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9 议论性文体阅读2

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9 议论性文体阅读2

议论文2

(2015中考广东茂名卷)(10分)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加点词“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

D.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2015中考广东梅州卷)

不完满才是人生(10分)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4.第③至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完满的人生”?(4分)

6.“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下面的论据,与原文不相符

...的一项是()(2分)

A.封建社会的皇帝老爷在杀人灭族、王位继承、宫廷斗争中,其不如意的程度远远超过百姓。

B.伴君如伴虎,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有不测,立刻自尽。C.平头老百姓人生不如意的事举不胜举:早市被小贩“宰”、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包、踩或被踩对骂对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D.知识分子,更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备尝人生不如意的滋味。

(2015中考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英】培根

有些人的讲话,只图博得机敏的虚名,却并不关心对真理的讨论。仿佛语言形式比思想实质还有价值。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某种陈词滥调,而其意态却盛气凌人。这种人一经识破,就难免成为笑柄。

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同时又是那种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这种人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单调无聊的谈话会令人生厌,因此,善于言谈者心善幽默。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别人的令人同情的苦恼,等等,决不应用作话题加以取笑。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刻薄,便不足以显示自己聪明,其实这种习性应该加以根绝。

谈话中善于提问,必能多有受益。而所提问题,如果又恰是被问者的特长,那就比直接恭维他还有利。这不仅能使听者获得教益,也能使被请教者感到愉快。但提问应当掌握好分寸,以免使询问变成盘问,使被问者难堪。作为客厅中的主人,应当使在座的每个人都分享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免有人产生被冷落之感。遇到有人独占谈局,主人就应当设法将话题转移。还要记住,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因为如果你对于你有所了解的话题不动声色,那么下次遇到你所不懂得的话题,你保持沉默,人们也不会以为你无知。

关于自己个人的话题应尽量少讲,至少不要讲得不得当。我有个朋友,他总用这样的话讽刺一个自吹自擂的人,说:“此公真聪明,因为他居然对自己无所不知。”人只有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宣扬自己,才可以不招致反感。这就是以赞扬他人优点的形式来衬托自己的优点。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好像一片原野,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而不要成为一条单行道,只能容纳自己一个人。

谈话时切不可出口伤人。我有两位贵族朋友,其中一位豪爽好客,就是喜欢骂人。于是另一位便经常这样许多询问那些参加过他家宴会的人,“请说实话,这次席上难道没有人挨骂吗?”等客人谈完,这位贵族就微笑着说:“我早猜到他那嘴,能使一切好菜改变味道。”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当了解: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不善答问者是笨拙的,但没有原则的诡辩却是轻浮的。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能掌握此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

(选自《培根随笔》有删改)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

8.作者认为与人交谈应注意避免哪些错误?请写出5点。(每点含标点限5-20字以内)范围内(5分)

9.请你写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作出文中划线句子表达的观点的论据。(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

(2015年中考湖南长沙卷)议论文阅读(共8分)

谈沉潜

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他没有选择借助家族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又如【甲】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芬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剑术实战经验,最

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如【乙】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当企鹅到达适当的深度,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企鹅如此,人亦如此, 。

(原文有删改)

1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1.从下列四个论据中选择最恰当

...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只填序号)(2分)

①诸葛亮在天下大乱之时,隐居隆中卧龙岗,熟读史书,研究天下大事,直至刘备三顾茅庐。时机已到之时,才欣然出山,辅佐汉室,留下千古美名。

②曾国藩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时,屡受排挤,还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以朝廷利益为重,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③勾践沦为亡国奴后,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但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率三千越兵以吞吴。

④孙子膑脚,遭受迫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命运,最终等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

12.根据文意,在文章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4分)

(2015年中考江苏常州卷)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

黄启哲

①昨天,一张国内女明星的合照在媒体刷屏,“谁最美”“谁最时尚”被热议。这张照片出自一年一度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虽然是慈善舞会,却堪称时尚界奥斯卡,此次更是打出主题“中国:镜花水月”,要求所有嘉宾都要穿着中国风情的礼服入场。这似乎也让更多“中国面孔”有了露脸的机会,除了超模刘雯和演员章子怡是慈善舞会的常客,巩俐、周迅、刘嘉玲、赵薇、李冰冰、范冰冰等中国明星均首次参加。一时间,红毯成为女明星“争奇斗艳”的竞技场。

②红毯秀活动不仅能够赢得品牌厂商的赞助,也能为明星增加曝光率,成功制造话题,学会用世界通行的市场套路抢眼球,媒体应该为红毯秀上的中国明星和背后团队点个赞。通过红毯秀进入国际视野,赢得在影视大片和世界媒体露脸的机会,是中国影视娱乐和时尚行业成熟的标志之一。

③不过,红毯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只会作秀远远不够。作为演员,这些“中国面孔”在大片中的表现平淡无奇,在红毯秀上却趾高气扬。有评论认为,“中国面孔”在大片中不过只是一个符号式的存在。他们有的只在探路中国市场的“特供版”里惊鸿一瞥,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其他地区的版本里;有的不过是制片方添加“东方话题”的“佐料”,身上的东方符号有太多猎奇的想像;哪怕成了“主角”,有不少也没有存在感,因为这些角色从思维方式到言谈举止,都模糊了其文化底色。究其原因,这些大片很少有角色是为“中国面孔”量身打造,而结合文化背景与人物个性,为故事主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更是罕见。还有一些“中国面孔”甚至没有作品,只是在各大电影节上“蹭红毯”,霸占红毯时间,甚至被质疑是否受到邀请。

