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井家沟的浓郁--著名诗人康白情故里寻访记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井家沟的浓郁--著名诗人康白情故里寻访记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井家沟的浓郁--著名诗人康白情故里寻访记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井家沟的浓郁--著名诗人康白情故里寻访记

井家沟的浓郁

——著名诗人康白情故里寻访记

钟永新

中国近代新诗界出现大量蜀籍作家群体,各具特色,积极参与文学社团,影响不凡。

其中之一的康白情个性鲜明,诗集《草儿》,诗风活跃,不少传诵一时,他在近代诗歌草儿般生命力的展现里,也唤起诸多新作的不断融合。

其故里在安岳来凤乡井家沟,名曰花房子,已有多人前来访过,撰成文章,附以照片,于是据此至来凤后,与一两轮司机折返,绕行于乡村公路,打听井家沟所在地,后遇几位农户老者在外休息,告曰具体方向,方知若早知去往此地,可从镇上另一方向过去更近。

至井家沟,摩的无法行走,下车步行探访,右问一户,曰不知,又望对面有几处村庄,颇似网上所见,于是与车夫过田间小道,入小坡院落,一问,正是康白情故居,今仅存正屋,其余建筑已拆,众住户甚是热情,讲述康氏家族较多,某户言其屋木门就是当年入口处,附近尚见一口古井。

身置此间,田园气息浓厚,草深林密绿影,故冀望康之草儿由此传播四方。

2015年6月初稿2018年2月修订

附录:

【康白情简介】(1896~1959),诗人。名树嘉,又名洪章,安岳县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次年底在北京参加组织“新潮社”,主张文学革命。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副主编。介绍毛泽东在北京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成立“新四川社”,出版《新四川》,并在《新潮》发表《雪后》、《棒子面》、《先生和听差》等新诗。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年底赴美国留学,这期间出版《草儿》、《草儿在前》、《河上集》等新诗集。1924年回国返川,任川军杨森部参军,并在上海开设蜀丰人参银耳公司。1930年在川军范绍增的第四师任上校参军。后坐馆学习行医。1936年在康泽的别动总队任医官。1939年任中山大学教授。1942年在云南绥靖公署任上校参议。1947年在广州文化大学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华南联合大学任教授等。(来源:《四川百科全书》)

【康白情故居】四川安岳县来凤乡井家沟

【康白情作品选】

草儿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眙着白眼,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也,你不要叹气,

快犁快犁,

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也,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1919年2月1日,北京

和平的春里

遍江北底野色都绿了。

柳也绿了。

麦子也绿了。

水也绿了。

鸭尾巴也绿了。

茅屋盖上也绿了。

穷人底饿眼儿也绿了。

和平的春里远燃着几野火。

1920年4月4日津浦铁路车上

【康白情故里相片】

四川安岳来凤乡井家沟康白情故里(2015-06-22 钟永新摄)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较探究4.2《有的人》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 (1905.10.08~2004.02.05),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与夫人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

闻一多先生地说和做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介绍 一、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1946),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

