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

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

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
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

第29卷第4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42009年8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Aug.2009

[收稿日期]2009-06-10

[作者简介]朱 浩(1984— 

),男,安徽马鞍山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

朱 浩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曾国藩研习历史的首要目的在于资治,从史书中挖掘各类宝贵的经验教训,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曾国藩的史鉴观表现在史鉴与修身、史鉴与从政、史鉴与治军、史鉴与用人等方面,是格物致知的最好体现。

【关键词】曾国藩;史鉴思想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9)04-0086-04

曾国藩对历史的研究可谓炉火纯青,早年曾为自己制定了一份读书计划:“九弟归去之后,予

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1]34

并且一再声称:“学问之道,能读经史者为根柢,如两《通》、两《衍义》。及本朝两《通》,皆萃《六经》诸史之精,内圣

外王之道。”[1]393

“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哀至当,开拓心胸。”对各类史事,“皆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

《六经》以外不刑之典也”[2]218

。曾国藩通过研习历史,借鉴历史上名臣圣王事业兴败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并结合现实为官、从政的个人经历,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选择的对照,促使个人的所作所为向着日趋完美的方向发展,革除道德中的缺陷和不足。与之同时,曾氏研习历史更是为了树立一尊尊道德楷模,曾氏通过读史,领会这些人的高尚操行,引领自己向着他们的道德轨迹前进,同时借助于这些道德偶像,用于教训下属,使他们听从吩咐和调遣。

一 史鉴与修身

修身即提升认识主体的道德修养,使一个人

的道德涵养达到更高的层次。道德律是普泛的人群所公认的准则,不因个人的意志而发生变迁,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道德法则之所以变思想为客

观必然的,乃是因为它对每一个具有理性和意志

的人应当都有效”[3]38-39

。同时由于个人认识、判断力的水平不同,势必造成对这种道德法则的认识产生种种差距,而通过研习历史,探究历史人物、事件的成败教训,从而使自我产生警醒或内省,这就是史鉴与修身之间的关联。曾国藩酷爱读史,同样也是出于以上的目的。“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吾以为欲读经史,但当研究义理,则心一而不分,是故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

经史则专注义理。”[1]55

此处曾氏将义理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通过翻阅史书一方面对历史事实有了真切的认识。另一方面,所谓义理就是一种道德价值观,世间的一切美丑善恶只有通过曾氏所称道的义理观的评判才能对之产生一种比较公允的评判。曾氏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历史上无数治乱兴衰的范例,与是否符合义理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义理即儒学中所标榜的四维八德,举凡行义理者,无不兴旺发达,在这一感悟的基础之上,曾氏提出了读史与研习义理密不可分的观点,用义理观证史,彰显义理、良知的客观必然性,进而促进曾氏在仕宦过程中,约束自身的行为,努力实践义理典范。

戒除“傲气”。“古人谓齐桓葵丘之会,微有振

?

68?

矜,而叛者九国,亢盈悔吝之际,不可不慎

也。”[2]5226历史上齐桓公虽然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但傲气太盛,葵丘之会是桓公霸业的标志之处,但仍有诸侯因桓公的傲气,毅然叛之而去。鉴于齐桓公的教训,曾氏认为戒除傲气实为当务之急,尤其当曾氏手握军政大权之后,南方数省无数封疆大吏无不出自其门,呼之为师,这一盛况令其喜忧参半,可喜之处在于羽翼众多,而令人忧心之处在于一旦言行不慎,有傲气凌人的作风,顷刻之间势必造成众叛亲离的下场。特别是曾国藩先后与左宗棠和沈葆桢关系恶化,曾氏更加领悟到傲气的危害,所以曾氏读左传至桓公葵丘之会时会产生如此感慨。

做人当“勤、大、谦”。“细思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

‘谦’。‘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

‘谦’二字尤为彻始与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能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德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4]568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举凡国之将兴大多君臣上下齐心,所以才会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反之乱世之所以产生,无不由于君王怠政,权臣跋扈当政,奸臣横行当道所导致,所以治乱兴衰的不断产生,与所谓“勤”、“大”、“谦”三种精神有着微妙的关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道理正在此处。曾氏从舜、禹、文王所以兴盛的史实中获得了这些教训,为了成就事功,曾氏勤于政务,狠抓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为了广泛搜罗人才,他谦以待人,所以湘军手下不少大将如塔其布、罗罗山无不因之脱颖而出。