④撕掉被贴上的标签,让中国元素在海外拥有更多底气和话语权,靠光鲜亮丽的造型,或赞助商的努力助推还远远不够,其身后中国影视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成熟,才是

真正的支撑。华丽的娱乐盛宴过后,还是要回到文化产业和电影工业的范畴,让“中国面孔”不再只是“点缀”,而是成为大片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

⑤除了挤上红毯的“勇气”,更应有参与市场PK,瞄准海外主流市场的“野心”,以及广阔的视野和文化“底气”。拿出作品,参与时尚产品和影视文化的竞争,才能让红毯上的中国明星更有“存在感”。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6日)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一篇时事评论,标题即论点,第①段以中国众多明星参加“红毯秀”活动的新闻引出论题。

B.第③段首句“不过,红毯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只会作秀远远不够”承上启下,文章进入主体论述。

C.画线句运用对比手法告诉我们部分中国明星擅长作秀,而艺术建树方面却很平常。D.本文论证严谨,既肯定了红毯秀的明星效应,又指出一些中国明星因没有成为大片主角而缺乏存在感。

14.联系上下文,对加点词做简要分析。(4分)

(1)有的不过是制片方添加“东方话题”的“佐料

..”,身上的东方符号有太多猎奇的想像。

(2)除了挤上红毯的“勇气”,更应有参与市场PK,瞄准海外主流市场的“野心

..”。15.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④段的观点?请说出理由。(3分)

今年5月25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中国台湾的侯孝贤凭借《聂隐娘》捧回最佳导演奖,《聂隐娘》是“一部前所未见的武侠电影,一首古韵悠然的唐诗,以彻底的反叙事格局和极度写意的影像手法,表现神秘雅致的东方文化”,一定程度地为“武侠”这个丧失了活力的类型找到一个可以试探的方向。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何让中国元素在海外拥有更多的底气和话语权。(3分)

(2015年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小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17.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分)

18.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9.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20.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分)

(2015年中考江苏无锡卷)(5分)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的心理),既然如此,难道遗憾也值得品味?

②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深长。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果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倒人胃口,那还叫世界名著吗?

③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

④不是吗?细品一下,上述遭逢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崇高的感情吗?

⑤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21.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2.阅读④⑤⑥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品味遗憾所产生的一些感悟。(3分)

(2015年中考江苏镇江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共10分)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劳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

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选自2015年1月1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2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

25.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2分)

26.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4分)

(2015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8分)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有这么一家公司,经营一种叫“替人读书”的业务,把几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10页左右的“精华”,提供给那些想诿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并获取高额报酬。这个公司一时间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一粒小小的营养胶囊,让人们心理上觉得获得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而《西游记》的摘要就是“”。如果抽去了这些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这种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了生命的联系,获得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的增强,找到了阅读的意义,生命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或许在个节奏加快的世界里,选择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获得信息和知识,在

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取得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藉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写书人和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⑤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选自《人民文摘》,有删改)

27.写出上文的中心论点。(2分)

28.根据语境,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2分)

29.阅读第⑤段,你是如何理解“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这句话的?试从论证方法角度加以分析。(4分)

(2015年中考辽宁葫芦岛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15分)

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

①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了就难免浮躁。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那些平步青云的传奇,还有那些赤裸裸的炫富,都会让正准备扎根的你,内心突然失去平静。也许你会感叹,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时间能深植自己,更别说安静扎根了。但我认为,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稳务实,脚踏实地。这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扎根大地,才能抗击暴风骤雨,才能枝繁叶茂。正所谓。

②扎根大地,踏实行事,才能将基础打牢,将能力累积。辉煌的成绩背后,是训练场上姚明站在同一地方,千百次反复地练习投蓝,是刘翔认真地做着枯燥的肌肉锻炼。姚明灌篮的飒爽英姿、飞人刘翔的“云端”神话都凝聚着苦练的汗水,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迅速敏捷的身手,其实都只是平日基础动作训练的连贯整合。

③“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繁花绿叶下面一定有根的努力,磅礴大海的前面一定有涓涓细流的汇聚,风光耀目的背后一定有踏实艰辛的汗滴。

④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要有潜下心来、勇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信念与毅力。

⑤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淡泊的情怀。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是作为乡村教师还是名满天下的专家学者,他都一如既往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扎根于泥土,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成为广受赞誉的“杂交水稻之父”。

⑥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著名科学家霍金21岁就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全身几乎不能活动的障碍,克服了基本丧失语言能力的困难,完成了《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等伟大著作。轮椅没有限制住他心灵的自由,疾病没能阻挡他思维的扩散。

⑦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古文学家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一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影响世人,让人钦佩不已。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⑧扎入大地,不慕云淡风轻,是树根的潜修;勇于挑战,不惧艰难险阻,是行动的根植;坚持到底,不畏万苦千辛,是人心的锻铸。

⑨不踏实地,驰于空想,何以享千里风光之醉美?望而却步,知难则退,何以感一览众山之豪迈?浅尝辄止,锲而舍之,何以聚金石镂空之匠心?

