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检测报告(AC-16中粒式)

沥青检测报告(AC-16中粒式)

沥青检测报告(AC-16中粒式)
沥青检测报告(AC-16中粒式)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编号方法

试验检测报告编号方法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编号原则 1、统一采用编码编号的方法,标准试验报告及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采用三位编码+流水号,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试验报告编号采用四位编码+流水号。 1位编码:合同段号;第第2位编码:检测类别分类,分标准试验、原材料(产品)、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三个类别。 第3位编码:对于标准试验部分为标准试验种类;对于原材料(产品)部分为原材料(产品)品种;对于工程实体检测则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名称划分。 第4位编码:工程实体检测项目。 2、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和高监办试验室的试验报告(包括验证试验及抽样试验等)编号,在上述编号前面加“J.”。 二、标准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及示例1、编号方法:第1位编码+第2位编码+第3位编码+流水号。流水号按试验报告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 2、下列试验报告的编号均应采用标准试验报告的编号方法: ⑴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报告 ⑵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1 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⑷水泥浆配合比试验报告⑸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试验报告⑹路

面结构层(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⑺路面结构层(沥青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⑻路面稀浆封层和微表处配合比试验报告、标准试验报告编号示例:3示例1:第TL01合同段2009年-2010年土样击实标准试验报告共15份,其中第3份报告的形成时间为2009年11月12日,第14份报告的形成时间为2010年4月6日。则根据编号方法第3份土样击实标准试验报告编号为:TL1-B-JS-3,第14份报告编号为:TL01-B-JS-14。 示例2:第TL03合同段C50砼配合比试验报告,形成时间为2009年12月20日,按时间顺序排列第6。则此试验报告编号为: TL03-B-HNT-6。监理对该报告进行了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报告编号为J.TL03-B-HNT-6。 示例3:第TL04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有两份,形成时间分别为2010年10月12日、2010年10月25日,则根据编号方法确定配合比试验报告分别为:TL04-B-JC-1,TL04-B-JC-2。示例4:第TL04合同段沥青中面层配合比目标配合比报告形成2 时间为2011年2月10日,生产配合比报告形成时间为2011年2月20日,则生产配合比试验报告编号为TL04-B-ZMC-2。 三、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及示例 1、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同标准试验报告的编号方法。即编号方法为:第1位编码+第2位编码+第3位编码+流水号。流

沥青混合料沥青的含量测试方法油石比

沥青混合料沥青的含量测试方法油石比 8.沥青混合料沥青的含量测试方法(油石比) (一)射线法:适用于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使用,以快速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 (二)离心分离法:本方法适用于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以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此法也适用于旧路调查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用此法抽提的沥青溶液可用于回收沥青,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质。 1)准备工作(1)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稍下降至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1000-1500g左右(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准确至0.1g。(2)如果试样是路上用钻机法或切割法取得的,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置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后成松散状态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 2)试验步骤(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记录溶剂角量浸泡30min,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注:也可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泡。(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人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容器中。(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01g。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破损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应用毛刷清除干净。(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益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5)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人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剂,数量相同。稍停3-5min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提液成清彻的淡黄色为止。(7)卸下上盖,取下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人105℃±5℃的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m2)为矿粉的一部分。③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凤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人:105℃±5℃的烘箱中烘干(一般需4h),然后放人大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m1)。(9)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购得出泄漏入滤液中矿粉。如元压力过滤器时,也可用燃烧法测定。(10)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矿粉质量的步骤如下:①将回收瓶中的抽提液倒人量筒中,准确定量至(Va)mL。②充分搅匀抽提液,取出10mL (Vb)放人增蜗中,在热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变成暗黑色后,置高温炉[(500-600)℃]中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③向坩埚中按每1g残渣5mL的用量比例,注入 碳酸铵饱和溶液,静置lh后放人105℃±5℃炉箱中干燥。④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取残渣质量(m4)。计算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总质量。计算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和油石比 3)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应小于0.3%,当大于0.3%但小于0.5%时,应补充平行试验一次,以3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3次试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 (三)回流式抽提仪法:1、本方法适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沥青用量检测使用,以评定施工质量,也适用于旧路调查中检测沥青路面的沥青用量。但对煤沥青路面,需有煤沥青的游离碳含量的原始测定数据。

