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

湛江,广东省地级市,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09°31′~110°55′,北纬20°12′~21°35′之间,总面积13225.44平方公里。湛江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作物及海产资源丰富。截至2019年,湛江市下辖4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赤坎区,湛江常住人口736万人。

湛江红土文化:

湛江红土文化既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汉以来,位于半岛腹部的“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龙舞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

前言:

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但是在湛江却不同。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民间艺术都是湛江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反复摸索、不断完善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正是这些无价之宝,奠定了今日湛江和湛江人的气质、风度和底蕴。有学者将湛江民间艺术按表演内容分为龙舞、狮舞等类型,但根据笔者观察,湛江市的民间艺术可以分为舞蹈、音乐和造型三大艺术门类。

舞蹈类按表演时的空间维度的差异,可以分为二大类,一是平面演出。这类民间艺术的特点是以平面舞台演出为主。代表艺术是东海岛的人龙舞。二是高空演出。这类民间艺术突破了平面舞台的局限,在纵的方向上拓展演出空间。代表艺术是较为普及的高桩舞狮和没有普及的廉江的舞鹰雄等。

音乐类也可以分为二个大类。一是演唱,如雷歌;二是演奏,如廉江安铺八音和吴川陶鼓。补充一下,这里没有提到粤剧或雷剧,因为粤剧不独湛江有,而雷剧又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越来越多的

专业人士参与创作与演出,相对来说,算是“修成了正果”,升堂入室,已经不是“民间艺术”了。

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上是以静止的造型为主,表现的是一个场面、一个瞬间。也可以分为纯静态和动中有静二种形式,纯静态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吴川泥塑、雷州石狗,动中有静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吴川飘色。

湛江民间艺术特点除了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和水平之高、形式为世所罕见之外,还有这样一些特点值得一记:

一是历史悠久,在起源地有着深厚的群众的基础。如舞鹰雄、陶鼓等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当地(主要指本村),很受群众的欢迎。每次演出,四乡八邻的群众都涌来观看。二是动物舞蹈居多。湛江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但其中占多数的还是动物舞蹈。如龙舞、醒狮舞、貔貅舞、鹰雄舞、蜈蚣舞等。在舞蹈中,这些动物的造型夸张,头威、眼大,气势凶猛。这些舞蹈除了做了娱乐之外,更多的是镇妖避邪,祈福求祥。三是多数艺术形式表现的都是一个情节化的内容,或这种艺术形式有一个情节化的故事传说。如舞鹰雄表现的是鹰雄相斗;人龙舞传说起源于反清复明。四是许多动物舞蹈的最高潮都在“采青”上。“青”即指青草,所谓“采青”,就是把一棵象征着青草的物品采下。采下“青”之后才能够得到被祝贺的人封的“利是”。这个“利是”是舞者的辛苦费。五是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这些民间艺术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既或象同在吴川市境内的飘色、陶鼓、泥塑、舞貔貅等艺术,基本上没有太多艺术形式上的重复或相近,而是表现

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来。

现择艺术形式独特、影响大、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简略介绍如次:

传统艺术:

人龙舞

人龙舞,堪称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雷州半岛现有东海岛人龙舞和沈塘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该舞盛行于东海岛的东山镇。

东山镇位于该岛的中部,历来是军事要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全镇东、西两街的“人龙舞”就会倾情连续演出三个晚上,吸引着岛内、岛外的群众前来观赏。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福王朱由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到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相传八月十五走到该地。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能够过好中秋,就把流传于孩子中间的一种杂耍组织起来进行表演。从这个时候开始,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人龙舞盛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备师移驻东山圩,改名为东山水师营,有官兵253人,并在东山圩设有武秀才考场。自此,东山圩得以迅速发展。当时,东山圩东、西街各有一支人龙舞队伍。武秀才的考试一般设在八月十五。于是,人们白天看武试,晚上看“人龙舞”,两支人龙舞的队伍相互也展开了技艺的比赛。一时间,东山圩热闹非凡。就这样,年复一年,约定俗成,人龙舞一直舞到当代,历久不衰。

它传统的演出场地是海边、圩镇小街,传统的演出时间是农历八

月十五。只是近年来,才走出海岛,逐渐走进“广场”和舞台,演出时间也不再限定于八月十五,只要有节日或重大庆典,它都会舞动起来。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是由三个小孩子分别扮演的。扮演龙头的人要同时身负这三个小孩子,双手还要同时握两个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练。“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成。“龙尾”的大人也肩负一小孩。“人龙”起舞时,由锣、鼓等敲击乐器有节奏地配合,扮演龙头的小孩子高举灯笼或手电筒,以示龙眼闪光。而龙身左盘右旋,上下起伏,随着龙头缓缓前进,龙尾亦随队形左摆右摇。整条人龙表演起来威武雄壮,气势宏大,场面热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近年来,本地的一些曲艺家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态、乐风、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致完善,被誉为“东海一绝”。

沈塘人龙舞(原始型)源于清嘉庆年间(1523年),沈塘村民为庆祝当地官宦陈仕恺新建沈塘圩而始创人龙(陈仕恺公乃进士出身,富甲雷阳,御诏赴安徽省灵壁县任丞署知县,秋满)。

在中秋八月十五和十六这两日在圩街上狂欢,,忘情时把友人抬置于自已肩上,平卧肩部者手抱后者双脚,脚夹前者颈部,挨次递抬。

“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后生担当,选一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用红绸带绑在龙头胸前,将点燃的香让小男孩口咬一支为“龙舌”,两手各执一支香为“龙眼”。

另一小男孩骑在龙头肩上,双手执扎香为“龙角”,“龙尾”则由龙脚倒背一轻巧,腰力较好的小男孩,双手合拢一把香挥舞出龙尾状,引龙者用点燃的香插在斗笠上为“龙珠”,这样就形成了沈塘的“人龙舞”的前身,它不化装,不着盛装,长短由人,以民为乐。

几百年来,沿袭至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湛江、雷州极为重视民间文化建设。而沈塘为挖掘这近五百年传统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于是,打破旧形式,从服装到动作各方面,在不改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人龙舞”进行了全新排练指导,使其融力量、艺术、动感于一体!

现雷州市沈塘人龙舞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遗余力!

舞鹰雄

舞鹰雄是湛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的一套传统民间艺术,流传于廉江市的新华、河堤、安铺等地。

《舞鹰雄》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大意是:大肚佛从天上来到雷州半岛北部丛林之中。林中小猴带领他在林中观光。当他们走

到某处,看到鹰和雄正在酣睡。这时,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隐于树后,自己则在鹰和雄的头上分别敲击一下,鹰、雄醒来之后,误以为是对方在戏弄自己。于是,发生了争斗。争头中,双方各不相让,分别用自己的绝招向对方进击。后来,群鹰参战。眼见战火越烧越旺,大肚佛急忙出来实情相告,小猴向双方道歉,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交战双方握手言和,森林里出现了和睦相处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于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良好祝愿。

鹰的造型特征是:尖嘴、宽翅、利爪,形象机灵而勇猛。雄做成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麒麟角,显得强悍威武。表演套路为:醒鹰雄、格斗四门(春、夏、秋、冬或东、南、西、北)、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采天青等。其中,采天青动作惊险,扮演鹰的演员要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伏在一根高杆上,然后,众人推起竖直,表现“鹰击长空”的壮观场面。难度最大,是整个舞蹈的高潮。

