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八、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八、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八、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讲座材料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唐小平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导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纲领性技术文件。目前在新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区划时,都要求编制或修订总体规划。为了较系统地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和方法,本次讲座分为概述、原理、主要内容、方法和投资概算5部分进行讲解。

第一讲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概述

本讲主要介绍自然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自然保护区基础,以及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由来、作用、类型、内容、程序、依据、规划期、审批程序和其他设计文件的关系等内容。

一、自然保护区基础

1、自然保护区概念

按照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有几个关键词,一是“自然”,二是“一定面积的区域”,三是“依法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按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是指“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经由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得到认可,旨在对自然、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进行长期保护和有效管理[1]”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野生物种栖息地、自然景观保护地、自然遗迹地、自然资源保护区等各种保护地区。狭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以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即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

本讲义所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实行最严格保护的自然区域,类似于IUCN界定的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包括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自然遗迹地,在我国已被纳入了各级政府的禁止开发区。

2、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1864年,美国林肯总统签署法令将约塞米提谷地作为自然公园委托加利福尼亚州加以保护,“作为公共游乐和消遣之用 ,永远不得转让”,这成为全球第一个以自然保护为宗旨的保护地。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建立的保护地。到目前为止,全球已建立了20多万个自然保护地,覆盖了陆域面积的15%、海洋的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立开始于1956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第92号提案,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建立了广东鼎湖山、吉林长白山等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29个,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4%。

3、自然保护区作用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方式,是受到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具体来说,自然保护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保存各类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为人们开发利用活动提供评价标准。

——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或就地贮备库。

——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研究等,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

——环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馆,是观察和体验自然、开展教育实验和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

——提供生态服务的生态空间,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自然保护区分类

GB/T 1452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主要依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9种类型:

——生态系统类:保护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各类典型地带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水域与湿地、海洋5个类型。

——野生生物类: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可分为野生植物、野生动物2个类型。

——自然遗迹类:主要保护有科研、教育旅游价值,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2个类型,地质遗迹一般指特殊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奇特地质景观、珍稀矿物、奇泉、瀑布、地质灾害遗迹等,古生物遗迹一般指古人类、古生物化石产地和活动遗迹。

5、自然保护区分级

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按照管辖的政府层级不同分为省级、地市级和县级。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其中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沿革

(一)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可见,总体规划必须具有区域、空间、时间三要素。

我国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起于建国初期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家亟需全面的土地数据以对土地进行管理,但这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雏形[2]。随后,总体规划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城市规划、国土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诸如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和社会区等方面。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

1、自然保护区综合调查设计

我国最初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通过森林经理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范围、功能区划和规划设计,确定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针,以及土地利用、资源保护、科学实验、森林经营、配套设施等规划内容,这一时期的自然保护区主要通过自然保护区综合调查设计或森林经营利用设计[3]设立的。

2、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

1986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审定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请示[4],将长白山等20个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求编制规划分期分批建设,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进行投资。此阶段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所谓总体设计就是完成大型工程体系的总体方案和总体技术途径的设计过程,是指按工程项目计划任务书的内容进行概略计算,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图纸设计,又称初步设计。到90年代初,吉林长白山、云南西双版纳等第一批设立的20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编制完成了总体设计。

3、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993年,为了拯救因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而面临困境的国宝大熊猫,国家启动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大熊猫分布区的13个自然保护区纳入了国家基本建设范畴[5],四川卧龙、陕西佛坪、甘肃白水江等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编制了总体规划,分期开展工程项目建设。随后,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编制总体规划,并依据总体规划开展管护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1998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77号文,要求“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督促和指导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抓紧编制总体规划”[6],由此将总体规划作为我国一项规范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主要措施。2000年,国家林业局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程序进行规范,明确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评审、申报和审批要求[7]。2001年6月国家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神,将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作为工程实施的必须环节,实行规范管理,出台了总体规划编制大纲和技术要求,组建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将审批通过的总体规划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

三、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作用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master plan)是明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性质、类型、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对保护、科研、宣教、资源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综合部署,是指导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长远和宏观规划。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作为空间规划,是规范区域保护与开发行为的重要平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从保护区与区域发展的长远出发,明确保护区范围和边界,对保护区建设、管理与发展的有关内容进行展望、谋划、安排和部署,并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是实现保护与开发协调、经济与生态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安排。

——作为建设规划,是主管部门决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要求先编制规划然后再审批项目,有关决策部门减少单个项目的审批,把更多精力放在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审查和实施过程监督评估上,依法行政与依规划行事相结合成为趋势。

——作为管理计划,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指南。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保护区中长期管理目标、管理措施和主要行动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安排,并对资源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资源利用、社区协调发展等进行控制和引导,可以起到指导管理、落实管理措施、实现管理目标的作用,是自然保护区确定和考核管理目标、计划、任务的主要依据。

四、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任务

通过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具体应明确和完成以下7项主要任务:

1、自然保护区范围

明确高保护价值区域,界定自然保护区范围和边界,理清保护区内土地和资源权属。

2、自然保护区类型

明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并且根据保护对象确定自然保护区类型。

3、保护管理目标

明确自然保护区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管理目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发展等目标和指标。

4、土地空间规划

明确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域,依据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和景观格局,进行功能区划和建设布局。

5、管理规划

明确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包级层次、内设机构、管护区划和管护队伍,以及对资源保护、宣传、公众教育、科研、监测和社区管理等规划。

6、建设规划

明确各项保护管理基础设施、装备等规划,确定建设重点。

7、投资估算

测算建设项目资金、财政专项费用需求。

五、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类型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根据主要用途和编制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5种类型:

1、新建总规

新设立自然保护区第一次编制的总体规划,新建总规编制的重点:①生态特征与保护价值评价;②自然保护区范围、规模和边界;③主要保护对象和重点保护区域;④功能分区;⑤管护体系;⑥基层管护基础设施。

2、升级总规

自然保护区管理层级提升时编制的总体规划,升级总规编制的重点:①生态特征变化及其保护价值评价;②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的适应性;③主要保护对象和重点保护区域调整;④管护体系调整;⑤管理能力规划;⑥基础设施规划。

3、建设总规

自然保护区管理层级提升定级之后编制的总体规划,建设总规编制的重点:①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压力与风险分析;②管护体系建设;③资源保护、宣教、科研监测、社区管理规划;④资源利用与社区发展规划;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⑥投资估算。

4、修编总规

自然保护区边界范围、功能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后对原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修订,修编总规编制的重点:①调整必要性;②调整方案比选;③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④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区域及布局调整;⑤管护体系调整;⑥管理能力规划;⑦资源利用规划;⑧基础设施规划。

