 干流概况 .?河源 .?陕西段 .?甘肃段 .?四川段 .?重庆段 .?河道特征 .?水系结构 . 2 水文特征

.?径流量 .?洪水 .?河流泥沙 . 3 主要支流 .?陕西省境 .?甘肃省境 .?四川省境 .?重庆市境 . 4 流域概况 .?地貌 .?资源 .?社会经济 . 5 水利概况 .?水电工程 .?航道航运 .?灌溉工程 嘉陵江干流概况 编辑 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345千米,[3]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4]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 游。[1] 嘉陵江河源 传统上,嘉陵江有两源:东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和发源于甘 嘉陵江源头陕西凤县代王山黑龙潭 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齐寿山的西汉水。还有专家认为发源于甘南碌曲县郎木寺镇若尔盖草原的白龙江,2011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确认东源陕西省凤县秦 岭代王山为正源。[7] 东峪河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主脊——海拔2598米的代王山南侧大凤沟,上源称大南沟,由东南向西北流,与发源于秦岭主脊以北的渭河支流清姜河上源平行,到煎茶坪以后,东峪河与清姜河分别转成西南和东北流向,相背而流。根据凤县县志记载,嘉陵江在陕西省内的河段称为“古道河”,流入四川盆地才称为嘉陵江。现代所称的嘉陵江,是泛指从凤县东河桥以下的所有河段。 嘉陵江陕西段

南充民俗文化

南充民俗文化

【服饰】清代南充城乡居民多着家织土布长衫、短褂,服色男性以靛青、毛蓝、灰色、白色为主,女性多为红、绿色,超腰齐统裤为男女共同样式。成年男子多用蓝、青色或白布束腰,贫穷者用棉织带或草绳作腰带。富家男子一般着绸缎长衫、马褂、对襟、短衫,年轻女性多着旗袍,中老年妇女多着宽边、滚边、镶边斜扣大袖短衫,衣边及袖口多绣花纹图案。一般人家每人备有一套新衣,在走亲、上街、赶场穿用,俗称“盖面衣”。民国初期,境内出现中山装和西装,仅为少数官、绅穿着。普通人家,特别是体力劳动者,衣着无明显改变。民国20年(1931)后,细布(习称“洋纱”、“洋布”)传入,民间多用“阴丹”、“士林”、“克力登”和学生蓝等布料缝制衣服,样式除长衫、短褂外,逐步兴起制服、衬衫、大衣、裙子等。高小、初中学生着草绿色童子军服,系蓝色领带,高中男生穿芝麻呢中山装,打绑腿,女生穿旗袍和青色鞋袜。民国30年(1941)后,城镇居民穿土布和长衫、马褂的逐步减少,青年人和文化界人士多穿人字呢、卡机布中山装,少数人着西装,女青年喜穿蓝色开叉旗袍,夏天着胡绉裙和长袜短裤。农村男子仍以穿长袍、短褂和对襟短衣为主,妇女则普遍着大襟短衣,男女均穿超腰齐统裤、一般只在年节着新衣,平时穿旧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农民衣着的真实写照. 1950年后,现代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逐渐取代土机织布,衣料、衣色、衣式开始更新。男子流行穿中山服、青年服、工作服,妇女流行穿列宁服、春秋衫、拉链衫、背带裤、连衣裙。冬季时兴翻领棉大衣、海湖绒短大衣,机织棉布、“卡机”、“斜纹”、“灯芯绒”为普遍使用的衣料。男子衣料颜色以青、蓝、灰色为主,妇女多为蓝、黄、粉红、紫红等,富裕者多使用毛、呢、丝绸衣料。1952年,推销苏联花布,提倡男女均穿花衬衫。农村,长衫、马褂逐渐绝迹,部分男子仍着对襟短衣,中老年妇女大部分仍穿大襟短衣,超腰齐统裤被新式男女下装替代。“文化大革命“中,穿着色彩艳丽、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度出现“军装热”,中青年以穿草绿色军装为时髦。“军装热”一过,社会上不分男女,衣着基本上为灰、青、蓝、白诸色。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面料、款式及花色逐渐多样化。衣料有化纤、混纺、毛呢、丝绸、麻纱等,棉织品开始失宠,款式有中山装、西装、夹克衫、牛仔服、运动服、风衣、羽绒服等数十种,青年男女流行直筒裤、喇叭裤、小脚裤、牛仔裤、直角裤等,女青年时兴穿西装裙、百褶裙、连衣裙、连衣超短裙、马裤、短裤、健美裤、绣花短袖衫、翻袖折皱花云耸肩衬衫等。1985年后,春秋两季流行带帽风衣,冬季流行毛衣、防寒服、太空服和呢子、皮质大衣。女性夏季穿长裙、大摆裙、西装套裙、旗袍裙、无袖连衣裙、无袖短衫等。1990年后,时装款式、花样翻新,舒适、方便,纯棉织品重新走俏,服装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年青女性衣着强调大色块、流行色、突出身材曲线,男青年着装讲究风度,强调气质。中老年着装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款式多样,色调也打破青、蓝、灰的传统而丰富多彩,着鲜艳服装的老年妇女已不少见。童装更是花色繁多,五彩缤纷。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服装款式、品牌、花色、面料种