沥青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段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K22+000~K22+180右幅) 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基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K22+000~K22+180右幅。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2年6月22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2年6月21日下午完成试验段透层油施工,2012年6月22日上午8:00-9:00完成了下封层(稀浆封层)施工,2012年6月22日15:00-17:00进行了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6cm厚(压实)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摊铺宽度为11.5m,摊铺长度为180m。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全部采用新疆克炼石油沥青,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沥青拌合场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新津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及其检测
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唐炜
表征乳化沥青和乳化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性能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表征乳状液物理力学性 能的指标;二是表征路用性能的蒸发残留物性质指标。 1、实验用乳化沥青的制作 ① 实验设备 小试可用 JM-5 乳化沥青实 中试可用 JM-30 乳化沥青实 专业实验室可用 JM-30A 乳 验机 验机 化沥青实验机
手工配比,循环过磨出料 调速配比,一次过磨出料 ② 实验数据(维实伟克实验室)
自动计量配比,一次过磨

2、筛上剩余量及其检测 剩余量包括粗颗粒、结皮和结块。粗颗粒、结皮和结块造成喷洒设备的堵塞,或与集料 拌合不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其来源是:机械分散的效果不好沥青颗粒粗大;乳化的效果 不好,形成结皮及沉淀。所以从筛上剩余量可以看出乳化剂或乳化机械性能的好坏、配方或 工艺是否合理。 试验要在乳液完全冷却或基本消泡后进行,把规定数量的乳液徐徐注入 1.18mm( 或 1.20mm)筛孔的筛中过滤,求出筛上残留物占乳液质量的百分比,以此来判定乳液的质量。 3、蒸发残留物含量及其试验 把乳化沥青中的水蒸发掉,留下的沥青(包含微量的助剂)叫蒸发残留物。沥青是乳液中 实际要有的成分,从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助剂(乳化剂、稳定剂等)的生产成本考虑,乳液中 的沥青含量应高些;但是乳液的浓度高,增加了沥青颗粒碰撞、凝聚的机会,所以从乳液的 贮存稳定性角度考虑,乳液中沥青的含量应低些;再一方面乳液的浓度影响乳液的粘度,而 从施工角度考虑,特定场合应用的乳液,粘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粘度过大会影响渗透 性,年度过低会使乳液流失,因此乳液中的沥青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保持在规 定范围内。 一般的乳液蒸发残留物在 50%~62%之间, 根据具体使用场合, 参见有关的乳化沥青和改 性乳化沥青技术标准。 将一定量的乳液加热脱水后,残留物占乳液的百分比即蒸发残留物含量。 4、粘度及其试验 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季节和路面结构,对沥青乳液粘度的要求不同,透层油要求粘度 低些,否则渗不下去,贯入式路面工程中要求粘度大些,否则一下子流下去了,上面的砂石 料没有足够的沥青裹覆层;高温下粘度太低容易快裂。低温下粘度太高容易慢凝等等,不恰 当的乳液粘度会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国乳液的粘度的表达方法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公路界普遍采用道路标准粘度。以一 定量的乳液在规定的温度下通过规定直径的小孔所需要的时间(s)表达。道路标准粘度的代 号 CT.d(T 为试验温度,℃;d 为孔径,mm)如 C25.3 为 50mL 乳液在 25℃条件下,经 3mm 孔流出。 国外普遍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恩格拉粘度的测定方法是:50mL 乳液在 25℃条件 下,经 2.9mm 孔流出所需的秒数与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所需秒数的比值,用 EV 表示。美国多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在国内一些国际招标工程中,也有提出赛 比特粘度指标的。 上述三种粘度的换算关系分别为: C25.3=5.9+2.47EV EV=0.28VS 式中:C25.3—道路标准粘度; EV—恩格拉粘度; VS—赛波特粘度。 5、储存稳定性及其试验 沥青乳状液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受乳化剂、助剂、沥青微粒尺寸、外界温度、湿度等因 素的影响,乳液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絮凝、沉淀和分离,从而影响乳液的施工性 能和应用效果。 把乳液试样在特制的量筒中静置所需天数后,分别取出一定量的上下层乳液,求出所含 沥青的百分数之差,表示了乳液的储存稳定性。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静置 5d 的蒸发残留物含 量小于 5%;美国 ASTM 标准的规定是静置 24h,上下层沥青含量之差小于 1%为合格。 6、破乳速度极其试验 破乳速度决定了乳液对于各种施工方法的适应性。乳液的破乳速度是否合适,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很大。但是乳液的破乳速度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沥青路面现场调查报告

