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教案] 1.1.1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基本流程

(1)由生活实例发邮件和猜价格,体会算法思想。

(2)转到数学问题,,体会算法思想,设计自然语言算法。

(3)总结概括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4)两个例子巩固提高。

(5)反馈练习,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算筹、算盘、计算机等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变化,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算法这个名词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它确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广

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现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科学计算、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正是本课程的主题!

二、问题设计

1、假如你的朋友不会发邮件,你能教他吗?,请你写出步骤。

(设计意图:让S从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第一步:打开电子信箱;

第二步:点击"写邮件";

第三步:输入发送地址;

第四步:输入主题;

第五步:输入信件内容;

第六步;点击"发送邮件"

2、电视节目中,有一种有趣的“猜数”游戏:?现有一商品,价格在0到8000元之间,釆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说出正确的答案呢?

第一步:报"4000";

第二步:若答"高了",就报"2000";否则报"6000";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报数方法,直至得到正确结果。

T点评: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按某种顺序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解决数学问题也常常如此。例如: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可以按照某一程序进行操作;将上述程序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后,就能借助计算机极大地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因此探索解决问题的统一程序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程序就是算法。

3、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怎样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操作序列? (设计意图:让S 体会数学问题的步骤或程序就是算法)

例1 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算法1:连续加和求得,

第一步 : 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可以运用公式1+2+3+……+n=n(n+1)/2直接计算.

第一步: 取n=5;

第二步:计算n(n+1)/2;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T 点评:比较上二种算法,算法2更简单,步骤少,所以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合算的算法.因此在寻求算法的过程中,首先是利用公式.

我们用消元法求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

第一步:将方程(2)中x 的系数4除以方程(1)中x 的系数2,

得到乘数m=2.

第二步:方程(2)减去方程(1)乘以m,消去方程(1)中的x 项,得到:3y=-3例2.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1154)1(72y x y x

即有y=-1;

第三步:将y=-1代入方程(1),得到x=4.

第一步:②×a 1 - ①×a 2,得:()12211221c a c a y b a b a -=-③

第二步:解③得 1

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

第三步:将1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代入①,得1

2212112b a b a c b c b x --=.

三、归纳总结

算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通常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的和有限的步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特征:(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

01221222111≠-???=+=+b a b a ②c y b x a ①c y b x a 写出求下方程组的解的算法.

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逻辑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

四、巩固提高

例3、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

分析:(1)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

(2)要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n是否为质数,只要根据质数的定义,用比这个整数小的数去除n,如果它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而不能被其它整数整除,则这个数便是质数.

解:算法:

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不是质数;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是质数.

T点评:本算法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设计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例4、.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的近似根的算法.

分析:该算法实质是求的近似值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解:设所求近似根与精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算法:

第一步:令 .因为,所以设x1=1,x2=2.

第二步:令,判断f(m)是否为0.若是,则m为所求;若否,则继续判断大于0还是小于0.

第三步:若,则x1=m;否则,令x2=m.

第四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x1、x2之间的任意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若否,则返回第二步.

说明:按以上步骤,我们将依次得到课本第4页的表1-1和图1.1-1.于是,开区间(1.4140625,1.41796875)中的实数都满足假设条件的原方程是近似根. 运行结果:

五、练习反馈

1、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2、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

六、小结作业:

1、算法概念和算法的基本思想

(1)算法与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解法的联系与区别;

(2)算法的五个特征。

2、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写出一此简单问题的算法。

算法初步比较经典的教案

算法初步与框图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三、复习指南 本章是新增内容,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考查,常与数列、函数等知识联系密切.考查的重点是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以基础知识为主,如给出程序框图或算法语句,求输出结果或说明算法的功能;或写出程序框图的算法语句,判断框内的填空等考查题型.难度层次属中偏低. 第一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 2..

