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引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很高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完全依靠自重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众多优点:

(1)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免振,可节省劳动力和电力,提高施工效率;

(2)改善工作环境,免除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给环境及劳动工人造成的危害;

(3)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可用于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配筋密集的结

构;

(4)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施工中漏振、过振,避免了振捣对模板冲击移位的问题;

(5)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6)降低工程总体造价,从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操作工人,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结构设计优化等方面降低工程成本。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主要应用于民用高层轻型墙体结构和工业工程中附属装配式构件、预制构件、钢筋密集的框架梁柱及料仓、漏斗、二次注浆等。

2 施工准备

2.1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

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和精心

的配合比设计,将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减小到足以被因自重产生的剪应力克服,使混凝土流动

性增大,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令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出现离析和泌水问题,

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且均匀的胶凝结构。因此,在配制中主要应

采取以下措施:借助以萘系高效减水剂为主要组分的外加剂,可对水泥粒子产生强烈的分

散作用,并阻止分散的粒子凝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降低。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应不低于25%,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保塑功能。

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能调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塑性粘度,同时提高拌合物中

的浆-固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使混凝土匀质性得到改善,并减少粗细骨料颗粒之间的摩

擦力,提高混凝土的通阻能力。

掺入适量混凝土膨胀剂,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同时提高混凝土

粘聚性,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适当增加砂率和控制粗骨料粒径不超过20mm,以减少遇到

阻力时浆骨分离的可能,增加拌合物的抗离析稳定性。在配制强度等级较低的自密实混凝土

时可适当使用增稠剂以增加拌合物的粘度。

2.2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通过试验及有关资料验证,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较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匀质性好,混凝土硬化时间短,混凝土外观质量好,便于拆模,因此,水泥品种的选择应优先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当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时,应了解水泥中的混合材掺量、质量以及对强度发展与流变性能的影响。一般水泥用量为350~450kg/m3。水泥用量超过500kg/m3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如低于350kg/m3,则需掺加其它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磨细矿渣等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矿物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浆体总量较大,如单用纯水泥会引起混凝土早期水化热较大、混凝土收缩较大,不利于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可弥补以上缺陷,并且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矿物掺合料包括如下几种:

(1)石粉: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等的磨细粉,粒径小于0.125mm 或比表面积在250~800m2/kg,可作为惰性掺合料,用于改善和保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粉煤灰:火山灰质掺合料,选用优质Ⅱ级以上磨细粉煤灰,能有效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3)磨细矿渣:火山灰质掺合料,用于改善和保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有利

于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4)硅灰:高活性火山灰质掺合料,用于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性和抗离析能

力,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细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砂浆量大,砂率较大,如选用细砂,则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将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细砂的比表面积较大将增大拌合物的需水量,也对拌合物的工作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选用粗砂则会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故一般选用中砂或偏粗中砂,砂细度模数在2.5~3.0 为宜,砂中所含粒径小于0.125mm的细粉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性能非常重要,一般要求不低于10%。

粗骨料:各种类型的粗骨料都可使用,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0mm。碎石有助于改善混凝土强度,卵石有助于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对于自密实混凝土,一般要求石子为连续级配,可使石子获得较低的空隙率。同时,生产使用的粗骨料颗粒级配保持稳定非常重要,一般选

用5~10mm级配石灰岩机碎石。

外加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常使用各类高效减水剂。掺入适量外加剂后,混凝土可获得适宜的粘度、良好的粘聚性、流动性、保塑性。一般可选用如下几种外加剂:

(1)萘系高效减水剂:较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稳定性好,与水泥适应性广泛,因

此选取减水率在25%以上萘系高效减水剂或以其为主要组分的外加剂;

(2)增稠剂:二醇、酰胺、丙烯酸、多糖、纤维素等聚合物,一般用于低强度等

级自密实混凝土,可适当增加混凝土粘度,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能力;

(3)引气剂:当自密实混凝土要求抗冻时,需使用引气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

能力;

(4)膨胀剂:考虑到自密实混凝土因粗骨料粒径小,砂率高,胶凝材料用量大,易导致混凝土自身收缩量大,因此宜加入8%~10%的膨胀剂,补充混凝土的收缩,减少混凝

土开裂的可能性。

水:采用洁净的自来水。

2.3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均是依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根据不同强度等级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计。但对于自密实混凝土就不太适用,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应首先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水胶比、用水量、砂率、粉煤灰掺量、膨胀剂等主要参数,再经过混凝土性能试验强度检验,反复调整各原材参数来确定混凝土

配合比的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突出特点是:高砂率、低水胶比、高矿物掺合料掺量。

2.4 自密实混凝土试拌

确定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后,应进行试拌,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同时应检验拌合物工作性,工作性能检测包括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必要时可采用模型及配筋模型试验等方法测评拌合物的流动性、抗分离性、填充性和间隙通过能力,见表2-1。选择拌合物工作性满足要求的3个基准配比,每种配合比。

注:(1)对于密集配筋构件或厚度小于100 mm 的混凝土加固工程,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时,拌合物工作性能指标应按上表中的Ⅰ级指标要求;(2)对于钢筋最小净距超过粗骨料最大粒径5倍的混凝土构件或钢管混凝土构件,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时,拌合物

