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品范文】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品范文】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品范文】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品范文】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发展条件和能力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广大农村居民能否同步实现小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还需要看到的是,我国是一个拥有近6亿农村常住人口、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腿和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弥补农村现代化这一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

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是20个字的要求,但有几个方面已经根据新情况进行了调整,更好地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加快振兴农村产业,首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农村科技服务力量薄弱,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更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至6%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青年人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严重。要全面振兴乡村,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同时,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干部、农民和新型主体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打通渠道,让广大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红利。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也给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其次,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此外,还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式,增强补

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提高农业补贴的效能;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_8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目前我国在乡村发展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乡村凋敝根源复杂。乡村凋敝,也被描述为农村空心化,指人口外出、产业空虚、农村落败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幸福感提升的“伤口”。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资源并不仅限于基础设施领域,还包括制度、体制、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比如人才短缺、管理落后、资金匮乏等,这些若得不到根本改善,农村仍将缺乏足够吸引力。 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硬实力方面,基础设施仍是农村发展最大短板。不少村庄依旧存在道路不通,农产品无法创造价值的状况。物流梗阻现象突出,影响了“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实效。此外,水利的影响因素仍不容忽视,不少地区依旧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一些地方安全饮水尚存困难,造成了大量农民外出谋生。住房方面,国家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让不少农民住上了新房,但由于投入资金总量有限,惠

及人口受限,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软实力方面,产业、人才、技术、文化、意识等需要全面加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利润作保障。长期以来,农业效益低下,导致土地撂荒、劳动力流失等问题,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走现代农业道路,提升农业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及其品质,让农业产生效益。当前,各地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的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但如何形成差异化竞争、提高现代农业的广度仍有待破解。 考虑片面、理解狭隘。一是优先发展与兼顾公平的关系。有的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不是全盘考虑、统筹推进,而是将资源往个别乡村聚集而忽视了其他村庄。这样容易出成绩,但与全面小康以及均衡化发展要求不符,也会引发社会不公。二是基础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受访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不能狭义地理解乡村振兴概念。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环境变好了也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应当因地制宜,一些生态脆弱、生态价值大于经济价值的区域,基础建设应当让位于生态保护,并通过生态搬迁等方式,在保障村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的振兴。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国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放在首位。深

乡村振兴战略的寓意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616642147.html, 乡村振兴战略的寓意内涵 作者:韩俊 来源:《当代党员》2017年第23期 ●“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项战略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我国,解决好“三农”领域的问题,是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二字,让我们自觉地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也就是说,教育、“三农”和就业,都是需要优先发展的事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所设定的一个新目标,也是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说到底,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就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方面都要进一步明确任务,都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把每一项工作做实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落户,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但是,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比如2030年到2035年,农村还会有将近4亿左右的人口,所以提出乡村振兴。乡村从来不是处在从属的地位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应该和城市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不矛盾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促进的,城市和农村从来都是互相联系的,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

2018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之意义

2018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之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之意义在于什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2018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之意义,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是将“三农”问题再次提升等级,上升到国家党政战略层次,结合当下全国各地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大会战,不难看出振兴农村将是今后我国战略决策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最关键的一场攻坚战。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取得重大突破都与农村变革有息息相关的内在原因。从武装割据时期的“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的“农村包围城市”,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农村变革都能释放巨大能量,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而其中缘由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核心结构是农业文明,任何一个朝代只有解决好农村问题才能建立盛世发展文明。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很好地解决农村问题。 聚焦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未曾达到的高度,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

文明的核心结构不断吸纳时代元素,正在重构新的中华文明,这迫使我们必须再一次推进农村改革,使之适应时代变化,继续释放内在动力,推动全面小康的历史目标。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围绕如何提高土地效益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体经济、美丽乡村等政策,就是我们党推进农村改革,建设新农村的集中体现。 而做好农村改革工作,我们还需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深入思考,克服基础设施落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客观困难,解决农民自身能力不足、发展思维欠缺等主观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履行职权职责,用好手中的权力,推进“组组通”公路、网络信息宽带、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等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发展的基础平台;还要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和产业建设,要以城镇产业带为中心,带动乡镇产业化,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中小城市,留住农民工在乡就业创业,解决空心村等问题;同时还要提倡好的民风民俗,严厉打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公共建设新型农村风貌。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振兴乡村建设,我们国家就有了稳定之基,才能更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前言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的一种“集体人格”。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乡村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涉及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和理念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乡村特征的文化。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乡村将着眼