处世当脚踏实地,不可怨天尤人,必须兢兢业业。“至以建树无闻,遽用皇皇,则殊太早。计三十三岁甫及壮年,古来如颜子立德、周郎立功、贾生立言,均在少壮然千古曾有几人。其余贤哲代兴,树立宏达,大抵在四十后耳,以仲尼之圣,而不惑亦待四十。”[2]1020-1021“其余先哲代兴,大抵在四十后耳”等语,其本意在于强调,凡欲成就一番事业,仅仅以所谓天赋、机遇不足以实现成功,必须厚积薄发,关键要不断提升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曾国藩历来以愚钝自喻,所以将其与历代先贤进行比照,他意识到若要大功甫成必须走一条漫长的创业道路。

二 史鉴与从政

历史与政治历来在中国有着微妙的联系,赵宋时期,神宗皇帝令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其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曾国藩读史一方面为了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更多的还是为官从政的需要。

做何等官,办何等事,历代士大夫大多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曾国藩在他的一篇史论《烹阿大夫封即墨论》中,以战国时齐威王对待阿大夫和即墨大夫的不同做法为切入点,认为:“昔者,齐威王因左右之言烹阿大夫,封即墨大夫,其事可略而论也。自古庸臣在位,其才莅事则不足,固宠则有余……彼既自惭素餐,而又重以贪鄙,则不得不媚事君之左右。”长此以往,则“左右亦乐其附己也,而从而誉之,誉之日久,君心亦移,而位日固,而政日非”。但是一旦庸臣的谎言败露,则必然受到严惩,“此阿大夫之所为可烹者也”。反之,“若夫贤臣在职,往往有介介之节,无赫赫之名,不立异以徇物,不违道以干时。招之而不来,麾之而不去”。这种贤臣无所顾及,尽力于国事,尽己所能,虽然一时难以显达,但终究有锋芒毕露之时机,“此即墨大夫之所为可封也”。同时曾国藩从此事中也深刻体会到,“夫惟圣人赏一人而天下动,刑一人而天下,固不废左右之言,而昧兼听之聪,亦不尽信左右之言,而失独照之明”[5]137-138。纵览此篇史论,曾国藩借论阿大夫和即墨大夫的不同遭遇,提出为官从政首先要处理好任内之事,身处要职却不尽力于政务,即使凭借少数人美言于君王之前,也不过是一种障眼法,反之踏踏实实将任内之事办理妥帖,注定会锋芒毕露,这就是阿大夫和即墨大夫不同遭遇的根源。但是在封建时代,专制君主操控官员赏罚大权,君主不可能事事躬亲,其左右之人必然对圣意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文章中曾氏一方面指出君王的偏听之过,另一方面深感结交朝廷显贵的重要性,所以曾氏格外注重处理与官文、僧格林沁、多隆阿等人的关系。

众所周知,为官的最显著特征即在于握有权力,掌控国家机器,有鉴于此,曾国藩时时告诫部下,当官不是仅仅为了一枚顶戴,关键在于是否握有实权。正如咸丰初年,曾氏在湖南办理团练事务,以区区四品兵部侍郎的虚衔处处受人打击和排挤,不仅不为地方官所看重,甚至普通标、兵亦敢于欺辱之。“曾国藩办团练时,一到长沙就受到

?

7

8

?

‘三宪’的轻漫,这里说三宪,当为湖南巡抚潘铎,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思培……这三人都不买曾国藩的帐,对曾国藩集练的官勇为歧视。”[6]607由此曾氏不禁将现实联系到历代政治,“晋、宋以后之都督三州、四州、八州军事者,必求领一州刺史,唐末之招讨史、团练史、防御史、处置、应援等使,不如节度使之得势,皆以得治土地、人民故也”[2]219。侍郎只是一个响亮的官称,正如唐代的招讨、团练等官称一样,缺乏节制地方官、民的实权,所以在实际的练军过程中,曾氏处处受到他人排挤和歧视,无法将己意付诸实施,所以曾氏将晋、宋时期的都督数州军事者与唐末的那些虚职进行了比照,深刻发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缺乏实权。故在此以后,他处处留意军政大权的掌握,先后将沿江省份的巡抚、州县官员的予夺之权掌控在手,从而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斗争中形成了相当大的地方实力派。