工作性指标可按上表中的Ⅱ级指标要求。

制作两组以上试块,标养至7d、28d进行试压,以28d强度为标准检验强度。

根据试配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选择混凝土工作性、强度指标、耐久性都能满足

相应规定的配合比。

2.5 模板和设备准备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大,混凝土凝结以前可持续对模板产生较大的侧压力,所以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来满足流态混凝土所产生的侧压力,不得有低于最高浇筑表面的开放部分或缺口,模板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mm。施工前搅拌站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检验模板直立、钢筋及保护层厚度等情况,对影响混凝土浇筑的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臵混凝土泵,保证混凝土浇筑顺利和均匀布料的需要。

3 施工工艺

3.1 自密实混凝土生产

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均按重量计量,每盘混凝土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1%,矿物掺合料±1%,粗细骨料±2%,水±1%,外加剂±1%。

搅拌机投料顺序为先投细骨料、水泥及掺合料,然后加水、外加剂及粗骨料。应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宜控制在90~120s 内。加水计量必须精确,应充分考虑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加水量。

砂、石骨料级配要稳定,供应充足,筛砂系统用孔径不超过20mm的钢丝网,滤除其中所含的卵石、泥块等杂物,每班不少于两次检测级配和含水率,并及时调整含水率。骨料露天堆放情况下,雨天不宜生产施工,防止含水率波动过大,混凝土性能不易控制。

每次混凝土开盘时,必须对首盘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并进行适当调整,直至混凝土性能符合要求,而后才能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在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除按规范规定取样试验外,对每车混凝土应进行目测

检验,不合格混凝土严禁运至施工现场。

3.2 自密实混凝土运输

自密实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应使用混凝土搅拌车,短距离运输可利用现场的一般运输设备。必须严格控制非配合比用水量的增加。搅拌车在装入混凝土前必须仔细检查,筒体

内应保持干净、潮湿,不得有积水、积浆。

在运输过程中严禁向车筒内加水,应确保混凝土及时浇筑与供应,合理调配车辆并选择最佳线路尽快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对超过120min 的混凝土,司机必须及时将

情况反映给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检查。

3.3 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

混凝土输送管路应采用支架、毡垫、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得直接与模板和钢筋接触,

除出口外其他部位不宜使用软管和锥形管。

混凝土搅拌车卸料前应高速旋转60~90s,再卸入混凝土泵,以使混凝土处于最佳工

作状态,有利于混凝土自密实成型。

泵送时应连续泵送,必要时降低泵送速度,当停泵超过90min,则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泵送过程中严禁向泵槽内加水。

在非密集配筋情况下,混凝土的布料间距不宜大于10m,当钢筋较密时布料间距不宜大于5m。每次混凝土生产时,必须由有专业技术人员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性能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并进行目测,判定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

求,发现混凝土性能出现较大波动,及时与搅拌站技术人员联系,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混凝土

配合比。

采用塔吊或泵送卸料时,在墙体附近搭设架子,采用可供卸料的专用料斗放料,不宜直接入料,防止对模板的冲击太大,出现模板移位。

浇筑时下料口应尽可能的低,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浇筑落差,在非密集配筋情况下,混凝土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过5m,从下料点水平流动距离不宜超过10m。对配筋密集的混凝土构件,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过2.5m。

混凝土应采取分层浇筑,在浇筑完第一层后,应确保下层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前进行

第二次浇筑。

如遇到墙体结构配筋过密,混凝土的粘聚性较大,为保证混凝土能够完全密实,可采用在模板外侧敲击或用平板振捣器辅助振捣方式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度。

浇筑速度不要过快,防止卷入较多空气,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在浇筑后期应适当

加高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以减少沉降。

自密实混凝土应在其高工作性能状态消失前完成泵送和浇筑,不得延误时间过长,

应在120min内浇筑完成。

3.4 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防止水分散失,并在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

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塑料薄膜上应

覆盖保温材料。

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后应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

进行养护。

4 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标准

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包括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检验和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检

验。

4.1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检验

(1)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验收指标应符合表2-1。

(2)混凝土拌合物现场质量验收应优先选用坍落扩展度和L型仪或坍落扩展度和U 型仪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测试评价。可依据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离析和泌水,根据拌合物性能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4.2 硬化混凝土质量检验

(1)试块制作方法:强度、抗渗、收缩、抗冻等试块制作所用试模与普通混凝土相同;试块制作过程中,成型时无需振捣,分两次装入,中间间隔30s,每层装入试模高度的1/2,装满后抹平静臵24h,转入标养室养护到28d 龄期即可。

(2)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并按现行国家标准GBJ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进行合格评定。

(3)硬化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应按GBJ82-19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5 结语

自密实混凝土现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配制自密实混凝土首先应从配制原理入手,优选适宜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试配工作。当确定出合适的配合比后,应密切关注生产、运输、浇筑过程,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硬化后力学性能,

