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臧克家及其作品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1926年入武汉中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往东北。1930年考入山东大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19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诗刊》主编等职。主要作品还有《有的人》《老哥哥》等。

作品《有的人》,全诗采用对比、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歌颂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指斥了反动分子的腐败与骄横,说明只有热爱人民才会在人民心中永生,反之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的革命道理。

作品《老哥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可信。文章结合记叙、议论、抒情,怀着无限同情叙述了淳朴、善良、勤劳的老哥哥一生所遭受的剥削与苦难,来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也表现作者对黑暗旧中国的痛恨。

作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从两个方面写,一是从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的“说和做”,二是从他作为革命家、民主战士的“说和做”,两相对照叙述介绍,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的巨人,行的高标”伟大人格和崇高革命精神。

作品《纳谏与止谤》,议论文。作者通过引述威王与周厉王对“谏”与“谤”不同处理方式及所得不同结果,再联系现实,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诚恳告诫各级领导应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提倡敢于“悬赏纳谏”善于改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及答案

《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训练 一、《只有一个地球》 1、《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 2、地球的可爱表现在: 。它容易破碎是因为: 。 二、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的。(12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2分)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三、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ó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上帝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乱用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用“√”为文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或词语。 2、“赐”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赐”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全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 I.宙斯(罗马神话称为朱庇特),希腊神话中最高的天神,掌管雷电云雨,是人和神的主宰。 2.阿波罗,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主管光明、青春、音乐、诗歌等,常以手持弓箭的又少年形象出现。 3.雅典那,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城邦的保护神。 4.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送她的一只盒子,里面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灾难。"潘多拉的盒子"成为"祸灾的来源"的同义语。 5.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间的神。盗取天火带到人间,并传授给人类多种手艺,触怒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受神鹰啄食。是一个反抗强暴、不惜为人类牺牲一切的英雄。 6.斯芬克司,希腊神话中的狮身女怪。常叫过路行人猜谜,猜不出即将行人杀害;后因谜底被俄底浦斯道破,即自杀。后常喻"谜"一样的人物。埃及狮身人面像同名。 7.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主要作品为《伊利亚特》为《伊利昂纪》《奥德赛》译为《奥德修纪》《伊》叙述十年特洛伊战争,《奥》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历险回乡的故事。马克思称赞它"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英国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著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著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司法、行政机构的腐败。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王祯农书》作者简介及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王祯(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元成宗时曾任宣州旌德县尹、信州永丰县尹。而且,王祯还把教民耕织、种植、养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上搜集到的前人有关著作资料,编撰成《农书》。 主要内容 《王祯农书》完成于1313年。全书正文共计37集,371目,约13万字。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最后所附《杂录》包括了两篇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 《王祯农书》在我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王祯是山东人,在安徽、江西做过地方官,又到过江、浙一带,所到之处,常常深入考察。因此,《农书》里无论是记述耕作技术,还是农具的使用、栽桑养蚕,总是时时顾及南北的差

别,致意于其间交流。如垦耕,书中就详述了南北的特点:"自北至南,习俗不同,曰垦曰耕,作事亦异。"又常把几种作用相同、形制相异的农具放在一起加以叙述,以便于人们比较采用,养蚕方面,采撷南北养蚕方法加以叙述,并指出各有的优缺点,目的是"择其精妙,笔之于书,以为必效之法"。《王祯农书》是以前所有的综合性整体农书,像《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都只记述了北方的农业技术,没有谈及南方,更没有注意促进南北技术的交流。《王祯农书》在前人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吕氏春秋·上农》等只是保存先秦有关农业政策、用地、整地和掌握农时的4篇农学论文。汉代的《氾胜之书》只残存了3000余字,不能见其全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整体农书,只有《齐民要术》。与《王祯农书》相比较,《齐民要术》内容虽包括了粮食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烹饪等,最后还附有非中国产的一些栽培植物,范围可谓十分广泛,但烹饪占了很大的篇幅。《王祯农书》则明确表明广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蚕桑、畜牧、园艺、林业、渔业,把《齐民要术》中的酿造、腌藏、果品加工、烹饪、饼饵、饮浆、制糖,以及煮胶、制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未知生命起源(节选)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选自《古生物王国》)(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________ 复杂——________ 沸腾——________ (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来自于“________”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疏远;简单;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疏远、简单、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 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 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 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 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 曹植)之首。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0.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我国 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

