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代画牛名家

历代画牛名家

历代画牛名家
历代画牛名家

历代名家画牛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究竟人类何时驯化牛,无从考证。古书记载最早是黄帝驭牛车;我曾见一幅“老君骑牛图”,太上老君的座骑也是这种双犄水牛。其实,以牛为驭的,不只是仙人道士,孔子当年就是驭牛车周游列国的。《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可见我们的祖宗早就把牛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了。

古代社会以农为本,人们似乎对牛倾注了更多的情感,文人雅士笔下的田园诗画,有不少是以牛为题材的。知名度高的就有韩滉、张藻、戴嵩等。而韩滉的传世作品“五牛图”,墨色沉稳,笔力雄健,形态各别,是无人不晓的千古名画。本文展示历代以来以牛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韩滉723-787 唐代

唐画家。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贞元初,官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治上要求国家统一,曾参予平定藩镇叛乱的斗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子等动物尤佳。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和《文苑图》并存于世。

唐代韩滉(huàng)的《五牛图》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

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

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韩 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

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戴嵩唐代生卒

年不详

唐代画家。韩滉弟

子,韩滉镇守浙西时,

嵩为巡官。擅画田家、

川原之景,写水牛尤为

著名,后人谓得“野性

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

水之牛,水中倒影,唇

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

精微。明代李日华评其

画谓:“固知象物者不在

工谨,贯得其神而捷取

之耳。”与韩干之画马,

并称“韩马戴牛”。传世

作品有《斗牛图》。

右唐代戴嵩《斗牛图》

厘米,绢本册页,墨色。现藏台北故

宫博物院

戴嵩是韩滉的学生,擅长画水墨的水

牛。图绘两条硕壮的公牛相斗,一牛

低头而以两角尖顶向对方的肚子,肌

肉鼓胀,四蹄撒开,急奔而来,可以

设想这一顶的力量之猛;而另一牛则

掉头离去,目光惊恐,气喘吁吁,落

荒而逃。全图纯用水墨,虽也勾线,

但已渐渐淡去。牛身通体染墨色,而

以墨色的深淡变化,体现出牛身的结

构以及运动时肌肉的紧张。用浓墨勾

画牛的角、蹄,点出眼睛、鬃毛。看

似色彩单纯,但仍能感觉到墨生“五

彩”,极其优雅。这样的画法,在戴嵩

之前似无,但也正是唐代画家王维倡

导的“水墨渲淡”的手法。两头牛的

形象、动态,无论是头、身体和四肢,

以及彼此间相互协调,都画得非常准

确,神态生动,场景激烈。历史上将

戴嵩与韩干并称“韩马戴牛”,这些唐、

宋间以写实著称的画家给我们留下了

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同样是用勾线

和墨染,他们的作品却呈现不同的风

格,或重勾勒,洗练洒脱,或重墨法,

凝重典雅。其要点在于以形传神,气

韵生动。

上图:戴嵩牧牛图

下图:戴嵩乳牛图

上图戴嵩牧牛图

祁序公元11世纪北宋

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工山水、人物、花竹、翎毛,尤善画牛,有戴嵩遗风。工画花竹翎毛,兼长水牛及猫.《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画迹有《倒影牛图》《渡水乳牛图》、《斗

牛图》《牧牛图》等44件。传世佳作有《江山放牧图》卷,绢本,设色,纵47.3厘米,横

宋祁序江山放牧图

115.6厘米,画面近处有耕牛16头,有从水中驮着牧童踱上岸者,有在水边饮水者,有在水中沐浴者,有在较着劲相斗者,有小牛犊追赶母牛者,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牧童有唱山歌者,有吹笛者,有在大声呼喊者,天真可爱,如闻其声,如同其乐;而湖水静澄,丛树苍郁,山冈起伏,小雨将霁,涤荡得天地间一尘不染,好一派江南锦绣河山,使人爱不释卷。整幅画面构图开朗,笔力劲健,卷前有金章宗完颜璟签题“祁序江山放牧图”,此为传世孤本,曾经清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李唐1066—1150

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教子图》、《清溪渔隐》、《长夏江寺》、《采薇》等图。

宋代李唐《乳牛图》

李唐画的牛今日已不多见了。《乳牛图》一直传为李唐之作,在传世的宋人画牛图中,似此图者不少,然如此图之精彩者却不多。画中一头大水牛从右边石坡向左奔跑过来,几乎奔出缣素。一头乳牛从右后方追随而至。大水牛背上卧着一位牧童,牧童招呼乳牛,乳牛望

着牧童,神情姿态皆栩栩如生。石坡上一片竹林,下有杂草,用笔劲挺瘦硬,似李唐早、晚期之间的画风。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南宋的其他画牛之作确皆出于李唐。

左图:宋代佚名《柳

荫放牧图》

《柳荫放牧图》

佚名立轴绢本淡

设色纵99.1厘米

横48.3厘米 (美)私

人藏

此图描绘牧童

放牛的情景。临溪草

坡上,牧童伏于柳树

下小憩,二水牛也呈

自在之状,境界静谧

雅逸。柳树描绘十分

细腻,枝干出笔一丝

不苟,疏密、浓淡、

粗细相间,富有变

化。画风与南宋画牛

名家阎次平相似。

宋代佚名《柳塘

呼犊图》

宋佚名《柳塘

呼犊图》绢本设色

纵24.9厘米横26.6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画上无题款。画

柳塘边,柳树洒脱,

树下一老翁倚锄而

立,张嘴呼唤不远处

翘首做回应状的耕

牛,场景很是动人。画家对牛犊的描绘很是细腻逼肖,特别是牛犊的眼睛,婉转流动,脉脉含情,对主人感激和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上图:宋代佚名《柳塘呼犊图》