南充的特色小吃

南充的特色小吃 有许多人其实都不算是那么了解南充的特色小吃,对于这个地区的小吃主要就是集中在面食当中的,有非常非常多的面食可以供大家选择的,而且这个地区做出来的面条味道上面就会变得更加劲道的,还有很多口味的面饼,这些都是相当有特色的小吃,面饼里面会放入一些芝麻的,会更加香。 特粉成面,扯下一小坨面团,涂抹上油盐,花椒辣面粉末,有时候还要涂抹上一层芝麻。然后才卷成一个小卷,竖置案板之上,又用擀面杖将面卷从上向下擀,直到擀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就摊开在平底锅上烫烤,并不断用一把铁夹翻边烫烤。 那面饼金黄蓬松之时,就揭开平底铁锅,放进肚大口小的的桶里一溜儿沿灶膛泥台竖置摆开烘烤,片刻工夫,那面饼便烤制得变成了蓬松酥脆的飞碟一般,用一把小刀沿锅盔边沿,切入,理开一道小口,然后再用一个小铁刮子,将倒扣在案板上的凉粉细细地刮上一碗,放进红油、盐、酱、醋,抖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生姜、蒜水,撒上几丝青葱的芫荽,在土碗里拌得晶莹剔透,鲜红耀眼,然后就从锅盔切出的口子处灌进去,装满锅盔的肚子。 那锅盔灌吃起来“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喷喷的!麻辣热脆香,看得旁边没买的人也禁不住垂涎三尺,仿佛见了可餐秀色一般!就如川北凉粉成了南充驰名小吃的象征和美食文化符号一般,南充的锅盔灌也一样成为了一张独特的南充地方美食文化名

片了。 制作步骤 1.用清水将豌豆浸泡6—8小时左右,直到泡涨为止; 2.对泡涨的豌豆进行水磨(即在磨的时候加适量的水); 3.豌豆全部磨完后,用豆包布过滤。第一遍过滤出的是原汁浆,浓度大,用容器装好单独放在一边。第二遍、第三遍再加清水过滤,目的是将大部分的淀粉滤出,经3小时左右,去掉上面的清水,取出沉淀在下面的油粉和淀粉; 4.将第一遍滤出的原汁浆倒入锅内,一边加温一边用木质小擀面杖不断的进行搅动,待烧沸后,再将第二、第三遍过滤出的油粉和淀粉(浓度约60%)缓缓加入锅内,一边加一边不停地朝一个方向搅动,使之和先下锅的原汁混为一体,并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起锅; 5.将做好的成糊状的热粉倒入陶瓷器皿中进行冷却(不用木制器皿); 6.将冷却后的凉粉,切成约8厘米长,0.8厘米宽(厚)条状,装入碗内,加入精盐、葱花和红辣椒油即可食用。根据各自的爱好,也可加适量的香油、大蒜和酱油。 注意事项 后加入的油粉、淀粉要适量,太多吃起来有僵硬感,加少了,就可能像干稀粥一样,不成形。是否适量,可把搅动的擀面杖举起来看能否形成片状。

描写南充的作文

描写南充的作文 南充,古安汉是也。“安汉”者,安定汉室也——好霸气的名字!自汉高祖刘邦置安汉县,这个名字八百年未变,可谓历史悠久。它号称“绸都”,相传五千年前,皇帝夫人嫘祖就在嘉陵江畔教人们养蚕织布,南北及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发端。 今天,我就跟你说说我美丽的家乡——古城南充吧。 【舌尖上的南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古城,南充的小吃是很有名的,且不说川北狗邸⒄欧膳H猓医裉煜蚰憬樯芪易钕不兜囊谎朗场6贾浪拇ㄈ税岳保揖醯米蠲牢兜睦蹦谀铣涞乃城煅蛉夥哿恕U獾佬〕圆坏谀铣洌谡龃ū倍纪τ忻壑氏溉恚谖肚逑悖郎榘锥鎏蹋俜派弦簧缀炝恋睦庇停媸怯杖耸秤∈藕骋煌胙蛉夥劭煞⑷让昂梗笥星钍Γ悄铣淙嗽绮偷牟欢 寒假里,我跟爸爸又来到江天美食园品尝这难忘的滋味。我告诉你个秘密啊,其实光有羊肉和米粉还不算好吃,得在里面加一个“油干”,类似天津的“果子”,比果子小,是圆的,把油干泡软了吃,那才叫香呢!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食指大动了?我邀请你来做客,请你品尝这道美味好吗?不见不散哈! 【视线里的南充】 南充最好看的,莫过于夜景斑斓。华灯初上时分,我带你到白塔