⑩只有戒除浮躁,脚踏实地,像树一样扎根而后长,像水一样盈科而后进,坚实迈好每一步,稳步向前不松懈,才能最终到达一个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在地面开花结果,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注】①盈科:溢满洼地。

3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31.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2.说说选文第⑤-⑦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3分)

33.选文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34.从下列道理论据中,选出最适合填在选文第①段横线上的一项。()(3分)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贞观政要》

(2015年中考辽宁辽阳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15分)

同执着前行

①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

②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学习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需要坚持和耐心。谢觉哉云:“万事从来贵有恒。”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顾路途的遥远,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向前辈请教。烈日挡不住他,风雨阻止不了他,斥责打骂也无法使他退却。他心中只想着学习,执着干对知识的渴求,便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漫漫求学路,宋濂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

③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凡成大器者,必有志。只有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执着前行,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说:“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他潜心修史,遭受宫刑之辱后也不改其志,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阅着前人记载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其整理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十三载春秋,桌上的灯花燃了又落,落了又燃,若没有他的执着坚持,怎会有《史记》两千余年经久不衰的传奇?

④然而,仍有许多人在经历磨难考验时不能够执着前行,荷兰画家梵·高,其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懂他的艺术。在世人的冷眼嘲讽下,他没有执着投入艺术创作,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假若他能向着自己的艺术执着前行,他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执着,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个永远的遗憾。

⑤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

⑤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

3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选自《作文通讯》2015年第5期,有改动)

3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7.简要分析选文第③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38.选出不适合

...充当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3分)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C.—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D.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39.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认为,除了“执着”,还有什么因素决定

了一个人的成功,答出一点并阐述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50字左右)(3分)

(2015年中考内蒙古包头卷)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题。(12分)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信仰是人类对美好理想的持久信念,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信仰犹如照耀人生之路的明灯,有了这盏明灯你就不会偏离方向,心中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敬畏,没有了道德准则,是很容易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什么也不缺,只缺信仰?

自然,这和我国传统宗教的人文化和世俗化有关。与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所重视彼岸世界的情怀以及个人心灵的解脱截然不同,中国人的持统信仰,向来有浓厚的现实性、功利性。人们崇拜神灵,不是为精神解脱,而是祈求神灵帮助消灾免祸,治病驱邪,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很容易放弃信仰。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的信仰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出了大问题。

目前中国教育的危机是我们在目标设定上对终极价值

....的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关心。我们的眼里只有分数,没有其他的一切,诸如道德良知法律信仰。我们随便在大街上找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读书,得到的答案,十有八九离不开“考一个好大学”,我们的家长也时刻在向孩子灌输着这样一种观念:努力读书,就为了今后过得比别人好。至于学校,虽则也冠冕堂皇地说什么培养完全人格,可是言不由衷,总让人怀疑是套话。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眼里只有学业成绩,只有考试分数,至于谈到教育的目的,一说到是为国家、为人类,就嗤之以鼻,讥笑为“伪崇高”。道德良知法律的教育,都靠边站了,哪来的什么信仰教育?教育工作者年终评奖,看的是成绩,职称晋级看的还是成绩,至于否培养了学生的完全人格,是从来不闻不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信仰,也就在这种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中流失了。

因此,尽快建立起新的信仰体系,让人们有所“信”,才是当务之急。

在这里,我不妨将梁启超的话重新提起,以鞭策教育工作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作者:谢浮名,选自《杂文月刊》2015年2月下旬,有删改)

40.简要分析文章开篇使用的论证方法。(2分)

41.我国传统宗教信仰和别国的宗教信仰有何不同?(2分)

42.联系下文,指出文中加点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43.目前中国教育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44.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请概括这三方面内容。(3分)

(2015年中考山东威海卷)阅读下文,完成下题。(12分)

读书

①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②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③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④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⑤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

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⑥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象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⑦第五,哼,算了吧。

(节选自老舍《读书》)

4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46.关于怎样读书,作者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4分)

47.作者为什么说“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3分)

48.谈谈最后一段中“哼,算了吧”这句话的含义与作用。(3分)

(2015年中考四川广安卷)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谈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A)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B)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C)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D)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49.“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你为应该将它还原到A.B.C.D 四项中的哪一处?

50.选文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引用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5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排比的方式说理,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这样写,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富有气势。

B.选文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的散文随笔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论述了读书的目的。

(2015年中考新疆乌鲁木齐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怎样读书

顾颉刚

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

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存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样小,是根据我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剩了两只手呢!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像是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为我们所用的。

其二,是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选自《读者》2015年第6期)

52.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

..的—项是()

A.读书的第一要务是要培养特殊方面的兴趣。

B.读书的目的是要通过书本去探寻求知的路。

C.读书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多赏识,少成见。

D.读书要注意做好五件事,就可以取得成效。

5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项是()

A.一个人只要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特殊的兴趣,就能喜欢读书并且会读书;反之只能面对浩瀚书海不知所措。

B.读书要学会区分书的轻重缓急,有些和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有关的书要重点细读,有些书则可以略读或备查。

C.读书要善于思考、顾疑,对于某种学问,有疑惑就查检,有问题就研究,天长日久,便呆以驾驭运用这一门学问了。

D.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研究的价值,不可心存成见;学问也不是孤立的,自己研究的要极尽精微,其他的也应略知一二。

54.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全文围绕怎样读书的话题,从一具人要培养特殊方面的兴趣说起,有针对性地讲了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B.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每一段都论述一个有关怎样读书的问题,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逻辑严密。

C.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在论述做学问要多赏识时,以显微镜和望远镜作比,

生动阐明了做学问时精与博的关系。

D.文章的语言严谨文雅而又平朴通俗,作者娓娓道来,是一位前辈学者对后辈学子的谆谆教诲,读之有如坐春风之感。

(2015年中考浙江衢州卷)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

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选自《话口技》,有删改)55.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56.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

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A.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B.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C.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57.“正方”材料第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