手握实权极其重要,但权力过大也会为己带来杀身之祸,尤其当手握兵柄时更是如此。“窃观古来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惟将帅不可直言极谏,以其近于鬻拳也。凡臣工皆可一意孤行,不恤人言,惟将帅不可不恤人言,以其近于诸葛恪也。握兵权者犯此三忌,皆危于尔国,凶于尔家,故弟自庚申忝馆以来,夙夜袛惧,最畏人言。”[2]982由于害怕重蹈三国时诸葛恪的覆辙———因兵柄遇祸,所以曾氏在镇压太平军后,处处保持低调,并且流露出致仕的想法,这与其对历史的参悟有着微妙的关联。

三 史鉴与治军

曾国藩从办理团练直至创立战斗力极强的湘军,不难发现其人对军事有其独到的见解,近人蔡锷曾令人辑《曾胡治兵语录》,并且亲自为该书作注,可为佐证。但纵观曾氏戎马生涯,其治军的理论,很多来自于研习历史的心得和收获。

治军重在将帅与士卒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方可赴汤蹈火,无所畏惧。如何形成这种紧密的关联呢?关键在于获得士卒信赖。“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其有在于银财之外者,今世将弁,专恃粮重赏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2]1152曾氏带兵时时注意笼络军心,并不仅仅注重金银钱财的赏赐,在曾氏看来,其本身就是一种“浅”术。曾氏带兵更注重通过思想灌输,“在中兴人物中,曾国藩‘每苦钝滞’,远不是一个才气横溢者。然而他以‘拙诚’化‘理学迂阔之语’为湘军悍勇之气……溉灌久之,朴实山农悉成尊上而知礼的敢死之卒。他又以‘拙诚’鼓动气机,聚合了患难中有心经世的知识分子”[7]36。如此,军人能够尽可能的抛却当兵吃粮拿饷的恶习,“营官都是兵的导师,所以能训练如一,练成一个有主义的军队”[8]168。曾氏之所以能够意识到治军首在重视军人思想之感化,其所仿效的对象则是明朝大将戚继光。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曾氏对之深有感悟:“国藩此数语,常常体验之,大约用兵无他谬巧,当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敝,此善于用气者也。”[2]5309曾氏不仅领悟到勇气的重要性,而且广引历代战役作为参照,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曾国藩要求部下积蓄部队勇气,蓄势待发方可夺取战争的胜利。例如湘军行军作战,无论至何处,必须高筑墙、深挖壕,即使在某地驻扎一日也不例外,极少在立足不稳的情况下,匆忙迎战。联系引文不难发现,曾氏研习了历代战役,了解军人士气的重要性,一支队伍人员、器械不足,可以及时进行补充,但若军队士气丧失,则无可挽回,所以曾氏力求稳扎稳打,保存军队士气。

四 史鉴与用人

我国史书浩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史书,其最为突出的内容即政治史,而任何时代处理政务,首务在于用人。毛泽东同志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9]493其中用干部就是如何甄别使用各类人才,完成各种工作。曾国藩借鉴历代的用人经验,亦形成其自身的用人特色。

曾氏用人力求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抑又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比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非当日预定之品,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2]299曾国藩认为拜将绝不能苛求尽善尽美,如此访求则无将可用,所以他打破古时用人每每犯苛求过多的弊病,要求手下尽可能唯才是举,随时随地发觉

?

8

8

?

人才。“自太行以东至于曹、郓皆自古百战之场,如邺下古之雄都,大名宋之北京,良将劲卒,尤当世不乏人。皆阁下按部必经之地。”[2]338曾氏以历史上名将辈出之地为喻,令其手下关注所在之地的政风、民俗,网罗士人,充实军伍,不必太过苛求细枝末节,应唯才是举。为此曾氏用了一个十分贴切的例子:“求人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不得不休。”[2]447人才难得,需要搜罗,但只有人才才是扶危定难的关键所在。“鄙意以为中兴在乎得人,不在乎得地。汉迁都许而亡,晋迁都金陵而存,拓跋迁云中而兴,迁洛阳而衰,唐明皇、德宗再迁而皆振,僖宗、昭宗再迁而遂灭,宋迁临安而昌盛,金迁蔡州而沦胥。”[2]此论针对当时迁都西安之议而发,意在指出纵观历代兴衰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能重视人才的使用,人的力量是扶危定难的关键,故孟子亦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10]354考之晋宋三代兴亡的深刻教训,曾氏觉察到无论都城是否变动,与国家存亡关系微乎其微,只有人尽其用,才能扭转国势衰微的命运。所以曾国藩格外注重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如传其衣钵的李鸿章,以及其身后的洋务大员沈葆桢、左宗棠、容闳等,都与曾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曾氏形成了自己的人才观。

通过对曾国藩史鉴思想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曾氏对史书的研习绝非蜻蜓点水,而是穷究其中的治术,“扩才识,以待用”[11]1045,将史书中为人们所淡忘的各种处世经验、成败教训重新挖掘出来,并且加入曾氏独道的见解,将之由刻板的史实转变为政治实践的利器,这是曾氏格物致知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唐浩明.曾国藩全集-家书(一)[M].长沙:岳麓书社,1994.