从而满足施工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法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中国***建设第十工程总队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一、准备工作 1、检查模板支立的位置是否准确、牢固、立面有无倾斜,接头处有无错缝、错台、缝宽过大、脱模剂是否涂刷等,发现不合要求者应立即纠正。并将接头处的接缝、拉杆、传力杆洞眼、模板与基层间缝隙等用油毡堵(铺)严实,以防漏浆。 2、模板的加工制作,支设等应符合现行的军用规范的规定。 3、检查基层的平整与密实情况,高刨低不补,并对过于松散部位应采取措施予以密实。清理仓内杂物并洒水湿润。 4、检查、调试所配施工工具、机具、动力设备、线路,以及防风雨器材等的数质量情况,以保障作业需要。 二、混合料摊铺 1、混凝土板厚在400mm以内者,均可采取一次铺筑。 2、卸料后,通过混合料的自流、辅以人工推动及振捣棒拖振,即可实现初步平整。拖振宜从板边开始,间隔1m左右顺铺筑方向逐次进行,以排除微小气泡、促进密实平整,达到表面无明显露石和凹凸即可,不得过振,也不应漏振。初步平整可基本不留虚高,或略高于模板2mm左右。 3、设传力杆或拉杆时,在板边拖振的同时插入传力杆或拉杆,并基本就位。 4、初步平整后,即可用全幅式条夯振动器自行振动一遍(自行

速度约4m/min),使混凝土表面消除凹凸,达到匀实、平整。 5、在条夯作业过程中及作业后,应随时检查模板情况,发现变化应及时调整加固。传力杆、拉杆的校正复位工作,宜在下一块相邻板完成条夯作业后进行,以免相邻板条夯作业时对其产生影响。 6、条夯整平后,应用钢滚筒(俗称滚杆,下同)进一步压实、整平,提浆,即第一次滚杆作业,直至表面泛浆均匀。 三、作面 1、第一次滚杆作业后,当混凝土表面在受外力作用时不出现整体蠕动的情况下,方可开始作面。该段时间(简称待凝时间,下同)随气候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应通过试打得出。一般情况(作业时气温25oC左右,无风或风力2~3级),待凝需2h~3h ,可不覆盖塑料布;作业时气温高(>28oC)、特别是风力大(4 ~5级)的情况下,需覆盖塑料布以防“假凝”,待凝时间一般为4h~5h。 2、作面开始时,先用滚杆再滚压一遍,即第二次滚杆,以进一步整平、匀浆。 3、第二次滚杆作业后,即可抹面作业。宜采用不同长度(短抹长约30cm,长抹长约50cm)的木抹和塑料抹进行,不宜少于3遍,其间应用3m直尺(铝合金制)随时检验表面的平整情况,达到整个表面密实、均匀、平整和无抹纹。 4、抹面作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板边的密实,如有不平整现象,严禁用纯浆(不含骨料)修补。抹面作业完成后,应及时用钢模紧贴模板边缘划出一道深大于1mm的刻痕,并清理模板顶面或相邻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自密实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1自密实混凝土工艺原理 自密实片石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当混凝土模板安装就绪后,采用机械或人工在模板内堆成0.8~1.0m高度的堆石体,然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依靠自重流动,均匀地完全填充到堆石体的空隙,自密实混凝土与片石凝结硬化形成片石混凝土。 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基础立模加固→片石码放→自密实混凝土拌合→浇筑基础混凝土→墙身立模加固→片石码放→安装泄水孔→浇筑墙身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 3施工方案、方法 3.1施工准备 施工前,做好场地平整,为混凝土、片石及周转材料的运输、堆放准备好场地。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3.2测量放样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由施工队埋设护桩。 3.3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0或20米,深基坑或陡坡地段采用跳槽开挖,每段长度10米,相邻两侧挡墙做完后在开挖中间段落防止基坑坍塌;基坑深度大于1.5米时采用放坡开挖,坡比视现场地质情况按1:0.75~1:1.5放坡开挖或增设

基坑支挡防护,挖基土方堆放在基坑边2m以外,防止基坑边坡因受压垮塌,沿基坑周边设0.3m*0.3m截水沟,防止降雨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基底,基坑底四周设0.2*0.2m排水沟,并在基坑最低处角落或4个角处设集水井,将积水引入在集水井后采用潜水泵集中排出基坑,基底严格按设计开挖成台阶。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时,回复测量放样桩位,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避免机械扰动基底破坏地基承载力,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如出现超挖现象应严格采用集配好的灰岩夯实回填,严禁虚填。 3.4模板安装 基础施工前,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若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可继续基础施工,若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应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后,按方案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基础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装,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特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合理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引言 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工作性、生产效率、安全性要求和耐久性等方面的问题。当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靠振捣的方式达到密实的效果以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由于施工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振捣不足或者过振,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进而影响到建筑物最终的可靠性。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施工振捣程度对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和施工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密实混凝土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日本的学者首先提出,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因其良好的流变性、粘聚性、匀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2 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 自密实混凝土(Self - Consolidating Concrete 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较密的钢筋网也能够完全填充模板,并能同时获得良好的均质性,而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属高流动性混凝土,也称作自流平混凝土、自填充混凝土、免振捣混凝土等,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范畴。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卓越的流动性和自填充性能,即使在没有振捣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钢筋密集、结构截面比较复杂的工程部位,填充密实,且不离析、不泌水,从而能够增加结构设计的自由度。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漏振、过振等因素以及配筋密集、结构形式复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均质度,提高了混凝土工程的可靠性,降低工程综合成本。 (2) 无需振捣,消除了因振捣而带来的噪音污染,改善了施工环境,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有利于结构的提前完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和电力能源、避免了振捣对模板产生的磨损,从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 自密实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气泡或蜂窝麻面,从而减少和避免了混凝土表面的缺陷以及修补工作,在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较好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 (4) 能大量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作为掺合料,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3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

