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电视特性与功能

1电视特性与功能

1电视特性与功能
1电视特性与功能

1

第一章

重点:

1.电视的传播特性

2.电视传播的功能

1

2

第一节电视的传播特性

探讨电视传播特性,既要注意它同其他传播工具有共性的一面,又要特别研究、探讨它的个性所在。只有在认识电视与其他传媒共性的基础上,才可能很好地把握电视传播的特性,更好地认识、发挥电视传播的功能和影响。

电视传播的特性:即时现场传播、双重信息传播、媒介兼容传播、线性连续传播四个方面。

2

3

1.即时现场传播

即时,是从传播的时效性上来看特性。

现场,是从传播的真实性上来看特性。

电视传播的即时现场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严格意义的时效性上,而且由此形成了一些颇具电视即时报道的节目形态,如现场报道、现场直播。TNT(Today News Today) NNN(Now News Now)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作出图像的报道。现场直播——是在新闻事件现场,把现场的图像、声音及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的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的方式。

(9.11CNN 凤凰)

3

4

2.双重信息传播

电视是利用两个语言通道传播信息的,一是声音语言,二是图像语言。

声音语言包括解说、同期声和音响;

图像语言指非语言符号系统。

电视声画并茂、形声兼备的特性,使它在大众媒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报纸能看不能听,广播能听不能看,如果说广播也具有即时现场性的话,那么电视双重信息传播的特点就将其与广播彻底划清了界线。虽然电影也具备声画传播的特点,但它不具备即时现场的特点,从这点看,电视和电影又进一步划清了界线。

4

5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电视媒介和其他媒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同时输出的双重信息的传播。

报纸和广播所传播的信息,是经过记者、编辑对新闻事件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陈述,因此,它们传播的是一种间接信息。

电视中传播的信息,一方面同报纸、广播一样运用语言传播间接信息,另一方面又通过现场图像(包括现场同期声、现场音响)传达直接信息。

5

6

据科学家们测定,在一般情况下,视听感官并用,比之单靠视觉或单凭听觉系统往往能收到更大的效果。从记忆效果看,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看到的信息能记住30%,边看过听的能记住50%。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综合传播,顺应人的生理特点,是电视得天独厚的优势。

电视传播作为一个信息场,其声画语言符号都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元素存在,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传达出一个共同完成的双重信息的集合。

6

7

3.媒介兼容传播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能充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具有容纳一切的可能性。媒介融合时代,数字电视、IPTV、智能电视等将模糊电视与其他媒体的边界。

在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具有巨大的兼容性,它几乎可以把所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全部运用过来,经过改造加工,衍生出新的表现形态。

有人把电视称为艺术,排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之后,被誉为“第九艺术”。而这最后出生的第九艺术,却能将前八种艺术统统"囊括"在自己摩下。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使屏幕变成了一个五彩续纷的世界。

7

8

电视兼容报纸,产生了图文电视,有人把它叫做电视报纸或电视书籍。

电视兼容广播,出现了电视(新闻)口播、电视书场。

电视兼容杂志,出现了电视新闻杂志栏目。

电视兼容电影,出现了专门播放影片的电影频道。

电视兼容戏剧,并吸收电影的表现手法,出现了具有电视品格的电视剧。

电视兼容文学,更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等。

电视兼容音乐,出现了电视音乐节目,如MTV。

8

9

欣赏:电视散文视频

问题:刚才的电视散文,是如何体现电视特点的?

9

10

4.线性连续传播

电视同广播一样,是按时间顺序播出的,有人称为“直线式”播出,或者把它称之为线性传播。

从播出的内容上看,电视节目是连续传播。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进程进行追踪,观众必须连续收看,才能完整地了解新闻事件。

从接收的设备来看它也远比报纸和广播来的复杂,这些都是电视不利的一面。

传播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电视的这一劣势。

10

11

思考题:

1.关于电视的传播特征,你还可以怎样总结?

11

12

第二节电视传播的功能

一、新闻传播功能(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1.信息传播(主体功能)

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2.信息沟通(桥梁作用)

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政府与公民的桥梁,社会与个人的桥梁,人与人交流的桥梁 3.舆论导向

通过把关、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思考:媒体代表舆论吗?

4.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12

13

13

《焦点访谈》

选题: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方式:用事实说话

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个是住在北京各宾馆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不要播批评他们的片子的。

(参见倪铭:《“公关”<焦点访谈>》,《中国青年报》1998年11月5日。)

14

14

广播电视开展舆论监督的要求:

《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的通知》

2002.05

一是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

揭露问题要富于建设性,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维护稳定、服务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力求好的结果。要切实提高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意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要正确处理正面宣传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确保舆论监督导向正确。不得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不得单纯注重收听率、收视率,不得要挟被监督对象,不猎奇、不炒作、不渲染。对重大敏感问题的报道要格外注意,要严格按规矩办事。

15

15

二是必须坚持科学监督。

舆论监督工作要坚持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体现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要正确处理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关系,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现象与本质、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增强大局意识,根据大局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广播电视舆论监督的口径、分寸、内容、数量进行适时适量的调控,预防和克服舆论监督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和不良影响。整个广播电视舆论监督要以服从大局为出发点,以服务大局为落脚点。

16

16

三是必须坚持依法监督。

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不得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不得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涉及党和国家秘密。

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对司法审判的报道,要考虑社会效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不得干扰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不得干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不得干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调解,不得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在案件审结前,不对案件审理情况进行公开报道。

对一些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备受关注的重特大案件的审判工作,要严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拿不准的要及时请示报告。

涉及军队、武警、民族、宗教、港澳台与外国政府和组织等敏感领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的广播电视舆论监督节目,要送有关部门审定。

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必须通过合法途径和正当方式获取新闻素材,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报道。

17

17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通知 2004.09

具体要求:

一、要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要充分认识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对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紧密配合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以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所反映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为出发点,决定选题、展开报道、把握基调、掌握时机。要明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一律不搞比例,不定指标,不单独增设奖项。