李迪公元12世纪南宋

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2-1224),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所作《枫鹰雉鸡图》温柔娇嫩可爱,《鸡雏图》形象生动超拔,刻画细致入微,各具神态。山水师李唐法,亦多佳作。论者谓其画鸠“作寒冷状,精俊如生”;画鹡鸰“翘翘欲起”。传世作品多,大多有年款。淳熙元年(1174)作《风雨归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淳熙十四年(1187)作《雪树寒禽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庆元二年(1196)作《枫鹰雉鸡图》轴、庆元三年(1197)《鸡雏侍饲图》册页、《猎犬图》册页,均藏故宫博物院。子德茂,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画院待诏。画承家法,喜画花禽鹰鹘,野景不逮其父。所见李画最晚年款为庆元三年(1197),如上溯到北宋宣和七年(1125),需时七十三年,据此推算,则李氏存世之年龄应在九十以上。

左图:南宋李迪

《风雨归牧图》

画作中两只黄牛

在风起的河岸相视而

鸣,两牛构图有动感,

牛蹄或撒开或绷劲,

似乎能听到风雨前的

牛哞。风吹老树,叶

子细密摆去而显风

势;岸上苇草风动。

风之狂大可从一牛背

上牧童猫腰缩头抚斗

笠可尽知。两牧童骑

于牛背,童趣盎然。

整幅画,就是风雨前

河岸牧童慌乱回家的

一个取景,就像不经

意被拍照了一样,画

面是动的。整幅画用笔精细,一枝一叶细细绘来。牧童所披蓑衣在风吹下形同剌猬,用墨细致。看久了这幅画,忽疑其中一个牧童是童年的自己。

右图

李迪雪中归牧图

册页绢本水墨

淡设色纵24.2厘

米横23.8厘米(日)

大和文华馆藏

此图描绘白雪皑皑

的寒冬,牧牛人带着猎

物归家的情景。牧牛人

蜷缩着身子以御寒风,

人与牛的动态准确生

动,树石山坡的笔墨变

化微妙,设色也雅润柔

和。虽为小品,但很好

地表现出雪后空疏静谧

的景色。

画家。南宋河东(今

山西省永济县)人隆兴

初(约1163年)任画院

祗候,授将仕郎。为北

宋末画家阎仲之子。继

承家学,而画艺超过其

父。擅绘山水、人物,

尤工画牛,颇为生动。

画法近李唐。存世作品

有《牧牛图》等。弟次

于,亦善画。

左图南宋阎次平

《秋野牧牛图》

原作规格:立轴

绢本水墨淡设色纵

97.5厘米米横50.6厘


南宋

描绘了真实生动的乡间

生活情景。图中画二牧

童和三牛。二牧童坐于

树下,一位似在给另一

位捉虱子;一头大牛卧

于树下,旁卧一小牛,

另一牛向外奔去。前面

树叶染以红色,后面树

叶染以黄色,并以水墨

写出,岸坡和远山则以


墨轻抹。充满诗

意,牛和牧童的刻画更

体现出画家的细微观察

力。((日)泉屋博古馆

藏)

阎次平四季牧牛图

南京博物院所藏南宋阎次平的《四季牧牛图》,不失为历代画牛名作中一件不可多得的

经典之作。《四季牧牛图》由春、夏、秋、冬四季各一幅牧牛图组成,合裱为一整卷,每幅作品35.5cm×90cm左右。通观整卷四幅作品,四季景色各造奇妙,牧童与牛随季节而自

然变化,生动有致。山

水、人物、牛高度统一,

组合为一曲醉人的田园

交响乐章。

《四季牧牛图》发

挥了阎次平多能皆工的

特点。从《四季牧牛图》

可知,阎次平的绘画兼

收了北宋的雄强与南宋

的优美,而成一种复合

兼容之美,这也是《四

季牧牛图》绘画艺术高

超与突出的一大原因。

《春牧图》其首,

寒气渐除、春意融融,

青草长,杨柳飘,一村

童,引双牛,放牧于春

烟淡雾中。

《夏牧图》随后,

烈日当空,暑气逼人,

浓荫下,池塘中,牧牛

对语,牧童对歌。

《秋牧图》其次,

树叶红,青草黄,秋高

气爽;听流水,观行云,

人闲牛慵。

《冬牧图》殿后,

大地雪白,长河冰冻,树木僵立,寒风肆吼;两牛相贴以取暖,牧童牛背蓑下任牛西东。

毛益1178-?南宋

原籍不详,客居四川,活动于南宋理宗、度宗两朝(1225-1274)。工画人物、山水,尤善仕女。师唐代周昉法,得其各色状貌,所作情性神姿有唐人风韵。仕女白描笔法如行云流水,神情意态生动传神。所画水墨山水,清润秀美,超逸绝俗。书法亦佳,晚年喜篆书。作品欣赏:此图绘烟柳平丘,牧童跨于牛背上,一手拿小木杆,一手拿昆虫在逗趣。其后一牛犊紧随前面的大牛,画面生动活泼。画中的牛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笔法简率。本幅有清代皇帝乾隆的御题诗,后有范显得等九人的题记。