桥走一走吧。嘉水泱泱,女娲梳妆,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千里嘉陵江蜿蜒曲折,穿城而过。白塔嘉陵江大桥是南充横跨嘉江第一桥,看到它,我就想起把那句有名的诗句,不妨改成——“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每当夜色降临,白塔桥上的灯饰便亮起来,远远看去,只见大桥宛如卧江长龙,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白塔大桥的名字来源于桥头山腰那座巍峨的白塔,此时白塔也被灯光勾勒出倩影,与大桥的夜景交相辉映,成为南充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如果你对民俗文化感兴趣,那我要向你推荐川北灯戏了。这是咱们川北特有的歌舞小戏,这种地方戏自然是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啦,充满了诙谐的山乡泥土气息,听爷爷说,这个剧种还被授牌为首批“非遗”呢!我小时候跟爷爷去看过一次,戏名早忘了,但还记得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一男一女两个人被裹了白布捆起来,两人面面相觑,很是滑稽,这倒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社戏》,简直神似——“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哈哈,地方戏都是这么有趣啊! 南充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我一时也说不完啊,等你来了,我再带你去大饱眼福吧! 【南充怀古】 说到南充古迹,我最感兴趣的是滕王阁,因为我很喜欢那篇《滕王阁序》。你知道吗,滕王阁不独南昌有,南充阆中也有呢,那是滕 王李元婴在阆中当官时修建的。这座阁同样被诗人所吟咏,我既然自称“诗人”,自然要为你朗诵一句诗了——“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

浅析南充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途径

浅析南充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途径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游客消费的热点,民俗旅游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文章以南充民俗文化为主线,分析了现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据此提出一些有助于南充民俗旅游发展的开发途径,为南充今后的旅游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标签:南充;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途径 南充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汇聚成了一座民俗文化宝藏,其所具备的民俗旅游资源数不胜数,在现如今民俗旅游的潮流中,南充必须为自己的民俗旅游资源做出一些开发和创新的改变。本文根据南充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基础及现状,总结出几种南充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并根据南充民俗旅游现状做出创新的想法。 一、南充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南充民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区域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质量和密集度在全省名列前茅。南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地方生活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如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中外。南充的歌舞剧《嘉水绸韵》、《蜀嫁》等,折子戏《装盒盘官》、《八件衣》等,木偶舞蹈《千里共婵娟》、民俗歌舞《川北婚嫁》、《坐歌堂》,戏曲音乐剧《锦娘》从多个侧面传承和再现了川北的民俗文化风情。此外,南充的篆刻、竹编等民间艺术和李淳风、袁天罡、纪信、张献忠、杨贵妃等民间传说也都各具特色,令人着迷。 二、南充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南充开始着手对南充当地民俗旅游的开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之前几年的开发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从开发现状整体来说,南充的民俗文化旅游离发展成熟还很远,多属浅层次的开发,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问题:(1)产品开发较庸俗,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南充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民间艺术品的种类也很丰富,但是大多数民间艺术品都是从过去存留下来的传统艺术品,同时,大批量生产的劣质民间艺术品拉低了南充民俗旅游的古老韵味文化内涵挖掘补不深。(2)民俗旅游资源缺乏创意。现在商家只生产和售卖南充最有名的小工艺品,没有创新意识,无法对现有资源进行革新。这样缺乏创新的旅游资源市场造成了南充民俗旅游无法吸引喜欢尝鲜的游客群体,只有固定的游客群体。(3)民俗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南充的特色旅游商品,如六合丝纺、竹编工艺品系列、张飞牛肉和尚好桑茶等都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但由于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浓,使得很多商品鲜为人知,外加现在的民俗旅游商品大多雷同,大体上都是几样工艺品的组合,缺乏特色,影响了旅游业收入的增长。 三、南充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的建议

四川话的历史与介绍

四川话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 语言学家认为,四川话并不等同于“四川方言”,因为除四川话外,四川省境内较为常见的汉语言还有土广东话(属客家话)和老湖广话(属湘语)等,其都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于四川各地。同时,四川省境内还拥有大量藏语、彝语、羌语的使用者。但由于四川话在四川具有强势地位,是事实上的通用语,一般而言,土广东话与老湖广话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四川话的使用者[,而部分藏族、彝族、羌族地区,特别是康定、雅江、昭觉、马尔康、松潘、丹巴等州府、县府所在地,也通用口音接近的四川话。 中文名:四川话 外文名:Sichuan Language 使用地区:中国西南大部、缅甸掸邦 使用人数:9000万 语系:西南官话- 汉藏语系 口音:26种