点放在乡村本身身上,从改变村容村貌,推进产业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向前迈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灵魂,是每一个乡村发展要做好的必修课程。 一、乡村文化体系建设介绍 1.1 乡村文化体系概念 乡村文化体系是公共文化艺术的精神建设,广义上即整合乡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独特性、唯一性、显著性”为设计原则,以传递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乡村现有条件作为展示基础,实现对内重塑乡风文明,对外展示乡村特色的整套乡村文化体系建设,该体系对于营造“乡村+文化、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产业+发展”的独特乡村发展模式具有深刻的推动意义。 1.2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内容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过程,从过程来看,分为初期、中期、长期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乡愁回归发展)部分。从内容来看,乡村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民俗饮食民居、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生态旅游等都属于乡村文化体系建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不可否认,现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以此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在城镇赚钱后回乡置业曾经也是事业成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提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二)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即使在城镇化成熟后,农村人口还在4亿左右,因此没有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乡村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农民逐步上楼进社区,但

是城市应有的相关服务又不能完全进入,乡村发展又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当然我国也有一些乡村,比如陕西咸阳袁家村、山东临沂竹泉村等利用传统乡村资源,走出了一条振兴之路,也说明了乡村振兴的内在潜力。 (三)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 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把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 (四)乡村振兴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 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积累一定财富后回乡兴文重教、建祠修谱,由此带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兴盛;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徽商,助推徽商不断走向强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黄山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业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出口占全国的1/10,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300多元。比如泉水鱼,这是我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吃泉水鱼”已成为黄山乡村旅游新亮点,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文化注入经济,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文化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谓农业因文化生辉、文化因农业添彩。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历史上,徽州就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习俗养成,就有“永禁泥沙垃

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的乡规民约。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外在绿”与“内在绿”的 有机统一入手,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外在绿”就是外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点面结合、系统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等关键景点保护,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9%,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 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95%以上,PM2.5年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内在绿”,就是内在的生态理念。黄山市聚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全面推行生物低残留农药;在基层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鼓励村民以捡拾的垃圾就近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村民得实惠转观念、政府花小钱办大事”的双赢。 以徽州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现存8000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多种文献、1300多个非遗项目、超百万件文书,堪称中华文明的 一个重要集聚区。这些文化遗存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些珍贵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对空间形态4类116处、单体形态12类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徽州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持续关注。同时,坚持“利用是最好传承”的理念,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经济属性,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托,大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4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不可否认,现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以此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在城镇赚钱后回乡置业曾经也是事业成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提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二)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即使在城镇化成熟后,农村人口还在4亿左右,因此没有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乡村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农民逐步上楼进社区,但是城市应有的相关服务又不能完全进入,乡村发展又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当然我国也有一些乡村,比如陕西咸阳袁家村、山东临沂竹泉村等利用传统乡村资源,走出了一条振兴之路,也说明了乡村振兴的内在潜力。 (三)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 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20XX年开始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把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 (四)乡村振兴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这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部署。假以时日,必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12年连增,农民收入增长较快,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等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村出现凋敝,个别农民增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因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种田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非常重要、极为必要,而且充分体现了党始终情系农民、关心“三农”。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让城镇化发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实现更多的资源双向流动,形成更好的城乡良性互动,促使农村跟城市一样美

好,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立体式的、全方位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把“三农”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还是保证大宗粮食产品供给充足,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农产品供给市场看,一直以来,同样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农产品特别是大宗粮食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基础,更是重要标志。 这就告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不仅需要直面未来谁来种粮的问题,更应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农村稳定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镇化与城镇化实现同步,农业现代化赶上工业现代化步伐,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农业、乡土农村的面貌,真正让农村成为吸引城里人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三农”看到美好明天,更将为国家现代

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OBSERVATION 观察 22 小康INSIGHT CHINA 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往城镇化城乡发展格局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扎实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现实的乡村发展需求。 渐成为今天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历史性起点。 以农村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建设在 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最近五年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由传统村落保护到各类仿古建筑整体设计;由农家乐餐饮到各色民居特色休闲度假方式;由民族歌舞表演到各色非遗传统民俗挖掘;各方专家参与,乡村设计工作室、乡建策划师应运而生。几乎每个成功案例背后都有社会资本的渗入。 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往城镇化城乡发展格局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深刻总结了我国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大发展形成城乡格局的经验教训,汲取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种发展探索因素,充分挖掘和发挥以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改革积累,它是根据未来发展需求,科学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指导我们第一阶段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政策、路线和方针,也是起步发展的 基本规划蓝图。无论是把城市建得更像城市,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还是留住乡愁,保住绿水 青山,关键都在于落实。 乡村治理面临重大挑战 为扎实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现实的乡村发展需求。 城市郊区如何发展?按照中国城郊经济研 究会这10年来对城郊地区的重新定义,在都市 文|谢 扬 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 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对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城镇化区域分布下的城乡格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中国城镇化 地区明确为21个片区,这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城乡格局给出的近中期和长期的规划设计。也就是说以往关于城镇化战略的争议,已经在现实发展面前逐步获得共识。这20 多个城镇化地区,就是今天和未来我国城市以都市圈、城市群和城市带为标志性模式的基本形式。 我国2006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就是顺应于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形势,矫正其发展偏差的历史性选择。既要防止城镇化发展中进一步的城市偏向,剥夺农民的选择权利;又要避免发生历史上各国城镇化发展中共同出现的农村“凋敝”现象。 如何寻找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就是这个历史选择中始终如一的基本方向。新时期最早的新农村建设出自浙江湖州,尔后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就是由此开始。 湖州市制定了历时18年逐个乡村改造的长远规划,每年集中财力3000万元,依序重点推进。主要是公共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后来发展起来的浙江安吉成为全国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在习总书记力主推荐下不断推向全国,逐 无论是把城市建 得更像城市,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还是留住乡愁,保住绿水青山,关键都在于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发中心原巡视员、原农村部副部长,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品范文】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发展条件和能力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广大农村居民能否同步实现小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还需要看到的是,我国是一个拥有近6亿农村常住人口、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腿和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弥补农村现代化这一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