3. 4.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的大小,若b小,则把b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与c的大小,若c小,则把c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是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所以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求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 评注: 求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L≥ 1×3×5××n100成立时n的最小值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 =?=; S i 第二次:135,7 =??=; S i 第三次:1357,9 S<不成立,输出结果是7,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求使=???=,此时100 S i

数学111算法的概念文字资料1素材新人教b版必修3

1.1.1 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指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也就是说给定初始状态或 输入数据,经过计算机程序的有限次运算,能够得出所要求或期望的终止状态或输出数据。 算法常常含有重复的步骤和一些比较或逻辑判断。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算法的历史〗 “算法” (algorithm)来自于9世纪波斯数学家比阿勒?霍瓦里松的名字al-Khwarizmi ,比阿勒?霍瓦里松在数学上提出了算法这个概念。“算法”原为"algorism",意思是阿拉伯数字的运算法则,在18世纪演变为"algorithm" 第一次编写算法是Ada Byron于1842年为巴贝奇分析机编写求解解伯努利方程的程序,因此Ada Byron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因为巴贝奇(Charles Babbage)未能完成他的巴贝奇分析机,这个算法未能在巴贝奇分析机上执行。因为"well-defined procedure" 缺少数学上精确的定义,19世纪和 20世纪早期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在定义算法上出现了困难。20世纪的英国数学 家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论题,并提出一种假想的计算机的抽象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图灵机。图灵机的出现解决了算法定义的难题,图灵的思想对算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算法的特征〗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的特征:

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 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 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除了初始条件;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 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运算后即可完成。 〖形式化算法〗 算法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本质,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质上是一个算法来告诉计算机确切的步骤来执行一个指定的任务,如计算职工的薪水或打印学生的成绩单。一般地,当算法在处理信息时,会从输入设备或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取数据,把结果写入输出设备或某个存储地址供以后再调用。 〖算法的实现〗 算法不单单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也可以在神经网络、电路或者机械设备 上实现。 ?例子 这是算法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有一串随机数列。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这个数列中最大的数。如果将数列中 的每一个数字看成是一颗豆子的大小,可以将下面的算法形象地称为“捡豆 子”:

算法的概念 优秀教案

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教学重点】 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 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二、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三、例题分析 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定。 解析:根据质数的定义判断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至(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

算法的概念教学设计

算法的概念教学设计 孙凤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

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例1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1做出判定。 例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议程x2–2=0的近似根的算法。 小结:算法具有以下特性:(1)有穷性;(2)确定性;(3)顺序性; (4)不惟一性;(5)普遍性

11算法的概念

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生活实例感官认识算法,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初步了解高斯消 去法的思想并初步认识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及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发展对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能力,发展从 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清晰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讨算法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求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算法和算法的基本思想。 2.难点:算法分析与可行性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采用先整体感悟再模仿后亲历操作的教学思路。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 根据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6个层次的学法: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观察归纳—形成概念;③讨论研究—深化概念;④及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四,教学过程: ⑴创设问题情景: 请研究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问题1:汉诺塔问题:如图三根柱子,甲柱上从大到小放置了三个圆环A、B、C,现在要将这三个圆环移至乙柱,也要从大到小放置。要求一次移动一个,移动过程中,大圆环不能放于小圆环上,如何移动?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移动方法与策略如下 S1将C环移至乙柱; S2将B环移至丙柱; S3将C环移至丙柱; S4将A环移至乙柱; S5将C环移至甲柱; S6将B环移至乙柱; S7将C环移至乙柱。 问题2: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1 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试问他们怎样渡过河去?请写出一个渡河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 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 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Flash演示材 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

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 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时) (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 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 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 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 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 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 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 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