58.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

(2015中考广东茂名卷)(10分)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

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

5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60.第③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

6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加点词“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

D.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2015中考广东梅州卷)

不完满才是人生(10分)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62.第③至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6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完满的人生”?(4分)

64.“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下面的论据,与原文不相符

...的一项是()(2分)A.封建社会的皇帝老爷在杀人灭族、王位继承、宫廷斗争中,其不如意的程度远远超过百姓。

B.伴君如伴虎,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有不测,立刻自尽。C.平头老百姓人生不如意的事举不胜举:早市被小贩“宰”、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包、踩或被踩对骂对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D.知识分子,更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备尝人生不如意的滋味。

(2015中考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论言谈

【英】培根

有些人的讲话,只图博得机敏的虚名,却并不关心对真理的讨论。仿佛语言形式比思想实质还有价值。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某种陈词滥调,而其意态却盛气凌人。这种人一经识破,就难免成为笑柄。

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同时又是那种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这种人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单调无聊的谈话会令人生厌,因此,善于言谈者心善幽默。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别人的令人同情的苦恼,等等,决不应用作话题加以取笑。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刻薄,便不足以显示自己聪明,其实这种习性应该加以根绝。

谈话中善于提问,必能多有受益。而所提问题,如果又恰是被问者的特长,那就比直接恭维他还有利。这不仅能使听者获得教益,也能使被请教者感到愉快。但提问应当掌握好分寸,以免使询问变成盘问,使被问者难堪。作为客厅中的主人,应当使在座的每个人都分享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免有人产生被冷落之感。遇到有人独占谈局,主人就应当设法将话题转移。还要记住,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因为如果你对于你有所了解的话题不动声色,那么下次遇到你所不懂得的话题,你保持沉默,人们也不会以为你无知。

关于自己个人的话题应尽量少讲,至少不要讲得不得当。我有个朋友,他总用这样的话讽刺一个自吹自擂的人,说:“此公真聪明,因为他居然对自己无所不知。”人只有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宣扬自己,才可以不招致反感。这就是以赞扬他人优点的形式来衬托自己的优点。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好像一片原野,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而不要成为一条单行道,只能容纳自己一个人。

谈话时切不可出口伤人。我有两位贵族朋友,其中一位豪爽好客,就是喜欢骂人。于是另一位便经常这样许多询问那些参加过他家宴会的人,“请说实话,这次席上难道没有人挨骂吗?”等客人谈完,这位贵族就微笑着说:“我早猜到他那嘴,能使一切好菜改变味道。”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当了解: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不善答问者是笨拙的,但没有原则的诡辩却是轻浮的。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能掌握此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

(选自《培根随笔》有删改)

65.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

66.作者认为与人交谈应注意避免哪些错误?请写出5点。(每点含标点限5-20字以内)范围内(5分)

67.请你写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作出文中划线句子表达的观点的论据。(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

(2015年中考湖南长沙卷)议论文阅读(共8分)

谈沉潜

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①,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他没有选择借助家族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又如【甲】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芬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剑术实战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如【乙】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当企鹅到达适当的深度,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企鹅如此,人亦如此,②。

(原文有删改)

68.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69.从下列四个论据中选择最恰当

...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只填序号)(2分)

①诸葛亮在天下大乱之时,隐居隆中卧龙岗,熟读史书,研究天下大事,直至刘备三顾茅庐。时机已到之时,才欣然出山,辅佐汉室,留下千古美名。

②曾国藩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时,屡受排挤,还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以朝廷利益为重,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③勾践沦为亡国奴后,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但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率三千越兵以吞吴。

④孙子膑脚,遭受迫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命运,最终等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

70.根据文意,在文章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4分)

(2015年中考江苏常州卷)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

黄启哲

①昨天,一张国内女明星的合照在媒体刷屏,“谁最美”“谁最时尚”被热议。这张照片出自一年一度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虽然是慈善舞会,却堪称时尚界奥斯卡,此次更是打出主题“中国:镜花水月”,要求所有嘉宾都要穿着中国风情的礼服入场。这似乎也让更多“中国面孔”有了露脸的机会,除了超模刘雯和演员章子怡是慈善舞会的常客,巩俐、周迅、刘嘉玲、赵薇、李冰冰、范冰冰等中国明星均首次参加。一时间,红毯成为女明星“争奇斗艳”的竞技场。

②红毯秀活动不仅能够赢得品牌厂商的赞助,也能为明星增加曝光率,成功制造话题,学会用世界通行的市场套路抢眼球,媒体应该为红毯秀上的中国明星和背后团队点个赞。通过红毯秀进入国际视野,赢得在影视大片和世界媒体露脸的机会,是中国影视娱乐和时尚行业成熟的标志之一。

③不过,红毯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只会作秀远远不够。作为演员,这些“中国面孔”在大片中的表现平淡无奇,在红毯秀上却趾高气扬。有评论认为,“中国面孔”在

大片中不过只是一个符号式的存在。他们有的只在探路中国市场的“特供版”里惊鸿一瞥,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其他地区的版本里;有的不过是制片方添加“东方话题”的“佐料”,身上的东方符号有太多猎奇的想像;哪怕成了“主角”,有不少也没有存在感,因为这些角色从思维方式到言谈举止,都模糊了其文化底色。究其原因,这些大片很少有角色是为“中国面孔”量身打造,而结合文化背景与人物个性,为故事主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更是罕见。还有一些“中国面孔”甚至没有作品,只是在各大电影节上“蹭红毯”,霸占红毯时间,甚至被质疑是否受到邀请。