据村民陈兆明说,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两家滩圩一带就有舞鹰雄活动了。但一直只是在地面上舞蹈。传至20世纪四十年代,梁荣章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用一支4米高的木杆,把鹰的表演者顶上空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运用腹力,肚顶木杆,做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的高难度技巧,大大提高了舞鹰雄的表演水平。

竹园村现在的鹰雄队班主是梁荣章的儿子梁宝琛,现年63岁。1988年,他率队首创双鹰上杆采青,并且把杆的高度从父辈的4米增加到6米,使舞鹰雄更惊险、刺激,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他带领的这个支队伍曾参加首届和第二届广东省民间艺术欢乐节,被收入“中

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广东省文化厅[1997]52号《关于命名第一批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决定》,湛江市、廉江市先后命名新华镇为舞鹰雄之乡,该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节目中播出过。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报》)

吴川三绝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如果从表演空间看,这三绝恰好占齐水(花桥)、陆(泥塑)、空(飘色)。“三绝”表演是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那时吴川的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涌涌,堪称“吴川狂欢节”。正是由于拥有这综合立体的“三绝”,吴川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据考证,飘色相传起源于番禺,清末民初传入吴川市。由于该市的市政府所在地是梅菉,所以,飘色实际上是在梅菉镇盛行。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据说,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飘色定型于1930年,老艺人陈趣珩改色梗为铁棍,使飘色看起来华丽的同时,还让人觉得非常神奇。飘色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来自于家喻户晓、群众喜欢的传统戏剧中的人物,也有一些是当地影响较大的著名人物。

飘色有许多种,按安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水色、车色、船色等。吴川的飘色属于“车色”,即将小孩化妆成戏剧人物后,固定在小推车两米多的高杆上。一车称为“一板”。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就称为几飘。如一板一人,就称为“一飘”,现在最多的已经达到一板“六飘”。为了造型上的美观计,多飘时会使人物分层次站立。表演是以巡游为主要方式,由三五个人推车而行,车上架起锣鼓,行进间敲锣打鼓。“飘色”之绝在于,由于采用了高超的隐蔽的办法,在外人看来,那些人物造型是站在一只宝剑的剑尖或者一根钓杆上,更令人称奇的是,许多人物甚至是站在活生生的小动物(如鸡、鱼等)的身上。由于“伪装”得很是巧妙,一般人很难看出奥妙何在。一些美国人把飘色称为“隐藏的艺术”。

飘色表演多数时候都带有竞赛色彩,一街和一街赛,一村与一村赛,一镇与一镇赛。这就使得整个演出期间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再加上街道披红挂绿,到处欢声笑语,整个梅菉镇沉浸在一片喜庆吉祥的氛围中。

过去,飘色一般由成年女性扮演,现在则多是10岁左右的儿童乔装打扮。工艺方面,飘色也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木工发展成了一门综合工艺,借助现代手段,集电影、戏剧、魔术、杂技等于一身。

吴川飘色的代表队伍是梅菉头飘色队。这支队伍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一些表演,获得多项荣誉。

据《吴川县志》记载,吴川泥塑源于梅菉镇的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廖氏带来了石湾陶瓷工

艺。大约是在唐朝中期的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捏了个小陶人,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于是,许多陶工也争相效仿。自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延续下来。明洪武年间,由于皇帝经常派人到各处搜罗美女,引发民间不满。梅菉村的群众乘闹元宵之机,造了一套造型夸张的皇帝与皇后泥塑摆在街上,取笑皇上。此后,当地群众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热情更高、兴趣更浓。

泥塑主要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戏曲人物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泥塑工艺也经历了由“土“到“洋”的发展变化阶段。过去是用稻草、竹蔑绑紧树杆作泥塑的支架,现在是用铁线扎钢筋。人们还借用现代声光电的手段,暗设一些机关,使泥塑可以摇头、摆头、上下运动。

关于花桥的起源,据说,与庆祝元宵节有关。与梅菉镇只有一江之隔海村群众,每逢正月十五便纷纷涌到镇内庆赏元宵,镇内群众晚上也成群结队去隔海年烧花炮。来往过渡全靠小船,十分不便。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春旱,江水下降,江面变窄。元宵前夕,隔海村村民吕广、吕尤兄弟二人决心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搭一座桥方便两岸居民行走。于是,就地取材,把梅菉镇所有卖猪肉摊档的猪肉台借来,搭成了一座简易桥,供人们平安快乐过往隔海村庆赏元宵。为了美化这座桥,吕氏兄弟还在桥头两侧摆满了鲜花。次年,隔海村民得到启发,租用数十艘木船,连接起来,架起一座浮桥,桥面盖上拱篷,篷内装上采灯,两旁点缀鲜花,称为“花桥”。后来,人们还在花桥的一端搭起一座观音像,想生孩子的人就采桥上一朵花,到观音像前拜

一拜。花不能乱采,想生男孩的,要采白花;想生女孩的,就要采红花。此外,桥头还有摆卖茹菇和生菜的小贩在招徕顾客。据说,买了茹菇即可添男丁;买了生菜即可发财。

作为传统风俗,花桥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的花桥上,除了鲜花、彩灯外,还增加了书画展览的内容,为古老的民俗平添了不少文化味。

安铺八音

“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安铺八音”指的则是流传于古镇安铺的一种器乐演奏艺术,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有资料记载,安铺音乐爱好者李元明秀才对古代“八音”整改创新,采用本地特色的民族乐器,以当地传统的民间音乐曲调《报春来》、《小桃红》、《浪淘沙》等为协奏曲。这些民族乐器包括:手铃、小扣锣、小钱、木鱼、清磐、煞板、小鼓各1个,横萧、洞萧、大筒各一支,高胡、二弦、三弦、沉胡、琵琶各1架,椰胡、月琴、秦琴各2架,共21件。安铺八音队由21人组成,表演多是在街上游行进行。安铺八音的演出多在每年元宵佳节及端午龙舟竞渡时。每到这些时候,乐队表演者身穿长衫马褂,每人手执乐器1件,列队而行。操音响者走在队首,弄萧琴者跟随其后。各种乐器均缀上五彩带、丝带、绒球,五彩缤纷,蔚为壮观。行进间,姗姗举步,徐徐而行,音韵飘逸,萦回长空。街道两旁,观者如堵,男女老少,欢欣鼓舞。

(资料参考《论湛江文化》)

傩舞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湛江傩舞

又称走成伥,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主要流行于雷州市的附城、松竹、南兴、杨家、白沙、客路等镇。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或神诞时举行。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傩舞的造型,呈现粗犷,庄严威武。面具是整块的樟木雕刻而成,色彩以黑、红、黄为主,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羁、粗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

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札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整个活动宣传结束。

傩舞用的敲击乐器主要有月鼓、高边锣、钢胆等三种,个别的还加大锣、大钹和唢呐。

近年来,由于这一活动具有较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许多地方已经停止了这类活动。

(资料参考《雷州传奇》)

考兵傩

考兵舞流传于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一带,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属傩舞中的一种。当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村民敲锣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驱鬼除疫,遣灾纳福”。据清嘉庆年间编纂的《雷州府志》记载:自十二日起日开灯,连至十五夜,每彩灯或三四百为一队,或五六百为一队,放爆竹,烧烟火,妆鬼判