臧克家作品

主要作品有--《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凯旋》、《放歌新岁月》、《宝贝儿》、《冬天》《臧克家诗选》、《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 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1905- ),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折叠著作书目 烙印(诗集) 1933,(自费印行);增订本,1934,开明;与《罪恶的黑手》合集,1963,人文罪恶的黑手(诗集) 1934,生活;1947,星群自己的写照(长诗) 1936,文学出版社臧克家运河(诗集) 1936,文生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 1938,生活从军行(诗集) 1938,生活泥淖集(诗集) 1939,生活 乱莠集(散文集) 1939,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 1939,前线出版社淮上吟(报告长诗) 1940,上杂猴子拴(诗集) 1940,上海三通书局呜咽的云烟(诗集) 1940,创作出版社古城的春天(诗集) 1942,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长诗、原名《范筑先》) 1942,东方书社向祖国(长诗集) 1943,三户我的诗生活(散文集) 1943,读书 泥土的歌(诗集) 1943,今日文艺社;1947,星群感情的野马(长诗) 1943,当今出版社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 1943,中西书局十年诗选1944,现代出版社 民主的海洋(诗集) 1945,世界编译所(因错排太多未发行) 生命的秋天(诗集) 1945,建国书店宝贝集(诗集) 1946,万叶书店生命的零度(诗集) 1947,新群挂红(短篇小说集) 1947,读书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 1947,益智出版社拥抱(短篇小说集) 1947,寰星图书杂志社冬天(诗集) 1948,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1954,作家;重编本,1956,增订本,1978,1986,人文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 1955,新文艺;新版,1962 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后改名《毛主席诗词讲解》) 周振甫注释,1957,中青杂花集(散文、杂文集) 1958,北京一颗新星(诗集) 1958,作家春风集(诗集) 1959,作家李大钊(传记长诗) 1959,作家

2、说和做(臧克家)

二、说和做(臧克家)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易读错的字 臧(zāng)克家地壳(qiào)弥(mí)高钻(zuān)研 窥(kuī)园闲暇(xiá)校(jiào)补独裁(cái)深宵(xiāo)硕(shuò)果赫(hè)然而出群蚁排衙(yá) 潜(qián)心贯注迥(jiǒng)乎不同信函(hán)警报迭(dié)起气冲斗(dǒu)牛澎湃(péngpài)抱歉(qiàn)慷慨(kāng kǎi)锲(qiè)而不舍目光炯炯(jiǒng)兀兀(wù)穷年沥(lì)尽心血 2、多音字 jiào (校补) zuān(钻探) jìn (起劲) dǒu (气冲斗牛)校钻劲斗 xiào(学校) zuàn(钻石) jìng(劲敌) dòu (斗争) xīng(兴奋) qiào(地壳) piǎo (漂白) chuán (传奇)兴壳漂 piāo(漂流)传 xìng(诗兴) ké(蛋壳) piào(漂亮) zhuàn (传记) dān (传单) huì(心会神凝)guān(传观) jì(救济)单会观济 shàn(单县) kuài(会计) guàn(道观) jǐ(济南) gěi (要给) pǔ(李公朴) pò(黄朴树) zàng (宝藏)给朴藏 jǐ(给予) piáo(姓朴) pō(朴刀) cáng (隐藏)3、形近字 稿gǎo (草稿)搞gǎo (搞活)qiè(锲而不舍)炯jiǒng(炯炯) 镐gǎo (铁镐)槁gǎo (枯槁)楔xiē(楔子)迥jiǒng(迥然)籍jí(典籍)窥kuī(窥园)瑕xiá(瑕疵)遐xiá(遐迩) 窍qiào(窍门) 藉jí(狼藉)窃qiè(盗窃)暇xiá(无暇)假jià(假期)懒lǎn (懒惰)裁cái (独裁)楷kǎi(楷书)膨péng (膨胀) 载zǎi (记载)(密密麻麻的小楷) 赖lài (无赖)栽zāi(栽树)揩kāi(揩油)澎péng (澎湃)漂piǎo(漂白)赫hè(赫然而出)慷kāng(慷慨)慨kǎi (慷慨)嫖piáo(嫖客)郝hǎo(姓郝)(慷慨淋漓)概gài (概括)膘biāo(肥膘)赧nǎn(羞赧)糠kāng(糟糠)溉gài (灌溉)漓lí(慷慨淋漓)绩jì(成绩)渍zì(污渍)稿gǎo (起稿) 镐gǎo (电镐)璃lí(玻璃)债zhài(还债)啧 zé(啧啧赞叹)搞gǎo (搞好)喊hǎn (呼喊)宵xiāo(深宵)歉qiàn (抱歉)梳shū(梳头)减jiǎn (减少)谦qiān (谦虚)琉liú(琉璃)碱jiǎn (面碱)霄xiāo(云霄)赚zhuàn(赚钱)硫liú(硫酸)

