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临床路径

胸外科临床路径

胸外科临床路径
胸外科临床路径

胸外科临床路径

漏斗胸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漏斗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漏斗胸(ICD-10:Q67.6)

行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以下简称NUSS手术)(ICD-9-CM-3:34.7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顾恺时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三版)。

1.临床表现:前胸壁出现凹陷型畸形,可伴有活动后胸闷气短。

2.辅助检查:胸部X线及CT提示胸骨下端后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治疗:NUSS手术。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67.6 漏斗胸疾病编码。

2.胸部有明显畸形。

3.年龄大于3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胸部CT;

(5)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腹部超声检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相关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

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NUSS术。

3.手术置入物:NUSS钢板及固定装置。

4.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X线胸片。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

2.体温正常。

3.胸片呈正常术后改变,无明显异常。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置入物移位、切口愈合不良等并

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漏斗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漏斗胸(ICD-10:Q67.6 )

行NUSS手术(ICD-9-CM-3:34.7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侵袭性胸腺瘤(ICD-10:D15.001+M8580/0)。

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ICD-9-CM-3:07.8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经体检CT或者X线检查发现有前上纵膈占位性病变。

3.鉴别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肿、

侵袭性胸腺瘤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治疗: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的非侵袭性胸腺瘤。

(四)标准住院日≤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15.001+M8580/0非侵袭性胸腺瘤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

(3)X线胸片、胸部增强CT、心电图、肺功能。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葡萄糖测定、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相关肿瘤标志物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胸腔镜胸腺瘤和/或胸腺切除术。

3.手术置入物:止血材料。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胸腺瘤(ICD-10:15.001)

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ICD-9-CM-3: 07.83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广泛,青中年居多,症状较轻或无,部分患者有咳嗽、咯血和轻度胸痛,咯血多为少量和痰中带血,病情可长期无变化,少数患者因肿瘤阻塞支气管而继发感染症状。

2.体征:早期不显著。

3.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

穿刺活检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肿瘤摘除术。

2.肺局部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3.肺叶切除术(包括复合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袖式成型)。

(四)标准住院日为≤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14.3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

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记物检查;

(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血气分析、葡萄糖测定、骨扫描、头颅MRI、经皮肺穿刺活检、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血管夹、肺修补材料等)。

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

4.手术置入物:止血材料。

5.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6.病理:术中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血气分析、气管镜、床旁超声、痰培养+药敏等。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头孢曲松。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纵膈良性肿瘤(包括纵膈囊肿)( ICD-10: D15.2,Q34.1)

行纵膈良性肿瘤切除术(ICD-9-CM-3:34.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胸部X线、胸部增强CT。

3.鉴别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肿、侵袭性胸腺瘤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指南一.doc

第一讲临床合理用药概述 一、基本概念(药广义与狭义概念) 药:是人类用以防治疾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特殊物质;是“药物”和“药品”两个概念的统称,药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其治疗效能,并经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为市场上允许出售的特殊商品。 药物:是泛指对疾病具有治疗、诊断和预防作用的物质,药物是人类医疗、预防、保健必需的一类特殊商品。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什么是合理用药 1.首先,最佳的、最理想的等形容词比较绝对化。医药科学总是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的,一个时期称得上最好的药物或药物疗法,持续不久就会被更新更好的药物和疗法取代。许多曾经被视为最好的药物已经被淘汰,一些理想的疗法后来证明并不完善。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药物和疗法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或最理想的。 2.“合理”这个词比较稳妥,简单讲,合理就是符合一定的道理。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观点,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沦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即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以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在了解疾病和了解药物的基础上,从大卫生观角度出发,安全、有效、适时、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 3.合理用药的含义是综合的,目前主要强调四个方面:有效性、安全件、经济性、适当性。从理论上讲,真正意义的合理用药必须兼顾这四个方面,单—考虑其中一两个因素的用药,不算合理用药。 (一)有效性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约3/4的疾病是采用药物作为治疗手段的,因此,有效是第一要素。药物的有效性指药物的治疗效果必须确切。抗高血压药使用后,病人血压必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哮喘的药物必须能迅速缓解气喘病人的呼吸困难。药物的疗效是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用药患者存在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药物疗效不可能完全相同,但绝大多数人用药后会产生一定的疗效,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有效性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个体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剂量。 (二)安全性 药物的安全性是个相对的概念,讲某种药物是安全的是指绝大多数人使用安全的药物,对特殊体质的人也有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卡马西平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但个别病人使用此药店,全身皮肤出现水疱,很快就转变成表皮坏死、渍促、脱落,病人就像被烧伤一样,救治不及时就可能丧命。 目前,人们已把安全用药放在选用药物的第一位,医药人员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努力寻找效果与风险之间适当的平衡点,力求在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让病人承担尽可能小的治疗风险。 (三〕适当性 用药适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一般指在用药时必须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恰当,给药途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迅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恢复人体健康。 适当性是合理用药的最起码的要求,即将适当的药物、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最新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精品收藏)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经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此办法。 一、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临床合理用药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设在办公室设于医务科,由黄勇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日常事务的处理。 2.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应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4)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6)定期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二、监督管理基本原则 1.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30% 2.自费药品采购金额比例占总药品采购金额≦5% 3.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强度不得高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制定的目标值,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基本药物使用率(品规和金额)不低于50%。 4.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