明此时的蜀语已经属于汉语的一个分支。 西汉末形成的蜀语作为上古时期汉语族的一个独立分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调与词汇两方面。在声调方面,陆法言《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的记载。同时黄鉴《杨文公谈苑》中称:“今之姓胥、姓雍者,皆平声。春秋胥臣、汉雍齿旨是也。蜀中作上声、去声呼之,盖蜀人率以平为去。”这说明此时蜀语声调具有自身特色。而词汇方面,此时蜀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吸收了来自非汉语的古蜀语的词汇。扬雄《方言》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了大量四川地区的特殊词汇,来自古蜀语的词汇包括“坝”(平地)、“姐”(母亲)、“不律”(笔)、“养”(您)、“曲鲙”(蚯蚓)、“阿婸”(我)等,其中“坝”、“姐”、“养”、“曲鲙”至今仍保存于四川话之中。 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蜀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区,蜀语继续得到发展,此时的蜀语独立性很强,与蜀地区以外的语言较难沟通。宋范成大旅居蜀地时在《石湖诗集》卷十七《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注中有如下记载:“蜀人乡音极难解,其为京洛音,辄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从中可以看出蜀与中原语音完全两异。以宋代蜀语为例,首先蜀语韵部与宋代通语比较,韵部的分野或归字不同,如阳声韵寒先部的“言”字读人眞文部、药铎部的“祈”读与屋烛部的“秃”相同等。其次,蜀语介音有合口化倾向,在一些字音上三个阳声韵尾相混。同时,蜀语声纽保留了诸如“古无舌上”、“照二归精”等的古音遗迹。此外,声调方面,蜀语在平声字与上去声字归派与通语也有较大不同,如通语音归平声的“青雍句”在蜀语中“青”归人上声,“雍句”归去声。 近古时期 宋末元初,长达52年的蜀抗元战争使自唐以来经济文化高度较发达的蜀地区遭受重创,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蜀地区有259万户(约1200万人,占南宋全国的23.2%);而到元占领蜀之后的至元十九年(1281年)便只余12万户(约60万人,占元全国的0.7%),减少了约95%。元末明初,在这种低人口背景下,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移民开始陆续进入蜀,形成了蜀历史上的第一次“湖广填蜀”大移民运动。中古蜀语和各地移民方言融合演变,现今四川话由此开始逐步形成。明代四川土著居民人数较移民仍占优势,蜀话也仍以宋元蜀语为基础继续发展,但已经与现今川西、川南一带的老派四川话(灌赤片)较为接近。 根据明末清初成书的《蜀语》以及其它文献的记载,明代蜀话音韵上的主要特征包括: 一、入声仍然保留,独立成调,但川东、川北地区的入声尾(喉塞音)已经式微。 二、平声未分阴阳,因而明代蜀话中仅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三、[-m]韵尾已经消失,并入[-n]韵尾。这三个特点与此时的官话迥异,首先,依据《中原音韵》记载,北方官话早在元代就已经入声消失,平分阴阳;同时北方官话中[-m]韵尾并未消失,因此蜀话与北方官话并没有同步发展。

描写南充作文800字

描写南充作文800字 南充,古安汉是也。“安汉”者,安定汉室也——好霸气的名字!自汉高祖刘邦置安汉县,这个名字八百年未变,可谓历史悠久。它号称“绸都”,相传五千年前,皇帝夫人嫘祖就在嘉陵江畔教人们养蚕织布,南北及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发端。 今天,我就跟你说说我美丽的家乡——古城南充吧。 【舌尖上的南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古城,南充的小吃是很有名的,且不说川北凉粉、张飞牛肉,我今天向你介绍我最喜欢的一样美食。都知道四川人爱吃辣,我觉得最美味的辣莫过于南充的顺庆羊肉粉了。这道小吃不但在南充,在整个川北都挺有名气,粉质细软,馅味清香,汤色乳白而滚烫,再放上一勺红亮的辣油,真是诱人食欲!数九寒冬,食一碗羊肉粉可发热冒汗,大有驱寒祛湿之功,是南充人早餐的不二之选。

寒假里,我跟爸爸又来到江天美食园品尝这难忘的滋味。我告诉你个秘密啊,其实光有羊肉和米粉还不算好吃,得在里面加一个“油干”,类似天津的“果子”,比果子小,是圆的,把油干泡软了吃,那才叫香呢!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食指大动了?我邀请你来做客,请你品尝这道美味好吗?不见不散哈! 【视线里的南充】 南充最好看的,莫过于夜景斑斓。华灯初上时分,我带你到白塔桥走一走吧。嘉水泱泱,女娲梳妆,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千里嘉陵江蜿蜒曲折,穿城而过。白塔嘉陵江大桥是南充横跨嘉江第一桥,看到它,我就想起把那句有名的诗句,不妨改成——“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每当夜色降临,白塔桥上的灯饰便亮起来,远远看去,只见大桥宛如卧江长龙,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白塔大桥的名字来源于桥头山腰那座巍峨的白塔,此时白塔也被灯光勾勒出倩影,与大桥的夜景交相辉映,成为南充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如果你对民俗文化感兴趣,那我要向你推荐川北灯戏了。这是咱

