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进入高铁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武汉进入高铁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武汉进入高铁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一、高铁时代武汉面临的新机遇

1、进一步彰显武汉交通枢纽优势,确立中部中心城市地位。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处长江和汉江交汇之所,地理位置突出、交通优势明显。汉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商埠,曾经很长时间内是舟来车往、异常繁忙,俗有“货通天下”、“货到武汉活”的说法。在我国铁路早期发展史上,武汉也是受益者,1897年,京汉铁路兴建;1900年,粤汉铁路动工;再到后来的京广线、沪蓉线等,武汉都处在关键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受东部沿海的外向型经济主导全国经济格局、全国高速公路大规模增加,以及IT网络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影响,武汉交通优势相对下降,武汉的城市地位也出现严重下滑,在2008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26名。2008年8月1日京津高铁的开通,标志着我国迈进高铁时代,以此为起点,我国进入了铁路建设的又一个高峰期,“四纵四横”为主的高铁建设成为了重头戏。在高铁发展规划中,武汉占据了重要位置,有巨大发展前途,而合武线和武广线两条高铁的开通更让武汉看到了希望。中国高铁网络一旦建成,则武汉到北京、上海、重庆、香港等地则只需5个多小时,到南京、广州、杭州、郑州等地则仅需3个多小时,到长沙、南昌、合肥则仅需1小时。再配合公路、水路和航空三个运输体系,武汉独特的交通优势将凸显无疑,武汉将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流和物流集聚和流转中心,武汉中部龙头城市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

2、加速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促进圈域经济大发展。高铁建成后,武汉“1+8”城市圈将处于1小时交通圈之内,9城市间地域空间概念将大为缩小,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将十分便利,武汉城市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共同体。高铁将从??个方面加速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一是打破居民原有的生活和工作圈、促进武汉城市圈内人员流动。高铁营造的一小时交通圈缩短了城市距离,将少了交通时间,也让异地居住和工作变成了可能,更让“1+8”城市间的短途旅游变得轻松、简单。二是增强城市圈9城市体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优势互补。以旅游业为例,武汉是城市圈中的购物休闲中心,出行的便利化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其他8城市的居民来武汉购物休闲;而武汉市民也会到周边城市去享受自然风光和农家休闲,这给各地的旅游业发展都带来机遇。再比如产业转移问题,武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向周边城市转移,为自身发展现代服务业腾出空间,而周边城市有丰裕的闲置劳动力,高铁的开通有利于两者的结合。三是高铁把城市圈9城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城市圈一体化的最终实现。高铁下的城市圈更像一个“大城市”,人员、信息、文化等因素在这里面高速流转,会增强城市圈9城市的同质性,会创造一种属于武汉城市圈所共有的文化和生活,会提高城市圈市民间的认同感,这些力量会最终促成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

3、旅游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餐饮和住宿都将受益。高铁开通后,城际间的旅游变得更为便捷,一直受困于交通不畅的旅游需求将释放出来,再加上黄鹤楼、辛亥革命博物馆、东湖等独特旅游资源的吸引,未来武汉旅游业发展必将进入快速道。合武高铁从2008年4月开通到2009年5月的1年时间内,合肥发往武汉的城际高铁旅游团共计5000人次[③]。武广高铁开通前,广东、湖南2省的部分旅行社打出了“高铁旅游”、“粤湘鄂旅游”的旗号,开始利用高铁做旅游的文章。可以预见,一旦武广高铁开通,必然会有部分的湘粤居民乘坐高铁来武汉旅游、休闲,甚至会有人来武汉度周末。我们估计,2012年我国高铁路网基本建成时,武汉的旅游规模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扩大30%以上,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6000万人次·年,国内旅游收入超过500亿元·年。旅游业的大发展,再加上中转客增多,必然会带来人流量的增加,这给武汉餐饮业和住宿业也带来了商机。

