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020-203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关于编制2020-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计字〔2020〕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根据学龄段少年儿童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整体谋划、精准施策,科学编制未来十年县域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创新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结构等因素,做到合理布局、提高效益、适时调整、就近入园入学。

2.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和分析本市常住人口和学龄儿童的变化状况,摸清底数、找准差距,针

对幼儿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城乡差异、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在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予以重点考虑。

3.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未来、局部与全面、重点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关系,统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聚焦当前的薄弱环节,保障重点与兼顾全面有机衔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统筹各学段教育发展,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结构。

4.坚持动态平衡。针对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计生政策调整,认真分析研究人口数量与分布变化对基础教育的动态影响趋势,建立相应的布局规划动态调整及修编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三、规划目标

1.科学规划布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服务半径合理、规模合理的规范化学校。

2.适应城乡规模的发展和城镇化要求,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本着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3.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近期、远期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

四、规划内容

1.规划范围:覆盖行政管辖的全域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

高中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专门教育等(下同)。

2.规划重点内容:

(1)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范,合理确定配建标准和指标体系,作为教育设施布局的依据。

(2)结合济南城市发展,科学规划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设施。

(3)深入分析及各区县教育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需求情况等做出判断,制定分学段布局、分片区引导的教育设施规划策略。

(4)科学预测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规模,适度超前统筹规划设置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尤其是在公共空间预留优化的格局中,留足、优化、落实好教育设施的用地。

(5)合理制定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结构布局,构建布局均衡的教育设施空间体系,构建均衡完善的结构体系,满足教育公平、普惠发展的要求。

(6)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教育设施布局近期、远期实施规划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

3.规划期限:2020-203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

五、规划要求

1.时间要求:2020年10月15日前完成规划编制。

2.编制要求:

(1)优化学前教育学校布局。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创新破解学前教育问题,本着就近入园原则,总体规划,精准施策,统筹幼儿园布局。

(2)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序、有效推进城镇义务教育扩容,优化学校空间布局。科学布局乡村学校,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享有优质教育;切实做好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关爱服务,将专门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体系。

(3)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科学规划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多样化特色高中阶段学校。

3.成果要求:

(1)文字成果包括规划文本、附件(说明书、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

文本主要包括总则、配建标准与指标体系、总体布局规划、各行政区设施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等内容;

说明书主要包括基础分析与研究、规划思路与重点、总量预测与标准优化、总体布局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等内容;

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结合项目实际需要开展的相关

专题研究,汇总形成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

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是指为保证教育设施建设实施,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2)图纸成果:一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高中阶段(普高、十二年一贯制、中职)现状分布图;二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学前教育布点规划总图等;三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小学布点规划总图等;四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初中(分初中、九年一贯)现状分布图及布点规划总图等;五是域及各区县城乡高中阶段教育(分普高、十二年一贯制、中职、专门学校)现状分布图及布点规划总图等。

六、时间安排

此次规划编制工作,以区县为单位,由市级牵头招标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统筹编制,各区县不需再单独招标规划编制单位。各区县教育部门要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区县为主的管理原则,立足本辖区内实际情况,制定指导性、针对性、可实施性强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做好辖区内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周期13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调查研究阶段:三周(2020年7月10日-2020年7月31日)

各区县政府对现状进行调研评估,对照2030年教育设

施发展目标及预测人口,进行现状问题和需求分析,寻找教育设施缺口;针对各区城市人口、教育设施现状和生源的分析预测,提出配建标准建议;提出规划期末拟建教育设施的选址意见,包括教育设施建设总量、各类教育设施建设的数量、规模、选址意向等。

编制单位结合总规战略人口专题研究内容,提出2030年人口预测、千人指标、设学规模、用地建设标准(分城区和乡村)初步方案,并报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究确定;落实总体规划对教育设施的相关要求、对接各片区控规、县总规、上版专项规划等内容;结合各区县政府提出的选址意见,分组与各区县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现状调查,对现状及拟建教育设施周边的用地条件进行深入调研。

2.方案编制阶段:四周(2020年8月1日-2020年8月28日)

编制单位根据各区县政府选址意向,结合分组调研资料,统筹整合全市范围拟建设施,对接各相关部门,提出拟建教育设施的选址方案;就选址方案征求各区政府意见,修改完善后,分区编制各类成果。