臧克家和周晔简介

鲁迅侄女、周建人女儿 周晔,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 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品介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主题: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见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课和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篇课文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课程改革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3课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六课)。 《鲁迅故家的败落》作品介绍 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这部书介绍了周家的家族背景,附有详细的周氏族谱和相关人物介绍。周建人自记事起回忆,从自己的视角记录周家的败落轨迹,也记录了鲁迅三兄弟的成长之路。这本书给鲁迅研究提供大量真实的,生动的材料,读起来也富有趣味。 《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作品介绍 鲁迅晚年在上海生活,周建人一家也在上海,两家过往甚密。周晔也和鲁迅比较亲近,她曾写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是周晔后来写就的一部回忆录,是对伯父晚年岁月的最新解秘,也是研究鲁迅的必备书籍之一。 臧克家,1905年出生,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2004年在北京逝世。 人物简介臧克家 (1905.10.8~2004.2.5),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臧克家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臧克家与夫人郑曼 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前往香港。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

臧克家先生作品

臧克家先生有什么作品 作品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1]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七十余年创作生涯中,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都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文学的发展,热忱讴歌党

臧克家主要作品

臧克家主要作品 《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东诸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

臧克家

标题:人物| 爱国诗人臧克家 副标题: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语文书里,《有的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是臧克家的作品。生活在动荡年代的他富有才情,因此作品中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他的诗被誉为“一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编年诗史”。 臧克家伏与桌前cr:网易新闻 “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可知道生活的严重。” 臧克家扎根于平民生活,以笔作枪,将接触现实的所思所想吐露于诗,如对苦难人民的深厚同情、对反动势力的刻骨仇恨、对光明前途的热烈渴望、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赞美。臧克家曾写下这样的字:“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而尊师闻一多这样评价:“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可知道生活的严重。” 适用主题:体察民情、真切体验生活、站在鸡蛋那方说话等作文立意。 示例: 村上春树言“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臧克家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站在鸡蛋那方,将时代的壮丽、人民生命中的悲壮展露于诗。 “这不是校正,这是炼字。” 在诗词创作上,臧克家汲取古典诗歌素朴精练的养分,苦心追求词句兼具形象化与口语化的特点。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上,臧克家向毛提出将《沁园春·雪》的“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中的“腊”改为“蜡”,因“蜡象”与“银蛇”相对。在89岁校对自己的旧文《老牛校长——王祝晨》时,他将3000字的旧作修改了58处,务求字字珠玑。

适用主题:精益求精、殚精竭虑、庄重对待文字等作文立意。 示例: 臧克家对字字珠玑万死不悔的追求,是波澜壮阔的挥洒,是精彩纷呈的燃烧。这份苦心孤诣,成就了他;这份殚精竭虑,值得世人铭记。 内容延伸——臧克家作品精选 《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当炉女》 去年,什么都是他一手担当, 喉咙里,痰呼呼的响, 应和着手里的风箱, 她坐在门槛上守着安详, 小儿在怀里,大儿在腿上, 她眼睛里笑出了感谢的灵光。 今年,是她亲手拉风箱, 白绒线拖在散乱的发上, 大儿捧住水瓢蹀躞着分忙, 小儿在地上打转哭的发了狂, 她眼盯住他,手脚不停放, 果敢咬住牙根:“什么都由我承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2016年新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word整理版可编辑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臧克家及其作品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1926年入武汉中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往东北。1930年考入山东大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19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诗刊》主编等职。主要作品还有《有的人》《老哥哥》等。 作品《有的人》,全诗采用对比、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歌颂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指斥了反动分子的腐败与骄横,说明只有热爱人民才会在人民心中永生,反之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的革命道理。 作品《老哥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可信。文章结合记叙、议论、抒情,怀着无限同情叙述了淳朴、善良、勤劳的老哥哥一生所遭受的剥削与苦难,来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也表现作者对黑暗旧中国的痛恨。 作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从两个方面写,一是从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的“说和做”,二是从他作为革命家、民主战士的“说和做”,两相对照叙述介绍,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的巨人,行的高标”伟大人格和崇高革命精神。 作品《纳谏与止谤》,议论文。作者通过引述威王与周厉王对“谏”与“谤”不同处理方式及所得不同结果,再联系现实,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诚恳告诫各级领导应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提倡敢于“悬赏纳谏”善于改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