C40自密实混凝土应用

1自密实混凝土工作特性 自密实混凝土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在不振捣的情况下可以自流平而充满模板,并且能够保持不离析、不泌水,成型后质量均匀,不会产生普通混凝土由于振捣不充分而造成的蜂窝、麻面和内部空洞的质量缺陷。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提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并在今后的时间得到及其迅速的发展,我国也有部分工程使用。它是通过外加剂、胶凝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使混凝土拌合物屈服剪切应力减小且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粗细骨料能够悬浮于水泥浆体中不离析、不泌水,在不用或基本不用振捣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填充模板和钢筋空隙,形成密室、均匀的混凝土结构。 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2-2004《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进行,目的使寻找混凝土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通过钢筋间隙的能力的最佳配合比,以期达到混凝土的高流动性和高稳定性之间的平衡。 2.1 设计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塌落度240-260mm,扩展大于600mm,水灰比不大于0.50;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水泥宜采用P.O42.5 2.2 试验原材料 水泥: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生产P.O42.5,28d实测抗压强度51.2Mpa。

细骨料:滦平潮白河中砂,细度模数2.6,Ⅱ区砂,h 含泥1.7%,表观密度2.61g/cm 3。 粗骨料:密云尾矿废石,粒径5-20mm,表面密度2.65g/cm 3,压碎指标10.8%,针片状含量6.7%,含泥量0.5%。 外加剂:JF-9混凝土泵送剂,掺量2.0-2.2%,混凝土终凝时间20小时,减水率20-25%。 粉煤灰:天津军电粉煤灰,实测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 矿渣粉:唐山建龙S95级矿粉,实测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 2.3 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和按照《混凝土试验规程》“混凝土拌合物室内拌和 方法”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测试采用塌落度(扩散度)试验、压力泌水试验和自流填充箱试验,分别对混凝土的流动能力、扩展能力、抗离析能力、通过钢筋间隙的能力以及混凝土自密实填充能力进行测试。自流填充箱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内置Φ16净距25mm 的钢筋隔栏, 打 开阀门混凝土依 靠自重通过钢筋 间隙填充整个模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连中心·裕景(公建)ST2塔楼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大连中心?裕景ST2塔楼为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核心筒外框架竖向结构由5根钢-混巨型柱、10根普通型钢柱及与其斜向联系的矩形钢管大支撑组成。其中大支撑截面尺寸(H*B*t1*t2)最大为2300*700*100*35,最小为900*700*35*35。 钢结构深化设计在大支撑上开设灌浆圆孔,如下图共两种形式,其中A位于矩形大支撑上翼缘板靠近筒外钢柱处,直径230mm;B位于K形节点大支撑内侧腹板靠近组合巨柱处,直径250mm。 由于大支撑内有隔板结构形状复杂,且相邻孔之间间距一般跨越2-3层、砼振捣困难,拟采用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好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此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二、编制依据 1、《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 2、《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 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等 4、东北院施工蓝图、中建钢构施工深化设计图 三、基本技术特性 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 应用于本工程的自密实砼基本技术性能指标及注意事项如下: 1)自密实性能等级三级,Tso(s)控制在3~20s之间,V漏斗通过时间在4~25s之间;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 3)砂子采用中偏粗砂,含泥量≤1.5%,细度模度2.7~2.9; 4)外加剂采用大连市建科院聚羧酸DK-PC。 5)采用大连水泥厂水泥。 6)掺少量矿粉,水粉比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7)到场的砼扩展度>600mm,在650mm左右为佳,具体测坍落度时,将砼坍开后,垂直方向量砼直径,两方向平均值即为扩展度,两方向平均值不允许超过2cm。 8)到场砼测坍落度时,高度差(中心与边缘)不允许大于2cm。 四、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 由于大支撑钢管混凝土工程量较小,且现场浇筑需要在灌浆孔部位提供施工工作面,故将此部分混凝土浇筑安排于灌浆孔下部相邻楼板层结构施工完毕之后,利用已施工完成楼板面、及布设在楼板面上的泵管,进行大支撑钢管砼泵送施工。 1、基本施工顺序如下: 2、施工顺序原则: 1)大支撑砼具体浇筑时间随塔楼整体结构进度、穿插施工,不占用总工期时间。 2)大支撑砼施工前,相关钢结构构件安装、焊接完毕,焊缝探伤及相关验收合格。 五、施工措施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将泵管接好,保证气密性,不允许漏水(只允许少量掺水),然后用砂浆润滑泵管。 2、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将管内异物、积水清除干净。 3、自密实砼的运输:应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离析、分层和前后不均匀现象。运输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在90min内卸料完毕,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运送时间可延长30min。

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标准

.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应根据设计要求、灌注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会同设计、监理各 方,共同制定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7.1.2 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搅拌、运输、灌注、养护和拆模等。根据交通运输条件,采取不同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方案。 7.1.3 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试灌注,并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现场揭板质量检验,验证并完善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工艺。 7.1.4施工和监理单位应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自密实混凝土关键工序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7.1.5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发现与规定不符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按规定作好记录。 7.1.6 应明确施工质量检验方法。质量检验方法和手段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规定以及国家和铁道部的相关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应真实可靠。 7.1.7 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以及施工管理要求,在施工现场建立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 7.1.8 自密实混凝土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载。 . . 7.2 原材料储存与管理 7.2.1 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 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厂(场)。