二、要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广播电视舆论监督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公正严谨、有理有据,不能夸大渲染,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刻意炒作。要全面地反映情况,客观地分析问题,防止简单片面、断章取义,避免仅讲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要树立新闻从业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始终维护广播电视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进一步树立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

18

18

三、要注意舆论监督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舆论监督不应把处理过的事件再拿来曝光,对历史上已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再炒作。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者要有政治敏感、前瞻意识、战略眼光,注重时效,使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掌握主动,促进问题及时解决。要配合中央工作部署和

四、要做到有始有终,做好监督反馈工作。

舆论监督要着眼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能为曝光而曝光。舆论监督要有始有终,不仅要报道问题,还要报道处理的结果;要维护各级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避免给地方工作造成被动,同时要体现舆论监督的效用。要认真抓好舆论监督反馈工作,追踪所反映问题的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要面向社会建立舆论监督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舆论监督

五、要有可靠的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应主要出自于主管部门、党委、政府,特别注意不能引用互联网、小报小刊和境外媒体上的信息内容作为舆论监督的线索。要严格地查证舆论监督的信息来源,与有关部门建立经常的联系和沟通,确保消息准确可靠、内容全面真实。

19

19

六、要把握好选题。

选题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选择有全局性、普遍性、典型性、指导性的问题。要侧重从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中选取题目,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和政府对存在问题、消极现象、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所采取的正确政策、鲜明态度、坚定决心和积极成果。舆论监督节目要慎重把握选题,尤其是涉及到现行政策问题更要严格把握,要深入了解各方面的观点,正确把握导向。

七、要出以公心,帮助工作。

要出以公心,以帮助工作为目的,把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帮助同志作为舆论监督工作的落脚点。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公正实施舆论监督,注意把握舆论监督尺度,决不能掺杂个人私心杂念。要把广告经营和舆论监督分开,不能以舆论监督为要挟开

八、要掌握平衡,把握好监督的尺度和力度。

要慎重选择批评对象,准确掌握批评分寸,不能把个别现象和局部问题夸大为普遍现象和整体问题。在一个时期内,地区、行业、领域的问题要掌握平衡,把握热度和密度。舆论监督的主题要多元化,不要过于集中在某个主题、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某个地区。不能以偏概全,避免因表达不慎把局部问题、个别问题渲染成普遍问题、全局问题。

20

20

九、要注意加强与各地及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要通过积极的、建设性的工作,优化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获得各地及各部门的支持。要加强与各地及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多支持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以获得支持和配合。拿不准的问题要送有关部门审查,特

十、要加强队伍建设。要搞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帮助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导向意识、阵地意识,树立历史使命感和正义感。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不能让临时人员参与舆论监督工作,地方通讯员采

十一、办好内参,内外有别。要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对内部正在研究的政策性问题,未经允许不得报道;只供内部掌握的原则和情况,不得随意扩散;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不得公开报道。要充分采用内参报道,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向党政领导机关反映不宜公开发表、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情况和新动向。要正确区别公开报道和内参报道的作用,已发内参的不要再作公开报道。各级电台、电视台要对所开办的舆论监督节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认真纠正,加强管理,以保证广播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正确导向。

21

21

新闻同仁的心态是:“新闻舆论监督,是时代的渴求,是媒体的强烈愿望,这没有什么异议,问题在于各地党委、政府是否支持舆论监督,法律是否保护舆论监督,我们是否敢于并善于进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难的现实表现:

1.采访难

2.取材难

3.报道难

4.处境难

22

22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2年3月24日,贵州电视台“法制第1线”记者就高空坠物砸坏私家车的一起纠纷,电话采访了贵州省毕节市政府驻贵阳办事处办公室主任文永东。当记者提出与文永东见面时,文永东口出此言。

他先是反问记者:“你是记者,你是党的喉舌人,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记者试图插话,文永东打断继续说,“这个你要明确,这个问题你要鉴定清楚,我给你讲,我是一级政府派驻机构,不是一个部门,你要采访我必须经过你们常务副台长来亲自过问这个事情,(然后)我可以接受你的采访。开玩笑啊”。

通过“法制第1线”节目录像(73:25开始)可以看到,就在记者听到此话正“既困惑又无奈”的时候,文永东给停车场工作人员打去电话,表示愿意协助吴女士修车。随后记者也接到了电话,文永东一改刚开始声称的“这个事情通过电视台有关人员找我就行了”的态度,转而说:“喊他们星期一早上来我办公室,我把情况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然后我再咨询相关的部门,好不好?垫付几千块钱那是小问题对我们来说——对我们机关来说。赔她几千块钱没问题的,这太小了,这事情对我来说,我说实话给你听。只要我把情况了解清楚。没必要通过你们来处理,媒体的介入,好不好?”

2009年6月17日,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因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被网友评为最牛局长。近三年之后,这道选择题再现江湖。

23

23

二、社会教育功能

人要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阶段。电视属于社会教育的一部分。

施拉姆说:"所有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社会知识,掌握行为规范,培养价值观念,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的过程。

电视传播的功能,就是利用电视这个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为社会成员传播知识、传播信息、传播社会规范。最终目的: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电视体现社会教育功能的表现: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文化知识、提高思想素质.

