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119鉴?赏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王丹丹

齐白石是一位中国艺术集大成者,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抑或是诗词,其都无所不通,具有极高的造诣。单就绘画而言,齐白石在绘画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不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齐白石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国画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例如,他的《六虾图》《红衣罗汉图》《秋卉工虫》等绘画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人们通过欣赏可以获得启迪和感悟。本文对齐白石的《秋卉工虫》《六虾图》《红衣罗汉图》这三幅绘画作品进行赏析,领略其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感受其富有独创性的绘画遗风。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敢于标新立异,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国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齐白石早年做过木工,后来在老师胡沁园的帮助下专习绘画,其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绘画作品也别具一格,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一、齐白石《秋卉工虫》作品赏析

齐白石笔下的工笔草虫具有显著的特点,洋溢着自然蓬勃的生机,其运用独特的笔墨语言把物象刻画和描绘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1921年,齐白石创作了《秋卉工虫》这幅中国画作品,作品画面中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等物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傲然怒放的秋菊、轻吟低唱的秋雁、全身通绿的蝗虫以及飞舞的蝴蝶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秋色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齐白石在绘画创作中集雅俗于一体,将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这四种物象在同一空间中进行表现,取得了良好的画面效果,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受自身身世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齐白石的文人情结较为明显,这为其“新文人画”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菊花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着一种脱离世俗的高洁精神,《秋卉工虫》这幅作品画面中不畏冰霜侵蚀而傲然怒放的秋菊就淋淋尽致地展现出其时刻不忘的文人情结,告诫受众要经过艰难困苦,才能获得成功。

不管是齐白石的过去生活,还是其现实生活,抑或是未来实际都与他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其对于美好生活是非常憧憬的,他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多取日常事物入画,以表现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以往生活的怀恋。作品画面中悠然的蝗虫、绽放的秋菊、歌唱的秋雁以及翩翩飞舞的蝴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齐白石将其作为创作的主体对象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体现出其绘画艺术创作独特的绘画语言。利用工写兼用的手法描绘的蝗虫与利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的秋菊相互衬托,既表现出蝗虫的娇小与可爱,又展现出秋菊的枝繁叶茂,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也提升了作品结构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其作品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齐白石《六虾图》作品赏析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1948年,齐白石在耄耋之年创作出《六虾图》这幅作品,并将其赠予抗日民族英雄董其武将军。齐白石的艺术创作以画虾最负盛名,从临摹徐渭、李复堂等古人画迹中的虾开始,并亲自养虾以利于自己更好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三.教学过程 学生交流资料: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引导欣赏: 1.观看视频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人生的主要经历: ①木匠生涯 ②拜学诗画 ③五出五归 ④衰年变法 ⑤艺术巨匠 2.欣赏齐白石作品并认识其画风 师: 齐白石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请你看一看他都画过些什么? 学生欣赏齐白石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认识国画分为两种,工笔和写意两种,写意又分为山水,花鸟和人物. 齐白石的山水、花鸟、人物,样样精通,但是成就最高,数量最多的还是他的花鸟画。我们继续欣赏他画的花鸟画。 是出示齐白石的花鸟画,和她画的昆虫,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 1.昆虫和植物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2.这两种不同的画法融合在一起, 使画面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自由回答:一粗一细,一静一动,使画面看起来很和谐.

师:同学们上面欣赏的这三幅作品,全部来自于齐白石在1942年创作的《花鸟工虫册》。齐白石对这套画册钟爱有加,还亲笔为其题了名字,我们看看他给画册起了个什么名字? 可惜无声 齐白石为什么给这个画册题名为 《可惜无声》呢? 学生自由发言 3.欣赏齐白石的虾 有人做过统计,单说齐白石在绘画中涉及的植物就有花卉、树木、蔬果、庄稼四大类达65种之多;他画的昆虫更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数不胜数,你们看看下面这些只是他画过的一部分。 在齐白石众多的绘画中他最擅长画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虾" 师生共同欣赏《群虾图》 观看齐白石画虾的视频 看了齐白石画虾,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4.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每天都有坐在藤椅上思考的习惯,他要想一想今天要画什么,怎么画?有一天齐白石在藤椅上坐了好久也没有想出来怎么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他的好朋友大文豪老舍先生给他出了道难题,是什么难题呢?我们先来听一段声音。师播放青蛙的叫声 原来是老舍先生把清代大诗人查慎行的一句诗写在了纸上,让齐白石画下来。如果让你来表现这句诗,你会怎么画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 你能说说齐白石的构思巧妙在哪里吗?举手发言 5.欣赏了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谁能说说你对齐白石的认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或谈谈你对齐白石某一幅作品的感受,用美术的语言或自己的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齐白石不但是一位画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 和诗人,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搜集他这些方面的资料,去了解和欣赏他的画外功夫。 欣赏齐白石书法、篆刻作品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2015-02-05 国历书画 国历书画 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 题识:乘云注雨。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 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