12.胸外科(4个)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01) 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42.7+44.66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张、钡剂存留;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高压带,吞咽时压力无下降。 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 (1)口服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 (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张后的辅助治疗。 (3)球囊扩张: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病人,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 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 2.001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从2015年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监测工作,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经全院医务人员的配合及努力,各项指标均较前提高。现将2017年上半年(1-6月)工作总结如下: 1. 进入不稳定型心绞痛路径患者总数达31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7.4天,较前半年9.5天明显减少。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7362元降至5241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3162元降至后半年2218元,平均检查费用由2761元降至2101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2000 4000600080001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药品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检查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2.进入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路径患者总数达13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6.78天,较前半年4.64有所增加。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8623元增加至8817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4439元降至后半年4211元,平均检查费用由前半年2287元增加至2985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平均药品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临床胸外科临床路径

临床胸外科临床路径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 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张、钡剂存留;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高压带,吞咽时压力无下降。

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 (1)口服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 (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张后的辅助治疗。 (3)球囊扩张: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病人,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 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或胃镜。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食管测压,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3.术前准备: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材料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编辑:陈惠忠发布科室:科教科发布时间:11-11-01 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 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乳腺良性肿瘤、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门胆管癌、细菌性肝脓肿、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肠外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专业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友病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内科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裂伤、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等眼科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是指、及,针对某个或,以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为目的,所制定的有顺序和要求的、的,以减少及,使患者获

临床胸外科临床路径

临床胸外科临床路径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01) 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42.7+44.66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张、钡剂存留;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高压带,吞咽时压力无下降。

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 (1)口服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 (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张后的辅助治疗。 (3)球囊扩张: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病人,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 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 2.001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或胃镜。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食管测压,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3.术前准备: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版本号:HLYY00) 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 2.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 (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 (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 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

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 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天。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6. 抗生素品种见“常州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7.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见附件1。 二、神经(含脑细胞、脊髓)营养药、脑细胞保护药、改善颅内血管循环药物(静脉用或肌注用)使用原则 第一诊断为脑血管病或脑神经病变的患者同时使用不超过两种。第一诊断为其他疾病但伴随有脑血管病或神经病变的患者,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不得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必要时结合口服西药、中药汤剂进行调整。超出以上范围使用的需要有临床诊治指南Ⅰ级推荐或循证医学A级证据支持,否则视为不合理用药。

胸外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01) 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42.7+44.66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钡剂存留;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高压带,吞咽时压力无下降。

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非手术治疗: (1)口服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 (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后的辅助治疗。 (3)球囊扩: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病人,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 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 2.001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或胃镜。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食管测压,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3.术前准备: (1)术前3日开始进流食,并在餐后口服庆大霉素生

(完整版)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题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一、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各种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和各种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根据临床诊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要根据临床观察指征和检验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3、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要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结果给以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到剂量、次数、疗程、给药途径和药物经济性。同时,应该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 4、临床各科室应该按照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和方法实施临床

路径管理,遵循各病种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 二、临床合理用药的组织机构 由管理部门、临床科室、药学部的专家组成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分管院长任组长,定期组织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评议。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 1、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每季度对督查结果进行分组讨论、汇总、确认存在的问题,最后结果进行通报公布,对确认存在不合理检查、用药情况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惩罚,对因不合理检查、用药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及事故等,按相关规定处理。 2、临床科室主任为各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督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并与科主任考核、责任意识考核挂钩。 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要告知用药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临床合理用药评议小组报告。 4、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的监控和干预机制,诊疗过程中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如因医疗创新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题

201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培训考试题答案.doc

坊子区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定义:(每题5分,共10分) 1、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 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2、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的重耍措施,也是综合医院治疗评价的重耍指标Z-o 二、问答:(第1-7题,每题10分,第8题20分,共90分) 1、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有哪些? 答:⑴诊断明确,⑵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⑶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⑷诊 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2、临床路径的工作冃标是什么? 答: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T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3、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工作冃标是什么? 答:通过学习和实践七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丁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T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 4、什么情况下临床路径退出?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不得不中止临床路径诊疗流程; 3、由于入院前检查检验结果报告不准确或其它原因,导致入院第一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的患者。 5、请写出本科室某一个临床路径的出院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临床合理用药规 (版本号:HLYY0020150301) 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 2.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败血症、细菌性心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 (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 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