3.汇报论证阶段:三周(2020年8月29日-2020年9月18日)

分三级汇报,分别向市教育局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市长、市领导小组汇报初步方案,并履行部门联审、专

家论证、社会公示等相关程序。

4.成果编制和报批:三周(2020年9月19日-2020年10月13日)

根据相关意见修改最终成果,履行相关报批程序。

七、工作节点

各区县自接到此通知后,应立即着手开展规划编制有关工作,并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一)测算人口总量

联系公安、统计等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等单位,摸清辖区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情况,联系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了解未来城镇化建设有关人口指标,联系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接本辖区内城市总体规划人口指标。通过调查摸底,对2030年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总量作出预测。

(二)测算千人指标

摸底调查辖区内学龄人口情况,对2030年本辖区内基础教育设施千人指标作出预测。

(三)测算教育需求

结合2030年本辖区内人口总量、千人指标,提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需求总量。

(四)融合专项工作

融合并体现本辖区内“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

理”、“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黄河滩区迁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门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等专项工作要求,结合测算的2030年教育设施规划需求总量,形成本辖区内教育设施规划总量。

(五)落实设施布局

联系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接城市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落实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八、组织保障

我市成立由市教育局牵头,发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统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牵头负责布局规划编制的资金筹集、公开招标等工作,协调各区县教体局负责本辖区内规划数据的收集、调研及规划编制等基础工作,负责配建标准和规划指标体系的确认,配合做好学校布点规划、设学规模、用地规模确认等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技术把关,落实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等,参与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规划标准的确定,组织开展专家论证、社会公示、报审报批、成果公布等工作。

市公安局、市统计局负责辖区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学龄人口等人口规模测算。

发改、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配合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各区县也要成立由教育、发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统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规划数据的收集、调研及规划编制等工作,各区县政府负责本区域各项指标确认,提出本区域城市发展规划,审核本区域教育专项规划。

—整体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年—年整体发展规划方案

————————————————————————————————作者:————————————————————————————————日期: 2

XXX社区 2010年—2012年整体发展规划方案为了认真搞好XX社区的整体规划建设,顺利推进各项工作 开展,确保理顺社区关系,规范社区管理,结合XXX社区实际, 制定如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创新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实体型新农村社区为目标,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积极规划发展社区。 二、总体发展目标 为推进xx社区又好又快发展,以服务为切入点,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计划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截止,全面完成XX社区的规划建设,基本完成本社区构筑实体型社区的建设任务,建成公共服务完善、集体经济发展、社区组织健全、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 三、工作要求 一是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林家村社区有XX村、XX村、XX村三个行政村。其中:林一村:XX户,XX口人,党员XX人,设两委成员3职,耕地面积XX亩;林二村:XX户,XX口人,党员XX人,设两委成员3职,耕地面积XX亩;林三村:XX户,XX口人,党员XX人,设两委成员4职,耕地面积XX亩。社区的主导产业

主要是:种植业为小麦、大棚蔬菜等作物;养殖业为生猪饲养。 二是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1、规划发展好特色产业园区。立足林家村社区大棚、露地蔬菜较多的区域实际,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支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在社区内组建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壮大瑞良蔬菜合作社,结合产业优势,拓宽辐射范围,再成立西瓜种植、生猪养殖等2家专业合作社,通过走合作社的道路,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致富。 3、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的土地流转服务窗口,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通过转让、互换、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优势产业转移聚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4、积极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立金融服务站,为农民提供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方式,解决好农民群众贷款难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支持。 三是进一步提高社区政治文明的程度。 1、进一步巩固农村社区化发展的成果,完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加强完善社区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做好社区行政事务性工作及公益性工作;为居民提供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救助、农村低保、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强化社区自治功能。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关系,提升社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功能,规范服务程序,拓展服务范围,以服务促管理,推进政府服务职能转变。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认真贯彻落实瑞教义[2019]57号文件《瑞安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瑞教[2019]211号文件《瑞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瑞安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桐溪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着力打造以物质文