沥青路面现场调查报告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产品(试样)名称: 委托单位: 检测单位:

注意事项 一、报告无检测机构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二、报告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复制。 三、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机构检验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四、报告无批准人签字无效。 五、报告涂改无效。 六、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 予受理。 七、报告仅对采样样品负责。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2.旧路路面状况调查 (1) 2.1 旧路路面损坏调查(PCI) (1) 2.2 路面平整度检测(RQI) (2) 2.3 路面车辙检测(RDI) (3) 2.5 路面弯沉检测(PSSI) (3) 2.6 路面状况综合评定(PQI) (4)

1. 项目概况 该段道路起点为北三道街,终点至北十四道街,宽度30~32m,全长1048.16m,面积31962m2。 2.旧路路面状况调查 2.1 旧路路面损坏调查(PCI) 对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检测调查,主要病害情况见图2-1。 图2-1 路面横缝及轻微车辙 病害汇总情况见表2-1。 表2-1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汇总表

根据旧路破损调查结果,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对现有道路破损状况指数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状况指数(PCI)综合评定结果为“差”。 从表2-1的结果可看出,该路段经过多年的使用破损严重,破损等级状况为“差”,其中路面裂缝类病害最为严重,裂缝宽度可达3~5cm,虽然大部分裂缝已经进行灌缝处理,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裂缝处已经产生轻微沉陷,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须进行维修以改善路面行驶质量。 2.2 路面平整度检测(RQI)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是衡量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舒适程度及路面平整度的指标。平整度不良的道路会影响乘车舒适性、降低汽车速度、加速车辆零部件的磨损、增加车辆运营费用。平整度从舒适性、车速、经济性和道路养护四个方面影响公路行车质量。 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将沥青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并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对应,

沥青混合料检测对比报告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用玄武岩与石灰岩 优越性比对分析 随着近几年贵州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县县通高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是,随着车流量的日夜剧增,加大了路面的承载量与磨损度,使得高速公路路面老化加快,表层沥青松散脱落和磨损加重,缩减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部分原因是由于路面沥青混合料里面掺有石灰岩细集料,使路面产生泛白现象和加快了病害发生,造成了高速公路的损坏,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与行车安全。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其它省份从2005年起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将玄武岩细集料取代石灰岩细集料,并成功运用到了盐淮高速盐淮至大丰港段、镇泰高速泰州至高港段、徐明高速江苏段、黑龙江国道G111讷河到嫩江、黑龙江省前嫩公路等,并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贵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使用 4.75-9.5mm、9.5-16mm的玄武岩成品料作为路面铺设的骨料,0-4.75mm细集料仍采用石灰岩。玄武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三级破碎后,成品料(4.75-9.5mm,9.5-16mm)约占50%,剩余50%(0-4.75mm)细集料则未被得到合理利用。 鉴于国内其它省份成功案例,我公司就沥青面层(0-4.75mm)细集料用石灰岩与玄武岩作了试验比对,比对结果如下:

沥青混合料用玄武岩细集料与石灰岩细集料试验检测比对表 从试验比对情况表明,采用玄武岩作为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各项试验数据均高于采用石灰岩作为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尤其是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车撤试验动稳定度的数据,充分说明了采用玄武岩作为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远优于采用石灰岩作为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肯塔堡飞散试验数据主要反应了沥青混合料如下3个方面的作用和目的: (1)用以评价由于沥青用量或粘结性不足,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表面集料脱落而散失的程度,以马歇尔试件在洛杉矶试验机中旋转撞击规定的次数与沥青混合料试件散落材料的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沥青路面施工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试验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的利用当地原材料,迅速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的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合理的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量。 1. 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地利用当地原材料,能迅速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上艺;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能合理地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景。因此,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速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公路工程旌工技术进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 .路面施工质量检测 2.1压实度检测 现场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湿度密度仪及钻芯法。灌砂法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试验之前,在室内先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和砂的密度,然后,到施工现场试验,工地试验得出的干密度与试验室标准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即为压实度。不同的结构层压实度规定值不同,检查频率也不同,大于等于规定值的合格,小于规定值的不合格。如果不合格,就要求我们具体检