5、续编总规

自然保护区前期总规到期后延续编制的总体规划,续编总规编制的重点:①前期建设总结;②新问题及解决方案;③管理目标、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布局调整;④管护体系调整;⑤管护体系调整;⑥管理能力规划;⑦资源利用及社区发展规划;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⑨投资估算。

六、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依据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应遵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国际公约,各级人民政府签发的政策性文件,国家和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具体的编制依据可分为三大类:

1、本底资料数据

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专项资源调查等本底资料,以及环境、生态、资源、社会经济监测数据。

2、指导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函〔2013〕129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11〕187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规发[2010]172号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颁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的通知,环办[2002]76号

3、标准规范

——技术方面遵从: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 20399

——工程项目遵从: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林业局2002年颁发的试用版,2015年即将颁发国家建设标准)

七、规划期

总体规划属于中长期规划,我国一般为10年,可以8~12年。

可以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分为2~3个分期。

最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一致。

八、编制总体规划的主要程序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主要编制程序为:

1、进行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和文件;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价;

2、提出保护管理面临问题、风险及解决方案;

3、在考察和分析资料的前提下,编制自然保护区规划,提出总体规划方案及附表、附图;

4、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并修改补充, 提交送审成果;

5、进行总体规划论证,根据论证会意见对总规进行补充修改提交正式成果。

八、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设计文件关系

1、上位规划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应遵从或依据的相关规划设计文件包括:

——国家计委于2001年6月批准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50年)》;

——国务院2010年9月通过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地方颁发的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等可作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参考,但自然保护区应具有优先划定权。

2、从属性规划设计文件

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建设项目、资源利用、社区管理等规划设计都应在总体规划控制下进行,包括: ——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方案设计:

——自然保护区资源经营方案。

按照我国的规划系统,只有各级行政区域或开发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下编制总体规划。考虑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区域,不仅涉及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还涉及社区发展、资源利用等问题,编制总体规划可以作为保护区未来中长期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实际上,保护区总体规划也

是在地方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规划。一方面,要强化其与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互补作用。这是因为区域发展总是区域建设的前提,区域建设总是区域发展的具体体现。建设布局规划离不开发展目标的指引,必须从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条件与环境分析出发,确定发展重点与途径、目标,再来具体规划建设内容,而不能从空间条件与现状简单外推或自成体系地布局。另一方面,总体规划又是保护区众多专项规划、管理计划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诸如旅游、宣教、社区建设规划等需要在发展型规划与结构协调型规划指导下,优化配置方向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8]。

九、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

一般由同级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2015年6月1日,国家林业局颁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办法》,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和审查,由计财司会同保护司在30日内组织专家审查和业务审核后批复。

[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区管理分类应用指南》

[2] 熊茵、张文新,国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86~16989

[3] 易淮清主编,中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发展史,湖南出版社,1991:563~578

[4] 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审定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请示的通知,国发[1986]75号

[5] 范志勇,王梦虎,熊猫的保护现状与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野生动物学报,1993

[6]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林护通字[1998]77号

[7]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计规字[2000]64号

[8] 唐小平、程晓玲,对自然保护区编制和实施总体规划的思考,林业工作研究,2006(7)

第二讲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基本原理

本讲从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基本特征与宗旨出发,重点介绍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种群生存力理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生态区域规划理论等,这是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与理论基础。

一、总体规划的特性

1、综合性

总体规划是一类空间规划而非专项规划、部门规划,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策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以及各部门间政策的系统整合,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的特点。

2、协调性

为实现系统演进的总体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力量,促使子系统、各元素间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过程。

3、长期性

按照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要求进行长期的指导性安排,本着长远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分别不同分期进行建设项目规划,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先急后缓、先易后难。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除了具有一般总体规划特征外,还应突出2个方面:一是自然性,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强调自然本底的原样保存,消除人为影响,不增加新的人为干扰。

二是实效性,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充分利用已有的建设基础,发挥自身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切实际的措施。

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宗旨

为实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总体规划编制应把握几个宗旨:

1、尊重自然,突出人与自然和谐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物圈保护区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解决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思路[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应借鉴生物圈保护区的模式和做法,以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合理把握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

2、针对保护对象特性,突出分类指导

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应以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为出发点,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解决保护对象、自然资源受威胁状况和制约保护区发展的瓶颈等重点问题上来。应考虑规划的内容与保护管理的主题是否有冲突,综合分析保护区和社区建设基础及能力、外部政策与基础设施条件是否相配,不应面面俱到。

3、强调分区规划,注重外部联通性

生物圈保护区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强调保护区的多功能作用,实行保护区分区管理提供了重要路径。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沿用了生物圈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办

法,从空间上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区规划,以发挥不同时空范围内保护区的各种价值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应摒弃孤岛式的管理模式,将自然保护区作为区域重要保护节点,通过生物廊道与周边保护区、天然林区等建立通道,有利于生物物种的交流传播。

4、推行参与式规划,提倡民主参与

自然保护区涉及多方面、多部门的利益,公众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部门及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保护区工作的重要环节。编制规划的过程是协调各主体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总体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取决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程度。应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不切实际的内容,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注重衔接与协调,增强可操作性

在规划体系上统筹协调,与上位规划在指导思想、建设布局、建设重点、建设内容方面相衔接;应与地方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机衔接,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战略、步骤,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资源开发、城镇建设等主要内容,避免保护区规划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交叉重叠甚至是相互矛盾。

三、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理

(一)岛屿生物地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面积关系[2]的经典形式可表示为某一区域的物种数量随面积的幂函数增加而增加,岛屿物种的迁入速率随隔离距离增加而降低,绝灭速率随面积减小而增加,岛屿物种数量是物种迁移速率与绝灭速率动态平衡的结果。七十年代中期依据岛屿生物地理方法的“平衡理论”[3]提出了一套自然保护区设计原则,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群落生态学途径,可概括为:

①大保护区比小保护区好;

②一个大保护区比总面积相等的几个小保护区好;

③几个小保护区彼此间隔近比间隔远好;

④保护区间有廊道相连比无廊道相连好;

⑤边界小的集约式保护区比长条式好。

该理论探讨了物种丰富度与生境面积以及隔离程度的静态和动态关系, 揭示了物种灭绝与生境面积的依赖关系,据此形成的自然保护区圈层结构(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或实验区)的功能区划模式成为现代自然保护区设计的基础。

(二)种群生存力与碎裂种群论

种群生存力分析(population viable analysis,PVA)和碎裂种群(metapopulation)理论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4],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种群生态途径。由于PVA 技术研究小种群的随机绝灭过程,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最小可成活种群(MVP),从而使其成为自然保护区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同时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使不少物种都以碎裂种群的形式存在,生态学家们据此探究生境碎片的大小、形状、隔离度、周围背景(context)及生境质量或异质性对动植物种群的维持、群落成分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强调对目标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效率,可用关键种的生存力确定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生存力。群落或生态系统一般都有最脆弱的物种,最脆弱的物种最先绝灭。如果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物种都能在自然保护区中长期存活,则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物种亦能长期存活。这样就可保护较完整