书籍作者王雪梅

2009年英语学院教师出版的专著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 作者:王雪梅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献阅读、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将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与学术能力发展相融合,在对学术能力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借助翔实的数据和例证,从学习者个体内部认知情感因素和外部因素角色探究学术能力的多维发展。《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无论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论都有一定创新之处,对从事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均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本研究的背景 1.1.1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1.1.2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1.1.3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举措及所存在的局限 1.1.3.1学术能力发展的举措

1.1.3.2学术能力发展所存在的局限 1.2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1.2.1本研究的目的 1.2.2本研究的意义 1.2.3本研究的方法 1.3本研究的结构 第二章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2.1导言 2.2国外研究状况 2.3国内研究状况 2.3.1相关著述评析 2.3.2相关学术交流 2.4对促进学术能力发展研究的建议 2.5结语 第三章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相关理论解析3.1导言 3.2学术和学术能力 3.2.1学术的界定 3.2.2学术能力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 3.3学术感与学术能力连续体 3.4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原则 3.4.1学术规范性原则 3.4.2学术创新性原则 3.4.3学术多元性原则 3.4.4学术发展性原则 3.5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过程 3.6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原则 3.7结语 第四章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4.1导言 4.2认知风格与学术能力 4.2.1认知风格的界定 4.2.2认知风格的分类 4.2.3认知风格与学术能力发展 4.3学习策略与学术能力 4.3.1学习策略的界定 4.3.2学习策略的分类 4.3.3学习策略与学术能力发展 4.4动机与学术能力 4.4.1动机的界定 4.4.2动机的分类

(完整word版)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有答案

《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有答案 1、《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2、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她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它容易破碎是因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二十一、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的。(12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2分) 答:“本来”即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资源在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再生,长期为人类贡献。“本来”一词点明了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类无节制开采和破坏却改变了它。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现在的工厂只为了自己挣钱长期把没经过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里,使河流变黑、变臭了,鱼儿死掉了人们没法到河流里去游泳了。 二十二、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ó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乱用滥

中国现当代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每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已》《药》《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1)作品集简况: 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⑤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原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 (2)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涓生、子君》《弟兄》《离婚》。 ③《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三十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著有《自己的园地》及《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文学家、学者。首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发表新诗集《尝试集》。对“五四”运动有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叶圣陶(1894-198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他编过《小说月报》和《中学生》等刊物,1921年,他

出书作者个人简介怎么写

出书作者个人简介怎么写 个人简介能够让人简单了解自己的生平和个人成就,出书的作者尤其如此。那么你知道出书作者怎么写个人简介吗?下面由小编为你提供的出书作者个人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出书作者个人简介(一) 赵勇,山西晋城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年专著有《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等,合著有《反思文艺学》等,参写、参编著作、教材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傅书华的《蛇行集》为如此: 傅书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理论研究》、《当代文艺探索》、《当代文坛》、《小说评论》、《华东师大学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各地省级以上报刊发论文70余万字。出版有个人专著《山西作家群论稿》,与人合著有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五人著)、《鲁迅作品讲析》(三人著)等。很显然,这是作者自己撰写的陈述性的简介,不夸张、不伪饰、不评价,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 出书作者个人简介(二) 再看《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的“王蒙简介”:王蒙,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

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王蒙自1953年开始创作至今,一直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最具有活力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蝴蝶》、《春之声》、《季节三部曲》、《王蒙文集》10卷、《王蒙文存》(23卷)、《我的人生哲学》、《尴尬风流》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大奖。全国政协、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张中行老人的《桑榆琐话》如此写: 张中行,男,1920xx年生于河北香河县,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治学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有“杂家”之称。著有《张中行作品集》6卷,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留梦集》、《流年碎影》等产生广泛影响。 上两位的简介中就夹着了一些“评价性”的语言。这种“自话自说”性质的文字,我以为是大可不必的。当然,这或许也不排除是责编加的,但不管出于谁手,署名作者本人的书籍,这样的评价语言是很不妥当的。 出书作者个人简介(三) 个人信息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 E-mail: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 地址:XX省XX市XX路XX号邮编:XXXXXX 工作经验: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答案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这好像是个课文,不是阅读 2.地球所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他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