南部县简介

南部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辖78个乡镇(办事处),1053个行政村,总人口130万。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县城地处国道212线、省道101线、204线及嘉陵江交汇处,与成都、重庆均相距280公里,三地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即将动工的兰(兰州)渝(重庆)铁路在此建有中型客(货)运站。 南部县位于具有2200年历史的中国丝绸之都四川省第一大二级城市南充市。南部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已有人垦植。其上古属梁洲地,春秋战国时期属巴国,后秦灭卫国,置巴郡。西汉初(公元前205年)置充国县,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3年)改为南国县,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因地处巴郡(阆中)以南而得名南部县,后经多次分合更复,至明太祖洪武13年(1380年)复置南部县至今。 四川省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跨北纬31°04′—31°40′,东经105°27′—106°24′。县境东邻仪陇县、蓬安县,西连盐亭县、梓潼县,南界顺庆区、西充县,北达剑阁县、阆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分布着大巴山余脉和剑门山余脉。地貌多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298—826米。主要河流嘉陵江由正北向东南贯穿境内,流长78公里;其支流西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流长202公里。 文化资源 南部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流先贤代不乏人。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名流都曾流寓于此。先后出过骁将张巍、成都王谯纵、工部尚书李先复、大学士蒲宗孟等历史名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曾是李先念、徐向前领导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南部县山川秀丽,名胜众多。如四川十大立佛之一的北宋禹迹山大佛、杜甫题咏的晓霞观、元代古刹李封观、皇娘坟、陈氏三状元故里等古迹和有“西南第一湖”之誉的升钟水库、红岩子风景区等自然人文景观早己蜚声省内外,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1.3%,嘉陵江流经境内78公里,水能蕴藏量28万千瓦。 水利资源 南部县水利资源丰富。有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库容13.39亿立方米的升钟水库。南部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经苍溪、阆中流入南部县老鸦镇,纳曲水;中经火峰乡、南隆镇纳清水河、状元溪,经河东镇纳安溪,经泸溪场纳泸溪,经柴井乡纳大回溪、小回溪,过报本寺入仪陇县新镇至环山乡复入南部境,在王家镇纳西河后流入蓬安县。境内流长78公里,落差33米,平均流量774立方米/秒,水力理论蕴藏量256334.7千瓦。全县水电装机2.78万千瓦,到1996年止,嘉陵江境内干流及其支流,水电装机共12处27台,装机总容量为19260千瓦。南部水力开发潜力巨大。1997年,在县城嘉陵江红岩子古渡口,已修建红岩子电站,装机9万千瓦。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河,古称西水。西河一源出自剑阁县五指山南麓,一源出自江油县皇堂垭,二源在江油邓家坝合流,流经剑阁入南部境。南部境内流长202公里,中经西河、太霞、铁鞭、保城、双峰、升水等乡镇,在升水镇碑垭庙处建起拦河大坝,是为西南最大水库---升钟水库。西河加上沿途所纳溪流,几乎流经南部各乡镇,其升钟水库和盘龙电站给南部人民的水电之利,善莫大焉,可以说西河是南部人民的母亲河。南部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电局采用径流模数法求得全县地下水储量为6266.06万立方米。南部全县有井万余口,每口出水量一般为10-60立方米/昼夜,水质为软水-微硬水,水温10-27℃,无色,无臭,无味,适宜工业、农业和人畜饮用。其出水量大,水质较好的名泉有老鸦镇碾垭村二组的一口井,井深18米,出水量1200立方米/昼夜;县城南门桥大井,水量丰富,终年不竭,曾是城内居民主要饮用井水,今犹竖碑保护。 农业产品 南部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料主产油菜,经济作物主产棉花。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压迫,加之南部地处丘陵,土地瘦薄,生产条件差,耕作粗