的生态系统结构,也就确保了其长期生存力。最脆弱的物种通常是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捕食者和最稀有的物种,假定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存在最脆弱的物种, 就可确定为关键种,就可通过种群生存力分析得出最小可存活种群, 再通过已知种群密度可估计出自然保护区的面积[5]。

吴兆录[6]等认为,要保持足够个体需要最小种群,要保持足够种群需要最小群落,要保持足够群落需要最小景观。针对用种群生存力分析MVP 确定保护区面积的局限性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理论框架——生物最小面积概念,包括空间最小面积、抗性最小面积和繁殖最小面积,最小景观指能使保护对象(物种、自然遗迹、文化遗产)长久存在,或使要控制的生态过程达到理想状态的地理空间及其各成分的组合。核心区必须大于保护对象种群生存的最小面积或最小景观, 缓冲区是维护繁殖最小面积或最小景观的一个外加部分,而缓冲区的宽度(面积)则要根据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外界干扰的类型及强度来确定,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应不小于最小景观面积。

(三)景观生态规划论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一定尺度对景观资源的再分配, 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 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它强调景观的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特性,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7]。景观规划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优势体现在:规划思想既注重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的格局又重视种群生存力及碎裂种群的过程研究,致力于两种设计思想的结合;景观规划不仅考虑斑块本身,还注重斑块周围环境(不同类型基质)的作用;;景观规划还强调从单个保护区到区域自然保护区网络等不同尺度的规划单元[8]。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非线性景观元素,与其周围基质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斑块是物种的聚集地,它的大小、形状、类型、边缘和数量对景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斑块,如河流、道路、树篱等。廊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物种迁移的通道,也可以是物种和能量迁移的屏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格局是Forman 基于生态空间理论提出的景观生态规划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9]。它包括7种景观生态属性:

①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用以涵养水源, 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

②粒度大小, 既有大斑块又有小斑块, 满足景观整体的多样性和局部点的多样性;

③注重干扰时的风险扩散;

④基因多样性的维持;

⑤交错带减少边界抗性;

⑥小型自然植被斑块作为临时栖息地或庇难所;

⑦廊道用以物种的扩散及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与流动。

(四)生态区域规划理论

生态区域规划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自然保护计划框架[10],通过设计和保护生态区的一系列立地以保护所有现存的本地种和群落。新概念包括:关注所有物种和群落,不仅仅是稀有种;取决于生态因子的大尺度规划单元而非行政边界;生境选择及种群生存力分析等。在应用新的框架时,景观生态学许多基本原理需进一步考虑。当选择立地和分析目标物种存活时,必须考虑诸如大的植被斑块的重

要性、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碎裂种群动态及生境斑块连接性等概念, 这种广尺度景观生态规划框架将提高自然保护的效率和有效性。

[1]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谈生物圈保护区建设,2001年12月31日科学时报

[2] MacArthur R H,Wilson E O.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3] Diamond J M. The island dilemma: lessons of biogeographic studies for the design of nature reserv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75,7:128~146

[4] Soule E M. Intruduction in: M E Soule, Viable population conserv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

[5] 李明义、李典謨,自然保护区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生物多样性1996,4(1):32~40

[6]吴兆录、闰海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理论框架一生物最小面积概念,生物多样性,,1996,4( l ) : 26 ~31

[7] 王军、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资源科学,1999,3(21):71~76

[8] 萧笃宁、石铁矛、阎宏伟,景观规划的特点与一般原则,世界地理研究,1998,1(7):90~97

[9] 肖笃宁、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地理科学,1997,17(4):356 ~ 364

[10] Poiani and Kaern, A. Regional Ecological Planning: Where landscape ecology meets the ground. United States Regional Association of IALE, 12TH Annual Symposiun – the pace and pattern of Landscape Change,1997

第三讲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重点内容

本讲主要讲叙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这也是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关键点。规划内容和要求主要依据“GB/T 20399-2006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但因这些年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建设要求发展较快,而该标准一直没有进行修改,所以国家林业局、环保部又颁发了一些部门规章,如林规发[2010]172号、环办[2002]76号等文件,也应作为规划的主要依据。国家林业局于2015年根据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专门出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所有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制总体规划必须执行。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规模与边界、主要保护对象与类型,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及分布特征划分功能区、进行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等。

一、自然保护区规模与边界

(一)SLOSS 争论

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规模是长期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自然保护区科学规划、建设和有效管理的前提。但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很少是经过科学计算确定的。

自然保护区规模往往取决于保护区的空间特征,目前争论最热烈的要数 SLOSS 争论( Single Large Or Several Small),即一个大保护区好还是面积相等的几个小保护区好,一些研究者得出与Diamond不同的结论,对连续、间隔和边界也有不同观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1、廊道

保护区以廊道相连使得被保护系统中基因损失的可能性增加,疾病、火灾、外来物种等可通过廊道扩散。但有研究发现,许多物种能穿过不适合的生境到邻近的适合生境中生存繁衍,生境之间受保护的走廊使物种可在不同生境之间移动,连续的保护地块比非连续的保护地块更能促进物种分布。

2、间隔

有人指出较远的间隔可防止疾病和外来物种在保护区间扩散,可避免灾害事件如火灾和飓风对种群的毁灭性影响,但是间隔和破碎化却被认为是造成生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原因。

3、边界

有研究发现对于那些依赖边界、喜欢在边界活动的物种而言大的边界比小的边界好,而有人则指出减小边界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如农药和污染等对物种的影响。

4、缓冲地带

现实中设计自然保护区时,往往还在外围设立缓冲地带,降低外界活动对被保护系统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划定的外围缓冲区(地带),可以与自然保护区结合起来整体规划,但建设项目资金不能纳入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投资中。

(二)确定保护边界的途径

确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以从主要保护对象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入手。

1、保护对象分析法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利用相关研究中已获得的一些经验和结果来分析,主要有4个途径:

①将传统的岛屿生物地理学与集合种群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相结合;

②加强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的研究;

③种子雨扩散与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分析,植物需要一定的空间才能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通过分析种子雨的扩散途径也许能为确定某些植物自然保护区面积提供参考;对于植物群落,根据群落的类型和演替

时期来确定评价群落稳定性的指标,同时考虑植物群落或生态系统可能受到的干扰,最终可能为确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提供借鉴;

④动物的活动区大小。动物需要一定的空间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将动物的活动区与动物的有效种群或最小可存活种群相结合,计算自然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可能是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中的有效途径之一。

2、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法

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引入社区参与机制,保持保护边界确定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度,让当地社区及公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确定工作中[2]。

