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急救常识

小学生急救常识

小学生急救常识
小学生急救常识

小学生急救常识

意外伤害

(一)烧伤烫伤

暑假里,孩子穿衣单薄,肌肤裸露较多,容易造成磕碰伤和烧烫伤。据了解,夏季里,外伤和烧烫伤的小患者都比其他季节要多。万一孩子放暑假时一个人在家被烫着了应该怎么办?下面给您介绍了一些处理烧烫伤的小常识。

由热油、热水等造成的小面积烫伤如未造成皮肤裂伤,应立即脱离热源,并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毛巾冷敷20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减轻疼痛,又可降低损伤程度。在烫伤两小时内,最好不要将油性外用药涂在伤口上,以免阻止热量散发。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表皮起泡,千万不要将泡弄破,以免造成伤口恶化或感染。刘主任还指出,人们烫伤后,习惯将牙膏、大酱或酱油抹在伤处,岂不知这样不但不会减轻症状,而且阻止了热量散发,会使症状加重。一旦烧烫伤引起皮肤破裂或伤到眼睛,孩子应立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到烧伤专科就医。

家长平时还应教育孩子,万一遇到轻微外伤,造成少量流血的,应该首先用流水冲洗伤口,再使用一些外用消炎药,如果外伤严重,流血较多,则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预防家庭烧烫伤小贴士:

1家中暖壶等高温容器放在高处或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2在厨房做饭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突然闯入

3做饭时,将热壶把手尽量朝向炉灶后壁,使孩子不易碰到

4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

5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6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时,再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

7盛有热食物的热容器,如电饭煲等,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8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检查暴露在外的电线是否有破损或有明显暴露

9用微波炉加热的婴儿食品或奶类,取出后要摇匀并冷却片刻

10教育孩子不要碰浴缸的水龙头,洗澡时,尽量让孩子远离热水源

(二)煤气泄露

煤气使用不当,会引发非常严重的事故。对于暑假独自在家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对煤气的安全使用加强教育。应告诉孩子,在用煤气热饭热菜的时候,不要走远,更不要热上饭菜又去做别的事,因为这样容易忘了正在热饭菜,一旦火被风吹灭或被水扑灭,漏出的煤气就会造成中毒或引起火灾。用完煤气之后,要仔细检查阀门是否关好,关好阀门之后,不要再随意开关。另外,家长要事先检查煤气管道是否严密,尤其是注意靠近炉灶的软管是否脱落。

有关人士提示,孩子独自在家时,一旦发现煤气泄漏,要打开门窗通风,并迅速撤到室外,千万不要在屋内使用明火或开关家用电器。

(三)火灾自救

暑假期间,由于天气炎热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假期开始后,家长一定要告诫孩子,独自一人在家时,千万不要玩火。不能划火柴,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一旦发生火灾,孩子自己没有能力扑救,千万不要惊慌,要拨打119报警,

然后想办法逃离出去。不要自己逞强救火。如果烟雾呛人,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逃离现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居住在高层建筑里,千万不要选择跳窗户的办法逃生,要尽量打开门逃生。如果打不开门了,要在窗口挥动白色毛巾或衣物大声呼叫,等待消防人员营救。

(四)游泳安全

通过对少年儿童意外事件进行对比后发现,溺水成为这些意外事件中的“头号杀手”。一些孩子贪图方便,直接到河沟、鱼池里去洗澡,还有一些孩子把河沟、鱼池等当成天然的游泳池。因为身边没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识差,在意外发生后,又不懂得如何自救,结果酿成悲剧。所以,同学们无论在游泳池或者海边等地方游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不会游泳的同学不要独自下水,会游泳的同学也不能因为逞能而去深水区或水位很深的地方,以免危险。到公园或野外玩的同学,也要注意,不能去河沟、水库等地方游泳。这些地方不是正规的游泳池,没有完善的保护设备,也没有救生员。而且,水底情况也清楚,在这样的地方游泳非常危险。暑假期间游泳一定要到正规的游泳池并有家长或老师陪同,无论水性好坏都要慎防溺水。

