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冒泡法排序(基本题型)

冒泡法排序(基本题型)

冒泡法排序(基本题型)
冒泡法排序(基本题型)

冒泡法排序(基本题型)

班级:姓名:

1.某区进行“文化带头人”的竞选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海选,10位候选人的票数分别“35687、32150、32889、34526、33293、38521、36211、34556、37221、35910”,若使用冒泡排序法,将票数按多到少排序,则第一遍排序后共交换数据的次数为( )

A.5

B.7

C.6

D.8

2.对数据7,6,3,9,2进行排序,若第一遍加工的结果是2,7,6,3,9,则第三遍加工的结果是( )

A.2,3,6,7,9

B.3,6,2,7,9

C.3,2,7,6,9

D.2,3,7,6,9

3.对下列数据序列进行冒泡升序排序,在排序过程中效率最低的序列是( )

A.31,29,24,20,15,10

B.10,15,20,24,29,31

C.29,10,31,15,20,24

D.24,29,31,20,15,10

4.有一个数组,采用冒泡排序,第一遍排序后的结果为:4,10,5,32,6,7,9,17,24,那么该数组的原始顺序不可能的是( )

A.10,5,32,6,7,9,17,24,4

B.10,5,32,6,7,9,4,17,24

C.10,5,32,4,6,7,9,17,24

D.4,10,5,32,17,9,24,6,7

5.六个数据“7,10,21,9,16,33”依次存放在数组元素a(1)到a(6)中,使用如下VB程序段对六个数据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For i=1 To 2

For j=6 To i+1 Step -1

If a(j)>a(j-1) Then

temp=a(j):a(j)=a(j-1):a(j-1)=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则程序段运行后,数组a(1)到a(6)中的数据依次为( )

A.33,16,21,9,7,10

B.33,21,7,10,16,9

C.33,16,21,7,9,10

D.33,21,10,16,7,9

6.某程序算法如下:

For i=1 To N﹣1

For j=N To i+1Step﹣1

If a(j)<a(j﹣1)Then

t=a(j):a(j)=a(j﹣1):a(j﹣1)=t

End If

Next j

Next i

如果有N个待排序数据,采用该排序,语句a(j)<a(j﹣1)的比较次数为( )

A.N2

B.N(N﹣1)/2

C.(N﹣1)(N﹣2)/2

D.N

7.表列出了存放在数组d中的8个学生身高(单位:厘米)的数据,若采用冒泡排序进行升序

A.11

B.10

C.9

D.8

8.下列VB程序的功能是: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产生10个[1,999]范围内互不相同的随机整数,依次显示在列表框List1中,然后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排序结果显示在列表框List2中.

数组a用于存储产生的10个随机整数,函数f(x)用于判断随机整数x与已生成的整数是否有重复,若有重复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1)虚线框内程序段所采用的排序算法名称是.(填: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2)在程序①和②划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或表达式,把程序补充完整.

Dim a(1To 10)As Integer

Function f(x As Integer)As Boolean

'代码略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n As Integer'n用于统计随机整数个数

Dim i As integer,j As Integer

Dim x As Integer,k As Integer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浙江省慈溪中学施迪央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第3节以及第五章第3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一组不长的数据(如5个),从小到大排序,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并不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实现排序的,同时他们也没见识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如1000个)的排序。学习排序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认识。冒泡排序对学生来说初次接触,但前面的枚举算法和解析算法的部分内容对学习排序有一定的帮助,如数组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双重循环的使用方法及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键盘输入一批数据(即text1_keypress()事件)在前面都已涉及,冒泡排序的学习又可以巩固前面的知识。 关于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我安排了3个课时,本案例是在教室内完成的2节随堂课,第3课时安排学生上机实践:对键盘输入的一批数据进行冒泡排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排序及冒泡排序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初步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冒泡排序的分析过程,并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算法来设计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冒泡排序算法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及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程序兴趣。 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 教学策略: 讲授法与探究法。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动脑,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一切水到渠成。 教学准备: 编写好手动输入一批的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编写好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问题一:什么是排序? 所谓排序,把杂乱无章的一列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比如7,3,4,8,1这五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结果是1,3,4,7,8,我们很容易排出来。那么电脑是怎么进行排序的呢?问题二:一批数据在VB中如何存储的?比如如何存储六位裁判为一位运动员评出的分数? 用数组变量来存储一批类型、作用相同的数据,如分别用d(1),d(2),d(3),d(4),d(5),d(6)来存储六位裁判给出的分数。 问题三:如果运动员的最后得分是从这6个分数中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你认为

冒泡法排序(变形与优化)