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是20个字的要求,但有几个方面已经根据新情况进行了调整,更好地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加快振兴农村产业,首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浅谈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浅谈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为我国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初步学习,结合我所任职的邳州市岔河镇实际情况,谈几点个人想法: 一、扎实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产业振兴。要创新产业富民和生态富民之路,要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三权分置,减少农业用工,减少闲置土地、增加产业工人、增加土地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经营模式,促进村集体和农户的双增收,实现产业兴旺。邳州市岔河镇位于苏北鲁南两省交界,地属苏北大平原,全境总面积70.6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5.2万人。耕地面积7.4万亩,其中基本农作物6.1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其它1.3万亩主要经营蔬菜、草莓、葡萄等设施农业和银杏采业圃。为提升土地经营效益,推进农业生产由增产向提质的方向转变。我镇尝试用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成立了广大瑞康农业发展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与亳州市同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中草药规模化种植,签定三年定单购销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加快推进玫瑰花茶、银杏叶片等产品精深加工,采取互联网+模式,推

广农产品网络销售,加快形成及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响岔河生态农业品牌。在全镇12个行政村全面推开适度规模化种植。推进方式分3种:一是最直接的方式:村里的农业公司将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流转。二是农业公司进行土地托管,解决低收入户无技术、无劳动力等种植难得问题,公司对托管的土地进行经营管理,收益归农户,公司前期垫付种苗、人工和机耕,在收获时扣除经营成本并收取少许托管费用。三是农户将承包地入股农业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年终按股分红。镇农业公司负责指导、实验、研发、签订定单,村农业公司全面实施推广,农户自已经营耕种或成为职业化农民。 二、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振兴。要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生活条件的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近年来,邳州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活动,大力清理整顿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使公共环境秩序为之一新,社会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共建意识不提升。2017年,全市整治农村道路2318公里,清理河道1481公里。岔河镇累计进入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集体资源3803亩,增加村集体收入400余万元。村里用公共空间治理所得,安装路灯、建设公厕、硬化村内道路、栽植绿化树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我镇还将按照“村庄整洁、宅田界清、路通河畅、水清塘净、沟渠相连、阡陌相通、林网成格、集镇规整”的治理标准,延展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 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这对建 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部署。假以时日,必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缩小城乡差 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12年连增,农民收入增长较快,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等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村出现凋敝,个别农民增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因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种田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 的提出,不仅非常重要、极为必要,而且充分体现了党始终情系农民、关心“三农”。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让城镇化发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实现更多的资源双向流动,形成更好的城乡良 性互动,促使农村跟城市一样美好,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立体式的、全方位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

,把“三农”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还是保证大宗粮食产品供给充足,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农产品供给市场看 ,一直以来,同样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农产品特别是大宗粮食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 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基础,更是重要标志。 这就告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不仅需要直面未来谁来种粮的问题,更应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农村稳定涉及广 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镇化与城镇化实现同步,农业现代化赶上工业现代化步伐,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农业、乡土农村的面貌,真正让农村成为吸引 城里人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三农”看到美好明天,更将为国家现代 化带来深远影响。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体会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在乡镇工作的几年,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农村现状,浅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但目前城市发展迅速,农村却比较落后。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城市、农村发展极不协调,所以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这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落实推进,我认为一是村居环境的改造。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园。三是乡风文明的建设。移风易俗、文明村镇、文化建设等。 目前农村普遍环境卫生差,垃圾围村,经济发展落后,大多数没有自己的产业,只是单纯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同时目前种地并不挣钱,大多数农民都依靠出去打工挣钱。现在政府也正积极通过政策和措施改变这种现状,比如农村垃圾我区实行统一管理,“农村四好公路”到2020年农村全