上图南宋毛益牧牛图卷纸本墨笔

《田醉归图》佚名

《田醉归图》宋佚名绢本

李椿南宋

此图安排的

牧牛景象饶有故

事情节性。一是着

重刻画母牛与小

牛之间的亲情关

系,前行的母牛回

首观望小牛犊,起

步迟疑,露关切照

应之态;后随的小

牛则微张着嘴,缓

步而行,似乎正在

轻呼撒娇。二是小

牧童径自玩耍,靠

在大树背后,用棍

子逗弄一只小鸟,

童趣盎然。这些有

趣的情节描写,使

作品极富生活真趣和抒情意味。本幅右下署款:“乙丑,李椿画。”

戴进1389—1462

字文进,又字文节,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制作金银首饰工匠,制作出的钗花、人物、花鸟,技艺精湛,很有名气。后改工书画,以卖画为生,年轻时就很有影响。宣德间(公元1426—1435)被推荐进入宫廷画院,官直仁殿待诏,当时画院画家如谢廷循、李在、倪端、石锐等,画技都远逊于戴进,因而遭妒忌排挤。戴进被放归故里后,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终至穷途落泊而死。主要艺术活动和影响是在民间。明朝山水花鸟画首席画师,浙派创始人。

戴进牧牛图轴

宋佚名牧牛图

沈周1427-1509

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

书画,是明代

“吴派”的开

创者,与文徵

明、唐寅、仇

英并称“明四

家”。传世作品

有《庐山高图》

等。

明代沈周牧

牛图册页

郭诩1456—1532

字仁弘,号清狂,江西泰和人.工

书画,遍游名山。山水、人物,风格

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

然,尤是绘古人清士。题署筸逸,缙

绅无不重之。与吴伟齐名,为呈伟、

沈周、杜堇所推重。花鸟杂画,信手

拈来,颇有奇趣。草虫书法工写兼备,

其画风在明中期别成一格。

右图明代画家郭诩

《牛背横笛图》,

张路1464—1538

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曾以庠生游太学,然竟不仕。性颓唐自放,独锺情绘事,以画菐为生。山水宗戴进,人物师吴伟。其颓唐自放的性格和以画为业的生涯,与戴、吴相似,故艺术风貌亦紧相跟随。此图册每开均有泥金书画题,计有《山》、《海》、《福》、《寿》、《纯阳》、《国舅》、《湘子》、《拐李》、《仙姑》、《采和》、《果老》、《锺离》、《列子》、《海蟾》、《清羊仙子》、《白鹿仙》、《五老》、《四皓》等十八开(本卷除《果老》、《清羊仙子》未收,共收十六幅),多绘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从表现技法看,显示出画家多方面的才能。张路的山水,长于墨法,《山》图水墨淋漓,用笔纵逸,以气势胜。所绘人物尤佳,或围坐弈棋,或骑鹿慢行,或乘鹤翱翔,或倚石而眠,根据描绘对象的身份特点安排特写式的场景,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的神情气质和心理状态。人物结构妥帖,衣褶穿插入妙,线条潇洒流畅。这种简纵放逸的写意笔法,给后世的人物画以很大影响。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

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

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

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

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

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

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左图明代唐寅

《葑田行犊图》局部

蔡玉卿1612-1694

名润石,字玉卿,福建漳州龙海人,南明

隆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夫人,著名书法家。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蔡玉卿出生于鹤峰(今

蔡坂村)一个隐士家庭。她幼时恬静寡言,喜爱

读书,10岁能属文,15岁嫁黄道周为继室。蔡

玉卿来到黄家,不但“事姑以孝闻”,且能刻苦

攻读,临池泼墨,就是随黄道周上京途中,也

坚持天天临摹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字帖。几经

磨砺,字、画、诗均有造就,但其作品多不行

世,而行世的也以“闺中名不宜传外”为由,

署黄道周名字。

左图:蔡玉卿平坡牧牛图

凌云1628-1644

字永芳,崇祯时人。善画仕女,尝绘弄璋

图宛似宋人法,盖宗马和之也。《畊砚田斋笔记、

历代画史汇传》

左图:凌云牧牛图立轴

原济1642一1718

清初画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

广西全州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父

亲在明末被追杀,时若极五岁,削发为僧

得以存活。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后人传

为道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

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粤山人、

湘原济山僧、零丁老人、一枝叟,晚号瞎

尊者,自称苦瓜和尚。善山水花果兰竹,

尤以山水一反时人仿古之风,布局新奇,

笔墨雄健纵恣,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四

僧”。在绘画理论上贡献卓著。他主张“笔墨

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强调对大自然

要有真切的艺术感受,在艺术创作时要“我自

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对后来扬州画派和

近代画风,影响极大。传世画迹有《诗画册》、

《黄山八胜图》、《梅竹双清图》、《蕉菊图》等。

右图:原济对牛弹琴图

杨晋1644-1728

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

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山水为王翚

入室弟子,尝与绘圣祖南巡图颇精。晚年每

多率笔,未免苍而不润,神气便少。然农村

景物则颇工,尤长画牛,多写意,夕阳芳草,

郊牧之风宛然在目。兼及人物写真,花

鸟草虫,每侍?出游。?作图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皆命补之。又尝摹内府所藏名迹,作副本进御。卒年八十五。