冒泡法排序(变形与优化) 1.有如下VB程序段: For i=1 To 3 For j=I To 5 If a(j)

If b(j)<b(j﹣1)Then temp=b(j) b(j)=b(j﹣1) b(j﹣1)=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方框中应填写的正确语句是( ) A.b(i)=a(i) B.b(i)=t C.b(t)=a(i) D.b(t)=a(t) 4.在冒泡排序时,当某一遍加工过程中没有数据交换,说明数据已经有序,无须进一步加工.为此小明对冒泡排序进行了优化,编写了一个VB程序,功能如下,运行程序时,在列表框List1中显示随机产生的n个整数,单击“排序”的按钮Command1,在列表框List2中显示降序排序后的结果,运行的效果如图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VB代码如下,但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Const n As Integer=10 Dim a(1 To n)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IAs Integer Randomize For i=1 To n a(i)=Int(Rnd*100) List1.AddItem Str(a(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tmp As Integer,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k As Integer For i=1 To n-1 k=0 For j=n To i+1 Step -1 If a(j)>a(j-1) Then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2.2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五章第三节。以第二章内容为主,下节课让学生进行第五章编写程序及上机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就很好地较全面地体现了这点。 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通过冒泡实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碰到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和循环语句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都已有基础。但由于实践比较少,对以前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画流程图还不太熟练,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因此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 2

高中信息技术_冒泡排序算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基本路线:数组-排序-冒泡排序【冒泡排序原理--流程图-算法优化】-小结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三节。本节课主要讲解冒泡排序思想。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掌握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进一步学习流程框图的使用。 情感目标:增强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vb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 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循环语句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尚未接触,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忽视运用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冒泡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并为以后学习其它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以及用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逐步求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学案、素材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五、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设计意图】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排序数组知识点相对简单,由学生自学完成,之前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有所遗忘,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回顾。冒泡排序算法原理比较容易也由学生自学完成。 已给出的素材,完成学案关于数组、冒泡排序和循环结构的基本模式的相关部分的内容,。 请同学们学习学习网站上的课前学习,并完成学案的相关部分的内容。 上课! 对答案。

基础排序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1、冒泡排序 1.1、简介与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运行起来非常慢,但在概念上它是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因此冒泡排序算法在刚开始研究排序技术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算法。 冒泡排序原理即:从数组下标为0的位置开始,比较下标位置为0和1的数据,如果0号位置的大,则交换位置,如果1号位置大,则什么也不做,然后右移一个位置,比较1号和2号的数据,和刚才的一样,如果1号的大,则交换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位置结束,到此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就被排到了最后,之后再根据之前的步骤开始排前面的数据,直至全部数据都排序完成。 1.2、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7, 3, 9, 8, 5, 4, 6}; array = sort(array);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i]); }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i; j++) { if (array[j] > array[j+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 1.3、效率

单片机实验一 冒泡法排序

实验一:冒泡法排序实验 一、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掌握控制转移指令的功能,以及冒泡法排序的原理。 实验要求:设30H开始的10个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无符号数,编写程序实现:10个数排序,存放在50H开始的单元中。 二、实验原理 多重循环即循环嵌套结构。多重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和单重循环是一样的,只是要分别考虑各重循环的控制条件。内循环属于外循环体重的具体处理部分。在多重嵌套中,不允许各个循环体相互交叉,也不允许从外循环跳入内循环,否则编译时会出错。应该注意每次通过外循环进入内循环式,内循环的初始条件需要重置。 三、程序设计 1、程序流程图

图 1 冒泡法程序流程图2、程序代码 N EQU 10 TAB EQU 30H ORG 0000H MOV 30H, #1 ;在30H中输入10个随机数 MOV 31H, #3 MOV 32H, #2 MOV 33H, #4 MOV 34H, #6 MOV 35H, #8 MOV 36H, #7 MOV 37H, #11 MOV 38H, #9 MOV 39H, #10

SORT: MOV R4, #N-1 LOOP1: MOV A,R4 ;冒泡法循环 MOV R3, A MOV @R0, #TAB LOOP2: MOV A, @R0 MOV B, A INC R0 MOV A, @R0 CLR C MOV R2, A SUBB A, B JNC UNEXCH MOV A, R2 UNEXCH: DJNZ R3, LOOP2 ;如果AB,则A,B调换位置 XCH A, @R0 INC R0 MOV @R0, A SWITCH: MOV R0, #30H MOV R1, #50H MOV R2, #N PAIXU: MOV A, @R0 ;将30H中排好的数移动到50H中 MOV @R1, A INC R0 INC R1 DEC R2 CJNE R2, #0, PAIXU SJMP $ END 四、程序验证 1、在30H中输入10个数,显示如下:

C语言冒泡排序法的简单程序

求一个C语言冒泡排序法的简单程序 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07-9-4 11:16 我不明白怎么写 随便给我个就行 谢谢了 提问者:redangel0002 - 助理二级最佳答案 main() { int i,j,temp; int a[10]; for(i=0;i<10;i++) scanf ("%d,",&a[i]); for(j=0;j<=9;j++) { for (i=0;i<10-j;i++) if (a[i]>a[i+1]) { temp=a[i]; a[i]=a[i+1]; a[i+1]=temp;} } for(i=1;i<11;i++) printf("%5d,",a[i] ); printf("\n"); } -------------- 冒泡算法 冒泡排序的算法分析与改进 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 应用交换排序基本思想的主要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 1、排序方法 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看作是重量为R.key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飘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1)初始 R[1..n]为无序区。 (2)第一趟扫描 从无序区底部向上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气泡的重量,若发现轻者在下、重者在上,则交换二者的位置。即依次比较(R[n],R[n-1]),(R[n-1],R[n-2]),…,(R[2],R[1]);对于每对气泡(R[j+1],R[j]),若R[j+1].key

JAVA冒泡法排序

import java.util.*;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965616529.html,ng.*; public class Test1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1=new int[]{1,2,4,12,33,78,9,3}; int i,j; for(i=0;ia1[j+1]){ temp=a1[j]; a1[j]=a1[j+1]; a1[j+1]=temp; } } } for(int r=0;ra2[j+1]){

temp=a2[j]; a2[j]=a2[j+1]; a2[j+1]=(char)temp; } }result+=a2[i]; } System.out.print(result); } }

各种排序算法演示--综合排序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1 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各种排序算法演示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07年 6月 25 日起至 2007年 7月 8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多媒体实验室(5-302,303)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各种排序(直接插入,希尔,冒泡,快速排序,简单选择,堆排序)方法及适用场合,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应用; (3)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各种排序; (5)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的菜单将在实现的功能显示出来,并有选择提示; (2)分别实现直接插入,希尔,冒泡,快速排序,简单选择,堆排序算法; (3)通过多种测试数据,对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比较并说明在实际场合的运用。 2)创新要求: 提高算法效率,降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课程设计模板的规格书写课程设计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正文、心得体会、参考文献等 (3)课程设计论文用B5纸统一打印,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 (2)完成设计过程:40分; (3)完成调试:20分; (4)回答问题:20分。

5)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严蔚敏、吴伟民、米宁.数据结构题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谭浩强. C程序设计(第二版)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2图书馆 编程设计与调试5实验室 撰写论文3图书馆、实验室 学生签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2)设计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3)完成调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翻译能力(20分):优()、良()、中()、一般()、差();(5)回答问题(20分):优()、良()、中()、一般()、差();(6)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 评阅人:职称: 年月日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瞧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与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 (1)主程序:MAIN

(2)

就是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就是否为零的标志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CMP AX,FAULT ;判断就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冒泡排序算法精讲

排序算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排序的概念 2、了解常用排序方法 3、理解冒泡排序的基本思路 4、应用冒泡排序法进行排序 【重点难点】 1、冒泡排序法的基本思路 2、应用冒泡排序法进行排序 排序的概念: 排序就是把一组元素(数据或记录)按照元素的值的递增或递减的次序重新排列元素的过程。 如:49 38 76 27 13 常用排序的方法: 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而饶有趣味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仅进行相邻两个元素的比较,凡为逆序(a(i)>a(i+1)),则将两个元素交换。 2、插入排序: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依次将每一个元素插入到一个有序的序列中去。这很象玩扑克牌时一边抓牌一边理牌的过程,抓了一张就插到其相应的位置上去。 3、选择排序: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排序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每一趟在n-i+1(i=1,2,3,...,n-1)个元素中选择最小的元素。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而饶有兴趣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每次进行相邻两个元素的比较,凡为逆序(即a(i)>a(i+1)),则将两个元素交换。 整个的排序过程为: 先将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则交换之;接着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依此类推,直到第n-1个元素和第n个元素进行比较、交换为止。如此经过一趟排序,使最大的元素被安置到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上。然后,对前n-1个元素进行同样的操作,使次大的元素被安置到第n-1个元素的位置上。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没有元素需要交换为止。 例题:对49 38 76 27 13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 初始状态:[49 38 76 27 13 ] 第一趟排序后:[38 49 27 13] 76 第二趟排序后:[38 27 13 ] 49 76 第三趟排序后:[27 13 ] 38 49 76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算法的动态演示程序