121函数的概念(1)补充练习

变式训练 1.已知a 、b ∈N *,f (a +b )=f (a )f (b ),f (1)=2,则 )2006()2007()2()3()1()2(f f f f f f +++ =_________.分析:令a =x ,b =1(x ∈N *), 则有f (x +1)=f (x )f (1)=2f (x ), 即有) ()1(x f x f +=2(x ∈N *). 所以,原式= 2006222++=4012. 答案:4012 2.2007山东蓬莱一模,理13设函数f (n )=k (k ∈N *),k 是π的小数点后的第n 位数字,π= 3.1415926535…,则[]{} 100 )10(f f f 等于________. 分析:由题意得f (10)=5,f (5)=9,f (9)=3,f (3)=1,f (1)=1,…, 则有[]{} 100 )10(f f f =1. 答案:1 2.2007山东济宁二模,理10已知A={a ,b ,c },B={-1,0,1},函数f :A→B 满足f (a )+f (b )+f (c )=0,则这样的函数f (x )有( ) A.4个 B.6个 C.7个 D.8个 活动:学生思考函数的概念,什么是不同的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后,不同的对应法则就是不同的函数,因此对f (a ),f (b ),f (c )的值分类讨论,注意要满足f (a )+f (b )+f (c )=0. 解:当f (a )=-1时, 则f (b )=0,f (c )=1或f (b )=1,f (c )=0, 即此时满足条件的函数有2个; 当f (a )=0时, 则f (b )=-1,f (c )=1或f (b )=1,f (c )=-1或f (b )=0,f (c )=0, 即此时满足条件的函数有3个; 当f (a )=1时, 则f (b )=0,f (c )=-1或f (b )=-1,f (c )=0, 即此时满足条件的函数有2个. 综上所得,满足条件的函数共有2+3+2=7(个).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用集合的观点来看待函数. 变式训练 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是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那么解析式为y =x 2,值域是{1,4}的“同族函数”共有( ) A.9个 B.8个 C.5个 D.4个 分析:“同族函数”的个数由定义域的个数来确定,此题中每个“同族函数”的定义域中至少含有1个绝对值为1的实数和绝对值为2的实数. 令x 2=1,得x =±1;令x 2=4,得x =±2. 所有“同族函数”的定义域分别是{1,2},{1,-2},{-1,2},{-1,-2},{1,-1,2},{1,-1,-2},{1,-2,2},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3.4《算法及其实现》中第1课时的内容。是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算法及其实现》这一节,利用生活经验和常见问题,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含义、算法的常见表示形式以及对象、属性、类、事件、事件驱动等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作为学习VB程序设计的基本前提。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学生为慈溪中学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在程序设计的体验很少,对算法也没有深入的了解。本节的先行知识是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并产生兴趣,如何接受算法与VB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基本理念,进而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对算法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知道算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2.能读懂流程图,可以独立设计简单算法的流程图; 3. 通过防沉迷系统的程序界面和自我介绍事件活动,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方法等概念。 4.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 5. 体会计算机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读懂并设计简单的流程图,体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相应算法。 难点:类、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方法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课件、学生素材;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仪、教学控制软件、VB软件、umu教学网站。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计算机能看懂这个流程图吗? 所以要能让计算机帮我们解决问题,必须采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这个算法。 的特点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两大核心。 通过未完成版的防沉迷系统界面对 对程序界面直接给出对象和属性的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对象和属性概念的 :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自我介绍

版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

1.1.1 算法的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2.了解算法的思想.3.会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 知识点一算法的概念 思考1 有一碗酱油,一碗醋和一个空碗.现要把两碗盛的物品交换过来,试用自然语言表述你的操作办法. 思考2 某笑话有这样一个问题: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答案是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这是一个算法吗? 梳理算法概念 知识点二算法的特征 思考1 设想一下电脑程序需要计算无限多步,会怎么样? 思考2 算法与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解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梳理算法的五个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________的,它应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________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是模棱两可的. (3)逻辑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完成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而且每一步都是正确无误的,从而组成具有很强逻辑性的____________. (4)普遍性:一个确定的算法,应该能够解决一类问题. (5)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也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特别提醒: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算法,关键是明确算法的含义及算法的特征. 知识点三算法的设计要求及描述 思考1 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是不是唯一的? 思考2 任何问题都可以设计算法解决吗? 梳理 1.算法的设计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通俗易懂.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2.算法的描述 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常用的有自然语言、框图(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等.(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可以是汉语、英语或数学语言等,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当算法中的操作步骤按顺序执行时比较容易理解,缺点是如果算法中包含判断和转向,并且操作步骤较多时,就不那么直观清晰了. (2)框图(流程图) 所谓框图,就是指用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算法(这在下一节中将学习).用框图描述算法,具有直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便于检查、修改及交流等优点.