[2]李翰章.曾文正公全集-书札[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2.

[3]康 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曾国藩.曾国藩日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王澧华.曾国藩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朱东安.曾国藩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7]杨国强.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M].北京:三联书店,2008.

[8]萧一山.清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10]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1984.

【责任编辑:朱 根】

On Z eng G uopan’s Historiographical Thought

ZHU Ji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China) Abstract:Zeng Guopan’s prime purpose in historiographical study is to draw all kinds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from historical records,and apply them in political practice.Zeng Guopan’s historiographical thought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2 ing aspects:historiography and self-cultivation,historiography and politics;historiography and military maneuver,and historiography and talent selection and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K ey w ords:Zeng Guopan;historiographical thought

?

9

8

?

曾国藩的修身艺术

【重点提示】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 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性格决定命运,抱负决定成就,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在优秀的领导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优秀的特质。但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领导。这些特质无一不是从修养中来的。自我修养,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起点。早年的曾国藩同平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缺点,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修身工夫,确立了良好的品格。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身艺术。那么,曾国藩在修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曾国藩修身艺术,其实无非三条:第一,倔强;第二,进取;第三,有恒。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性格,受他的祖父曾玉屏和他的母亲江氏的影响很大。曾玉屏常对家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这句话对曾国藩影响很大,做了两江总督之后,他还以祖父的这句话教自己的弟弟,并认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他说: “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教需要有这两个字贯注于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都是从“倔强”两个字中做出。我们兄弟受母亲的性格影响,好处也正在于倔强。 【忠告】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倔强性格,在他最初出来带兵的时候表现得最为突出。他是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出来带兵的,没有地盘,无粮饷,事事仰给于人。偏偏曾国藩又是勇于任事之人,因而与地方官员势同水火,屡屡发生冲突。加上初期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更是使他的处境雪上加霜。然而在与官场政敌和与太平天国的双重博斗中,他却养成了一种咬牙立志、不肯认输的脾气。他自己将之称之为“打脱牙,和血吞”的“挺”字功夫。他曾经夫子自道说: 李申夫曾经说我与人怄气从来不说出,而是特别能忍耐,一步步寻求自强之道,因而引用俗话说:好汉打掉了牙,和血吞下去。这正是我咬牙立志的诀窍。我曾经被京城中的权贵所唾骂,被长沙官场所唾骂,被江西官场所唾骂,也经历过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被打掉牙的时候多了,没有一次不是连血一块吞下去的。 又说: 我办理湘军水师,一败于靖港,再败于湖口,将士们都愿意离开水师而做陆军。但我咬紧牙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一)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一)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曾氏家教思想昭示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曾氏家教思想启迪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率湘军残酷地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使腐朽的晚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他也因而落下了一个“曾剃头”的名号;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代鸿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为后世所传颂。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家势因而衰败。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是海内极为少见的长盛之家。究其原因,就是曾国藩那套独特的集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不同于传统,有着开拓品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之源 曾国藩自幼发奋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氏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这在清代列臣之中,实属罕见。他是清代的大儒学家,毕生信守儒学,信奉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在他精心挑选认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二位圣哲中,孔子就居其中,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但曾氏并不是一位儒家思想的纯粹守望者,他并非一成不变地接纳儒学,儒学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传承又发展,融汇又创新的特质。 他的儒学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人世思想。曾国藩的人生态度是人世的,这从其奋斗不止的人生历履及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可看出来。当晚清政府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而束手无策时,曾氏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苦心操办团练,亲自率领湘军与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作战,虽历经挫折磨难,九死一生,但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挽救了行将崩溃的晚清王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氏是参透了这一道理的。他一生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弟视为自己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这与他人世的人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看重自身的社会作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价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来规范自己和家人的。他深知家族要兴旺发达,要长盛不衰的道理:“……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孔子的《论语》,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成为曾氏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人生,复杂诡异的官场宦海的至理箴言,也是他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二是“调和汉宋,博采众长”的学术思想。此处讲的“汉宋”是指儒学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个学术流派,“汉”即汉代儒学,其特点是重视对五经的考证;“宋”即宋明理学,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对于懦学内部的各种流派,曾氏力持博采众长,无所偏倚的态度,因此他申明:“国藩一宗宋儒,不废汉学。”除了儒学,他还吸纳了墨家、道家的思想,他特别推祟老庄的道家思想,列庄周为圣哲贤人,盛赞其才,屡予征引。甚至对与儒学分庭抗礼的法家他也能择善而从,他对法家思想的吸收,这也许是作为儒家“仁、义”思想信守者的曾国藩而日后为何会成为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剃头”的最好注脚了。曾氏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既表明他治学的博大胸怀,更是其家庭教育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三是“经世致用”的实用哲学。曾氏在学术上整合了各家各流派的思想,他这种吸收众长不是毫无原则的,其基本出发点就是经世致用,不论哪门学问、哪个流派,都要讲求在实际人世生活中践行的效用,这是曾氏所特别看重的。他认为治学应当循序渐进,踏踏实实,“若志