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大越好,表现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时几乎包括了整个山系或流域。但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这可能给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我国人口众多且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而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建立在有居民生产、生活的地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和管理必将给当地社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自然保护区面积不适宜可能还会引发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因此,自然保护区适宜面积的确定既是学术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二、保护对象

(一)主要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自然资源、景观,以及自然和文化遗产等都需要进行保护,但明确主要保护对象可以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因此,总体规划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明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以及保护对象的丰频度、分布区域、分布方式,季节性保护对象还应明确重点保护时段。

主要保护对象应包括: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国家、地方重点保护或地方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与原生地、栖息地;

——重要的具有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区域;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等;

——典型自然景观。

(二)自然保护区类型

依据确定的主要保护对象,按照GB/T14529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明确自然保护区类型,从三大类别9种类型中明确一种。

生态系统(A类):森林、草原、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B类):野生动物、野生植物

自然遗迹(C类):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

自然保护区类型确定都是以自然因素为主导,采用主要保护对象作为划分自然保护区类型的依据,这种分类适应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情,也充分体现管理体制的需要。在具体应用上,应正确处理好主要保护对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果出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导因素并存现象,也应找出优先因素或超级主导因素,目前还没有将一个自然保护区确定为两种以上类型或综合类型的先例。

三、功能区划

1、为什么进行功能分区

自然保护区是否需要进行功能区化,主要取决于保护区的生物地理学特征,处于荒野区域的自然保护

区就没有必要进行分区管理。功能分区源自全球生物圈保护区,主要适用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景观地区。功能分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融为一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国家和当地社区的发展需求,直接协调自然保护区事业与社区发展的矛盾,被普遍认为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功能区类型

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必要时划建生物廊道。保护对象单一,实验和干扰活动少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只划核心区与实验区或核心区与缓冲区。以候鸟等迁徙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季节性地划分功能区,包括季节性核心区等。

自然保护区应优先划分核心区,核心区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保护对象及其原生地、栖息地、繁殖地集中分布的区域,核心区面积应能构成一个有效的保护单元,有利于系统内主要生物物种的生长和繁衍,可根据保护对象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栖息地要求确定。一个自然保护区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区斑块,每个斑块之间可以建立生物廊道保持连通性。下列区域应划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区域;

——主要保护对象集中分布的区域;

——人为干扰少、原生性最强的自然区域;

——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

——野生植物重要的生境、原生地;

——保护价值最大、科学研究价值最高的区域。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用于减缓外界或实验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或者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可以作为核心区生物群落扩散的主要场所。缓冲区的空间与宽度应足以消除外界干扰因素对核心区的影响,隔离网、隔离墙、自然阻隔区都可以作为缓冲地带。对缓冲区的要求必须服从核心区的需要, 使其真正起到缓冲作用。

实验区在缓冲区的外围,主要用于生态恢复、科学实验、旅游、科普宣教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方面,实验区也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从自然保护区的所有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实验区也是一个“保护性经营区”[3],应当在维护保护区(特别是核心区和缓冲区)质量的前提下,以各类资源的适度经营活动为主要内容。

3、区划方法

功能区划可采用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在地形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可采用以人工区划为主的综合区划法,即基本上采用人工区划,同时尽量利用自然界线(河流、山脊、沟谷等)。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采用以自然区划为主的综合区划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决策的功能区划分越来越客观与合理。目前用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种分布模型法、景观适宜性评价法、聚类分析法、最小费用距离计算法和不可替代性计算法等[4]。

四、管理能力规划

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主要包括管理体系(机构、队伍、制度)规划,以及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宣教管理、社区管理等主体管理职责规划。

(一)管理体系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由管理机构、队伍和一系列管理制度构成。

1、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监测重点选择需要定位、重复、长期的监测项目,监测内容、选点应有代表性、典型性。可分为生物多样性监测、自然资源监测、关键物种观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项目。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对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物种和基因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的监测。自然资源监测是对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生物量、质量、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的监测。关键物种观测是对主要保护动植物种或某个特定种群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等特性进行的长期观察与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对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土壤、水文、污染源、饮用水、营养盐类(盐池、盐源)等非生物生态指标进行的监测。

(四)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应具备一定的科普、教学实习的接待能力和承受量,宣传教育规划应明确对象,包括宣传教育对象包括保护区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指保护区职工的宣传教育、职业培训,对外指对社会的宣传,对社区群众的培训等。宣教内容包括科普宣传、法制宣传和对本保护区的宣传等内容,教育包括职业培训、科普培训等。宣教方式多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网站、多媒体,采取标牌宣传、巡回宣传、展览宣传、媒介宣传、建立基地、网络技术、远程宣传等多种宣传形式,以及发动公众的广泛参与等。

(五)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规划应促进公众参与保护,融合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有效地改善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利用方式,提高社区发展水平。社区管理规划内容一般包括:共管体系规划,明确共管委员会、领导小组、协调员及其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土地利用管理,重点是宅基地与民居管理,以及土地种植结构规划,特别是针对候鸟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可以进行作物改种、错季种植;改进社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保护一些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帮助社区控制人口的目标与措施。

规划扶持社区发展的项目,应体现居民自愿参加,以小型、微型项目为主,以环境管理、改进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为主的原则。

五、基础设施规划

(一)局站设施

管理站(所)选址应靠近保护现场或保护区内及周边村镇,建设内容以管理业务用房、宣教监测设施和附属的环保、通讯、生活设施为主。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所)、管理分局的地址应本着便于管理、沟通信息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就近安排在中心城镇。管理局一般不单独建设,可与访客中心、宣教设施、科研设施等配套建设。

局(处、分局)址、站(所)址基础设施规划应优先满足各级管理机构业务、办公、科研、宣教等基本功能的需要。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办公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场院工程设施;设有公安执法机构的局(所、站)址应建设执法业务用房。自然保护区的后勤保障应社会化,社会化困难时,生活区住房和辅助房屋设施可以包括职工住宅、文化室、医务室等。

局(分局、所、站)址办公业务用房包括办公、业务、会议、卫生间,管理站用房还可包括值班、职工活动用房(含单身职工宿舍);辅助用房包括食堂、车库、仓库、传达室、采暖设施和配电设施等。其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建筑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和装饰标准应有利于降低建设和维修费用,有利于节能和合理使用能源。

局站址附属配套设施可包括:

通信:自然保护区的各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站(点)、检查站(卡)、了望台,以及生活区域、旅游服务区域应有良好的通讯条件。通信线路严禁穿过核心区和易发生火灾的地区,人烟稀少地区的野外专

业巡护可以配置卫星通讯设备。

供电:自然保护区内各级管理机构、生活区、旅游服务区可根据条件实行通电。供电或生活能源应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发和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靠近城镇的局站址应连接公用电网。