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0.5~2小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 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天。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6. 抗生素品种见“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版)”。 7.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见附件1。 二、神经(含脑细胞、脊髓)营养药、脑细胞保护药、改善颅血管循环药物(静脉用或肌注用)使用原则 第一诊断为脑血管病或脑神经病变的患者同时使用不超过两种。第一诊断为其他疾病但伴随有脑血管病或神经病变的患者,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不得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必要时结合口服西药、中药汤剂进行调整。超出以上围使用的需要有临床诊治指南Ⅰ级推荐或循证医学A级证据支持,否则视为不合理用药。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从理论上来说,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但这一要求还不够具体,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时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安全性用药的安全性是指要求使用的药品质量合格、毒性低、副作用小、风险小。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合理的用药。安全用药的目的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可以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及各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进行选择,慎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 如小儿用中成药中的小儿化毒散(含有雄黄)和一捻金(含有朱砂),可能引起患儿砷中毒或汞中毒,因此儿童使用时应该注意其毒性。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影响其安全性,就属于不合理用药了。 此外,在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避免毒、副作用的叠加,如两类都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 有效性用药的有效性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关键。临床上,药物的有效性可分为:消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判断药物有效性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 目前,由于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过多,用药后疗效不突出或不确切的情况不在少数,应注意避免由此引起的临床药物滥用问题,不能只凭自我感觉、经验或医药代表的宣传。如选择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胸外科护理临床带教分析

胸外科护理临床带教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27T16:56:59.3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作者:许馨张园(通讯作者) [导读]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护理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临床治疗具有同样的存在价值。 许馨张园(通讯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 266011)【摘要】目的:针对胸外科的护理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搜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12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选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选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两组实习生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满意度较高,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外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应强化对实习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方式定能达到理想的带教效果。 【关键词】胸外科;护理;临床路径带教【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81-02 护理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临床治疗具有同样的存在价值,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给予相应的护理,才能尽快改善与解除患者的病痛,可见,护理专业的重要性。目前,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实习力度在不断加大,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考量[1],选择实践性较强的带教方式才是硬道理。为此,本文以胸外科为例,搜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120名,选择临床路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就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共60例,全部为女生,平均年龄是(2 2.78±1.45)岁,最大24岁,最小22岁;观察组共60例,全部为女生,平均年龄是(22.98±1.56)岁,最大25岁,最小22岁。两组实习护士生在一般资料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带教方法,由科室为实习生安排相应的带教老师,依照实习的脉络进行随机的完成带教任务[2]。对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方法。临床路径带教方法的实施,与一般临床带教的不同在于,在原有学习大纲设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胸外科临床路径表的安排,根据临床路径表的安排开展带教工作。在带教开展前,总的带教老师要对临床路径表上的安排进行介绍,能保证实习生了解自身的专业基础,设定周目标,有利于带教老师随时了解带教开展的进度。临床路径带教表的内容主要为:第一周,要为实习护士生介绍病房设施、医院的规章制度、护理制度、工作职责和义务、工作范畴等;第二周,必须掌握多种注射方法,如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要求实习生必须具备常规的护理操作;第三周,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让护生独立的进行护理实践,能够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给予综合的护理服务,熟练掌握胸外科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心电图、血糖监测仪、微量泵等;第四周,试着书写护理文书,进行查房教学,最终对护生的护理理论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并在实习尾声对护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带教老师与护生要进行互评。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实习,两组护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对照组60名护生中,平均理论成绩为(83.25±5.45)分,平均操作成绩为(84.78±4.03)分;观察组60名护生中,平均理论成绩为(95.32±3.25)分,平均操作成绩为(96.85±2.48)分。两者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指标对比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临床路径带教方法的使用,其不同的评判标准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在带教老师专业操作、老师尊重与关心实习生方面,两组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教老师主动性授课、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习计划制定和圆满完成率方面,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理的质量决定着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健康度,只是单纯的进行临床治疗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必须将护理与治疗相互联系、相互辅助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护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是对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的考量与实训,学生到医院实习,医院会选择带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3]。传统的带教方式要求不是很严格,带教老师处于被动的状态,并未学生提供主动的带教计划,导致带教质量不高。新时期,胸外科护理临床带教方式选择临床路径方式,在本文的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点在于教师的主动授课意识较强,且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能够从中感受到带教老师的用心,且能够根据实习生护理能力进行带教计划的制定,圆满完成率较高。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充分锻炼实习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实习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带教的实施,注重带教教师与实习生的沟通与交流力度,能够让带教老师认识到实习生的真实专业水平,有利于带教工作的开展。 在本次研究中,搜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12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选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选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两组实习生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满意度较高,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胸外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应强化对实习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4],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方式定能达到理想的带教效果。【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