论曾国藩的功与过

(个人原创,完成于2006年11月29日) 浅谈曾国藩的功与过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在仕途上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的一生功过让世人争论不休。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民族罪人,好名失德的伪君子。但也有人对他的评价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不过在还没有定论之前,让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曾国藩进行分析吧: 在思想文化方面 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但曾国藩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那群愚昧无知、痴人说梦的顽固派面前,则算是一个有识之士了。他不仅看到了西方的长处,而且敢于承认,敢于学习。他虽然出于儒者的本质及对清王朝的尊重,说: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勿过多怜悯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精华版

曾国藩之数字箴言精华版 曾国藩是位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修身 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慎独”指一人独处,无人管束时尚能严格要求自己。曾曰:“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主敬”讲人的精神状态,状态好坏,直接决定事业的成败。“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求仁”在儒家极为重要,曾曰:“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习劳”与勤劳而后憩息同样内涵,即以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认同,抨击不劳而获。“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天道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 为人之道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 知命,就是懂得命运,告诉人要识时务,面对现实,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应与之违背,明确人生的道义与职责;知礼,就是懂得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然后才能立足于社会;知言,就是如果不懂得分析辨别别人的言论,就无法认识了解他人;知仁,曾国藩自己解释: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诸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故吾于三知之外,更加“知仁”。 凉德三端: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子受命于父,而或不能受命,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譬诸金跃冶而以镆邪干将自命,此凉德之二端也;胸苞清浊,口不臧否者,圣哲之用心也,强分黑白、遇事激扬者,文士轻薄之习、优伶风切之态也,而吾辈不察而效之,动辄区别善恶,品第高下,使优者未必加劝,而劣者几无以自处,此凉德之三端也。 课心课身六法:敬、恕、诚、静、勤、润。 曾讲:德成,以谨言慎行为要,而敬、恕、诚、静、勤、润六者,缺一不可。敬,是庄敬,恕,是宽恕、仁厚之意,诚,是诚信,静,是心静,无私心杂念之意,勤,是勤劳,润,无

浅谈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浅谈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白泥中学陈琪 [论文摘要]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来自个体内在的多种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的渊源。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家训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任性刚直”、“好勇崇俭”、“气太强”等,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启迪和促进现代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论文关键词]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文化现代教育引言: 曾国藩作为一代鸿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为后世所传颂。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包括了丰富的内容:教育其兄弟子侄志存高远,不断读书学习知识以明事理,讲礼仪知荣辱,协调处理好多方面关系等等.这些思想充分融合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他对儒学的传承和发展,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等等。反思现代家庭教育,越来越趋于功利化、实用化,忽视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使教育的内容出现了偏差,致使人性冷淡。此外,除骄戒傲和自克自省,自立自强。对于

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过分溺爱、重智轻德等教育误区,曾国藩教化伦理思想无疑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正文: 一、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影响 曾国藩自幼好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国藩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实属罕见。曾国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对“三大显学”钻研极深。儒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道家的全身保生,避让退守之道;墨家的勤劳节约之学,都深深地濡染并引导着曾国藩的人生,并进而成为曾国藩家训思想的重要精神养料,影响着他对家人的训教,“儒墨道”之思想在其家训中得到灵活的运用。曾国藩毕生信守儒学,信奉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可以说,曾国藩早期所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为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曾氏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习惯的继承 一个人生活生长的家庭环境对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曾国藩出身于耕读世家,深受高祖、曾祖及父亲的