查、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检查工地的实际压实情况,了解压路机的吨位,碾压遍数、方式、速度、碾压时材料含水量、松铺厚度等,然后再取样并重新试验。如果压路机碾压和施工操作程序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那只有两个原因出现此误差。(1)最大密度试验与实际取样点的材料不符(2)试验人员操作过程中的误差。由于各类材料最大密实度试验在室内进行时,条件较好又有充分时间,一般实验数据较为正确,而在工地取样试验时,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个环节都容易发生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试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感;校正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的精确度;根据问题,做不同材料不同掺量的最大密度试验。 2.2弯沉值测定 弯沉值是测定路面整体强度的一个综合数值,用贝克曼梁法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值,以检查路基路面的强度,反映其承载能力。 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1 km)检查80~100 个点,根据公式计算代表值、平均值、标准差等。弯沉代表值不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合格,大于时不合格。如果不合格,除检查路面设计的因素外,在测定弯沉值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不宜在雨后立即测弯沉,特别是路基土,由于雨后表面含水量过大,会影响弯沉值;不宜在刮风天气测定弯沉,因为风大影响百分表度数。 (2)测定前检查弯沉仪是否符合规定,百分表是否灵活自如。测定时弯沉仪支架哟平稳,弯沉仪的测点要放在两轮胎式适中处,如

试验检测报告结论用语汇总

试验检测报告结论用语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报告结论用语 1 土工试验(料源)根据JTG E40-2007规程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JTG F10-2006规范要求,可(不可)用于×× 2 粗集料试验根据JTG E42-2005规程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JTG/T F500-2011(JTGF30-2003)规范要 3 细集料试验根据JTG E42-2005规程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JTG/T F500-2011(JTGF30-2003)规范要 4 帯肋钢筋试验根据GB228.1-2010、GB232-2010方法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GB1499.2-2007标准要求,可 5 光圆钢筋试验根据GB228.1-2010、GB232-2010方法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GB1499.1-2008标准要求,可 6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根据JTG E30-2005规程检测,28天抗压强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7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 混凝土抗折试验根据JTG E30-2005规程检测,28天抗折强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8 混凝土抗渗试验根据JTG E30-2005规程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9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JGJ55-2011、JTG E30-2005规程进行设计、试验,所选定的配合比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10 砂浆配合比试验根据JGJ98-2010、JGJ/T70-2009规程进行设计试验,所选定的配合比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可 11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根据JGJ/T70-2009方法检测,28天抗压强度符合(不符合)设计要求。 12 水泥试验根据JTG E30-2005规程检测所检项目符合(不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可(不可)用于××工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 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 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 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 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 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检验标准 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坑,用钢尺量。 一般项目 5表面应平整、坚实、石料嵌锁稳定、无明显高低差;嵌缝料、沥青应撒布均匀,无花白、积油,漏浇、浮料等现象,且不应污染其他构筑物。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沥青贯入式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1的规定。 表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允许偏差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1]

沥青乳化三大指标的检测方法 一、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T0651-1993 )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中加热脱水后残留沥青的含量。 2 仪具与材料2.1 试样容器:容量1500mL,高约60mm,壁厚0.5mm~1mm 的金属盘,也可用小铝锅或瓷蒸发皿代替。2.2 天平:感量不大于1g。2. 3 烘箱:装有温度控制器。2. 4 电驴或燃气炉:有石棉垫。2. 5 玻璃棒。2. 6 其他:温度计、溶剂、洗液等。3 方法与步骤3.1 将试样容器、玻璃棒等洗净、烘干并称其合计质量(m1)。3.2 在试样容器内称取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300g±1g,称取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m2),准确至1g。 3.3 将盛有试样的容器连同玻璃棒一起置于电炉或燃气炉(放有石棉垫)上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加热温度不应致乳液溢溅,直至确认试验中的水分已完全蒸发(通常需20~30min),然后在163℃±3.0℃温度下加热1min。 3.4 取下试样容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容器、玻璃棒及沥青一起的合计质量(m3),准确至1g。4 计算乳化沥青试样的蒸发残留物含量按式(1)计算,并以整数表示。Pb= (m3- m1/ m2- m1)×100 (1) 式中:Pb—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m3—试样容器、玻璃棒合计质量,g;m2—试样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g;m1—试样容器、玻璃棒及残留物合计质量,g; 5 报告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4%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6 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8%。

乳化沥青报告

报告编号LQ-2014-030 总页数8 出示页数 3 检验报告 试验项目:乳化沥青PC-3检验 工程名称:涟源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BT项目道路工程委托单位: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检测单位:娄底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报告日期:二0一四年六月十六日