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滨生弟璜并识。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 《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齐白石进入八十岁後,年事愈高,基本上不再作山水画。此件为筹建龙山诗社之际的作品,且为画龙山七友题材仅有的一件作品。松林待饮镜心设色纸本(1500万元,2012年

作品赏析

第一课 学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有感 学习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后,我学会了很多,齐白石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小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但他最后却成为了艺术大师,比起他,我们难道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吗?他那是还要放牛、砍柴。而我们呢?吃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齐白石爷爷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大师呢?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他历经86年去学、去画,才把虾等花鸟鱼虫山水画画的出神入化。86年啊!多漫长呀!86年他一直观察生活,画出生活,而我们哪?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会因为一点小困难解决不了而放弃。我们真应该向齐白石爷爷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向齐白石爷爷一样,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学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有感 齐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学习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后,我学会了很多,齐白石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小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但他最后却成为了艺术大师,比起他,我们难道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吗?他那是还要放牛、砍柴。而我们呢?吃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齐白石爷爷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大师呢?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他历经86年去学、去画,才把虾等花鸟鱼虫山水画画的出神入化。86年啊!多漫长呀!86年他一直观察生活,画出生活,而我们哪?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会因为一点小困难解决不了而放弃。我们真应该向齐白石爷爷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向齐白石爷爷一样,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观后感当我欣赏完《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以后,我感到这幅画线条简练、质朴,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热烈,创造出清新明丽、开朗豪放的意境。他的画充满课幻想和质朴的感情,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使人一见就很喜欢。 画面上虽然没有青蛙的身影,但是却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可以看出齐白石老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 看完这幅画我知道了,要想画出好的作品,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想培养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 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 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 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 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 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

2020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齐白石

xx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xx----蝌蚪、xx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五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童心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做一个人品贵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美术《齐白石》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反思: 一.对自身的教学状况的评价的反思: 本节课我授课的课型是欣赏课,课程内容知识点较多,归纳整理不甚清晰,侧重点没有明确。讲话音调适中,有起伏,能让学生适时提高注意力,教态较为亲切自然。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室走动,了解学生的语言组织以及理解画家情况,并对个别有疑问的学生进行提示。黑板与多媒体的运用合理。针对学生的情况,对课后拓展进行了稍微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三维目标。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反思: 学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互动。由于本节内容欣赏评述课,较为难以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很好,但是掌握情况还是较为不理想。但学生在整节课中,能够积极配合,参与回答与讨论,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展开以及教务处老师们的评课,我认识到: (1)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在素材处理方面还

需要一些大胆的创新,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效且高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学生上课有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达到欣赏评述的目的。 (3)要明确学生在什么地方是模糊的,什么地方是需要加强巩固的,重点内容应适当放慢语速,强调主要性。 (4)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美术所涉猎的范围很大,像历史、地理、生物、音乐、语文、数学等各学科,尤其是历史,每次我在讲美术作品欣赏课时,我都要让学生好好学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画家们的绘画特点、绘画风格及当时时代的背景。 (6)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齐白石》教案1浙美版

齐白石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 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 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 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胡子----蝌蚪、山泉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 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

名画欣赏——《齐白石画虾》

学习活动:齐白石画虾(以艺术领域为主) 执教者:汤淳 设计思路: 选材来源: ※主题的开展: 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站点“了不起的中国人”——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大画家,他不仅国画技艺高超,并且具有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是画家的作品还是画家本身的素养都非常值得作为幼儿的欣赏、学习的素材。我班孩子有彩墨画——画虾的基础,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了解齐白石作品特点、熟悉齐白石坚持努力的故事后让孩子们来作画,我想今天的活动孩子们会对如何画虾有更深的认识,更浓厚的兴趣。 ※幼儿的发展: 问题1:写生角遭冷遇 中班以来,在我班的区角活动中,我们结合自然角设置了写生角的内容。开设写生角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渐渐受到了冷遇。我开始寻找原因,并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体验写生与临摹的不同特点从而再次提起写生兴趣。 问题2:做事缺乏坚持性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班不乏这样的孩子:缺乏做事的坚持性,而齐白石做事坚持努力的故事能让孩子感受到坚持努力就会成功有成果。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齐白石的作品、故事,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知道做事需要坚持努力。 2、在临摹、写生的基础上,体验画虾的乐趣。 一、欣赏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作品:我这里有一位国画大师的作品,一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他是谁了?(齐白石爷爷) 2、齐白石爷爷的作品上画了什么呢?(虾) 3、齐白石爷爷画虾最有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齐白石爷爷的作品吧!【设计意图: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开门见山地进行导入活动,过渡自然,使后面