人教版小学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Hornsby中文学校 9只有一个地球课后练习 一、看拼音辨字写词 二、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的拼音上画圈 三、辨字组词 葛()胁()赌()莹() 蔼()协()睹()萤() 四、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遥望()适合()证明()随意() 慷慨()贡献()灾难()节制() 五、冤家路窄(写反义词) 破坏()遥远()渺小()枯竭() 慷慨()奉献()随意()造福() 六、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后果结果成果 1.不听劝告,()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的。 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希望指望愿望 1.想到月球去居住,()是好的,但不可能。 2.我们()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的保护。 3.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了。 七、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上帝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八、方法辨析(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2.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九、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__________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 2.课文从__________引入,接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__________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__________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三毛流浪记》作者简介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作者简介张乐平 篇一:三毛流浪记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三毛凄惨生活背后“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2、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拓宽阅读空间,并养成读书、护书习惯。 3、初步掌握阅读技巧,尝试作阅读笔记。 课前准备:课件、五角星、分好四人小组,确定好组长,准备好每组的组卡、阅读内容、摘记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课前幻灯片播放孩子们日常读书的画面,学生自由交流 2、爱书、养书 1、学期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50多本新书。鼓励大家自由借还。大半学期过去了,当我再次拿回一本书时,看(课件显示书籍,破旧、肮脏、脱落??) 2、老师觉得,这本书,似乎和三毛一样流浪在外,历尽千辛万苦,尝尽酸甜苦辣。你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本书现在的样子?(破烂不堪) 3、你觉得,李老师该用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这本书?(预设:生气、伤心、难过、愤怒)

孩子们,你们仅仅读懂了老师一般的心情。我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来描述:悲喜交加(板书),“悲”的心情,大家都感同身受,但”喜”在哪呢?这书很脏,很破,很皱、但这上面,有你留下的痕迹,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专心致志读书的孩子,我为爱读书的孩子感到欣喜、骄傲! 4、书破了,没关系!我们给它来个整形手术,瞧~你看,我们的班长和图书管理员通过自己的小小努力,让书焕然一新了!你们手里也有不少破损的图书,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5、爱书,更要保护好书籍,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二品读 (一)、关注封面、作者 1、孩子们,我们一起走进。 2、读封面:拿起一本书,翻开书籍~不对!拿起一本书,首先要读的是封面。(板书:“封面”) 封面,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请仔细关注封面,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书名:三毛流浪记 *类型:彩图注音读物 *作者:张乐平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幻灯片总结) 3、读作者:我们来了解一下张乐平? 课件出示:(张乐平爷爷浙江海盐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他创作了三毛形象,除外,三毛系列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及答案 一、《只有一个地球》 1、《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答案、答案、答案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2、地球的可爱表现在:答案。它容易破碎是因为:答案 二、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的。(12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答案)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答案)使它们不能再生,(答案)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2分) 答:“本来”即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资源在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再生,长期为人类贡献。“本来”一词点明了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类无节制开采和破坏却改变了它。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现在的工厂只为了自己挣钱长期把没经过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里,使河流变黑、变臭了,鱼儿死掉了人们没法到河流里去游泳了。 三、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ó 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乱用滥用)化学品,(答案)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去。

初中语文 古文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名家鉴赏(附作者简介)

《琵琶行》名家鉴赏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在今陕西渭南境内)人。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期,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有《白氏长庆集》。 今存白居易诗近3 000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对当时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使诗歌得以突破大历十才子“流连光景”的狭窄范围,扩大了境界,能以社会政治重大问题为内容。他早年写了许多讽谕诗,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等,谴责宦官、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他不顾自身的安全,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他之所以要写这许多讽谕诗是因为身居言官,理应将下情上达,希望朝廷采择施行,能调整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生产,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在当时,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不可能否定唐王朝的统治,但是对黑暗面有所揭露,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他写“新乐府”时间在他的朋友李绅、元稹之后,成就却超过了他们,提倡新乐府运动的影响也远比他们大。在艺术标准上他又是以通俗平易为世人所称许的,他之所以称得上唐代大诗人之一的原因主要就在这里。 白居易从两个方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他常以陈子昂、杜甫并提,因为陈子昂诗多兴讽,杜甫即事忧时。在二人中,他对杜甫学习得更多。讽谕诗正是从杜甫《新