诸杂剧。丝竹锣鼓迭奏,游人达曙,城中为最,各乡圩间有之,是曰傩,谓之遣灾,亦有至二十八或二月十二日乃傩者……

旧县村“考兵”祭祀活动分为六段进行:考兵、撒粮、出征、滚刺床、送丁赐福、纸船遣灾。舞蹈自始至终由舞蹈领队主持,从早上辰时开始直到晚上戌时止。

傩舞在东岭村叫做“考兵”,或“练兵”和“驱魔”,由“车”、“麦”、“李”、“刘”和“洪”五位将军(村民也称为“凶煞将军”)和土地公、土地婆组成,传说中这五位将军是北宋抗辽名将康皇麾下的战将。据了解,湛江东岭村的傩舞是由其祖上在宋朝由北方迁居福建莆田,明朝时入湛江,明末定居于此地,考兵傩的面具于明末清初雕刻,至今已有400多年,傩舞面具平时就保存在灵冈庙内。

1999年3月,羊城晚报自从整版报道了东岭村沿袭历史悠久、被誉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的《东岭傩舞》(羊城晚报1999年3月6日第八版视觉新闻)后,东岭村和东岭傩舞受到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众多专家、教授、文人和记者纷纷前往该村考察、采访和摄影。1992年,东岭考兵傩舞被批准收入国家重点科研工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一书,引起海内外的关注。

2001年11月在台湾《民俗曲艺》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湛江市湖光镇东岭村的考兵傩》。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也曾到东岭村进行实地考察,对傩舞现象作了研究。另外,东岭村“考兵”傩舞五战将的面具图像还曾经被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采纳印制在200电话卡做封面。2007年4月“考兵”傩舞被列

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1月,东岭傩舞队还被评为湛江市最具活力民间艺术团队。

现在雷州半岛的雷州市南兴镇、松竹镇;徐闻县大黄乡;廉江市石角镇石东村;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等处仍沿袭傩舞祭祀传统。目前,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的“考兵”舞于1992年经省、市、郊区文化编纂成册,附上乐谱、造型、道具、动作、图解、场记等,以及说明、艺术简介,均被中央文化部选编入《中国民族舞蹈集成·广东卷》。

舞貔貅

舞貔貅是吴川市梅菉镇特有的民间广场喜庆舞蹈。貔貅是民间传说的一种猛兽,据说比狮子更威猛。吴川市梅菉镇很久以前就流传着貔貅的故事、有舞貔貅的舞蹈。

舞貔貅由数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层人塔。第一层由28个大汉组成底层,再由8人叠成第二层,8人组成第三层。貔貅(由2人扮演)从人梯登上“塔”顶,在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时,人塔随着锣鼓节奏慢慢旋转移动。舞蹈采用锣鼓击乐伴奏,从貔貅出场、扑食、翻滚、搔痒、戏水到登上塔顶采青等动作,分别为轻、柔、缓、急、强、劲。全套动作包括貔貅过山、过桥、上小山丘、叠牌山、上牌山等。该舞蹈的风格是刚柔相济,以刚为主,通过人体相叠,高空舞耍,运用了杂技表演技巧,使舞蹈空间感大大增加,且具有奇、险、趣的特点。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是一种石刻艺术。

据《雷祖志》记载,雷州是古代南蛮族的发祥地,“旧有瑶、僮、侗、僚与黎”等少数民族聚居,其中的瑶族就将狗视为“图腾”。

及至唐代,雷祖陈文玉的诞生相传就是因为九耳狗的发现;“雷州”之名的由来有一种传说,就是九耳狗发现的石卵中诞出的雷祖两手中现出的。灵狗发现了雷祖,并守护着雷祖长大,于是它也就被视为护佑人类的神灵。据雷州博物馆陈志坚馆长通过对实物和发现环境的初步分析,推测现有石狗最古老的可能至唐代。石狗在雷州人的心目中,先是图腾崇拜,然后变成了呈祥灵物。人们把这些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石狗放置于村口、井边、房前、屋后,希望石狗能够为他们驱邪镇妖,保佑一方平安。此外,据说,石狗还有生殖保佑的“功能”。

石狗的造型,也经历了抽象到具象的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石狗高达2米多,1000多公斤重,最小的仅几厘米高。石狗的材质多为本地的红砂岩,在雷州市的石狗博物馆里,还有一只珊瑚岩刻的小石狗。

据估算,雷州市境内现存的古石狗约有1.5至2.5万只。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雷州市政府从2001年初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收集工作。并于2001年11月底建起了石狗博物馆。将收集到的300多只石狗正式落户于该馆,供游人参观。据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石狗,并有建石狗公园的打算。

蜈蚣舞

蜈蚣舞是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乌石镇的一项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一筇般在每年中秋节期间进行表演。

传说古时乌石港曾遭瘟疫,渔村萧条,后来乡民相约共驱瘟魔。为表同心合力,各人以缆绳系腰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队形舞动宛如蜈蚣爬行,神态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蜈蚣舞活动由三支队伍组成。一支是锣鼓队。由锣、鼓、钹合奏着,在蜈蚣队前头引路。另一支是蜈蚣队,由59人牵动着一条长达一百多米的大绳,三名青壮年在前头牵引绳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头戴竹笠,手握点火的香把,左右开弓,对面互举,背向前进。大绳尾端,由二人各背着一个一个插满密密麻麻香火的猪笼,再由四名壮士扶持着,让其假扮醉汉大绳两旁由50名青壮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个个头戴竹笠,笠上插满香火,双手拿着点上香火的香把,随着锣鼓节奏,左右来回,沿着大绳跳起蜈蚣舞。另一支队伍是由数十名青少年举着火把在两旁照亮着前进的道路。蜈蚣队伍所到之处,炮声雷鸣。一百多米长的香火点点成线,有曲有直,有圆有方,景象壮观,酷似真蜈蚣在蠕动。

(材料参考中叶春生著《广府民俗》)

文车醒狮

醒狮舞是广东地区较为盛行的一种舞蹈。醒狮与北狮不同。北狮四脚着地,酷似真狮。醒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块布(红、黄、白、绿、蓝等颜色)盖住狮尾的另一名演员。醒狮分为地狮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文车醒狮属于高桩狮。

文车村素有习武强身的传统。醒狮往往由武馆的带头操持。该村的醒狮已了百年的历史。近年来,他们的高桩狮技艺日趋进步,频频参加国内各种比赛,成绩不俗。

文车醒狮演出时的高桩总长度约为16米左右,最高桩3米,桩间某处设索桥,索桥长1米。桩间距约38公分,桩面30公分。表现的内容是:一头狮子,睡醒后,穿越丛林,跨过沟壑,到山巅采取灵芝(即采青)。表演的套路主要包括:巧踩梅花桩、勇闯七星阵、荡过藤索桥、飞越险悬崖、智取灵芝草、喜庆归山林。,表演时,文车醒狮威形威神俏,刚猛健硕,英武骄健,气势逼人。既有高难的动作,更讲究幽默风趣,重视从细节上活灵活现地表现狮的神态,观之惊险有趣。

文车醒狮先后在2002广东省首由民间艺术邀请赛、2002湛江民间醒狮表演艺术大赛和2002年中国(湖北荆门)国际醒狮邀请赛上获得奖牌。

白戏

白戏,俗称“白戏仔”,主要流行于廉江市,是春节期间民间庆典活动之一。

据说,白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戏,用本地白话民歌演唱,辅之以自制的简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由于是采用竹筒配击节奏,又称为“木鱼班”。这是最早的白戏雏形。道光年间,白戏发展已经进入兴旺时期。唱腔不断革新,音乐曲调不断丰富,木偶制作引入粤剧脸谱,技法细致逼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地方戏。白戏