警惕“三电”综合征

暑假期间,不少学生把时间都耗在玩电脑、看电视、玩电游上,专家提醒,这样极易患上“三电”综合征,不但损害视力,而且易产生心理疾病。

所谓“三电”综合征也可称为视疲劳综合征,它是由于长时间接触电脑、电视机和游戏机引起的。这种病症主要包括干眼症、角膜损伤、结膜炎、眼压升高、青光眼和近视,其症状表现为眼疲劳、眼皮沉重、眼干涩、异物感、畏光流泪、眼酸胀疼痛、视线模糊等。

近段时间,因患“三电”综合征前往医院就诊的学生比平时有所增多。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学生们,终于在暑假得到一个放松和休息的机会。但由于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生活也没有妥善的安排,而孩子们又缺乏自制能力,因此,他们不是成天玩电脑和电子游戏,就是守着电视机,时间一久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三电”综合征。

心理咨询医生认为,最严重的荧屏综合征是心理障碍,经常接触“少儿不宜”的暴力恐怖片、色情片、网络游戏等会产生情绪障碍和攻击行为,模仿武打动作,甚至模仿自杀。同时,孩子长期被动地接受荧屏传出的信息,想像力变得贫乏、性情孤僻、失去创造力,由此也妨碍孩子与父母在语言、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影响口头表达能力。患上这一综合征,一旦不能上网、玩游戏,就会情绪激动,产生心理强迫现象。

珍爱生命

教会孩子珍惜生命

许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忍心让他们知道死亡的可怕,这是不对的,父母应让孩子知道死亡的概念,并教育他们懂得珍惜生命。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对家中的一些金属用具如剪刀、小刀、锯子、缝衣针等发生兴趣,家长应教

会孩子某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告知他们危害在哪里,哪些工具是不允许小孩使用的;某些动画片中人打不死摔不死的场景也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淡化对死亡的恐怖感,家长要适时地告诉孩子这是虚构的,不可以模仿。

而年纪大一些的学生有时候会因为心理问题而轻生,就曾有学生因为怕爸爸负担不起学费而自杀。家长要教育孩子珍视生命,一旦有困难或情绪不好,可以拨打心理热线,也可以找家长、老师和同学聊聊,打开心结。学生也可以给学校的心理老师打电话。

安全自救

(一)溺水现场急救: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1、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7、尽快转送医院。夏季多雨水,下雨时不要去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空旷野外、大树底下、高压电线和变压器旁、沟底或河边避雨,可以在山洞暂时躲避;也不要去河道游泳。

(二)触电现场急救: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安全小帖士:

家长有必要在家中明显位置将各类求助电话粘贴明示:

如120(急救电话)、119(火警电话)、110(匪警电话)、114(查询电话),并且将各类求助、报警电话的作用详细说明;让孩子背熟家长、亲戚、属地居委会的电话、地址,一旦遇到困难,就可以快速求助。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 110”报警电话。②“120”急救电话。③“ 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④“119”火警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一、溺水现场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1、迅速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7、尽快转送医院。 二、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然后采取下一步 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 1 、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 折肢体;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4、迅

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五、中毒急救法: 1、在打通120 急救电话前什么也不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中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只有急救中心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2、监护人应当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下资料: 1)吞食的有毒物质的种类,是液体清洁剂,有毒的植物,还是某种药物; 2)孩子的吞食量多少; 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多久等等。如果无法及时将孩子送医院,医生建议你让孩子吸入活性碳。 六、烧伤、烫伤急救法: 1、迅速将孩子烫伤或烧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至少冷却10 分钟,这可以 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等待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比孩子的手掌还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没有绒毛的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送去医院。 2、牛油会将热量封在皮肤中,导致损伤加重。使用冰块同样毫无帮助:儿 童肌肤娇嫩,一热一冷的骤然变化会对皮肤造成更深层的伤害。

安全急救知识教学文案

安全急救知识 4.1.1急救知识 4.1.1.1中毒急救知识 1、发生人员中毒事故,要往上风向进行逃生,一方面迅速打电话救援,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扑救。电话接通后,情绪要镇静,要讲清人员中毒地点、中毒人数、中毒程度,何种物质中毒,入侵途径和大致病情以便气防和卫生部门派出相应的医疗救援力量。 2、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带好空气呼吸器或相应防毒面具(如毒物浓度大于1%,则防毒面具失效),穿好防护衣,切不可盲目施救。 3、切断毒物来源,关闭地漏管道阀门,堵加盲板。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应尽快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状态等。 5、尽快制止工业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并设法排除已注入人体内的毒物,消除和中和进入体内的毒物作用。 6、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要求15~30分钟,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冲洗,对粘稠的毒物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尤其注意皮肤皱折,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较大面积冲洗,要注意防止着凉、感冒。 7、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促进生命器管功能恢复,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 4.1.1.2触电急救知识 1、电对人体的危害 1)电伤: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如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 2)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直至危及生命,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3)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 4)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2、触电方式 1)单相触电 2)两项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3、触电急救 1)紧急处置:迅速断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2就地抢救: 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就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 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最新)