注意事项 1、本报告适用“监督检验、委托检验、现场检验”; 2、首页检验类别:应分别填写“监督检验”、“委托检验”、“现场检验”; 3、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等级识别章和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4、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计量认证章和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5、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签章无效; 6、报告涂改无效; 7、凡检测项目及频率没有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规定的,不对被检工程做整体评价;送检的试验检测结果只对样品负责。 8、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质量监督部门安排复检并作出复检结论; 9、对违法出具检验报告的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地址:娄底市乐评西街3号邮政编码:417000

娄底市交通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检验报告 LQ-2014-030 样品名称道路沥青 规格型号乳化沥青PC-3 用途粘层 生产地址样品编号2013054A 检测地点试验检测中心环境状况详见原始记录检验依据JTG F40-2004 样品状态桶装、完好委托单位涟源市公路局沥青搅拌站送样人岳喜 样品数量4kg 见证人/ 委托日期2014.6.12 检验日期2014.6 抽样地点送检抽样人/ 检测验目破乳速度、粘度、筛上残留物、蒸发残留物溶解度、粒子电荷、粘附性、贮存稳定性(5d) 检验结果见本报告第3页(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检验结论 委托单位送检的乳化沥青PC-3样品,经本中心检测,试验结论如下: 所检破乳速度、粘度、筛上残留物、蒸发残留物溶解度、粒子电荷、粘附性、贮存稳定性(5d)技术指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乳化沥青PC-3的技术要求。 (检验单位公章) 签发日期:2014年6月16日 备 注 批准:审核:编制: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报告 范文

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委托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检验报告 NO:S1102190 第1页共2页样品名称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型号/商标 ** 委托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检验类别委托检验生产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样品等级 抽样地点送样抽样日期2014年04月05 日样品数量 2㎡生产日期

抽样基数检验编号S1102190 检验项目委托项目检验依据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 检验结论SBS样品按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项目及指标检测,所检项目符合“Ⅰ”型指标要求。 签发日期:2014年05月20日 (测试检验章)备注 批准:审核:主检: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泥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5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检验报告 NO:S1102191 第2页共2页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指标检验值单项判定1可溶物含量,g/㎡≥21002235合格 2不透水性0.3Mpa,30min无 渗漏0.3Mpa,30min 无渗漏 合格 3耐热度90℃×2h,无滑动, 流淌,滴落90℃×2h,无 滑动,流淌, 滴落 合格 4拉 力,N/50mm 纵向≥450796合格 横向743合格 5最大拉力时 延伸率,% 纵向≥3038合格 横向46合格6低温柔度-18℃,无裂纹-18℃,无裂纹合格7撕裂强度,N纵向≥250500合格

项目检测试验计划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2) 1.1说明 (2) 1.2工程概况: (2) 1.3编制依据 (2) 1.4项目实验管理部署 (3) 1.5试验工作的主要内容 (5) 1.6主要试验项目 (7) 第2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情况 (8) 2.1混凝土工程 (8) 2.2钢筋工程 (10) 2.3防水工程 (12) 2.4回填土 (13) 2.5砌体工程 (14) 2.6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5) 2.7建筑节能工程试验检测 (17) 第3章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20) 第4章试验计划 (21) 4.1钢筋原材料计划 (21) 4.2钢筋直螺纹连接试验计划 (22) 4.3防水卷材计划 (23) 4.4砌体工程试验计划 (24) 4.5基础主体混凝土试块实验计划 (24)

第1章工程概况 1.1说明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方: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筑主要功能: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抗震设防烈度:6度 1.2工程概况: 宁 结构概况 1、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 2、地上板厚120mm~300mm。 3、地下板厚400mm。 1.3编制依据 1.3.1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1.3.2《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

1.3.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3.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1.3.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3.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3.7《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 1.3.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2) 1.3.9《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1.3.10《建筑节能门窗技术标准》 1.3.11国家及地区颁发的相关检验、评定规范; 1.4项目实验管理部署 1.4.1试验管理的目的: 1)试验检测工作在工程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是保证项目正个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监督控制工作的眼睛。通过试验检测工作,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鉴定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状况;通过试配(配合比)试验,可合理优化地使用材料。 2)保证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使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达到施工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 1.4.2施工现场试验管理组织小组与职责 成立现场实验管理小组,小组由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及若干组员构成。 组长:负责《试验计划方案》审批,领导试验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