算法的概念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题: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算法的概念; (2)会初步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3)能用算法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尝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算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 [情感目标] 用现实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用自然语言描叙算法。 难点:对算法的描述,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情景引入: 请同学们来一起看屏幕上的图片。大家都认识吗?(电脑,计算机)会用吗?(会)都用来干嘛?(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聊天、打字……)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大家对计算机都很熟悉了。我小的时候对计算机的接触的很少,总以为那是科幻电影里无所不知的智能机器。所以当周围有小朋友炫耀起家里买了计算机以后,我请他帮我向计算机问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我长大后能长多高?当然,他的计算机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的生活之中。我也会用它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聊天、打字、处理数据……。那么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算法就是一个开始。

1 二、算法的概念: 实际上,算法对我们并不陌生。 来请大家解这样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①1212y x y x , 第一步:2?+②①,得:③??=15x , 第二步:解③,得:5 1=x , 第三步:2-?①②,得:④??=35y , 第四步:解④,得:5 3= 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5351y x 。 我们可以用上述的五个明确的步骤给出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那么对于其他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探究一:你能写出求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⑥⑤222 111c y b x a c y b x a , 其中01221≠-b a b a ,可以写出类似的求解步骤: 第一步:12b b ?-?⑥⑤,得:⑦??-=-21121221)(c b c b x b a b a , 第二步:解⑦,得:1 2212112b a b a c b c b x --=,(01221≠-b a b a ) 第三步:21a a ?-?⑤⑥,得:⑧??-=-12211221)(c a c a y b a b a , 第四步:解⑧,得:1 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01221≠-b a b a )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12211 22112212 112b a b a c a c a y b a b a c b c b x 。 那么上述的五个明确的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算法。 实际上,对于某些数学中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我们也能够给出由有限个明确的

算法的概念的教学设计说明

算法的概念的教学设计 杭二中分校海玲 一.容和容解析 算法是规则系统一种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尤指一种为在有限步骤解决问题而建立的可重复应用的计算过程。(概念的涵广义) 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概念的涵狭义) 算法概念这一节,立足于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明确顺序,是实现用程序框图、程序语言的表示方式的基础。(容及在本章的地位) 算法的思想方法几乎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所有章节,如解三角形、数学归纳法、数学建模等.本节的容能为以后学习本章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以及选修1-2第四章“框图”容奠定基础.由于程序框图体现的是算法的思想,故其思想方法可运用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在学科中地位)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法是连接人和计算机的纽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需要算法。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自然语言表达,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本节课学习用自然语言进行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体现其应用性)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本节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具体目标为: 1.要求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 3.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算法思想,会用自然语言表达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三.教学问题诊断 本节算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按照指定的要求一步步解决的;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所遵循的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括号的处理规则等,都是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算法实例。初中学习的方程组的解法等,也是算法的典型体现。高中学习的必修1中求函数零点的二分法的解题步骤、必修5中线性规划的解题规律等更成了算法的经典问题。还有数列的求和、质数的判定、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都涉及到算法。同时,在其他学科、甚至生活中也离不开算法。 算法的实质是将人的思维过程处理成计算机能够一步一步执行的步骤,进而转化为一步一步执行的程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学生以往有一些经验,如教师对某些题型总结的较为固定的解题步骤。不过这种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升华。只有在完整地学习了算法后,学生才能把这些知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来认识。算法是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构造性的描述。算法并不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容。教学难点是对算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描述,尤其是对循环问题的递归语言表达,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更加难以掌握。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明白算法是规则系统一种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下回顾特殊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自然展示求解的“步骤”,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算法是在有限步骤解决问题而建立的可重复应用的计算过程,并能够编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的。 在建立了算法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介绍学生熟悉的例子,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举算法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算法的思想。 接着通过例1和例2设计算法,帮助学生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质数的判断是学生小学就