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2、以主题活动为目标,培植学校教育的团队文化、学习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文化显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为载体,实现校园环境园林化;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教育质量优质化。 三、基本内容 (一)精神文化: 围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办学育人理念,坚持“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的教育理念,强化“崇德、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教育,形成“新实活乐”的良好校风。要求教师树立“爱岗、精业、严谨、求实”的教风,形成“诚实团结勤奋向上”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把桐溪学校办成小而精致、富有特色的学校。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已成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背景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要求,市教育局于2009年底委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着手启动编制《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委等部门及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示范区政府、管委及教育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先后召开了6次讨论会,一次省内考察、学习。具体情况是:一是布置会。3月30日,邀请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分管局长、经办人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召开城区2010—2030年学校布局规划布置会,详细分解任务、明确目标;二是协调会。7月14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中主持召开了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协调会,市公安局、信访局、维稳办、交通局、市委宣传部、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三是对接会。10月13日,又邀请了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皖江产业承接示范区负责人对《六安城区教育布局规划(2010-2030年)》初稿文本进行讨论,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四是系统会。10月22日,又召开教育系统内部征求意见会,邀请了金安区、裕安区、

开发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及基教科、职成教科、督导室负责人、城区各级各类(含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完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校长代表若干名参加会议;五是征求意见会。11月11日,再次召开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区教育布局规划的宝贵意见。六是评审会。11月23日,六安市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评审会顺利召开。市政府副市长何颖、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中、市教育局局长项淮涛出席了会议,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规划设计院、市教育局、金安区、裕安区政府负责人、开发区工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后形成《六安市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评审会会议纪要》 12月20—21日,市教育工会主任程淑玲带领校安办、城市规划设计院同志去合肥、芜湖考察学习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形成一份考察学习报告准备报市政府。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相关指标 1、规划学校范围:此次规划的学校范围为幼儿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 2、规划用地范围:六安市城总体规划确定1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区及城区周边的近郊区。

中小学后勤工作计划

中小学后勤工作计划 加强后勤服务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中小学后勤工作计划,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小学后勤工作计划【一】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着力构建节约型校园环境。紧紧围绕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不断研究新形势,谋求新发展,进一步强化后勤管理,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我校后勤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再有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1、做好开学准备,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做好学期财产收尾工作,确保财产不流失。 2、做好学校校舍、水电检查及维护工作,确保校舍安全,水电畅通,全年安全无事故。 3、做好师生饮用水的安全监督工作。 4、加强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5、加强学校财产的管理,使之有序、规范。 6、做好学校建设、绿化方面的参谋和具体学校建设操作的服务工作。 加强学校财务管理 1、严格执行上级收费规定,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2、严格发票报销制度。每张发票上必须有经手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3、协助校长规划经费使用,确保日常办公经费的支出。 加强学校财物管理 1、学校的校产、校具的添置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加强常规设备添置,加大投入力度。 2、严格财务制度,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发票签报手续齐全制度。 3、做好校产校具的登记造册工作,确保各项财物不遗失、不损坏。 4、加强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室使用要做到经常化,管理人员要做到规范管理。 5、及时做好各项维修工作,确保各项设备能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校园常规管理 1、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旗下讲话、班会大力宣传,强化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配合教导处、少先队开展各项竞赛,坚持卫生包干制度,做到区域责任明确,确保校园整洁。加强检查制度,检查结果作为期末文明班集体评比的依据。 3、加强值日管理,发挥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值日队员的作用,确保校园洁净有秩序。加强车辆管理,要求师生按规定的区域停放车

最新学校 初级中学2013—2020年布局专项规划

**初级中学布局专项规划 (2013—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市教发[2012]280号)精神,决定对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调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目前现状: **初级中学所辖14个村居,人口16301万人。现有小学12处(*****),在校生1716人,其中初中生768人,七年级253、八年级259、九年级256,初中最大班额55人,在职教职工59人。 全乡小学招生规模都相对较小,学校受办学条件较好的县城初中的影响,招生区域内学生流失严重。 1.2规划意义: 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和实施2013—2020年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保证,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基本前

提。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统一规划学校布局,有利于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章总体要求 2.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优化学校布局,以适应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实现教育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2.2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市教发[2012]280号)等有关精神。 2.3规划原则: 一是战略性原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确立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二是均衡性原则。立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以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服务。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

