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 新时代 新理念、新体系问学案

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 新时代 新理念、新体系问学案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依据最新教材修订)

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教材新增内容

【考纲要求】教材新增内容----新时代经济建设、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习目标】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了解历史性突破和成就;理解新时代的社会矛盾,确立的新目标

2.理解新时代我国坚持的新发展理念

3.了解现代化经济体现的内涵,理解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情境导入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化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学、互学

内容

1.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革。

2.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取得这样巨大的发展?

3.了解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在哪些方面?

4.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5.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7.我国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的目标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的目标是什么?党的十九大上,把2020年至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时间范围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8.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新理念是什么,为什么确立这样的理念?

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由什么构成?

1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怎样发展实体经济。

1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怎样实施这一战略?

12.怎样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要求

1.熟练掌握和背诵以上基础知识。

2.在理解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互学、展学、点学

【重难点突破】

1.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⑴是什么?

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⑷怎样解决存在的问题

⑸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变化,已经越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坚持新发展理念

(1)为什么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

精选

3.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①为什么要发展实体经济

②怎样发展实体经济

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①为何实施该战略

②怎样实施

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⑷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①重点是:②根本是

⑸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⑺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知识拓展】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2.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⑵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⑶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⑸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⑹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⑺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三、【易混易错辨析】

1.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

2.虚拟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4.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5.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知识点的体系化、条理化。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2017·全国Ⅰ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②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③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④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5·重庆文综)“亲,你也可以开店哦。”微店作为科技时代新产物,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开通。如果说淘宝像商场,大而全,微店就像路边小店,胜在方便,它们各有市场。微店的兴起表明

A.微店比淘宝更符合社会需求

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

C.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大众创业

D.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3(2015·广东文综)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了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A.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

B.用公司股份制替代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D.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4.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7年9月28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迎来了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海水稻首茬开镰,现场实测亩产量为620.95公斤,远超预期产量。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以商业化规模种植的海水稻终于可以摆上中国人的餐桌了。这反映出我国

①把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效益上来②综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创新发展④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了新进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无人驾驶集安全、舒适、节能于一体,受到各方期待。2017年8月24日,由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首款12米智能驾驶客车在中国复杂的路面交通得到了验证。其影响是

A.打破国外生产垄断,主导世界无人驾驶市场 B.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升级

C.促进自主创新,提高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实力D.商业保险业迎来商机

精选

6.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

③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经济发展④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择业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三明治陷阱”,是指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中间层)迅速变薄,为了维系生存和收益,实体企业被迫将大量资本投向房地产和股市,以至整个国家经济迅速泡沫化。要避免陷入“三明治陷阱”,国家应该

①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②加强公共服务,拓宽企业产品销路

③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发挥疏解北京非首都的功能,建造发展定位高、公共服务能力强、产业结构优的新城。对本地发展有利的行业予以保留,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使相关产业更具竞争力。这说明雄安新区

①通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②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对外经济发展新方式

③调整产业布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新型工农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不去景点去田头,不去公园去庄园”,随着自然、返璞归真等消费需求的兴起,现代农业示范园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新热点。这一热点的出现能够

①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③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④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

材料二:与会各方代表就如何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各抒己见。

代表甲:当产品和服务“有没有”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就成了关键。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代表乙:“中国经济到了由大变强的关键期,最重要的支撑是科技创新。”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攻关,推动原始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代表丙:要在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农户经营权流转的办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振兴,让这片田野更富有生机、充满希望。

代表丁:我国外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但与贸易强国的要求尚有差距。对此,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快外贸新优势培育,推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代表发言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11.目前,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但是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很低。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先进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存在瓶颈,科技成果转化处置审批环节多,技术类无形资产定价难,价值评估流于形式;二是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的转让收入必须上缴国库,影响单位转让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三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实现商业化转化还需要继续投入研发经费。

2017年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致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凤凰涅槃,加快新产业成长、化蛹成蝶。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以及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13分)

参考答案

1——9 ACDCC ACBB

10 【答案】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4分)

建议:(10分)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分,答出“新发展理念”1分,答出“现代化经济体系”1分。)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2分,两句话各1分)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体系。给予创新主体财政、金融等支持。(2分,三句答出任何两句2分)

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分,三句答出任何两句2分)

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强国建设。(2分,一句1分)

11.(1)①可以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推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②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④利于增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着力点。(答出三点即可的满分,每点2分)

(2)①统筹推进相关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化解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简政放权,推动科技成果定价多样化。(3分)②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2分)③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2分)

精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