2017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⒉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的一些方法,发展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用亲情激发学生“我要安全”的意识。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母亲将你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然后将你养到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学生纷纷说起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中关心自己最让人感动和难忘的事情。说到动情处,有的学生掉了眼泪。) 师:是的,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再培养到现在,父母操碎了心,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你们父母额上的皱纹,年纪不老头上就长出的几根白发,就见证了父母的艰辛。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身体上的伤害就是对父母的伤害。要是我们爱惜父母,体贴父母,除了要好好学习,不烂花钱,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就是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如果有一点伤害,父母就会很担心和伤心。同学们,那你们说他们是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二、小品展示,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的意义。 小品:一小孩在公路上骑车,突然一辆轿车疾驶过来,将小孩撞翻在地,无法动弹。小孩脸上露初痛苦的表情。路人见状,连忙拨打“120”急救。另一人连忙通知小孩的家长。小孩的父母见状,失声痛哭,扑到在小孩的身上。过了一会儿,急救车来了,将小孩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如果司机不及时踩刹车的.话,小孩的命都不保。好在只撞断了脚。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想说什么? 生1:我们不能在公路上骑车、溜冰、玩耍。这样很危险。 生2:这个小孩不遵守交通规则,行车行人都应该靠右,而他是靠的左边。生3:急救要拨打“120”报警。

最新急救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际操作,初步掌握现代救护技能,为广大同学服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基本救护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说明此次急救知识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学习新知 (一)急救的定义

(二)急救的目的及原则 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并在急救过程中不会对伤病员造成二次伤害。 (三)主要的自救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外伤固定、搬运 (四)急救步骤及病情评估 1.初级检查 D.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适合抢救 R.判断伤病员的意识情况 A.判断伤病员的呼吸道是否通畅 B.判断伤病员的呼吸是否正常 C.判断伤病员的心跳是否正常 2.进一步检查 从头部开始→双耳→双眼→鼻部→口腔→面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下肢,检查过程中

注意有无出血、水肿、骨折等情况。 3.处理方法 ①如果伤者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应采取侧卧式,注意观察,等待救援。②如果伤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四、模拟灾难现场,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五、学生分组练习 六、现场考核 对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的伤者该如何处理?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说明“七步洗手法”培训的意义和必要性

三、学习新知 (一)概念 1.洗手 2.卫生手消毒 (二)“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 一、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3、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4、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5、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6、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3、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三、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四、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 2、有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能过马路。因为看起来车离得很远,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会开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个信号灯,应该看哪一处的呢?应该看要穿过的马路对面的那盏信号灯。 4、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正好路过。 5、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 五、人在高处极其危险,应杜绝以下几种不良行为 1、墙头又高又窄,不要到上面去。 2、没有建好的高楼,缺乏保险措施,不要爬上去玩。 3、不要爬树,这种行为既不爱护树木,很细的树枝又承受不了你的身体重量。 4、不要在楼梯上打闹,很容易摔下来。 5、不要蹲在窗沿上擦玻璃,也不要把身体伸出窗外,很容易从楼上摔下来。 6、不要坐在楼房走廊的栏杆上,不能在楼房走廊或窗户边追逐、奔跑,以免发生意外。 7、不能爬阳台,更不能从一处阳台攀越到另一处阳台上。 六、外出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和家人上街时,不要一个人乱跑。 2、集体外出时,如果有事,一定要跟领队老师请假、打招呼。 3、集合时,看看你前后左右的人有没有到。 4、上街时,要跟紧大人,不要东张西望。 5、如果发现自己掉队了,不要惊慌。可以站在原地,等家长或老师来找你;也可到当地的管理处,请工作人员在广播里播放“寻人启示”;切不可跟陌生人走,当心碰上骗子。 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烫伤呢?