24

24

电视每天播放着大量的节目,不论是新闻性节目,还是娱乐性节目,从广义上说,都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电视教育节目包括电视社教节目和电视教学节目。

电视教育节目的播出量己占整个节目的30%一40%,与新闻类、文艺类节目并立,成为电视台三大支柱型节目之一。

电视教学节目一般是利用电视手段,以教学和讲座的形式向一定的对象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创办的。

25

25

芝麻街

1969年11月10日在美国国家教育电视台上(National Educational Television)(公共电视台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的前身)开播,是迄今为止,获得艾美奖奖项最多的一个儿童节目(153项,截止2009年)。这个节目综合运用了木偶、动画和真人表演等各种表现手法向儿童教授基础阅读、算术、颜色的名称、字母和数字等基本知识,有时还教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例如,怎样安全过马路、讲卫生的重要性等等。其中许多的滑稽短剧和小栏目都已成为其他电视节目竞相模仿的典范。

26

26

《七巧板》

于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首任节目主持人为鞠萍。1985年的央视六一节目就是《七巧板》栏目的特别版。本栏目分为日常版和周末版两部分,日常版是给予2—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节目,周末版是关于0—6岁学龄前儿童的节目。

《天地之间》

1987年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天地之间》开播,由黄薇主持,1990年后由董浩主持 27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27

28

28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隶属国家教育部,是两大国家级电视台之一,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一起被国家广电管理部门认定为“中央四大台”,是中国最大的公益性教育服务平台,在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被确定为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支持的十大中央重点媒体之一。

中国教育电视台拥有5个电视频道和一个全国最大的集卫星广播与地面交互为一体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教育新媒体视频平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具有新闻传播、远程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文化资讯、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

29

29

30

30

三、文化娱乐功能

电视提供文化娱乐的功能极其强大,以致人们把电视看成是“第九艺术”。

电视的娱乐功能由来已久,从电视的诞生初期,就已见端倪。

电视塑造的文化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

娱乐的目的在于消遣、抚慰、宣泄。

目前要警惕消费文化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对人的“异化”。

31

31

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三俗”案例1:

非诚勿扰:宝马女

2010年《非诚勿扰》一期节目:女嘉宾马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

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通知》,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要求“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念”。(视频)

32

32

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三俗”案例2

2011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报,贵州卫视《人生》栏目因单纯追求收视率,不顾及当事人的心情和处境,并缺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过度放大个人隐私和刻意渲染苦难和悲情,传播负面情绪,被要求立即停播,并不再复播。除了三年前重庆卫视荧屏选秀活动《第一次心动》,因触及“三俗”红线被紧急叫停外,这是第一档常办的电视栏目被停播后且“不再复播”。

33

33

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跟踪收看了2011年2、3月间《人生》播出的8期节目,发现的问题有:

一是挖出隐私影响他人日常生活。

二是所有负面事件中未成年人出镜的画面均未作面部遮盖处理,并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负面问题或隐私公之于众。

三是缺乏对当事人的同情心。主持人当着精神病患者或脑瘫儿童的面大谈其病情,并追问其亲人对病情的感想等。

四是对于本可弘扬真善美的感人故事,节目却将重点放在挖掘主人公背后的种种苦难。(导向)

34

34

限娱令

限娱令是对2011年10月24日原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一种不准确说法。

《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同质化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限娱令的核心并非限制娱乐,而是限制上星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限娱令”仅针对省级卫视。

35

35

限娱令

主要内容:

《意见》要求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加大新闻类节目播出比例,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至少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36

36

限娱令

《意见》要求,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每晚19:30-22:00,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19:30-22:00播出的上述类型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

总局还将对类型相近的节目进行结构调控,防止节目类型过度同质化。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19:30-22:00播出的电视剧,要严格执行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电视剧编播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弘扬社会正气,传播主流价值,引导审美趣味,防止出现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37

37

限娱令

《意见》指出,引进境外电视节目形态,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适合中国国情,杜绝格调低下和内容庸俗,防止跟风、抄袭、模仿境外或他台的节目类型。

《意见》规定,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引进境外电视节目形态,须报省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境外制作机构的背景、节目模式、节目内容等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前两个月将本辖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引进播出境外电视节目形态的情况报广电总局备案。总局将综合调控引进电视节目形态的总体数量、题材内容、类别比例等,防止集中引进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同一内容的节目形态。

38

38

限娱令

《意见》明确提出“三不”,即“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

39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并不是简单指节目类型,而是节目创作倾向问题。因此不能把防止过度娱乐化简单地理解为要限制娱乐节目。

判断电视节目是否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的标准:

一是功能原则。我国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工具。在广播电视具有的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和审美娱乐等多重功能中,宣传教育应作为主功能放在首位。虽然不同的节目形态其功能有所侧重,但即使是娱乐节目,也应坚持寓教育、认知、审美于娱乐之中,达到教育引导、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凡是追求娱乐至上,忽视思想内涵,排斥审美追求,拒绝承载社会责任、主流价值的,应当属于过度娱乐化。

二是元素原则。有些电视节目从主题定位、类型划分上虽然不是娱乐节目,但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过多添加了娱乐元素,结果喧宾夺主、娱乐泛滥,冲淡了原有主题,淹没了节目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比如职场招聘节目,本是为群众搭建求职平台、传授职场经验的服务类节目,但有的节目中求职人员的才艺比拼、主持人嘉宾的插科打诨占据大量节目时间,使其认知功能、服务功能退居其次。这样的情况应属过度娱乐化。

39

40

40

限娱令

三是效果原则。看其最终传播效果,是主题积极、格调健康,能够振奋精神、愉悦身心,还是以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为主要目的,追求浅层次情感宣泄和快感满足。比如矛盾调解类节目的出现,本意是为了解决矛盾,但是有的节目却热衷披露隐私绯闻,展示阴暗心理,甚至为了制造看点,故意挑起、激化矛盾冲突,最终效果不是化解矛盾、引人向善,而是满足一些人窥私围观、幸灾乐祸的心理,对人们价值观形成误导。这样的节目应属过度娱乐化。

四是总量原则。目前我国共有上星综合频道34个,此外还有一些少儿、动画、外宣、少数民族语言等上星频道。无论有多少频道,从观众的角度看,最终只能通过一块荧屏收看、一个遥控器选择。如果在每晚黄金时间,有一半频道都在播出PK选秀、游戏狂欢、家庭冲突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必然让观众感到满眼都是娱乐,电视台成了大舞台。单个节目可能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但娱乐性较强的节目过于集中时,总量上就会呈现过度娱乐化倾向,就需要加以调控。

44

四、提供服务功能

从广义上讲,电视台所有节目都是为观众服务的。

可归为两大服务,即提供生活服务和信息服务。

提供生活服务,是以介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用知识,提供具体的方式方法为主,这类节目有指导的意义,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电视提供信息服务,主要是提供人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信息服务,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节目预告”、“健康服务”等。

45

45

电视节目分类

电视节目的六分法:

新闻类言论类教育类知识类文艺类服务类

电视节目的四分法:

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文娱类)服务类

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

46

46

思考题:

1.电视舆论监督应遵哪些原则和要求?