//选择排序算法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void select_sort(int array[],int n); int a[10],i; cout<<"input 10 numbers:"<>a[i]; cout<

for(j=i+1;j>b; if(b=='n') break; } if (i==n) { cout<<"the sorted arry:"<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看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和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1)主程序:MAIN 否

(2)冒泡排序子程序: SORT 是 否 是 否 是

四、程序清单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是否为零的标志 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 CMP AX,FAULT ;判断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LEA DX,STR2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出原始数据 INT 21H CALL OUTPUT ;调用OUTPUT子程序,输出原始数据 CALL SORT ;调用SORT子程序,进行冒泡排序 LEA DX,STR3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INT 21H CALL OUTPUT ;调用OUTPUT子程序,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第3节以及第五章第3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一组不长的数据(如5个),从小到大排序,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并不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实现排序的,同时他们也没见识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如1000个)的排序。学习排序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认识。冒泡排序对学生来说初次接触,但前面的枚举算法和解析算法的部分内容对学习排序有一定的帮助,如数组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双重循环的使用方法及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键盘输入一批数据(即text1_keypress()事件)在前面都已涉及,冒泡排序的学习又可以巩固前面的知识。 关于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我安排了3个课时,本案例是在教室内完成的2节随堂课,第3课时安排学生上机实践:对键盘输入的一批数据进行冒泡排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排序及冒泡排序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初步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冒泡排序的分析过程,并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算法来设计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冒泡排序算法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及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程序兴趣。 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 教学策略: 讲授法与探究法。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动脑,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一切水到渠成。 教学准备: 编写好手动输入一批的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编写好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问题一:什么是排序? 所谓排序,把杂乱无章的一列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比如7,3,4,8,1这五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结果是1,3,4,7,8,我们很容易排出来。那么电脑是怎么进行排序的呢?问题二:一批数据在VB中如何存储的?比如如何存储六位裁判为一位运动员评出的分数? 用数组变量来存储一批类型、作用相同的数据,如分别用d(1),d(2),d(3),d(4),d(5),d(6)来存储六位裁判给出的分数。 问题三:如果运动员的最后得分是从这6个分数中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你认为

用冒泡排序法排序

/* 用冒泡排序法对一维整型数组中的十个数升序排序 */ #include int main() {int i,j,t,a[10]; printf("Please input 10 integers:\n");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9;i++) /* 冒泡法排序 */ for(j=0;j<10-i-1;j++) if(a[j]>a[j+1]) {t=a[j];/* 交换a[i]和a[j] */ a[j]=a[j+1]; a[j+1]=t; } printf("The sequence after sort is:\n"); for(i=0;i<10;i++) printf("%-5d",a[i]); printf("\n"); system("pause"); return 0; } 其中i=0时: j从0开始a[0],a[1]比较大小,把其中的较大者给a[1],然后j++,a[1]和a[2]再比较,再把两者中的较大者给a[2],这样a[0],a[1],a[2]中的最大者已经交换到a[2]中,这样继续直到j=10-i-1=9这样 a[9]中的为10个数中的最大数。 然后i=1时: 由于最大数已找到并放到a[9]中,所以这一次循环j最大只需到10-i-1=8,即a[8]即可,再次从j=0开始a[j]和a[j+1]两两比较交换,最后次大数放到a[8]中 然后i++,继续... 当i=9时已经过9次两两比较完成所有排序,i<9不再成立退出比较。 对于n个数,只需要进行n-1次外循环的两两比较就完成排序。 至于按降序排列只需将if(a[j]>a[j+1])改为if(a[j] int main() {int i,j,t,a[10],flag; printf("Please input 10 integers:\n");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9;i++) /* 改进型冒泡法排序 */

冒泡排序算法详解

冒泡排序算法详解 单向冒泡排序算法 1、从上向下冒泡的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1)首先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即L.r[1].key>L.r[2].key),则将两个记录交换之,然后比较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的关键字。依次类推,直至第n-1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n个记录的关键字比较过为止。这是第一趟冒泡排序,其结果是使得关键字最大的记录被安置到最后一个记录的位置上; (2)然后进行第二趟冒泡排序,对前面的n-1个记录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使关键字次大的记录被安置到第n-1个记录的位置; 一般地,第i趟冒泡排序是从L.r[1]到L.r[n-i+1]依次比较相邻两个记录的关键字,并在“逆序”时交换相邻记录,其结果是这n-i+1个记录中关键字最大的记录被交换到第n-i+1的位置上。整个排序过程需要进行K(1≤kr[j+1]) { flag=1; temp=r[j];r[j]=r[j+1];r[j+1]=temp; } i++; } } 2、从下向上冒泡的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1)首先将第n-1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n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即L.r[n].key=i+1;j--)