的话题得以深入。】 二、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 1、你们发现齐白石爷爷作品中的虾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观察虾的游动方向、颜色、体态特征等) 2、齐白石爷爷画的虾有一个特点哦!是什么特点呢?(引导观察虾的眼睛) 小结:齐白石爷爷作品里的虾形态、颜色各样,栩栩如生。他们游动的方向不同,身体的各部位很生动,就像真的在水中。 过渡:那他画的虾为什么如此生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学画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提问两个问题,第一,目标指向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虾的游动方向、颜色、体态特征等,教师让幼儿有充分、仔细的观察后用自身的语言组织进行讨论。仔细的观察、讨论有助于幼儿及时发现齐白石的用笔、用墨方面的灵动变化。】 三、欣赏故事——感受国画大师坚持努力的精神。 欣赏故事: 齐白石小时候,在他家边上有个水塘,他见池塘里的小虾在游动,他想呀,如果能天天看到池塘里的小虾该有多好!可是齐白石家里贫穷,学不了画画,等他长大成人,才拿起画笔。齐白石真喜欢虾,于是他决定学画虾。齐白石就想跟着书本临摹画虾,但是临摹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画的虾虽然很像,但却少了几分生动。为了将虾画得生动,于是在自己书桌旁的水缸里养起了小虾。齐白石每天看虾、画虾。吃饭时想的是虾,走路时想的是虾,就连睡觉时想的也是虾。他每天坚持画画,一画就是几十年,柜子里、书桌上都是他的作品。直到齐白石九十多岁高龄,他都坚持每天画画。终于,他画的虾驰名中外,成为了中国的大画家,真了不起! 1、齐白石爷爷一开始是怎样学画虾的? 2、后来他发现他画的虾怎么样?(不生动),那他后来用了什么办法?(观察、写生……) 3、为什么他会成为中国的大画家? 小结:齐白石爷爷坚持努力,不断画画,才变成了一代有名的国画大师,他认真努力画画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哦!

齐白石的作品赏析

齐白石的作品赏析 2010-12-29 21:26 提问者:qi諞|浏览次数:3794次 快点啊、、、我们的作业、明天就交了!!! 2011-1-4 10:59 最佳答案 齐白石是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 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12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齐先生在画虾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合理,最好看,最美。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这个飞腾,太重要了,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齐先生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齐白石画的虾下笔有神,栩栩如生。可他在开始学习画虾的时候,只会临摹,画的虾一点也不活,都是很呆调的。后来经过自己养虾、观察、写生,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把虾画得活灵活现。成为了世界杰出的艺术家。齐白石60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

2019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赏析

(一)作品创作背景: 《蛙声十里出山泉》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着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纵129厘米,横34厘米。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着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二)作品内容介绍: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未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在逆水游动,旁边是山石。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也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这正切合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的意境。 (三)作品特点: 1、以形写神 齐白石先生在创作这幅画时,并非仅仅将对象的外形在画面上进行惟妙惟肖的再现,而是紧紧的抓住对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来。画面中山川、河流、蝌蚪无不生动鲜活。而齐白石先生着重的是通过画面本身的生动,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及蛙声。显然齐白石先生是经过了深入的、准确的分析,所以对于所画的对象就能够非常熟悉,充分地体会和掌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及其特征,作画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现的对象中去,迁想妙得,提笔一挥,才能够把对象的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十册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课前准备: 学具准备:搜集齐白石相关文字和图片 教具准备:齐白石相关文字介绍和他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小小一条龙,胡子硬似棕。活着没有血,死了浑身红。”——(虾) 问:说起虾,同学们会想到哪位画家? ——齐白石,因为齐白石擅长画虾。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2、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齐白石的童年?——人生经历 齐白石画过什么画?——绘画题材