南充市阆中古城历史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南充市阆中古城历史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经济管理学院 2010级产品质量工程胥志刚 201007034061 摘要:中国风水第一城,科举圣殿状元乡 关键字历史文化、风水、科举、古城开发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确认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设阆中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璀璨,人文景观丰富,城市选址及街道布局融山水城为一体,典型的体现了古代城市建设风水学理论,现实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古代巴国的首都,汉唐时候是我国的天文研究中心,至今有保存完整的贡考棚。 正因为如此悠久的历史,所以阆中孕育了众多的杰出人才,有各种不同风格飞古街院落,有生于此的刘邦的爱将范目,有抗金名将张宪,汉恒候张飞在阆中镇守长达七年之久,有古今名人骚客杜甫,李商隐。张善子,丰子恺等旅居并留下众多的墨宝,有道教观、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汉恒候祠、川北贡院、清真寺、永安寺、五龙庙等 所以这些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遗存,都是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宝贝,是我们开发旅游产业的王牌,充分挖掘丰富的巴渝文化、科举文化、古居民文化、三国文化、天文风水文化。对于这些文化,要在不断充实的基础上结合人物、文化、景观特点,开发的原则:保护与开发同步,风貌与魅力同在,使清水可游,岸绿可闲,繁街可贸,美景可赏,胜景雅特可旅,环境优美可居, 开发的方式: 一是散的景点采取一街一景,以点带面。展现文化品位 而是集中地如民居大院可建设成度假的民居客舍,贡院可以清理整理成全方位展示科举考试的现场,供人们了解古代的教育科举制度,读书取仕的生活。 三是复兴老字号,建成老字号一条街。要将其传统的商铺和历史故事作为旅游开发。一边经营一边接待观光游客。 四是保护民居人文旅游资源,要将历时最本质的最宝贵的和最感人的东西挖掘出来,使之物化,景观化,让游客觉得整个城区处处有浓厚的文化。 五是兴办古城名居客栈让人们感受古代的商贸文化生活。 开发关键:把旅游作为品牌经营,

四川导游词介绍

四川导游词介绍 四川导游词介绍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行程,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平武县南坝镇,在南坝镇后街原址上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座雄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此一定非常熟悉,朋友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吗? 大家请看我们北面的这座山峰是牛头山,南面的那座是凤翅山,两山对峙,卧虎九岭群峰环绕,四面高山峻岭相对而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间盆地,中间涪江奔腾而过,于天地间挤出了一线之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了一条险峻的山间要道,也形成了刀削斧砍的险谷深涧,然而这里却正是西北入川的必经之道—阴平古道。 三国时期蜀中贤相诸葛亮有感于汉武帝开凿阴平古道从此进袭蜀国的历史,于是在此驻守重兵把守扼涪江天险为关。 说道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明白了,这里就是改写中国历史的名关之一—江油关。 在江油关西北有铁龙关,东南有杲阳关,在往北经过唐家河便是“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那里还有雄视川、甘两省的北雄关;从江油关顺涪江河谷南下,有双峰壁立的石门关,由此到江油古县城武都后便出了深山而进入到成都平原,而绵阳、成都也就无险可守了,因此江油关被喻为为是

以诸关为屏障的关中之关。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存亡从谋种程度上说仅系于江油一关,诸葛孔明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在他对江油关的重视上。 在诸葛亮为蜀中丞相的时候,江油关不但深沟高垒、戒备森严,而且他还在摩天岭下无人区设置了上屯、中屯和下屯以为前哨。 然而诸葛亮星沉五丈原后,后继的将领蒋琬、姜维、费夷等都认为此地无出川的大道。 再加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均不走此道,因此这里的防务渐渐松弛,不但摩天岭下的上、中、下屯的驻兵被撤,就连江油关本身也形同虚设。 公元263年5月,魏国发二十万大军以事伐蜀,当时的四川由后蜀主刘禅当政。 刘禅昏庸无能,违背了诸葛亮的教诲,亲小人而远贤丞,以至于宦官黄皓当道。 黄皓迫害忠良,欺上瞒下,就连蜀中大将姜维也为避免宦官的迫害而远走沓中屯田练兵。 针对这种情况,魏国的大都督司马昭指定出了这样的伐蜀计划——他封钟会为征西大将军,由他带领十四万大军翻越秦岭,过汉中,从剑门关对蜀国发起总攻。 为了防止蜀魏大战展开后姜维领兵东归救国,司马昭派安西大将军邓艾带领三万精兵在沓中地区钳制住姜维。 再由雍州刺史诸葛绪领三万兵马驻守阴平桥头。 按照司马昭的计划,姜维就算能通过邓艾的层层设防,

南充概况

南充概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辖3区1市5县、人口759.02万,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绸都”,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属百万人口大城市。2014年,GDP总量达1432.0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244.54亿元,城市主城区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尧、虞舜之前便谓“果氏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的驻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孕育了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大家陈寿、天文历法巨匠落下闳和忠义大将军纪信等众多历史名人。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均诞生于此,有5万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 环境优美,宜居宜游。隽秀嘉陵江婉约而至,悠悠西河

如玉带穿织,山融于城,城融于水,山水人文和谐相融,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特质明显。南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39.3%,城区绿化覆盖率40.5%,空气质量优良,成功创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南充位于嘉陵江生态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风景名胜遍布,风光旖旎秀美,三国遗迹、古城风水、将帅故里、嘉陵风光魅力独具,全市共有A级景区17个,其中4A 景区6个、星级宾馆25家,阆中古城在川东北率先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53.78亿元、增长20.8%。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中心城区北部新城、南部产业新城和下中坝等城市新区加快发展,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王府井等入驻南充,金融机构网点遍布城乡。 资源丰富,科教兴盛。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牧业、果业、蚕业、林业、优质粮油等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南充地处西南最大岩盐沉积盆地核心,盐卤储量1.8万亿吨,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现已开发龙岗、元坝两个特大气田,嘉陵江南充段9级航电工程装机容量92万千瓦,是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南充科教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是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拥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普通高校6所、中职学校46所和科研机构80