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初步建议

关于六安市本级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的建议 为迅速适应市政府《六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提出的未来六安城市120万人口、120万平方公里发展规模的需要,结合目前六安教育发展的实际,现提出市本级(含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的初步建议。本建议所规划的教育侧重于普通高中,未包含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如市政府同意本框架性建议,将另行制定更加详实的规划方案。 一、调整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途经 (一)现状 目前,六安城区基础教育学校共106所,在校学生67994人(不含补习班人数),教职工3825人。其中:小学26所,在校生25585人,教职工1164人;幼儿园65所,在园人数8210人,教职工615人;普通初中7所,在校生15559人,教职工898人;高中3所,在校生11635人,教职工851人;完全中学4所,在校学生6858人,教职工26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47人,教职工30人。 (二)背景 自2000年六安撤地设市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人口急剧增加,沿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格局的大多城区学校已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日益突显。市政府高瞻远瞩,适时决策,出台了《六安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指导城区学校布局、建设的行动指南。该规划制

定的依据是2003年市政府出台的《六安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是适应2020年60万城市人口、6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发展要求。《规划》要求到2020年城区小学达45所,在校生45000人;中学24所,在校生43200人。2006年市政府根据《规划》,出台了《关于六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办)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意见》(六政[2007]22号),规定在“十一五”期间六安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其中小学11所、初中2所(含完中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涉及金安区学校有8所,裕安区学校9所,市直学校1所。 目前,城市南部新区已新建皖西中学、城北小学南校区并投入使用;金安区人民路小学、长安小学已于2007年底改、扩建完成;裕安区凤凰桥学校一期工程已结束,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改造;裕安区三里岗小学迁建工程正在施工;裕安区六安九中新校址建设已开工;裕安区城南小学改、扩建工作已近尾声;解放路小学目前尚在规划审批中,待拆迁工作结束后即可动工。 市政府《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指出,到2030年,将六安城市发展成为120万人口、1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全省一流、适宜人居的滨水、生态城市。这一规划为城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更为城区教育规划提出了新的课题,迫切要求调整、充实、完善原《规划》,更好地促进城区教育的新一轮大发展,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不动摇,努力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需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 试行

湖南省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 技术指南 (试行)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二O一九年四月

目录 1 总则 (1) 1.1评估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评估时点与基数 (1) 1.4评估原则 (2) 1.5评估依据 (2) 1.5.1法律法规 (2) 1.5.2相关规划及社会经济资料 (2) 1.6评估组织 (3) 2 工作流程 (3) 2.1工作准备 (3) 2.2现状调查与分析 (3) 2.3成果编制 (4) 2.4成果论证与公示 (4) 2.5成果报批 (4) 3 评估主要内容 (4) 3.1现状概况 (5) 3.2现行各类空间规划回顾 (5) 3.3战略目标评估 (5) 3.4城镇建设发展格局评估 (6)

3.4.1市(县)域发展格局评估 (6) 3.4.2中心城区规划评估 (7) 3.4.3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评估 (7) 3.4.4重点区域规划布局评估 (7) 3.5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评估 (7) 3.6空间管控评估 (8) 3.7要素配置评估 (8) 3.8现行各类空间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估 (8) 3.9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分析 (9) 3.9.1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9) 3.9.2地方发展诉求分析 (9) 3.10其他专项类规划评估 (9) 3.11评估结论与建议 (11) 3.11.1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 (11) 3.11.2规划实施主要成效 (11) 3.11.3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3.11.4主要建议 (12) 4 技术要点 (12) 4.1基础资料收集 (12) 4.2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 (12) 4.3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建议 (13) 5 成果要求 (13)

班站五型班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耿78 井区“五型”班组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第五采油厂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2011 年工作会议精神和具体相关要求,持续推广“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促进基层班组建设工作不断进步,夯实基层管理基础,挖掘基层班组潜能,深入推进基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建立起系统详实、实用可行的“五型” 班组创建受控体系,并为确保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王江巩崇坤 牛国庆俄克勇李世峰姚丽任亚宁组 员: 刘小强朱新贤田施华田正茂赵俊清阳春 班站定期召开例会,总结当前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创建情况,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和处理。 二、指导思想 以“建设五个一流班组”为思路,紧紧围绕厂部今年提出的“管理制度化、运行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工作自主化”的“四化”具体工作要求,规范班站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班站管理规范、有序,形成健康、活泼,班站文化鲜明的具有姬二十八增特色的基层班站管理模式。 三、实施原则 统一规范:结合班站特点,建立实施“五型”班组创建细则,坚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克服形式主义。