的演出舞台,多以临时舞台为主,大都搭在村口、街边。舞台装置简单,背景挂活动画布。

白戏的代表人物是以曲龙村戏班。周围村庄的许多人都到该村学艺,学成后,往往打出“曲龙班”的旗号,到各地巡回演出。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报)

雷歌

雷州歌,简称为雷歌,是雷州半岛人民喜闻乐见、流传颇广的一种即兴表演的民间文艺形式,演唱时采用本地雷州方言。长期的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湛江人民总结出了许多生活、生产经验和教训,他们把这些经验、教训总结成歌谣,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即兴演唱。

雷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民谚。这时的雷歌以生产生活经验为主,句式简单,字数多少不一,可诵可念。二是歌谣。这时的雷歌句式长短交互使用,歌词四句成组,基本押韵。三是歌藤。因为这时的雷歌词意缠绵不绝,有如树之缠藤,故称“歌藤”。这时的雷歌最接近于现在的雷歌,每句七字,四句一首,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特别讲究,如第一句基本用阳平声定韵,第二句用阴平声韵,第三句一定不能押韵,第四句押平声韵。在经历过这三个阶段之后,今体雷歌正式定形。数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奇葩越开越繁盛,越开越逗人喜爱。

雷歌形式多种多样,有对歌、有独唱,内容丰富多彩,所涉颇广。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也最为成熟的应该是姑娘歌。姑娘歌是雷歌从“自我歌唱”发展为“为人歌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歌姑娘

为主,而以歌童为辅。姑娘歌以说唱为主,歌姑娘与歌童对唱,或大胆地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情义歌),或诚恳地劝告世人(戏世歌),或歌颂神灵、祈福求安(颂神歌)。对唱时,现场非常热闹,对唱者如珠妙语,令人忍俊不禁。对唱的如果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激烈还有一定限度,但如果发生于群众歌手之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这种对唱要决出高下,比出高低,登台的总是临战经验丰富的艺人。对唱时,往往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各不服气,每个歌手都使出浑身解数,或借题发挥,或避重就轻,最后,常常要发展到刁难的程度,以求从气势上压倒对手。这时的姑娘歌就变成了“斗歌”。

由于雷歌是一种口头的民间文艺,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是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注意这方面的工作。由张竹西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雷歌三百首》收集了流传于民间的三百首优秀雷歌。吴建华博士在她的著作《雷州传统文化初探》一书中,除了枚举一些雷歌外,还对雷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雷歌正在日益显出它的活力和生机来。

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的民间民俗舞蹈。该舞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浅谈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浅谈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是一个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活化石”。近年来,赤坎区积极开展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切实抓好非遗文化的普查、抢救、保护 和申报工作,下阶段如何更好地保护、展示和传承非遗工作,是我们当下要重视 和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 统文化表现形式。赤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租借广州 湾(今湛江市),赤坎是租借地,法国人在此设赤坎分局,属广州湾法国公使署管辖。赤坎 在清代是繁华的港埠,曾一时“商旅攘熙、舟车辐辏”,并先后建起广府、潮州、雷阳、闽浙、高州五大会馆,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让赤坎这座古商埠融入更为丰富的人文民俗、民间艺术, 形成赤坎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文化积淀。 一、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区文化馆,近几年来,赤坎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 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我区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申报工作。 通过普查,基本摸清我区非遗文化的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不断推动我区非遗保护工作 的发展,并逐步形成机构健全、资源丰富,具有我区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通过文化馆 非遗工作人员的普查、收集、整理、申报,目前赤坎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其中,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项,分别是调顺网龙、文章村簕古龙、湛江木偶戏、湛江洪拳、 湛江干鱼制作技艺。市级名录有2项,分别是湛江番鬼托梁、湛江海味月饼制作技艺。区级 名录有1项,是口衣记鸡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3人,分别是 调顺网龙项目的黄车柄、文章湾村簕古龙项目的陈水禄、湛江木偶戏项目的李秋华;市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分别是调顺网龙项目的黄毅帆,湛江木偶戏项目的郑武、郑毫,湛江番鬼托梁项目的张玉泉,湛江赤坎洪拳武术项目的叶嘉富、张美委,湛江干 鱼制作技术的黄伟军,湛江海味月饼制作技艺的钟亚金,湛江木偶戏的林华焕。 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深入挖掘整理是非遗工作者的重中之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我区与各地文明对话交流,有效保护和开展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对弘扬赤坎古埠历史文明、建设湛江首善之区具有重要意义。区文化馆 和非遗中心在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情况下,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文章 村簕古龙在文章湾村“年例”敬祭天后圣母众神活动;调顺网龙在湛江海滨公园技艺表演,同 时在调顺村传统年例活动中表演及游行,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当天,在湛江市十九 中进行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湛江木偶戏在赤坎草苏管区洪屋下村进行演出;赤坎洪拳参加 年例和文化遗产日开幕式活动;举办“浓情端午·粽享未来——赤坎端午亲子民俗文化活动和“喜迎十九大·共圆创文梦”——赤坎区中秋亲子民俗文化活动,期间展示湛江海味月饼制作技艺;同时协助省非遗办举办非遗进校园展览。非遗活动的宣传和开展不仅扩大了我区非遗项 目的影响力,更主要的展示了我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 赤坎区非特质文化遗产保护虽取得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在保护和传承工 作中出现较多有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衷的行为。 一、地方政府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对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非 遗项目,存着明显的厚此薄彼现象。为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政府也不断呼 吁民众积极参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但在开发和保护中,由于当地财政财力有限, 投入不足,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因素之一。民间引导对非遗保 护也很重要,民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度还有待提升,如果能够调动政府社会团 体等各方面的力量,更多地参与非遗的保护,那么社会民众就会自觉提高文化保护意识,文 化遗产传承才能发展下去。 二、非遗传承人严重断层。有些非遗传承人年纪较大,思想观念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严重 制约,导致传承人断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逐渐消失并衰退。像湛江木偶戏,自传入

茂名传统文化

小谈茂名传统文化

首先很官方的来说一下“茂名”是怎么来的吧! 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曾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所以当地人民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 然后再详细的介绍一下茂名在地球上准确的位置吧。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22°42°。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东北距广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 以上是非常官方的资料,接下来呢,就让我来带着你去了解一下,在我们的当地老百姓眼中,茂名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茂名传统节日: 讲到茂名的传统节日,茂名人会毫不犹豫的就想到“年例”,什么是“年例”?可能很多非茂名地区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的一个东西。然而,在我们茂名,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年例大过年”,也就是说,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年例一定得在家里面过。在茂名,“年例”算是茂名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吧!虽然茂名人都做年例,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做年例的时间是会不一样的,绝大部分是在每年的正月,当然做的时间长度也是不一样的,一天,两天三天的都有,但通常都是只有那么一天才是最重要、最热闹的。 在“年例”这一天,家里面会来很多的亲戚友人,有很多可能就是一年当中就这一天见一次面的,所以年例这一天也可以说是亲戚朋友之间联系感情的日子;当然也会有很多的传统活动,年例当天,有“游神、舞龙、荡菩萨、舞狮、飘色、做大戏”等等,但这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就能看到所有节目的,因为就算是在同一个镇上,在不同的村也是会有不同的习俗的。当然了,这些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相对于以前,现在比较多的传统活动都没有了,年例好像已经从最初的娱神祭祀,到娱人娱神的节日,发展到现在融交际和文娱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节日了,甚至还有好多的地方兴起了什么“轻音乐”。可能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吧,一年年的觉得人们过年例的气氛开始变化了,慢慢的由“睇年例”变为“吃年例”,淡忘了年例深厚的文化底蕴。哎,对此我真的好无奈!我觉得那些祖宗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就要这样慢慢的从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创造”下消失殆尽。 当然了,除了最具特色的“年例’之外,我们还有春节(相信这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吧!)、祭荔枝神(这个我没有听说过,是网上找到的,所以呢,我也只能是一笔带过啦)、鬼节和冼太夫人诞。其中的鬼节就是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又称盂兰盆节。这天,家家户户做簸箕籺(在农村的话,几乎是每一家