二、高铁给武汉提出的挑战

1、突然激增的流动人口给城市管理带来挑战。高铁开通给武汉带来的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

果就是流动人口的增加,这部分流动人口可以分成三类:来武汉的旅游人群、来武汉寻找工作机会的打工人群和途经武汉转车的过客。突然增加的流动人口会给武汉城市管理带来很多短期的不适应,一是给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压力,如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对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的需求增加,如果武汉不能相应的增加交通、教育和医疗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会带来这些领域服务水平的下降。二是安全问题,流动人口的增加会给一个城市带来安全隐患,如何应对考验着武汉市政府的管理能力。打工人群和过客是比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群体,要加强对这两个群体的管理。三是社会和谐问题,外来人口容易与本地人口发生冲突,冲突的原因有利益之争,更有生活习惯、城乡文明的冲突。城里人嫌弃农民工脏、乱、差,讲话不礼貌,坐公交不让座,而农民工则认为城里人虚伪、冷淡、看不起穷人,这两个群体往往会发生冲突,导致社会不和谐。

2、急剧扩大的旅游服务需求给服务业带来挑战。高铁开通会推高武汉旅游业的发展,这对武汉旅游业来说即使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首先,考验着武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景点、景区餐饮、宾馆、景区交通等,在国庆长假中,经常会看到某处景区人满为患,甚至出现如厕难的现象,我们不希望武汉景区也出现这种局面。所以,武汉旅游部门必须对高铁开通带来的旅游高峰有所准备,要么提高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要么就采取限定旅游人数的方法,切忌不可放任自流。以黄鹤楼为例,假设其同时接纳游客量合理标准为200人,如果同时涌入500人,则会对黄鹤楼造成破坏。其次,要考虑到环保问题,游客的增多会带来垃圾增多,污染增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不可不妨。东湖风景区和长江是武汉两大旅游景点,游人增多会加大这两处水域受污染的风险,旅游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同时做好旅游垃圾的清理工作。

3、加快发展的多元化给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带来挑战。流动人口的背景很复杂,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省份,讲着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接受过不同的教育、遵循着不同的价值理念。这些差异性很大的人群集中到一个城市后,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是文化上的、生活上的,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这些冲突,则会给社会稳定和和谐带来危害。可以预见,高铁开通后,进入武汉的流动人口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部分流动人口会留在武汉工作、生活,如何引导这部分人融入武汉当地生活是政府部门应当提前考虑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处理好流动人口群体中的少数民族问题,既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三、迎接高铁时代,武汉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迎接流动人口的增加。根据流动人口的类别,有针对性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基于高铁开通后经武汉转车的过客将增多这一认识,增加火车站周边餐馆和宾馆的数量,同时可以考虑建设一个大型的中转旅客专用候车厅,解决转车过客的去处问题。针对来武汉的打工者增多这一前景,要考虑到外来打工者的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需求,未雨绸缪的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考虑在打工者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社区诊所、社区学校,要积极考虑给予外来打工者同等的市民待遇,鼓励外来打工者就近就医、就近办理子女入学手续,政府还可以考虑给外来打工者建造廉租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同时,对于因流动人口增加而出现的城市公共交通紧张、城市公园拥挤等现象也要给予相应的解决。

2、加速外来人口融入武汉,构建和谐社会。要促使外来流动人口融入武汉,成为“新武汉人”,首先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在武汉人心中培养一种欢迎、接纳、善待外地人的心胸,给外地人以平等和尊严,让外地人把武汉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愿意扎根武汉,愿意为武汉奉献。其次要积极发展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等基础党政组织的作用,及时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妥善解决本地群众与外来人员间的利益纠纷和生活纠纷。再次要考虑到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特殊的生活习俗,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便利,并尊重他们的特殊性。如武汉目前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

维吾尔族群众,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他们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修建一座清真寺,满足他们的信仰需求,这无疑会密切维族群众与武汉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