文化南充

文化南充 南充市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为让南充因文化而厚重、因文化而生动,南充市着眼于文化惠民乐民、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壮大文化产业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其存在和发展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紧密相联。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它既体现现在人们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多元的文化成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文化被看做是一种人类文明抽象的结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一个复合体。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分布的空间特征和时代性特征,不同民族、地域和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和历史文化。 南充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而南充的文化更是让人们无比的赞赏。 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世称“并迁双固”的陈寿,以其文史兼美的不朽名著《三国志》。 南充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南充市境内三国址较多,诸如万卷楼、张飞庙、谯周墓、王平墓、瓦口关古战场等,为其形成了独立的“三国文化”。为进一步打造“三国文化源”,南充市的人们开展了‘四川·南充三国文化节’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南充“三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三国文化”的发展是适应了现在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塑造“三国文化渊源”雕塑群。用组雕形式向人们直观地展示“三国文化”从史著《三国志》到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的演变渐进过程,加深对“三国文化源头”的印象;并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品读‘三国’有奖征文”、“三国文化与南充有奖征文”、“三国诗歌会”、“三国灯展”等具有三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并注入时尚元素,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来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的提高,使人们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同时也对“三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做出一定的了解。让人们理解三国文化的赋予时代的文化内涵,在活动中,学习和探索求知的广阔天地,使三国文化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普及。三国文化对南充文化发展的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充是中国绸都。南充的丝绸具有五千多年的蚕业历史。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这脍灸人口的诗名,是对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之城”南充的形象写照。中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西汉,南充丝绸成为朝廷贡品;唐宋,南充”顺庆大绸”饮誉京城,畅销丝绸之路;果州之绫,被日本皇室珍为国宝;1915年,南充丝绸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盖群芳而获金奖。南充丝绸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丝和绸曾分别占四川省出口丝、绸的50%、80%,被外商誉为“万能丝”、“万能绸”。南充丝绸具有“享天宝物华之誉,胜苏杭品质之优“的美名。最早对南充丝绸记载的纪传体,南充

南充

四川南充概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辖3区1市5县、人口759.64万,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绸都”,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2012年,GDP总量达1180.3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1.20亿元。成功迈入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行列,城市主城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103万。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2003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市区建成区面积2009年为70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突破90万人。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营山县、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代管阆中市。车牌编号:川R 区号:0817 各区县邮政编码:顺庆区:637000 高坪区:637100 西充县:637200 南部县:637300 阆中市:637400 嘉陵区:637500 营山县:637700 蓬安县:637800 仪陇县:637600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尧、虞舜之前便谓“果氏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的驻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孕育了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大家陈寿、天文历法巨匠落下闳和忠义大将军纪信等众多历史名人。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均诞生于此,有5万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 环境优美,宜居宜游。隽秀嘉陵江婉约而至,悠悠西河如玉带穿织,山融于城,城融于水,山水人文和谐相融,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特质明显。南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39%,城区绿化覆盖率38%,空气质量优良,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和森林城市。南充位于嘉陵江生态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风景名胜遍布,风光旖旎秀美,三国遗迹、古城风水、将帅故里、嘉陵风光魅力独具,有4A景区7个、星级宾馆24家,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日趋凸显。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全市拥有各类学校校点数2476个,其中学校1445所;医疗机构8399个(三级医院4家)、文体馆10个。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王府井等入驻南充,金融机构网点遍布城乡。 资源丰富,科教兴盛。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牧业、果业、蚕业、林业、优质粮油等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南充地处西南最大岩盐沉积盆地核心,盐卤储量1.8万亿吨,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现已开发龙岗、元坝两个特大气田,嘉陵江南充段9级航电工程装机容量92万千瓦,是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南充科教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是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拥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普通高校6所和科研机构8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6万人。现有中职学校40所,川东北职教城建成后,职教学生规模将达20万人,每年可输送技术人才6万人以上。南充是四川劳动力资源大市,每年输出劳动力超过160万人。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南充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冲,地处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之地利,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0582公里,建成和在建达成铁路、兰渝铁路及沪蓉、兰海、成德南、南大梁等10条高速公路,南渝泸、南达、南绵高速开工在即,成遂南达、汉巴南、绵南遂、渝广南等城际铁路和营仪阆、南充外环等高速纳入国省路网规划。南充机场已建成双跑道,可起降大型客机,通航京、沪、穗、深等城市。嘉陵江流经全境300多公里,渠化工程基本完成,千吨船队可直达上海。国家光缆、微波通信干线纵贯全境。川东北地区出口商品可以直接通过中国海关南充办事处报关、封签。