安全急救常识

火灾、烧伤急救常识 1、险情发生时,一面报告应急小组采取措施,一 面以最快速度拔打火警119报警,直到援助人员到达。 2、当衣服被大火烧着,千万不要惊慌乱跑,因为 奔跑会使火越烧越旺,当务之急是把衣服脱下或撕毁扔掉。若情况紧急来不及脱衣服,则就地打滚,将火压熄,或让别人向身上浇水,帮助把衣服脱下,但不可用灭火器朝着火者身上喷射,那样会引起身上的伤口感染。 3、二层以上建筑如果着火被困,上面施工人员一 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向下面逃生。切忌犹豫不决,失去逃生机会,下来后脱离生命危险,再振作精神参与救火。 4、一般烧伤及烫伤紧急处理 A.就近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或将其浸于冷水中 B.将所有受伤部位附近的戒指,皮带、鞋子等物品除去。 C.用消毒绷带包裹伤口。 D.切勿拿去粘着伤口的衣服 E.切勿弄穿水泡

触电急救常识 1、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 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 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精选文档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二年级教案 第一堂课 导入: 首先自我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说来我应该和一些同学的姐姐一般大呢。见到你们啊,就让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特别爱看动画片,让大家猜猜,有个机器猫的,那个叫什么动画片来着。对,哆啦A梦,哈哈,看来大家也很喜欢呀。嗯,哆啦A梦,是不是很厉害呀。所以呢,你们可以不用叫我老师,叫我哆啦A梦就可以了,好不好呀? 哆啦A梦要给大家上的课呢,叫做“医疗急救”(在黑板上写下),那么,同学们肯定会想,是吧,什么是医疗急救呢?嘿嘿~别急,待我呀,慢慢讲来。 医疗急救就是当受伤或疾病突然发作时﹐在医疗人员未到达或患者尚未送达医院前的一种短暂而有效的处理措施。 那我们为什么要急救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护。 据报道,我国一天大约有四十名中小学生死亡,也就是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所以掌握一些必备常识大家还是必须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 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医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运送救护;二是医院急救,即决定性救治;三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在这三个阶段中,院前急救是时间最短,但是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这方面,急救人员的含义是很广的,除在场医务人员之外,还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救护车、出租车驾驶员,消防特警人员以及所有在场的人们,其目的是救命,是稳定病情,减少伤残、减轻痛苦,维持伤者生命,防止伤情进一步的恶化。因此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是向全民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教案讲课稿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 教案

第六篇安全用电 一、教学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电的来源,了解电力常识。 2、贯彻学生正确用电常识。 3、远离高压电以及明白与掌握如何触电急救方法。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电力安全常识,自救常识。 三、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家电,掌握救助方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电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 ——了解电的基本作用,掌握电的现象; (2)电从何来?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以予纠正教师总结:电从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产生;新能源下,还可以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 (3)观看各个发电站的精美图片

(4)教师介绍绝缘体与导体的种类,让同学对绝缘体与导体有所认识,能正确辨别、区分。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二)讲授电力安全常识 1、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家用电器?学校常见的和电有关的相关设备有哪些?——同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讲解不同情况下的用电安全 (1) 不玩插座、电线、灯头、开关等电器。 (2) 要知晓电力安全标识含义。 (3) 严禁攀登变压器台架。(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4) 严禁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或遮栏。 (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5) 严禁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 (6) 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出示案例) (7) 不得在电力线路附近打鸟玩耍。 (8) 发现落地的电线,应离开落地点八米以上,绝对不要去捡拾,并 请电工来处理,同时设法看护落地电线,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1.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识别各种危急情况,学会和运用各种急救方法,帮助学生储备日常救护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2. 教学设想新课程倡导“立足实际”,以解决现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最大特点通过 创设不同的情景,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亲力亲为,在现实生活中捕捉问题。在探究问题中掌握知识,熟悉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处理应突出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强探究意识。体现诱思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很多时候,团结合作才是一切成功的保障。借助的教学平台:自 制的多媒体课件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正确拨打“ 120”等急救电话。 2.学会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煤气中毒等急救方法。 3.学会对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综合分析能力。 2. 通过分析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4. 教学重点 1. 掌握各种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2. 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教育。 5.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目的:一个贴近生活的小疑问 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体现新课程倡导 “立足实际”,以解决现实情景中的真 实问题为目标的探究过程。 教与学的方法: 教师设疑,学生模拟探究。 等。 怎样做? 3.打电话应该打给谁?注意什么问题? 学 生发 言交 流: 各种 危急 时刻 如溺 水、 触 电、 煤气 中 毒、 创伤 出 血、 骨 折、 中 暑、 突然 昏迷