上图:杨晋牧牛图

杨晋的《牧牛图》,为纸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寓意深邃,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画面设色清淡虚灵,用笔娴熟朗润。啃食着青草的牛儿,摆动着尾巴,憨态懒情可掬。杨晋画牛有其独到之处,他用笔简洁明快,不求形象毕肖,卒笔为之,线条精准,栩栩如生。正如画史记载:杨晋画牛,蹄角生动。作者刻画树石以淡笔渴墨勾轮廓,稍作皴染,树叶以夹叶法绘制,虚实相间,自然天成。可以看出深得其师王羢(王石谷)笔墨的精华,且颇有米家树石的韵味。他晚年多率笔,并深受南宗审美思想影响,更加追求笔墨情趣。

徐祥1850-1893

字小仓,上海人。其初学画于钱慧安,后又师从任伯年。人物、山水均能,花鸟尤为擅长。人物、花鸟风格近于任伯年,而能自出机杼,喜以繁密出之。其山水风格在胡公寿、杨伯润之间,用笔洒脱,气韵生动,圆畅清新。他并善昆曲,但其年不永,中岁而折。海派大师王一亭十六岁时拜师学画,即拜在徐小仓门下,后来才因徐祥介绍得到任伯年的指授,可

记》、《海上墨林》、《近代六十名家画传》中均

有记载。

王云1652—?清

字汉藻,号清痴,一字雯庵,号竹里,江

苏高邮人。斌子。楼台、人物近似仇英,康熙

时驰名江、淮。写意山水,得沈周遗意,意境

幽深。于朝,圣祖赏逾等。雍正十三年(1735)

作群仙图,时年八十四。

下图:王云牧牛图

上图:清代徐祥牧牛图立轴

黄慎1687—1768

中国清代画家。初名盛,字恭寿,恭懋,

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汉

族,福建宁化人。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

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

多次在扬州卖画。方十八九岁,寄身萧寺,

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下读书。

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

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

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

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

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

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

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左图:黄慎(款) 牧牛图立轴右图:黎奇五牛图

黎奇1694-1775

字问庐,一燕臣。顺德人。善画兰竹及鸡,尤其画牛,能在尺幅宣纸里画上百头牛,表现牛的眠、立、行、食、斗各种形态,生动传神,以画牛名,传有“张穆马、黎奇牛”之说。

金廷标

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鸿子。画家金鸿之子,能绍父艺,亦工写真,并能妙绘人物仕女及花卉。善取

影,白描尤工。亦能界画。

高宗二十五年(1760)南

巡进白描罗汉册,龙颜大

悦,命入画院伺侯。所绘

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

宗题咏。入直数载,卒於

京寓。牧牛图镜心

清代官吏,张之洞兄。字子青,号銮坡,

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道光二十七年进

士。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

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官至东阁大学士。

画承家学,山水用笔绵邀,骨秀神清,为士

大夫画中逸品。初与戴熙讨论六法,交最相

契,时称南戴北张。书精小楷,唐法晋韵,

兼擅其胜。有张文达公遗集。

左图张之万牧牛图

朱真清

字渊珠,号影梅,一作景某,江苏扬州人。

工诗,善书、画,尤工士女。光绪十八年(一

八九二)为梁启超作小红听曲图,纯以逸笔线

条写之,简练澹雅,脱尽脂粉气。钤有“邗江

景某朱真诗书画之印”及"我是扬州狂杜牧"

两章。《姜丹书稿》右图朱真牧牛图立轴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颜真卿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唐伯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

成语中的历史名人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全集 先秦两代 管仲庄子甘罗陈胜范增英布张良文翁桓谭桓荣范滂华陀左慈刘馥 三国魏晋 曹操周瑜小乔桓范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刘伶 恒温桓伊戴逵 南北朝 何尚之何敬容 隋唐 耿询汪华汪伦张籍李绅杜荀鹤陈抟曹霸 五代十国 朱温朱友贞杨行密 宋 陈翥包拯高太后李公麟方腊吕本中宗杲张孝祥罗愿吕祖谦吴潜胡仔 胡舜陟毕昇梅尧臣鲁宗道 元明 朱升李善长汤和朱元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蓝玉沐英朱棣朱权程繁政 汪机傅友德邓愈何震胡宗宪朱有汪道昆许国程大位戚继光注迁讷 左光斗胡正言阮大铖吴应箕 清 萧云从汤鹏杨光先弘仁方以智钱澄之查士标汪昂施闰章梅清梅文鼎 张英戴名世方苞方观承张廷玉汪士慎程兰如刘大戴震鲍廷博姚鼐 罗聘邓石如曹振镛王贞仪高朗亭包世臣郑复光姚莹王茂荫张乐行 张守禹程长庚胡光墉年羹尧李鸿章张树声刘瑞芬孙家鼐丁汝昌刘铭传 汪莱 近代 杨文会周馥吴汝纶杨月楼孙多森程家柽吴樾范传甲施从云吴谷 宋玉琳张汇滔倪映典韩伯棠詹天佑 李经方段祺瑞周学熙倪嗣冲徐谦许世英叶春善柏文蔚杨小楼王揖唐 张敬尧陈独秀冯玉祥孙多钰方振武朱蕴山刘文典梅光迪 当代 黄宾虹柏文蔚汪孟邹方振武王亚樵张治中陶行知胡适张恨水 朱光潜陈延年王步文林散之李克农阿英田间蒋光慈乔年刘开渠 戴安澜王稼祥赵朴初吴作人张曙黄镇侯学煜姚依林杨振宁邓稼先 严凤英 胡锦涛吴邦国李克强 先秦: 老子 (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图书馆馆长),后弃官归隐。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于后世。《老子》即《道德经》,分“道”与“德”两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道是“无”,但这个“无”并非不存在,道是“虚”,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德”就是得到道。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在社会的再现。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内涵。 庄子 (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人生的终极意义和至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管仲春秋时齐国名相,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卿,被尊称“仲父”。他辅佐齐恒公对内对外政策进行全面改革,分国都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设各级官吏管理,并以士乡的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筹造和管理货币,调剂物价;特许在庶民中选士,予以破格提升。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齐国日益昌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现存《管子》76篇,多为后人假托。 孙孙敖霍邱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陈胜(?~前208) 字涉。阳城(今属固镇县人,一说河南登封东南)人。雇农出身。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去西南),因洪水误期,按秦律当斩。遂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县东南刘村集)发动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各地纷纷响应,队伍发展至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