关于湛江市红色革命遗迹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关于湛江市红色遗迹调查研究报告 小组成员:田晋玮 院系专业班级:美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服装与服饰设计时间: 2018年4月1号

关于湛江市红色革命遗迹调查研究 报告 调查主题:湛江市红色革命遗迹。 调查目的:弘扬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红色革命文化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导。通过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年一 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 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 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同时对湛江地区红色革命遗迹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时间:2018.4.1 调查地点:湛江市赤坎区寸金公园 调查对象:湛江市红色革命遗迹、湛江地区学生群体。 调查方法: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了寸金公园红色遗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同时制作调查问卷在网上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人:田晋玮 调查分工:由田晋玮同学制定并规划调查计划,选取调查主体,XXXXXXX同学整理、制定调查问卷,XXX同学进行影像采集;XXX同学进行资料整理。调查数据:预计回收样本100,实际回收样本71份。 摘要: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当今社会,红色革命遗迹在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选择了调查湛江红色遗迹现状的主题,来了解湛江目前红色遗迹存留保护的大概情况,通过实地勘察及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湛江的红色遗迹保护及开发做出一点微弱的贡献,并就此次调查结果,我们总结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红色遗迹,调研

湛江历史人文介绍

今湛江辖地远在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夏、商之间),已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代,设徐闻县辖整个雷州半岛,并为合浦郡治。唐代,“徙闽民于合州”(即雷州半岛),南宋未年,元兵南进,闽、潮沿海大批居民从海路南迁,老市区赤坎开始成埠,元以后,沿海制盐业颇兴。明清两代,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尤以葛布著名。1898年起今市区范围为法国租借,时名“广州湾”。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作为法国租借地的广州湾(今湛江市区)偏安一隅,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繁盛一时。1943年,日军占领后广州湾日渐衰落。抗战胜利后广州湾回归,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历史大事记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派遣任嚣、赵佗平定南越,其地设置桂林、象、南海3个郡。本地归人中华版图,属象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立徐闻、高凉、合浦等县,今本市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和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属合浦郡徐闻县,合浦郡治徐闻县。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刺史陈文玉疏请改东合州为雷州,雷州名始于此。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2月21日,法国使臣向济政府送交照会,提出“在南省海面设立趸船之所”要求。3月30日,清政府同意将吴川县南三都(今南三岛)的广州湾几个小村落和附近海面,面积约20平方公里;租借给法国。4月22日,法海军以“接收”广州湾领地为名,未待划界即强行在遂溪县海头汛(今霞山)武装登陆,向遂溪、吴川内地扩展,激起以农民领袖吴邦泽、爱国官绅李钟钰等人为首的遂溪、吴川人民历时1年多的抗法斗争。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0月14日(公历11月16日)清廷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租借地大大超过原吴川县属的广州湾范围,把遂溪、吴川两县部分陆地及两县之间的麻斜海(今湛江港)划为法国租借地,海陆面积共约213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18平方公里,统称“广州湾”,租期99年。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沿海各港口城市相继沦陷后,广州湾成为我国通往海外唯一可以利用的吞吐港,对外贸易和航运业空前繁盛。由于大批难民、游资涌人,广州湾“商贾云集,盛极一时”。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16日,日本侵略军约1600人,汉奸武装约300人,在飞机掩护下分乘舰艇于广州湾通明港和海康下岚港同时登陆,占领海康县城和沿公路线的南兴、客路、遂溪,2月20日,日军攻占寸金桥。次日,日、法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广州湾被日本占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国帧与法国驻华使馆代办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庆签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法国临时政府交接广州湾租借地条约》,广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8月22日,广东省

湛江饮食文明的特色及其成因初探

湛江菜系的发展、营养价值和历史 湛江菜属于正宗的粤菜菜系,在饮食文化方面,有“小广州之称”。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澳门、大连、青岛、厦门、广州湾等城市相继沦为殖民地,我国著名作家闻一多先生以 “七子之歌”抒发爱国情怀,诗文中的一子一一广州湾,指的就是湛江。 湛江在许多方面吸收了粤菜的风格,但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特性的影响,又具有其独特 的风格。湛江菜与广东其它菜系相比,具有三大明显的特征: 一、追求原汁原味,领鲜为本 湛江属于热带北缘地区,气候炎热,人体排汗量大,容易饥饿。古时,先民习惯煮番薯粥,日未出而耕作,躲避热毒的阳光照射,待太阳出来后便收工,此时饥肠咕噜,一碗番薯粥下肚,十分畅快。所以,湛江菜突出体现一个“快”字,厨房里加工以白灼速度最快,白切鸡、白切狗都是追求时间效率的产品。 海鱼仔汤也是湛江的一种海鲜美味,其制作过程一样追求一个“快”字。海鱼仔,是指生活在浅海域的小鱼小虾,为喝上最鲜美的海鱼汤,当地渔民在捕捞上这些小鱼小虾后,一般在半小时内就将它煲成鲜汤。在酒店也能喝到这种鲜美的海鱼仔汤。渔船一靠岸,便装进 盛着海水的泡沫箱,马上装车运到酒店。保鲜技术越来越先进,现在这种新鲜的海鱼仔在市场上也能买得到。在湛江上茶楼,也是风急火燎的,叫上粥粉面或几碟点心,三下五除二就搞店。与珠三角地区茶楼里的“一盅两件”,慢条斯里的叹茶,形成鲜明对比。 另外,湛江菜取材新鲜,从鲍参翅肚到鱼虾蟹蚝,从驰名中外的湛江鸡到白切狗,一应俱以白灼见长,只有新鲜的材料,才能拿来白灼。“鱼虾蟹蚝,未死先臭”,海鲜上水时间越长,新鲜度越不能保证。离岸半小时,还可称为海鲜;超过一小时之后,只能称为海产品;时间再长的,湛江人便称它为“海味”了。 还有一个原因,饮食的最高境界是品尝其“原味”。追求原味,可保持海鲜的营养价值。湛江著名海产品沙虫,沙螺,有滋阴补肾之功。本地人十分喜欢用沙虫、沙螺煲汤、煮粥,成为美味佳肴。 二、别具一格的食狗文化 广东人素来有吃狗的习俗,广东粤菜三绝:炆狗、炸雀、龙虎斗,狗肉独占鳌头,可见狗肉在粤菜中的份量不轻。广东俗语有云:“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神仙站不稳) ”。早在1936年,《北平晨(nian2 __bei3 ping2 chen2)报》上就有人曾发表过一篇名为《漫画吃狗肉》的文章,文中指出:“只有两广人才懂得狗肉的异香美味。”这种说法较为恰当。广东人吃狗 肉的做法繁杂多样,有炒、炆、煲、焗、清蒸、炖、滚等等,还配上五花八门的香料、佐料。这样烹调出来的狗肉不香也难。狗肉曾被称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低俗之物,上不了宴席。 尽管现在传统的酒宴、喜宴都不将狗肉作为一味菜式列入其中,但在时下火热的饭店、火锅店、大排档,狗肉成为首选的食材。吃狗在广东的不同地区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如阳江夏至 狗、潮州冬令狗,其中较为特别的要数湛江雷州的白切狗,它以其独特的风味而美名远播。 湛江人喜欢吃狗,雷歌中就有“一狗二鲎三赤蟹,四鸭五鹅六阉鸡”,在湛江的“食谱”里,狗肉高居榜首,这足见湛江人对狗肉的喜爱,湛江人吃狗,蒸、炖、煎、炒,各得其妙, 尤以雷州白切狗最为出名,雷州的白切狗和广州的白切鸡、内蒙古的手扒羊做法一样相对简 朴。 雷州白切狗的制法要经过如下几道工序。首先是选狗,吃狗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老猫 嫩狗”。狗要肥嫩才好吃,而狗中又以黑狗为佳,黄狗次之,花狗再次之,白狗最差。选好狗之后便是宰狗,杀狗先放尽其血,再放入8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泡去毛,风干少许,尔后 将整只狗放入大锅内,放入姜片、胡椒、茴香、八角等材料一起煮。水要适中,火更要适度,宜用猛火、文火交替来煮,这样煮出来的狗肉才细嫩可口。待狗肉煮至九成熟时,再将其从汤水中捞出,放到砧板上切成小方块,然后装入浅底瓷盘中,再拌以特制的佐料食用。一般