分类实施:以“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站 为创建目标,挖掘每个班站特点特色,逐步推进。 开拓创新:坚持和发扬以往在班站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以此为基础和新的起点,将传统管理与“五型”班组的创建融合并轨,在思路上敢于创新,在行动上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班站管理水平。 高效务实:按照“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科学策划,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大力开展“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坚持创建活动立足于基层和实际,实用有效。 四、创建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作业区及井区总体规划和部署,在本站广泛开展“五型”班组创建活动,通过规划实施,提高班站自主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确保班组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根据本站现状,结合实际,制定“五型”班组创建活动考核细则讨论稿,并广泛征求班站成员意见,结合意见,修订完善考核细则。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按照创建“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组为目标实施,持续推动创建活动规范运行,营造争创 “五型”班组的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按照实施规划和考核细则对班站成员进行考核、排名, 并互相学习交流、借鉴经验,不断改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五、具体要求和任务。 学习型班组:班组学习氛围浓厚,主动学习的意识强烈,注重提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根据《某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某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并结合硬件、师资、学情等自身特点,计划建设智慧教育工程示范校,特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小学数字校园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向常态化发展,着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促进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全面提高智慧教育整体水平。 二、目标任务 依据智慧校园二期工程服务内容,高标准建成智慧校园示范校并如期通过验收。通过方案的实施,达到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电化教学应用覆盖日常教学全过程、数字校园管理初步实现,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的基本目标,形成符合校情实际、富有特色的“共享化教学课件型”校本资源库,“实效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课件-学案联合式网络研修”教研模式,“双向互动式评教评学”评价机制。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数字化、智慧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选择 对照《智慧教育工程购买服务合同书》的服务内容,依据我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基础,先期选择如下项目作为实施重点开展工作:

1、课堂教学——多媒体课堂(第5项) 2、教学资源——(教师)个人资源积累(第6项) 3、教学资源——校本资源建设(第7项) 4、教务管理——评教评学(第12项) 5、教师空间——资源存储(第67项) 6、教师空间——资源管理(第68项) 7、教师空间——网络研修(第76项) 四、保障措施 学校将在基础性硬件建设和人才培训及管理服务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全力保障示范校建设,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办公室设置于教研室。 方案实施期间,领导组将在如下几方面开展创建保障工作: (一)网络环境及数字终端建设 1、校园网络达到无线全覆盖,光纤到班,实现1000MBPS到校,100MBPS到班的带宽接入。网络结构统一规划部署,信息点覆盖所有教学班级和办公室,满足信息化教学的网络带宽要求。 2、无线网络支持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 3、有线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学校已实现班班通网络。

最新中小学布局整改措施

中小学布局整改措施 一、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政策(一)加大市、区两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征收力度。并全部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二)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综〔〕62号)精神,按市区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足额计提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三)按照公共财政优先教育发展的原则,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四)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财政设立专户、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专帐进行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教育用地政策(一)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纳入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学校用地纳入市区土地规划,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强化教育用地执行的刚性,变更教育用地性质,须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由市规划委员会报市政府批准执行。(二)优先保障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用地。新建、迁建、扩建的学校需征用土地,按“教育用地”性质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和预留控制,尤其对城东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和教育用地作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调整学校建设征用土地,需改变现有土地性质和拆迁的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三)对市区现有中小学土地权属清晰、尚未办理国有土地证的集中办理相关土地证件,并明确教育用地性质。(四)依法保护学校土地及资产相