急救常识教案

急救常识教案 初一年级九班胡惠芳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2、提高学生的急救技巧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助人于危难之时。 教学重点: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急救知识与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或遇上各种意外事件,来不及就医,需要立即处理,这就要我们学一点急救知识、方法来自救或互救。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 1、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2、体温:正常37 ℃。37.5 — 38℃为低热,38 — 39 ℃为中热39 — 40℃高热。平静时,心跳每增加20 次,温度上升1 ℃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安静状态60 — 100 次/ 分,一般人在70 次/ 分。(自测脉膊) 4、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16 — 20 次/ 分。 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 舒= 100 — 120 mm Hg / 60 — 80 mm H g收> 140 mmH g 舒> 90 mm H 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二、急救中心:电话号码:120:求救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说明病人或伤员人数、病情、伤势,有利医生准备。另外全国统一报警电话:匪警:110,火警:119.交通事故报警:122. 1、说清病员或伤员的详细地点,附近明显建筑物,联系人电话、姓名。 2、有条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时清除路碍 3、求助及时向身边的人员求助,邻居、心理善良的热心人在危难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 三、常用的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8 % ,50kg 的人血液为4000 mL ,失血1 / 3 时会有生命危险。(1)出血特点: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挤、挫伤)(2)止血方法:a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脏的一端,使血管压在骨骼上,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桡动脉上臂中段,肱二头肌肉外侧沟处。(学生动手)b 、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在伤口,再加棉花、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处,再紧紧包扎,常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 、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止血带有:橡胶管、布条、绷带、三角巾,每隔30 — 60 分钟松解2 — 3 分钟。d 、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将棉垫放在肘窝或腘窝、使肘、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作“8”字型包扎,有时候还需要固定,骨折固定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类固定方法:a、前臂骨折固定法。b、上臂骨折固定法。c、锁骨骨折丁字夹板固定法。 2、人工呼吸:人缺氧4 — 6 分钟就会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最有效的急救方法。①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确认病人呼吸已停止或极微弱时才能施行。②保啊呼吸:16 — 20 次 3、心脏按摩:让病人仰卧地上,抢救者站在左侧、双手重叠、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胸骨下处,用掌跟用力向下挤压,每分钟60 ~ 80 次,并随时观察病人的颈动脉,颈动脉有博动时,证明有效。 4、触电的急救方法:首先切断电源[ 关闭开关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触电后会出现心悸、头晕、局部皮肤灼痛、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用人工呼吸、

触电的急救措施教案

触电的急救措施教案 触电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在使用电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但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就应该即使采取急救方法进行救助。以下是橙子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触电的急救措施教案 一、触电急救的要点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抢救迅速和救护得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触电者生命,减轻伤情,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救护等部门救治。 大家想一想,一旦发现有人触电了,首先要干嘛?!首先应迅速拉闸断电,尽快使其脱离电源。然后将触电者迅速抬到宽敞、空气流通的地方,让他平躺在硬板床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在医生到来之前,应该不间断的对触电者进行救护。低压触电通常都是假死,可能呼吸脉搏都没有了,但是这仍然不能确定这个人就死亡了,要耐心抢救到触电者复活为止,或者经过医生确定停止抢救方可停止,抢救过程中隔几分钟就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医护人员未到来之前,不得放弃抢救,触电急救十分辛苦,有时要不间断的抢救好几个小时才可以。(触电急救的案例) 二、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刚才我们说到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该迅速断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那同学们知道哪些使触电者脱离低压电源触电的方法?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发现有人在高压设备上触电时,救护者应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后拉开电闸,然后解脱触电者 三、触电急救的方法 对触电者采用的急救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1)简单诊断 触电者一经脱离电源,应立即进行检查。 1>移至通风、干燥处,将其仰卧,松开上衣和裤带; 2>观察曈昽是否放大。假死状态时,瞳孔放大; 3>观察有无呼吸,颈部动脉有无脉搏 2)对“有心跳而呼吸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松开衣服和裤带,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中异物。 3)抢救者跪在病人的一边,使患者鼻孔朝天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4)用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将颈部上抬,深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的嘴,大口吹气。 5)然后放松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每5S吹气一次,坚持连续进行,不可间断,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 3)对“有呼吸而心跳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胸外心脏挤压法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 现在天气逐渐转热。游泳安全渐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热点话题。 江河、塘堰、游泳池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后悔与遗憾。 为确保师生安全,严防因游泳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禁止任何同学私自到江河、塘堰、游泳池等有水源的地方嬉戏与游泳。 那么游泳应注意什么呢?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多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二、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三、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