给排水:局站址应因地制宜地解决饮用水问题。靠近城镇的局站址应连接公用水网,其它局站址可采用打井、蓄存引用山泉水等方式。自然保护区的生产生活区、旅游区等应根据废水类型、排放量规划废水处理方案与必要的设施设备。

其它: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规划值班食宿、供热、广播电视、“三废”处理、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控等配套工程。

(二)野外管护设施

确标定界:保护区境界和核心区界线应明确阐述,并设立保护区碑、区标,核心区标等明确的标志。

门禁监控:自然保护区主要出入口可设施门禁等设施,需要管控区域可设施固定或临时、季节性管控设施。

巡护路网:规划和调整野外巡护道路网、巡护点等野外巡护设施设备,长距离巡护路网可设施宿营点。

护林防火:规划必要的野生动植物和护林防火检查站、检查哨卡等检查、了望、防火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条件较好地区设施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飞机停机坪、取水池等。临近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地段、路口应设置检疫、检查、处置场所等设施。

(三)宣教设施

分别不同宣教方式规划相应的宣教设施建设方案。包括宣教基础设施;宣传牌(标)的数量、规格和设置位置;宣传材料印制数量;各种宣教设备数量与规格;宣教、展示和科普教育场馆的规模、位置,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的接待能力与设施等。重点建设野外宣教点、观察平台、科普小径等。访客量较多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访客中心,配套建设综合服务设施。

(四)科研监测设施

专项研究机构、繁育野化研究基地应符合全国、省宏观布局与管理的要求。可建设定位监测、固定样地(带)监测、追踪监测设施,管护困难的保护区引进必要的监控系统。

六、资源利用规划

(一)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只能在实验区进行,旅游区域和服务区域必须适度集中。生态旅游以积极保护为前提,主要进行科普、环保、探险、自然游憩等生态旅游项目,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主题,与自然景观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协调;必须有严格的环境容量限制,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不影响和干扰保护对象和科学实验活动;旅游区域内不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和整饰,旅游设施以自然和传统为主,旅游景点开发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项目的发展应尽量照顾周边社区群众,使他们从中受益。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重点应包括:

1、资源评价,环境容量分析与确定;

2、旅游主题定位、区划,根据区划确定旅游线路,适当安排旅游项目和游客中心、游道系统等基础设施;

3、进行游客服务、管理等设施、设备规划,重点是营地、驿站、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

4、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分别对生活废水、废弃物、废气规划有效的控制和改进方案;

5、安全保障措施和预警救护方案;

6、对景观、环境、文化等提出保护措施。

(二)自然资源经营利用规划

自然保护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应以可持续经营为原则,不能超越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调节适应能力和整体的负荷补偿能力,发展以非保护性的优势资源为经营利用对象,促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正常循环。自然资源经营与利用的生产方式应在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鼓励采取多种经济成分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自然资源经营与利用项目应优先选择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条件好、工程量小、投资少、收效快的项目,可包括:为科研、教学或扩大再生产提供种源(如花卉、种子、苗木、动物种源等)和条件的种养业项目;对自然或人为淘汰的生物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多种经营项目,如制作标本、工艺品或其他商品等;在正常经营保护或实验工作中所获得的清理、抚育、栽植、采集、养殖等剩余物和产品的有效利用项目;生长周期短、再生能力强、繁殖快并有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有计划的经营利用项目;在对生物本体不构成不良影响、破坏或损失的情况下,对生物本身或可再生的资源(如果实、分泌物、排泄物、附着物等)进行较充分利用的项目。

七、自然保护区需慎重规划的项目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形式,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角,其他都要服从于这个主角。因此,规划项目应牢记自然保护宗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本底维持。下列项目在规划时应慎重或经过充分论证:

——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

——野生动物的补饲、招引投食和救护;

——大规模的工程围栏;

——大范围的人工造林,以及工程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本身就是一个封闭式管理的区域);

——苗木繁育、迁地植物园(自然保护区以就地保护为宗旨);

——野火防控(野火被认为是一个生态过程),生物防火林带(西部、北部地区森林地带设置生物防火林带的有效性需要论证);

——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大规模的药物防治;

——博物馆(是否能有效利用、有效管理);

——大规模、高标准修路,互联互通工程。

[1] 王宜成,自然保护区空间特征和地块最优化选择方法,生态学报,2011.7(31):4094~4114

[2]徐基良、崔国发、李忠,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方法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28):129~132

[3] 徐篙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保护性经营区界定——关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结构设计的思考,科技导报,1993.1:21~24

[4] 呼延佼奇、肖静、于博威、徐卫华,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4.11(34):6392~6396

第四讲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本讲对自然保护区规划常用的方法进行一个简要回顾,重点介绍参与式评估法、保护行动法、逻辑框架法三种比较常用而可行的规划方法。

一、规划方法简要回顾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采用的技术方法很多,如保护区地块选择一般用到系统分析法、空缺性分析法(GAP)、原图-对偶图数学建模、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一般用到物种-面积模型、最小种群生存力分析、景观生态规划法、景观安全格局分析、GIS分析法等方法;自然保护区设计一般用到目标规划法、风险-压力-响应模型等众多方法。

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繁衍发展的不确定性,应该采用适应性管理的思路选择规划方法,进行系统规划。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家Holling[1]和Walters[2]提出了“适应性环境评估与管理”(Adap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即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基本思想。适应性管理就是不确定条件下理想管理的一种规范方法,可以行之有效解决复杂动态系统的不确定性难题。在解决复杂生态系统问题方面具有几个突出特点:①可应用不断更新的高价值信息;②在管理中不断认识和学习,广泛应用新知识,不断更新对系统发展规律的认知;③充分认识管理目标的适宜性和管理方式的可行性,修订假设条件,制定和完善管理目标和政策;④以解决系统复杂性和动态性、不确定性为重点;⑤拟定多种可能的管理方式,优化选择;⑥通过实施过程中的监控、调整,不断适应系统动态发展,降低不确定性。

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管理目标和进程可以反复界定、调整

第五讲投资估算与事业费测算

本讲介绍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投资项目资金估算和保护区事业费编制要

矿区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学习辅导 目录 1.概述(之一) 2.概述(之二) 3.标准正文 4.附录B、附录C(之一) 5.附录C(之二) 6.附录C(之三) 7.附录C(之四) 8.附录C(之五)、附录D、A、E 1.概述(之一) 1.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1.2本标准的主要编制依据 1.3本标准的主要参考资料 1.4《矿区总体规划》和《矿区总体设计》的不同 1.5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4号令对本标准的影响 1.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 力求简明实用,便于操作。 1.2本标准的主要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共和国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发[2005]18号文件), 《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91号文件), 《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80号公告发布), 近十多年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的实践。 1.3编制本标准的主要参考资料 原能源部1990年颁发的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内容中的: 《设计文件编写规定》和 《矿区总体设计编制内容》 1.4《矿区总体规划》和《矿区总体设计》的不同 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 《矿区总体设计》——计划经济 《矿区总体规划》——市场经济 功能有区别 两者都是矿区资源勘查、开发和生产活动的依据,但有以下不同