关权益。对于市区学校土地及资产,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对因布局调整空置的教育用地,由市国土部门依法处置,处置净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三、教师定编和调配政策(一)市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按省定的编制标准,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二)建立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合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市区教师交流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调配。四、建设费用减免政策(一)为确保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费用,执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市区五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优惠政策予以减免: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实行零收费,有成本的可收取成本费(如工本费、材料费)属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的通过有关部门和中介方双方协商,只收取成本费或免收,确需收费的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定收费额下限的30%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可按市人民政府《关于研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二)29号)有关收费标准执行,未列入的其他收费项目均应比照执行。 针对学校布局调整建设工程项目多、规模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相关手续,采取部门协商、一次性集中办理。 五、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一)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在市区投资兴办优质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招生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应享受的公共财政政策,对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给予优先和重点扶持。(二)建立和完善公办学校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

麻江县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工作计划

麻江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麻江县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就推进全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提出如下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教育部等部委《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促进学校的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校园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我县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提升“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应用水平,健全智慧教育体制机制和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快建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5年全县创建完成3所中小学“智慧校园”(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到2018年全县50%的中小学创建成“智慧校园”,全县基本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校园环境,

能够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培养一大批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三、建设内容 1.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建设,逐步推进学校1000M光纤进校、100M光纤到班,宽带网络能够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需求。 2.搭建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学开展智慧教育提供性能良好、服务便捷的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及网络运行环境。 3.整合和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推送优质教学资源。采取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挖掘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4.全面使用或对接国、省、州、县提供的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各类特色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等的智能化管理。

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市2010-2015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中小学合理布局、有序建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底数的基础上,遵循青少年儿童的的成长规律,把握中小学办学特点,面向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准确测算,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 -2008年撤并小学129所,整合初中校2所。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之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均衡,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全市有中小学402所(不含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3所,职校3所,初级中学50所,小学321所。 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有的甚至有

两所。农村学校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教师难配备,管理难跟进,质量难保障,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小学和初级中学由于生源、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和投资出现浪费。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教育资源日益相对短缺,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择校现象突出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统领,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以****的长远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政府投入为保证,以创办寄宿制中小学为突破口,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建后撤、典型引导”的思路,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稳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校安工程进程,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布局规划原则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布局调整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

青浦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青浦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2006-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背景和目的 为适应青浦区的长期发展需要,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城乡各项建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第三条地位和作用 青浦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06-2020年)是指导本区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区进行的较重大的建设活动,及编制完善新城规划、新市镇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四条规划期限 2006年至2020年,近中期至2010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青浦区行政辖区,总面积669.69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 坚持“三个集中”的指导思想,构筑合理的城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全区的竞争力。 2. 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注重近期可操作性和远期发展相结合,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 坚持统筹发展,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关注社会公平,达到社会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4. 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地域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创立具有青浦特点的竞争平台。 5. 体现青浦的地域特色,延续青浦的历史文脉、保护好青浦的传统风貌,建成人、自然、环境、城镇和谐的现代化郊区。 第二章区域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 第七条区域功能定位 是上海的现代农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具有江南历史文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都市、上海的水源保护地;是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休闲旅游区;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态居住区;是具有集约性、都市型特征的现代商贸区;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工业区。 第八条区域发展规模 2020年青浦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15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92%,城镇人口达到105万。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1.9平方公里。 2020年青浦新城规划人口约50.6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44.4平方公里;新市镇规划实际居住人口约64.4万人,规划新市镇建设用地控制为67.5平方公里。 第九条区域发展目标 2020年,把青浦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郊区,形成具有江南历史文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都市。 主要标志: 1、基本形成现代化的新城框架和中等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 2、基本形成地域空间布局合理,城镇等级层次清晰,城镇职能分工协调的,有机联系的城乡体系构架。 3、基本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的整体风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生态环境,重点加强城镇化地区的环境建设和淀山湖旅游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4、基本形成绿色工业区、休闲度假区、现代商贸区和生态居住区的整体构架和规模。 5、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和交通设施框架,重点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轨道交通