六(3)班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 《文明安全行》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看录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今年重大交通事故新闻。 2、搜集文明交通小知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看视频 2、教师导言:说起死亡,人们常常将其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2000万人丧失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3600万人化为硝烟,然而,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被人们忽略了,自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已有4000多万人惨死在那些飞旋的车轮之下。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数,每年受伤人数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数,更为可怕的是,全国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1分钟就在车祸中受伤。中小学生的死亡比率更是占到了1/5。 那么,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对我们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3、危险离我们很近,说说今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4、听了刚才同学了解到的新闻,想想,引发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违反交通规则) 5、再深究一下,为什么会违反?(有时是不知道,有时是知道,但思想上麻痹大意) 6、所以,我们不光要了解更多的交通知识,更要怎样?(懂得时时遵守) 二、学习交通小知识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说说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 2、通过做是非题,选择题,辨析题巩固交通知识。 3、小游戏:交通知识连连看 三、学写交通安全警示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个游戏,也知道了更多的交通知识,光自己知道还不行,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来,一起读读这些安全口号:

重点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重点小学生安全急救常 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110”报警电话。②“120”急救电话。③“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④“119”火警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着的特征。 一、溺水现场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1、迅速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7、尽快转送医院。 二、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然后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 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五、中毒急救法: 1、在打通120急救电话前什么也不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中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只有急救中心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2、监护人应当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下资料: 1)吞食的有毒物质的种类,是液体清洁剂,有毒的植物,还是某种药物; 2)孩子的吞食量多少; 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多久等等。 如果无法及时将孩子送医院,医生建议你让孩子吸入活性碳。 六、烧伤、烫伤急救法: 1、迅速将孩子烫伤或烧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至少冷却10分钟,这可以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等待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比孩子的手掌还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没有绒毛的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送去医院。 2、牛油会将热量封在皮肤中,导致损伤加重。使用冰块同样毫无帮助:儿童肌肤娇嫩,一热一冷的骤然变化会对皮肤造成更深层的伤害。 3、如果有衣物被粘贴在烧伤处,应当立即剥离衣物,因为衣物已浸满高温油脂,会继续灼烧皮肤。立即用凉水,注意不是冰冻的冷水,冲洗伤处至少5分钟。 4、使用皮肤麻醉剂和护肤品得不偿失,它们很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会使皮肤更加难受。

《第二节急救常识》教案.doc

《第二节急救常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正确拨打“ 120等”急救电话。 2、学会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煤气中毒等急救方法。 3、学会对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各种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2、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教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一:如果身边有心脏病发作的人,你会怎么办? 情景二:妈妈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到手了,你该怎么做? 情景三:哥哥煤气中毒了,你该怎么吧? 教师设疑: 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危急时刻呢? 2、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怎样做? 3、打电话应该打给谁?注意什么问题? 创设新的情景: 假如在我们美丽的烟台海边有一位外地游客溺水昏迷,呼吸与心跳停止,正好你经过,你想帮助他吗? 设疑: 1、首先应该干什么? 2、在人工呼吸前要做什么? 3、怎么进行人工呼吸? 4、人工呼吸的次数为多少? 5、怎么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多媒体课件演示: 1、呼吸运动过程 2、人工呼吸的视频资料 质疑:心跳同时停止是否有方法抢救? 1、怎样进行心脏复苏?