历代书法名家及作品

先秦: 史籀:石鼓文 秦: 李斯: 汉: 隶书: 《五风二年》刻石, 《菜子侯》刻石 《曹全碑》, 《张景碑》 《衡方碑》, 《封龙山颂》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 《史晨碑》,亦名《史晨奏铭》,也叫《史晨前后碑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有石卒史碑》,亦称《孔酥碑》 《张迁碑》、 《鲜于璜碑》 《石门颂》 《西狭颂》,亦名《武都太守李碑》或《惠安西表》,全名为《武都太守李西狭颂》《孔宙碑》 《华山碑》、 楷书: 《熹平石经》 《张迁碑》 史游: 章草:《急就章》 杜度: 章草 崔瑷: 章草 张芝: 章草, 刘德升:行书 蔡邕:

蔡文姬: 三国: 钟繇: 楷书:《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表》、《调元表》 胡昭: 皇象: 章草:《急就章》 晋: 王羲之: 行书: 《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圣教序》、《丧乱帖》、《孔伺中帖》、 《妹至帖》 楷书: 《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赞》 草书: 《十七帖》、 王献之: 行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 小楷: 《洛神赋十三行》,世称《玉版十三行》 王珣:《伯远帖》 索靖: 章草:《月仪帖》、《出师颂》 卫瓘: 卫铄: 陆机: 章草:《平复帖》 卫铄:卫夫人 小楷:《古名姬帖》 南北朝: 魏碑:《龙门二十品》、 《嵩高灵庙碑》、 《张玄墓志铭》,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因张玄字黑女,故称《张黑女墓志》。 《郑文公碑》、

《张猛龙碑》、 《崔敬墓志铭》、 《始平公造像记》 《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 隋: 楷书:《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智永: 唐: 欧阳询: 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 《皇甫诞碑》、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简称《化度寺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 行书: 虞世南: 楷书:《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 小楷:《破邪论序》 褚遂良: 楷书: 《雁塔圣教序》、 《孟法师碑》、 《伊阙佛龛碑》、 《倪宽赞》、 《阴符经》、 《房玄龄碑》 薛稷: 楷书: 《信行禅师碑》 欧阳通: 楷书:《万岁通天帖》 赵模: 冯承素: 敬客: 钟绍京: 小楷:《灵飞经》

中医历代名家录

中医历代名家录 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时杰出的医家。他曾到过很多地方为人治病,方法简单有效,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华佗是一位精通医术的著名医生,尤其出名的是他在外科方面的成就。他到了哪里,都会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是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是最早的麻醉剂。在手术前让病人服下麻沸散,他不久便会昏睡过去,不省人事了,直到手术后才会醒来,痛苦很小。而手术之后,他在缝合的伤口处抹上一种药膏,四五天就能好转,也不痛了,一月之内伤口便能愈合,医术十分高明。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经十余年的刻苦钻研,李时珍三十多岁时便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据说当时常随父亲在当地的玄炒观内为病人诊治。 关月波,北京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0年,享年67岁,是清末民初北京著名中医。关氏年轻时熟读古文,曾创办私塾,自任教师并自学中医。在北京行医40余年,擅长内、外、妇、儿及针灸各科,尤精内科、妇科。其诊所名为“乐道堂”。关氏对肝硬变腹水有独到疗效,并擅长治疗天花、麻疹、猩红热等时疫急症。 关月波在北京行医40余年,擅长内科及妇科,提倡气血辨证。他认为人之一身,无非气血。而疾病的发生演变,不外表里出入、上升下降的变化;疾病的性质和发展,不外寒热进退的相互转化,正虚邪实的相互交错,气血阴阳的相互失调等。从病理变化的总体来看,不外邪正的消长与阴阳的失调。而邪正消长、阴阳失调的关键,又离不开气与血。气属阳,血(包括阴、津液)属阴。气与血互为其根,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疾病蜂起。总结气血失调的病机,不外乎气虚、气滞、气逆、血虚、血瘀、出血等。这既是疾病的产物,又是再致病的原因。且气病可伤血,血病可及气,气血失调都会造成人体各脏器的功能失调。因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气血这个主题。 关月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仅把人体脏腑经络分属气分、血分,还把各种病因、疾病、症状划分为“气分受病”和“血分受病”。比如肿痛一症,如肿胀重,属气分受病;如疼痛重且固定不移,属血分受病。由于人体的整体性,气血相互为用,所以有发于气而受病于血,有发于血而受病于气,以及气血同病等情况。因此,辨证时要分清是以气分为主,还是以血分为主;是气分先受病,还是血分先受病。治疗时,他也多从气血两个方面考虑。气病求之于血,血病求之于气。治气时照顾到血,治血时照顾到气。这里,他所讲的气血辨证与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后者气分病、血分病只反映了温病发展的不同层次和证候类型,前者则是疾病归属的两大范畴。他曾说:“临床辨证,初求于六淫八纲、卫气营血、三焦脏腑,而深求于气血,不能浅学辄止”。他所讲的气血辨证,是在继承前人辨证方法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层。 丁氏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然而,对于穷苦患者,他不但不收医药费,有时还掏钱资助,使其得以尽快痊愈,以便谋生。遇到患疮疡需要手术治疗而又无钱糊口者,常常补助其饭费,待患者吃过饭后再行手术。遇到开刀时脓液排出不畅的患者,丁德恩就用口吸吮脓液,促其排净,患者无不感恩戴德。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事迹