2.电视节目中三俗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3.从“限娱令”的颁布,谈一谈我国当前电视领域出现的主要问题?

4.传播学中与电视有关的“负功能”?

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原因?

47

47

扩展思维:电视的负功能:

电视人

容器人

媒介依赖症

他律性欲望主义

精神麻醉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电视台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精)

电视台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现年××岁,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0*年晋升主任记者高级职称。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电视台工作,曾任原××电视台新闻部、专题部主任,电视台副台长,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任××电视台副台长、主持全台工作。社会兼职有××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市作者协会副主席。 作为一名老电视人,我对电视台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大学毕业时,我主动放弃了到中央级新闻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决心为家乡的电视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二十年来,我和××电视台一起成长,一起走过那艰难的岁月。二十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足迹踏遍了随州的山山水水,把汗水洒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我是××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采用作品最多,在全省获奖最多的人之一。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先后有《香菇街》、《一村蜂蝶闹斜阳》、《生命在绿色中延伸》、《百果湾》、《炎帝神农》、《远山的情结》、《请客》、《跨越》、《岁月如歌》等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播出,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反映了我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一致好评,为提高××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作品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专题片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的大奖和××市“五个一”工程

奖。由于成绩突出,我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电视宣传先进个人,200*年我荣幸地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编辑记者。荣誉和光环的背后,凝结了我的心血和汗水。成功来自于强烈的事业心和扎实的功底,来自于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多年来,我养成了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肯干、讲真话、求真理、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驶全局的能力,我始终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全国电视编辑培训班”,报考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曾两次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我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新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学说,熟悉并掌握了新闻规律和电视规律,并应用它们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今年5月份,电视台班子调整后,由我主持电视台全面工作。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工作千头万绪。 我团结带领一班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双改”,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双改”,即“改革和改版”。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局人事制度改革有利时机,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改版就是对频道重新定位、对栏目合理设置、对频道重新包装,以崭新的屏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建台20周年献礼。值得欣慰的是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实现了积极稳妥、平稳过渡。长期以来,电视台一直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电视

电视节目制作题型及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 一、(教育电视节目)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1.运动性:被摄主体和摄影机本身的运动将不断改变画面的结构; 2.整体性:系列镜头构图时应注意整体性; 3.时限性:因画面信息量大,时间长度不一样,电视画面构图应当简洁、明确; 4.多视点:电视画面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方位、角度和景别; 5.一次性:电视节目的画面固定性和构图处理要求一次性完成。 二、电视摄像中斜侧面方向拍摄的特点 斜侧面方向即常说的左前方、右前方以及左后方、右后方方向。 特点:能使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在电视画面上变为斜线,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同时能扩大画面的容量,使画面生动活泼,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斜侧面方向拍摄有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有利于突出主次关系,因而是摄影运用最多的一种拍摄方向。 三、试说明电动变焦距200M的作用 当开关被摄定为SERVO时,才可以使用电动变焦距。按压W端,可以拍摄广角图像:按压T端,可以拍摄长焦画面。用力按压焦距变化快,轻轻按压焦距变化慢。 四、摄像中仰摄的拍摄特点 1.景物的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下部或下部画面以外; 2.仰摄地面的景物时,近景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十分醒目突出;而后景被前景遮挡,得不到表现。仰摄有净化背景的作用,当有后景出现时,有被压缩在地平线上的感觉; 3.画面中竖向的线条有向上透视集中的趋势。用广角镜头仰摄拍摄某些景物时,高耸的近景和被压缩的远景可造成强烈的透视对比。 五、瞬时光圈的调节方法 使用“瞬时光圈”时,应该先将光圈控制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并将目标图像位于所拍画面的中心,然后再按下“瞬时光圈”键,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使所拍摄的主要目标充满寻像器。此时,摄像机依据寻像器内的图像信号水平自动调节光圈,使得信号峰值电平达到预定的标准。释放“瞬时光圈”键后,光圈即停留于此位置上,并恢复手动方式。 六、教育电视节目的种类 1.按性质任务分:思想品德、社会教育、教育新闻、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教学参考等; 2.按内容长度分:系列片、专题片、教学片段等; 3.按表达方式分:讲授型、图解型、示范性、表演型、综合型等。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又称IPTV,IP是英文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缩写。①准确的讲,网络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传输形态,它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视频节目,并提供相应可视电话、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接收终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电脑,一种是传统的电视机,还有一种是手机。如果采用电脑收看,只需要接入互联网并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即可。但如果使用电视机,则需要额外安装一种IP机顶盒用来接受来自互联网的电视节目。如果用手机观看,则需要购买视频手机并订购相应的服务。网络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集电脑和电视功能于一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也能通过网络电视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视频聊天等。由于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 一、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的比较 谈到网络电视,就不能不谈到数字电视。两者都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及传播节目。许多人将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还有有着明显差异的。 1、传播方式上的差异 尽管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即从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采用的都是点对面和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采用这种传播方式,互动性终归有限。而网络电视利用网络传输技术,采用一对一和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具有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因此,网络电视的互动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的互动。 数字电视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电视差不多,都是按照线性的方式播出,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都是由电视台预先安排好的,用户只有看与不看的选择。网络电视就大不一样,电视台在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不是由传播方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发出什么样的请求,传播方就播放什么样的节目,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里。(二)其他方面的差异 从传播载体上看,网络电视运行在开放的、互联互通的宽带网络上,任何一个网络电视平台上的节目,都可以传播到全世界。而数字电视运营在封闭的、条块分割的广电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审批稿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电视台采访提纲