《矿区总体设计》的功能: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依据;基本建设计划安排的依据;编制矿区建设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因此,《矿区总体设计》要确定矿区开发的各项重大原则。 《矿区总体规划》的功能:作为矿区探矿权与采矿权设置的依据;作为矿区各单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核准的依据;作为编制矿区建设组织方案的依据;作为编制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县域社会经济规划、相关城镇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的依据。 因此,《矿区总体规划》只要确定矿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或“大盘子”即可。 要求的基础资料(地质资料)不同 《矿区总体设计》: 全区详查,并有一、二个井田的精查。 《矿区总体规划》: 在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地质报告基础上进行,详查及以上区域面积占矿区含煤面积的60% 左右。不要求有精查。 内容深度有区别 (因为满足要求有区别,地质资料不同,时代不同) 与《矿区总体设计》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内容:地质部分、矿区建设外部条件、井田划分与开拓方式; 比《矿区总体设计》浅的内容:矿区配套设施、经济部分; 比《矿区总体设计》加深的内容:矿区范围论证、煤炭加工、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比《矿区总体设计》增加的内容:市场预测、矿区勘查区块划分及补充勘查意见、煤炭转化、节能减排、土地复垦。 其中,加深和增加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提出的。 1.5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4号令对本标准的影响 发改能源(2004)891号文《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是本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在本标准发布实施后的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4号令发布了《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891号文随之作废。 14号令和891号文与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主要区别 勘查程度 891号文:“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等地质资料” 14号令:“在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地质报告基础上进行,详查及以上区域面积占矿区含煤面积的60% 左右”。并强调“矿区内有多个地质勘查报告时,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编制地质资料汇编报告”。 委托主体和编制单位资质 891号文:由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计委)或计划单列企业集团负责组织,委托具备资质的咨询机构, 14号令: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委托具有甲级煤炭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 矿区范围论证 891号文:未要求 14号令:“多个相邻煤田、大型煤田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矿区。” 矿区安全 891号文:未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成果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总体规划从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2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 (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 对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整个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需要通过文献、访谈、现场勘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的区 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环境等展开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在收集与调研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数量和用地性质进行核查和分析,切 实掌握土地使用的真实状况和效益,分析人均用地水平、用地结构 和区域建设用地分配等资料。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全面和细 致的掌握,为提出合理、高效的土地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城市现状图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2)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和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 首先要系统的回顾历版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技术内容,研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别是对现行 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遗留的问题要进行认 真的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前提 下,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B 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市现状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落实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保 障要素,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等前提出 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前瞻性的研究城 市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科学合理的研究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 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2)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先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经过审查的纲要也是总体规划成果审批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a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 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b 城市中心区规划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城市总体纲要的成果要求 a 规划文本:规定性要求

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程序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程序 一、项目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主持,可以委托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1、修编申请 当地人民政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原审批机关)提出修编(调整)总体规划的申请及论证修编总体规划可行性的专题报告,在申请批复后方可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当地人民政府提出修编(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当组织专家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报告形式随申请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做出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依据上位城镇体系规划,着眼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作为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基础。 2、修编申请批复 上一级人民政府(原审批机关)对当地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申请批复的红头文件是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工作进行的前提条件。 3、组织编制机关(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计划任务书 组织编制机关在申请批复后应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计划任务书,总体规划纲要经上级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后,方可以委托、招标等方式确定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 二、资料收集与现状调研阶段 该阶段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指定当地规划行政部门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完成基础资料收集、现场实地调研工作,规划主管部门主要任务为协调规划编制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料对接。 1、基础资料收集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指定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完成总体规划编制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 编制单位收集的基础资料涉及到当地政府下辖众多部门,需以政府名义进行协调、积极配合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2、现状调研 规划编制单位在前期资料收集基础上针对资料不足或需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的部分组织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996年,怒江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鉴于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高黎贡山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200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怒江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由于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1992)119号《关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1994—200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0)34号批示,将原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 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 通知》(林计财规字[2000]64文)。 ●《关于下达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 [200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01—2005,GEF)。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 ●《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1996—2010)。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怒江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 (199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工作“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 (1996—2010)。

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试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年11月

前言 本导则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而成。 本导则在制定过程中,总结省内开发区发展特点和建设经验,参考上海、重庆、广州、合肥等城市的相关技术规定,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后确定。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开发区选址要求、开发区规划的构成、编制的内容及不同类型开发区内容侧重、编制深度与技术要求。本导则共有7章,包括总则、开发区选址、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和附则。

目录 1 总则 (4) 2 开发区选址 (5) 3 总体规划 (6) 4 控制性详细规划 (14) 5 修建性详细规划 (26) 6 专业规划 (29) 7 附则 (29) 附录A本导则主要名词解释 (30) 附录B本导则用词说明 (32)

1 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安徽省各类开发区规划编制,引导开发区和城市融合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 1.2.1本导则适用于由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含筹建)的各类开发园区的规划编制,集中示范园区、现代产业园区等参照本导则执行。 1.2.2本导则所称开发区规划是指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 1.3开发区分类 开发区按照其位置和功能关系,分为产业主导型开发区、综合功能型开发区和独立新区型开发区三种类型。 1.3.1产业主导型开发区主要是与城市或镇其他建设用地紧密联系、以产业用地为主的开发区,是城市二产发展主要区域。 1.3.2综合功能型开发区是城市或镇布局结构中相对独立的组团,其界线较为清晰,功能以产业为主并兼具其他功能。 1.3.3独立新区型开发区是与城市或镇距离较远,独立于中心城区或镇区以外的新区,可分为因产业发展、环保要求等设立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 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具体包括: 1)组织准备 因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所以土地总体规划应由当地政府来领导,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规划办公室是具体编制规划的工作班子,应包括主要学科的科技人员,但更重要的是有适合做综合工作的专家。 2)思想准备 思想动员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因为目前规划无用论的思想还相当普遍。思想动员首先要说明规划的意义、目的和作用。 3)业务准备 包括编制和批准规划任务书(或工作方案)、业务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经费等。 ①规划任务书:要求明确规划的范围、时间期限、指导思想、目的、参与规划的部门、成果要求以及方法步骤、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等。 ②工作计划:要求在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制定,