臧克家的简介(精选1篇)

臧克家的简介(精选1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臧克家的简介的资料1篇,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研讨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 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 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 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 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 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

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2.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本文作者臧克家简介

部编版【臧克家】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有“农民诗人”和“泥土诗人”之称。 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7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主要作品 《有的人》《老马》《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 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 《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 个人荣誉 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文学地位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2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公开课教学设计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3.学习本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叙述、抒情、描写和议论的。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叙述、抒情、描写和议论的。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七子之歌》导入 背景资料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

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2、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1)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臧克家

六年级语文【臧克家】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有“农民诗人”和“泥土诗人”之称. 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7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主要作品 《有的人》《老马》《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 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 个人荣誉 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文学地位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先生作品与简介

臧克家 (1905- ),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 《烙印》(1933)、《罪恶的黑手》(1934)、《生命的零度》(1947)、《凯旋》(1962)、《放歌新岁月》(1991)。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参加北伐。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学习期间,得到闻一多、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 解放战争时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参加“呼吁停战、实现和平”签名等进步活动,在重庆,曾应邀出席毛泽东同志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在上海,他主编了《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激

《诗人臧克家和他的几位恩师》(春秋)

诗人臧克家和他的几位恩师 郭衍莹 (注)这篇记实文学已发表于山东政协刊物《春秋》2014年第四期p.10上。由于《春秋》没有电子版,故将该文原文刊登于网上,供读者阅读。 (摘要)古今中外的名人,除了靠自己的天赋,往往还得益于他们的恩师和前辈的栽培和引路。臧克家成名后就经常撰文纪念他的恩师闻一多。不过除闻一多外,他的青岛大学老师王统照,山东一师校长王祝晨对他栽培,爱护也功不可没。另外特别要一提的是爱国民主人士,民盟领导人之一的刘王立明,她在臧克家事业道路上給与很多关心,指点和帮助。臧的成名作《有的人》就是在听了刘的发言后得到启发而作。1951年刘还介绍臧介绍加入民盟。只是1957年刘被打成右派,从此再也无人提及此事了。 本文根据笔者耳闻目睹,纪实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并实事求是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臧克家。