“引桥工程”电视台采访提纲 焦作市教科所慕小永 一、什么是引桥工程,为何要实施引桥工程? 引桥工程是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已列入年度的工作要点。“引桥工程”的含义就是在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各学段之间铺垫搭桥,也就是顺利实现学段之间的衔接。 引桥工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实现各学段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焦作教育一级支撑一级的良好教育体系。(因为孩子在进入到新的学段后,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我们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孩子小学学习很好,但到初中后突然退步了;或者孩子在初中学习很好,但到高中后成绩却下降了,引桥工程就是要解决这种问题。) 二、引桥工程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分几步实施? 引桥工程实验分三个阶段实施,它们的目标分别如下: 1、第一阶段(2011年1月—12月) 确立首批实验学校,树立榜样,实施典型引路。 2、第二阶段(2012年1月—12月) 扩大实验面。 3、第三阶段(2013年1月—12月)

实验常规化 三、引桥工程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关于学段衔接包括很多内容,概括起来有学科知识方面的衔接,心理适应,学习方法和环境的适应。 比如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先说小学与初中,小学的学科较少,而初中却增添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课程,就是同样都上英语课,小学与初中也有很大差别,小学不进行升学考试,初中却要升学考试。小学的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往往较为薄弱,而初中却要求更高。再说初中和高中,初中时,我省在中招考试中不考地理和生物,而高招地理和生物确实必考科目。中招政治和历史是开卷考试,而高招确实闭卷考试。这位问题都是引桥工程中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在学习方法和心理方面。小学生的年龄小,依赖性大,需要老师整天盯着学习,而初中老师却更多的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小学教学直观性强,更多的是形象思维,而初中却增加了许多抽象思维的内容。由于升学考试、学业增多,初中生要比小学普遍感到紧张,压力也大。 四、作为实施的第一年,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典型? 今年作为引桥工程的第一年,市教育局确立了首批实验的学

结合实例电视广告的传播特性

结合实例电视广告的传播特性 09广播电视编导班00904208 丁晶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又称效应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主要目的是推广;狭义广告仅指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 广告具有以下几种传播特性: 一、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电视广告是一种经由电视传播的广告形式,通常用来宣传产品。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观看电视的人也越来越多,年龄层次、社会阶层各不一样,这就决定了电视广告众的广泛性。例如,大宝广告。大宝广告的宣传策略都是基于感性诉求的,始终贴近老百姓,作品中无不透露着朴实、温暖、关爱的生活气息。广告中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大宝广告里的主角有:小学教师、工厂里的车衣女工。还有一位在大街上扛着三脚架照相的男子,一张口:“干我们这行的,风吹日晒,用了大宝,嗨,还真对得起咱这张脸。”而小学教室和车衣女工则向大家倾诉心声:“我们一直用大宝,量足、价格又便宜。”从受众群体来说,大宝广告真正体现了广告受众的广泛性。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公交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传播等。因此,以电视为主要媒介载体的广告也具有最典型的我觉得是肯德基、麦当劳的广告。这些广告几乎覆盖了我们的生活,处处可见。 三、时间媒体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整体分析策略方案在一定时间阶段是有效的。有些广告就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例如,“脑白金”的广告,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只收脑白金”,点出时间“过年”。还有“六神”花露水,一般出现时间都是夏天。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闻纪录、专题纪录、创新纪录、媒 介融合。从研究历史出发通过对当下纪录片生态环境、市场化问题、 话语权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归纳出体制内外纪录片发展中共同面临 的问题。世纪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境下中国当下的电视纪录片依 托传播学的理念从自身改造突破问题寻找出路。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传播过程引言引言研究缘起在年第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名单中华人女导演杨紫烨凭借执导的环保题材纪录短片《仇岗卫士》成功入围最佳纪录短片提名。杨紫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的时代。与“最好时代”不相称的是纪录片现状的尴尬局面翻阅电视报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即使找到了也被安排在午夜等非黄 金时段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竟猜节目……充斥于荧屏成为了老百姓茶 余饭后的谈资。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相比电视纪录片节目渐渐 冷清甚至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纪录片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把电视台的资源拱手让于其他节目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为何会有此境遇它的出路又 在哪里这就是笔者写作的缘起也是重点研究的问题。纪录得益于电 影。年月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的先河,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影片的公开收费放映使得电影真正走入了人类世 界展示出独有的光影魅力。这些影片就像一幅幅活动的相片带有很大程度的纪实性质。而就在年电影很快登陆中国。上海、北京、香港、

台湾陆续出现电影但放映的都是外国人的影片。直到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以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拍下了他表 演定军山》的几个片断观众反响热烈。这预示了中国纪录片的萌芽。 而国际上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电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充满着无穷的魔力被热爱纪录片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欣赏图本。原因就在于他开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纪录片依托电影发展壮大在电影和电视界闯下了一番天地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从年电视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新闻、博览社会百态。影视合流成了趋势。电视 纪录片应电视技术的成熟、媒体力量的聚合诞生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依托纪录片而崛起、发展英国的日本的在世界上在纪录片的专属领域中享有美誉。中国的电视杨紫烨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时代新浪网? 引言纪录片发从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三年的历史 现状又是如何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作为 论文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第一新千年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电视纪录片自身在承载内容和外在形式上都 表现出个性化、丰富化的特点通过回顾半个世纪的电视纪录史分析出每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共性站在历史的肩头才能更好的审视现在展 望未来。第二电视生态环境与纪录片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时代纪 录片面临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这些问题的探讨是 纪录片现状生存必须面对的课题。第三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复杂动态的

电视台工作的自我鉴定

电视台工作的自我鉴定 学习新闻专业刚好一年的时间,在这不算短也不算长的一年里,我也从一个觉得从事新闻事业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中女孩,成长为觉得以后能从事新闻事业是非常荣幸的大学生。对于新闻,这个从现在到以后要一直跟我接触的词,我是满怀崇敬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满怀憧憬。在大一阶段,我通过对一些新闻相关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了实践的理论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而在人才泛滥的当今社会,更是不会接受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我们。 于是,在大一的暑假期间,我开始了我大学第一个阶段的实习--认识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xx年8月10日,我怀着信心与梦想,带着一丝丝的好奇与忐忑,来到了兴化市沙沟镇广播电视站,开始了我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生涯。在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我一一地和他们打了招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有些拘束和紧张,但通过一个上午的熟悉之后,我也开始和另外几个实习生一样,融入了这个群体。 对于实习,感触还是满多的,当中我经历了太多的