④撕掉被贴上的标签,让中国元素在海外拥有更多底气和话语权,靠光鲜亮丽的造型,或赞助商的努力助推还远远不够,其身后中国影视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支撑。华丽的娱乐盛宴过后,还是要回到文化产业和电影工业的范畴,让“中国面孔”不再只是“点缀”,而是成为大片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

⑤除了挤上红毯的“勇气”,更应有参与市场PK,瞄准海外主流市场的“野心”,以及广阔的视野和文化“底气”。拿出作品,参与时尚产品和影视文化的竞争,才能让红毯上的中国明星更有“存在感”。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6日)

7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一篇时事评论,标题即论点,第①段以中国众多明星参加“红毯秀”活动的新闻引出论题。

B.第③段首句“不过,红毯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只会作秀远远不够”承上启下,文章进入主体论述。

C.画线句运用对比手法告诉我们部分中国明星擅长作秀,而艺术建树方面却很平常。D.本文论证严谨,既肯定了红毯秀的明星效应,又指出一些中国明星因没有成为大片主角而缺乏存在感。

72.联系上下文,对加点词做简要分析。(4分)

(1)有的不过是制片方添加“东方话题”的“佐料

..”,身上的东方符号有太多猎奇的想像。

(2)除了挤上红毯的“勇气”,更应有参与市场PK,瞄准海外主流市场的“野心

..”。73.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④段的观点?请说出理由。(3分)

今年5月25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中国台湾的侯孝贤凭借《聂隐娘》捧回最佳导演奖,《聂隐娘》是“一部前所未见的武侠电影,一首古韵悠然的唐诗,以彻底的反叙事格局和极度写意的影像手法,表现神秘雅致的东方文化”,一定程度地为“武侠”这个丧失了活力的类型找到一个可以试探的方向。

7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何让中国元素在海外拥有更多的底气和话语权。(3分)(2015年中考江苏无锡卷)(5分)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的心理),既然如此,难道遗憾也值得品味?

②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深长。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果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倒人胃口,那还叫世界名著吗?

③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

④不是吗?细品一下,上述遭逢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崇高的感情吗?

⑤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

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75.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76.阅读④⑤⑥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品味遗憾所产生的一些感悟。(3分)

(2015年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下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77.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分)

78.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79.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80.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分)

(2015年中考江苏镇江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共10分)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劳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选自2015年1月1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8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8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

83.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2分)

84.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4分)

(2015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7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基础知识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基础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弓I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十^一、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十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三、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说明文分类: 1、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十八、说明文结构::“总(概说)一一分(具体)”式、“总一一分一一总”式、“分一—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十九、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十六、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 二十、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二、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四、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的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 和内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文章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2、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3、环境描写作用: ⑴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 性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中考精选试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 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D) A.用羊角锤起钉子 B.用撬棒撬物体 C.用起子起瓶盖 D.用钓鱼竿钓鱼 2.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 N/kg)(D) A.15 N B.6 N C.3 N D.1.5 N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B) A.m1>m2 B.m1

5.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省力(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旅行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 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要使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70N. 6.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解: 7.请画出门手柄受到的压力F的力臂. 解: 8.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左(填“左”或“右”)调.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4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 F1(N)l1(cm)F2(N)l2(cm) 次数 125△10 2310215 32303☆

议论文文体结构技法

议论文文体结构技法 一、并列式 在论证思路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就是并列式。 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并列结构的外部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并列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并 模式: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列 结论(照应全文) n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 n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n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n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如 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n 论据: n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n (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n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n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范文解读: 坦然面对生活 有人感喟,生活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活着太累! 有人嘘叹,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活着真烦! 其实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首欢快的诗——活着真好! 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 那么,什么是坦然呢? 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生活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要你能在逆境中奋起,不向困难低头,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情人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最宝贵的听觉。可他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命,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面对失败或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了窗。

语文阅读理解三种文体答题技巧与方法

胡丰阅读理解技巧 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方法 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求齐全(分值)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作用: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原由,为后文作铺垫。为….补充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合二为一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 7: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景物描写) 8: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思,引入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 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10: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 歌颂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呼吁大众…..。 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 比喻句:将…..比喻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了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点名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14: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照应,铺垫,象征,欲扬先抑,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对比:通过…..与…..什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照应:相似性照应,对比性照应,因果性照应。

议论性散文

写作——议论散文 【学习要求】 1.明确散文中议论的作用,懂得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2.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和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用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的议论来画龙点睛。 【学时安排】二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尝试 (一)知识储备 1.什么是议论散文? 议论散文是一种用来表现作者思维成果、显示理趣与哲思的散文,它基于作者对世态人生的洞察,是作者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层感悟。 2.议论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哲理性的特点。 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的异同点 比较点议论文议论性散文 内涵说理说理 灵活自由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 笔法议论性笔法散文笔法 语言严密平实华丽优美 情感一般强烈 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框架 第一节: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引论) 第二节: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提出分论点一并论证。(本论) 第四节:提出分论点二并论证。 第五节:提出分论点三并论证。 第六节: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结论) 二、范例分析 守住心的糖果屋 我们都曾经抬眼望着星空,思考为什么月亮妈妈要将星星宝宝提前喊回家。也曾驻足门前等待着初春第一株小草冒出嫩芽。我们的眼睛曾闪烁着最纯真的光芒,我们的心曾保持着最烂漫的善良。可如今,正值青春的我们为什么无法守住那颗童心?梦的糖果屋何时崩塌了? 初生的第一次啼哭让我们迈入人生的一次轮回,我们躺在亲人的怀抱中,在无限呵护中长大,我们还未学会走路,便只好爬着前进。这是否是人生对自己童心的第一次呵护?贴近地面,保持自我,以一种谦虚的姿态。而后,我们学会站立,摇晃着胳膊扑进母亲的怀里,在童话王国中进入梦乡。那时候每一个我们,都宝贝着一个糖果屋,那里住着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豌豆,满天璀璨的星光,那里的一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可是,父母规划的未来,