中小学2020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中小学2020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凸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着对人的高规格培养。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中小学20xx 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中小学20xx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安丘中小学布局规划说明书-0527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2) 第二章安丘市中小学、幼儿园现状及分析 (3) 一、现状概况 (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三、各学校现状情况统计 (4) 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 (14) 一、规划目的 (14) 二、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14) 三、规划依据 (14) 四、规划原则 (15) 第四章中小学规模预测 (16) 一、人口预测 (16) 二、学生数量预测 (16) 第五章中小学幼儿园配建标准 (19) 一、幼儿园配建标准 (19) 二、中小学配建标准 (20) 三、普通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要点 (21) 四、校内体育运动场的设置原则............................................... 21 第六章镇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 (21) 一、规划依据 (21) 二、规划目的 (22) 三、规划要求 (22) 四、幼儿园规划 (23) 五、农村中小学规划配建指标 (24) 六、农村中小学规划布局 (25) 第七章市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 (32) 一、基本对策与规划目标 (32) 二、市区幼儿园布局规划 (32) 三、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 (33) 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39) 一、近期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39) 二、近期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年限及需求分析 (39) 第九章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建议 (39)

前言 教育是百业之基,是民族进步和国家振兴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造力的根本途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依靠劳动者和广大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依靠广大市民受教育程度和质量的普遍提高。由此,我们必须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基础教育泛指义务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规划与质量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广大市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实现基础教育发展的效率、质量和机会公平,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大多着力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他们确保基础教育发展的意识和措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必须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市区中心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决定对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进行专项规划编制。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尽管潍坊市、安丘市两级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基础教育十分重视,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议论仍然很多,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框架拉大,城区不断扩展,城市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学校布点疏密不均,一些学校校舍破旧,部分学校超负荷运转,生均用地严重不足,无法配置必要的场室及设备设施,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小学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由于基础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消除文盲、减缓人口压力、促进环境保护、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赢得广泛的承认而成为全球携手共同推进的伟大事业,基础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积极的进展.在新世纪,健全的基础教育是人类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进一步教育和培训的基石,是任何国家提高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关键所在,其发展将表现出以下基本趋势: 1、继续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 这仍然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世界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国际上已有的经验表明,常规的教育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只有扩大教育手段、实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从广义上说,基础教育是人人有能力掌握自身命运的基础,是人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只有“量体裁衣”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能。 2、提高教育质量和相关性将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 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念,即基础教育数量上的增加必须与质量上的提高并肩作战,教育质量不限于正规学校是衡量质量的惟一标准,学校或其他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教育和教学是否切合学习者的需要,是否保证学有所用、是否具有相关性与针对性都是衡量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基础教育的效益要比效率更加受到重视。这意味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改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吸收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协调功能等做法将普遍受到重视。 3、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知识的快速增长使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传播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如何在不增加课程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相关性;如何在不损失课程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长远目标下,保证课程对当前新的重大社会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如何在保证内容连贯性和

区总体规划实施策划方案

2004-----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7 第一条编制目的 7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 7 第三条地位和作用 7 第四条规划期限 8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 8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8 第二章区域性质、规模和进展目标 10第七条区域性质 10 第八条区域进展规模 10 第九条区域进展目标 10 第三章空间布局结构 12

第十条都市进展方向 12 第十一条城镇体系规划原则 12第十二条城镇等级体系 12 第十三条中心村建设 13 第十四条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13第十五条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14第四章新城进展规划 16 第十六条都市性质 16 第十七条进展目标 16 第十八条新城空间结构 16 第十九条新城分区进展纲要 17第五章产业进展规划 22 第二十条规划目标及原则 22第二十一条区域产业布局 22第二十二条工业园区布局 23第二十三条第二产业 23 第二十四条第三产业 24

第二十五条农业 24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25 第二十六条规划目标 25 第二十七条港口和内河航运 25 第二十八条公路 26 第二十九条铁路 27 第三十条轨道交通 28 第三十一条越江交通 29 第三十二条都市道路 30 第三十三条公共交通 31 第三十四条货运交通组织 31 第三十五条静态交通 32 第七章科教与社会事业进展规划 33第三十六条规划目标 33 第三十七条教育科研 33 第三十八条科技信息 34 第三十九条文化 36

第四十条医疗卫生 37 第四十一条体育 38 第四十二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39第八章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0 第四十三条规划目标 40 第四十四条绿地指标 40 第四十五条规划结构 40 第四十六条两岛绿化 41 第四十七条景观规划目标 41 第四十八条景观规划布局 42 第九章旅游系统规划 45 第四十九条规划目标 45 第五十条规划布局 45 第五十一条旅游配套设施 46 第十章水系系统规划 47 第五十二条规划目标 47 第五十三条规划结构 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