内容包括:详细列出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及来源,明确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和业务培训,明确物资设备供应,作出费用预算,确定时间进度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等。 (2)调查研究阶段 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料、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已有资料的不足部分或不准确部分,应进行必要的补查和核实。设置专题开展研究。通过上述工作,要对全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以及今后各项事业的土地需求量作出准确的预测,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方针与对策,编写《问题报告书》,为编制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资料的质量对分析研究的结论是否准确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对比,选择其中可靠程度高者加以应用。 1)确定土地利用问题 重点开展如下几方面研究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解土地利用的演变及其规律,目前土地利用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②土地利用潜力研究。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待开发土地的潜力,以及不同投入水乎下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裁潜力。 ③各部门用地需要量预测。根据规划期间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各部门用地的需求量。 根据以上三方面调查研究,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对照,可以提出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从而确定土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咨询继续考试202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列哪项可不作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A.功能区划 B.确定保护对象 C.基础设施建设 D.管理政策设计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列情形可以不区划缓冲区: A.与另一个保护区相连 B.主要保护对象单一 C.外围与另一个保护区核心区相连 D.外围是森林公园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3.自然保护区局址建设内容不应包括: A.场院工程 B.业务用房 C.辅助用房 D.住宅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不应包括:

A.环境容量测算 B.旅游资源评价 C.旅游区划 D.经济效益分析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我国主要依据下列哪个因素进行自然保护区分类的? A.管理目标 B.主要保护对象 C.主管部门 D.政府层级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确定自然保护区边界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A.主要保护对象习性 B.自然分界 C.经济发展条件 D.社会发展水平 E.以上都不是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2.自然保护区监测一般包括几下几方面: A.生物多样性监测

B.关键物种监测 C.环境监测 D.自然资源监测 E.社区监测 F.旅游监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主要作用为: A.缓解保护利用矛盾 B.社区发展 C.提高保护效率 D.增强保护区功能 E.兼顾开发活动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4.总体规划最主要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A.自然性 B.协调性 C.综合性 D.长期性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5.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一般划为: A.核心区

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2009版)

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二○○九年八月

前言 2007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9月,国务院又批准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进一步为重庆发展指明了方向,重庆的城乡规划也随之研究确立了新的编制体系。主城区分区规划是总体规划目标原则得以空间落实的一种形式,是上承总体规划,下启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规划层次,在《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中,也明确了其应有的法律效力。 为进一步加强对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的指导,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明确了深度要求,规范了成果形式,在此重点强调重庆市分区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分区规划是覆盖全部行政辖区、统筹城乡的全域规划。需要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在城区部分规划需符合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关于分区规划的深度要求;二是分区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村规划的重要依据。需要进一步对总体规划及密度分区规划等提出的片区-街区职能定位、规模分解、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城市形态分区等内容进行调校;三是分区规划在空间上按照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范围、备选控制用地范围统筹布局,在时间上按近期(2012年)、远期(2020年)、远景(x年)分期规划,既加强规划的刚性,也加强规划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四是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规划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纲要)》及其相关部委回函的要求,结合重庆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因地形条件等因素制约造成影响重点地区发展的问题;五是分区规划要在城乡空间统筹、一体化布局上,以及实施动态调控机制上进行探索。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在城镇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流转等政策创新方面做好空间准备。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3. 区域城乡空间规划;4. 城区规划;5. 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6.名词解释;7.附则。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规划需用黑体字注明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与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得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得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得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与 必要得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 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得地位与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得目标、 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得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得初步方案; 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6、提出制订与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得意见; 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 重要工矿与风景名胜区等。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 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 区以及主要得基础设施。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 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与历史文化保 护区、重要得对外交通设施等。图纸比例为 1/25000—1/50000; 4、规划方案得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得主要任务就是综合研究与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 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得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与规划图纸。文件包括规划文本与附件,规划文本就是对规划得各项目标与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得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得依据; 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 3、市(县)域得城镇发展。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 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 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得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得技术政 策; 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与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 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 5、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 (1)确定人均用地与其她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 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与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得划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 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内建规…2013?565号 各盟市规划局,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我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厅城市规划处联系。 2013年10月15日

抄送:有关城乡规划编制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在自治区境内的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特定地区是指国家或者自治区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包括开发区、边境口岸、独立工矿区、农林牧场区等。开发区是指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 第三条特定地区总体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要求、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支撑条件等因素,并遵循如下原则:(一)符合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二)符合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相衔接。 (三)满足节约、集约用地要求。 第四条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一)边境口岸、独立工矿区、农林牧场区的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 (二)开发区总体规划按照本导则编制,编制的重点应包括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开发区的支撑条件(土地、资源、交通、水、电、环境容量、生活配套服务等)。 第五条开发区总体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 第二章开发区总体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规划编制总则 第六条规划目的是为了促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国务院或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开发区的批复,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 第七条规划编制应当以下列内容为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二)城市(镇)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 (三)国务院或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开发区的批复。 (四)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立开发区的请示。 第八条提出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第九条规划范围应当包括开发区的具体位置,用地规模(国务院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开发区的用地规模)。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办法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推进规划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申报、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以下简称“计财司”)会同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以下简称“保护司”)负责总体规划的审核、批复和实施监督工作。 第四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完成综合科学考察、本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组织编制总体规划。规划技术深度必须达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 20399-2006)的要求。规划期一般为10年。 第五条规划编制内容应包括总论、自然保护区概况、保护现状及评价、基本思路、主要建设内容、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机构与能力建设、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保障措施等9个部分,具体见所附编写要求。 第二章规划上报 第六条总体规划编制或者修编完成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和审查。总体规划应当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的有关要求,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充分衔接。同时,要广泛征求所在地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交通、旅游等部门及利益相关者意见。 第七条总体规划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行文上报国家林业局。上报的材料包括: (一)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上报文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编 制 导 则 规划所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 (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 (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

造、道路交通、基础没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同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 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 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 (1)地域完整 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 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