一、中国古代作家: 李白 1、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他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他闯进了宫廷,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他醉着,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 2、一叶舟,一个人,一壶酒.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一问之"道出酒入豪肠的酣畅,一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无穷豪情壮志,一朵清逸飘洒的青莲绽放水中,一位自信狂放的诗仙璀璨于盛唐! 3、诗中仙起,千万书生尽低头.他乐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至情,“桃话滩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豪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尽长江景色,方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 杜甫 1、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诠释背井离乡的悲甚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代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心中,化作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 2、一代诗圣:杜甫:是他,用沉重的笔调写出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他的诗歌超越了唐诗的内涵,化成一把把利剑,划开封建制度的屏风,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也因此成了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 3、一片丹心,诗写历史——杜甫:他的一生,他的“诗史”是盛唐转为晚唐的写照。他吟唱历史,吟唱了唐朝的挽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寸寸丹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的雄心壮志。诗圣写诗史,诗史留万世。 4、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杜甫:谁,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谁,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又有谁,能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窘境之下还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心愿.你博大的胸襟能容海纳川,惟有你,才顶得起“诗圣”的光环. 李煜 古词坛“南面王”:李煜:上帝的方向盘打错了方向,于是,他在一个极浪漫的日子——七夕,降临到了才子的陵墓——帝王之家。他是一个业余的政治家,却

高中语文 历代名家评《史记》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历代名家评《史记》 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人格名扬千古。司马迁的文章为旷代雄文,备受推崇。历人名人对司马迁多有赞语,介绍如下。 一、汉代 汉代是《史记》的传播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将《史记》向社会一公布,立即引起巨大反响,研究者蜂起。汉代研究《史记》的名家当推杨雄和班固,他们都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杨雄(前58~公元18),西汉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杨雄是赞扬司马迁实录精神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实录与爱奇,为历人者所赞同,直到现在。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第一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二、唐代 唐代《史记》研究的重要贡献在注释。最主要的著作是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加上南朝刘宋年间裴的《史记集解》,被后人称为“史记三家注”,成为史记注释的经典之作。 唐代研究《史记》成就最大者当推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韩、柳肯定了《史记》一书的文学价值,奠定了司 韩愈(768~824),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 柳宗元(773~819),散文学家。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三、宋、元 宋代是《史记》大量刊刻印行,广为流传的时期,官私刻本达数十种之多。现存《史记》最早最好的刻本为南宋黄善夫刻本。 代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史记》中的大量故事改编为民间戏剧,其剧目之多,剧作者之众,令人叹为观止。如:郑廷玉的《楚昭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李寿卿的《伍员吹箫》,尚仲贤的《气英布》,狄君厚的《晋文公火烧介子推》,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高文秀的《渑池会》等名剧一直传播至今,计达180多种。《史记》故事改编为戏剧,大大促进了《史记》在民间的传播。 宋人赞司马迁,其著名者为马存赞司马迁的壮游和郑樵赞司马迁的五体结构。 马存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法鉴赏_书画 三国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人。明帝时受太傅衔,故世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荐季直表》"纸墨奇古,《三希堂法贴》以此冠首。笔法深沉。" 西晋索靖月仪贴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草圣张芝之姊孙。他博通经史,有逸群之量。《月仪贴》是他的代表作。字数逾干,其书法法度森严,锋芒尖锐,骨力非凡。张怀瑾《书断》将索靖书法列入神品。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在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此为卷第十四。此经卷书法尚存隶意,茂密淳朴,实在两晋风范。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东晋王羲之集王圣教序碑 受禅表碑 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天发神谶碑

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七月立。原碑为幢形。刻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此碑文字似篆似隶,厚重雄浑,奇异雄伟,在书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特例。张叔韦说此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西汉以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 西晋陆机平复贴 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口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识口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口称之夏口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亭上海市松江人。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善行草书。《平复贴》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书体为章草。此帖使用秃笔,质朴志健,自然畅达,对书法考古和研究有重要价值。 王兴之夫妇墓志 《王兴之夫妇墓志》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字迹相同,出土于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其墓志笔画挺直,棱角方整,如刀削状,有稚拙厚重之书风,与北朝碑刻有相近之处。 东晋王羲之孔侍中帖 东晋王王旬伯远帖 王王旬,(350-401),字元琳,小名法护。祖籍琅琊临沂。官至尚书令。是王献之族兄弟,王导是其祖父,父王洽,弟王珉,均有书名。《伯远帖》,清代收入清宫,乾隆将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王献之《中秋帖》视为三件"希世之宝",使此帖成为著名的"三希"之一。此帖结字严谨,有文人风韵文采。董其昌评:"王王旬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爨宝子碑局部 中岳嵩高灵庙碑