湛江历史人文风情

寸金公园的历史 寸金桥公园原名“西山公园”、“人民公园”,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遂溪县的海头汛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对此,清政府却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然派官员与法军划定租界。法帝国主义入侵后,所到之处四出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敌人的野蛮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绿塘、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帮泽等的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歃血誓师,以大刀、长矛、木棍等为武器,攻打广州湾的法巢。尔后,抗法斗争风起云涌,湛江人民在代理知县李忠珏(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团练,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的信念,与敌战斗十余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数次进攻。 慑于人民的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租界范围从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 1964年2月中央领导董必武来湛江,为桥题诗:“不甘俯首听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隔自由云。”郭沫若也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 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法斗争,湛江人民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永远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的强大富饶而奋斗! 湛江博物馆 湛江市博物馆于1961年与湛江戊戌抗法纪念馆会并成立湛江专区博物馆,1972年改称湛江地区博物馆,1983年称现名。内设文物保管部、陈列美工部、群工宣教部和行政办公室。下辖美术装潢服务部和雕塑室。 该馆展览大楼外观仿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楼高5层,顶置五星尖塔。分设6个展厅,布置基本陈列、地方历史、文物专题、自然资源、建设成就和各类艺术作品的临时展览,提供讲解、讲演、报告、导引考察文物古迹等服务项目,是湛江市中小学校的重要社会教育基地之一。馆藏文物、标本约7000件,多具地方特色。珍品有独木舟、铜鼓、唐代昆仑女人铜头像、明代灭虏铁铳和一批瓷器、字画、近代文物。 市博物馆一贯重视积累地方人文、史志资料,逐步编辑成册,供社区学校教学和有关部门修志编史参考。先后出版的著作有《湛江、遂溪抗法斗争》、《黄学增传》、中学历史乡土教材《湛江历史》等;参与编撰《中国文物地图·广东分册》《广东省文物志》、《湛江市志》、《凌十八起义》等史志书籍,曾多次受到省文物部门的奖励,并被评为省文明博物馆 湛江革命史讲解(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红土文化既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汉以来,位于半岛腹部的“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龙舞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 传统艺术: 人龙舞 人龙舞,堪称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雷州半岛现有东海岛人龙舞和沈塘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该舞盛行于东海岛的东山镇。东山镇位于该岛的中部,历来是军事要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全镇东、西两街的“人龙舞”就会倾情连续演出三个晚上,吸引着岛内、岛外的群众前来观赏。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福王朱由

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到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相传八月十五走到该地。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能够过好中秋,就把流传于孩子中间的一种杂耍组织起来进行表演。从这个时候开始,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人龙舞盛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备师移驻东山圩,改名为东山水师营,有官兵253人,并在东山圩设有武秀才考场。自此,东山圩得以迅速发展。当时,东山圩东、西街各有一支人龙舞队伍。武秀才的考试一般设在八月十五。于是,人们白天看武试,晚上看“人龙舞”,两支人龙舞的队伍相互也展开了技艺的比赛。一时间,东山圩热闹非凡。就这样,年复一年,约定俗成,人龙舞一直舞到当代,历久不衰。 它传统的演出场地是海边、圩镇小街,传统的演出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只是近年来,才走出海岛,逐渐走进“广场”和舞台,演出时间也不再限定于八月十五,只要有节日或重大庆典,它都会舞动起来。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是由三个小孩子分别扮演的。扮演龙头的人要同时身负这三个小孩子,双手还要同时握两个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练。“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

湛江宗教文化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湛江宗教文化发展状况的 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湛江宗教文化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校设立了1名专职人员, 负责纸品文书的管理和电子文档的管理。具体做好文件资料的收发、分放、整理、归档、销毁等, 对涉密的文件资料, 只准在学校办公室阅, 未经批准, 不得带出学校;做好电子文档的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备份等, 确保电子文档安全。同时加大对档案室的日常管理, 非工作人员一般不准进入档案室, 防止机密外泄。 三是严格会议管理。对于涉及人事、财务商议等涉密的会议, 严格落实保密措施, 遵守保密纪律。对于各类会议, 一般指定有关人员参加, 并指定专人作会议记录。会议讨论的内容, 未作出决定待定的、需要保密或一段时间内保密的, 不得随意扩散传播。 四是严格公章管理。加强学校公章的使用管理, 所有需加盖学校公章的文书材料, 一律需经得主要领导签名同意方可加盖, 任何人不得随意加盖公章。并对加盖公章的材料作详细登记。 五是严格工作程序。工作人员不在日常工作手册上记录秘密, 不随意摘录、引用秘密文件、或擅自将秘密文件给他人传看, 凡是自己在工作中掌握的秘密事项, 没有传达义务的绝不告诉知密范围以外的人。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将秘密文件和手册置于办公桌上, 甚至带回家, 非本学校人员不能单独留于办公 室内, 室内无人要锁门。

雷州半岛湛江年历红土文化探究

走进雷州半岛湛江——关于雷州半岛之湛江红土文化 年例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报告总结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挑战,民众的兴趣发生一定的转移,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人类的文明的平衡依赖于它的存在。建设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2012年1月23日至2月26日的寒假期间,我对此进行亲身调查和亲身参加体会这些活动,据我走街探访了解到,湛江市年例文化丰富,有的甚至被例如文化遗产,例如“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吴川飘色、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但是在湛江却不同。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二、调查结果之湛江红土文化的各个民间艺术简介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人龙舞传说起源于反清复明。四是许多动物舞蹈的最高潮都在“采青”上。“青”即指青草,所谓“采青”,就是把一棵象征着青草的物品采下。采下“青”之后才能够得到被祝贺的人封的“利是”。这个“利是”是舞者的辛苦费。五是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这些民间艺术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既或象同在吴川市境内的飘色、陶鼓、泥塑、舞貔貅等艺术,基本上没有太多艺术形式上的重复或相近,而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来。 舞鹰雄整个活动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大意是:大肚佛从天上来到雷州半岛北部丛林之中。林中小猴带领他在林中观光。当他们走到某处,看到鹰和雄正在酣睡。这时,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隐于树后,自己则在鹰和雄的头上分别敲击一下,鹰、雄醒来之后,误以为是对方在戏弄自己。于是,发生了争斗。争头中,双方各不相让,分别用自己的绝招向对方进击。后来,群鹰参战。眼见战火越烧越旺,大肚佛急忙出来实情相告,小猴向双方道歉,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交战双方握手言和,森林里出现了和睦相处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于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良好祝愿。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如果从表演空间看,这三绝恰好占齐水(花桥)、陆(泥塑)、空(飘色)。“三绝”表演是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那时吴川的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涌涌,堪称“吴川狂欢节”。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湛江傩舞又称走成伥,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主要流行于雷州市的附城、松竹、南兴、杨家、白沙、客路等镇。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或神诞时举行。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 考兵舞流传于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一带,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属傩舞中的一种。当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村民敲锣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驱鬼除疫,遣灾纳福”。