部道路进行修建硬化。土地确权工作正积极推进,实行土地“三权分置”,鼓励农民土地流转等。 以我个人工作的漕河镇为例,我镇为农业大镇,奶牛养殖、双孢菇种植、果蔬大棚具有一定规模和历史。通过近几年政府的鼓励与倡导,农业产业化步伐较快,高效设施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等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几个大型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已基本建成,旨在发展成为集生态观光采摘园、休闲垂钓园、农产品科研中心、有机果蔬大棚种植区、绿色谷物杂粮种植区、农家特色餐饮区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规划打造成集休闲、采摘、餐饮、观光、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园区。乡风文明建设,以我镇为例我认为可以通过打造先进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推进。我镇梁家营村于XX年开始建设美丽乡村,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现在已经基本成型。梁家营高标准打造“梁家营生态创艺小镇”,村庄环境优美、创建氛围浓厚,全村移风易俗创建效果突出,通过整改红白理事会,制作设立善行功德榜,乡风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相信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不久的将来,农村一定会比城市更加的宜居。

浅谈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时代意义

·51· 51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浅谈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时代意义 王 茉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我国现代化 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国情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全球乡村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成功走出一条通过乡村振兴完美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措施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25-0051 从1982年党的中央一号文件承认包产到户的合法性开始,至今发布21个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可见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彰显了党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将三农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策略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应然之意 农村强则国强,农业弱则国弱,农业不强则会受制于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是城市与农村同时实现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工作提出很多新概念、新表述,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40年来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内生动力的不足、贫富差距、产业升级的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受阻等,都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迈进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中等收入阶段是矛盾多发期,首先要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一方面是农业滞后、农产品供应不足、乡村凋敝的想象。一方面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膨胀短期无法给大量进城务工农民提供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现象,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中国是人口大国,存在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能否在2021年实现GDP 过万,2025年实现GDP 过1.3万,届时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就需要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城市。就是让农村继续为中国现代化不断发展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农村还需要国家着力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来给予保护和保卫。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能性, 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踏上新征程,首先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丰富的物质积 累和经验积累。其次是2004年以来农业连续实现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生日新月异变化。因为衰败的农村烘托不出繁华的城市,所以一定要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城和乡是命运共同体,城和乡应共同实现现代化,城和乡关系应从附属走向平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所以党的十九大恰逢其时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乡村振兴战略写进了党章。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2.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拓宽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农业不仅可以提供物质产品,提供我们的饭碗,还可以提供非物质产品;加深了我们的乡愁和乡情,农村不仅要实现宜居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统一,更要使每一个角落都是祥和的是记得住乡愁的;拓宽了治理机制,保障农村安定有序。要振兴乡村,农民生活富裕是根本,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增进农民收入,让我们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六条原则”。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核心的政治保障,是我们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二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价值与路线图(上)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现在,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发展不充分,发展农业主要是靠()。 A.社会资本 B.财政 C.工商资本 D.外商资本 2. 两个百年目标之一是: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全面现代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其中,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是()。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化 C.城镇化 D.信息化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建设。 A.发展优先 B.节约优先 C.人工恢复 D.保护优先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有很大差距。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 2.7:1。 正确 错误

2. 城乡居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核心是:水、电、路、气、房、科、教、文、卫、保。现在,城乡居民都能享受这10项服务,但城乡水平差距大。 正确 错误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农业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点,正如()所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A.克强总理 B.主席 C.温家宝总理 D.主席 2. 从()讲,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 A.必要性 B.可行性 C.紧迫性 D.原则性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之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体包括()。 A.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B.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C.在发展速度上优先设置 D.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浅谈乡村振兴

浅谈乡村振兴 从人类文明史上来看,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必然结果。乡村衰落主要有“英国羊吃人式”和“拉美超前城市化式”两种形式。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地区,乡村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人间奇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自然风貌。 2.6亿农民工进城,使城乡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建设市场的转稳,改变着中国社会结构,由是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已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村不争的客观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据住建部《全国村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978—2012年,中国行政村总数从69万个减少到58.8万个,自然村总数从1984年的420万个减少到2012年的267个,年均减少5.5万个。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以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并确定了三个阶段的战略实施目标。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首提乡村振兴战略,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提出了实施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的参会人员规格是2013年以来较高的一次,乡村振兴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本质上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升级版”,现今的政策对在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治理、生活质量等方面

的要求有了更多关注。 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内容简述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提出要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此外,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一)从国家发展层面上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居民收入、消费、生活水平、居民福利待遇、地区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目前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二元化发展阶段,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以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从2008年至2016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5000元提升到13000元左右,实现翻一番。然而,与此同时,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