历史名人大全

?阿扁阿骨打 阿里不哥 阿速吉八 阿速温和吉八 哀平帝 哀平帝苻丕 艾青 哀王 哀王沮渠牧犍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氏 爱育黎拔力八达 哀宗 哀宗完颜守绪 安德王 安德王高延宗 安定王 安定王元朗 安禄山 安童 拔都 巴金 八思巴 白圭 白居易 白朴 白起 白淑湘 白行简 白玉霜 白元 班彪 班超 班固 鲍革 包拯 孛儿只斤铁木真 北海王 北海王慕容超

伯阳 不寿 不降 蔡哀侯 蔡伯荒 蔡成侯 蔡戴侯 蔡悼侯 蔡共侯 蔡宫侯 蔡桓侯 蔡景侯 蔡厉侯 蔡灵侯 蔡伦 蔡瑁 蔡穆侯 蔡平侯 蔡叔度 蔡叔度姬度蔡文侯 蔡武侯 蔡僖侯 蔡宣侯 蔡夷侯 蔡元培 蔡昭侯 蔡仲 蔡仲姬胡 蔡庄侯 曹操 曹成公 曹成公姬负刍曹戴伯 曹戴伯姬苏曹悼公 曹悼公姬午曹芳 曹宫伯 曹宫伯姬侯曹共公 曹共公姬襄曹奂

曹桓公姬终生曹惠公 曹惠公姬兕曹靖公 曹靖公姬露曹锟 曹髦 曹穆公 曹穆公姬武曹丕 曹平公 曹平公姬须曹汝霖 曹叡 曹叔 曹叔姬振铎曹太伯 曹太伯姬脾曹文公 曹文公姬寿曹武公 曹武公姬胜曹僖公 曹僖公姬夷曹襄公 曹襄公姬野曹孝伯 曹孝伯姬云曹宣公 曹宣公姬强曹雪芹 曹夷伯 曹夷伯姬喜曹隐公 曹隐公姬通曹幽伯 曹幽伯姬强曹禺 曹昭公 曹昭公姬班曹植 曹仲君 曹仲君姬平

曹庄公姬夕姑岑参 察合台 柴荣 柴宗训 长广王 长广王元晔长宁侯 长宁侯张祚常遇春 陈哀公 陈哀公妫弱陈霸先 陈伯宗 陈成公 陈成公妫午陈独秀 陈废帝 陈废帝陈伯宗陈共公 陈共公妫朔陈果夫 陈后主 陈后主陈叔宝陈胡公 陈胡公妫满陈怀公 陈怀公妫柳陈桓公 陈桓公妫鲍陈惠公 陈惠公妫吴陈景润 陈炯明 陈厉公 陈厉公妫佗陈灵公 陈灵公妫平国陈留王 陈留王曹奂陈闵公 陈闵公妫越陈穆公

历代名家画松大全

历代名家画松大全 历代名家画松大全 2015-03-16 中艺汇集伍佰艺书画艺术网 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卓越的人格品质和气节。苏东坡有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如文同画梅、竹、石题:“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松树早在唐代吴道子时就常被画在壁障上,后世多在山水画中运用,也有单独画松成幅者。本辑收录自五代至当代名家松树题材画作近二百幅,从中可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名家之笔墨构图的变化多姿。 松壑会琴图五代荆浩(850-936) 寒林平野图北宋李成(919-967) 乔松平远图北宋李成(919-967) 万壑松风图巨然

双松图北宋郭熙(1023-1085) 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1066-1150) 携琴访友图南宋李唐(1066-1150) 岁寒三友图南宋马远(1140~1225) 倚松图南宋马远(1140~1225) 四景山水图冬景南宋刘松年(1155-1218) 静听松风图南宋马麟(1200) 松猿图轴南宋法常(?-1281) 松涧山禽图宋佚名 双松平远图元赵孟頫(1254~1322) 松荫会琴图元赵孟頫(1254~1322)

鹊华秋色图元赵孟頫(1254~1322) 松亭图元曹知白(1272-1355) 双松图元吴镇(1280-1354) 松溪钓艇图元赵雍(1289-1369) 林下鸣琴图元朱德润(1294-1365) 松溪钓艇图元朱德润(1294-1365) 霜浦归渔图元唐棣(1296-1364) 幽涧寒松图元倪瓒(1301-1374) 春山读书图元王蒙(1308-1385) 鹰桧图轴元张舜咨(1329) 墨松图明戴进(1389~1462)

中国历代名人绰号

先秦时期 黄帝——华夏始祖 大禹——开启新天的治水英雄 周武王——建立八百天下 周公旦——礼仪之邦的建制人 管仲——中国最早的经济改革家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 孙武——百世兵家之祖 公输般——中国土木工匠的祖师 墨子——主张兼爱的哲学家 扁鹊——春秋神医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正气 庄子——万世逍遥 商鞅——锐意变法的政治家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韩非子——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李冰——卓越的水利专家 秦汉时期