7.2.2 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 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7.2.3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 7.2.4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 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7.3 混凝土拌合 7.3.1 自密实混凝土应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拌合站应配有自动计量系统和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铁建设 [2005]160号文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 . 7.3.2 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率每班抽测2 次。 7.3.3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和其他材料,搅拌1分钟,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和外加剂,并继续搅拌2分钟。 7.3.4冬期施工时,直接与水泥接触的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7.3.5 夏(热)期施工时,水泥进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不宜大于50 ℃。 7.3.6 正式生产前必须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开盘鉴定,检测其工作性能。 7.4 模板安装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小结

C40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小结 自从5月下旬开始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以来,共浇筑几十块板,其中绝大部分完全填满模板,但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个别板没有填满,施工方直接把没有填满的板吊起,清除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重新安装浇筑。现对近期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以便于后期更好的完成浇筑。 1、自密实混凝土尽量在夜间气温较低时施工,并在每次浇筑前充分润湿砼接触面,保证砼接触面充分湿润后才有利于自密实混凝土通畅、快速流动。其中也包括灌注口直径1米范围。 2、浇筑前检查模板是否充分固定、板缝严密,防止浇筑过程中发生爆模,已经浇筑的混凝土不能充分密实,或者因浆体流走而体积收缩形成与结合板缝隙。 3、浇筑过程中,施工工人不要在浇筑过程中把洒落在灌注孔四周的混凝土铲入模板,否则这部分洒落的混凝土会影响模板内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而应该是在已经完成该板的浇筑后,再把洒落的混凝土铲入模板。 4、浇筑快满时,要调小放料口,防止大量混凝土溢出。 5、施工方要灰时,要充分考虑要灰数量。浇筑一块板大约需要20分钟,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需要约20分钟,混凝土到达工地后,要在2小时以内完成浇筑,因此,一车最多浇筑5块板,一块板大约1.5方,因此,一车混凝土应该为7.5方,但是考虑到浇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一车混凝土8方较为适宜。此外,还要考虑调整层的

实际厚度,如果厚度比标准厚度大,则要充分考虑厚度变大带来的混凝土数量增加,比如厚度达到12厘米时,一块板的混凝土数量为1.5×1.2=1.8方,浇筑5块板的话,则需要1.8×5=9方,再考虑半方左右的损耗,则浇筑5块板需要9.5方混凝土。 通过上述计算和考虑,才能准确确定需要的混凝土数量,既要保证在2小时以内完成浇筑,又要避免浇筑一半时没有混凝土继续完成浇筑的风险。 6. 施工方要充分考虑夏季多雨多风的天气,避免混凝土发出后无法完成浇筑。 7. 搅拌站由于计量设备会有计量偏差,其中GBT 14902-2012 《预拌混凝土》规定,水的计量偏差在±1%,外加剂的计量偏差在±1%。普通预拌混凝土在上述偏差范围内,一般不需要调整也能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但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高,在规范允许的计量偏差内,偶尔也会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因此需要根据现场自密实混凝土情况,进行现场的微调。其中调整方法以掺加外加剂为主,掺加数量控制在1%以内,从而保证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凝结时间正常,还不影响后期强度。 8. 混凝土达到工地完成混凝土调整、检测后2小时不能完成浇筑的部分,由搅拌站技术人员现场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方可继续浇筑,如果搅拌站技术人员认为不能继续浇筑,则不能浇筑。另外,到达工地完成混凝土调整、检测后超过两个半小时的混凝土,不能进行浇筑。因超时导致不能浇筑的混凝土,施工方应予以签单。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一、分项工程概况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工程中,采用高强度自密实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的方法、特点和难点。因为工程项目的性质为公共建筑,在设计中采用了大跨度、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往往达到C50、C60的高强度;同时因为该工程的重要性,就要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所以设计要求采用清水饰面混凝土。在结合了上述两个问题后,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就必须既要保证满足结构高强度混凝土的这个要求,又要保证结构为清水饰面混凝土,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再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措施。这就产生了高强度自密实清水饰面混凝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从而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施工方法及创新点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是:能够自流平填密模板空间;不需要振捣,可以降低由于振捣而导致的混凝土的离析现象;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可以保证结构中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以减少劳动力,从而节约施工成本;不需要振捣,没有扰民问题。 本工程主要利用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匀质性和填密性,依靠其自身重力作用,将模板内钢筋之间的微小空间自流平充满填密实。 工艺流程: 对进入现场的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进场验收(塌落度、和易性、流动性)――加固模板――浇筑混凝土自密实周边混凝土――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振捣 1.商砼控制。 1)本工程所采用的自密实混凝土由中航空港混凝土搅拌站和北京建工搅拌站提供,混凝土强度为C40、C50、 C60,到现场的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250mm~270mm之间,骨料粒径小于1.5 cm~2.0cm。为了使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与清水混凝土之间的颜色差异控制的可接受范围内,在保证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经过与搅拌站协商以及试配工作,确定了强度符合要求、流动性、稳定性和通过钢筋间隙能力最佳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用量。 2)下面是度混凝土在不同强度条件下采用清水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在配合比上的对照表:

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及推广意义--(1)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及推广意义 1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前西德发明并首先应用于工程的。这种混凝土在日本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已生产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80万m3。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开始普及;到90年代中期,在研制高性能混凝土及高性能外加剂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强混凝土脱离了单纯高强的范畴,而转向高耐久性,大流动性,超高度泵送,自密实不振捣等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无须振捣而能自密实。在实际施工中自密实混凝土消除了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噪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省力化;为改善和解决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大体积、钢管混凝土施工,高、深、快速施工,水下施工,以及具有特殊要求、振捣困难的工程施工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路径,既要考虑施工时(新拌状态下)的高流动性,同时又要照顾到混凝土硬化以后的耐久性,即密实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平衡好新拌状态下混凝土的高变形能力与高抗材料离析性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配有钢筋的狭小区域,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和防止粗骨料被阻塞的要求更高。日本的主要做法是,先做水泥浆和砂浆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超塑化剂、水泥、细骨料和火山灰材料的性能和密实能力,然后再做SCC试验。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在混凝土上重复同一种质量控制,这种质量控制既费时又费力。但该种方法亦有其缺点:一是在拌制SCC前,需要进行水泥浆和砂浆的质量控制试验,但许多施工单位和商品

混凝土供应厂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二是这种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试验程序对于实际工程而言,,显得太过复杂。 瑞典水泥和混凝土研究会、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学者均提出了HPC的设计方法。台湾提出的方法是填密拌合物设计算法,是从最大密度原理和超砂浆理论推导出来的,但无从知道该方法和混凝土通过钢筋间隙与抗离析能力方面之间的关系。大陆的研究表明,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过少,则不仅影响混凝土通过钢筋间隙的能力,而且影响抗压强度。 配制SCC,原则是用水泥浆(胶凝材料)填充骨料骨架的间隙。计算步骤是依次计算:粗、细骨料用量;水泥用量;按强度推算水泥需要的拌合用水量;粉煤灰及矿渣灰掺量;SCC中需要的拌合用水量(水泥、粉煤灰、矿渣灰用水量之和);减少剂用量;根据骨料的含水率调整SCC 中的拌合水用量。计算出配合比后,进行试配和性能测试试验。 3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评定 根据SCC的特点,在试配和生产中应作到:①良好的流动性,即在自重作用下能够自流平、自密实;②具有良好的材料匀质性和稳定性,在流动状态下不泌水、不起泡、无粗骨料离析现象;③硬化后体积稳定性好,不产生收缩裂缝,尽量避免内部缺陷。具体而言,评定SCC质量的要素有:较大变形能力,抗离析能力,钢筋之间的通过能力。此外,根据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还应评价混凝土硬化期的抗渗性,由于评定内容和手段与常规混凝土大致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仅介绍新拌SCC的评定。 Okamura等开始配制SCC时,以为配制出这种混凝土会很容易,原因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但由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掺用大掺量增稠剂,使得离析问题得到严格控制,同时也阻止了水泥颗粒扩散到周围水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抗水洗水下混凝土不能应用于空气中浇注成型的结构中,原因有两个:首先,由于这种混凝土具有比较高的粘聚性,所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原理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原理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拌合物的配制方面,其技术途径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活性矿物掺和料+ 超塑化剂+ 细集料+ 粗集料。 1 水泥 基于目前我国的原材料状况,水泥的主要问题是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强度问题,水泥与外加剂是否相适应,决定着能否配制出某个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因此应选用较 稳定的水泥。 2 掺合料 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常用的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矿粉等。利用它们的物理效应、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不但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而且能 增强硬化后混凝土的耐久性。 粉煤灰是自密实混凝土最常用的活性掺合料,具有“活性效应”、“界面效应”、“微填充效应”和“减水效应”。在自密实混凝土中,要求充分发挥这些效应,一是要求活性掺合料的颗粒与水泥颗粒在微观上应形成级配体系;二是球形玻璃体含量要求高,因为球形玻璃体掺合料的减水效应显著, 需水量比可大大降低。 磨细矿渣的火山灰效应高,因此能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的孔结构和强度;矿渣由于细度较高,能显著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速度,改善其流变性能,且对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早期孔结构有一定作用。日本自密实混凝土普遍采用粉煤灰和矿渣复掺,有时还加上矿粉。 3 细骨料 砂在混凝土中存在双重效应,一是圆形颗粒的滚动减水效应;二是比表面积吸水率高的需水效应。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效应,决定了必须根据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情况综合考虑。砂的含泥量和杂质,会使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下降,需要增加用水量和增加水泥用量,所以砂必须符合 规范技术要求。 常用于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细集料通常是中砂,中砂不同于细砂,中砂的总表面积较细砂小,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越小,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胶结材就越少,一般说用中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胶结材为省;中砂级配优于细砂,空隙率较小,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所需胶结材填充的空隙就越少,即节约胶结材又提高了强度,可见控制砂的颗粒级配 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 4 粗骨料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常常用于钢筋稠密或薄壁的结构中,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以小于20 mm为宜,尽可能选用圆形且不含或少含针、片状颗粒的骨料。 5 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具备的高流动性、抗离析性、间隙通过性和填充性这四个方面都需要以外加剂的手段来实现,因此对外加剂的主要要求为:a) 与水泥的相容性好:b) 减水率大;c) 缓凝、保塑。高性能减水剂的主要成分几乎都是聚合物电解质类,它们对水泥和混凝土具有高的分散作用,能较好地保持混凝土的坍落度,适宜的减水剂能改善固液两相之间的摩擦,改善拌合物体系剪切阻力,为使新拌混凝土具有较小的屈服值,主要技术途径是采用高效减水剂。掺这类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大大提高,或者在保持相同流动性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同时可使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性能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水灰比下降到0.25 以下,而水泥用量仍可保持在500 kgPm3,同时它的坍落度可保持200mm以上。 常用超塑化剂有:萘磺酸盐系列、磺化三聚氰胺系列、氨基磺酸盐系列和聚羧酸系列四大类。众多研究发现在众多系列的减水剂中,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具有高减水、低坍落度损失、低掺量、不缓凝、不受掺加时间影响等性能。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高达30 % ,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组织方案