诗人臧克家和他的几位恩师 郭衍莹 臧克家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早在大学求学时代就因发表了诗集《罪恶的长手》而蜚声诗坛。尤其是解放后1957年至1965年他任《诗刊》主编期间,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主席诗词十八首,还有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并掀起一阵学习毛主席诗词热;也使他达到事业的巅峰。他的名诗“有的人”被收录入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奋进向上。有些媒体甚至称他的诗词“照亮了一个时代”。和别的名人一样,他的成名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还得靠几位恩师的栽培和引路,以及一些前辈的指点和帮助。臧成名后经常撰文纪念他的恩师闻一多。而据我所知,除闻外,他在青岛大学老师王统照、山东一师校长王祝晨以及陶行知、刘王立明等前辈都在臧克家的成名道路上起过很大作用。 1946年李士钊受陶行知的委托,创办上海武训学校。臧克家和李士钊既是山东同乡又是好友,又都敬仰陶行知和武训精神,于是臧就应邀去武训学校讲课,举办过“诗词创作”讲座。李士钊是我初中时的老师。后来经他推荐我又成了武训学校正式注册的旁听生;主要进修古文,并慕名聆听过臧老师的讲座。对臧老师的诗文才华和讲课时的循循善诱,我极为钦佩。解放初李和臧二位老师都来北京工作。我也来北大上学。期间李士钊曾带我去臧老师住所拜访。本文就是根据我本人的耳闻目睹,结合一些资料的记载,纪实几位恩师和前辈对臧克家的恩情,实事求是地追记当年的一些往事,以及他们少为人知或为网上误传的一些轶事。 闻一多慧眼识才王统照悉心栽培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极其扎实的古典诗词基础。中学时代,又开始写一些新诗(当时称白话诗)。1930年,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因他之前曾投笔从戎,去武汉参加大革命,高中数学几乎没有学,以至于高考数学得了个零分。是当时山大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发现了他文学的天才,破格录取他到中文系学习。究竟哪方面天才使评分极严的闻一多录取了他?据臧克家自己后来的解释,是他在语文考卷中的三句杂感得到闻的赏识。这三句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闻先生从三句杂感中发现了我,欣赏了我,给了我全体考生里国文的最高分——98分,使我这个数学吃了鸭蛋的考生被青大录取了!” 但除了当时这三句杂感,闻一多为何在后来臧克家求学期间仍对他特别青睐呢?笔者想从另一角度,也就是从闻一多自己成名的经历来分析这一问题。闻在早年也是受家庭影响擅长旧体诗。但五四后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按他自己说法是受胡适写的《我为什么要做新诗》文章的影响),他摒弃旧诗改写新诗,并写下《红烛》、《死水》等著名诗篇,从而一举成名。

臧克家作品

臧克家(1905—2004).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庄。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诗歌创作的深厚基础。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开始写作新诗。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引起广泛注意,受到欢迎。抗战爆发前,诗人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进一步反映农民的疾苦,揭露和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又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控诉蒋家王朝罪恶的政治讽刺诗集《宝贝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解放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 审、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顾问兼编委。 臧克家同志,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参加北伐。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学习期间,得到闻一多、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font color=#0000ff]《老马》成名[/font]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

臧克家先生作品

臧克家作品: 《难民》:诗篇 《老马》:诗篇 《烙印》:第一部诗集 《罪恶的黑手》:诗集(长诗《罪恶的黑手》)《淮上吟》诗集 《从军行》诗集 《随枣行》散文集 《古树的花朵》:长诗 《泥土的歌》:诗集 《十年诗选》:诗集 《我的诗生活》:回忆录 《别十与天罡》:处女作 《默静在晚林中》:诗歌 《难民》:诗歌 《运河》:诗集 《自己的写照》:长诗 《臧克家全集》 《野店》:诗集 《蛙声》:诗集 《山窝里的晚会》:诗集 《海》:诗集 《炉火》:诗集

《我的诗生活》:诗集 《泥土的歌》:诗集 《宝贝儿》:诗集 《生命的零度》:诗集 《冬天》:诗集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组诗《臧克家诗选》:诗集 《凯旋》:诗集 《李大钊》:长诗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诗集《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诗集 《忆向阳》:诗集 《落照红》:诗集 《臧克家旧体诗稿》:诗集 《怀人集》:散文集 《诗与生活》:散文集 《学诗断想》:论文集 《克家论诗》:论文集 《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论文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运河》:诗集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从军行》:诗集 《泥淖集》:诗集

《乱莠集》:散文集 《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淮上吟》:报告长诗 《猴子拴》:诗集 《呜咽的云烟》:诗集 《古城的春天》:诗集 《古树的花朵》:长诗 《向祖国》:长诗集 《我的诗生活》:散文集 《泥土的歌》:诗集 《感情的野马》:长诗 《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 《十年诗选》:诗集 《民主的海洋》:诗集 《生命的秋天》:诗集 《宝贝集》:诗集 《生命的零度》:诗集 《挂红》:短篇小说集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 《拥抱》:短篇小说集 《冬天》:诗集 《臧克家诗选》:诗集 《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