他的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表现方法 齐白石的画有什么特点?——艺术特色)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主要从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齐白石吧! 二、讲授新课 1、故事道出人生经历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巨匠。 木匠——拜学诗画——五出五归——衰年变法——艺术巨匠 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绘画题材 (出示作品欣赏)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分一分,哪些是花鸟作品,哪些是山水作品,哪些是人物作品? 其中齐白石最擅长的是花鸟作品。他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3、通过对比发现表现方法 (1)作品《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是齐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

齐白石的画

一、回忆导入: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关于名人的故事。还记得徐悲鸿吗?他最擅长画什么?(他画的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梅兰芳呢?(他小时候刻苦学艺,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一位名人,他与徐悲鸿、梅兰芳还是好朋友,梅兰芳还拜他为师学习画画,他就是——齐白石。(板书“齐白石”)听说过他的名字吗?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谈对齐白石掌握的资料。 看来,同学们对这位大画家并不陌生。简介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画坛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诗、书、画、印无所不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画。(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检查:①出示生字、生词,正音,②出示句子,指导读通顺。(表扬预习充分的同学掌握得更轻松、扎实)。 3、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齐白石的画写了些什么?哪个自然段听后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齐白石的画一样? (听后概括:介绍了齐白石的童年生活,画的内容、贡献、特点,最后谈人们的感受,并板书) 三、精读品味: 1、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几幅画?哪四幅?小黑板出示相关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幅?相机学习。 ①“两只小鸡……蚯蚓”。如果要你给这幅画取个题目,会是什么?假如你真看到这样的情景,会觉得怎样?(有趣)这是大师的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谁能读出这种“趣”。 ②“他画停在……肚腹”。你觉得这幅怎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谁能读出这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我想这幅画要是让刚才那两个嘴馋的小鸡看见了,又要展开争夺大战了。 ③“他画一群……游动”。生自由谈看后体会。关于这群蝌蚪,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齐白石当时已92岁高龄,一天,老舍到他家登门拜访,出了个“蛙声十里出山泉”的题目请齐白石画,几天后,齐白石画成了,可画面上只有一群小蝌蚪顺着山泉向下游,却没有一只青蛙,你们说齐白石是不是画离题了?(虽没有画鼓腮鸣叫的青蛙,但仿佛听到了蛙声从山上传来,充满了想象的意境。)谁再来读读,让我们也想象一下蛙声,指名读,你们听到蛙声了吗? ④“他画的虾……起来!”生读。徐悲鸿画马闻名世界,郑板桥画竹令人叫绝,齐白石画虾声名远播。80岁后的齐白石画虾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关于画虾的故事,课外上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具体,晚上好好看看)齐白石的虾是透明的。真虾什么样?中国画用毛笔和墨汁,写过毛笔字的同学可能有点感受,画成透明状实在不容易,可见齐白石功力深厚。再读这句,能不能读出栩栩如生之感。 欣赏完这四幅画,你有什么感受?(生夸奖:逼真、奇妙、栩栩如生、生动亲切,并板书)带赞美之情再读4句话。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拍手称赞,怪不得课文开头就说他是——著名的画家。 2、学习第1自然段。 释“著名”,突出了齐白石在绘画界的地位之高,充满敬佩之感。齐读。