中心·裕景(公建)ST2塔楼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心?裕景ST2塔楼为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核心筒外框架竖向结构由5根钢-混巨型柱、10根普通型钢柱及与其斜向联系的矩形钢管大支撑组成。其支撑截面尺寸(H*B*t1*t2)最大为2300*700*100*35,最小为900*700*35*35。 钢结构深化设计在大支撑上开设灌浆圆孔,如下图共两种形式,其中A位于矩形大支撑上翼缘板靠近筒外钢柱处,直径230mm;B位于K形节点大支撑侧腹板靠近组合巨柱处,直径250mm。 由于大支撑有隔板结构形状复杂,且相邻孔之间间距一般跨越2-3层、砼振捣困难,拟采用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好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此大支撑钢管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二、编制依据 1、《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 2、《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 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等 4、东北院施工蓝图、中建钢构施工深化设计图 三、基本技术特性 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 应用于本工程的自密实砼基本技术性能指标及注意事项如下: 1)自密实性能等级三级,Tso(s)控制在3~20s之间,V漏斗通过时间在4~25s 之间;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 3)砂子采用中偏粗砂,含泥量≤1.5%,细度模度2.7~2.9; 4)外加剂采用市建科院聚羧酸DK-PC。 5)采用水泥厂水泥。 6)掺少量矿粉,水粉比控制在规要求围。 7)到场的砼扩展度>600mm,在650mm左右为佳,具体测坍落度时,将砼坍开后,垂直方向量砼直径,两方向平均值即为扩展度,两方向平均值不允许超过2cm。 8)到场砼测坍落度时,高度差(中心与边缘)不允许大于2cm。 四、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 由于大支撑钢管混凝土工程量较小,且现场浇筑需要在灌浆孔部位提供施工工作面,故将此部分混凝土浇筑安排于灌浆孔下部相邻楼板层结构施工完毕之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3.1 技术内容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需或仅需轻微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能充满模板空间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主要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控制技术。 (1)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填充性和保水性等。通过骨料的级配控制、优选掺合料以及高效(高性能)减水剂来实现混凝土的高流动性、高填充性。其测试方法主要有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试验方法、J环扩展度试验方法、离析率筛析试验方法、粗骨料振动离析率跳桌试验方法等。 (2)配合比设计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有全计算法、固定砂石法等。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宜为160kg~180kg; 2)水胶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掺量有所不同,不宜大于;0.45.3)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胶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粉体量,

单位体积粉体量宜为0.16~0.23; 4)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32~0.40。 (3)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较低、胶凝材料用量较高,导致混凝土自收缩较大,应采取优化配合比,加强养护等措施,预防或减少自收缩引起的裂缝。 2.3.2 技术指标 (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胶凝材料 水泥选用较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一般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石灰石粉等,也可掺入复合掺合料,复合掺合料宜满足《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中易流型或普通型Ⅰ级的要求。胶凝材料总33。400 kg/m ~550kg/m量宜控制在2)细骨料 细骨料质量控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要求。 3)粗骨料 个及以上单粒级配搭配使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以小于20mm为宜,尽可能选用圆形且不含或少含针、片状颗粒的骨料;对于配筋密集的竖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自密实混凝土模板施工、浇筑、养护、验收基本规定 1 一般规定 1.1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工程量、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和进度计划等确定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交底。 1.2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应加强过程监控,并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措施。 2 自密实混凝土模板施工 2.1 模板及其支撑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规定,其中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c H (液体压力)计算。 2.2 模板的支撑立柱应置于坚实的地(基)面上,模板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风荷载及施工荷载。 2.3 对外观有严格要求的现浇或预制构件,应严格选择模板的材质和脱模剂种类。 2.4 成型的模板应拼装紧密,不得漏浆,并能保证构件尺寸、形状正确: 1 斜坡面混凝土的外斜坡表面应支设模板; 2 混凝土上表面模板应有抗自密实混凝土浮力的措施; 3 浇筑形状复杂或封闭模板空间内混凝土时,应在模板上适当部位设置排气口和浇注观察口。 2.5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6 拆模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要求,对薄壁、异型等构件宜延长拆模时间。 3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3.1 高温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5℃;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 3.2 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绝热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 3.3 浇筑时应根据浇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及混凝土自密实性能选择适当机具与浇筑方法。 3.4 浇筑混凝土时现场应有专人进行监控,当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低于设计要求下限值时,应采取可靠的方法调整坍落扩展度。在降雨、雪时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 3.5 泵送施工时,输送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相关规定。泵送轻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所用的轻粗骨料在使用前,宜采用浸水、洒水或加压预湿等措施进行预湿处理。 3.6 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和浇筑过程应保持其连续性,减少分层,保持混凝土流动性。 3.7 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次层混凝土,同时应减少分层浇筑的次数。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