挣扎,记得才开始做的第一天,带我的老师分配给我的 任务就是负责将他们手写的稿件用电脑打出来,有时也 会将当地的一些新闻通过电脑传送到市里。一开始我觉 得挺无聊的,便想放弃。但又想到:其实校对文字也是 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且通过这项工作,我也可以看看 老师们是怎样写新闻稿的。考虑到这些,我又坚持了, 现在想想,还真得夸夸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在习惯了自己的工作之后,以后每天早上不到八点,我便会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进屋后,首先将办公室的卫 生打扫一遍,这样做一是为了有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可以心情愉悦的工作。其次也让自己在老师 们眼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觉得这个学生挺好,将来可以用.打扫完之后,也将近八点,办公室里的老师也都到齐了,我便会来到临时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认 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出稿件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的 也加以修改。虽然这份工作看上去确实很枯燥,但当你 爱上这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每一天过得 还挺充实的。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实习,我将自己从学校学到的一 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使我学会了一些光靠 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这次的实习,也加强了 我对新闻工作者的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了我综合运用

从《感动中国》制作特点谈诉求“感动”的特别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

摘要 中央电视台大型年度人物评选节目《感动中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人物评选类节目的创新。《感动中国》对“感动”这一单一的评选标准进行多元化解读,获奖人物呈现多元化、平民化特征,并在节目策划、制作流程方面有所突破,采用多部门、媒体协作完成整个评选活动,在颁奖晚会的制作时内容与形式并重,运用多种场面调度元素烘托气氛;其二,在对获奖以及候选人物的报道手法上,《感动中国》从受众心理出发,内容上契合受众精神与道德层面的需求,注重评选人物的年度感和人物报道的人性化,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受众参与到整个评选过程中来,使评选出的人物为受众所接受、认可,创新了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其三,《感动中国》将颁奖典礼与新闻节目嫁接,在注重栏目质量的同时,注重对节目进行品牌包装,成功打造了电视媒体“精神品牌”。《感动中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一,在节目的文化构成、文化层次、文化类型方面均体现出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其二,《感动中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节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其三,在节目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注重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群众,并为群众所喜爱。 关键词:感动中国,制作特点,传播,策略,研究; Abstract Continued expansion in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today, as a commitment to take the subject more looking forward to college,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also brought many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Gradually become the cultural, intellectual and research centers,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 lot of attention is its wing. However, people should see the crisis of survival is a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needs of the excellent situation overshadowed stimulus. A larg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update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whether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 程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15257941.html,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作者:刘博群张笑岩 来源:《活力》2010年第14期 [关键词]纪录片;市场化;制作者 中国纪录片较之西方起步较晚,但现阶段已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回首上个世纪纪录片 的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刺激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 第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从纵的、历时性的角度 亦即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进化效应”。 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处理中与外,主要是中与西即本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关系,这是从横的、共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转播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从上述纵与横、时与空的交叉亦即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如何处理“文”与“用”的关系,也就是纪录片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关系,而在20世纪的中国,最突出的则是纪录片与政治 的关系问题,姑且称之为“功能效应”。 在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切理论的论争、思潮的演变、实践的成败、创作的得失(包括主题思想与形式风格的变化),都无不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三个问题往往是纠缠在一起才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作用的,这叫做“文化综合效应”。 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电影的历史,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但其发展进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曲折而艰辛的。 标志着中国新纪录片进步的,不仅有理念和形式的本质转变,也有纯粹的技术的更新。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剪可以很轻松地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制作人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吴文光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个人方式,拿着像笔一样小巧的DV机,他可以像作家写作一样做纪录片,他甚至开始用DV机来做日记。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这意 味着很多新的可能性。 纪录片在前进,但纪录片的市场却在萎缩。比起90年代初的一派繁荣,今天的纪录片似乎长时间地处于低谷状态。中国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最雄辩 的证据就是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了。当年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的上海电视台

新闻职业17种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流动站站长陈力丹、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力荐的新闻学著作《新闻职场入门》,首次将新闻业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介绍给读者—— 新闻职业17种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A 8种传统职业 1新闻记者 陈红松(浙江台州晚报记者) 李蕾(陕西电视台记者) 周建国(中央电视台时政记者) 2摄影记者 江志顺(解放军报社摄影记者) 江菲(中国青年报社摄影记者) 3驻外记者 陶冶(中央电视台驻印度记者) 马世琨(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 4新闻编辑 何平平(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 王晋(经济日报编辑) 5新闻评论员 李德民(人民日报评论员)

胡思勇(湖北日报评论员) 6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吴军(深圳898新闻频率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7自由撰稿人 高振原(北京自由撰稿人) 徐正林(浙江自由撰稿人) 8媒体广告人 刘彤(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策划人) 金诚(温州晚报社广告人) B 9种新兴职业 1媒体职业经理人 崔恩卿(北京娱乐信报社长) 刘长乐(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网媒新闻人 杨亚南(《神州学人》总编室主任) 安健(《无锡日报》网络新闻部主任) 张奕(《解放日报》网络版记者) 3报刊发行人 谭军波(《南方都市报》原副主编)