浅谈曾国藩

浅谈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也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静,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曾国藩的人格修养,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

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他靠人格的魅力成为卓越的领袖。有极高的威望,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幕僚多达三四百人,当时第一流人才都是出自他手下。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前期的曾国藩是中国居官者之典范,是中国文人之楷模!他是一个乡村小地主家庭的儿子,从小就很爱读书, 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奋发图强,积极入世,忠君爱国。,长大后, 他克守封建礼教,理学修身养性的功夫,而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仕途上, 也是秉公执法,敢于得罪权贵,他从道光年间中进士、点翰林,到咸丰年间办团练、打太平军,再到同治年间于天津、办教案,曾国藩的一生可谓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却时刻以尽忠报国为己任,以兴我中华为志愿,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是官之典范,人之楷模了! 而后期, 多年的官宦生活终于把曾国藩给同化了,他不再盲目模仿古代的忠臣直言死谏,虽然没有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但对一些官场恶俗也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仕途一帆风顺的曾国藩。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不仅是曾国藩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悲剧。

试论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王泽明指导老师:党庆兰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理学大师。他以儒学思想为根基治军,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其治军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仁”,“礼”为治军之源,“忠”“信”为行军之本;二是以“勤”“恕”“廉”“明”为将帅 的武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三是“训”与“练”相结合的练军方法;四是讲求“慎战”“以主 待客”“正奇互用”的战略战术。他以思想治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蔡锷、蒋介石毛泽 东等后世革命家的治军思想都深受其影响,他们治军思想的很多方面都直接与曾国藩的治军 思想有着渊源关系。 [关键词]曾国藩;治军思想;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封建地主家庭,他自幼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熟读经史,立志要做“末世扶危救难的英雄”,更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为座右铭。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实力很快发展壮大,清朝政府朝野震动。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临危受命,投笔从戎,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曾国藩分析认为八旗绿营在与太平军作战中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弊端就是“败则不相救”。针对这一弊端,后来他以自己所学理学思想为基础,并结合军事实践建立了一支异于八旗绿营的军队—湘军。湘军在于太平军作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帮助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稳定了统治局面,建立了赫赫战功,这对后世学人影响极深。所以其治军思想也受到后世学人的推崇,对后世影响极深。曾国藩以思想之军,可谓是一种独创,与现在所提倡的创新思想相吻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一、曾国藩以“仁”“礼”“忠”“信”为治军的根本,后世革命家蔡锷﹑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治军思想深受其影响。 曾国藩为了改变八旗绿营在于太平军作战中节节败退的局面,在湘军建立之初就强调要把湘军建成一支“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的“忠义之军”。○1要想使湘军内部“诸将一心”“万众一气”,就必须找到一套合理的治军方法来协调好军队中的各种关系。曾国藩以此出发,结合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礼”为治军思想之源,以使湘军有礼有序,内外和谐。他说:“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严俊杰,黄正泉(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晚清王朝内忧外患、摇遥欲坠之时,力挽狂澜,率湘军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朝统治得以苟延残喘,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在当时暮气沉沉、腐朽不化的晚清朝臣中更显其思想和才智的超人一等,不愧是日暮西山的晚清朝廷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家势因而衰败。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是海内极为少见的长盛之家,究其原因,就是曾国藩那套独特的集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不囿于传统,有着开拓品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之

源曾国藩自幼发奋读书,经、史、子、集无不一一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氏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在清代列臣之中,实属罕见。他是清代的大儒学家,毕生信守儒学,信奉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在他精心挑选认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二位圣哲中,孔子就居其中,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但曾氏并不是一位儒家思想的纯粹守望者,他并非一成不变地接纳儒学,儒学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传承又发展、融汇又创新的特质。他的儒学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思想。曾国藩的人生态度是入世的,这从其奋斗不止的人生履历及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可看出来。当晚清政府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而束手无策时,曾氏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苦心操办团练,亲自率领湘军与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作战,虽历经挫折磨难,九死一生,但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挽救了行将崩溃的晚清王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氏是参透了这一道理的。他一生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弟视为自己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这与他入世的人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看重自身的社会作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价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来规范自己和家人的。他深知家族要兴旺发达,要长盛不衰的道理:“……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1](p343) “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孔子的《论语》,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成为曾氏应对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论文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