2、怎样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3、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频率是多少? 4、怎样证明抢救有效? 过渡: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出血,同学们肯定都经历过,你是怎么处理的? 教师总结:毛细血管出血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教师质疑: 1、有没有止不住的出血? 2、如何判断不同血管的出血症状? 3、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如何处理? 建议:回顾血管的分类,参考教材来探究释疑。 拓展 :(多媒体演示)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过渡:每年因为煤气中毒而死亡的人也有很多,当我们遇到煤气中毒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救他? 教师总结:煤气中毒的原因以及急救方法。 作业设计: 要求:下列作业选做一项 1、通过查阅书籍、上网、上图书馆,了解骨折并探究骨折的处理方法。 2、小组合作,设计一条从学校到医院的最佳路线。 3、列表比较生活中的各种危急现象与急救方法。

小学生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常识

小学生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常识 据最近的全国抽样调查,0~14岁儿童死亡中意外死亡为第一死因。意外伤害不仅给受伤者本人带来生活和心理上的严重后果,而且给家庭生活头上阴影。如果独生子女遭遇无法挽救的意外伤害,对家庭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小学生及其家长也应当了解怎样预防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后如何进行急救的卫生知识。 一、小学阶段儿童容易发生哪些意外伤害? 1. 在家庭内常以烫伤、药物中毒、煤气中毒、触电为主。 2. 在家庭外,由于活动范围广,发生率相应增加,且较严重,如交通事故(外出时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溺水(游泳时不注意安全)、严重外伤(体育活动时不适当的锻炼和过量运动)及毒物中毒(饮食不讲卫生,零用钱卖小摊点上的东西吃)等。 二、怎样预防药物和食物中毒? 小学生发热、感冒、腹泻,应在一生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自己服用,更不能将成人的药随便服用。服药前要认真核对药瓶标签、用量及服法,对过期、变质、标签不清的药品切勿服用。特别注意将外用药误当内服药服用。 家长应将一切药品妥善保管,不让儿童随便取道而当作糖丸误服。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别存放。日常用的灭虫、灭蚊、灭鼠等剧毒药品,更要妥善处理,切勿使儿童接触。

要注意饮食卫生,腐败变质及过期的食品不能食用。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带皮的水果最好是用刀将皮削掉再吃。一些小水果如葡萄、草莓、杨梅等用洗洁精洗净,再以自来水漂洗干净,随后用沸水烫泡一分钟左右;或用淡盐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淋等。 误食毒物引起食物中毒,首先出现的症状大多为呕吐、腹痛、腹泻,一般不发热。也可表现为惊厥、昏迷。突然发生上述症状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应考虑油中毒可能,在送往医院之前要作以下紧急处理。 (1)迅速弄清是何种毒物引起的中毒。包有糖衣的药丸最易被儿童误服。应迅速检查学生的口袋、书包、文具盒等,是否有野果等一些想象不到的毒物存在。找到后应予以保留,以备去医院时交给医师作参考。 (2)催吐:可用匙柄、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后壁使之呕吐。注意保留催吐物和吐出物用作化验)。如果儿童神志不清及因腐蚀剂、油剂中毒则禁用催吐。 (3)急送医院。 三、体育活动前后要注意什么? 1. 准备活动:每次体育活动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在运动开始前,内脏的活动尚处于低水平,如果突然剧烈运动,有的儿童

2016年权威安全急救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6年权威安全急救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单选题 1.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____(A) A、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B、血液传播、性传播、呼吸道传播; C、血液传播、性传播、唾液传播。 2.禽流感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在多少温度下2分钟到10分钟就可以将其灭活。___(C) A、40—50℃; B、50—60℃; C、60—70℃ 3.中国红十字会根据什么原则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___(A) A、独立、平等、互相尊重; B、独立、平等、互相帮助; C、平等、协调、互相尊重。 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哪四早?___(A)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早监测、早隔离、早治疗; 早预防、早监测、早隔离、早治疗。 5.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还应向什么机构报告?___(C) A、向上级领导报告; B、向当地政府报告; C、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对重大中毒事件应按什么原则进行处置?___(A) A、应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B、应按照现场救护、途中监护、病人转运相结合的原则; C、应按照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7.城市每____万人应该配备1辆救护车。(C) A、3; B、4; C、5; D、6