李清飞(《经济观察报》副总经理) 4电视制片人 郑蔚(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制片人) 潘秋华(上海东方电视台《相约星期六》节目制片人) 5自由摄影师 卢广(北京自由摄影师) 王晓岩(天津自由摄影师) 6 DV制片人 刘川平(北京DV制作人) 郑正(重庆DV制作人) 7职业新闻线人 杨华(北京职业新闻线人) 任贵林(南京职业新闻线人) 8短信写手 戴鹏飞(北京263在线签约短信写手) 9新闻发言人 刘建超(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姚景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附言:中国的新闻传媒正在步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传媒英才”也呼唤“传媒英才”的时代。欲知上述17种新闻职业及其代表人物的详情,请看《新闻职业入门》一书。该书由新华日报新闻研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构图是电视摄像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专业用语,也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视画面有哪些特点?怎样取得优美而又适宜的电视画面构图? 一、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构图在绘画、图片摄影等造型艺术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电视构图的学习中还应意识到电视构图与绘画构图、图片摄影构图的不同之处。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动态性 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画面的构图结构和情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形象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换。电视画面构图的动态性对摄像人员在运动中进行随机构图和画面取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时限性 电视画面的时间长度不同,所附载和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少也不同,观众只能一次过地收看和接受画面信息,这种表现上的时间长度成为观众收看时的限制性。因此,画面构图和表现的时限性要求电视画面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它不能像美术作品和照片那样可供观赏者长期停看。 (3)多视点 与绘画和照片不同,电视画面构图不是只在某一个视点上进行表现,而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视点、角度和景别,对同一被摄主体进行连续的、多视点、多角度的拍摄。随着视点的不断变化,被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也在不断变换,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及组合关系也要相应改变,这主使得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 电视画面的画幅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在事后进行剪裁和修饰;拍摄只能在现场的镜头前一次完成,虽然拍摄前可以进行安排和组织(如电视剧、音乐电视等),但拍摄完成后的电视画面的构图关系及画面结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后期加工。因此一些重要活动的电视直播节目,必须在事先作好各种充分准备,条件许可则多次彩排,以尽可能减少失误,减少遗憾。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电视节目的完整内容通常都是由几个乃至几十个、上百个画面来共同完成的,某一电视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因此,单个电视画面的构图可能并不完整,但在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会形成构图结构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规律性。对电视画面而言,一系列镜头的整体结构和关系会对单个镜头的构图产生特定的要求,单个镜头构图的不规则、不完整会在整体构图结构中得到解释和说明。这一点也为摄像人员构图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绘画和照片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构图作为一个创作环节,是即兴的、个人化的工作,很难界定出具体化的、一成不变的原则和模式。但一些基本的构图要求是我们必须了解和理解的。电视画面构图有下面的一些基本要求:(1)画面要简洁 当我们找起摄像机面对大千世界时,会发现被摄对象并不自然成画,它必须要求我们用取景框进行选择、提炼以至抽象、概括,才能从自然的、凌乱的物象中“提取”出一个优美动人的画面来。可以说,电视画面的构图,既需要摄像人员一方面牢牢地盯住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开妨碍主体的多余形象。如果画面中景物庞杂、零乱无序,就无法做到构图的简洁明快。这方面照片摄影的“减法规则”是很好的借鉴。与照片一样,电视画面也必须通过构图作出一定的艺术选择,用取景框“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莱辛《汉堡剧评》第70篇)。删繁就简,是获取优

职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职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从而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不同的职业,通常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也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职业有三个基本特性,分别是社会性、连续性和经济性。职业的社会性是指职业是为社会所需要的,是劳动者进行的社会生产的劳动。职业连续性也称稳定性,指劳动者应连续地从事某社会工作,或者从事该项工作相对稳定。职业的经济性指劳动者从事某项工作必定要从中取得经济收入。 一个人所从事职业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行业、加盟的企业、个人的具体专业和岗位。“男怕入错行”,职业是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个因素也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尽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不同职业对于个人人生有着深刻的终生影响,成功与否,职业可以放在第一位。 职业通常意味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由工作性质决

定的。地质队员的工作地点肯定不是在大城市,野外是主要的工作场所,生活也就自然长期在野外了。广告从业人员,工作的时间很难有明确的界限,生活也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按时上下班通常是一种奢望。学校老师的工资不高;但由于职业的关系,生活一般比较稳定,生活质量也较高。选择了职业,也就选择了相应的生活方式。 职业还直接决定了个人的人生观念。农民每天都在亲近大自然,他们感觉的或许不是回归自然的喜悦,更多的是土里刨食的艰辛,要不为什么大量的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的生活方式呢?而城市人看见田野则是另外的感受:更多的感受是兴奋、舒服和愉快。

电视画面(1)

第一章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具有空间和时间特性。 ★运动(表现运动、运动表现)最具电视特点,也使电视有别于其他平面艺术。 ★电视摄像是一种艺术创作,它的作品主要通过画面来表现。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 摄像机的名称变化 早期(1992年以前):摄像机(光信号→电信号,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及电子扫描方法);录像机(电信号→磁信号) 过渡(1992~1995年):摄录一体机= 摄像机+ 录像机 后期(1995年至今):摄像机= 摄录一体机 一、摄像机的组成与分类 1. 摄像技术发展沿革 设想:电视早于电影(但18~19世纪初化学技术比物理、电子技术发展快,所以电影先诞生了。) 技术进展:电子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固体器材 艺术:电视源于电影(电影源于戏剧) 目标:高于电影(要解决保存、清晰度两大难题) 2. 摄像机的组成 摄像机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等组成。

光学系统: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系统:靶面。 图像信号处理系统:信号放大、校正、编码等。 控制系统:白平衡、光圈、焦距、增益、聚焦等自动控制。 伺服系统:控制、管理摄像机正常运转。 3. 摄像机的分类 按用途分: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 按光电转换性能分:摄像管(光电导摄像管)、CCD(电荷耦合器件)、CMOS 按信号调制分:模拟、数字 按图像清晰度分:标准清晰度(简称‘标清’)、高清晰度(简称‘高清’) 按电视制作方式分:ESP(演播室用)、EFP、ENG 按使用场合分:室内(用交流电)、室外(便携式,交直流两用,直流用电池) 二、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1. 摄像机与摄影机技术比较 a. 摄像机比摄影机灵敏度高,从而降低了对灯光的要求。摄像机 甚至能在微光和无光(红外摄像机)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b. 摄像机可在更宽的色温偏差范围内工作(但照度和色度的范围 比摄影机小); c. 摄像机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d. 摄像机工作时无噪声(可方便现场录音),可用监视器供多人 同时监看拍摄时的图像; e. 摄像在拍摄同时及结束后即可反复观看拍摄效果,减少了“备