简单机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则力F的大小 A.一直变大B.始终不变 C.一直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箱体的重力不变,也就是杠杆的阻力大小不变,动力F竖直向上,重力G竖直向下,这两个力的方向始终平行,根三角形的相似性可知,动力臂与阻力阻的比值是不变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阻力的比值也是不变的,由于阻力不变,所以动力F的大小是始终不变的,故应选B. 2.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老师演示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同学们观察实验 C.便于正确理解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所以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C正确. 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 4.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总=W有+W额=300J+100J=400J,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300J/400J=75%,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效率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减少一个钩码,杠杆会()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 C.杠杆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的长度为L,原来:3G×4L=4G×3L,杠杆平衡;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减少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现在:2G×4L<3G×3L,所以杠杆不再平衡,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右端下沉。故ACD错误,B正确。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关于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课题组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三、散文阅读考点: 1)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 3)概括文段内容; 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 6)品味语言;

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 1)对比; 2)衬托;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托物言志)。。。 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 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六、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 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 3)设悬 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5)铺垫 6)过渡(承上启下) 7)对比

朔州市怀仁县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朔州市怀仁县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0题;共198分) 1. (11分)(2020·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未接来电 水竹 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 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 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医生说,也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我不停地祈祷老爸赶紧接电话,每嘀一声,一分一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聋的他不可能听不到啊。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 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又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 ⑨我听后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滴滴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不用盯。”我说。 ?“不看着哪能行?”他坚持道。 ?我说:“好,那你看着吧。” ?挂了电话,我打了个冷战,才发现身上寒意彻骨,寒冬清晨,我只穿了件单层的睡衣,站着那么久也没觉得冷,也忘记原本起来是要去卫生间的。

学会写作议论性散文

学会写作议论性散文 教学博苑 08-12 2116 学会写作议论性散文 源自高考作文教学 一、统计表 高考中各种文体的受青睐程度统计表 表一:从总体上看 文体比例平均分

议论文28%38.6 议论性散文37%44.5 记叙性散文27%43.1 故事小说6%43.5 实用文体2%36.5 表二:从满分作文及59分作文看 文体比例 议论文14% 议论性散文40% 记叙性散文28% 故事小说4% 实用文体4% 二、什么是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三、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的异同点 比较点议论文议论性散文 内涵说理说理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自由 笔法议论文笔法散文笔法 语言严密平实华丽优美

简单机械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简单机械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不计摩擦与绳重,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 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C.若G1<G2,则F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于滑轮组相同,并且不计摩擦则额外功相等,若G1=G2,则有用功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A错误; B. 甲图n=3,F1=G1,乙图n=2,F2=G2,若G1=G2,则F1

(完整版)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部分适合小说诗歌) 一、熟悉文体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也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二、储足知识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②描写的技巧: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主题。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也适用诗歌赏析):a、注意景物描写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b、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衬托;c、绘声绘色;d、运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景等。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正面描写:对人物或事物进行直接的描写。 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 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高考经典议论性散文结构模式(典藏版)

高考经典议论性散文结构模式(典藏版)一、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 清晰是高考作文结构的唯一标准。 结构是骨骼,语言、材料是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 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常用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属于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假设属于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二、议论文整体结构 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的方式。 核心结构:(所有议论文力图解决的为题) 引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 阐释概念分析原因寻求办法 总结议论文的一般性规律,结合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起、承、转、合。

起:就是引题、入题,就是结合给的话题,用极短的文字,迅 速抓住主旨、中心,迅速入题。优秀作文《公则生明》一文的“起”: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承:就是结合论点、主旨,进行分析、论证,就是承接,就是对 论点进行延伸、进行思辨性分析。 转:就是借助事例,进一步“转入”说理、说事,进一步论证自 己树立的观点、认识。用事实说话,最好用两个方面的材料,一是古今中外的事例,可以选取一个事例评写,也可以用概括的几个事例。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来说理。总之,“转”就是结合“转入”的整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公则生明》一文,用包拯、岳飞两个例子来证明观点。 合:就是进行总结、拓展。可以用名人的话,或用整齐的句子结尾。此外,可用简短的文字结尾。如《公则生明》一文的“合”: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在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处世为人吧!

吉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吉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0题;共198分) 1. (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了饭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会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背着母亲把攒的钱用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去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 ⑧同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两次,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想到这,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却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从未停止。 (选自《读者》,有删改)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 写作佳苑 2013-07-17 2220 5d56b7b40102e8wv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 议论性散文是一种散文,但这种散文具有鲜明的议论性。我们关注这种文体,主要是因为它在近年来的考场作文中大获丰收。从高考阅卷现场看,考生写议论性散文的最多;在所有一类文中,议论性散文的比例也最大。 一、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在写作上较为自由,它不需要像议论文那样步步为营,循规蹈矩,它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能在形象中传达道理,在抒情中渗透观点;它具有议论性,所以观点明朗,态度鲜明,不像一般散文那样含蓄蕴藉,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便于阅卷者快速领会作文的内容和目的。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 比较一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有明显不同。 先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把握人生的弯道》片段