微机原理冒泡排序

class Position { public: int row; //行坐标 int col; //列坐标 }; #ifndef STACK_ #define STACK_ #include //自定义的堆栈 template class Stack{ public: Stack(int MaxSize=15); bool IsEmpty() const{return top==-1;} bool IsFull() const{return top==MaxTop;} T Top() const; void Push(const T& x); T Pop(); private: int top; //当前栈顶 int MaxTop; //栈顶最大值 T *stack; //空指针 }; #endif /* STACK_ */ template Stack::Stack(int MaxSize){ MaxTop=MaxSize-1; stack=new T[MaxSize];

top=-1; //栈顶=栈底 } template T Stack::Top() const{ if(IsEmpty()) cout<<"OutOfBounds"< void Stack::Push(const T& x){ if(IsFull()) cout<<"NoMem"< T Stack::Pop(){ if(IsEmpty()) cout<<"OutOfBounds"< #include #include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法对数据排序

实验内容: 用“冒泡“法对一组数300,250,280,240,26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实验要求: 1、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数据; 2、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瞧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3、去掉最大与最小的两个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并输出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 4、用学过的压栈PUSH与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即输出263); 5.将平均值263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6、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如:zui da zhi shi : 300等),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程序代码: DATA SEGMENT ;定义数据段 DT1 DW 300,250,280,240,260 DT2 DB 'what five data input is',0DH,0AH,'$' DT3 DB 'what after rank is',0DH,0AH,'$' DT4 DB 'The max is',0DH,0AH,'$' DT5 DB 'The min is',0DH,0AH,'$' DT6 DB 'The average is',0DH,0AH,'$' DT7 DB 'show you the average one by one',0DH,0AH,'$' DT8 DB 'show you the average in binary form',0DH,0AH,'$' DT9 DB 0DH,0AH,'$' DT0 DB 'B',0DH,0AH,'$' N EQU 5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说明代码段、数据段 STAT: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DT2 ;输出字符串 MOV AH,09H INT 21H CALL ZIXU ;调用数据输出过程 对数据进行排序:

C语言冒泡排序法

main() { int i,j,temp; int a[10]; for(i=0;i<10;i++) scanf ("%d,",&a[i]); for(j=0;j<=9;j++) { for (i=0;i<10-j;i++) if (a[i]>a[i+1]) { temp=a[i]; a[i]=a[i+1]; a[i+1]=temp;} } for(i=1;i<11;i++) printf("%5d,",a[i] ); printf("\n"); } -------------- 冒泡算法 冒泡排序的算法分析与改进 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 应用交换排序基本思想的主要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 1、排序方法 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看作是重量为R.key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飘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1)初始 R[1..n]为无序区。 (2)第一趟扫描 从无序区底部向上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气泡的重量,若发现轻者在下、重者在上,则交换二者的位置。即依次比较(R[n],R[n-1]),(R[n-1],R[n-2]),…,(R[2],R[1]);对于每对气泡(R[j+1],R[j]),若R[j+1].key

数据结构 利用冒泡排序算法进行排序

利用冒泡排序算法进行排序 一、项目说明: 该算法是用来实现数据排序的。 利用冒泡算法对自动生成的一百个数字进行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典型的交换排序方法,基本思路是:通过无序区中相邻记录关键字间的比较和位置的交换,使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如气泡一般逐渐往上“漂浮”直到“水面”。整个算法是从最下面的记录开始,对每两个相邻的关键字进行比较,且使关键字较小的记录换至关键字较大的记录之上,使得经过排序之后,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到达最上端。 二、该项目的调试环境为VisualC++,该环境的使用过程为: 如图为进入该环境所需要的步骤: 该图为进入VC环境的第一步,其说明了要调试该项目所要选择的一些内容: 如图二为第二步在该不中我们要选择第三个类型:

如图为我们完成以上步骤后所得出的结果: 下面为我所调试的项目:

三、源码分析: 冒泡排序的算法过程如下: #define Max 100 void bubsort(int r[],int n) /*冒泡排序*/ { int i,j,k; int temp; for(i=0;ii;j--) if(r[j]

} printf(" i=%d",i); for(k=0;k100&&u<999) { u=rand()%1000; } fprintf(fp, "%d ", u);//将这些整数写入到数据文件data1.dat中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