湛江礼仪风俗

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为本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均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士庶欢游达旦”。20年代流行于遂溪一带的元宵雷歌“东海嫁”这样说:“游人满坡眼睁睁”,“几百双眼向樟兜”;另一首雷歌有“头上金钗总落了,真是热闹这元宵”之句。可见,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活动,主要以县城和古镇为中心,以吴川县城的规模最大,雷州县城、廉江县城和安铺镇的活动也颇有特色。乡村有小型的放烟花、放炮竹、出灯、做大戏等活动。市区亦举行灯展等活动。 清明节:景色清明,是人们“追远”的传统节日。本市清明扫墓“拜山”,城乡皆同,大多集中于清明日,亦有在清明前后数天。民间拜山活动,其主要祭品是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蟹、饼等。机关、团体、学校亦在清明节期间集中前往祭扫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节:即五月初五节,本地民间一般作为“驱邪镇恶”之节。从初一开始,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上插艾条以“驱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在小孩子胸前挂香符(用花布包香料做成三角形或动物形图符)。在城市,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抢购插门及煮水洗澡,洗澡一般定在12时正。据说,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初五日各地普遍吃五月粽,亦有部分地区举行风筝表演或龙舟竞渡,此活动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活动,最有特色的要数廉江之古镇安铺。该镇每年端午节期间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尤以近年来,活动的规模更加盛大,内容更为丰富,参观者不仅有本镇、本县的群众,还有许多外地来客,热闹非凡。 中秋节:亦为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其内容主要有:一是从节前半月开始,举行大规模月饼展销活动,居民纷纷购买,相互送赠,以省港月饼为名贵;二是中秋之夜赏月活动,主要在全市各大公园或游乐场所,大部分居民均涌向各活动场所,或三五个青年人,或全家人一组烧烤、吃月饼赏月,小孩则时兴手提小灯笼玩耍,几乎通宵达旦。在乡村,村民们则是吃月饼、甜薯、芋子、豆糖之类,亦有年轻女子月下玩“浮针”,取一碗清水置于八仙桌上,拿新针轻放水面,观察针的浮沉情况,预测婚姻。 重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在本市部分地区流行,为―文人节,吴川、雷州较隆重。旧时两地文人汇集,对该节日兴趣甚浓。《雷州府志》载:“重阳登高,偕于是日采药作酒曲”。雷州西湖、三元塔、梅?登高坡等为主要活动场所。梅?镇之重阳节,亦称赛诗节,由商人捐资,五月份开始筹备,文人推出一位教师出题,参加者按题赋诗作对,八月诗稿汇于教师处评定,到九月初一,各街道群众、文化人士派代表到登高坡标号厂位,在坡上搭上雅致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现代文明港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港城 ——浅析连云港市传统文化内涵的沿承与发掘 连云港市海州区于洋 文化的重要性已经上升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文化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经济才有地位,有文化才有品位,有传承才有发展。在城市大发展的今天,有远见卓识的城市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城市人文价值的恢复上来,实施以文化论输赢的长远发展战略。 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连云港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港城,塑造和建构城市文化的品牌形象,提升连云港城市的整体层次,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连云港市传统文化的溯源、现存及其价值。 放眼历史长河中的古连云港地区,上古时期农业部落东夷族曾在这里发祥,与山东、河南、苏北等地的徐夷、淮夷等部落较早开发了东方文明,秦代朐县的建立成为秦汉时期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繁荣之肇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一直是东海、赣榆、灌云、沭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州、郡政权所在地,素以东海名郡著称,“将军崖岩画”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伊尹结庐、孔子望海、秦皇东巡、徐福东渡,还有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吴承恩、李汝珍、吴敬梓、林则徐等文人高士、诗家骚客留下的印迹使古连云港绚丽多

彩,楚霸王麾下大将钟离昧家乡,安汉将军糜竺故里,抗金名将胡松年桑梓,还有单公选、张朝瑞、王鸣鹤、沈云沛、武同举等历史风云人物生于斯,长于斯,更是使连云港市熠熠生辉,连云港以其古老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典型的海、古、神、幽的文化景观,留下了浩繁的文化遗存。 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也是非常广泛的,最能表现的是大量古文物的现存。全市建国以来先后发掘、清理、考证、鉴定的遗址、城址、窖藏、墓葬、园林、民居、石刻、石雕、碑刻450多处,我市现存国家文物单位5处,省级文物单位6处,市级56处。在地面文物现存中,大量的最有特色的是古遗址、建筑、碑刻的现存。著名的是东海马陵山大贤庄、东海山左口爪墩、锦屏山桃花涧旧石器遗址、大伊山、二涧、朝阳、赣榆下庙墩、大村、九龙口、焦庄新石器遗址;古城址有赣榆盐仓城、赣榆土城、龙苴城、曲阳城、孔望山城、海州古城、古凤凰城、田横岗、大雾崖城等;有大伊山原始石棺墓、周、春秋、战国、汉、五代、宋、元、明等墓葬、墓群多处;建筑有庵、庙、寺、观、塔、井、桥二十余处。地面文物现存中,还有众多的雕像石刻,主要有: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六神台佛教造像、刘志州船刻等,书刻作品著名的有孙家山汉朝萧望之钓鱼台下的隋朝开国元勋王谟题刻(石刻已毁,拓本存于博物馆)、大村飞泉下的唐朝郁林观东崖碑记、孔望山龙洞石刻、白虎山、石棚山石刻。另外云台山上30余处700多个封土石室的来历用途至今还是个谜。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不仅在古文物方面,