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有些论者的看法则有所不同,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的观点或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一场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但所引进的并不是新教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并使之同中国本土的封建迷信与农民起义的朴素平等观念相糅合,成为太平天国神权政治的精神支柱,因此,太平军如若取得全胜,洪秀全的神权政治得到巩固,有可能会把中国拉回到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去。曾国藩作为传统文化与封建政权的捍卫者,他的立场显然是保守的?。?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政治比曾国藩所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权取其轻,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曾国藩用人的核心四步骤》

曾国藩用人的核心四步骤 (分析透彻) 曾国藩这套识人、用人的本领,重点又在哪里呢?以后我们会为《世纪名堂》微友们陆续介绍曾国藩的那本相学名著《冰鉴》。曾国藩总结了相人之术的总口诀: ?要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关键要看他的眼睛和鼻梁。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虚伪,是不是喜欢说谎话,主要要观察他的嘴唇。 ?要看一个人将来能做多大事,要看他的气概和气度。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富贵命,也就是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主要要看他的精神状态。?要看一个人聪不聪明,要看他的手,其实也就是动手的能力。 ?要看一个人会不会经历磨难,要看他的脚和脚筋。要看一个人说话、干事是不是有条理,主要要凭借他的说话内容与说话方式来分析。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 倘若我们如果能够综合曾国藩在家训中,包括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所提出的用人理论,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要力气没力气,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人家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刘邦呢,最早不过是个无业游民。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他最终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

《曾国藩传》读后感

作业题目:《曾国藩传》读后感 专业及班级:纺织1302班,纺织1304班 姓名及学号:周炎华(1310150403) 李宇江(1310150413) 具体的分工:李宇江写读后感,做PPT 周炎华课堂演讲

《曾国藩传》读后感 借着这次马克思主义概论课课外实践的机会,我和小组成员认真阅读了《曾国藩传》。作者:何国松;出版时间: 2010-01-01;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这本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与过. 探究了其内心的负荷与无奈。里面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与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作用。那么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人们眼中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呢? 一,读书 作为曾子的后人,曾家祖祖辈辈都是半耕半读,有书读天赋的小孩从小就让他以读书为业,目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会读书的就务农,以供养全家。因此,在曾国藩还是孩提时,就背负起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重任。让人佩服的是,当他三次参加院试而不中后,他没有消沉,而是为自己改名“涤生”,意思是:洗涤自己、重获新生;立志“不考取功名不成家”,直到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后才娶妻生子。更可贵的是,他中进士、点翰林后,仍然一如既往地玩命地读书。他拜唐鉴为师,研读程朱理学,开始钻研考据学,同时还注重诗词歌赋的写作,不断地弥补自己学识的缺陷,不断地充实自己

曾国藩睦邻和家伦理思想探析

第26卷第1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26,No.1 2010年1月 Jo urnal o f Gansu L ianhe U niv ersit y(So cial Sciences) Jan.2010 收稿日期 2009 10 23 作者简介 孙翔(1974 ),女,甘肃庆阳人,兰州城市学院社会管理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 曾国藩睦邻和家伦理思想探析 孙!翔 (兰州城市学院社会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 曾国藩的睦邻和家伦理思想主要有?家和则福自生#;睦邻济贫,家运必盛等内容。针对现代淡化而松散的邻里关系,曾国藩的邻里观对现代人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曾国藩;睦邻和家;伦理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2 707X(2010)01 0013 03 An Analysis of Zeng Guofan ?s Ethical Ideas of Family Harmony good neighbor SU N Xiang (L anz hou City Univers ity ,L anz hou,L anz hou 730070,China) Abstract:Zeng Guofan ?s ethical ideas o f family harmo ny go od neig hbo r are mainly composed of family harmony and ha ppi ness in return and so on.Aiming at the loo se and indifferent neighbor ly relat ions,the view of building go od neighbor r ela t ions per haps has some useful enlig htenment to mo der n people.Key words:Z eng Guofan:family har mony g oo d neig hbor :ethics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价值标准。民间有?和气生财#的话,社会上有?政通人和#的说法。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天人关系的和谐。曾国藩对此也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他首先看重家和,把家和上升到是一切幸福根源的高度。 一、睦邻济贫家运必盛 家庭和睦对家庭的发展固然很重要,而家庭人 际关系的延伸则是亲属邻里关系。重视亲属邻里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实指尽管血浓于水,但是空间的阻隔往往使得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邻里乡亲的和睦更具有现实意义。民间文学中关于这样的谚语也不胜枚举,像?千金买屋,万金买邻#,?邻居结得好,就如得大宝#,?人到难处邻里亲#等。因为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只要不离群索居,总是要在街坊邻居中同其他人或其他家庭发生邻 里关系。好的邻里关系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极其重大。?睦邻#自然就成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特别强调的美德。 和亲睦邻是曾氏?人待人,无价之宝#的?八字#祖训之一,星冈公提出的?宝#字就是要善待亲族邻里。曾国藩在教育兄弟姒娣夫妻儿女等家人要?和#的同时,还要求家人对待亲邻他人也要和善相待,不管宗族姻党与自家有无过隙,子弟辈应该做的是一概爱之敬之。他认为亲戚邻居应经常走动,贺喜吊丧,并探问病情,救济危急。曾国藩常写信告诫两个儿子,千万不要因敬重远亲而慢待近邻。他说:?李申夫之母尝有二语云,%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1]他认为自家初步富裕,千万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应宽松些,礼貌上应恭敬些。建四爷如果不在我家了,可以另请一人专门款待宾客。除了不管闲事,不帮官司之外,有可行方便的地方,决不要吝啬。在这里,曾国藩实际告诉家人,处理邻里关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2] 。他还告 13