商业及副楼区地下室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说明 (3) 1.1 编制说明 (3) 1.2 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2) 2.1地下室工程概述 (2) 2.2自密实混凝土工程概况 (3) 3. 施工准备 (3) 3.1技术准备 (3) 3.2机具设备准备 (4) 3.3主要材料准备 (5) 3.4劳动力准备 (5) 4. 施工部署 (6) 4.1施工分区 (6) 4.2 施工范围 (6) 4.3施工安排 (7) 5.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混凝土浇筑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7) 5.2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要求 (8) 5.3自密实混凝土振捣要求 (8) 5.4自密实混凝土养护 (8) 6.质量管理措施 (9) 6.1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 (9) 6.2质量保证措施 (9)

7.安全文明施工 (10) 7.1安全施工措施 (10) 7.2文明施工措施 (11)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说明 根据副楼换撑设计图,地下一层结构(结构标高-9.60m)施工完成后,才能拆除第二道支撑。在地下一层结构紧靠地连墙一圈围檩下方,以及支撑内侧环梁下方面临无施工空间,无法使用常规混凝土进行浇筑,上述区域需改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本方案适用于地下一层结构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的区域施工。 1.2 编制依据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A01项目-商业及副楼施工图》 (2)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Ⅱ区地下室结构施工图》、《Ⅱ区支撑结构施工图》 规范图集及标准列表如下: 序号类 别 规范及规程名称标准代号 1 国 家 标 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年版) 5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 行 业 标 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283-2012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

科技信息2010年第19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0引言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环境及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振捣不足或过振的情况。而普通混凝土会因为振捣不足产生空洞、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乃至最终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能;而过振则会造成混凝土面水泥浆与砂的分离,使混凝土外观不美观,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外观效果。因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的学者首先提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同时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在众多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成功。而我国自90年代初期开始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研究,现已广泛应用,在多项工程实践中取得到成功,研究成果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 自密实混凝土(也叫做为高流态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该混凝土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填充性能,而且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而在ASTMC1017中,自密实混凝土的精确定义被描述为“保持粘性而塌落度大于7.5in.(190mm)的混凝土”。 2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 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着诸多优势,具体表现为: 2.1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振捣,因此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漏振、过振等因素以及配筋密集、结构形式复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钢筋、埋件及预留孔道灯的位置不会因振捣得影响而产生移动,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工程的综合成本。 2.2在相同的水泥含量和水灰比情况下,由于自密实混凝土致密的结构组成,因此它的抗压强度比振动密实的混凝土强度高。 2.3由于取消了振捣成型,使得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因此可以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 2.4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 2.5消除了因振捣而带来的噪音污染,改善施工环境,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也有利于结构的提前完工,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2.6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减少振捣机具和能耗,从而减少机械费用及人工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7由于取消了振捣过程,因此避免了振捣对模板产生的磨损,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8由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大量添加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减少了废料的排放和堆积,同时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9由于其具有施工方便的特点,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3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原料 3.1水泥:多选用稳定性较高,低吸水性的水泥。经过实验和有关资料证明,普通硅酸盐水泥是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原料。 3.2掺合料: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密实混凝土浆体总量较大,因此硬化时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同时混 凝土的收缩也较普通混凝土大,因此为了弥补以上缺陷并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需在自密实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常用的掺合料有: 石粉:石灰石、花岗岩、白云石等磨细粉,用于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粉煤灰:火山灰质掺合料,能有效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矿渣:火山灰质掺合料,用于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硅粉:高活性火山灰质掺合料,用于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形和抗离析能力,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粉:矿石粉碎加工后产物,可提高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3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细骨料主要为符合规范技术要求的砂,粗骨料多为圆形且不含或少含针、片状颗粒的骨料,其粒径最好在16mm至20mm之间。 3.4添加剂:在配制自密实混凝土过程中,多采用与水泥的相容性好,减水率大,具有缓凝、保塑作用的添加剂,从而使混凝土获得良好的粘聚性、流动性、保塑性和缓凝性。常用添加剂有以下几种: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塌落度的条件下,大幅减少拌合用水量; 增稠剂:多用于低强度登记自密实混凝土,可适当增加混凝土粘度,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能力; 引气剂:在高寒地区或冬季施工时,需对自密实混凝土提出抗冻要求,因此需添加引气剂来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 膨胀剂:因自密实混凝土喊砂率高,粗骨料粒径小,胶凝材料用量大,易导致混凝土自身收缩量大,因此宜在自密实混凝土忠添加适量的膨胀剂,补充混凝土的收缩,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 4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自密实混凝土多应用于: 4.1浇筑量大,浇筑深度及浇筑高度高的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中; 4.2结构复杂,配筋紧密,施工空间狭小等施工不便的工程中; 4.3钢管混凝土中; 4.4工程进度紧张,需24小时施工或者施工环境噪声控制极为严格的工程项目中; 4.5地下或水下等施工不便或普通混凝土无法施工的特殊项目中。 5小结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铁,遂道,堤坝,桥梁等基础项目的建设以及高层、超高层民用和商业建筑的不断建造,自密实混凝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赵筠.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混凝土,2003(6). [2]段雄辉.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实践.建筑技术,1997(1). [责任编辑:曹明明]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 郭呈皓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上海200233)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性能,应用范围。并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原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特点;应用 ●科 ○建筑与工程○ 7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