B、1辆车配5人; C、1辆救护车配5人; D、1辆救护车配3人 9.急救医疗中心应设有____。(A) A、专用车库、修理场所、通讯调度、行政办公房、后勤生活房; B、专用车库、急诊用房、限量油贮、供应室、行政办公房; C、病房、行政办公楼、门诊、出诊; D、门诊大楼、行政办公楼、病房、供应室、后勤保障室。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救调度员的基本素质要求?___(D) A、大专以上学历; B、计算机一级以上水平; C、普通话三级; D、普通话二级 11.重大事故是指死亡人以上。(B) A、2; B、3; C、4; D、5 12.特大事故是指伤病员人数达。(A) A、20人以上; B、15以上; C、18以上; D、11以上 13.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D) A、先排险后施救; B、先救命后治伤; C、先重伤后轻伤; D、先疏导后救伤 14.急救医疗站必须开通“120”专线,每_______万人不少于一条。(C) A、5; B、8; C、10;

急救知识培训教案(1)只是分享

急救知识培训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际操作,初步掌握现代救护技能,为广大同学服务。二、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基本救护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薛芳芳主讲)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说明此次急救知识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学习新知 (一)急救的定义 (二)急救的目的及原则 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并在急救过程中不会对伤病员造成二次伤害。 (三)主要的自救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外伤固定、搬运 (四)急救步骤及病情评估 1.初级检查 D.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适合抢救 R. 判断伤病员的意识情况 A. 判断伤病员的呼吸道是否通畅 B. 判断伤病员的呼吸是否正常 C. 判断伤病员的心跳是否正常 2.进一步检查 从头部开始→双耳→双眼→鼻部→口腔→面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下 肢,检查过程中注意有无出血、水肿、骨折等情况。 3.处理方法 ①如果伤者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应采取侧卧式,注意观察,等待救援。 ②如果伤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四、模拟灾难现场,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五、学生分组练习 六、现场考核 对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的伤者该如何处理? 第二课时 (白谪仙主讲)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说明“七步洗手法”培训的意义和必要性 三、学习新知 (一)概念 1.洗手 2.卫生手消毒 (二)“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四、观看视频 五、学生一起动手跟着视频练习 六、现场抽查学生 第三课时 (薛芳芳主讲) 一、组织教学 二、概念引入 是指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病员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抢救技术,以恢复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 三、学习新知 (一)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1)判断意识 (2)高声呼救 (3)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板上 (4)打开气道 ①解开衣领、腰带,检查并取下活动义齿。 ②清除口鼻分泌物。 ③就地抢救,复苏体位,可背垫木板或仰卧于平地上。 ④打开最常用的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 (5)判断呼吸、心跳

溺水的急救安全常识

编号:AQ-CS-03294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溺水的急救安全常识 First aid for drowning

溺水的急救安全常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溺水,又称淹溺,是人头部淹没于水中,水与杂物充满呼吸道与肺泡引起的窒息。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称为溺死。当遇到因游泳、落水等意外而溺水者时,千万不要惊慌,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人沉入水中后,一般只有5—6分钟就可危及生命。所以,发现有人溺水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溺水抢救方法及其原则是: 1、设法以最快的速度将落水救上岸。在抢救落水者时,应将患者的头部拉出水面;在水面拖带时,只要有可能,应向落水者口鼻同大口吹气,促使其自动呼吸的恢复。 2、清除口中异物。将落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检查他有无假牙和口鼻内有无杂草和泥沙等物,如有应迅速取出。并将其口、鼻擦净。 3、及时控水。将溺水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后的大腿上,头向下

按压背部,使呼吸道和胃内水倒出。同时,应解开其衣扣、腰带便于控水。这一过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复苏。 4、进行人工呼吸。通过检查,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将落水者平放俯卧,使之两脚伸直,两臂前屈,头向一侧;腹部垫高,给他做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大力吹气。其具体方法是: (1)抢救者取跪式面向患者下身,双手平放患者背部,两拇指紧贴患者胸椎旁线,余四指微并,腕与户关节呈垂直角度,按人工呼吸法做压挤背部动作。每分钟14—16次,直至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2)抢救者仍取跪式面向患者下身,双手握紧患者双肘关节处用力向外上提肘,每提一次,患者胸廓阔开(吸气)一次,再将患者双肘下落一次,患者胸廓缩小(呼气)一次。如此反复,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和心跳为止。此法单人抢救很累,必要时可多人轮番进行,每分钟不少于16次。 5、注意保暖。采用以上几种方法抢救落水者的同时,应始终注意患者的保暖。冷天应利用一切可以保暖的物品,使患者免受风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