开头部分弯道是赛车运动中的必经路段,而“弯道超越”则是每位一流赛车手的必备技术。一些车手注重车行中的弯道,于是他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而一些车手却轻视弯道,于是他们注定要失败……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人成功了,因为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越”;而相反,一些人则将自己的前途断送在了弯道上。 结尾部分面对弯道,我们无法避免;面对弯道,我们只有向前。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勇敢面对,把握人生的弯道,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腾飞。 高考议论性散文《让弯道一马平川》片段 开头部分当“挑战无处不在”的竞争口号在现代人身上已得到切肤刻骨的体现时,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求胜意志已渗透芸芸人心时,我们在哪里攀援、超越、享受胜利之后的生命大欢欣?我们在哪里获得失败后修复生命的回天之术? 李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若是生命没有弯曲的荆棘之原,创造会终结,信念会熄灭。”他的神来之语让答案昭然若揭——在弯道处超越,弯道便将一马平川。 结尾部分苍山不语,尚倚红日傲风云;流水不止,犹作清泓向碧心。弯道,不仅要迎接,更要超越。迈出坚定的双脚,弯道也将一马平川。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结尾旗帜鲜明地解决问题,行文过程着眼于概念的阐释和问题的分析,语言理性、冷静、严密;而议论性散文不管是开头的入题,还是结尾的总结,似乎把理性的目的收在身后,而在身前举出感性的大旗,摇动大旗鼓动人心,语言鲜活,充满感情甚至是激情,指引人走向既定的目标。 比较二在内容的展开方面,议论性散文、议论文、一般性散文,也各有不同。 来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熟悉》(其一)片段“一个崇高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为壮举”,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积极地改造熟悉的世界。瓦特面对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业革命的龙头——蒸汽机;居里夫人面对熟悉的反应堆,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富兰克林面对熟悉的风筝,证实了雷电的本质;西门子面对熟悉的电磁理论,制造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面对熟悉的事物,人类需要动手实践,给它带来新的动力。(阅读提示关注“理—事—理”的内容层次) 高考一般性散文《熟悉》(其二)片段熟悉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与蓝盈盈的天。爷爷的渔网在这长歌短诗般的山水之中,日复一日地收缩。我时常怀念那一场景爷爷站在小木船头,划动着双桨,哼着农家小曲儿“清凌凌的水啊,蓝盈盈的天……”我将小手放进清凉的河水中,随着船的前行划出优美的曲线……我熟悉的家乡,我多想投入你的怀抱,洗涤我心灵的尘埃,回到熟悉的山水中。(阅读提示体会画面感、情感性)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三)片段我们熟悉的,只是天才的成功。“八金”的荣耀环抱了菲尔普斯,我们以为凭他的体质和条件,这是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他从小每天被母亲逼入泳池进行训练,忽略了他大学每天近1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而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苦痛,才成就了游泳史上的奇迹啊!(阅读提示有事,有理,有情,三者浑然一体)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四)片段 我时常独自思考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曾经违背自己的心智?最熟悉的物——太阳,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变化,是否曾经在阴天忽视它的光芒?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经误解了生活的蕴涵?(阅读提示自由自在的表达,而自由的表达更容易创造个性) 再如2002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分别是2—6段的分论点,文章的几个段落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但这些论点就与一般议论文的论点有所不同。 (2)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失去诚信,我们将一无所有) (3)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句没有明显的区别,说的是我们应如何讲诚信) (4)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如何)(5)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怎么样) (6)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舍弃诚信的严重后果) 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就是这句话在传统议论文中作为论点一般会如何陈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文体在内容的展开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高考语文】抒情散文的特点

抒情散文的特点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抒情散文的特点 2.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九)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复习抒情散文。 2. 难点: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并从中把握规律性知识。 三. 复习讲座: 在中考阅读选材中,抒情散文占的比例比较大,因为它既能体现记叙文的特点,又能考查文学作品的知识。因此,复习时应把握抒情散文的特点。 复习抒情散文,应把握以下几点: 1. 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饱含作者的深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作者往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读者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表达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反复出现,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这种反复吟唱的语句既标明了外在的抒情脉络,也显示出波澜的层进与跌宕,也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感情节奏。 第三,作者情感的波澜还往往通过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比如我们学过的《荔枝蜜》,作者开头先说不大喜欢蜜蜂,到后来又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整个行文过程就体现了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方法。又比如《月迹》,写了屋内品月,庭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小睡等情节,借以抒发作者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这一思想感情。全文立意清新深刻、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流畅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全文也是采用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 2. 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品味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荔枝蜜》中的蜂,《春》中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等表象中都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又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形象,《井冈翠竹》中的翠竹的形象,《种子的力量》中种子的形象,《牛蒡花》中牛蒡花的形象,《月迹》中月亮的形象,都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战军民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品质。 井冈山上的竹子象征着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种子象征抗日军民顽强不屈、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C卷