安吏》《石壕吏》等作品变化而出。另一类,他自己所谓“闲适”诗,受陶渊明、韦应物的影响也不小。他在诗中也常表示对于陶、韦诗风的企慕。 这两个方面在他全部生活中并行不悖,既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又作“独善其身”的打算。照作者自己的想法,认为“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乃士大夫的“本等”,他在“兼济”时也决不会不要这种“本等”。同样,他在所谓“独善”时,也不会完全不关心封建统治。虽然这两种思想是互相矛盾的。 他在前期以写讽谕诗为主,但也有消极性的东西,在后期也写近于讽谕的诗(如寓言及政治讽刺之作)。但前期的闲适和后期近于讽谕的诗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不大,只居次要地位。 白居易把叙事诗中《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列于“感伤类”。事实上,这些诗和讽谕诗中《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等篇的艺术手法很相像。刻画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突出,前后脉络联系,达到叙事诗的空前的熟练程度,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 白居易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这种平易自然的诗,并不是摇笔便成的。宋代看到他的手稿的人早说:“香山诗语平易,疑若信手而成者,间观遗稿,则窜定甚多。”古代诗人少有能像白居易写得那样通俗化,也少有能像他赢得那样多的读者。元稹赞美白诗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这可能有些夸大,但决不会是没有根据的话。 (选自《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二、凭吊白居易诗四首

《只有一个地球》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 类文阅读-18 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使命,保护地球,中国在行动!(节选) 欧阳艳玲 科学技术成几何倍速度递增,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极度丰富,人类实现登月、遨游太空、潜入海底的探索。机器人代替繁脏劳动,坐着点击鼠标便可轻松(浏览欣赏)世界,生命质量得到空前提升,现代医疗技术(制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人口数量不断刷新,仅中国六十年前为四亿人口,而今增至十多亿…… 然而,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光明便利的同时,也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人类必须清醒客观地看到这一(严酷残酷)现实! 老龄化趋势(沉重严重)。随着人口攀升,转基因产品,各种催生食品,异化着人类。人类自身代谢排放是生存环境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电子垃圾释放铅、镉、汞等废弃毒物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肾脏系统等;汽车尾气排泄废气,一氧化碳、烟油化合物、铅化合物、甲醛等毒性物质,碳、氮、苯、铅,对人体心肺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慢性浸蚀。 诸多种种更使得空气中附着物比重加大,诸多污染积累热量;普遍的燃烧煤炭、天然气,使温室气体增加,太阳辐射增强;地表水减少,使地温升高。还有无度采伐,森林资源锐减,造成沙化;矿产资源开发,改变地质构造,植被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同样造成沙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无法承受人为毁损之灾。 (有改动) 1.选择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4.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用“”在文中画出。 5.读完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参考答案】 1.浏览创造严酷严重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精品名师资料.doc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1)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人生经历:(公元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2)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人生经历:(公元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内容并不丰富。 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3)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 人生经历:(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属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玄宗时供奉翰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之乱中,曾入永王李璘府,因璘败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诗人。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痛苦,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艺术特点:往往给人开阔壮美的意境,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勇气,也给人激动心胸的鼓舞。广泛采用民间神话传说,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使诗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情调,构成奇幻无穷、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语言往往冲口而出、真率自然、浑然天成,清新飘逸。 (4)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人生经历:(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次年严武死。即移居夔州。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 思想内容:盛唐现实主义诗人。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 艺术特点: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典型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善于把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现实而深刻;在描写事物时体察事物特征非常细致,能鲜明地展示事物特征。语言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善于学习前人和民间语言而锤炼出优美的诗歌语言,自然而平易。风格沉郁顿挫。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李阿姨héǎi()可亲,看到邻居有困难,她总是kāng kǎi()相助。 2.我们要保护好林业jī dì()里的苗木zī yuán(),不能làn yòng()。 3.他从小mù dǔ()家乡人民生活的艰辛,非常希望能为家乡建设作gòng xiàn()。 二、给句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1.在微寒的早晨,张爷爷穿着单薄.(bó báo bò)的衣裳,嚼着一颗薄.(bó báo bò)荷糖走在小路上。 2.这家超市供.(gōng gòng)应很多蔬菜水果,为附近的住户提供.(g ōng gòng)了不少方便。 三、选词填空。 恩赐恩惠 1.空气、阳光和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 2.对于别人给予的(),我们不能随便接受。 毁坏破坏 3.小学生要有守纪意识,不应该()纪律。 4.昨夜一场急风暴雨,村子里的不少房子都被()了。

四、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 ..容易破碎了! 用加点的字写一句话: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 ..的。“渺小”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 ....的范围内, ..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 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至少”一词强调了,“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的意思是,它点明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具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