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 总论

中国地理 总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气候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着季风的进退,降水有季节的变化

(2)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表现为冬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

(3)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主,,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4)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稳定性差,气候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

(一)季风特征

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配合因海陆热源引起的季风性风系变化,是我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差异:1、印度季风是热带性质的季风,东亚季风属于副热带性质的季风;2、印度季风的年际变化主要表现在各年夏季风间歇时期的长短以及季风的降水强度,东亚季风则表现在雨带从华南向华北推移的速度快慢以及停留的时间长短。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原地: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经过印度半岛影响窝工的西南和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信风和南信风。

青藏高原对季风的影响:1、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导致青藏高原季风的形成,是我国季风呈现复杂的现象;2、对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地区来说,对低空气流具有阻挡作用,使得新疆和甘肃一带夏季出现少云的干燥炎热天气,另外一方面由于地形阻挡所产生的分流作用,扩大了夏季风东西方向的影响范围。3、高原两侧南北向排列的山地,有利于东部平原冬夏季风的平流作用加强,使得冬季风到达的范围特别偏南,夏季风到达的范围特别偏北,造成这一地区各气象要素年变化特别大。

(二)水热条件的特点

我国气温特点

1、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

1)北冷南热,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大,而且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2)平原暖、高原冷3)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4)平原和高原上等温线稀疏,高原边缘和大山脉附近等温线密集

A、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1、纬度的影响显著:(1)等温线排列基本与纬线平行,分布密集、南热北冷,温差大。(2)最热的地方是海南岛南部、台湾南部、西沙、南沙群岛,最冷的地方是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寒极漠河,(又称中国的寒极)与纬度最高的地方基本一致。

2、地形的影响很大:(1)在东部因山脉、平原、河谷、海峡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等温线发生波状弯曲。(2)在西部因大盆地与大高原的影响,使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或半封闭的马蹄形。

3、冬季风影响突出:全国普遍低温,大部分地区0℃以下,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低,距平为负,一般差5~20℃

B、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海陆影响显著:(1)东部等温线排列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分布稀疏,南北温差小。(2)全国普遍高温,20℃等温线包围着我国大部分,为高温区与温暖区。

2、地形的影响很大:(1)大盆地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为正变;吐鲁番盆地是全国高温之中心,有“火洲”之称。(2)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大、小兴安岭是全国气温偏低凉爽的地区。全国最热的地方不在纬度最低的南方,而是在大陆上地势最低洼的地方一吐鲁番。

3、夏季风影响突出:我国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偏高,距平为正,一般差1~4℃

气温的变化特点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相当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它使得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冬天的一些不利的工程灾害,如冰冻、积雪,甚至雨凇等对道路、房屋和架空线路的影响,以及道路冰雪防滑、春季翻浆等,可以向南扩展。而夏季的一些对工程不利的问题,如房屋通风、道路雨季塌方和被冲毁等,甚而黑色(沥青和渣油)路面的泛油等,也都可以一直影响到北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