浅谈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和发展

浅谈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和发展 发表时间:2011-05-09T09:34:47.62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3月上作者:陈瑜东 [导读] 纪录片栏目化是电视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创新的一种节目形式。 作者陈瑜东 (清远广播电视台广东清远 511515)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纪录片栏目化是电视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创新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国内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发展产生的特有生存方式。纪录片栏目化具有栏目定位明确、制播周期固定、播出时间连续、收视群体集中等优点。特别是节目本土化的特色和故事性强的优势,更容易在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形成固定的收视习惯。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主要是以体制内的创作为主要形态。从目前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体系发展趋势看来,纪录片栏目走商业化的道路是正确的。一些地市级电视台在纪录片栏目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单一的商业模式或纯纪录片的模式,长远看来,这些运营方式并不适合地市级电视台的运作。只有将节目的艺术性和栏目的商业化相结合,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纪录片栏目的运营体系,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主要以清远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化运营实况为例,从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入手,对今后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现状运营体系商业化品牌意识运营发展 一、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 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纪录片栏目化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各地市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相关的纪录片栏目,并根据各台的实际情况建立纪录片栏目的运营体系。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栏目的运营体系要用商业化的手段去管理、设置和策划,这也是符合走市场化道路的一种方式。地市级电视台新开辟的纪录片栏目均以当地的人文特色为构成节目的主要元素,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艺术化的风格,去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例如:清远广播电视台《北江纪实》栏目就是顺应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的需求而创立的。栏目以记录本土人文故事为主,选题方向走“新”、“奇”、“特”路线,同时也注重弱势群体和城市边缘故事。节目播出后,观众透过“平民化”这一独特的视角,了解到了发生在清远本土的人和事,这些贴近群众的画面和声音使广大观众产生了亲切感,满足了精神上的迫切需求,特别是用画面语言讲故事的方式使观众对人的生存发展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反思。所以,深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然而,随着国内电视传媒的高速发展,电视传播业进入了营销时代,电视频道数量庞大,节目类型日新月异。观众的收视心理也产生了更高的需求。在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各电视台的新闻、综合、娱乐等类型的栏目占据了大量的黄金时段,作为可以代表电视台综合实力的纪录片栏目则安排在一些非黄金时段播出。另外,为了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有些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盲目地频频改版,甚至大大缩短纪录片的制播周期。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纪录片栏目陷入收视率滑坡的困境。同时也暴露出了在体制内创作纪录片的很多问题。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使收视下跌的纪录片栏目找到新的出路,完善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当然,在这之前,各地市级电视台首先还是要解决好体制内创作纪录片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 不注重叙事表达方式,缺乏故事性或故事结构连贯性不强,而且节奏缓慢、平淡无趣,造成收视率下降。 在体制内进行创作纪录片,通常会受到栏目的运作经费、制播周期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节目质量。而仓促制作的节目又容易出现节奏性不强,内容不集中等现象,这就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会产生节目拖沓的感觉。各地市级电视台对纪录片创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制播周期也有长有短。所以,各地创作纪录片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以清远广播电视台《北江纪实》栏目为例,每期节目的制作周期为10个工作日,在时间上确保了纪录片节目的制作需求。相比较而言,有的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周期只有5个工作日,在制作上很难保证节目的完整性,所以就容易出现片子缺乏故事性等问题。很多人从小就是听故事长大的,对听故事产生了一种故事情结。故事吸引的是达到了某种情感和智慧层次的观众,并刺激观众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来说,具有张力和能激发感情的故事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节目。而对于制片人和编导来说,怎样掌握好观众在看节目过程中的情绪波动是很重要的。因为,好的拍摄技巧和好的故事情节能营造出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中去。准确地说,纪录片也是要靠故事去打动观众的,一个没有故事情节或者说故事性不强的纪录片就象一具灵魂缺失的躯壳。最终会遭到观众的抛弃。毕竟,无论从叙事美学还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来看,故事化是纪录片的一种有效的表述方式。 另外,一些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叙事方法运用的不好,经常采取单一的模式或平行的叙事方式,所以给观众形成一个节目平淡无趣、甚至沉闷的感觉。栏目化纪录片的创作除了要用对叙事方法之外,还要注重用画面语言来讲述故事。以清远广播电视台《北江纪实》栏目摄制的纪录片《我的魔术我的梦》为例:片子在结构上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方式,纵向为主,层层铺开。以片中主人公“小强”在街头表演魔术为引子,引出另外一个主人公“大强”,片中故事曲折、生动有趣,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我的魔术我的梦》采用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的表现手法,每个段落设伏悬念,在故事中穿插精彩的魔术表演,整体感觉生动、丰润。在选送省台播出后,取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2)纪录片作品的创作周期过短,造成节目质量和收视率下降。 业内人士都知道,在纪录片创作领域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纪录片相对于其它片种而言,在创作周期上拍摄制作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往往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累才创作完成的。例如, 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广东日”南派优秀纪录片评选活动中,清远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我为南斯塑雕像》获得了南派纪录片优秀作品奖。这部作品从当初的选题策划到拍摄制作所用的时间就长达一年半。佛山电视台的《佛山老字号》大型纪录片在2009年度获得了“纪录中国”栏目类一等奖,《佛山老字号》历时两年精心打造,详尽记录了佛山老字号企业的人物和故事,材料真实,极具艺术性。还有些国外的纪录片拍摄时间甚至长达几十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制周期决定了纪录片作品的深度。就目前地市级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些地市级电视台一味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模式。忽略了纪录片是要通过时间的冲刷和洗礼才能提取到最精华部分,从而捕捉到最生动、最真实的故事。另外,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是一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往往缺乏艺术化、个性化。在这样的创作机制影响下,很多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质量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