湛江旅游资源

第九条旅游资源总体情况 湛江市旅游资源拥有国家分类标准中8个主类的全部。在亚类中,国家标准分为31项,湛江拥有其中的26项亚类,其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13项,各占一半。国家标准把基本类型划分为155项,湛江市拥有其中的80项,其中自然资源27项,人文旅游资源53项,人文资源高出全国同比构成的12.06个百分点。 五级资源单体有10处(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硇洲灯塔、人龙舞、东海岛中国第一长滩、雷祖祠、角尾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天成台度假区、吉兆湾国际海洋度假区、海鲜美食、避寒气候地);四级资源单体有39处(胡志明赠白格树林、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湛江海湾观光游船线、白海豚保护区、南屏岛、南三听涛、那晏海石滩、特呈渔岛度假村、十里军港景观带、法国风景街、炭之家保健美容炭疗系列、大汉三墩主题园、南端窖尾角两湾景观、北部湾广州湾界洲滩角、南端窖尾角灯塔、罗斗沙岛、白沙湾滨海浴场度假区、雷州换鼓、三元启秀塔、雷州石狗博物馆、赤豆寮岛、九龙山国家红树林湿地公园、英利镇鹰峰岭滴水洞、遂溪醒狮、江洪仙群岛、吴川飘色、吴川泥塑、吉兆湾南天一柱礁石群、劏狗六爹故居及传说、高桥红树林小区、鹤地水库、河唇镇杨桃沟、湛江白切鸡、舞蜈蚣、穿令、爬刀梯、石狗信仰、湛江海产品、湛江珍珠);三级资源单体有96处,二级资源分值单体的有107处,一级资源分值单体的有201处。 第十条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1、市区 五级资源有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海岛中国第一长滩、硇洲灯塔、人龙舞4处;四级资源有胡志明赠白格树林、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湛江海湾观光游船线、白海豚保护区、南屏岛、南三听涛、硇洲岛那晏海石滩、特呈渔岛度假村、十里军港景观带、法国风景街、麒麟“爬刀梯”、炭之家保健美容炭疗系列12处;三级资源有东坡荔园、康琦赛旅游区、南国热带花卉科技园、鲍鱼养殖区、龙海天旅游度假区、地质博物馆(含地震体验馆)、火山壁地层剖面、南亚热带植物园、金鹿园、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通明港红树林、通明村宣封庙、芦山村碉楼和古村落、湛江海湾大桥、湛江市博物馆、三民街传统骑楼街区、蓝月湾温泉、原法国公使馆、原法国军警楼、南三三红(红心鸭蛋、红心番薯、红萝卜)、东岭“翻刺床”、坡头乾塘陈氏大宗、伊甸园度假村23处。 2、徐闻县 五级资源有角尾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四级资源有大汉三墩主题园(汉代丝绸之路起点)、南端窖尾角两湾景观、北部湾广州湾界洲滩角、南端窖尾角灯塔、罗斗沙岛、白沙湾滨海浴场度假区6处;三级资源有徐闻县博物馆、六极岛、唐八角航标灯座、三墩渔港风情(渔家乐等)、金土长寿村、南山镇三墩岛、牡蛎花海礁滩、火山岩景万年石莲花、火山岩景神龟、粤海铁路北港码头、杏磊湾温泉度假村、贵生书院、包宅村、县政府院内珍稀树丛(沉香黄花梨等)、菠萝的海景观15处。 3、雷州市 五级资源有天成台度假区(沙滩、日落景观等)、雷祖祠2处;四级资源有雷州换鼓、雷州蜈蚣舞、三元启秀塔、雷州石狗博物馆、赤豆寮岛、九龙山国家红树林湿地公园、英利镇鹰峰岭滴水洞7处;三级资源有流沙村珍珠坊、宝林禅寺、伏波祠、邦塘古民居聚落、天宁禅寺、坡仔湾白鹭、西湖公园、镇中西街传统骑楼街区、高山寺、靖海宫楹联艺术碑廊、火山岩瀑布、樟树湾千亩樟林、陈氏宗祠及广场、见血封喉大树、英利镇干玛珥湖地貌、雷祖陈文玉、雷州潮溪村、梅州东林古民居18处。 4、遂溪县 四级资源有遂溪醒狮、江洪仙群岛2处;三级资源有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苏二村古村落、马六良特色旅游示范村、抗法斗争纪念碑、笔架岭、草潭角头沙、洋青银河富贵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处。

湛江传统文化

湛江传统文化 广东省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湛江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特别是省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之后,湛江市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挖掘、整合、保护和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构建粤西文化中心。 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2003年,该县文车醒狮团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参加了当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以高桩醒狮跨越3.6米的成绩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2010年,该县许屋醒狮团应邀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文化节。 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 湛江醒狮: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200多年来,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遂溪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积极扶持,全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去年,该县先后3次举行规模大、档次高的歌舞醒狮表演活动,并多次组织醒狮团参加市、省以至国际性的民间醒狮表演赛。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曾先后两次到该县拍摄民间醒狮活动并作专题播出。 东海岛人龙舞:据地方志记载,东海岛人龙舞起源于东海岛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是流传300多年的民间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其结构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由大人和孩童结合而成,规模可大可小,节数多少不等。龙的构造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它由一个彪形大汉身负三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演员经过化妆打扮,穿上黄色或青色服装,龙就变成黄龙或青龙。舞龙时,演员按照锣鼓的节奏舞动,龙头双眼闪闪发光,龙身左右翻滚,龙尾上下摇摆,煞是壮观,随着龙头昂首前进,远远望去,真是龙腾飞舞,人显神威,从中可以看出舞者不可战胜的群体力量和聪明才智。 这些被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飘色: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

湛江元宵节

湛江元宵节 篇一:湛江节日风俗 湛江节日风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处南国边陲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地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为本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均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士庶欢游达旦”。20年代流行于遂溪一带的元宵雷歌”东海嫁”这样说:“游人满坡眼睁睁”,“几百双眼向樟兜”;另一首雷歌有“头上金钗总落了,真是热闹这元宵”之句。可见,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活动,主要以县城和古镇为中心,以吴川县城的规模最大,雷州县城、廉江县城和安铺镇的活动也颇有特色。乡村有小型的放烟花、放炮竹、出灯、做大戏等活动。市区亦举行灯展等活动。 清明时节,景色清明,是人们“追远”的传统节日。本市清明扫墓“拜山”,城乡皆同,大多集中于清明日,亦有在清明前后数天。民间拜山活动,其主要祭品是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蟹、饼等。机关、团体、学校亦在清明节期间集中前往祭扫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即五月初五节,本地民间一般作为“驱邪镇恶”之节。从初一开始,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上插艾条以“驱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以及悠长的发展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国广阔的疆域中滋长,吸收了不同土地养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各地区独特的一面。今天我要论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繁衍生息,湛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湛江文化给湛江人民以归属感,湛江人民得以不忘根本。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说到这些特色就里可能辨认出是哪个地区。这些特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由我们的祖先加以润色,成为我们本地人最珍贵的财富,是我们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那么湛江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语言,因为地域差异,湛江的本地语言可以分为湛江市白话,吴川话、廉江白话,哎话和黎语。湛江市属4区5县,赤坎、霞山两老城区操粤语,周围农村操雷州话;坡头区操粤语为主,极少数操雷州话;郊区大多数操雷州话,少数操粤语;吴川县绝大部分操粤语,少数操雷州话;徐闻、海康两县绝大部分操雷州话,客家话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话,小部分操粤语;廉江操粤语、客家话、雷州话。各个地区又有着独特的腔调和口音,几乎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独特的语言体系使湛江人民有了对自己家乡的归属感,使得湛江人无论在何处都记得自己的家乡,许多成功人士后来都回到了湛江,积极建设自己的家乡。 其次是音乐和舞蹈等民间艺术。湛江的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民间艺术都是十分出名的文化精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这些民间艺术大部分都是祖先的祭祀形式或是聚会的助兴节目,用于向神明祷告或者显示对神明的尊敬。虽然现代的湛江人民不一定都对神明抱有如此绝对的忠诚,但是作为湛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艺术都被保留了下来,仍然在湛江传统节日中演出,更多的,则是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和传承。湛江民间艺术在湛江的雷州地区体现得淋漓极致。湛江的雷州文化又称为红土文化,在音乐上的造诣有雷歌,舞蹈代表有人龙舞和傩舞,民间工艺品则有雷州石狗。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由此看出,湛江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和其他优秀文化,逐渐形成了为自己所有的湛江传统文化。如今,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更是被很好地传承下来,并被加入了新的先进的内涵,发展态势良好,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