我所认识的曾国藩论文1500字

我眼中的曾国藩 土木124班 08070312409 李德智 摘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於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於军礼庶几近之。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关键字: 生平事迹功过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清史稿·曾国藩传》纪录片《百家讲坛之曾国藩》 说实话,我对曾国藩的认识并不是很多,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提及这个历史人物,听到的是大家对他不同的看法,有说他是成功的,也有说他是个坏人,卖国贼之类的:直到后来上了历史课,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多,对曾国藩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才渐渐了解他的事迹,能正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在网上搜了不少节目讲诉曾国藩历史的,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在当政时所做的事,以使自己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人物。 历史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就我所看到的,是赞扬他的的居多,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化运动。而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倡导者、最早的实践者正是曾国藩。不仅如此,“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的人是他;还是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的人; 在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太平天国除了有上述功绩之外,也有它的过失。 仔细想想,我觉得他们对曾国藩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几件事情上:第一是对待罪犯方面,开就地正法之先河.第二是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方面,有人说他太过严酷,所以获名"刽子手";第三就是所谓的天津教案,其后遂得卖国贼之名. 细细想来,曾国藩所创造的就地正法.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就地正法当然是不对的,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古代,对罪犯的行刑也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然后是对太平天国的俘虏问题,记得一次战役之后,曾国荃获得为数不少的太平天国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 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

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在于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行,以“广收、慎用、勤教、 严绳”形式最大化发挥每个人才的优点,做到人尽其才。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今天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标签: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企业人事管理;启示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自道光二十年初(1838)會试中名列三甲,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迁为兼属五部的侍郎,位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国藩以用人三策向咸丰皇帝进言,认为“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咸丰帝心服而纳谏,并对其加以褒奖。 比起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选人用人的本领,曾国藩一生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四十多人,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用人密切相关,他的部下人才济济,助推他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选人用人思想对当今人事部门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的体现 1、德才兼备的识人选人思想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更为重要,他在选拔任命人才时始终把道德操守放在首位,他认为如果人的品德有问题,无论其才华有多么的出众都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和伟大的建树,正所谓“才德不可兼得以德重,好利之人不能用”。曾国藩自身也有着自虐般的自律,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曾国藩的选人用人之道即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进行不断的磨炼和培养,调动和激发人才的潜力,将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做到人尽其才。在曾国藩的眼里,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排列的顺序是德、识、学、才。他对于那些投机取巧、官僚习气重、不切实际之人不予使用,二是重用能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之人,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曾国藩的麾下实现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终身学习,立志有恒。曾国藩出身平凡、才智中等,正是这种平凡人蜕变的过程,才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他并非天才式的人物,他的成功,是逐步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是从理想主义到实干家的蜕变。有人说曾国藩的成就不是取决其兵法,而是取决于他的学识,他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于人于己都要求立志有恒,从自身做起做到终身学习。 梁启超对曾国藩是这样评价的:“并时诸贤中最称钝拙,其一生得力在立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