县域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一、区(市)县域总体规划成果内容 (一)文本 (二)图纸 (三)说明书 二、区(市)县域总体规划文本要求 (一)文本基本要求 规划文本应准确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内容提出规定性的要求,文字表达应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强制性内容 1、分区管制 包括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明确以上各分区的范围与界线,以及开发控制要求。 2、五线控制 包括红线、蓝线、绿线、黄线与紫线,明确以上各线的位置、宽度,以及控制要求。 3、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交通、市政设施与管线、引水、水利、防洪、滞洪等工程、取水口、污水排放口、垃圾处理场等设施,明确位置、容量与标准。 (三)文本格式 文本书写章节参照格式: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性质与规模 第三章体系与布局规划 第四章空间管制规划 第五章交通体系规划 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八章发展与资源协调保护规划 第九章附则 三、区(市)县域总体规划图纸要求 (一)图纸构成 1、区(市)县域综合现状图 2、区(市)县域相关规划综合分析图 3、区(市)县域体系用地布局规划图 4、区(市)县域空间管制及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图 5、区(市)县域交通体系规划图 (二)图纸基本要求 1、图纸主要用图像表达相关现状、规划与分析内容,应与文本一致。 2、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1:10000地形图上。 3、图纸上应标明图名、比例、比例尺、图例、风玫瑰、规划期、绘制时间、 单位名称等。 4、图纸除图像部分外,还应以表格的形式反映相关内容,必要的说明以文字 的形式反映。 (三)区(市)县域综合现状图内容要求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写内容要求 一、总论要求。简要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保护价值、规划编制的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及主要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类型、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必须与国务院批复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相一致),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 思路、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概述)。 二、自然保护区概况要求。包括位置与范围、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自然环境、社区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基础设施等。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包括地理位置、四至边界。 (二)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包括历史沿革、自然保护区设立、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管理及执法权限等。 (三)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灾害等。 (四)社区情况。包括从区内和周边两个角度,论述行政区域、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核心区、缓冲区如果有常住人口的,要单独描述)、公共基础设施、地方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等。 (五)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与资源的权属(国有土地要注明林权证上所标明的使用权人)、地类构成、利用程度等,集体林区要说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林权流转、林地使用及林农合法权益保护等情况。 (六)基础设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基本交通、电信等情况,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情况。 三、保护现状及评价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现状、保护管理评价等。· (一)保护管理现状。包括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二)保护管理评价。包括自然资源评价,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保护对象,对野生动植物、湿地、景观等资源进行评价,其中主要保护对象还需明确分布区域、分布方式、多度或频度。保护价值评价,要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生态区位、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管理评价,要从管理机构、管理体系、法规体系、管理队伍、管理权限、管理水平、信息化、科研宣教能力、社区协调、自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要从管理难度、发展基础、社区矛盾、特殊困难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向,并体现在规划任务中。如果是二期及以上总体规划,要认真总结前期实施情况(包括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期工作设想和落实措施。 四、基本思路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期限及目标、总体布局(区划原则、依据、方法,详细描述各功能区界限、面积及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等。 (一)保护管理。包括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护站、点及分区管理的范围和面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措施、生态恢复、林地保护、湿地保护、社区共管措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项目。 (二)科研监测。包括科学研究、生态与资源监测项目及内容(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如果与科研机构或大学合作开展的工作要单独注明)。 (三)公众教育。包括公众教育、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等措施。 (四)可持续发展。包括实施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社区发展扶持等项目,要明确区划、项目布局、环境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2012年修订) 为了加强对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对2006年颁布的《江苏 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进行修订,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含县城,下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其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需符合本导则四、六、七的规定,并根据镇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参照执行九、十、十二、十三等有关内容的要求。 3、基本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落实并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要求; (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 (3)合理、综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筹规划;(4)遵循可持 续发展原则,贯彻落实交通引导、低碳生态等要求;(5)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并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6)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公共利益,合理配 置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4、其他规定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违反 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规定,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2)各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在本导则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技术细则或规定,其内容应当与本导则相衔接。 1、划分目的 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以此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 2、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 划分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并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镇总体规划技术成果基本标准

镇总体规划技术成果基本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镇总体规划编制成果的内容、深度及格式,规范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审批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和其它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次规划编制必须遵照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总体规划,除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 阶段成果 2.1 一般规定 2.1.1镇总体规划的成果由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两部分组成。法定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图纸,技术文件为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现状调研报告)。 2.1.2本标准将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现状调研阶段、方案阶段、评审成果阶段和正式成果阶段。 2.1.3所有阶段的成果文件应采用A3幅面装订(图纸大于A3幅面则折叠为A3幅面装订)。 2.1.4规划文本、图纸应装订为一册,附件(规划说明书、现状调研报告、基础资料汇编)装订为一册。 2.1.5所有阶段都必须提交相应成果的电子文档(CAD、PSD、WORD文

件)。 2.2现状调研阶段 2.2.1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列内容。 (1)基础资料汇编。 (2)现状调研报告。 2.2.2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列图纸。 (1)区域位置图。 (2)土地使用现状图。 (3)城镇建设用地评价图。 (4)城镇总体规划建设实施评析图 (5)重大基础设施现状图(主要为综合交通、电力、给水、环卫、防洪等)。 2.3方案阶段 2.3.1编制镇总体规划,研究确定镇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对镇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框架性意见。 2.3.2 镇总体规划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方案,预测镇域总人口; (2)分析城镇职能、提出城镇性质和发展目标; (3)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4)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5)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6)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2012年修订)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对2006年颁布的《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进行修订,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含县城,下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其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需符合本导则四、六、七的规定,并根据镇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参照执行九、十、十二、十三等有关内容的要求。 3、基本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落实并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要求; (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 (3)合理、综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筹规划; (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落实交通引导、低碳生态等要求; (5)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并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6)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公共利益,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4、其他规定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违反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规定,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2)各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在本导则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技术细则或规定,其内容应当与本导则相衔接。 1、划分目的 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以此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 2、划分原则 (1)地域完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标准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标准 (试行本)

说明 1、编制目的: 规范编制工作,提高审批效率,便于规划管理。 2、编制依据: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3、使用要求 规划区范围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按此标准试用,试行时间为2003年10月1日至2004年10月1日。如有问题,与规划局总工室联系。

目录 第一章成果要求 (1)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基本内容及格式 (3) 一、总则 (3) 二、规模及用地布局 (3) 三、土地利用性质 (3) 四、土地开发强度 (5) 五、道路交通 (6) 六、市政设施 (8) 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12) 八、绿地系统 (13) 九、历史文化保护 (13) 十、城市设计 (14) 十一、城市生态环境 (14) 十二、农民安置 (14) 第三章AUTOCAD电子文件标准 (15) 一、AUTOCAD图层 (15) 二、图示符号 (19) 三、控制指标块形式 (22)

第一章成果要求 一、现状分析阶段 1、现状资料汇总及分析报告。 1.1除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外,还应调查以下内容:①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要求。②正在使用的规划和已办手续的用地红线及正在办理手续的用地项目。 1.2现状数据:应使用与文本规划值对应的表格内容进行整理。 1.3 用地评定成果中应有各类用地的数据统计。 1.4 已办手续未用及正在办理手续的项目应分项列表统计面积。 2、图纸(除位置图外,均在1:2000地形图上制作) 2.1 区域位置图 2.2 用地现状图 2.3 用地评定图 2.4 基础设施现状图 二、方案阶段 1、方案说明(第一次提交的方案不得少于两个,经审查后综合成一个方案)。并附上阶段成果及审查会议纪要。 2、图纸(除位置图外,均在1:2000的地形图上制作) 2.1 区域位置图 2.2 用地现状图 2.3 建筑质量评定图 2.4规划方案图(第一次提交的方案不得少于两个,经审查后综合成一个方案)。 三、初步成果阶段 1、文本 2、图纸(除位置图外,均在1:2000的地形图上制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