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6 抒情性文体阅读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0题;共198分) 1. (11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父亲,让我抱抱你 汤小小 ①家乡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每年元宵节,都要把龙灯舞起来,预祝一年的好收成。 ②对于孩子来说,这真是个欢天喜地的节日,龙灯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里。但是,看龙灯的人那么多,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小孩子个子矮,想要看得清楚,只得坐在父亲的肩头。 ③每到舞龙灯的时候,总能看到孩子们像一面面骄傲的小旗帜,飘扬在父亲的肩头或怀抱。 ④父亲也会把年幼的我抱在怀里。我嫌他抱得太低,嚷嚷着再高点,他就把我举起来,举过头顶,我的视野一下子变得无比开阔。父亲举累了,想要放下来一会儿,我就会吵闹不休,父亲无奈,甩甩酸痛的胳膊,再次将我举起来。 ⑤孩子玩兴浓,玩到半夜,依然兴致不减。父亲第二天还要工作,哄我回家睡觉。好话说尽,我却不依不饶。父亲无奈,只得抱着我,继续跟随龙灯到处走。直到我在他怀里睡着了,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躯把我抱回家。 ⑥我在父亲怀里慢慢长大。很快,就和父亲齐肩了。很快,就再也不需要父亲的怀抱了。 ⑦长大的鸟儿总要飞出去,我飞得很远,将父母和家乡都远远地抛在身后。 ⑧城市里的生活,精彩而繁忙,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去,总发现父亲一年比一年苍老,一年比一年瘦弱,问他的身体状况,父亲总是笑着说:“硬朗得很,没事儿!” ⑨等到有事儿时,已经不可挽回。 ⑩父亲忽然中风,半身不遂,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艰难地走几步。他每日躺在床上,精神一天天地萎靡,肌肉一天天地收缩,看上去,彻底像个七十岁的小老头儿。那年元宵节,我特意在老家度过,想要多陪伴父亲一些日子,或许这样的日子已经不会太多了。夜幕降临时,外面已经锣鼓喧天,舞龙灯的汉子发出雄壮的吆喝声,烟花在天空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二)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议论性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是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属于散文,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同学们注意,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二、品味感知 感恩鲁迅 即使我只能做一朵开放在阴湿泥地上的苔花,也要把苦涩的香味献给那寂寞的勇士;即使我只能做一只朝生暮死寄生在水面上的蜉蝣,也要把我短暂的微热温暖他那支冷硬的笔管。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清醒。 我曾幼稚地以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小说才是好小说。读小学时,我就爱读课外读物,尤其是读中国通俗演义类的,如《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等,沉迷到那一个个紧张曲折、环环相扣的故事里去。太阳西斜,夜色渐起,仍然不舍得丢下。总要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甚至骂声里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胡乱扒拉几口,又继续去会我的杨六郎、锦毛鼠去了。当时也颇是骄傲,小小年纪竟啃起了一本本又厚又大的书,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呢!直到上初三,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孔乙己》,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压抑沉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你没有明确的敌人,也许生活有条不紊,但你同时也缺乏朋友和轻松真诚的笑。小说出现14次笑,但哪一次是孔乙己自己轻松地笑出来的呢?笑成了一把并不锐利的刀,在他并不敏感的心灵上来回刺穿。有几位作家能如此清醒地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只有鲁迅,清醒着,并清醒地说着他的痛,甚至恨。 感恩他的清醒,尽管他的这种清醒让我如坐针毡。但毕竟这是最真的声音。我们毕竟要长大,十里花海和绿麦青青固然可以伴随我们长大,只是这样长大的一代是否会觉得什么都来之太易,反而不去珍惜了呢?我还渴望闻到那充满生命气息带着原始芬芳的泥土香味,我还渴望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苦难。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不会浮躁偏执,才会懂得尊重和坚韧。而这些,只有鲁迅最真诚地给了我。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绝望中的希望。 谁都知道鲁迅是辛辣痛苦的,他的杂文如匕首刺破黑暗的夜空。他的生命也因此时刻受到威胁。长夜漫漫,黑暗如磐。鲁迅孤独地站在客栈的院子里,一钩残月从浓浓密密的乌云里偶尔露出来,又很快被遮蔽了。鲁迅背着手,来回沉重地走着。终于吟道:“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鲁迅绝望了吗?不,他坚信“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是的,烈士的鲜血不已换成那喷薄而出的红日了么?鲁迅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那渺茫的希望即使如荒岛上偶尔看到的一页风帆,纵然这次错过,也会有下次出现的时候的。 感恩鲁迅,感恩他犀利批判中的自省。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者比比皆是,但批判到最后算到自己头上,在现代文人中,鲁迅即便不是第一人,也是最彻底的吧!在漫长的思考中,鲁迅痛苦地发现:改造国民性,首先要改造自己。文章写到这种程度,存心不佩服也难了啊! 父母老师的恩情如山如海,一个人即使别的什么都不做,只是一一去报恩,他的情感债也不一定还得清的。关键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擦拭着,让它保持初到人世的淳朴和清洁,大概就够了。但有另外一种恩,却更要感激:那就是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全人类都有醍醐灌顶似的点拨、呐喊的。鲁迅正是这其中的一员,读读他的这段话吧:“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难道不催人泪下吗? 他冷峻的背后深藏着火山似的热情,犀利的批判里包含着可以融化冰雪的爱。 感恩鲁迅,只是祝愿他不要在另一世界里再悲愤地呐喊,痛苦地彷徨。如果可能,我愿做一片护卫他心口的铁片,尽可能遮挡住几支射向他的暗枪冷箭。假如这也不能够,那就让我化做他墓前那一片青葱的草地吧,春风吹来的时候,我至少可以送上一席绿色,就算是他最渴望得到的希望吧! 感悟:读完了此文,你有何感想,和你刚刚写完的叙事抒情散文有何不同?请你概括下来。 三、引导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例一“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天平和七弦琴》) 解析: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例二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海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解析:整齐的句式,散文化的语言,再加上恰如其分的引用,既突出了主题,又富有韵味,使人余味无穷。 例三“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心中的天平》) 解析: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