秦始皇赢政——千古第一帝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高祖刘邦——大汉王朝的缔造者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韩信——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盛世主 董仲舒——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学家司马相如——琴台绝调 张骞——沟通西域的探险家 李广——不叫胡马度阴山 霍去病——马踏匈奴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王昭君——汉匈和平使者 王莽——复古改制的篡权者 刘秀——中兴大汉的伟大政治家 王充——伟大的唯物思想家 班固——信史照尘寰 班超——投笔从戎,深入虎穴

张衡——东汉文化巨人 蔡伦——造纸术的改进者 张仲景——中华医圣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操——乱世枭雄 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曹植——才高八斗 华佗——外科鼻祖 马钧——曹魏时期的大发明家 王羲之——中国书圣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顾恺之——虎头三绝 祖冲之——通才科学家 北魏孝文帝——伟大的少数民族改革家郦道元——卓越的地理学家 贾思勰——杰出的农学家 隋唐五代时期 杨坚——隋唐盛世的奠基人 李春——著名的桥梁工匠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颜体字,大气磅礴,但是也有人说颜体字像个农夫挑个担子半站着,不太雅观。但每个种字都各有优缺点。可以学下颜体,要不外就学王羲之的字,这也是一个有争论的人,有人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说他雄强的一面,也有人说他的字娟秀,妩媚。本是一俗人,不敢以自己的观点看书法大家的字,但还是觉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得更好。要不就学李北海(李邕),不过北海的字是行书,还有何绍基的行书,献之的行草书。楷书我比较看重唐驼,要不看看他的楷书。要是觉得这些都不好的话,想走大气点的字,那么就 2 学魏碑吧,张猛龙,龙门四品,……魏碑写的好的,康有为-------------------------------------------------------------------------------------------- 王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

中国紫砂历代名家 金沙僧:开基元祖金沙僧;正德年间人,因为他在宜兴东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称金沙僧。他为人闲静有致,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陶艺,当时可能茶叶正改为壶泡,遂筑为胎规而圆之,再刳使中空,并出口、柄、盖的,然后拿去陶穴烧成,为人使用。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壶,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根据。但由于其作品并不署款,自无从认定有何传器流之于世。至于也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无名壶」即为金沙僧所筑,是否真实,则尚待察考。 龚供春: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随侍主人到金沙寺读书,因仿得老僧手艺,也习得一套本领,仍采筑方法,指纹也隐现其上,作品款式不一,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据传用来盛茶,不失原味,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无不索寻供春壶见图,传世作品有失盖的树瘿壶等。 时朋(时鹏) 继龚供春后即万历年间的董翰、赵梁、元畅合称四大名家,仍沿供春作壶之法。董翰之作着重纤巧新奇,其它三家则崇尚古雅拙朴。有水仙花六瓣方壶传世。 李茂林 名养心善制小圆式及菊花八瓣壶,作品朴雅细致,壶艺属上乘。 时大彬(号少山) 时朋之子,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茗壶制作技艺传至时大彬已较为成熟,大彬对茗壶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所制之壶初仿供春,落款为“大彬仿供春式”,敦朴妍雅,喜制大(高)壶,明清以来被推为壶艺正宗,后闻陈眉公品茶试茶之论,才改制小型壶,作品仍可发人逸远之思,有提梁、僧帽、龙带、莲瓣、印包、玉兰花瓣及开光、鼎足等款。 李仲芳 李茂林之子,时大彬高足,凡仲芳之作被大彬赏识时,也会署题彬款,所以当时的人就称「李大瓶、时大名」。有觚棱壶传世。 徐友泉 徐友泉原非陶艺中人,但因他的父亲好大彬壶,遂特延致家塾。吴梅县茗壶赋谓友泉「综古今、极变化、技进乎道,集斯艺之大成」,对他推许备至。徐友泉所制壶式仿古尊诸器,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等传世壶有三瓣三足式、三羊环耳梅花形、虎金亨式及异兽印包盒。 欧正春:万历时人,师从时大彬,所制壶大多是花卉果物,做工精研。 邵文金:万历时人,师从时大彬,仿汉方壶独绝,有双环耳瓶传世。 陈信卿:万历时人,仿时大彬及李仲芳,作品有开光方壶等。

中国历史上的40个名人

中国历史上的40个名人 1.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2. 曹操: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3. 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为其代表作。 4. 曹植: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为《七步诗》。 5. 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笔记体志怪小说《搜神记》。 6. 陶渊明:东晋诗人,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7.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 8. 王之涣: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 9.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别》《使至塞上》。 10. 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 11. 王昌龄: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 12. 李白:诗仙,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13. 杜甫:诗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许多诗流传千古。 14. 白居易: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代表作有《长恨歌》《忆江南》《卖炭翁》。 15. 韩愈: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中公网校归纳整理

16. 柳宗元: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江雪》《捕蛇者说》。 17. 杜牧: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等为其代表作。 18. 岑参: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乌衣巷》《陋室铭》。 20.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21.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22.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均有极高成就。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23.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代表作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24. 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夏日绝句》。 25.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存诗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26. 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27. 文天祥: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诗文,代表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28.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代表作有《雨霖铃》《少年游》。 29.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代表作有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1]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 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 年 主要成就: 书法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 帖 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全集–王羲之书法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全集–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人书法家,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王羲之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浙江绍兴),来山阴不久,即去建康随伯父王导读书。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法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编辑:书法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