算法与算法描述教学设计

算法与算法描述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算法与算法描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3.认知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 4.理解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流程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算法设计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认识计算机只是工具,合理的指挥和控制计算机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 充分理解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三、学生分析 在必修模块“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部分以及本章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对VB开发环境有所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 本节课有关知识、问题与数学学科联系紧密,学生具有相关的数学基础,因此理解起来相对容易。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情境教学

2、学习方法:协作学习、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注重实践、互动交流;另外举例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较好的掌握了算法的概念,理解算法的设计和优劣的选择。学生初步接触编程,设计好这堂课的内容,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1.1.1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基本流程 (1)由生活实例发邮件和猜价格,体会算法思想。 (2)转到数学问题,,体会算法思想,设计自然语言算法。 (3)总结概括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4)两个例子巩固提高。 (5)反馈练习,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算筹、算盘、计算机等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变化,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算法这个名词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它确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广义地说,算法

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现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科学计算、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正是本课程的主题! 二、问题设计 1、假如你的朋友不会发邮件,你能教他吗?,请你写出步骤。 (设计意图:让S从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第一步:打开电子信箱; 第二步:点击"写邮件"; 第三步:输入发送地址; 第四步:输入主题; 第五步:输入信件内容; 第六步;点击"发送邮件" 2、电视节目中,有一种有趣的“猜数”游戏:?现有一商品,价格在0到8000元之间,釆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说出正确的答案呢? 第一步:报"4000"; 第二步:若答"高了",就报"2000";否则报"6000";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报数方法,直至得到正确结果。 T点评: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按某种顺序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解决数学问题也常常如此。例如: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可以按照某一程序进行操作;将上述程序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后,就能借助计算机极大地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因此探索解决问题的统一程序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程序就是算法。 3、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怎样用数学语言

111(填空)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概念汇总

(填空)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和()统称()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只有( ),要( )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4、在有括号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5、0和()相乘都得0; 6、0除以()得0;()不能作除数。 7、组合成综合算式:12×3=36 240÷60=4 45×2=90 35÷7=5 25×4=100 100-90=10 36+5=41 100-98=2 综合算式:100-(45×2)12×3 + 35÷7 25×(240÷60)- 98 8、陷井题:15×4÷15×4(不等于1,正确等于16)14+6-14+6(不等于0,正确等于12) =60÷15×4 (先、再、最后)=20-14+6 (先、再、最后) =4×4 =6+6 =16 =12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1、两个()交换位置,()不变,这叫做( )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不变,这叫做( )。 3、两个()交换位置,()不变,这叫做( )。 4、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不变,这叫做( )。 6、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 )。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如:127-65-35=127-(65+35) 8、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如:490÷35÷2=490÷(35×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 减法运算性质乘法分配律 除法运算性质 5、在简便运算中常用的乘法式有:125×8=1000? 25×4=100? 50×2=100 15×2=30 6. 37+46+63=37+63+46 运用() (46+37)+63=46+(37+63)运用() 37+46+63+54=(37+63)+(46+54)运用() 25×23×4=25×4×6 运用() (23×25)×4=23×(25×4)运用()

德育渗透教案(算法概念)