齐白石资料

齐白石资料

访问中国,代表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齐白石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荣誉状。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他为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的获得者。1957年出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画风 齐白石强调“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篆刻方面自称“三百石印富翁”。晚年仍然细心观察虾、蟹、青蛙的游泳姿态,他的画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蔬果、玩具都可入画,和20世纪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相符。 代表性作品 花卉虫鸟图︰中国之著名画家艺术大师齐白石所绘之巨幅花卉虫鸟图高 176 厘米 X 宽 94 厘米直幅约14.93平尺设色纸本题识︰三百石印富翁签名︰齐璜钤印︰老木、容颜减尽但余愁(清朝诗人钱谦益诗词)二钤印。另有益寿图、松鼠图等作品上万幅。 纪念 齐白石的出生地湖南湘潭和晚年的居住地分别开辟了齐白石故居,前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者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参看湖南湘潭齐白石故居和北京西城齐白石故居。“齐白石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西南;墓碑碑文为李苦禅所书。 另外,北京市2007年前将在长安街兴建“北京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 水星上位于4.2°S, 196.0°W的撞击坑命名为齐白石撞击坑[1]。 弟子 齐白石的弟子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王漱石、王铸九、许麟庐、陈大羽、李立、娄师白、张德文等,其三子齐子如、戏剧大师梅兰芳、评剧名家新凤霞也是齐白石的弟子。 家庭 齐白石的第一位夫人是12岁时家里娶的童养媳陈春君,第二任夫人是齐白石57岁来北京后陈春君给物色的侧室胡宝珠,陈春君病故后扶正。胡宝珠因难产过世后,齐白石又找了一位夏文珠小姐,但子女反对,于是以护士的名义留在身边,7年后离开。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齐白石》(浙美版第十三册“艺术瑰宝”单元第一课)课型:以欣赏评述为主,技法为辅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立足实际,开渠引流,突出审美,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审美意 识。 教材分析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欣赏和评述这一领域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基于此,本课将通过学习齐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三则间的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实物虾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材料(国画,黑白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任何一个绘画展览里,只要有齐白石的作品,那么最突出的一定是他的画,哪怕就算是一幅小品夹在别人的大件里,也仍然十分突出,为什么他的画如此受欢迎呢?他的绘画艺术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带着这些“?”,我们一起走进齐白石(PPT漫画《齐白石》板书《齐白石》) 师:简介齐白石 二欣赏 有位漫画家何君华先生为齐白石画了这样的漫画,(PPT )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讨论: 眼睛、嘴------虾 胡子----蝌蚪、山泉 鼻子-------葫芦 帽子-------山

齐白石画美术教案

齐白石画美术教案 篇一:齐白石教案 齐白石 一、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课前准备 (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 (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 (2)提供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 教学摘录: 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 台湾学者王秀雄把欣赏大体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过程,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1)简单描述。

关于齐白石的介绍

关于齐白石的介绍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习古人真迹,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齐白石家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1919年聘四川籍胡宝珠为副室,1941年立继扶正,育有四子(良迟、良巳、良年、齐良)三女。1943年胡宝珠病殁。齐白石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齐白石作品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

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119鉴?赏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王丹丹 齐白石是一位中国艺术集大成者,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抑或是诗词,其都无所不通,具有极高的造诣。单就绘画而言,齐白石在绘画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不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齐白石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国画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例如,他的《六虾图》《红衣罗汉图》《秋卉工虫》等绘画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人们通过欣赏可以获得启迪和感悟。本文对齐白石的《秋卉工虫》《六虾图》《红衣罗汉图》这三幅绘画作品进行赏析,领略其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感受其富有独创性的绘画遗风。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敢于标新立异,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国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齐白石早年做过木工,后来在老师胡沁园的帮助下专习绘画,其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绘画作品也别具一格,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一、齐白石《秋卉工虫》作品赏析 齐白石笔下的工笔草虫具有显著的特点,洋溢着自然蓬勃的生机,其运用独特的笔墨语言把物象刻画和描绘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1921年,齐白石创作了《秋卉工虫》这幅中国画作品,作品画面中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等物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傲然怒放的秋菊、轻吟低唱的秋雁、全身通绿的蝗虫以及飞舞的蝴蝶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秋色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齐白石在绘画创作中集雅俗于一体,将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这四种物象在同一空间中进行表现,取得了良好的画面效果,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受自身身世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齐白石的文人情结较为明显,这为其“新文人画”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菊花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着一种脱离世俗的高洁精神,《秋卉工虫》这幅作品画面中不畏冰霜侵蚀而傲然怒放的秋菊就淋淋尽致地展现出其时刻不忘的文人情结,告诫受众要经过艰难困苦,才能获得成功。 不管是齐白石的过去生活,还是其现实生活,抑或是未来实际都与他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其对于美好生活是非常憧憬的,他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多取日常事物入画,以表现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以往生活的怀恋。作品画面中悠然的蝗虫、绽放的秋菊、歌唱的秋雁以及翩翩飞舞的蝴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齐白石将其作为创作的主体对象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体现出其绘画艺术创作独特的绘画语言。利用工写兼用的手法描绘的蝗虫与利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的秋菊相互衬托,既表现出蝗虫的娇小与可爱,又展现出秋菊的枝繁叶茂,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也提升了作品结构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其作品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齐白石《六虾图》作品赏析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1948年,齐白石在耄耋之年创作出《六虾图》这幅作品,并将其赠予抗日民族英雄董其武将军。齐白石的艺术创作以画虾最负盛名,从临摹徐渭、李复堂等古人画迹中的虾开始,并亲自养虾以利于自己更好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