南充中医药名人简介

南充中医药名人简介 黄九龄,男,1954年9月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致力于中医内科(肝胆)研究,获四川省名中医、南充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参编《医易经典译丛》等著作6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唐学贵,男,1966年3月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川北医学院肛肠疾病研究所所长,致力于中医肛肠研究,获四川省名中医、南充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获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奖4项、南充市科技进步成果奖2项,编写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杨勇军,男,1968年9月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副主任,致力于中医肛肠研究,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南充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18篇。 唐茂清,男,1949年10月生,毕业于南充川北医学院,现任南充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南充市中心医院中西结合科主任,致力于中医内科(肝胆)研究,获四川省名中医、南充市名中医、南充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获南充市医学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张焱,女,1940年6月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南充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南充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主任,致力于中医内科、妇科和儿科研究,获四川省名中医、南充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发表论文40余篇。 汪明,男,1966年2月生,毕业于泸州医学院,现任南充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南充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副主任,致力于中医肛肠研究,获自贡市名中医称号,获南充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 苟祯学,男,1953年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南充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南充市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致力于中医内科、妇科和儿科研究,获四川省优秀中医称号,发表论文30余篇。 张唯义,男,1938年9月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南充市第三人

四川各市介绍

四川主要由四个文化区域组成 巴文化区: 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和广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直辖市重庆,重庆简称渝,故重庆称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广元市古称利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交汇处,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蜀北重镇”、“川北门户”和“巴蜀金三角”之称。地理座标在北纬31°31'至32°56',东经104°36',至106°45'之间,北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南江县、巴州区接壤。幅员面积16313.78平方公里。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辖利州、元坝、朝天3区和青川、旺苍、剑阁、苍溪4县,93个镇,164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2497个村民委员会,159个居民委员会,15294个村民小组。截止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310万。汉族占总人口的99.7%,亦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市人民政府驻广元市利州区。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2009年总人口398万人。幅员面积12301平方公里。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0°75′-32°07′,东经106°94′-108°06′。北接陕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南与广安市接壤,东、东南与重庆市万州区城口县、开县及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相邻,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达州资源富集,交通便捷,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川东明珠”美誉。总面积16591平方千米。总人口637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通川区西外市政中心,邮编:635000,代码:511700,区号:0818,拼音:Dazhou Shi,车牌编号:川S。达州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南充市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地理坐标北纬30°35′~ 31°51′、东经105°27′~ 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2003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市区建成区面积2009年为68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79万人。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代管阆中市。 广安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1993年7月设立地区,1998年7月撤地设市,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幅员

南充旅游形象口号解读

南充旅游形象口号解读(二) 南充旅游形象口号解读(一) 2010-06-28 07:47:23 阅读次数: 121 字数: 1279 来源: 编者按:6月22日,市旅游局面向社会公布了从全国4万多名作者、8万多条旅游形象口号中精选出的最后入围的16条口号。这16条旅游形象口号,有的想象丰富、蕴含诗意,有的形象生动,便于传播。本报从今日起,将16条旅游形象口号的解读分三次刊出,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南充,热爱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同时,诚邀广大读者在对口号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南充的旅游形象口号“评头论足”,并将您的意见反馈到市旅游局。 具体办法是,读者在看完本报刊登的旅游形象口号及解读后,将自己最满意的一条口号写出来,在20天内,寄往市旅游局市场科(邮编:637000)。市旅游局将把读者投票作为评定旅游形象口号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的重要参考依据。 1、南充,嘉陵江上最美的记忆 这是一条既有一定明确指向又充满诗意、想象、涵义丰富的口号,用“嘉陵江”表征南充城市的特质,用“最美的记忆”表述南充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山水人文、名胜古迹等魅力所在,因为南充这座城市美的元素太多,这样就打破了局限于城市旅游某一两个具体特征展开创意的思路,给广大受众以更广阔的解读空间,此口号创意新颖独特、虚实并用,也体现了旅游口号的引领性、涵盖性和通俗性。 2、誉满天下《三国志》千年人文南充城 这是一条虚实结合的旅游形象口号,上半句实指,下半句虚指。上半句“誉满天下《三国志》”释义:两千多年南充人文历史中, 陈寿的《三国志》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罗贯中据此改编成《三国演义》。所以“世有《三国志》,始有《三国演义》,遂有三国文化”。故用誉满天下的《三国志》宣传南充影响大效果好。下半句“千年人文南充城”释义:南充是一座富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是一个有陈寿、落下闳、司马相如等文化名人,有三国文化、巴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和美丽的嘉陵江、阆中古城、相如故里等旅游景点,人文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的一个多元历史文化城市。突出南充的“千年人文”,就是要让游客在感受南充秀美风光的同时,感受南充人文、历史、文化的熏陶与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