德育渗透教案一: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解析算法和程序实现教学设计Word版

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解析算法”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设计思想。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其算法的思想:用解析法找出数学表达式,用它来描述问题的原始数据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本堂课的设计思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实例引入主题——认知主题——实践体验主题——扩展与提高这几个阶段层层深入的递进式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解析算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解析算法的科学逻辑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使用解析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解析算法。2.初步掌握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材中很多例子,但是考虑到课时,具体采用了“计算1900年开始的任意一天是星期几”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程序的3种基本模式已有一个了解的基础,对于简单的程序段也有一定的认知意识。并且已学习了枚举算法,这对本节课的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学生还是会觉得算法设计比较难掌握,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将题目的设计思想转化为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写出相应的代码并通过自己编制程序上机实践来体验。因此在课堂分析过程中,学生应当从听课认识——分析理解——实践探究这些过程中全面掌握解析算法的设计思想,并能用此算法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及与其他学科有所关联的一些简单问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解析算法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分析了解解析算法的解题结构,初步掌握对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问题分析,归纳解析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确定解题步骤。让学生理解如何用3步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增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感受解析算法的魅力,养成始终坚持、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成功的意志品质。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计算1900年开始的任意一天是星期几,让学生理解解析算法的思想,初步

算法教案

一、知识点剖析 1.算法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要点: 算法定义:在数学中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算法特点:①有穷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它应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且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不能模棱两可。③可行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明确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要准确无误才能解决问题。④不惟一性: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不惟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解决。 易混易错:(1)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运算,只要按部就班的做总能算出结果,通常把算法过程称为“数学机械化”,“数学机械化”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2)实际上,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算法。如,邮购物品有其相应的手续。购买飞机票也有一定的手续等。(3)求解某个问题的算法不惟一。 2.(1)程序框图表示算法步骤的一些常用的图形和符号 点的符号。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①顺序结构 ②条件结构 ③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会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易混易错:在条件结构中无论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框之一,两框不可能同时执行,也不可能两框都不执行。 循环结构:算法结构中经常会遇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成为循环体。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当性循环结构和直到性循环结构。 当性循环结构: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先判断” 直到性循环结构: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先循环” 注意: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着条件结构。 3.基本算法语句 (1)输入语句 ①输入语句的一般形式是: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②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 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 ④输入语句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⑤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 (2)输出语句 ①输出语句的一般形式是: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②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 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如PRINT “S=;S 是提示输出的结果是S的值 ④PRINT语句可以在屏幕上出现常量、变量以及系统信息。 注意: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问题的结果输出。 (3)赋值语句 ①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 ②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变量=表达式 ③“=”叫做赋值号。 易混易错:①赋值号做变只能是变量而不能使表达式。 ②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调换。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符号意义不同。 注意: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程序框图中的顺序结构;一个算法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具有运算功能而输入语句不具有运算功能。 (4)条件语句 共分为两种形式 IF-THEN-ELSE格式 (1)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郭小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概念和理论,而算法的概念和理论都太抽象,讲起来非常的枯燥乏味,那么就要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能轻松而又愉快的接受并理解。 二、学生分析: 在数学中已学过程序设计模块,对算法有一定的初步基础,学习了结构语言的三种结构,并能编写一些较简单的程序。但是学生对结构的掌握并不是很熟练,他们对编程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情感领域: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力发展: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处理运用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通过作品的制作、反思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引导学生对编程的兴趣,理解算法的概念和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为程序设计打好基础。 四、教学重点: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描述 3、算法的设计 五、教学难点: 1、算法的选择。 六、教学手段: 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式教学,以趣味智力题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故事事例和具体的程序运行对比,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学习能力。

1、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 环环相扣。 2、问题的设计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学生重点 与难点的把握。 3、举例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并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4、算法的选择作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问题三】【问题四】二大问题 的设置,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与消化。 5、网络教学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9618997730.html,/wljx)的使用,极大的加强了师生 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提交的作业(https://www.doczj.com/doc/9618997730.html,/wljx/wljxzpdp. asp?classid=5249)可以进行即时的点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九、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数学模块中对算法已进行了初步的学习,故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数学模块中的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把握是比较到位的。对于算法的选择,在数学中并没有过于深入的讲解,本节课通过问题三和问题四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此有较深入的理解,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基本达到预定目标。 2、从学生对问题二提交的算法来看,有部分学生对循环结构掌握得并不好,如do…loop until 写成do…until ;有些直接用条件语言IF来实现循环结构;有的对DO语句的条件写错。 3、本节课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调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